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家长的一封信:关于禁止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

合集下载

防沉迷网络,致家长的一封信范文(30篇)

防沉迷网络,致家长的一封信范文(30篇)

防沉迷网络,致家长的一封信范文(30篇)防沉迷网络,致家长的一封信范文(精选30篇)防沉迷网络,致家长的一封信范文篇1尊敬的家长朋友:您好!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__〕3号,以下简称《通知》)。

2月5日,省教育厅办公室向全省各市、州、县教育局转发了《通知》(鄂教基办函〔20__〕2号),并就做好相关工作提出要求。

为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通知》精神,根据区教育局工作安排,现就我校学生手机使用管理工作提出如下要求,请予以支持和配合,家校合力抓好我校学生手机使用管理。

1.学生原则上不携带手机入校,学生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向学校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班主任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2.选择功能简化的电话手表,避免多功能性对自己、他人和课堂产生干扰和影响。

与学生协商休闲类相关功能在校时间不使用或开启锁定模式。

3.请家长以身作则,在正确使用手机方面为孩子树立榜样,加强对学生在家庭中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形成教育合力。

4.学生在校期间,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为学生提供通讯服务。

若家长有需要,可与班主任或任课教师联系。

保护学生视力,防止网络沉迷,创设静心学习环境刻不容缓。

期待在家校共同努力下,学生身心得以健康发展,茁壮成长!写信人:日期:防沉迷网络,致家长的一封信范文篇2尊敬的各位家长:为了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要求,认真落实中央有关未成年人络环境治理的决策部署,有效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络游戏,切实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根据教育部办公厅等六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络游戏管理工作的通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以下倡议:1、严格做好手机管理。

原则上不允许学生将手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如平板电脑、充电器、数据线、耳机等)带入校园。

若有实际需求确定要在校园使用手机,家长需要提前填写书面申请书,交班主任老师审核,经学校批准后方可携带。

关于学校禁用手机控制手机致家长的一封信

关于学校禁用手机控制手机致家长的一封信

关于学校禁用手机控制手机致家长的一封

尊敬的家长们:
我代表学校向您们致以最诚挚的问候!我写信是为了告知您们关于学校禁用手机对学生进行管理的重要举措。

如您所知,手机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

手机的普及使得学生们在研究和生活中,频繁地分心于手机应用程序、社交媒体和游戏等。

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学生们的研究效果和成绩,也给校园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为了更好地营造一个良好的研究环境和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手机的惯,学校决定自即日起禁止学生携带手机进入校园并在校园内使用。

我们相信这个决策将对学生的研究和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请您家长能积极配合学校的决策,在家庭中与孩子共同讨论和传达这一政策。

我们希望您们能明白学校的初衷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专注于研究,提高研究成绩和素质教育的质量。

为了更好地执行这一政策,学校将设立专门的手机存放处,学
生们在进入校园时将手机交由学校保管,下学后可取回使用。

同时,学校也会加强监管力度,确保学生们不违反手机使用规定。

我们相信,通过学校禁用手机的措施,可以营造一个更好的研
究环境,让学生们更加专注于学业,提高研究效果和全面素质的培养。

同时,我们鼓励家长们在家中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引导他们正
确使用手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感谢您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和理解。

如您对此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随时与学校联系。

我们将不遗余力地为学生们提供更好的研究环境。

祝愿您和您的家人都能身体健康,幸福快乐!
学校校长
日期。

关于禁止手机进校园致家长的一封信(通用14篇)

关于禁止手机进校园致家长的一封信(通用14篇)

禁止手机进校园致家长的一封信关于禁止手机进校园致家长的一封信(通用14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书信了吧,书信是人们是人们传递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一种交际工具。

那么你有了解过书信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禁止手机进校园致家长的一封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禁止手机进校园致家长的一封信篇1各位家长:你们好!夏季是中小学生溺水事故的高发期。

历年来发生的学生安全事故(非正常死亡)中,溺水事故占了一半以上。

中小学生溺水身亡的事故,再次给我们敲响了安全警钟。

惨痛的教训,要引起我们对自己孩子生命安全的高度重视。

为此,特发此信,请各位家长和我们一起共同来做好孩子的防溺水等安全防范和教育工作。

首先,请各位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充分认识溺水事故的危害。

溺水事故往往会给家庭和孩子带来难以挽回的后果,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各位家长,请你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你们的一点疏忽,你们的一丝懈怠都很可能给家庭带来沉重的伤害。

请你们一定要根据自己孩子的身心特点,选择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孩子能切实认识到溺水事故的危害,从而避免溺水事故的发生。

其次,请各位家长做好预防溺水的家庭教育。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

安全教育关乎孩子的生命安全。

孩子在家里活动期间,请你们将预防溺水的安全教育和监护工作放在心上,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

要坚持“每天一分钟”安全提醒教育,经常教育孩子做到游泳“四不去”:1、未经家长、老师同意不去。

2、没有会游泳的成年人陪同不去。

3、深水的地方不去。

4、不熟悉的江溪池塘水库不去。

要求孩子:没有家长陪同不到水库、池塘、江河溪流和水井等水域附近活动。

平时对孩子的活动去向要多加关注,保持高度敏感。

再次,请各位家长教给孩子防溺水的技能,提高自护自救能力。

有条件的家长可以教会孩子掌握游泳本领和溺水自救技能。

还要让孩子知道在遭遇险情或发现有人溺水时,一定要立即大声呼喊求救,不要贸然下水营救,要立即寻求成人帮助。

关于禁止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致家长的一封信范文

关于禁止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致家长的一封信范文

关于禁止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致家长的一封信尊敬的家长们:大家好!学校有严明的纪律、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是每一位学生家长所期盼的。

而严明的纪律、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的创建有赖于广大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X年X月,上级有关等8部门明确提出,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

通过对中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引起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我校实情,在此对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的弊端告知各位家长:第一:使用手机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手机辐射对脑部神经有较大影响,不利于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导致学习效率低下这是共识。

同时,由于越来越多的手机具备上网功能,青少年学生很容易接触到不健康的网络内容,由于中学生的心智水平及自我控制能力难以达到大人所期望的水平,许多同学沉迷于浏览不良信息和聊天,成为手机不良信息的受害者。

学生若长期接触不良信息,很容易形成一种心理上不健康的阅读快感,引发不良的思想,继而严重影响学业,甚至违法犯罪。

第二:手机的使用不利于学生的学业。

手机的确不是学校学习中的必需品。

学生更多是利用手机在自习、午休甚至上课时间发短信、看小说、上网、玩游戏、听音乐等,既影响了自己和其他同学的学习和休息,也影响了班级的学风,更分散了自己的学习精力,这样既不利于教,也不利于学,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手机也为学生考试作弊提供了便利条件。

有些学生用手机短信互通答案进行作弊,这不仅使考试失去了公平、公正,也养成了学生依赖作弊而失去独立能力和不能培养完整人格的意识,不利于今后的成长。

第三:使用手机存在极大安全隐患。

生手机充电器充电。

这么多的学生使用,如遇漏电、短路的情况,极易引起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鉴于以上现状,为了营造一个温馨静谧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全心地投入到紧张有序的学习中去,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以更好地实现家长们望子成才的托付,我校明确规定:学生不得将手机带入校园,不得在校园内使用手机。

这项措施已得到绝大多数家长和学生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但是仍有少数家长没有意识到此规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仍允许子女携带手机进校园。

2021年学校关于手机管理致全体家长的一封信3篇

2021年学校关于手机管理致全体家长的一封信3篇

2021年学校关于手机管理致全体家长的一封信3篇2021年学校关于手机管理致全体家长的一封信(篇一)尊敬的家长朋友:您好!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收入水平的提高,手机在中小学生群体中愈发普及,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出现部分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及视力下降等问题,给学校管理和学生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刻不容缓。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21〕3号)要求,请各位家长切实履行教育职责,配合学校引导孩子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希望广大家长能够与我们协同合作,努力做到以下几点:家校合作,共同引导。

家长要切实承担起监督孩子使用手机的职责,尽量不要给孩子购买手机;确有必要,要强化监督,合理引导手机使用范围,并限制使用时长。

开学后,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带手机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学校要严格执行教育部关于手机管理的有关规定,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亲子沟通,促进交流。

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做好情绪观察,主动走进孩子心灵,增进亲子之情,防止孩子因情感缺失等原因而沉迷于网络和手机游戏。

家长要学会通过讲故事、联系身边事例,从影响孩子视力、影响孩子学业等方面帮助孩子理解限制使用手机的原因。

家长要积极与教师联系,及时了解掌握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状况,在家庭和学校之间达成手机管理共识,及时纠正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的行为,建立坚定有力的教育共同体。

培养兴趣,全面发展。

家长应注重培养孩子的课外兴趣,如球类运动、书法、绘画等;鼓励孩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强身健体,磨炼意志;积极引导孩子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实践活动或社会公益活动;指导孩子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和学习习惯。

通过丰富课外活动,预防孩子沉迷于手机,帮助孩子获得成就感,促进孩子健康发展。

学生手机管理致家长的一封信范文(通用11篇)

学生手机管理致家长的一封信范文(通用11篇)

学生手机管理致家长的一封信学生手机管理致家长的一封信范文(通用11篇)学生手机管理致家长的一封信1尊敬的家长朋友:您好!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全国首部专项立法规范学生在校使用手机的地方性法规——《福建省禁止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携带手机进入课堂的规定》将于9月1日起施行。

《规定》明确禁止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携带手机(包括电话手表)进入课堂。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即日起,我校将对学生携带手机入校作出如下规定:1、原则上学生不得将手机等移动通讯工具带入校园。

上学期间,家长如需联系学生可通过门卫、班主任与科任老师的帮助。

2、确有需要在学校使用手机的学生需与家长协商同意后,向班主任提出书面申请,由班主任向家长确认,申请通过后方可携带入校。

3、经同意携带手机的同学,应该在每天到校后,主动将手机关机,然后交给班主任。

放学前,由班主任交还给学生。

如有违反,首次批评教育,再次告知家长,由家长放学时取回,不听劝阻者禁止再次携带入校。

孩子健康成长,是我们共同的愿望和责任。

让我们家校携手,共同努力加强对学生使用手机的督促和管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维护学校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

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孩子更好地成长!感谢大家的理解和支持!XXX市第二实验小学2022年9月1日学生手机管理致家长的一封信2尊敬的各位家长朋友们:您好!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作为一种通讯工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但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和健康。

为切实保护学生视力,进一步优化校园文化管理环境,预防学生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的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第五小学学生手机使用管理办法》,敬请各位家长认真阅读,并配合学校做好相关工作。

一、基本原则正面教育、及时引导;教育为主、处理为辅;保护合法权利、尊重学生人格;强化家校共育、校内校外并重。

禁止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致家长的一封信

禁止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致家长的一封信

禁止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致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各位家长:
您们好!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规定,“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省市区教育行政部门也发文加以禁止。

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有百害而无一利,学生使用手机沉迷网络和游戏,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影响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为落实教育部要求,整顿校园手机乱象,从而加强学校管理,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和校风。

经学校研究决定,从本学期起,现将有关事项告知如下。

1、原则上禁止所有学生携带手机进入校园,学生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提出书面申请、家长签字同意,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班主任统一保管,放假时领回,一律禁止手机带入课堂。

2、为了解决学生与家长联系的问题,家长可通过以下方式与孩子联系。

一是家长可与班主任电话联系,或通过班级家长微信群与班主任联系;二是家长可与班级手机联络员联系;三是家长还可与学校门卫室、寝室值班室电话联系;同时,学校将根据需要,在校园内规划安装公用电话。

学校会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群告知上述方便联系的电话号码。

3、一经发现有学生在学校使用手机情况,进行严厉处理,届时希望家长理解与配合。

4、开学第一周,学校将加大宣传力度,会通过周会课、主题班会、电子屏宣传、公益广告等形式,积极贯彻教育部办公厅、省教育厅印发的通知及学校的管理规定,让学生不带手机进校园的观念入脑入心。

希望广大家长做好孩子的思想教育工作,不让孩子携带手机进入校园,形成家校管理的合力,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不断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XX茶亭中学:初三(2)班/初三(4)班:
语文老师:敬上!。

严禁手机进校园致家长一封信

严禁手机进校园致家长一封信

严禁手机进校园致家长一封信•相关推荐严禁手机进校园致家长一封信范文(通用9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信的经历,对书信都不陌生吧,书信是人们相互交流情感与思想的工具。

那么,怎么去写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严禁手机进校园致家长一封信范文(通用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严禁手机进校园致家长一封信1为了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保证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和谐与安全,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构建“绿色”校园文化,促进身心健康成长,我们同意学校决定:禁止学生带手机等移动通讯进校园。

特此承诺如下:1、我们一定严格遵守学校不携带手机、小灵通、MP3等移动通讯工具进入校园的规定。

2、协助学校宣传禁止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等移动通讯工具的积极意义,促使自己在思想上与学校规定达成统一,在行动上自觉地不在校园里使用手机等移动通讯工具。

3、保证在校学生学习、生活的和谐和安全,减少外界的干扰。

4、严格遵守学校不携带手机、小灵通等移动通讯工具进入校园的规定。

从即日起,如有违反,自愿接受学校相应的处理(处理方式是将手机当面砸毁)。

承诺人:xxx监督人(家长):xxx20xx年8月30日严禁手机进校园致家长一封信2为了给自己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规范手机使用,不因使用手机而耽误学业,影响健康,现在我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班级规定,规定如下:一、我班任何学生不准带手机入校。

二、因有特殊情况需与家长联系时,可使用寝室电话或门卫公用电话,上课期间家长如有特殊急事可拨打老师电话联系,下课期间可拨打生活老师电话联系,等孩子下课或方便时回电话给父母。

三、不准携带任何与学习无关的电子设备,如:mp3、mp4、psp或其他类似游戏电子设备。

四、不准向其他班学生借任何手机类电子物品,并不准在教学区和寝室就寝时间播放歌曲、玩游戏、看小说等,以免影响自己和他人的学习和休息。

五、若违反上述规定,相关物品任何老师有权收缴。

承诺人:xxx监督人(家长):xxx20xx年8月30日严禁手机进校园致家长一封信3尊敬的XXXX:这是一次十分深刻的保证书,我对于我这次犯的错误感到很惭愧,我不应该违背老师的话,我不该上课玩手机,带手机到学校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致家长的一封信:关于禁止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
关于《致家长的一封信:关于禁止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尊敬的家长:
  您好!
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机日益普及。

也许您想方便与孩子联系就给孩子购置手机,也许您根本不知道孩子自己买了手机。

但是您是否真的了解孩子带手机到学校的用途?您是否察觉到了孩子自从带手机进学校以后的细微变化?
据权威机构对中学生使用手机进行问卷调查显示:中学生使用手机收发短信,约占40%;玩游戏或上网,约占25%;闲聊,约占25%;与亲人联系,约占10%。

仅仅是10%的需求,家长就给了子女100%的满足,结果却事与愿违。

由于中学生心智水平及自我控制能力难以达到成年人所期望的水平,在使用手机这个问题上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态度,使手机的负面效应远远超出它本来的通讯功能。

现实生活中,学生因为错误地使用手机而产生的教育无效或教育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

许多家长开始认识到了这一点。

实践证明,中学生使用手机弊远远大于利。

在教育管理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使用手机,目的是上网玩qq、玩游戏、听歌、拍照片、下载图片铃声、发短信、闲聊等等。

有的学生课间在走廊或厕所打电话,上课时间到了还没讲完,直到老师来了才匆匆跑进教室,不但影响自己学习,还影响教师讲课与其他同学听课;有的学生晚自习时间趁老师不注意偷偷的用手机发信息,玩游戏,看小说,宝贵的学习时间就这么一点点浪费;有的学生熄灯后还在宿舍打电话、聊qq或发短信,上网看不健康网页,以至于第二天上课时睡眼朦胧,无精打采;有的学生在上课时将手机调到静音状态,悄悄地玩游戏、看电影或编写短信,考试时利用手机发短信作弊,完全置课堂学习和考试纪律于不顾;更有甚者为了支付数额不低的手机通讯费用,将偷窃的手伸向身边的同学。

中学生使用手机主要有六大“毒害”:
一、分散了学习精力,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
二、对校园正常的教学秩序造成不良影响;
三、很多违规行为都是通过手机进行的(如考试作弊、早恋等);
四、使用手机上网聊天极易造成非正常的人际关系,如造成同学之间的矛盾,异性之间不正当交往,与陌生人交往而受骗上当等;   
五、容易在学生当中诱发攀比心理,有无手机,谁的手机好,都刺激了学生的虚荣心,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六、手机甚至已经成为一些学生传播不健康、不文明信息的工具,成了影响学生思想、玷污学生心灵的“杀手”。

特别是危害极大的黄色信息,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极大的污染。

由于手机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巨大,省内外很多学校早已禁止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很多专家、学者以及社会有识人士,包括绝大多数家长也都支持这种做法。

经过学校的反复讨论,作出以下决定:
从XX年03月30日起,禁止学生携带手机(包括mp3、mp4等)进入校园;学生携带手机(包括mp3、mp4等)进入校园,学校将一律收缴,学生将受到相应处理:第一次违规,由家长来校领取手机,学校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第二次违规,由学校统一保管手机,学期末放假由家长来校领取,学生在全班作检讨;第三次违规,学生将受到相应的校纪处分,处
分结果记入学生成长档案。

各位家长,如果您有事想和孩子联系,可以拨打班主任老师的电话或学校办公电话。

(校务办公室:62x90,政教处:622x6,教务处:62x47,总务处:622x8,高一年级:622x3,高二年级:622x72,高三年级:62x60)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请家长配合做好下面工作:
1、在这个问题上,请您态度一定要坚决,理解、支持我们的做法,不为孩子提供手机,并请您在“回执”上填写宝贵意见,要求孩子返校后把回执交给班主任。

2、耐心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让孩子理解配合学校的这一做法。

各位家长,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让孩子健康成长,是我们共同的愿望和责任。

希望您能一如既往地支持、配合我们的工作。

让孩子把手机留在家里,将精力投入学习!
谢谢您的合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