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器选型原则

合集下载

电阻的基本选型原则及案例分析[表]

电阻的基本选型原则及案例分析[表]
电阻器的实际阻值与标称阻值之间可以有偏差,这一偏差的最大允许范围叫做阻值允许偏差,也称为精度。通常用标称阻值的百分数来表示。
对标称阻值和阻值允许偏差有了认识之后,下面我们对电阻的选用要求进行概论。
电阻的一般特性参数选型要求
1、精度
在设计中不要盲目的追求电阻本身的精度,即使高精度的电阻受环境的影响,也会超出其范围。所以应该更加的关注可靠性试验的指标。目前选择电阻的精度不建议超过0.1%,常用的厚膜电阻都是5%,1%以上精度要求电阻建议选用厚膜电阻,1%以下精度要求电阻建议选用薄膜电阻。
外加应力下电阻值漂移应在电路要求的范围内,同时还应考虑老化因素。应给出设计裕度(一般为电路要求变化范围的一半,如电路要求可在±10%范围内变化,应选择在±5%内变化的电阻器)。
5、额定工作温温度范围,在实际使用中不应超出规定的环境工作温度范围。
1.应用于采样电路 2.电阻两端电压为500VAC 3.电阻受环境温度引响小 4.电阻阻值在1.5M左右 5.电阻精度要求高
1、此电阻应用在采样电路里,功率要求不高,精度要求比较高,可以使用膜电阻(金属膜、片状厚膜、片状薄膜),综合价格、实际电阻的封装和电路安装,选择金属膜电阻。
2、该电路受温度影响小(TCR值小,一般小于100ppm)。
(3) 电压效应。电阻器的阻值与其所加电压有关,变化可以用电压系数来表示。电压系数是外加电压每改变 1 V时电阻器阻值的相对变化量。
(4) 频率效应。随着工作频率的提高,电阻器本身的分布电容和电感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5) 时间耗散效应。电阻器随工作时间的延长会逐渐老化,电阻值逐渐变化(一般情况下增大)。
其中电阻的额定功率计算方法:

电气元件选型的基本原则

电气元件选型的基本原则

电气元件选型的基本原则电气元件是电气设备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选型直接影响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因此,正确的电气元件选型是电气设备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介绍电气元件选型的基本原则。

1. 了解电气元件的性能参数在进行电气元件选型之前,首先需要了解电气元件的性能参数,包括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额定功率、温度范围、尺寸等。

这些参数是电气元件选型的基础,只有了解这些参数,才能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电气元件。

2.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电气元件在进行电气元件选型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电气元件。

例如,如果需要选择电阻器,需要根据电路中的电阻值和功率来选择合适的电阻器;如果需要选择电容器,需要根据电路中的电容值和工作电压来选择合适的电容器。

因此,在进行电气元件选型时,需要充分考虑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电气元件。

3. 选择可靠的品牌和型号在进行电气元件选型时,需要选择可靠的品牌和型号。

可靠的品牌和型号具有稳定的性能和良好的质量保证,能够保证电气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因此,在进行电气元件选型时,需要选择可靠的品牌和型号。

4. 考虑环境因素在进行电气元件选型时,需要考虑环境因素。

例如,如果电气设备需要在高温环境下工作,需要选择能够在高温环境下正常工作的电气元件;如果电气设备需要在潮湿环境下工作,需要选择能够防潮的电气元件。

因此,在进行电气元件选型时,需要充分考虑环境因素。

5. 考虑成本因素在进行电气元件选型时,需要考虑成本因素。

虽然高性能的电气元件能够提高电气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但是成本也相对较高。

因此,在进行电气元件选型时,需要在保证性能和可靠性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成本。

6. 进行实验验证在进行电气元件选型之后,需要进行实验验证。

实验验证能够验证电气元件的性能和可靠性,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因此,在进行电气元件选型之后,需要进行实验验证,以保证电气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电气元件选型是电气设备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电阻的选型

电阻的选型

一、电阻器的正确选择电阻器类型的选取 电阻器类型的选取应根据不同的用途及场合来进行。

一般的家用电器和普通的电子设备,可选用通用型电阻器。

我国生产的通用电阻器种类很多,其中包括通用型碳膜电阻器、金属膜电阻器、金属氧化膜电阻器、金属玻璃釉电阻器、线绕电阻器、有机实芯电阻器及无机实芯电阻器等。

通用型电阻器不仅种类多,而且规格齐全、阻值范围宽、成本低、价格便宜、货源充足。

军用电子设备及特殊场合使用的电阻器,应选用精密型电阻器和其他特殊电阻器,以保证电路的性能指标及工作的稳定性。

电阻器类型的选取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在高增益放大电路申,应选用噪声电动势小的电阻器,如金属膜电阻器、碳膜电阻器和线绕电阻器。

②针对电路的工作频率选用不同类型的电阻器。

线绕电阻器的分布参数较大,即使采用无感绕制的线绕电阻器,其分布参数也比非线绕电阻器大得多,因而线绕电阻不适合在高频电路中工作。

在低于5OkHz 的电路中,由于电阻器的分布参数对电路工作影响不大,可选用线绕电阻器。

在高频电路中的电阻器,要求其分布参数越小越好。

所以,在高达数百兆赫的高频电路中应选用碳膜电阻器、金属膜电阻器和金属氧化膜电阻器。

在超高频电路中,应选用超高频碳膜电阻器。

③金属膜电阻器稳定性好,额定工作温度高(+70℃,高频特性好,噪声电动势小,在高频电路中应优先选用。

对于电阻值大于1MΩ的碳膜电阻器,由于其稳定性差,应用金属膜电阻器代换。

④薄膜电阻器不适宜在湿度高(相对湿度大于80%)、温度低(一40℃)的环境下工作。

在这种环境条件下工作的电路,应选用实芯电阻器或玻璃釉电阻器。

⑤对于要求耐热性较好和过负荷能力较强的低阻值电阻器,应选用氧化膜电阻器。

⑥对于要求耐高压及高阻值的电阻器,应选用合成膜电阻器或玻璃釉电阻器。

⑦对于要求耗散功率大、阻值不高、工作频率不高,而精度要求较高的电阻器,应选用线绕电阻器。

⑧同一类型的电阻器,在电阻值相同时,功率越大,则高频特性越差。

防浪涌功率型ntc选型规则

防浪涌功率型ntc选型规则

防浪涌功率型NTC的选型原则为了避免电子电路中在开机瞬间产生的浪涌电流,在电源电路中串接一个功率型NTC 热敏电阻,能有效的抑制开机时的浪涌电流,并在完成浪涌电流抑制作用后,由于通过其电流的持续作用,功率型热敏电阻的阻值将下降的一个非常小的程度,它消耗的功率可以忽略不计,不会对正常的工作电流造成影响,所以在电源回路中使用功率型NTC热敏电阻,是抑制开机浪涌电流保护电子设备免遭破坏的最为简便而有效的措施。

功率型NTC热敏电阻器的选用原则1.电阻器的最大工作电流〉实际电源回路的工作电流2.功率型电阻器的标称电阻值R≥1.414*E/Im式中E为线路电压Im为浪涌电流对于转换电源,逆变电源,开关电源,UPS电源,Im=100倍工作电流对于灯丝,加热器等回路Im=30倍工作电流3.B值越大,残余电阻越小,工作时温升越小4.一般说,时间常数与耗散系数的乘积越大,则表示电阻器的热容量越大,电阻器抑制浪涌电流的能力也越强。

功率型NTC热敏电阻,主要应用于开关电源,UPS,大功率电子产品的开机防浪涌SCK MF72功率型NTC热敏电阻SCD大功率型NTC热敏电阻MF74超大功率型NTC热敏电阻0.1A~11A 2A~32A 10A~36A下图为使用MF72热敏电阻前后浪涌电流得比较曲线图,虚线为使用热敏电阻前,实线为使用热敏电阻后。

随着电子产品对可靠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和能源资源的日益紧缩,高可靠性和高效节能的电子产品将是未来电子产品发展的一个方向,因此在产品的电源设计上,必须要充分考虑其可靠性能和电源使用效率。

本文首先分析电子产品为什么会有开机浪涌,然后以典型的电源电路为例分析如何使用热敏电阻抑制浪涌电流,最后介绍热敏电阻在实际应用中应如何选型。

开机浪涌电流产生的原因图1是典型的电子产品电源部分简化电路,C1是与负载并联的滤波电容。

在开机上电的瞬间,电容电压不能突变,因此会产生一个很大的充电电流。

根据一阶电路零状态响应模型所建立的一阶线性非齐次方程可以求出其电流初始值相当于把滤波电容短路而得到的电流值。

运放电阻选择原则

运放电阻选择原则

运放电阻的选择是一个涉及多个因素的过程,主要的原则包括稳定性、精度、功率需求以及成本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原则,并给出一些具体的选择方法。

首先,稳定性是选择运放电阻的重要原则。

运放,即运算放大器,是一种内部电路极为复杂的集成电路,其输出电阻通常被视为无穷大。

电阻值的变化会影响运放的输出电压和电流,因此需要选择一个稳定的电阻值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其次,精度也是运放电阻选择的重要因素。

精度通常以误差率来表示,误差率越低,电阻的精确度就越高。

在选择电阻时,应考虑电阻的精度等级,通常精度等级应在5%到20%之间。

此外,还需要考虑电阻的功率需求。

运放的输出电流可能会很大,这就要求电阻具有足够的功率以承受这些电流。

如果选择的电阻功率不足,可能会造成烧毁,甚至可能引发短路或火灾等危险情况。

考虑到以上因素,我们可以选择具有较大阻值、较低误差率、足够功率以及稳定性的电阻。

在具体操作中,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如成本、温度特性等。

例如,对于需要高精度和高稳定性的运放电阻,可以选择精密电阻或温度系数较低的普通电阻。

对于需要较大电流输出的运放电阻,可以选择具有较大阻值和较高功率的电阻。

同时,还需要注意电阻的封装形式和引脚间距,以便于安装和拆卸。

此外,考虑到运放的供电电压和电流需求,还需要选择合适的电源电压和电流规格的运放。

总的来说,运放电阻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稳定性、精度、功率需求、成本、温度特性、封装形式和引脚间距等。

通过合理选择电阻,可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精度,同时降低故障率和维护成本。

当然,在具体应用中可能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例如,对于某些特定的应用场景,可能需要采用特殊的电阻材料或结构,或者采用其他类型的电阻以满足特定的需求。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电子元器件选型技术手册

电子元器件选型技术手册

电子元器件选型技术手册一、引言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电子产品的普及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电子元器件,则作为电子产品中的重要核心,其选型技术成为了电子工程师必备的技能之一。

本手册将介绍电子元器件选型的基本原则、常见元器件的选型要点以及选型注意事项,帮助读者在电子元器件选型过程中获得更准确、高效的结果。

二、电子元器件选型的基本原则1. 了解产品需求:在进行电子元器件选型之前,首先要充分了解产品的功能需求、工作环境、电气特性等信息。

只有清楚了解产品需求,才能更好地找到适合的元器件。

2. 研究元器件规格:查阅元器件的规格书,了解元器件的电气参数、尺寸、频率响应等特性,并与产品需求进行对比,筛选出合适的元器件。

3. 鉴别元器件品质:元器件品质直接影响产品的可靠性和性能,因此要选择有口碑、信誉好的供应商,并注意元器件的认证标准和质量保证体系。

4. 市场价格考量:在选型过程中,除了关注元器件性能,还要考虑市场价格因素。

价格较高的元器件不一定就是最适合的选择,需要在性能与成本之间做出权衡。

5. 相关支持与服务:关注供应商提供的技术支持、售后服务等方面,尤其是在产品设计和调试阶段,供应商的专业支持可以帮助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三、常见元器件的选型要点1. 电阻器的选型要点a. 需要确认电阻值、功率、偏差等要求。

b. 根据工作环境及可靠性需求选择焊接方式和封装形式。

c. 根据电路特性选择合适的温度系数。

d. 注意电阻器的温升及功率因数等参数。

e. 考虑体积、重量以及成本等因素。

2. 电容器的选型要点a. 根据电容值、容差、工作电压等参数进行筛选。

b. 选择合适的封装形式和结构类型,如电解电容、陶瓷电容等。

c. 根据工作温度和频率范围选择合适的电容器系列。

d. 注意电容器的损耗因子、漏电流等参数。

3. 二极管的选型要点a. 根据工作电压、最大正向电流等参数选择适合的二极管类型。

b. 根据反向恢复时间、开关速度等参数选择合适的用途。

压敏电阻的选型要素和特点

压敏电阻的选型要素和特点

压敏电阻的选用要点及原则1、氧化锌压敏电阻器应用原理压敏电阻是一种限压型保护器件。

利用压敏电阻的非线性特性,当过电压出现在压敏电阻的两极间,压敏电阻可以将电压钳位到一个相对固定的电压值,从而实现对后级电路的保护。

压敏电阻的主要参数有:压敏电压、通流容量、结电容、响应时间等。

压敏电阻的响应时间为ns级,比空气放电管快,比TVS管稍慢一些,一般情况下用于电子电路的过电压保护其响应速度可以满足要求。

压敏电阻的结电容一般在几百到几千pF 的数量级范围,很多情况下不宜直接应用在高频信号线路的保护中,应用在交流电路的保护中时,因为其结电容较大会增加漏电流,在设计防护电路时需要充分考虑。

压敏电阻的通流容量较大,但比气体放电管小。

压敏电阻器与被保护的电器设备或元器件并联使用。

当电路中出现雷电过电压或瞬态操作过电压Vs时,压敏电阻器和被保护的设备及元器件同时承受Vs,由于压敏电阻器响应速度很快,它以纳秒级时间迅速呈现优良非线性导电特性(见图3中击穿区),此时压敏电阻器两端电压迅速下降,远远小于Vs,这样被保护的设备及元器件上实际承受的电压就远低于过电压Vs,从而使设备及元器件免遭过电压的冲击。

2、氧化锌压敏电阻器压敏电压的选择根据被保护电源电压选择压敏电阻器的规定电流下的电压V1mA。

一般选择原则为:对于直流回路:V1mA≥2.0VDC对于交流回路:V1mA≥2.2V有效值特别指出对于压敏电阻压敏电压的选择标准是要高于供电电压,在能够满足可以保护需要保护器件的的同时,尽可能选择压敏电压高的压敏电阻,这样不仅可以保护器件,也能提高压敏电阻的使用寿命。

比如要保护的器件耐压为Vdc=550Vdc,器件的工作电压V=300Vdc,那么我们选择压敏电阻就应该是压敏电压为470V的压敏电阻,压敏电压范围是(423-517),压敏电压最大负误差470-47=423Vdc大于器件的供电电压300Vac,最大正误差为470+47=517Vdc小于器件的耐压550Vdc。

电力电子技术中的谐振变换器电阻选型指南

电力电子技术中的谐振变换器电阻选型指南

电力电子技术中的谐振变换器电阻选型指南电力电子技术中的谐振变换器是一种常用的电力转换设备,广泛应用于变换和调节电压、电流等电力信号的场合。

而谐振变换器中的电阻是非常重要的元件之一,其选型直接关系到谐振变换器的性能和稳定性。

因此,在设计和应用谐振变换器时,正确选型合适的电阻是至关重要的。

一、电阻的选择原则1.1 耐压能力:电阻的耐压能力是选型时需要首先考虑的因素,要确保电阻的额定耐压能够满足实际工作条件下的电压要求。

一般来说,选用耐压较高的电阻能够提高谐振变换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2 功率能力:电阻的功率能力也是选型时需要注意的因素之一,要确保电阻的额定功率能够满足实际工作条件下的功率要求。

选用功率较高的电阻可以提高谐振变换器的工作稳定性。

1.3 阻值范围:根据谐振变换器的具体设计要求和性能指标,选择合适的电阻阻值范围。

一般来说,电阻的阻值范围应该能够满足谐振变换器工作时的电流要求。

1.4 温度系数:电阻的温度系数也是选型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要选择温度系数较小的电阻,以保证谐振变换器在不同温度下的稳定性。

二、常见电阻的选型2.1 固定电阻:固定电阻是谐振变换器常用的电阻类型,分为碳膜电阻、金属膜电阻、瓷体电阻等。

根据实际需求选用合适的固定电阻类型,并根据电阻的耐压能力、功率能力、阻值范围和温度系数等参数进行选型。

2.2 动态电阻:动态电阻也是谐振变换器中常用的电阻类型,它具有根据电流和电压变化调节阻值的特性,可以实现对谐振变换器的动态监测和控制。

根据动态电阻的特性和性能参数进行选型,确保其能够满足谐振变换器的工作要求。

2.3 光敏电阻:光敏电阻是一种特殊的电阻器件,其阻值随光照强度变化而变化。

在一些特殊的谐振变换器设计中,可以选用光敏电阻实现对谐振变换器的光照监测和控制。

三、电阻的应用注意事项3.1 电阻的布局:在设计谐振变换器电路时,合理布局电阻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

要尽量将电阻与其他元件隔离,避免互相干扰和影响,确保谐振变换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阻器选型原则—德州青山电阻器加工厂
1)接电持续率不同的电动机,已选择不同参数的起重机通用电阻器,接电持续率虽不同但又相近时,允许选用不同规格电阻器。

2)起动用电阻器各级电阻选用值与计算值允差±5%;为了缩减电阻器箱数,个别级的电阻其选用值允差±10%;但各相总电阻选用值允差不应超过±8%;常串级电组允差可适当放宽,但其误差值不得超过电动机额定电阻的1.5%。

3)电阻器发热容量一般按重复短时工作制选择,一循环周期时间为60s,接电持续率分别为:±100%、±70%、±50%、±35%、±25%、±17.5%、±12.5%、±8.8%、±6.25%和±4.4%。

4)电阻器各级电阻的接电持续率,可按不同接入情况选用不同值。

同一电阻元件在不同的接电持续率时有不同的允许电流值,选用元件的允许电流值应不小于电动机的额定电流。

为了减少电阻器箱数,个别级选用元件的允许电流值可比电动机的额定电流小5%。

常串级电阻应按长期工作制选择,选用元件允许电流应不小于电动机的额定电流。

5)起升机构不应选用频敏变阻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