行业标准
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区别

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区别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听到的名词,它们在规范产品质量、生产流程、安全标准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虽然它们都是标准,但在实际应用中却存在着一些区别。
国家标准是由国家相关部门或机构制定的,是对产品、服务、管理等方面的统一规范和要求;而行业标准则是由特定行业的协会、组织或企业制定的,是针对该行业特定产品或服务的规范和要求。
下面将从适用范围、制定程序、权威性和强制性等方面来详细阐述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区别。
首先,国家标准的适用范围更广泛,它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所有相关产品或服务。
国家标准的制定程序相对严谨,需要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核、公示和征求意见等程序,确保其科学性和合理性。
国家标准的权威性和强制性也更强,一旦制定实施,就具有法律效力,必须严格执行。
而行业标准则是针对特定行业的产品或服务制定的,适用范围相对较窄,通常只在该行业内部适用。
行业标准的制定程序相对灵活,可以根据行业特点和发展需求进行调整和修改,但其权威性和强制性相对较弱,执行情况也相对不够严格。
其次,国家标准的制定程序更加严谨和规范,通常需要经过多个环节的论证、评审和审批,确保其科学性和公正性。
国家标准的制定通常需要征求各方意见,保证各方利益得到充分考虑。
而行业标准的制定相对更加灵活和简便,可以根据行业内部的需求和特点进行制定和修改,通常由行业协会或组织负责,程序相对简单,但也需要保证其合理性和公正性。
再次,国家标准的权威性和强制性更高,一旦制定实施,就具有法律效力,必须严格执行。
国家标准的制定需要经过严格的程序和审核,确保其科学性和合理性,因此具有较高的权威性。
而行业标准的权威性和强制性相对较弱,执行情况也相对不够严格,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一些灵活性和不确定性。
最后,国家标准的目的是保障公共利益和社会安全,是国家对产品质量、生产流程、安全标准等方面的统一规范和要求,是国家对公民和企业的一种保障。
而行业标准的目的是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和技术进步,是行业内部自律和自我管理的一种方式,是行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20个行业分类标准

20个行业分类标准在现代社会中,各行各业的发展日新月异,行业分类标准也是多种多样。
本文将介绍20个常见的行业分类标准,希望能为大家对不同行业的了解提供一些帮助。
1. 农业。
农业是人类最早的产业之一,主要包括种植业和畜牧业两大类。
种植业涉及粮食、蔬菜、水果等作物的种植和生产;畜牧业则是针对牲畜的饲养和养殖。
2. 制造业。
制造业是指以原材料为基础,通过加工、组装等方式生产各种成品的产业。
包括机械制造、电子制造、化工制造等多个子行业。
3. 金融业。
金融业是以金融机构为主体,通过各种金融服务来实现资金的融通和配置。
主要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领域。
4. 医疗卫生。
医疗卫生行业是指提供医疗服务和卫生保健服务的产业。
包括医院、诊所、药品生产等领域。
5. 教育培训。
教育培训行业是指为人们提供各种教育和培训服务的产业。
包括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培训等多个领域。
6.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行业是以信息为核心,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信息的处理、传输和应用。
包括软件开发、互联网服务、电子商务等领域。
7. 媒体传媒。
媒体传媒行业是指通过各种媒介来进行信息传播和宣传推广的产业。
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
8. 文化创意。
文化创意行业是指以文化产品和创意作品为核心,通过创意设计和生产来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产业。
包括影视制作、艺术设计、文化创意产品等领域。
9. 建筑房地产。
建筑房地产行业是指通过建筑和房地产开发来满足人们居住和办公的需求。
包括房屋建筑、土地开发、物业管理等领域。
10. 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行业是指通过各种交通工具和运输设施来实现人员和货物的运输和流通。
包括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水运等多个领域。
11. 餐饮服务。
餐饮服务行业是指为人们提供各种饮食和餐饮服务的产业。
包括餐馆、酒店、快餐、食品加工等领域。
12. 旅游服务。
旅游服务行业是指为人们提供旅游和休闲服务的产业。
包括旅行社、景区、酒店、导游等多个领域。
什么叫行业标准

什么叫行业标准行业标准是指在某一特定行业中,经过权威机构或专业组织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准则,用来规范和指导该行业内企业和从业人员的生产、经营、管理等活动。
行业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保障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保障。
首先,行业标准通常是由行业内的专业机构或者政府部门制定的,这些机构或部门通常会邀请行业内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消费者代表等各方参与制定,以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公正性。
制定行业标准的过程通常是经过充分的调研和讨论,充分吸收各方意见和建议,经过多次修改和完善,最终形成正式的标准文件。
其次,行业标准通常包括了产品的质量要求、生产工艺规范、服务标准、管理体系要求等内容。
这些标准的制定是为了规范行业内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平,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同时,行业标准也可以帮助企业提升管理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另外,行业标准还可以促进行业内的合作与交流。
通过遵守行业标准,不同企业之间可以建立起一种共同的语言和规范,有利于合作伙伴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同时,行业标准也可以促进国际间的贸易往来,因为遵守行业标准可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产品出口。
最后,行业标准对于消费者来说也是一种保障。
消费者可以通过了解行业标准,来选择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和服务,以此来保障自己的权益。
同时,消费者也可以通过行业标准来了解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做出更加理性的消费决策。
总的来说,行业标准是行业内的一种共识和规范,它对于行业的发展、企业的管理、产品的质量、消费者的权益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我们每一个行业从业者都应该认真遵守行业标准,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水平,为行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区别

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区别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是我们生活中经常听到的两个名词,它们在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等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那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究竟有什么区别呢?接下来,我们将从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一下这两者之间的差异。
首先,国家标准是由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是国家强制执行的标准。
国家标准具有普遍性、强制性和统一性的特点,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所有相关领域。
而行业标准则是由行业协会或者行业组织根据行业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的,是在一定范围内推荐执行的标准,并不具有国家强制执行的效力。
其次,国家标准的制定参考了国内外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实际情况,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科学性。
国家标准的制定需要经过严格的程序和程序,确保其科学性和公正性。
而行业标准则更加注重行业的实际需求和特点,更加贴近行业的实际情况,因此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再次,国家标准的修订和更新周期相对较长,一般需要经过多年的时间才会进行一次较大的修订。
而行业标准则相对更加灵活,可以根据行业的发展和需求进行及时修订和更新,以适应行业的发展变化。
此外,国家标准的执行范围较广,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相关领域。
而行业标准则主要适用于特定的行业范围内,对于其他行业并不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综上所述,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在制定机构、适用范围、权威性、实用性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国家标准具有普遍性、强制性和权威性,适用范围广泛;而行业标准则更加贴近行业实际,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对于消费者来说,了解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区别,有助于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选择更加符合实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同时,对于企业来说,遵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不仅可以提升产品质量和企业形象,还可以获得更多的市场竞争优势。
因此,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希望大家都能够更加重视和关注这一方面的内容。
什么是行业标准

什么是行业标准
行业标准是指在某个行业中,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安全性、环保性等方面的要求,由相关部门或者行业协会制定的统一标准。
行业标准的制定是为了规范行业内的产品和服务,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首先,行业标准可以帮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
通过遵循行业标准,企业可以更好地控制产品的生产过程,确保产品符合相关的质量要求。
这不仅有利于提升产品的竞争力,还能够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从而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
其次,行业标准可以促进行业技术的进步。
在制定行业标准的过程中,会对行业内的先进技术和工艺进行总结和归纳,从而形成一套规范化的技术标准。
这有利于推动行业技术的创新和进步,提高整个行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水平。
此外,行业标准还可以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通过严格的标准要求,可以有效地避免产品存在安全隐患,保障消费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同时,对产品的可靠性进行规范,也能够减少产品的故障率,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降低消费者的使用成本。
最后,行业标准还可以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而且行业标准的一致性是开展国际贸易的基础。
通过遵循国际通用的行业标准,可以降低贸易壁垒,促进跨国贸易的顺利进行,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
总之,行业标准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是行业自律的重要手段,也是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行业发展、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保障。
因此,各个行业都应该高度重视行业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以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团体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区别

团体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区别团体标准和行业标准是两种不同的标准体系,它们在制定、适用范围、权威性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团体标准是由某个特定的组织或团体制定的标准,而行业标准则是由行业协会或相关政府部门制定的标准。
在实际应用中,了解团体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区别对于正确理解和使用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团体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主体不同。
团体标准是由某个特定的组织或团体制定的,这个组织可以是企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社会团体等。
而行业标准则是由行业协会或相关政府部门制定的,其制定过程通常更加公开透明,具有更高的权威性和代表性。
其次,团体标准和行业标准的适用范围有所不同。
团体标准通常只适用于制定标准的组织或团体内部,其影响范围相对较小。
而行业标准则适用于整个行业,具有更广泛的适用范围,对行业内相关企业和机构具有约束力。
此外,团体标准和行业标准在制定过程和技术要求上也存在一定差异。
团体标准的制定通常更加灵活,可以更好地满足特定组织或团体的需求,技术要求相对较低。
而行业标准的制定过程更加严谨,技术要求更加严格,需要考虑整个行业的利益和发展方向。
最后,团体标准和行业标准在标准的推广和执行上也有所不同。
团体标准的推广和执行通常由制定标准的组织或团体自行负责,执行力度可能相对较弱。
而行业标准的推广和执行通常由行业协会或相关政府部门负责,具有更高的执行力度和约束力。
综上所述,团体标准和行业标准在制定主体、适用范围、制定过程和技术要求、推广执行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标准,合理运用团体标准和行业标准,以推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和规范化,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行业标准分类

行业标准分类行业标准是指在某一行业内,为了规范和统一产品、服务、管理等方面的要求而制定的标准。
根据标准的制定目的和适用范围的不同,行业标准可以分为多个分类。
下面将就行业标准的分类进行详细介绍。
一、产品标准。
产品标准是针对某种产品的设计、制造、包装、贮存、运输、销售等方面的要求而制定的标准。
产品标准的制定可以帮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需求,促进产品贸易和技术交流。
产品标准的分类可以根据产品的种类、用途、材料等进行划分,比如建筑材料标准、食品安全标准、电子产品标准等。
二、服务标准。
服务标准是指为了规范某种服务行为而制定的标准,涉及服务的内容、流程、质量、安全等方面。
服务标准的制定可以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服务行业的竞争力,促进服务贸易和消费者权益保护。
服务标准的分类可以包括旅游服务标准、医疗服务标准、金融服务标准等。
三、管理标准。
管理标准是为了规范组织内部管理行为而制定的标准,包括质量管理、环境管理、安全管理、信息安全管理等方面。
管理标准的制定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管理标准的分类可以包括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等。
四、行业标准。
行业标准是指某个特定行业内为了规范产品、服务、管理等方面的要求而制定的标准,通常由行业协会、行业组织或者政府部门制定。
行业标准的制定可以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提高行业整体水平,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和质量提升。
行业标准的分类可以包括建筑行业标准、医疗行业标准、汽车行业标准等。
五、国际标准。
国际标准是指在国际范围内为了统一和规范产品、服务、管理等方面的要求而制定的标准,通常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等制定。
国际标准的制定可以促进国际贸易,降低技术壁垒,提高产品质量,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
国际标准的分类可以包括ISO9000系列质量管理体系标准、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体系标准、ISO27000系列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等。
行业标准是什么意思

行业标准是什么意思
行业标准是指在特定行业中,经过相关部门或组织制定并公布的、为了保障产品质量、安全、环保以及行业健康发展而制定的统一规范。
行业标准的制定是为了规范行业内的产品生产、管理和服务流程,提高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首先,行业标准是行业内的一种规范化管理手段。
通过制定行业标准,可以规范产品的生产流程、技术要求、质量标准等内容,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例如,在食品行业,制定了一系列的食品安全标准,包括生产工艺、原材料选择、卫生条件等,以保障食品的安全和卫生。
其次,行业标准也是保障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手段。
通过行业标准的制定,可以规范产品的质量和性能,防止不法商家以次充好,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比如,在建筑行业,制定了一系列的建筑材料标准,包括强度、耐久性、防水性等指标,以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另外,行业标准也是行业自律和管理的重要手段。
通过制定行业标准,可以规范行业内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比如,在环保行业,制定了一系列的排放标准和处理标准,以规范企业的生产排放行为,保护环境,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行业标准是为了规范行业内产品的生产、管理和服务流程,提高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而制定的统一规范。
行业标准的制定是行业自律和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保障消费者权益的重要保障,也是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行业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行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业标准《海绵镉》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海绵镉行业标准起草小组二0一八年六月一、工作简况1.立项目的镉用途很广,镉主要用于钢、铁、铜、黄铜和其他金属的电镀,对碱性物质的防腐蚀能力强,镉可用于制造体积小和电容量大的电池,镉的化合物还大量用于生产颜料和荧光粉,硫化镉、硒化镉、碲化镉用于制造光电池。
如镉的化合物曾广泛用于制造(黄色)颜料、塑料稳定剂、(电视映像管)荧光粉、杀虫剂、杀菌剂、油漆等,镉黄为硫化镉与硫酸钡组成,镉具有较大的热中子俘获截面因此含银(80%)铟(15%)镉(5%)的合金可作原子反应堆的(中子吸收)控制棒,镉氧化电位高,故可用作铁、钢、铜之保护膜,广用于电镀防腐上,镍-镉和银-镉、锂-镉电池具有体积小、容量大等优点,镉作为合金组土元能配成很多合金,如含镉0.5%~1.0%的硬铜合金,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耐磨性,镉(98.65%)镍(1.35%)合金是飞机发动机的轴承材料。
同时碲化镉已成为薄膜光伏技术的研发重点。
碲化镉太阳电池潜力很大,目前有数百名研究人员在德国、中国、印度、和美国四个研究中心紧张进行GE太阳能技术的开发。
镉在自然界中相当稀少,常伴生于硫化锌铅矿,特别是闪锌矿(ZnS)之中,目前,在自然界中主要成硫镉矿而存在;也有小量存在于锌矿中,所以也是锌矿冶炼时的副产品。
镉的主要矿物有硫镉矿(CdS),赋存于锌矿、铅锌矿和铜铅锌矿石中。
镉的世界储量估计为900万吨。
镉探明自然储量约为180万吨,可开采储量60万吨。
中国镉矿查明资源储量394686吨,我国镉矿约占世界镉矿资源总量的23%,居世界第一位。
我国镉矿集中分布在云南省,占我国镉矿查明资源储量的48.2%。
主要分布在云南(48.2%)、四川(6.5%)、广东(6.1%)、湖南(5.6%)、广西(5.3%)、甘肃(5%)等省。
湿法炼锌过程中,由于镉对锌电积将产生不良的影响,根据工艺技术要求,在锌电积前必须将镉元素从硫酸锌溶液中分离出来,方能保证生产的稳定运行。
目前国内大部分厂家将产出的铜镉渣进行分离后,分别富集于海绵铜和海绵镉中加以回收,所有在湿法炼锌净化工序,是产出海绵镉综合利用的重要体现,一方面减少了镉冶炼渣对环境的危害,另一方面为镉冶炼提供了原料、节约了镉矿资源的消耗,因此加大、促进湿法炼锌过程中的镉金属的资源综合利用是符合国家相关政策,有利于相关企业的健康发展,而海绵镉的交易是促进湿法炼锌过程中的镉金属的资源综合利用的一个关键环节,有必要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为海绵镉的交易提供依据,为海绵镉的质量提供判定标准。
因此,建立海绵镉的行业标准可为海绵铜的交易提供统一标准、并有利于促进海绵铜指标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2.标准立项的必要性目前国内没有海绵镉的具体标准,不利于行业技术的发展和产品交易,所以制定海绵镉的行业标准就势在必行。
另外海绵镉行业标准的建立,可为其交易提供统一标准,并有利于促进产品质量的提升,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3.任务来源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7年第一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工信厅科〔2017〕40号,《海绵镉》标准正式立项(计划编号:),以及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标准制订工作安排,由河南豫光锌业有限公司负责《海绵镉》行业标准制订工作。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技术归口,完成时间为2019年。
4.项目编制组单位情况河南豫光锌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是河南豫光金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控股公司。
公司是一家是以生产重有色金属、综合回收有价金属为主的综合性企业,生产规模居国内锌冶炼行业前3名。
2008年6月,豫光牌高纯锌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注册成功,成为国内第7家、河南省首家在LME注册的高纯锌产品生产企业。
采用常规湿法炼锌工艺,制酸工艺采用国内成熟的封闭洗涤净化、双转双吸工艺,冶炼回收率达97.5%以上。
公司积极开展综合回收,发展循环经济,综合回收了铅、银、铜、钴、镓、锗、铁等多种有价金属;目前生产能力锌锭每年27万,精铟30吨、精镉1000吨;同时将产业链向下游延伸,开发了多种系列锌合金产品,在2017年启动了金属表面防护工程的建设,并建设投运了年产10万吨精制酸的项目工程,为企业转型升级寻求了新的效益增长点。
河南豫光锌业有限公司拥有与锌冶炼产品检验、检测有关的检验、化验设备近120台套,其中重要的检测设备有35台套。
先进的检测设备:百万分之一分析天平、X射线荧光分析仪、直读光谱仪、ICP发射光谱仪、ICP-MS发射光谱仪等,保证了原料、过程、产品以及废弃物等分析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公司目前拥有50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研究生20余人,检测分析能力较强。
5.主要工作过程5.1 2016年4月成立《海绵镉》公司标准起草小组,确定牵头起草单位并起草完成了企业标准,并于2016年10月实施,实施以来,各项指标均符合指标要求;5.2 2018年4月成立了《海绵镉》行业标准起草小组成员,并明确起草任务。
首先根据本公司近几年的海绵镉质量状况,完成了《海绵镉》质量标准初稿。
5.3 2018年7~11月,收集国内海绵镉生产和使用企业名录,了解各企业生产产品和购买原料要求等情况,确定YS/TXXXXX《海绵镉》(征求意见稿)。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一) 编制原则1 科学性原则:在对海绵镉各项检测指标进行统计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国内外实际需求确定本标准。
2 适用性原则:本标准是在对全国有代表性生产厂家的产品和用户企业的要求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技术发展水平及测试数据确定的技术指标取值范围,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和适用性。
3 规范性原则:本标准严格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进行起草,文本格式规范。
(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1、产品来源及工艺说明镉在地壳中的含量为2×10-5%,在自然界中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主要矿物为硫镉矿(CdS),与锌矿、铅锌矿、铜铅锌矿共生,浮选时大部分进入锌精矿,在焙烧过程中富集在烟尘中,在湿法炼锌时,镉存在于铜镉渣中,是锌矿冶炼时的副产品,主要在净化工序产出。
锌精矿中镉通过火法冶炼生成氧化物后,利用稀硫酸等液体将物料中有价金属浸出,在净化过程中在一段利用锌粉将铜镉等金属置换,形成铜镉渣;铜镉渣用稀硫酸或废电解液浸出,用锌粉置换、制团即得到含镉85%左右的海绵镉,海绵镉进一步加入熔炼锅经碱液覆盖融化造渣后浇铸成粗镉锭,生产成品镉锭。
1.1 河南豫光锌业净化和铜镉渣处理工艺流程图1.2行业上铜镉渣处理工艺流程图行业内铜镉渣处理流程基本一致,均采用稀硫酸或废电解液先对铜镉渣进行浸出,在利用锌粉将液体中镉置换出来,部分厂家在置换前,加入石灰水和二氧化锰,增加中和、氧化工序除去铁部分杂质,再进行置换,最后经过压制得到海绵镉。
1.3 基本原理铜镉渣中锌镉容易被洗硫酸等溶液反应,锌镉进入液体内,而金属铜不溶于稀酸而进入渣中,浸出液体得到富镉液,因锌电位较负,比镉活泼,在富镉液中加入锌粉,将镉置换出来,形成镉绵,镉绵经过压制后得到海绵镉。
其化学反应如式:Cd(Zn)+H2SO4===Cd(Zn)SO4+H2↑CdO(ZnO)+H2SO4===CdSO4(ZnSO4)+H2OCdSO4+Zn===ZnSO4+Cd↓1.5工艺技术条件浸出条件:浸出温度80℃~85℃,浸出时间4h~6h,液固比3~5:1,浸出始点pH值3.0,浸出终点pH值5.0。
置换条件:置换温度≤65℃,置换始酸PH2.5~3.0,锌粉用量为理论的80%左右,置换时间25~60Min。
2.化学成份的确定针对海绵镉,根据对国内有代表性的湿法锌冶炼企业的调查,通过对各企业检测数据的统计分析,确定各类海绵镉的化学成份。
1)镉的成份是判定海绵镉有效成份的指标,品级不同,质量不同。
2)杂质Zn的成份辅助区别产品的品级。
3)水分高低虽然不是影响海绵镉的优劣指标,但影响镉锭生产过程中的投料过程。
2.1 海绵镉中含镉、水的数值统计3.试验方法的确定3.1锌、镉量的测定采用EDTA容量法。
三、标准水平分析3.1 本标准首次根据国内锌冶炼生产技术水平。
3.2综合标准水平评价本标准的标准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四、与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标准,特别是强制性标准的协调性本标准与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标准的关系不矛盾、不冲突,其相互关系协调一致。
4.1、YST 72-2005《镉锭》,精镉锭标准含镉不小于99.95%,其成分要求。
4.2、海绵镉中天然放射性限值GB20664-2006。
4.3、危险废物镉含量填埋污染控制标准符合GB18598-2001标准。
五、标准中涉及的专利或知识产权说明本标准不涉及任何专利或知识产权。
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无七、标准作为强制性或推荐性国家标准的建议建议本标准作为推荐性标准发布。
八、推广应用论证和预期达到的经济效果海绵镉是常规湿法炼锌过程中,净化工序综合回收的镉元素富集渣,主要用于进一步生产净精镉,镉可用于制作镍镉电池、用于塑胶制造和金属电镀、制作车胎、某些发光电子组件和核子反应炉原件等,其中86%的镉应用于制造镍镉电池。
目前全球镉储量总量为500,000吨,目前中国是各国当中镉储量最为丰富的国家,以92,000吨镉储量占全球总量的18.4%,按照锌精矿含铜和行业回收率估算,年可产约2.5万吨金属量的海绵镉。
通过标准的制定,可促进海绵镉质量的提升,进而提高有价金属镉的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