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悲剧
《伟大的悲剧》优秀教案

《伟大的悲剧》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伟大的悲剧》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2)能够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体会作者对悲剧的理解和思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悲剧,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悲剧,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2)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关爱他人的情感,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伟大的悲剧》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2)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体会作者对悲剧的理解和思考。
2. 教学难点:(1)从不同角度审视悲剧,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意识。
(2)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悲剧,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课文《伟大的悲剧》的作者及相关背景。
(2)引发学生对悲剧的思考,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和结构。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3. 合作讨论:(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引导深入思考。
4. 悲剧审视:(1)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悲剧,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意识。
(2)学生分享审视悲剧的观点,教师点评并总结。
5.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悲剧,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2)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关爱他人的情感,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四、课后作业:1. 根据课堂学习,总结课文《伟大的悲剧》的主要观点和自己的感悟。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如何正确面对悲剧,培养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第22课《伟大的悲剧》课件(共23张ppt)

起因,经过,结果 2.某人 + 做了某事 + 结果怎样
悲剧?
伟大?
鲁迅说过,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 东西毁灭给人看。课文题为《伟 大的悲剧》,所谓“悲剧”表现 在哪些方面?斯科特一行的“伟 大”体现在哪里?
1-4组探究“研读探究悲剧 ” 5-7组探究“合作探究伟大”
品味语言
HERO
111111
思 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
考
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 所有人留下了话。(联系上下文看,么要这样比喻?)
是指斯科特在离开世界之前心中回忆的美好的往事和他对祖国、 亲人和朋友的怀念。虽是美好的,却是无法实现的,所以说是” 海市蜃楼”,这样写更加突出了悲剧效果,给人心灵的冲击。
合作探究 伟大: 斯科特一行的“伟大”体现在哪里?
①坚毅,勇敢,执著,坦然面对死亡,有为事业献身的英雄气概。 他们自己所进行的
探险是人类的不朽事业时,没有对探险的执著、超人的力量和勇气,是不可能从事这项事业的。而他们 在归途中与死亡抗争,一个个牺牲时,都是响当当的汉子,活得明白,死得悲壮。
②诚实守信,有绅士风度。
他写过许多名人传记,如《三位大师》 《罗曼·罗兰传》等。他的传记小说能抓住历 史人物性格进行再创造,别具一格,引人入 胜。
《伟大的悲剧》节选自1927年出版的历 史特写集《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中一篇名为 《夺取南极的斗争》的文章 。在这本传记 中,十四个足以影响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事 件在其笔下被精准且生动记录成册。
伟大的悲剧
斯蒂芬·茨威格
1. 学习速读课文,梳理内容,
感悟情感。
教学目标:
《伟大的悲剧》说课稿

《伟大的悲剧》说课稿
引言概述:
伟大的悲剧是文学作品中一种重要的文体,它通过展现人物的悲惨命运和悲剧性的结局,反映了人类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和悲哀。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伟大的悲剧的特点和意义。
一、伟大的悲剧的起源
1.1 古希腊悲剧的发展
1.2 莎士比亚戏剧的特点
1.3 中国古代悲剧的传统
二、伟大的悲剧的特点
2.1 人物的悲剧性命运
2.2 冲突的升级和解决
2.3 哲学思考和道德观念
三、伟大的悲剧的意义
3.1 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性弱点
3.2 唤起人们的同情和共鸣
3.3 提升文学艺术的高度和深度
四、伟大的悲剧的代表作品
4.1 古希腊悲剧《奥德修斯》
4.2 莎士比亚悲剧《哈姆雷特》
4.3 中国古代悲剧《雷雨》
五、伟大的悲剧的影响和启示
5.1 对人类情感和思想的启示
5.2 对文学创作和审美观念的影响
5.3 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启示
结语:
伟大的悲剧作为文学史上重要的一部分,承载着人类情感和思想的深刻表达,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价值。
通过对伟大的悲剧的深入研究和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内心世界和生活意义,为文学创作和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22课伟大的悲剧课文笔记

22课伟大的悲剧课文笔记摘要:一、课文背景1.作者介绍2.作品创作背景二、故事梗概1.故事的开端2.探险队的目标和过程3.故事的高潮4.悲剧的结局三、人物分析1.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2.人物之间的关系四、主题探讨1.悲剧的原因2.对英雄主义的理解3.人与自然的关系五、作品评价1.文学价值2.现实意义正文:【课文背景】《伟大的悲剧》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一篇传记文学。
作者以严谨的笔触,描绘了斯科特探险队挑战南极点的历史事件。
本文通过讲述这个真实的故事,展现了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和勇气。
【故事梗概】故事发生在20世纪初,英国探险家斯科特率领一支探险队,试图成为第一个抵达南极点的人。
在艰苦的极地环境中,他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包括暴风雪、严寒、食物短缺等。
在竞赛中,斯科特一行人不幸成为第二支抵达南极点的队伍,但他们却发现挪威人阿蒙森已经捷足先登。
在失望与痛苦中,斯科特等人决定继续完成抵达南极点的任务。
然而,在归途中,他们因为恶劣的环境和疲惫不堪的身体,不幸丧生。
【人物分析】1.斯科特:英国探险家,本文的主人公。
他勇敢、坚定、严谨,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他在困境中始终保持着乐观的态度,为团队树立了榜样。
2.弗斯:斯科特的得力助手,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
他在探险过程中为斯科特提供了很多宝贵的建议,是斯科特成功完成任务的关键人物。
3.奥茨:队中的医生,为人热情、善良。
他在队伍中扮演着重要的支持角色,为队友提供医疗救助。
【主题探讨】1.悲剧的原因:斯科特探险队之所以遭遇悲剧,主要是由于他们在南极点竞赛中的决策失误,以及归途中恶劣的环境。
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他们的不幸结局。
2.对英雄主义的理解:在《伟大的悲剧》中,斯科特等人为了实现目标,勇往直前,不畏艰险。
他们为了国家和荣誉,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这种为理想和信仰献身的精神,体现了英雄主义的价值。
3.人与自然的关系:文章展示了人类对自然的挑战和征服。
然而,在这场斗争中,人类显得如此渺小和无力。
《伟大的悲剧》教案优秀3篇

《伟大的悲剧》教案优秀3篇伟大的悲剧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快速默读课文,理解内容,体会感情。
2、品味关键语句,感受英雄的高尚品质。
3、激起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
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作者表达的颂扬之情2、品味关键语句,感受英雄们的高尚品质。
课前准备:教师利用图书馆或网络查阅有关南极探险的资料,制作课件让学生对南极有进一步的了解。
学生提前预习生字词并熟读课文,掌握大体内容。
学生也可以查阅资料拓宽学习空间。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设计:导入:第四单元主要的话题是“探险”,今天我们要探险的第一站是南极。
南极,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学生自由回答)极地、寒冷、终年的冰雪、冰山、暴风雪……因为人类无法在那儿生存所以又很神秘(我们先来看几幅南极的图片以及对它的气候介绍)正因为它的美丽、神秘,所以吸引着许多的探险者去征服它(介绍人类去南极探险的情况)人类历史上最早到达南极点的两只科考队伍是——挪威人阿蒙森率领的队伍和英国人斯科特率领的队伍,为了纪念他们设立在南纬90度的科学实验站取名为阿蒙森-斯科特站。
那么当时是怎样的情况,为什么两支队伍会一前一后的来到南极呢?(看图片了解背景)一、整体感知1、检查预习情况2、六分钟快速默读课文(读完四人交流)3、概括文章大意明确:斯科特一行五人满怀希望来到南极点却悲哀的发现阿蒙森已经提前到达了,所以他们只好垂头丧气的踏上归途,结果因为恶劣的天气,最后一个个悲哀的死去。
(第一个是埃文斯——突然精神失常,在一天夜里死去;第二个是奥茨——为了不拖累同伴英雄一样的走向死亡;最后三个人爬进各自的睡袋等待死亡的到来。
)4、谈谈读后的最大感受5、思考:①为什么茨威格不给胜利者阿蒙森立传,却选择失败者悲壮的一幕?②茨威格在这篇传记中表现出了什么感情?明确:①失败者他们的悲剧经历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斯科特他们在失败的过程中更加表现出了他们高尚的灵魂。
鲁迅曾说过“悲剧是把人类最美好的愿望毁灭给人看”所以悲剧会给人精神上的震撼与启迪。
《伟大的悲剧》优秀教案

《伟大的悲剧》优秀教案《伟大的悲剧》优秀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伟大的悲剧》优秀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伟大的悲剧》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积累“销蚀、毛骨悚然、怏怏不乐”等词语,体会“伟大的悲剧”的含义。
能力目标:通过速读课文,默读课文,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通过小组讨论、质疑的方法,学生能够自主体味出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流畅的表达出来。
情意目标:通过品读文中的重点句子,学生能够自主体味出人类在探索自然中的悲壮美,并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出感受。
教学重点:通过速读、默读,从时间、地点、人物等角度,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的写作脉络。
通过重点朗读、小组讨论、学生质疑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感悟能力。
教学难点:结合语境,体味重点语句的含义。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人物描写手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查找南极的相关资料。
学生收集有关南极资料,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知识新授:1、导语设计:(多媒体展示南极图片)同学们,在地球的最南端——南极是怎样一个世界吗?你所知道的南极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借助手中的资料回答问题,教师通过课件进行补充)好,刚才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在我们人类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步伐中,南极这个荒芜人烟的大地上长眠了几位英国的探险英雄。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用他那充满激情的笔调记录了这个伟大的悲剧。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历史,一同去感受那悲壮的一幕吧!学生速读课文,并标划出段落和读不准的字词。
多媒体出示:拽(zhuài) 癫狂(diān) 吞噬(shì) 毛骨悚然(sǒng) 怏怏不乐(yàng)毋宁(wù) 羸弱(léi) 告罄(qìng)遗孀(shuāng)释义:吞噬:吞食。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通用10篇)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通用10篇)《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并说出它的作用。
2、体会、感受作者文中表达的情感。
3、激起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体会感受作者文中表达的情感。
2、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幻灯图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南极地图图片及南极风光图,引入探险故事,导入课题。
二、简单认识作者三、整体感知全文1、请用一个词概括读完全文后的感受。
(如:感动、敬佩……)2、请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注意点明时间、人物、地点、事件。
1912年,英国探险队斯科特一行五人在从南极返回途中不不幸遇难。
3、理清故事情节奔向南极点→带信返程→一个个牺牲(充满希望)(沮丧)(悲壮)四、深入探究1、分小组分别讨论以下问题:①斯科特探险队返程之行面临哪些困难?②文中的“悲”,体现在那几个方面?③文章所渲染的“悲”,是悲哀还是悲壮?请用悲壮的语气试读这句话。
他们大家只是怀着敬畏的心情感觉到劳伦斯·奥茨--这个英国皇家禁卫军的骑兵上尉正像一个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
④斯科特一行体现了哪些伟大精神。
2、讨论后请各组派代表金明确答案3、教师明确答案①线路固定、精力缺乏、寒气逼人、燃料太少……②失败之悲、作证之悲、死亡之悲、世人之悲③死的是他们的肉体,但他们的精神却是伟大的,所以是悲壮而不是悲哀。
④勇于探索、勇于献身、诚信守约、集体主义、无私爱心……4、找出作者对整个事件的评价,全班朗读课文最后一段话,分析本段的含意及作用。
斯科特虽然失败了,但他的心灵是高尚的。
一切高尚的毁灭当然是伟大的悲剧。
这句话是主旨句,起点题作用。
5、全班讨论:斯科特一行人探险的真正意义在于什么?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
五、精彩语句品味请朗读你认为最令你感动的句子或段落,并说说令你感动的`原因。
《伟大的悲剧》教案设计优秀4篇

《伟大的悲剧》教案设计优秀4篇伟大的悲剧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感情。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起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品读,体会关键语句,来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教学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准备】人类南极探险的录像资料【教学流程】生齐读名言:顽强奋战后的失败和轻易获得的胜利同样可贺可敬!导语:是啊,失败和成功应同样受到人们的敬仰和尊重。
然而,一直以来,我们的记忆中只容得下成功者,有人说,历史便是为他们而写的,其实并非如此,千百年来,在人类征服自然界的各个领域中,都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失败英雄”,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就是其中的一位,接下来,让我们随着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再次回顾那段光荣的历史吧!(板书课题)在学习新课之前,教师对同学们的预习情况作个简单的测试,现在我们来进行:第一个环节——“闯三关”第一关:你会读了吗?拽(zhuài)癫狂(diān)(kuáng)吞噬(shì)羸弱(léi)凛冽(lǐn)(liè)步履(lǚ)告馨(qìng)销蚀(xiāo)(shí)角(jué)逐第二关:你了解了吗?(多媒体展示南极探险资料)关于南极,你了解多少?(冷、冰天雪地、人迹罕至、荒无人烟……)《伟大的悲剧》教案设计篇二【课前活动】喜欢旅游吗?你喜欢探险吗?为什么?【评价准备】1、莽撞与理智的区别;2、关爱自身,才干关爱他人;3、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英雄;4、冒险和探险的区别;5、一切探险都有可能遭遇厄运等。
【教学过程】一、对话导入(3分)1、知道南极吗?(气温、风速、冰层等)假如你到南极会感觉如何?1910年6月1日,英国人斯科特带领探险队离开英国,前往南极。
1911年11月,他们在埃尔斯角和近登陆,准备征服南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伟大的悲剧》感人片段
1:“阅读那几天的日记是可怕的。
天气变得愈来愈恶劣,寒季比平常来得更早。
他们鞋底下的白雪由软变硬,。
他的雪橇上,除了一切必需的载重外,还拖着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
”表现了威尔逊博士敢于为科学献身的伟大精神。
片名:《最后的贡献》
2:“奥茨越来越走不动了,越来越成为朋友们的负担,而不再是什么帮手。
他和他们一起睡到第二天早晨。
清早起来,他们朝外一看,外面是狂吼怒号的暴风雪。
”这个片段表现了奥茨为他人着想的精神,大家拒绝奥茨自己留下来死去的内容也表现了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片名《无奈的“行走”》
3:“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表现了英国人的绅士风度和讲诚信的崇高精神。
片名《英雄的悲与“喜”》
4:“奥茨突然站起身来,对朋友们说:“我要到外边去走走,可能要多呆一些时候。
”其余的人不禁战栗起来。
谁都知道,在这种天气下到外面去走一圈意味着什么。
但是谁也不敢说一句阻拦他的话,也没有一个人敢伸出手去向他握别。
他们大家只是怀着敬畏的心情感觉到:劳伦斯·奥茨这个英国皇家禁卫军的骑兵上尉正像一个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
”表现了奥茨不畏惧死亡的精神,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也突出了“伟大的悲剧”。
片名《无声的离别》
5:“3月29日,他们知道再也不会有任何奇迹能拯救他们了,于是决定不再迈步向厄运走去,而是骄傲地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不管还要忍受怎样的痛苦。
他们爬进各自的睡袋,却始终没有向世界哀叹过一声自己最后遭遇到的种种苦难。
”表现了他们面对死亡的毫不畏惧的精神和为事业勇于献身的伟大精神,突出了“伟大的悲剧”。
片名《沉默的英雄》
6:“斯科特海军上校的日记一直记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
但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划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们上面补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
”表现了斯科特爱家人、爱祖国,为科学献身的伟大精神。
片名《“悲壮”的遗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