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自考《中外新闻作品研究》真题【自考真题】

合集下载

2018年10月自考《中外新闻作品研究》真题【自考真题】

2018年10月自考《中外新闻作品研究》真题【自考真题】

2018年10月自考《中外新闻作品研究》真题【自考真题】2018年10月自考《中外新闻作品研究》真题2018年10月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卷(课程代码:0066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华盛顿邮报》的“水门事件”报道,其报道形式属于( B)A.解释性报道B.调查性报道 C. 消息 D.通讯2.下列关于新闻作品共性与个性的表述,错误的是( C)A.好的新闻作品要善于在所报道的人和事的特殊性中发现个性B. 表现形式上的求新是求得新闻作品个性的重要方式之一C. 只要具备了鲜蹰突出的个性,这篇新闻作品就一定是好作最D.新潞作晶的共性包含在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和规律之中3.下列关于新闻作品中,采用了纵横式结合的结构是( A)A. 《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B.《醒来,铜陵》 C.《美丑汽车贸易高级谈判开始》D. 《取下神像挂地图》4.在消息《美日汽车贸易高级谈判开始》的导语部分,描写美画贸易代表向日本通产大臣赠送竹刀的细节,这样写法的主要目的在于( B)A. 这是整场谈判中最核心、最重要的部分,因此应写入导语B. 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往下阅读C. 表明两国谈判代表之闻深厚的私人请谊,展现美日两霞鼹好的合作关系D. 深化、提炼主题,表明两国闻贸易关系的紧张5.下列作品中,以“抗美援朝”志愿军为报道对象的是( D)A.《相思正是吐黄时》 B.《生命的支柱》 C.《在烈火中永生》D.《谁是最可爱的人》6.研究新闻作晶,所应采取的科学态度是要坚持( A)A.实事求是 B.不断检验 C.去伪存真D.深入批判7.新闻报道追求“可读性”的主要目的在于( B)A.使报道的主题更加深入 B.使报道对读者更其感染力C.使报道的意义更为凸显D. 使报道中的专业知识更加通俗8.下列关于描写手法,表述不正确的是( B)A.描写主要有人物描写、细节描写、景物描写、现场描写等类型B.描写的作用在于说明新闻事件的起因、发展经过及结果C. 好的描写可以生动有力地表现新闻随容稻主题D.恰当地运用描写手法,可以增强新闻作品的表现力和吸引力9.下列作品中为著名记者法拉奇所写的是( C)A.《日本签字投降》B.《火葬——甘地永存》C. 《英迪拉.甘地》D. 《奥斯威辛没有新闻可写》10.迅速辨剐和捕捉事物变动的信息,并衡量信息含有的新闻价值的大小的能力,被称为( B)A.理论素养 B.新闻敏感 C. 政治素养D.新闻本源11.下列作品中,较为大量地运用了历史背景豹是( C)A.《经济学家赶集》B.《共产党员刘胡兰慷慨就义》C.《中原我军占领南阳 D.《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12.新闻与生俱来的属性是( B)A.生动 B.真实C.简洁D.深入13.按重要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依次递减的顺序,先主屠次趣安排新闻中的各项事实——这种消您结构模式被称作( D)A.时间顺序结构B. 悬念式结构 C.并列式结构D.倒金字塔结构14.“载若主副食和淡水昀拖船一离码头,永天糯连的商中画海风超浪涌,拖船像一叶小舟被大海随意撼上浪尖又甩迸涌谷,使人顿觉天在旋转。

10月全国自考新闻摄影试题及答案解析

10月全国自考新闻摄影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摄影试题课程代码:0065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颁布于()A.1980年B.1990年C.1991年D.1998年2.就新闻与宣传而言,以下哪一点不属于新闻应具有的特质()A.报道事实,传递信息B.有可信与不可信的差别C.有真实和失实的根本原则问题D.必须尊重事实3.新闻摄影要真实地反映生活,要加强参与意识,参与意识是指()A.把自己放到生活大潮中去B.参与有关部门的决策C.提出合理化建议D.共同研究分析问题4.《辞海》中关于新闻摄影这一词条的下列解释,随着时代的推移,哪一提法已不尽确切()A.一种运用摄影技术、技巧,摄制图片进行新闻报道的宣传形式B.摄影艺术的一个品种C.以高度的真实性和强烈的现场气氛来反映生活的主流和本质D.摄影者不应干预事件的进行与人物的活动5.把新闻摄影看成是新闻学的一部分而进行研究的著名报人新闻史学家是()A.邵飘萍B.胡伯洲C.戈公振D.林泽苍6.我国第一届新闻摄影理论年会召开的时间是()A.1981年B.1983年C.1985年D.1993年7.数码影像输出的打印机是()A.激光打印机B.数码打印机C.传真打印机D.写真打印机8.焦平面快门速度一般均可达到()A.1/125秒以上B.1/250秒以上C.1/500秒以上D.1/1000秒以上9.佳能EOS5型相机是属于哪种类型()A.平视取景式自动对焦B.平视取景手动对焦C.单镜头反光式手动对焦D.单镜头反光式眼控对焦1210.底片曝光正确,放大时应选择( ) A.1号纸 B.2号纸 C.3号纸 D.4号纸 11.绿色光的补色光是( )A.红色光B.品红色光C.黄色光D.青色光 12.彩色反转片所允许的曝光误差不得超过( )A.1/2级B.1级C.级211D.2级13.如果按景物明亮部位曝光,景物暗部层次效果是( ) A.层次极丰富 B.层次丰富 C.层次一般D.层次损失 14.以下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日出、日落的光照效果( ) A.光线变化极大 B.光线变化极小 C.光源色温低D.伴有霞光和多彩云景 15.电子闪光灯的有效发光时间在( ) A.1/1000秒以上 B.1/250秒以上 C.1/125秒以上 D.1/60秒以上 16.用追随法拍摄,快门速度应选择在( )A.1/15秒B.1/60秒以下C.1/125秒D.1/125秒以上 17.用光圈优先自动曝光,在使用一个4X 滤光镜后,其曝光控制为( ) A.需曝光补偿三级 B.需曝光补偿二级 C.需曝光补偿一级 D.相机会自动补偿 18.在黑白摄影中,使用绿滤光镜后能使绿色物体在照片上的影调为( )A.变浅B.变深C.不变D.逼真19.色彩冷色调指的是( ) A.光谱中的全部色光 B.青、黄、绿色光 C.紫、蓝、青色光 D.蓝、绿、黄色光 20.取景中画幅的确定,取决于( )A.主体的主线形式B.主体的结构形式C.主体的形态形式D.取景的减法原则 21.溴化钾在黑白显影液中的作用是( )A.显影剂B.保护剂C.促进剂D.抑制剂22.适合120底片画幅为60mm ×90mm 的放大镜头焦距是( )A.50mmB.75mmC.90mmD.105mm23.1997年10月,在湖北武汉召开的是第几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摄影记者、图片编辑摄影理论年会?()A.四B.五C.六D.七24.由《法制日报》记者王毅1986年“偷拍”获奖的新闻摄影报道是()A.《国宝岂容流失》B.《北京新话题》C.《人间自有真情在》D.《民主的权力》25.普利策新闻奖的摄影奖从哪一年开始增设“特写性新闻照片”?()A.1942年B.1957年C.1968年D.1981年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全新整理)10月新闻事业管理全国自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全新整理)10月新闻事业管理全国自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事业管理试题课程代码:0066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新闻单位后勤管理改革应该实现一种转变,即实现()A.经营服务型向福利服务型转变B.“小而全”向“大而全”转变C.福利服务型向经营服务型转变D.“大而全”向“小而全”转变2.对企业有利的企业生产能力与社会需要的关系是()A.企业生产能力小于社会需要B.企业生产能力等于社会需要C.企业生产能力大于社会需要D.企业生产能力与社会需要相匹配3.报纸实现“商业化”的标志是()A.发行收入超过印刷收入B.印刷收入超过发行收入C.发行收入超过广告收入D.广告收入超过发行收入4.就报纸而言,受众选择传播媒介或然率公式中的报偿的保证,可以分解为若干因素,其中之一是报纸的()A.编排内容B.定价方式C.编辑形式D.发行方式5.对新闻单位来说,最根本的公共关系措施是()A.积极发展社会联系B.大力开展公共服务事业C.切实履行社会责任D.热情支持社会公益事业6.我国新闻单位职工工资由四个部分组成,其中体现职工能力和资历的工资是()A.职务工资B.工龄工资C.基础工资D.级别工资7.广播电视节目栏目化播出的最大特点是节目播出的()A.定量、定人、定期B.定人、定时、定量1C.定时、定期、定人D.定期、定时、定量8.受众选择传播媒介的或然率公式,理论基础是经济学的()A.价值规律B.最省力原理C.效率原则D.最优化原理9.广义的新闻策划指新闻媒体的()A.报道策划B.发稿计划C.运作策划D.采访计划10.广播电视节目审查有多种方式,其中被视为节目安全管理重点的是()A.普审B.复审C.选审D.终审11.某市有A、B两家新闻单位,按照公共关系学的观点,新闻单位A是新闻单位B的()A.公众B.兄弟单位C.主体D.同行单位12.我国新闻单位内部组织机构一般分为三大系统,其中发行部属于()A.编辑系统B.经营系统C.行政系统D.党务系统13.国际上流行的视听率测量方法有四种,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A.挨户访问B.电话访问C.日记调查D.仪器测量14.报纸经营状况的试金石是()A.读者拥有量B.报纸的公告销量C.报纸发行量D.报纸的总发行量15.在我国新闻单位领导体制的基本类型中,体现了编辑业务和经营管理业务相分离的是()A.党委会领导下的总编辑负责制B.编委会领导下的社(台)长负责制C.社(台)长、总编辑双首长制D.社(台)长领导下的总编辑、总经理分工负责制216.由同一种字体大小一致的字符集合成的文本叫做()A.格式化文本B.丰富文本C.所见即所得文本D.未格式化文本17.现代报业一般面对三个市场,其中之一的市场表现与报纸发行量有关,这个市场是()A.广告市场B.生产要素市场C.受众市场D.一般消费者市场18.我国首先实行社长领导下的总编辑、总经理分工负责制的是()A.人民日报社B.南方日报社C.羊城晚报社D.新民晚报社19.我国第一家报业集团是()A.人民日报报业集团B.光明日报报业集团C.南方日报报业集团D.广日报报业集团20.一则电视广告的播出时间,通常不会超过()A.15秒B.20秒C.25秒D.30秒21.降低单位产品的有关消耗量,能降低报纸的()A.固定成本B.变动成本C.出报成本D.千印张成本22.反映报社经营活动过程中对各种资源的利用程度和水平的指标是()A.经济效益B.经营效率C.财务状况D.市场状况23.调频声音广播使用部分特定的()A.中波波段B.短波波段C.超短波波段D.米波波段24.广告道德的第一原则是()A.公正B.真实C.自律D.负责25.“时事新闻”的作者()3A.享有著作权B.与新闻单位共同享有著作权C.在作品完成两年内享有著作权D.不享有著作权26.我国工资制度的基本原则有若干要求,其中第一个要求是()A.坚持多劳多得的按劳分配原则B.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C.坚持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D.逐步提高职工工资报酬水平27.新闻采编工作传统的管理机制以()A.版面为中心B.专业部为中心C.内容为中心D.编辑部为中心28.在传统的四大传媒中,最经济的广告传播媒体是()A.报纸B.杂志C.广播D.电视29.1994年的“全国首次报业集团问题研讨会”提出了试点组建报业集团的设想,并要求集团的主体应该是()A.党报B.日报C.晚报D.都市报30.确定并实现广告价值的基础是()A.新闻版面(节目)的质量B.广告创意的水平C.新闻机构的品牌价值D.广告商品自身的价值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全新整理)10月新闻摄影全国自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全新整理)10月新闻摄影全国自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1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摄影试题课程代码:0065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利用柯达胶片创制了( ) A .一步成像胶片 B .彩色负片 C .120相机D .35毫米电影片2.单镜头反光式相机取景原理是( ) A .旁轴平视 B .磨砂玻璃 C .五棱镜反光式D .光学直透反光式 3.快门速度1/500秒是1/250秒进光量的( ) A .2倍B .1倍C .21D .414.三原色中,红色光的补色应该是( ) A .黄色 B .青色 C .品红D .紫色5.日光型彩色片在5400K~5600K 光线色温下拍摄,画面色彩( ) A .偏蓝 B .偏黄 C .正常D .偏绿6.在灯光摄影中,当距离增加至4倍时,光的亮度应减弱至( ) A .1/4 B .1/8 C .1/12D .1/167.美国《生活》画报的创办者是( ) A .亨利·卢斯 B .刘易斯·海因C .雅各布·里斯D .玛格丽特·伯克·怀特 8.《决定性的瞬间》一书的作者是( )A.罗伯特·卡帕B.亨利·卡蒂埃·布列松C.戴卫·西摩D.斯诺9.新闻摄影的重要价值受到普遍重视,是在()A.一战以前B.一战以后C.二战以前D.二战以后10.新闻摄影记者长期受雇于某一新闻机构或者媒介,则其在工作期间所拍的作品属于()A.创作作品B.艺术作品C.新闻作品D.职务作品11.胶片经冲洗后,能产生正像影像效果的是()A.彩色负片B.彩色反转片C.黑白分色片D.黑白色盲片12.用感光特性曲线表示,正确感光部分为()A.趾部B.肩部C.肩部延长部分D.直线部分13.目前数码影像处理应用最广的软件是()A.Windows 98 B.PhotoshopC.IBM PC1486 D.Photo CD14.为突出主体和环境之间关系,取景理想的景别为()A.远景B.全景C.中景D.近景15.135相机,焦距为50mm的镜头是()A.广角镜头B.中焦距镜头C.标准镜头D.长焦距镜头16.逆光与顺光相比,在手控曝光时曝光量应()A.缩小1级光圈B.同等使用C.开大1级光圈D.开大1级半至2级光圈17.日出、日落为强化自然的色彩效果,拍彩色片时应采用()A.全色片B.染料型全色片C.灯光型胶片D.日光型胶片18.在可见光中波长最长的光是()A.红色光B.黄色光2C.绿色光D.蓝色光19.拍摄距离对景深的影响为()A.物距远、景深小B.物距远、景深大C.物距近、景深大D.物距对景深没有影响20.当动体与照相机呈0度或45度、90度这三种情况下,哪一种情况所用的快门速度最高?()A.0度B.45度C.90度D.都一样21.英文版《中国日报》创刊时,要求报刊版面上的大幅照片通常是多大?()A.4—5英寸B.4英寸以上C.5—6英寸D.6英寸以上22.通常黑白相纸、胶卷定影液的配方是()A.F—5 B.D—76C.E—6 D.C—4123.常用黑白显影液的显影剂是()A.米吐尔B.溴化钾C.亚硫酸钠D.硫代硫酸钠24.专题摄影创作活动和专题新闻摄影报道在图片选择和编辑方面,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A.主题内容B.表现手法C.体裁样式D.媒体因素25.新闻摄影主题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A.及时性B.直接性C.新闻性D.倾向性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自考真题】全国2018年10月自考新闻采访写作试题

【自考真题】全国2018年10月自考新闻采访写作试题

全国2018年10月自考新闻采访写作试题课程代码 0065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写出真正的新闻报道主要依靠A.交际能力B.词汇丰富C.深入采访D.浮光掠影2.以摄像为主要采制手段的是A.电视记者B.广播记者C.文字记者D.摄影记者3.重要社论《新闻必须完全真实》发表于A.延安《解放日报》B.《人民日报》C.《文汇报》D.重庆《新华日报》4.为体现事件性新闻的时效性宜采用A.综合报道B.深度报道C.调查报道D.连续报道5.以一个明确的新闻主题为核心,表现若干新闻事件的有关情况的是A.非事件性新闻B.事件性新闻C.预知性新闻D.目击式新闻6.一个客观事物变动的事实或一个新闻事件,具有一定的新闻价值,但可能产生负面或不确定的社会传播效果,则应当采写成A.内参B.素材C.文献D.简报7.要让一篇新闻报道真正“活”起來,就要十分注重运用A.名词B.形容词C.副词D.动词8.对新闻事件现场最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及时捕捉、快速加工和处理的直播方式是A.互动式直播B.重点记录式直播C.完全记录式直播D.夹叙夹议式直播9.某记者卧底传销组织进行调查,所采用的釆访方式是A.精确新闻采访B.易地式采访C.暗访D.巡回式釆访10.新闻记者通过感官和思维对新闻事实或事件所蕴含的新闻价值敏锐感知的能力是A.新闻表现力B.新闻创造力C.新闻发现力D.新闻策划力11.记者对某地产业升级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运用的前瞻性思维是A.逆向思维B.发散思维C.侧向思维D.延伸思维12.新闻线索的特点除了简略、短暂之外,还有A.敏感性差B.材料性差C.显示性差D.可靠性差13.记者釆访时与受访者一对一地谈话,这种采访形式是A.现场采访B.人物访问C.个别访问D.即时采访14.记者采访一位老寿星,问道“请问您老高寿?”,这是A.激发式问题B.引导式问题C.开放式问题D.闭合式问题15.记者到所分配工作范围以外的地方或不属于自己原本采访地域进行采访,称为A.远程采访B.蹲点采访C.交叉釆访D.易地采访16.记者挑选写作所需的新闻事实材料的过程,被称为A.新闻选材B.新闻准备C.新闻策划D.材料收集17.除了新闻语言表达美、新闻事实真实美之外,新闻文采的另一表现是A.新闻篇章华丽美B.新闻结构层次美C.新闻报道主题美D.新闻内容描绘美18.经验性消息写作,选择先进经验的首要标准是A.操作性B.新闻性C.借鉴性D.专业性19.新闻导语写作中忌讳的修辞手法是A.引用B.设问C.夸张D.对比20.工作通讯的两大特点,一是具有很强的政策指导性,另一事A.有很强的指令性B.有较强的实用性D.有一定的文化色彩C.有很强的理论色彩21.专访的基本结构形式是A.并列式结构B.倒金字塔结构C.金字塔结构D.问答式结构22.作者以第一人称反映现实生活中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经验的新闻边缘体裁是A.新闻速写B.来信C.报告文学D.工作研究23.网络直播采访中,记者担任的主要角色是A.议题设定者B.稿件撰写者C.社会监督者D.新闻宣传者24.对微信新闻写作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A.多媒体运用B.互动环节设置C.标题拟制D.推送时间的选择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卷(课程代码00654)含答案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卷(课程代码00654)含答案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卷(课程代码00654)本试卷共6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8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l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英选出。

1.写出真正的新闻报道主要依靠A.交际能力 B.词汇丰富 C.深入采访 D.浮光掠影2.以摄像为主要采制手段的是A.电视记者 B.广播记者 C.文字记者 D.摄影记者3.重要社论《新闻必须完全真实》发表于A.延安《解放日报》 B.《人民日报》C.《文汇报》 D.重庆《新华日报》4.为体现事件性新闻的时效性宜采用A.综合报道 B.深度报道 C.调查报道 D.连续报道5.以一个明确的新闻主题为核心,表现若干新闻事件的有关情况的是A.非事件性新闻 B.事件性新闻 C.预知性新闻 D.目击式新闻6.一个客观事物变动的事实或一个新闻事件,具有一定的新闻价值,但可能产生负面或不确定的社会传播效果,则应当采写成A.内参 B.素材 C.文献 D.简报7.要让一篇新闻报道真正“活”起来,就要十分注重运用A.名词 B.形容词 C.副词 D.动词8.对新闻事件现场最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及时捕捉、快速加工和处理的直播方式是A.互动式直播 B.重点记录式直播C.完全记录式直播 D.夹叙夹议式直播9.某记者卧底传销组织进行调查,所采用的采访方式是A.精确新闻采访 B.易地式采访C.暗访 D.巡回式采访10.新闻记者通过感官和思维对新闻事实或事件所蕴含的新闻价值敏锐感知的能力是A.新闻表现力 B.新闻创造力 C.新闻发现力 D.新闻策划力11.记者对某地产业升级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运用的前瞻性思维是A.逆向思维 B.发散思维 C.侧向思维 D.延伸思维12.新闻线索的特点除了简略、短暂之外,还有A.敏感性差 B.材料性差 C.显示性差 D.可靠性差13.记者采访时与受访者一对一地谈话,这种采访形式是A.现场采访 B.人物访问 C.个别访问 D.即时采访14.记者采访一位老寿星,问道“请问您老高寿?”,这是A.激发式问题 B.引导式问题 C.开放式问题 D.闭合式问题15.记者到所分配工作范围以外的地方或不属于自己原本采访地域进行采访,称为A.远程采访 B.蹲点采访 C.交叉采访 D.易地采访16.记者挑选写作所需的新闻事实材料的过程,被称为A.新闻选材 B.新闻准备 C.新闻策划 D.材料收集17.除了新闻语言表达美、新闻事实真实美之外,新闻文采的另一表现是A.新闻篇章华丽美 B.新闻结构层次美C.新闻报道主题美 D.新闻内容描绘美18.经验性消息写作,选择先进经验的首要标准是A.操作性 B.新闻性 C.借鉴性 D.专业性19.新闻导语写作中忌讳的修辞手法是A.引用 B.设问 C.夸张 D.对比20.工作通讯的两大特点,一是具有很强的政策指导性,另一是A.有很强的指令性 B.有较强的实用性C.有很强的理论色彩 D.有一定的文化色彩21.专访的基本结构形式是A.并列式结构 B. 倒金字塔结构C.金字塔结构 D.问答式结构22.作者以第一人称反映现实生活中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经验的新闻边缘体裁是A.新闻速写 B.来信C.报告文学 D.工作研究23.网络直播采访中,记者担任的主要角色是A.议题设定者 B.稿件撰写者C.社会监督者 D.新闻宣传者24.对微信新闻写作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A.多媒体运用 B.互动环节设置C.标题拟制 D.推送时间的选择第三部分非选择题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l2分。

10月自考《中外新闻作品研究》真题【自考真题】

10月自考《中外新闻作品研究》真题【自考真题】

2018年10月自考《中外新闻作品研究》真题2018年10月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卷(课程代码:0066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 《华盛顿邮报》的“水门事件”报道,其报道形式属于(B)A. 解释性报道B.调查性报道C.消息D.通讯2. 下列关于新闻作品共性与个性的表述,错误的是(C)A. 好的新闻作品要善于在所报道的人和事的特殊性屮发现个性B. 表现形式上的求新是求得新闻作品个性的重要方式之一C. 只要具备了鲜跚突出的个性,这篇新闻作品就一定是好作最D. 新潞作晶的共性包含在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和规律之中3. 下列关于新闻作品中,采用了纵横式结合的结构是(A)A.《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B.《醒来,铜陵》C.《美丑汽车贸易高级谈判开始》D.《取下神像挂地图》4. 在消息《美日汽车贸易高级谈判开始》的导语部分,描写美画贸易代表向口本通产大臣赠送竹刀的细节,这样写法的主要目的在于(B)A.这是整场谈判中最核心、最重要的部分,因此应写入导语B.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往下阅读C. 表明两国谈判代表之闻深厚的私人请谊,展现美日两霞嚴好的合作关系D. 深化、提炼主题,表明两国闻贸易关系的紧张5. 下列作品中,以“抗美援朝”志愿军为报道对象的是(D)A.《相思正是吐黄时》B.《生命的支柱》C.《在烈火中永生》D.《谁是最可爱的人》6. 研究新闻作晶,所应采取的科学态度是要坚持(A)A.实事求是B.不断检验C.去伪存真D.深入批判7. 新闻报道追求“可读性”的主要目的在于(B)A.使报道的主题更加深入B.使报道对读者更其感染力C.使报道的意义更为凸显D.使报道中的专业知识更加通俗8. 下列关于描写手法,表述不正确的是(B)A. 描写主要有人物描写、细节描写、景物描写、现场描写等类型B. 描写的作用在于说明新闻事件的起因、发展经过及结果C. 好的描写可以生动有力地表现新闻随容稻主题D. 恰当地运用描写手法,可以增强新闻作品的表现力和吸引力9. 下列作品中为著名记者法拉奇所写的是(C)A.《日本签字投降》B.《火葬——甘地永存》C.《英迪拉.甘地》D.《奥斯威辛没有新闻可写》10. 迅速辨刚和捕捉事物变动的信息,并衡量信息含有的新闻价值的大小的能力,被称为(B)A.理论素养B.新闻敏感C.政治素养D.新闻本源11. 下列作品中,较为大塑地运用了历史背景豹是(C)A.《经济学家赶集》B.《共产党员刘胡兰慷慨就义》C.《中原我军占领南阳D.《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12. 新闻与生俱来的属性是(B)A.生动B.真实C.简洁D.深入13. 按重要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依次递减的顺序,先主屠次趣安排新闻中的各项事实——这种消您结构模式被称作(D)A.时间顺序结构B.悬念式结构C.并列式结构D.倒金字塔结构14. “载若主副食和淡水旳拖船一离码头,永天糯连的商中画海风超浪涌,拖船像一叶小舟被大海随意撼上浪尖又甩迸涌谷,使人顿觉天在旋转。

2018年10月自考《新闻学概论》真题【自考真题】

2018年10月自考《新闻学概论》真题【自考真题】

2018年10月自考《新闻学概论》真题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63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新闻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新闻传播现象的本质、揭示新闻传播规律、具有强烈人文色彩的A.自然科学B.哲学C.社会科学D.艺术2.开创比较新闻学先河,标志着传统新闻学与大众传播研究融合发展开端的著作是A.《公众舆论》B.《德国新闻事业史》C.《新闻学原理》D.《传媒的四种理论》3.最早倡议创办近代报刊的中国人是A.洪仁开B.郑观应C.梁启超D. 王韬4.毛泽东阐述党报的作用、任务,办报的路线、方针和党报的风格等一系列问题的讲话是A.《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B.《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C.《论中国自设西文日报之利》D.《新闻教育错在哪里》5.为人类经典保存提供现实基础,具有媒介文化传承功能的传播方式是A.日语传播B.原始传播C.大众传播D.文字传播6.“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的事实。

”这一定义的角度是A.传播者本位B.媒介本位C.受众本位D.管理者本位7.1941年创刊的中共中央机关报是A.《解放日报》B.《人民日报》C.《新华日报》D.《参考消息》8.西方所谓“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强调新闻的A.趣味性B.真实性C.反常性D.接近性9.客观事物的运动变化使新闻具有“易碎品”特性,这是指新闻的A.趣味性B.重要性C.接近性D.新鲜性10.新闻报道追求的首要目标和遵循的首要原则是A.公正B.全面C.客观D.真实11.一再告诫记者“准确、准确、再准确”的著名报人是A.李普曼B.约斯特C.普利策D.莫特12.从哲学本体论的角度看,新闻事实是A.客观事实B.具体事实C.概括事实D.经验事实13.完全由硬事实构成的新闻称为A.突发性新闻B.严肃性新闻C.延缓性新闻D.调查性新闻14.传统新闻价值的要素,除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外,还有A.历史性B.趣味性C.文化性D.地理性15.写作“世界上第一篇新闻学研究论文”的德国学者是A.李普曼B.休曼C.施拉姆D.波伊瑟16.现代新闻价值理论为新闻传播从业者提出的追求目标侧重于A.找准传播受众B.确立传播方向C.强化传播效果D.坚定传播立场17.西方的新闻商品化浪潮,始于A.第一次工业革命B.第二次工业革命C.全球化浪潮D.信息革命18.西方新闻界指称记者是社会地位崇高、影响力超过实际拥有权力和地位的A.社交活动家B.无冕之王C.消息灵通人士D.孜孜不倦的揭露者19.从产业属性看,新闻业属于A.娱乐业B.体育业C.文化产业D.制造业20.新闻传播作为一种舆论力量,不具有立法、司法、行政权力的A.权威性B.主动性C.适度性D.强制性21.决定着新闻业整体形态和新闻媒体业务方针及运作方式的是A.媒介技术B.媒介生态C.媒介传播体制D.媒介运营22.“自由就是指有权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10月自考《中外新闻作品研究》真题2018年10月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卷(课程代码:0066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华盛顿邮报》的“水门事件”报道,其报道形式属于( B)A.解释性报道B.调查性报道 C. 消息 D.通讯2.下列关于新闻作品共性与个性的表述,错误的是( C)A.好的新闻作品要善于在所报道的人和事的特殊性中发现个性B. 表现形式上的求新是求得新闻作品个性的重要方式之一C. 只要具备了鲜蹰突出的个性,这篇新闻作品就一定是好作最D.新潞作晶的共性包含在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和规律之中3.下列关于新闻作品中,采用了纵横式结合的结构是( A)A. 《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B.《醒来,铜陵》 C.《美丑汽车贸易高级谈判开始》D. 《取下神像挂地图》4.在消息《美日汽车贸易高级谈判开始》的导语部分,描写美画贸易代表向日本通产大臣赠送竹刀的细节,这样写法的主要目的在于( B)A. 这是整场谈判中最核心、最重要的部分,因此应写入导语B. 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往下阅读C. 表明两国谈判代表之闻深厚的私人请谊,展现美日两霞鼹好的合作关系D. 深化、提炼主题,表明两国闻贸易关系的紧张5.下列作品中,以“抗美援朝”志愿军为报道对象的是( D)A.《相思正是吐黄时》 B.《生命的支柱》 C.《在烈火中永生》D.《谁是最可爱的人》6.研究新闻作晶,所应采取的科学态度是要坚持( A)A.实事求是 B.不断检验 C.去伪存真D.深入批判7.新闻报道追求“可读性”的主要目的在于( B)A.使报道的主题更加深入 B.使报道对读者更其感染力C.使报道的意义更为凸显D. 使报道中的专业知识更加通俗8.下列关于描写手法,表述不正确的是( B)A.描写主要有人物描写、细节描写、景物描写、现场描写等类型B.描写的作用在于说明新闻事件的起因、发展经过及结果C. 好的描写可以生动有力地表现新闻随容稻主题D.恰当地运用描写手法,可以增强新闻作品的表现力和吸引力9.下列作品中为著名记者法拉奇所写的是( C)A.《日本签字投降》 B.《火葬——甘地永存》 C. 《英迪拉.甘地》D. 《奥斯威辛没有新闻可写》10.迅速辨剐和捕捉事物变动的信息,并衡量信息含有的新闻价值的大小的能力,被称为( B)A.理论素养 B.新闻敏感 C. 政治素养D.新闻本源11.下列作品中,较为大量地运用了历史背景豹是( C)A.《经济学家赶集》B.《共产党员刘胡兰慷慨就义》 C.《中原我军占领南阳 D.《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12.新闻与生俱来的属性是( B)A.生动 B.真实C.简洁D.深入13.按重要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依次递减的顺序,先主屠次趣安排新闻中的各项事实——这种消您结构模式被称作( D)A.时间顺序结构B. 悬念式结构 C.并列式结构D.倒金字塔结构14.“载若主副食和淡水昀拖船一离码头,永天糯连的商中画海风超浪涌,拖船像一叶小舟被大海随意撼上浪尖又甩迸涌谷,使人顿觉天在旋转。

挣——这一段文字主要采用的表现手法是( A)A.描写B. 议论C.叙述D. 抒情15.新闻导语产生于( A)A. 美国南北战争时期B.美国独立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D.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6.近半个世纪来,西方特稿写作呈现一个趋势,即在遵守客观性原则的前提下做到,( CDE)A.增强对比内容的描写B.注重衍生知识的介绍 C. 描写新闻故事的现场气氛D.刻画新闻人物的性格 E.安排新闻故事的情节发展17.在新闻作题中,具体使用设置悬念的表现手法需要注意的有( ADE)A.设置悬念要符合新闻事实盼实际情况,不能违背真实性原则B.所设置的悬念应是新闻中最重要的新闻事实C.同一作品中所设置的悬念不应多于三个 D.所设置的悬念应与新闻事实相关 E.作品需要揭示悬念结果18.我们研究新闻作品时,必然具有主观性,这是因为( AB)A.这符合分析、研究思维活动发生的规律B.不同的研究者必定受主体认知因素的制约 C.受新闻作品的制约D.受个人能力的制约E. 受新闻作品创作规律的制约19.以下属于外国新游作晶常见的报道形式的有( BCDE )A.报告文学 B.调查性报道 C.解释性报道D.特稿E.消息(电讯)20. 决定新闻报道的题材范围广泛性的主要因素有( AB)A.新阏内容的丰富性B. 新闻的社会功能的多样性 C. 各国新闻事件酶差异性D.新闻的重大影响力E. 新闻表现形式的丰富性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21.新闻作品研究过程中,感性与理性的辩证统一表现在哪些方面?22.外国新闻作品的主要写作特点有哪些?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23.试论述如何理解将新闻作品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加以考察的道理。

24.试分析新闻作品《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的写作特色。

五、作品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9分。

25. 这是一篇夹叙夹议的新闻,老题目翻出了一定的新花样。

请分析:(1)本文使用了哪几种表现手法?(2)本文的优点以及不足之处。

答题要求:论点明确,条理清晰,文字简洁,写成600字左右豹评析短文,标题自拟。

基层干部干点事怎么这么难邢婷2016年O8月11目08:28来源:中国青年报随着简政放权。

政府职能和作风转变,“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已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这在城市表现更为明显。

然而,在一些地方,面对农村基层群众。

上述现象仍然存在。

历时两个月,共计8趟,往返近千公里后,老李终于顺利通过了政府部门审核,拿到了“一事一议”财政补贴。

“基层于部干点事怎么这么难呢?”近日,笔者在山东某市下乡时偶遇当了20年村支书的老李,听他一吐满腹苦水。

这趟“被折腾”之旅得先从村里筹资修路的事说起。

村里一条主路年久失修,作为村民受惠的公益事业,经村委会决定,修路被纳入了“一事一议”的范畴,然后,经过村民代表会议、征求村民意见、村民全体大会等程序,最终获得通过。

修路预算近60万元。

先议后筹、先筹后补,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全村自筹加上以劳折资十几万元后,尚需政府财政补贴几十万元。

由此,老李带着全村400户村民的400个表示“同意”的手印(按照规定,一户摁一个手印即可),以及相关审批材料,前往区农业局办理审批事宜。

出乎老李意料的是,他为这套手续竟跑了整整8趟。

第一趟,材料中出现了几个错别字。

打回,重填,挨家挨户找村民重新摁手印。

第二趟,一两处数据不准。

打回,重填,挨家族户找村民重新摁手印。

第三趟,村民摁的手印和签的字出了问题,工作人员质疑,为什么会出现一些完全相同的签字和手印?是不是造假?签字和手印的事真让老李有苦说不出:“一些上了岁数的村民根本不识字,只能让别人代签。

还有十几户村民全家常年在市里住,不方便专门跑回来一趟,只好给他们打电话,手印都是给他们打电话经他们同意的。

”在工作人员面前一番好说歹说的解释,老李终于过了关,不用再让村民们签字摁手印了。

第四趟,某处内容不详细。

打回,重填。

第五趟,被告知必须由村委会写一份保证书,内容大致是“保证不因此项目让村集体负债,否则一旦出现债务,由村支书、村主任个人垫付”。

这份保证书让老李哭笑不得:“如果政府拨付的是我们申请的全款,肯定不会负债,但要是只拨一部分款,就真的难说了。

”第六趟差不多可以办齐了吧?老李咬咬矛,回去由村委出具了保证书,叉“吭哧吭哧”跑了过去。

结果,镇领导的签字不合格。

理由是只写了名字,但没有写“同意”还是“不同意”,对方工作人员表示,签字也可以代表“不同意”。

第七趟,还是有几个数据差错。

第八趟,终于到了第八趟,工作人员又从审批材料中找出几处术语不规范的地方。

这下老李说什么都不走了,他死缠硬磨了半天,终于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改正了所有出错的地方,总算是通过了审查。

村子地处偏远山区,每次往返市区100多公里,老李算了算,两个月里,他足足跑了近千公里。

这一遍遍折腾下来,老李委实‘‘生气得慌”:“哪里不规范,缺啥少啥。

为啥不能一次性说清楚?”被折腾的不只村支书老李一人,全村400户村民前后摁了三次手印,有村民不解地问,不是已经摁过了么?怎么叉摁?老李担心,这会不会降低村民对基层政府的信任度?老李的遭遇还真不是个案。

周边五六个村庄的村支书,也有同样的遭遇,他们去上面审批,跑三趟的不在少数。

有的村支书实在跑烦了,最后索性撂了挑子,却被相关政府部门告知:“必级申报,政府给的钱必须花。

’’不得已,又得重新一遍遍跑审批,可这旷日持久的“审批工程”啥时候是个头?“都是修路、架桥、安路灯这些让老百姓得实惠的项目,让村干部这样跑不对!,,老李直言,“政府是服务型政府,应该具体指导我们如何尽快通过审批,而不是--AA折腾我们。

”近几年,随着简政放权、政府职能和作风转变,“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已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这在城市表现更为明显。

然而,不可否认,在一些地方。

面对农村基层群众,上述现象仍然存在,不仅折磅基层干部,让他们无所适从,也在无形中令基层政府权威和百姓的认可度大打折扣。

究竟是作风转变不彻底,还是监管不到位,抑或是心中为民服务的意识不够扎实?老李在苦苦思索着答案.笔者亦然。

参考评分要点:(1)无标题0分,标题贴切、生动2分(0-2 分)。

(2)本文比较明显的有三种文体:特稿、评论以及解释性报道(0-4分)。

(3)本文的优点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充分结合,标题的主观性突出,带有批评的特征,但整个内容却是基于客观性的报道,把老李办事的过程介绍得十分详细,且简洁清晰,生动有力,结尾的思考重新点题,语言简洁明快,有黑色幽默意味(0-12 分)。

(4)不足之处是结尾的反思不够深入,对问题的回答仍然停留在原有的答案中,不能给人以深刻印象(0-6 分)。

(5)文章结构合理,文字流畅(0-5 分)。

注:以上各婴点只要意思贴近,均可酌情给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