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创新杯”语文类说课大赛一等奖作品:《静女》上课课件
《静女》课件

• 答案二:
• 写“静女”不仅表现了她对爱情的追 求,对幸福的憧憬,而且反映了当时 社会的女性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社 会男女平等的追求。
主题
反映古代广大人民对自由婚姻和 美好、幸福的爱情生活的追求与向 往。
质疑
朱熹说《邶风·静女》是 “淫奔期会之 诗” 。
思考:
《静女》是“思无邪”还是“淫奔期 会之诗”?
表达效果:这种手法具有回环反复的表达 效果与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在内容和主题上:深化意境,渲染气 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
在诗歌表现力上:增强了诗歌的节奏 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 带给人一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人物形象
• 从诗歌的内容可以看出女主 人公是一个活泼、调皮、大 胆的女子,敢于邀请男主人 公约会,又故意调皮地躲起 来。
• 从诗歌内容就可以看出小伙子 是一个十分憨厚、痴情的人。 收到姑娘的邀请时他是多么开 心得意,面对姑娘的礼物时他 巧妙地运用双关语赞美礼物和 姑娘。约会后还不忘夸一番姑 娘和礼物。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刻画出男女主人公怎样的 形象? 少女天真活泼、调皮可爱的情态 “我”的憨厚、真诚以及未见恋人的焦灼、忧虑 的心情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这一章主要描写什么? 这一章描写男女恋人见面后的情景。
“彤管”作用如何?这一章表达“我”对少 女怎样的感情? “我”表面上是赞叹管箫之美,实际上 是赞叹“静女”之美。这表现了“我”对 “静女”的爱恋。(双关语)
静女ppt完美版(统编版)1

静 女《诗 经 邶风 》课件 30张
中国的爱情诗
• 中国最纯真的爱情诗在两头:《国风》 和20世纪。
• 这之间的几千年里,儒家礼教控制伦理 话语权,“存天理灭人欲”甚嚣尘上。 单纯的爱情诗变调为的“怨妇诗”。
• 中国爱情诗的起点就是婚姻的死去,西 方爱情诗的死去正是婚姻的到来。
静 女《诗 经 邶风 》课件 30张
静 女《诗 经 邶风 》课件 30张
观点对对碰?
• 《论语》曰:“《诗》三百,一言以蔽 之,曰:‘思无邪’。”
• 朱熹说《邶风·静女》是 “淫奔期会之 诗”。
你认为呢?
《静女》表现了健康纯真的爱情,它虽然没有成年人的 坚贞和厚重,没有中老年爱情历经沧桑之后的洗练与深 沉,却因单纯、天真、无邪而永恒。
静 女《诗 经 邶风 》课件 30张
静 女《诗 经 邶风 》课件 30张
课堂练习
• 将《静女》翻译成现代白话文。
静 女《诗 经 邶风 》课件 30张
静 女《诗 经 邶风 》课件 30张
•
1.汉字的亦文亦图性质,导致它的表 意功能 和美学 功能无 法截然 分开。 汉字一 直保持 着对称 平衡的 形态, 与其最 初扮演 的“饰 ”的角 色有相 当关系 。如果 没有在 青铜器 上度过 自己的 童年, 中国的 书法艺 术很可 能跳不 出美术 字的窠 臼,无 从获得 那种自 由奔放 的生命 感和力 量感。
4、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
5、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宋·李之仪《卜算子》) 6、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 梅》) 7、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南唐 ·李煜《相见欢》)
《静女》ppt课件(50页)

诗歌的特征
1.高度概括性 2.鲜明形象性 3.强烈抒情性 4.优美音乐性
一 中 国 诗 歌 发 展 史
《诗经》(以四言诗为主)
古 体 诗
《楚辞》(骚体诗)
汉乐府、古诗 以五言诗为主 魏晋南北朝五言诗
近 体 诗
唐 诗 宋 词 元 曲
二、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
现实主义源头:西周至春秋《诗经》
(
) 省略句ຫໍສະໝຸດ 静shū sì yú 女 其 姝,俟我于城隅。
文雅文静 形容词词头 美丽等候 在 角落 “多么”
aì xiàn chí chú 爱而不见,搔首 踟 蹰。
心里迟疑要走不走的样子 爱 = 薆(a ì ),隐藏,遮掩 见=现(xià n),出现
比 你的脸蛋红又圆,好像苹果 到秋天,你的眼睛明又亮,好像 秋波一般样。 比喻
兴 天不下雨天不刮风天上 有太阳,妹不说话妹不开口 妹心怎么想
•联想法
bèi
邶风 静女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爱情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是滚滚红
尘不衰的话题,衣食男女每天都在上演着悲欢 离合。有的千古传诵,有的默默无闻,有的轰 轰烈烈,有的催人泪下。
三、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内容:“风、雅、颂”三部分 “国风”现实主义的精华
表现手法:
赋
(铺陈叙述)
比
(比喻)
兴
(起兴)
诗 经 六 义
★句式:四言为主,语言:双声叠韵
《诗经》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 “风”“雅”“颂“。
1、“风”又称15国风,大都是 民间的歌谣。 2、“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宫廷 乐曲歌词。它是一种正统音乐。 3、“颂”分周颂、鲁颂、商颂, 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静女》PPT优质课课件

小贴士:
内容上:风:民间歌谣; 手法上:赋:即铺陈直叙;
雅:宫廷乐歌;
比:即比喻;
颂:宗庙祭祀的颂歌。 兴:即起兴。
静女 SUMMARY OF FRESH AND WIND WORKBUSINESS GENERAL TEMPLATE
1.复习《诗经》的基本常识,了解其文学意义。 2.掌握重点文言实词,疏通文意,理清文章思路。 3.分析诗中男女主人公的形象特点,体会赋、比 的艺术手法。 4.体悟诗歌所表现出的真挚淳朴的爱情观。
归荑(
):赠送茅草芽。
培养学生结合注释,能初步读懂诗作的能力。
“五经”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静女其娈(luán ),贻(yí)我彤管。 彤管有炜(wěi),说(yùe)怿( yì )女(rú)美。
自牧归荑(kuì tí ),洵(xún )美且异。 匪(fēi)女(rú)之为美,美人之贻。
思考:1.这首诗歌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2.本诗抒情主人公是谁? 3.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思考:1、诗中的男女主人公有何形象特征? 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诗歌运用哪些方法塑造人物形象的?请 简要分析。
娴静美丽
静女其姝,静女其娈。 正面描写 说怿女美,洵美且异。 侧面描写
输活入文泼本信机息 灵
爱而不见
正面描写
大胆开放
与男子私自约会于城隅
诚信 憨厚朴实
Hale Waihona Puke 痴情正面描写归纳小结: 《静女》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塑造了一位
2024版高一第一课《静女》PPT课件

3
诗歌中对静女形象的赞美,可以激励现代女性注 重自身美德修养,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 美德。
2024/1/29
18
05
艺术手法鉴赏与创作风格分析
2024/1/29
19
《静女》艺术手法鉴赏
细腻的心理描写
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展现了女子娴静、温婉的性格特点,同时也 透露出她内心的喜悦和期待。
独特的场景设置
2024/1/29
01
《静女》是一首描绘静谧女子形象 的古代诗歌,通过细腻入微的笔触 展现女子的内心世界。
02
本课程将带领学生走进《静女》的 世界,通过文本解读、意象分析和 情感体验,领略古代诗歌的魅力。
4
教材版本及特点
2024/1/29
教材版本
本课程采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教材。
教材特点
该版本教材注重文本细读和文学鉴 赏,通过选文的经典性和时代性,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25
思考题与课堂讨论
思考题
《静女》一诗中,诗人通过哪些手法来描绘静女的形象?这些手法有何作用?
课堂讨论
结合《静女》及其他同类题材作品,谈谈你对古代爱情观的理解。同时,可以 对比现代爱情观,探讨古今爱情观的异同及其原因。
2024/1/29
26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9
27
03
诗歌中对静女形象的描绘,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地位的认
知和评价标准。
17
现实意义及启示
1
爱情观教育
通过诗歌中传达的爱情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 的爱情观,珍视纯真、坚贞的爱情。
2
家庭伦理建设
诗歌中体现的家庭伦理观念,对于现代社会家庭 建设仍有重要意义,可以引导人们注重家庭和谐、 维护家庭稳定。
《静女》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在现代社会,人们更加追求自由、平等的爱情。从《静女》中可以看到
,真挚的爱情需要勇气去追求和维护,同时也需要尊重彼此的自由和选
择。
02
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发扬
静女形象所代表的传统美德,如纯洁、坚贞、信任等,在现代社会仍然
具有积极的意义。我们应该传承和发扬这些美德,让爱情更加美好和纯
粹。
03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爱情观念
下节课预习提示
预习《诗经》中其他 相关篇章,了解《诗 经》的整体风貌
准备参与课堂讨论, 分享对《静女》的独 特见解
思考《静女》中爱情 观的现代意义与价值
课后作业布置及要求
01Βιβλιοθήκη 020304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课堂所 学知识
背诵《静女》全文,并默写一 遍
选择《诗经》中的一首爱情诗 ,进行赏析并写下读后感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 受,促进课堂交流和讨论。
学生创作实践指导
指导学生尝试创作以爱情为主题 的诗歌或散文,借鉴《静女》中
的情感表达和意象运用。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爱情细节 ,从自身经历或观察中汲取创作
灵感。
对学生的创作进行点评和指导, 帮助学生提高文学创作能力。
课堂讨论与分享交流
组织学生对《静女》中的情感、意象、语言等方面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 受。
纯洁与坚贞的象征
静女形象代表了纯洁、坚贞的爱情观念。她不受世俗纷扰 ,保持内心的纯净,成为爱情中美好品质的象征。
信任与承诺的重要性
在《静女》中,信任与承诺是维系爱情的重要纽带。男女 主角彼此信任,坚守承诺,共同守护他们的爱情。
社会背景对爱情观念的影响
封建礼教的束缚
在封建社会背景下,爱情受到严 格的礼教束缚。男女主角的爱情 经历了重重考验,但最终他们坚 守内心真实的情感,突破了封建
古诗词诵读《静女》课件(共26张PPT)+一等奖创新教案

古诗词诵读《静女》课件(共26张PPT)+一等奖创新教案静女《诗经·邶风》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邦风·击鼓》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诗经·王风·采葛》《诗经》里的爱情核心素养语言构建与运用学习《诗经》重章叠唱的手法,体味诗歌语言的凝练含蓄之美。
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通过动作、心理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写法;学习对比反衬手法的运用,领会其妙处。
审美鉴赏与创造揣摩凝练的诗歌语言,概括男女主人公的艺术形象。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诗歌对青年男女纯真爱情的赞美之情;了解《诗经》“赋、比、兴”表现手法。
二、走进《诗经》风:十五国风。
大多是民间歌谣,是当时人民的口头创作,反映了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喜怒哀乐。
雅:大雅、小雅。
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
大部分为贵族的作品。
颂:朝廷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曲,內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
全部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有“周颂”、“鲁颂”、“商颂”。
赋“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
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借一个事物来比喻另一个事物或情感。
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借助他物作为开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开端。
二、走进《诗经》诗经六义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静当读靖,谓善女,犹云淑女、硕女也。
”硕女:贤德之女。
娴女:文静,稳重的女孩。
《诗经·邶(bèi)风·静女》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邶,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汤阴东南。
《诗经》中的诗歌常以第一章开头的两个字做题目。
三、解题及评价静女:贞静娴雅之女。
高中语文《静女》课件

《静女》的现代汉语译文
译文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译文
娴静姑娘真可爱,约我城角楼上来。故意躲藏让我找,急得抓耳又挠腮。
《静女》的解读与赏析
解读
该诗写的是一位女子与男子相会的喜 悦和男子离去的惆怅。通过细节描写 ,展现了女子内心的情感变化,生动 地表现了爱情的魅力。
赏析
该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通过反复 吟咏,传达出深沉的情感。同时,该 诗也反映了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 往和追求。
知识掌握情况
通过课后测试和作业,发现学生对于《静女》的知识掌 握情况良好。
能力提升情况
学生在文学鉴赏和审美能力方面有所提高,能够自主分 析诗歌。
对《静女》的教学反思
• 情感体验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在情感体验和价值 观培养方面有所收获,能够深入理解诗歌的美学 价值。
对《静女》的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深度不够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讲解、讨论、示范、练习等。
教学手段
PPT演示、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与步骤
导入新课
通过提问和引导,让学生回忆已学过的诗歌,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静女》。
01
分析艺术手法
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掌握《静女 》的艺术手法和特点,包括修辞、表
现手法、语言特色等。
03
练习与巩固
详细讲解了《静女》的背景、主题、艺术 手法等。
本课的教学总结
• 教学方法:采用了讲解、讨论、示范等多种教学方法,确 保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诗歌。
本课的教学总结
要点一
学生参与度
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 趣。
要点二
课堂互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 肖俊玲
• 女孩的心思男孩你别猜 • 你猜来猜去也猜不明白
• 女孩的心思男孩你别猜 • 你猜来猜去就会把她爱
• 不知道她为什么掉眼泪 • 也不知她为什么笑开怀
• 女孩的心思男孩你别猜 • 你猜来猜去也猜不明白
• 爱她的温柔善良和美丽 • 爱她的开朗大方和纯洁
• 不知道她为什么闹喳喳 • 也不知她为什么又发呆
NO.2:美玉 物语:今生相许 适用阶段:定情
NO.3:花草 物语:无处不在的爱 适用阶段:甜蜜
NO.4:金饰 物语:情比金坚 适用阶段:巩固上升
NO.5:戒指 物语:缘定三生 适用阶段:相约白首
NO.6:茶 物语:明媒正娶 适用阶段:走入婚姻
静女给男子送彤管和荑草,物微而情浓, 故意躲起来不出现的调皮,是爱情甜蜜 的表现。 痴情憨厚的男子在等待的 过程中,也体会到了这一点。
诵读节奏——二/二节拍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而 不 见 爱
踟 首 搔
躇
急
贻我 自牧归
贻 我 彤 牧 归 管 自 荑 美
NO.1:红豆 物语:相思 适用阶段:表白
带着这种体会,再齐读
诗歌。
如果你是导 演,你会把这首 诗分成几个镜头? 每一个镜头 如何表现?
小 组 演 出
三幕短剧《静女》欣赏
•
《静女》是以 • 鼓励个性化的观察、 男子的口吻叙述 体验和表达! 的。请你变换角 度,想象你是静 搔:
tong luan 贻: yí 彤: 踟蹰: chíchu 娈:
炜: wei
yì 荑:tí 怿:
洵:xun
通假字
1.爱: 通“薆” (ai),隐藏。
2.见: 通“现”,出现。
3.说: 通“悦”,喜欢。
4.女: 通“汝”(rǔ),你,代彤管。
5.归荑(kuì tí ): 通“馈”,赠送。 通“非”,不是。 6.匪:
• 女孩的心思男孩你别猜 • 你猜来猜去小心陷进来
• 哭起来她会让你鼻子直发酸 • 笑起来她会让你心呀心花开
《 邶 风 》
静女其姝, 静女其娈, 自牧归荑, 俟我于城 洵美且异。 贻我彤管。 隅。 匪女之为 彤管有炜, 爱而不见, 美, 说怿女美。 搔首踟蹰。 美人之贻。
正音
姝: shu 俟:sì 隅: 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