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广东省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语文试卷含解析

广东省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走马陈仓墨村枪声稀了,硝烟淡了。
满是尖利石子的羊肠小道,被两个艰难爬行的血人涂抹成了一幅骇人的巨幅彩图。
有风无声地横空掠过,翻搅凝滞于空气中的黏稠血腥……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是刚和强在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于某个星期六夜晚的共同回忆。
两条汉子遥想三十年前在硝烟中惨死的二十几个弟兄时,仍忍不住泪如雨下,一脸悲伤。
“大,大哥,喝,咱喝!”刚愧疚地紧盯着强那条空荡荡的右袖管,话语哽咽。
“喝,咱喝!”强擦去流到嘴角的泪水,举起了酒杯。
于是,两条汉子在泪眼婆娑中又重重地碰杯。
强说:“哥已是个废人……”刚的眼圈又红了:“大哥,让你上家里你偏不去,非要来这小宾馆,飞燕有意见呢。
”强腾出左手掌用力搓了搓脸。
三十年前两人康复出院后,强把一封断交信交给了回家探亲的刚,让刚转交给女朋友飞燕,并拜托刚替他照顾她。
强说:“大哥没看走眼啊,大哥已知足了,你是省模范监狱长,又是省五一劳动奖获得者,飞燕跟了你,值啊!”刚说:“好大哥,我,我,我……喝酒,咱喝酒!”“喝!”强说。
“喝!”刚说。
“咣——”酒杯再一次潇洒地碰撞,将厚重的兄弟情谊迸溅得满屋荡漾。
酒逢知己千杯少,一条条突暴的青筋在两条汉子锃亮的脑门儿上争相炫耀着酒力。
杯盏交错,不觉已是深夜,浓烈的酒香仍四溢着,无孔不入。
日光灯咝咝喘吁着醉意朦胧。
两条汉子的脸被五十二度的透明液体烧灼得愈加光亮。
强用力转动着沉重的脑袋,说:“你,你监狱里,有个叫,叫陈列宝的犯人,听,听说,改,改造得不错。
”“陈,陈列宝?”刚睁着惺忪醉眼愣怔半晌,忽然一拍脑门儿,“是那个五短身材、大胡子的盗窃犯?大哥,你认识这人?”强摇摇脑袋,轻描淡写地说道:“啊,不,不认识,只是听人说起过,偶然想起,随便问,问问。
广东省 2024届普通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广东省2024届普通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 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 小题,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
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
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
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黩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
我们的先人早就认识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的道理。
阐释中华民族禀赋、中华民族特点、中华民族精神,以德服人、以文化人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在我国发展史上,包括文艺在内的文化发展同样与中华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
先秦时期,我国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兴盛局面,开创了我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鼎盛期。
20世纪初,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发端于文艺领域的创新风潮对社会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全民族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引擎。
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顽强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
(摘编自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材料二:中国学界在五四时期关于文学批评标准的讨论.主要集中于文学中的“美”(艺术标准)与“真”(现实标准)究竟何者占据主导地位的问题。
求真派在继承“诗言志”“文以载道”等传统文论资源的基础上,吸收经俄苏现实主义改造后的马克思主义文论,更重视文学对社会的反映与批判作用,故在建构文学批评标准时更强调文学介入现实(“为人生”)的程度。
求美派则在继承“诗缘情”“诗有别趣”等传统文论资源的基础上,借鉴新批评和其他形式主义文论,更重视文学超越现实的审美意蕴和情感表现的张力(“无功利”)。
2025届湖南省湖南师大附中高三第二次调研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5届湖南省湖南师大附中高三第二次调研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前中国所发生的历史性巨变,实实在在写在祖国的山河大地上。
一个突出的事实是:作为国家地情资料最权威也最为完备、最具连续性的地方志,即便最新编撰,也已经明显跟不上新时代巨变的节奏。
在这样的形势下,文学反映现实并及时记录“地方性知识”的整体性、结构性、历史性变迁,就变得非常紧迫、必要甚至时尚起来。
这样的作品既尊崇以文学方法反映新时代巨变的美学规律,又是对方志记录地方舆地、物产、风俗、传说等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可称之为“新方志文学”。
对“地方性知识”整体性、结构性、历史性变迁的文学性、时代性、连续性、史志性表达,是我对“新方志文学”的一个基本界定。
这里的“地方”当然不是地方志所指的狭义的行政区划,而是包括特定的行业或领城在内,如教育、科技、航天等。
另外,面对新时代的历史巨变,新方志文学所采用的,也并非狭义的纪实手法,而是包含了叙事、抒情、政论、新闻、口述实录等多种方法,而且文体也比较开放,可包括写新时代巨变的诗歌、小说和散文,并不单指纪实文学或报告文学。
时代变革一直是中国当代文学最重要的审美品格。
当前,推动文学创作关注现实、反映新时代历史巨变的呼声更为强烈。
《人民文学》杂志2017年第12期开始推出的《新时代纪事》栏目、就在这方面立起一面旗帜。
栏目不仅发表报告文学类的纪实性作品,也发表长篇小说。
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贵州2018年出版的一套20部“舍不得乡愁离开胸膛”系列长诗,分别以少数民族村寨及特色小镇、古镇的历史变迁为题材,以诗配画的方式讲述贵州儿女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精彩故事,也颇具新方志文学的品格。
2024年青岛市九年级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调研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青岛市九年级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调研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生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如雷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标号。
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31分)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题目。
初中语文课本为我们打开一扇文学之门,开启一段学习之旅。
旅途中,学习神话故事,我们认识了让这个世界生气péng()勃起来的女娲。
学习白求恩精神,我们知道了对工作不能(A);徜徉动物世界,我们见识了研究动物行为科学家的(B);遥望piāo miǎo()的天上街市,我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学习童话,我们见识了滑稽可笑的人物;吟诵“夜阑卧听风吹雨”,我们读到了诗人的爱国热情……语文学习的天地非常广阔。
我们既可以探访历史,______________;又可以走进自然,______________;还可以体察亲情,______________;更可以了解社会,______________。
语文之旅,让人欣喜,让人着迷。
通过语文学习不仅是培养我们的生命意识,更落地于知识的习得,使我们拥有强大的精神世界来抵御人生无处不在的暗礁激流。
同学们,相约读书写作,奔赴诗意的语文之旅,尽情畅游语文世界吧!(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péng()勃徜()徉piāo miǎo()(2)在文段A、B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瞻前顾后怪诞不经B.拈轻怕重荒谬绝伦C.拈轻怕重怪诞不经D.瞻前顾后荒谬绝伦(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语文学习不仅是培养我们的生命意识,而且落地于知识的习得,使我们拥有强大的精神世界来抵御人生无处不在的暗礁激流。
湖北省武汉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武汉市2024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 2024.2.28本试题卷共10页,23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农耕词汇是一类独特的语言资源,与农具、环境和农业耕作方式等农业生产生活直接相关。
现代工业社会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使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在当今社会语境下,农耕词汇并未完全消亡,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迸发出新的活力。
一方面,播种、裁培、嫁接、灌溉、施肥、耕耘等常用农耕词汇,在使用与传播的过程中纷纷发生语义泛化现象,融入了汉语的基本思维习惯,成为日常语言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部分农耕词汇不仅自然融入大众话语之中,还现身于新闻话语、学术话语等专业话语中,并在与这些专业话语的良性互动中显示出无可比拟的表达优势。
一类农耕词汇与农事生产活动有关,如耕、割、播、藏、锄等。
“耕”指用犁翻松填土以备播种。
“深耕”是土壤耕作的最基本措施,播种、插秧等农事活动之前必先犁田,上翻深层土壤,下盖浅层土壤,耙地等耕作劳动必须以深耕为基础。
中国自古就有“深耕浅种”“深耕细作”等表达。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深耕”一词的使用愈加广泛,与其相关的新闻话语表达越来越常见,如“深耕国内市场”“深耕本土文化”“深耕数十载”等。
另一类农耕词汇与耕地类的农业生产工具有关,如耙、犁、磨等。
2024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试卷共10页,卷面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重建附近”:年轻人如何从现实中获得力量?——人类学家项飙访谈(节录)康岚:您最早在什么时候提出“附近”这个概念?为什么想到提出这个概念?项飙:我第一次提“附近”应该是在2019年夏天,我跟许知远在“十三邀”节目上的对话。
当时好像是在谈现代人的时空观念,为什么现在人们对快递小哥迟到两分钟会非常不耐烦?我们说到现代生活完全是被时间逻辑统治了,空间逻辑消失了。
原来我们对时间的理解是通过人的行动,比方说我和你的距离是一袋烟的工夫,或者说这个距离是从你家走到荷塘边上的那个工夫,其实时间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空间来衡量的。
但在工业化之后,抽象时间也就是钟表时间变得非常重要。
当这种抽象时间统治了我们的生活,空间就完全变成了附属性的东西。
对快递小哥迟到两分钟会非常不满,是因为你根本不考虑他是从空间中哪个点到餐馆拿了东西,以及路上的交通是怎样的、进你家小区的门时他要跟保安怎样交涉,这些经历性、空间性的东西,你是不管的,你要的就是那个东西要在你规定的时间内送到你的手里。
这种心态是“时间的暴政”造成的。
在这样的场景下,我提到“附近的消失”。
“附近”这个空间的消失,一方面是因为“时间的暴政”,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在日常生活里面建立自己对世界的感知越来越通过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原则,而不是通过对自己周边的感知来理解。
比如,你的邻居是干什么的,楼下打扫卫生、门口卖水果的人是从哪里来的,他们家在哪里,如果家不在这里,一年回几次家,他们的焦虑和梦想是什么。
河北省新2025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语文试卷含解析

河北省新2025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鼠疫(节选)(法)阿贝尔•加缪晚上将近十点,里厄的汽车停到老哮喘病患者的楼门前,这是他今天出诊的最后一站。
他从座位上起身都特别吃力,不免磨蹭了一会儿,望了望昏暗的街道、黑乎乎的天空中时隐时现的星星。
老哮喘病患者半卧在床上,正数着从一只锅放进另一只锅里的鹰嘴豆,看样子呼吸通畅些了。
他喜形于色,欢迎大夫来探视。
“怎么着,大夫,闹起霍乱来啦?”“您从哪儿听说是霍乱?”“报上刊登的,电台里也广播了。
”“不对,不是霍乱。
”“不管怎么说,”老人非常兴奋,“那些有头有脸的人物,哼,他们说得也太过火了!”“千万不要这样想。
”大夫说道。
他给老人检查了身体,现在,他坐到这间简陋的餐厅的中央。
不错,他是害怕了。
他知道单在这个城郊街区,就有十来个病人等待他明天上午去诊治,一个个因患腹股沟淋巴结炎而佝偻着身子。
在动手术切开淋巴结的患者中,仅有两三例病情好转。
可是,大多数病人都得住院,然而,这天晚上,政府公报仍旧很乐观。
第二天,朗斯多克情报所公布,公民对省政府采取的措施反应平静,已有三十余病人登记。
卡斯泰尔给里厄来过电话:“那两间亭阁里有多少床位?”“共有八十张。
重庆市梁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2024届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及科类名称。
2.请将准考证条形码粘贴在右侧的[考生条形码粘贴处]的方框内。
3.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保持答题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战国时期,“鸿沟”便跻入中原版图。
公元前361年,魏惠王自安邑(山西南部)迁都到大梁(今河南开封),第二年就开凿以大梁为中心沟通黄河与颍水的“大沟”,即“鸿沟”的前身。
到魏襄王时期便有了“鸿沟”的说法。
事实上,鸿沟的修建经历了几个阶段,几番修整才最终成型。
鸿沟以黄河为水源,呈西北—东南流向,包括涡水。
涣水、睢水、汳水等分支。
整体上引黄河水南下至都城大梁,后又向东延伸,经大梁北郭到城东,再折而南下,汇入淮水的支流颍水,鸿沟成为最早沟通黄河和淮河两大流域的大规模人工运河。
自大梁南折入淮河后,鸿沟还联通起济、濮、睢、汝、泗等支流,使各水系与淮河有了交集,在原本“各.行其道...”的河、淮流域之间织起一张奇妙的水网,与早已成型的淮河邗沟水网相连相通,进而在黄淮平原上形成完整的“鸿沟”水系。
鸿沟在改善交通的同时,还以一己之力,承担起灌溉大任,大大促进了魏国的农业发展,河水流淌过诸多富庶地区,也将实打实的财富带入魏国,“南有鸿沟”更成了战略家苏秦对魏国实力的慨叹。
国都大梁,从原先的普通小城摇身一变,成了“诸侯四通,条达辐辏”的富饶之地。
鸿沟流域更成了当时最为重要的粮食产区。
位于鸿沟水系的定陶、淮阳、寿县等城市也因水而兴,远近闻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届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2009年4月试卷说明:1、全卷共10页,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1-2页)为选择题,第Ⅱ卷(3-10页)为主观题;交卷时,只交第Ⅱ卷和机读卡。
2、全卷共150分,完成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每小题3分,共24分)温馨提示:1、答题前,请将你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填涂在机读卡上的相应位置。
2、答题时,请将你选定的答案填涂在机读卡对应题号上,若要改动,请用橡皮轻轻擦拭后,再重新填涂。
一、语文基础知识1.下列对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收敛.(liǎn )炽.痛(zhì) 猝.然(cù) 寒噤.(jìn)B.窖.藏(jiào ) 差.使(chāi ) 伛.着(gōu ) 吊唁.(yàn)C.愧怍.(zuò) 嶙峋.(xún) 伧.俗(cāng) 绮.丽(qǐ)D匿.笑( nì) 禁锢.(gù) 锃.亮(cèng) 荫.蔽(yīn)2.下列词语书写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狂澜污秽人声顶沸慷慨淋漓B.箫瑟梦寐妇孺皆知义愤填膺C.狼籍. 嗔视苦心孤诣毛骨耸然D.沉湎峥嵘销声匿迹吹毛求疵3.下列句中依次所填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由于缺水,塔里木河两岸长达数百公里的绿色长城在干渴中。
②我的母亲我最严,他是我的慈母兼任严父。
③立定之后,她小心翼翼地身旁的修女们,看到大家都以严厉的目光看着她,便摇摇头,无可奈何地走了。
④在环境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A.枯萎管束探视激变B.崩塌管束窥视激变C.崩塌管教探视剧变D.枯萎管束窥视剧变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一旦产生小的灵感,我们应当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研究下去。
B.无论是高深莫测的天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惟妙惟肖....的艺术品。
C.部分西方媒体别有用心....地剪接西藏“3·14”事件的图片,歪曲报道事实真相。
D.造型独特、雄伟壮观的“鸟巢”,是设计师和建筑师呕心沥血的成果,这一宏伟建筑令游览者叹为观止....。
5.下列对作家作品或名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老舍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其代表作《骆驼祥子》,我们学过他的作品有《济南的冬天》。
B.茨威格是奥地利作家,我们学过的作品有《伟大的悲剧》和《列夫·托尔斯泰》。
C.他出生商人之家,向往冒险和挑战。
风暴掀翻了他的船并把他抛到荒岛,一去28年,但他顽强地活下来了,他身上展现出的坚韧顽强精神令无数人感动。
他就是英国作家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中的主人物鲁滨孙。
D.《名人传》是法国人道主义作家罗曼·罗兰的作品。
书中叙述了音乐家贝多芬、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作家巴尔扎克苦难而坎坷的一生,赞扬了他们崇高的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二、文言文阅读吴起论功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
尝学于曾子。
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
魏置相①,相田文②。
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
可乎?”田文曰:“可。
”起曰:“将三军,使士卒乐死,魏国不敢谋,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
”起曰:“治百官,亲万民,实府库,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
”起曰:“守西河而秦兵不敢东乡③,韩赵宾从④,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
”起曰:“此三者,子皆出吾下,而位加吾上,何也?”文曰:“主少国疑⑤,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⑥之子乎?属之于吾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
”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
”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注】①魏置相:魏国设置相位。
②田文:战国人,曾任魏相。
③东乡:向东侵犯。
④宾从:服从,归顺。
⑤国疑:国人疑虑。
⑥属:同“嘱”,委托,托付。
6.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 守西河而秦兵不敢东乡.。
乡.为身死而不受。
B.敌国.不敢谋。
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C. 将.三军,使士卒乐死。
上使外将.兵。
D.大臣未附,百姓不信.。
弗敢加也,必以信.。
7.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与“而位加吾上”中“而”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B.宋无罪而.杀之,不可谓仁。
C.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8.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吴起认为田文率兵打仗、治理国家、守土卫国皆不如自己,该由自己担任国家的宰相。
B.田文之所以能做宰相,是因为他能团结大臣和人民,能完成国君的重托,消除国人对年轻国王的疑虑。
C.从吴起直接向田文陈述自己的看法并认为田文远不如自己,可以看出吴起是一个性情率直、十分自负的人。
D.吴起听田文解释后,自知不如田文,从中可以看出吴起能顾全大局、心胸宽广、知错能改。
夹江县初中2009届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2009年4月第Ⅱ卷(共126分)三、默写·鉴赏或翻译9.古诗词默写(每句2分,有错不给分,共12分)①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②俱怀逸兴壮思飞, 。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③角声满天秋色里, 。
(李贺《雁门太守行》)④李老师尽管已经退休了,可是他依然心系学校,倾心关心和帮助青年教师的成长,这真是龚自珍《己亥杂诗》中“ , 。
”的真实写照。
⑤李白说“白发三千丈”,给“愁”赋予了长度,而李清照在《武陵春》中写出了“愁”的重量的诗句是“ , 。
”⑥“风、花、雪、月、雨”是古代诗人笔下经常描绘的事物,请写一句我们学过的写“雪”诗句: , 。
10.在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
(6分 ) (1)读《渔家傲 秋思》完成下列题目: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① 品读词的上片,说说“塞下秋来风景”究竟“异”在何处?②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翻译句子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四、议论文阅读(每小题4分,共16分)绝境是人生的醒悟和升华①生活的道路不可能永远是坦途,必然会遇到令人无奈的困境,甚至是人生的绝境。
②如果你已经陷入了绝境,那么就证明你已经得到了上帝的垂爱,将获得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
如果你已经取得了成功,你要由衷感谢的不应是你的顺境,而应是你的绝境。
③顺境中你收获的仅仅是代表财富的东西,然而大部分时间里,你是在不断的丧失,丧失着生命中原始的豪迈与激情。
顺境是一种麻醉剂和腐蚀剂,让你完成从呼啸山林的兽中之王到懒猫的转化,让你经历从将军到囚徒的蜕变。
④绝境不仅仅是一场磨难,更是人生的一种醒悟和升华。
⑤置身人生绝境,你必然会饱受痛苦的煎熬,忍受非人的折磨。
它迫使你不得不躲在一个偏僻的角落,反观自身的内心和灵魂,扫清思想上的障碍,触摸心灵中最脆弱的部分,对生命进行深层的、近乎本质的思考,正视这突如其来的人生绝境,把它当做一块磨炼人的砺石,锤炼自己,激发生命活力。
⑥越王勾践面对亡国的人生大耻,痛定思痛,卧薪尝胆,终成复国的大业;音乐家贝多芬面对双耳失聪的人生厄运,告诫自己,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于是演奏出了辉煌的《命运》绝响;海涅面对手足瘫痪、视力微弱的人生绝境,信念不倒,笔耕不辍,吟唱出了誉满人间的不朽诗篇……由此可见,在绝境中的成功者往往会突破思想上的藩篱,超越世俗常规,书写连自己都不曾想过的神话。
⑦巴尔扎克说:“绝境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深渊。
”⑧其实,想要取得成功,仅有清醒的认识还不够,要把想法变为现实,还必须坚持不懈地努力。
失败者并不是天生就比成功者差,而是在逆境或绝境中,成功者比失败者多忍耐了一分钟,多思考了一个问题,多走了一步路……因而,在不断地努力中成功者就多了一份坚强,多了一条途径,多了一次机遇……而失败者在逆境中怨天尤人,在绝境中慨叹命运不济,最终放弃了改变命运的努力。
⑨所以说绝境是你错误想法的结束,也是你选择正确做法的开始。
走出人生绝境就会迎来人生佳境。
⑩多一次逆境就多一分成熟,多一分感悟;多一次绝境,就多一次机遇,多一次超越。
11.本文论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读了该文让我们想起了孟子的哪句话?12.文章第③段中作者说“顺境是一种麻醉剂和腐蚀剂”,这是为什么?13.文章第⑥段划线的句子列举三个名人的例子是为了证明什么观点?14.结合文章,说说你对“绝境不仅仅是一场磨难,更是人生的一种醒悟和升华。
”这句话的理解。
五、散文阅读(每小题4分,共20分)火山口森林陈世旭①火山是一种残酷无情的美丽:向上飞扬的是一种毁灭,向下延伸的也是一种美丽。
如同早逝的耶夫诺夫的诗:我不是活着,我是在燃烧。
②但牡丹江的火山口森林却写出了别样的壮丽的诗篇。
③谁能想象沉寂了一万二千年的火山,会如此芳草萋萋,森林葳蕤。
浓得化不开的绿色,竟在漫漫的黑色的岩石上铺展。
所有的树叶和草叶,遍体是充盈的葱绿。
关于烈火迸溅的记忆,早已在梦中消失;火山为自己的狂热经历的辩解,早已坠落在深深的草莽中。
牡丹江火山被掩埋了一万二千年,也沉思了一万二千年。
早已开始了一个多情的季节,寻找到又一度蓬勃的生命。
④大起大落,像一个魔咒!⑤繁衍自强的森林才是生之意趣。
火山口森林收容了一幕又一幕悲喜剧。
⑥踏着枯枝、落叶、青苔,我们走进森林。
我们顺着被年深月久的腐烂落叶弄得软绵绵的路走着。
鱼鳞松、油松、杉松、柞树、色树、洋槐、刺槐、青桐、榛材果子,漫山遍野都是。
所有的树都被灌木丛紧紧地包围着。
在茂密的灌木林子里熙熙攘攘地挤满了霸王鞭、野丁香、狗尾花、山芍药、野玫瑰、扫帚梅。
穿过茂密的散发着浓郁的树脂和草莓香味的树林,衣服被弄得湿漉漉的,带给人一种清凉、甜丝丝的快感。
一个被野火烧过的土墩子,长满了草莓子。
这儿的浆果和草莓子,都熟透了,发黑了,甜得要命。
⑦这座山岭是没有猎人也没有伐木者的。
这里的鸟是不会被人惊扰的。
头上树丫上,这儿那儿站着野百灵、沙斑鸠、鹪鹩和山鸡。
他们大大方方、满不在乎地站着。
即使对他们开枪,他们也不过悄悄地、懒懒洋洋地一跳。
有时候,铁雀和斑鸠会落在你很近的地方,然后又扑扑地飞起,它们拨起的风,直朝你吹过来。
柔顺的毛茸茸的松鼠就在你面前无忧无虑地跳来跳去。
有时候会突然停下来,蹲在离你最近的树枝上和灌木丛中,睁大眼睛滴溜溜地打量你。
如果是夜晚,从林子里跑出来的狍子会傻傻地站在路中间,对迎面而来的车灯视而不见。
所有的生灵都充分享受着作为这座山岭、这片森林的天然主人的特权。
⑧山谷里,风在沙沙地响,杜鹃、沙斑鸠和不甘寂寞的蝉在合唱。
在这样的树林里走路,就像在彩色的、水声悦耳的溪水里游来游去的鱼。
这是沉思默想的最好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