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顶鹤的分布与迁徙

合集下载

比较全的丹顶鹤资料

比较全的丹顶鹤资料

丹顶鹤拼音:dān dǐnɡhè英文:Grus japonensis,Red-crowned Crane同义词条:仙鹤,日本鹤鸟类(鸟纲)。

丹顶鹤也叫仙鹤、白鹤(其实白鹤是另一种鹤属鸟类)、日本鹤,中国古籍文献中对丹顶鹤有许多称谓,如《尔雅翼》中称其为仙禽,《本草纲目》中称其为胎禽。

丹顶鹤是鹤类中的一种,因头顶有红肉冠而得名。

它是东亚地区所特有的鸟种,因体态优雅、颜色分明,在这一地区的文化中具有吉祥、忠贞、长寿的寓意。

丹顶鹤是中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一级)。

科学分类界:动物界 Animalia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纲:鸟纲 Aves目:鹤形目 Gruiformes科:鹤科 Gruidae属:鹤属 Grus种:丹顶鹤G. japonensis生物特征丹顶鹤具备鹤类的特征,即三长——嘴长、颈长、腿长。

成鸟除颈部和飞羽后端为黑色外,全身洁白,头顶皮肤裸露,呈鲜红色。

传说中的剧毒鹤顶红(也有成鹤顶血)正是此处,但纯属谣传,鹤血是没有毒的,古人所说的“鹤顶红”其实是砒霜,即不纯的三氧化二砷,鹤顶红是古时候对砒霜隐晦的说法。

丹顶鹤的尾脂腺被粉(冉羽)。

幼鸟体羽棕黄,喙黄色。

亚成体羽色黯淡,2岁后头顶裸区红色越发鲜艳。

丹顶鹤的栖息地是沼泽和沼泽化的草甸。

每年要在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进行迁徙,只有在日本北海道是当地的留鸟,不进行迁徙,这可能与冬季当地人有组织的投喂食物,食物来源充足有关。

食物主要是浅水的鱼虾、软体动物和某些植物根茎,以季节不同而有所变化。

丹顶鹤成鸟每年换羽两次,春季换成夏羽,秋季换成冬羽,属于完全换羽,会暂时失去飞行能力。

丹顶鹤的鸣声非常嘹亮,作为明确领地的信号,也是发情期交流的重要方式。

丹顶鹤繁殖地在中国的三江平原的松嫩平原、俄罗斯的远东和日本等地。

它在中国东南沿海各地及长江下游、朝鲜海湾、日本等地越冬。

历史上丹顶鹤的分布区比现在要大得多,越冬地更为往南,可至福建、台湾、海南等地。

立冬时节的动植物迁徙

立冬时节的动植物迁徙

立冬时节的动植物迁徙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的起始。

此时,大自然的节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气温逐渐下降,昼夜温差加大,许多动植物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纷纷踏上了迁徙的征程。

对于动物来说,迁徙是一场充满挑战和机遇的生存之旅。

鸟类是最为典型的迁徙动物之一。

在立冬前后,我们可以看到大雁排成整齐的“人”字形或“一”字形,向着南方温暖的地区飞翔。

它们凭借着敏锐的感知能力和出色的导航本领,穿越千山万水。

大雁之所以选择迁徙,主要是因为北方的冬季食物匮乏,气候寒冷,不利于它们的生存和繁衍。

而南方的气候相对温和,食物资源丰富,能够为它们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除了大雁,还有许多鸟类也会在立冬时节进行迁徙。

比如丹顶鹤,它们从北方的繁殖地迁往长江中下游的湿地过冬。

在迁徙过程中,丹顶鹤需要不断地寻找合适的停歇地和觅食场所,以补充体力。

同时,它们还要面对恶劣的天气和天敌的威胁。

但正是这种艰难的迁徙,使得它们能够在不同的季节里找到最适宜的生存环境。

哺乳动物中的驯鹿也是著名的迁徙者。

在北欧和北美的寒冷地区,驯鹿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

立冬之后,它们会从高纬度的地区向低纬度的地区移动,寻找更温暖的地方和更丰富的食物。

驯鹿的迁徙队伍通常非常庞大,成千上万只驯鹿一起前行,场面十分壮观。

它们的迁徙路线往往是固定的,一代又一代的驯鹿传承着这条生命之路。

在海洋中,也有许多动物进行迁徙。

比如鲸鱼,一些种类的鲸鱼会在立冬前后从寒冷的海域游向温暖的海域。

它们长途跋涉,穿越海洋,只为了寻找更适合繁殖和觅食的环境。

在迁徙途中,鲸鱼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但它们也会在途中停歇,补充食物和休息。

动物的迁徙不仅仅是为了寻找食物和适宜的气候,也是为了繁殖后代。

例如,一些鱼类会在立冬时节洄游到特定的河流或海域产卵。

鲑鱼就是其中的代表,它们出生在淡水河流中,长大后游向大海。

当繁殖季节来临,它们会克服重重困难,逆流而上,回到自己出生的河流中产卵,然后结束自己的生命。

《美丽的丹顶鹤》课件

《美丽的丹顶鹤》课件
疆等地
丹顶鹤的生态习性
生活环境:生活在湿地、沼 泽、湖泊等水域
食物:主要以鱼类、虾类、 贝类等水生动物为食
繁殖方式:一夫一妻制,每 年繁殖一次
寿命:寿命较长,可达30-40 年
迁徙:每年秋季迁徙到南方 越冬,春季返回北方繁殖
保护级别:国家一级保护动 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 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濒危物种
合作机制:建立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合作机制,共同推进丹顶鹤的保护和保育 工作
丹顶鹤的保护前景和未来发展
保护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 加强人工繁育
未来发展:加强科研合作, 提高保护技术水平
保护现状:丹顶鹤数量稀少, 需要加强保护
公众参与:提高公众保护意 识,鼓励参与保护行动
第六章
丹顶鹤的图片展示
丹顶鹤PPT课件内容提 炼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 录



习丹 性顶




目录

丹 顶





和丹 保顶
育鹤




特丹 征顶





展丹 示顶




第一章
添加章节标题
第二章
丹顶鹤的简介
丹顶鹤的生物特征
体型:身高约1.5 米,体重约10公 斤
羽毛:全身白色, 头顶红色,翅膀黑 色
叫声:声音响亮, 具有独特的音色
生活习性:生活在 湿地、沼泽等环境 中,以鱼、虾、贝 类等为食
丹顶鹤的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在中 国东北地区, 如黑龙江、吉 林、辽宁等地

丹顶鹤的小知识

丹顶鹤的小知识

丹顶鹤的小知识1. 介绍丹顶鹤丹顶鹤(学名:Grus japonensis),是中国特有的珍稀鸟类,属于鹤科。

它是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全球濒危物种之一。

丹顶鹤是一种大型鸟类,体长约130-150厘米,翼展可达240厘米,体重约7-8公斤。

它具有独特的外观和行为习性,被誉为“东方白鹤之王”。

2. 分布和栖息地丹顶鹤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等省份。

它们通常在湿地、河流、湖泊和稻田等水域附近繁殖和栖息。

丹顶鹤是迁徙鸟类,冬季会迁徙到中国南方的湿地和稻田地带度过寒冷的季节。

3. 外貌特征丹顶鹤的身体主要以白色为主,头部顶部有红色的皮肤,形成了独特的“丹顶”。

它们的脸部裸露皮肤为黑色,眼睛呈黄色。

丹顶鹤的嘴长而直,呈粉红色。

它们的腿和脚也是黑色的。

丹顶鹤展翅飞行时,翅膀呈黑色,翅膀尖部有白色的羽毛。

4. 食物和取食方式丹顶鹤主要以植物为食,包括水生植物的嫩叶、茎、根和种子等。

它们也会吃一些小型的鱼类、两栖动物和昆虫等。

丹顶鹤的取食方式独特,它们会利用长而直的嘴在水中觅食,用嘴夹住食物后抬头吞咽。

5. 繁殖行为丹顶鹤通常在4月至5月开始繁殖季节。

它们会选择湿地或稻田等环境适宜的地方筑巢。

丹顶鹤的巢是由水生植物和枯草等建筑而成,通常位于湖泊或河流的浅水区域。

每次繁殖,丹顶鹤通常只产下一枚蛋。

雌鸟和雄鸟会轮流孵化蛋,孵化期为30-35天。

6. 保护现状和挑战丹顶鹤是中国特有的珍稀鸟类,由于栖息地的破坏和人类活动的干扰,丹顶鹤的数量逐渐减少。

目前,丹顶鹤被列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相关的保护措施也在实施中。

一些湿地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已经成立,为丹顶鹤提供了安全的栖息地。

然而,气候变化、水污染和栖息地破坏等问题仍然对丹顶鹤的生存构成威胁。

7. 保护措施和未来展望为了保护丹顶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对丹顶鹤栖息地的保护和恢复工作,确保其足够的食物供应和安全的繁殖环境。

其次,加强监测和研究工作,了解丹顶鹤的数量、分布和迁徙等信息,为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丹顶鹤之乡 调研报告

中国丹顶鹤之乡 调研报告

中国丹顶鹤之乡调研报告中国丹顶鹤之乡调研报告在我国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南湖镇,有着著名的中国丹顶鹤之乡。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以下是我对这个地方的调研报告。

中国丹顶鹤之乡位于南湖镇的西南部,紧邻南湖风景区,占地面积约1000亩。

这里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成为了丹顶鹤的理想栖息地。

一、自然条件中国丹顶鹤之乡地势较为平坦,地势包括河岸、水田、绿地等。

这里的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

特别是春季,草木繁茂,水域盎然,给丹顶鹤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栖息环境。

二、丹顶鹤资源该地保护有大量的丹顶鹤种群,数目估计超过500只,占我国丹顶鹤种群的20%以上。

每到春季或冬季,都会有大量的丹顶鹤飞临这里,形成了壮观的迁徙景象。

他们在这里繁衍生息,形成了自己的家园。

三、保护措施该地重视对丹顶鹤的保护工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建立了丹顶鹤保护区,严格限制外界的开发和破坏行为。

其次,在饲养方面,采取了科学的喂养方式,确保丹顶鹤的生活条件良好。

另外,还加强了园区的监控和管理,避免外界的干扰。

四、旅游开发中国丹顶鹤之乡作为一处独特的自然景观,具有较大的旅游开发潜力。

目前,该地已经建立了土家民俗村,提供了一系列的旅游活动,如草坪野炊、观光游船等。

这里还拥有美丽的南湖风景区,游客可以在此欣赏到湖光山色,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针对中国丹顶鹤之乡的发展情况,我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科学研究。

通过深入了解丹顶鹤的生态习性和保护需求,为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二、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媒体渠道和旅游推广,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丹顶鹤之乡的独特魅力,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

三、加强管理和监管。

进一步完善保护区的规划和管理制度,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避免外界的干扰和破坏。

四、多样化旅游产品。

除了土家民俗村和南湖风景区,可以进一步开发一些与丹顶鹤相关的旅游产品,如摄影、鸟类观赏等,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在未来,中国丹顶鹤之乡将会继续发展壮大,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

《美丽的丹顶鹤》教案(一年级下册)

《美丽的丹顶鹤》教案(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了解丹顶鹤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迁徙与繁殖等 基础知识。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解释自然现象的能力,以及 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野生动物的关爱之情 。
课程安排与时间
课程时间
共2课时,每课时40分钟。
课程安排
第一课时介绍丹顶鹤的生态与特 点,第二课时进行实践活动,包 括观察丹顶鹤标本、绘制丹顶鹤 图画等。
,字形队。
丹顶鹤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维持生态平衡
丹顶鹤作为湿地生态系统中的 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其取食等 行为有助于维持湿地生态系统 的平衡和稳定。
生物多样性保护
丹顶鹤的存在对于保护湿地生 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它们 的迁徙和繁殖等活动有助于促 进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循 环和能量流动。
环境指示物种
由于丹顶鹤对环境变化非常敏 感,因此可以作为环境指示物 种来反映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 状况和受威胁程度,为环境保 护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音乐欣赏:关于丹顶鹤的歌曲和舞蹈
欣赏丹顶鹤主题歌曲
播放以丹顶鹤为主题的歌曲,让学生 感受音乐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学习丹顶鹤舞蹈动作
创作音乐与舞蹈作品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结合所学知识 和技巧,创作与丹顶鹤相关的音乐或 舞蹈作品。
引导学生模仿丹顶鹤的优雅动作,编 排简单的舞蹈,体验舞蹈的乐趣。
手工制作:利用废旧材料制作丹顶鹤模型
迁徙
每年春季于2月末3月初离开越冬地迁往繁 殖地,经过中国北戴河的时间在3月中旬至 3月末。到达东北繁殖地的时间在4月初至 中旬,秋季于9月末10月初开始离开繁殖地 往南迁徙,迁经北戴河的时间在10月中旬 至11月中旬,大量的在11月初。最早到达 江苏盐城越冬地的时间在10月28至10月29 日,大批在11月下旬到达。常呈小群迁徙 ,最大结群可到40-50只。迁飞时成“V”

丹顶鹤资料

丹顶鹤资料

1.丹顶鹤是长寿的象征,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也叫仙鹤、白鹤(其实白鹤是另一种鸟类)、鴜鷜,中国古籍文献中对丹顶鹤有许多称谓,如《尔雅翼》中称其为"仙禽",《本草纲目》中称其为"胎禽"。

2.丹顶鹤是鹤类中的一种,因头顶有“红肉冠"而得名。

它是东亚地区所特有的鸟种,因体态优雅、颜色分明,在这一地区的文化中具有吉祥、忠贞、长寿的象征,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3.丹顶鹤具备鹤类的特征,即三长——嘴长、颈长、腿长。

成鸟除颈部和飞羽后端为黑色外,全身洁白,头顶皮肤裸露,呈鲜红色。

4.在沼泽地中生存。

5.丹顶鹤每年要在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进行迁徙.6.顶鹤的栖息地是沼泽和沼泽化的草甸,食物主要是浅水的鱼虾、软体动物和某些植物根茎,以季节不同而有所变化。

丹顶鹤成鸟每年换羽两次,春季换成夏羽,秋季换成冬羽,属于完全换羽,会暂时失去飞行能力。

7.丹顶鹤总是成群结队迁飞,而且排成“人”字形。

8.丹顶鹤由于体形大、颜色分明,很容易辨认。

人们对丹顶鹤的知识很早就有了一定的积累。

中国的地方志书对其有连续的记录,丹顶鹤很早就被人们所饲养,唐宋年间尤为盛行。

现在许多地方都有饲养的丹顶鹤供观赏之用。

9.其实,传说中的仙鹤,就是丹顶鹤,它是生活在沼泽或浅水地带的一种大型涉禽,常被人冠以“湿地之神”的美称。

它与生长在高山丘陵中的松树毫无缘份。

东亚地区的居民,用丹顶鹤象征幸福、吉祥、长寿和忠贞。

在各国的文学和美术作品中屡有出现,殷商时代的墓葬中,就有鹤的形象出现在雕塑中。

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钟,鹤体造型的礼器就已出现。

道教中丹顶鹤飘逸的形象已成为长寿、成仙的象征。

目前,中国国家林业局已经把丹顶鹤作为唯一的国鸟候选鸟上报国务院。

鹤是栖息于沼泽地的鸟,把它绘在松树上,从科学的观点看,是一个笑话。

当然从文化意义上看,则另当别论。

9.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10.中国美学自先秦始即重视以物比德。

白鹤是古典文学动物意象中具有广泛象征意义的君子比德之物,它的惊人叫声象征君子的杰出才华,它的洁白羽毛象征君子的洁净人格,它的生活习性象征君子孤傲不群的生活方式,它的高飞表达了君子高飞远遁的愿望和追求自由的人生理想。

丹顶鹤

丹顶鹤

迁徙——丹顶鹤及候鸟族生命的创举迁徙,造化和拯救了丹顶鹤及其候鸟族。

迁徙使候鸟适应于几经剧变的自然环境,锻铸了生生不息的集体品格,也展现出优良的天赋和高尚的精神境界。

候鸟迁徙,为的是争得生存。

迁徙,是鸟类依季节不同而变更栖居地的习性。

在鸟类中,视迁徙习性的有与无,可区别为候鸟和留鸟两大类。

候鸟即随季节不同定时迁徙的鸟类,春、夏季节在北方繁殖,秋、冬季节飞往南方栖居,翌年春季则再度返回北方。

在我们熟知的鸟类中,丹顶鹤可谓典型的候鸟,主要是在中国的扎龙、日本的北海道、俄罗斯的远东栖息繁殖,冬季便分别迁往天气和暖的若干地域。

扎龙湿地的丹顶鹤飞往江苏盐城的沿海滩涂越冬,其迁徙的前提为天候的变化,即以当地气温正负3度为条件。

丹顶鹤是因为北方冬季冰封雪覆无法觅食,失去了基本生存条件而被迫迁徙的。

时空演幻,冰川消融,湖泊干涸,沼泽枯竭,草原沙化,森林萎缩……始祖鸟早在上亿年前便明智地选择了迁徙,于是这迁徙的基因注入了世代的候鸟族。

荒山不曾阻止,沙漠不会阻断,冰川不可阻隔,大海不能阻挡。

体态硕大的天鹅,为了生存而结群迁徙,途经40多个国家,可以完成美、亚、欧规模隆重的旅行;身材小巧的白尾雀,也为了生存而独自迁徙,行程15,000公里,横穿各洲后风流潇洒地抵达非洲的南端。

学者把候鸟的迁徙行为喻作“地球的脉搏”。

为了生存,候鸟族春来冬去,律动有序,或昼夜兼程,或且翔且住,串缀了悲壮的又是高值的理想珍珠。

堕者、弱者、旁观者,却只能凭借着空想和幻觉去远行。

候鸟迁徙,靠的是良好天赋。

丹顶鹤有着阔长的翅膀,它的体长1.5米左右,而翼展最长可达2.5米,普遍多于身长1米以上。

丹顶鹤有极强的飞翔力,每次迁徙都达到数千公里。

它的形体、骨质、羽翼,都适合长途飞行,飞行时舒展翅膀,伸直头颈和双腿,呈现为“十”字般的流线造型。

丹顶鹤非但体能条件好,还长于“低成本飞行”。

如其顶风起飞,如其借助季风迁徙,如其飞行时排列成“人”字形110度的夹角阵,诸多技巧都可以减少阻力和节省能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丹顶鹤的分布与迁徙
摘要:丹顶鹤---长寿的象征,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它是东亚地区所特有的鸟种,因体态优雅、颜色分明,在这一地区的文化中具有吉祥、忠贞、长寿的寓意。

由于其珍贵稀有,国际资源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其列人濒危物种红皮书,定为易危(vulnerable)物种。

了解丹顶鹤的分布与迁徙,对与丹顶鹤的保护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丹顶鹤简介分布迁徙
一、简介
丹顶鹤,中文学名:丹顶鹤,拉丁学名:Grus japonensis,别称:仙鹤,英文名:Red-crowned Crane,丹顶鹤是鹤类中的一种,因头顶有“红肉冠"而得名。

是东亚地区所特有的鸟种,因体态优雅、颜色分明,在这一地区的文化中具有吉祥、忠贞、长寿的象征,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也叫仙鹤、白鹤(其实白鹤是另一种鸟类)、鴜鷜,中国古籍文献中对丹顶鹤有许多称谓,如《尔雅翼》中称其为"仙禽",《本草纲目》中称其为"胎禽"。

目前世界上野生丹顶鹤仅存2000只。

大型涉禽,全长约140cm。

雌雄羽色相似,仅雄鹤的眼先发红,而雌鹤则淡而不显。

喉、颊和颈的大部分为暗褐色。

翅的内侧次级和三级飞羽均为黑色,长而弯曲盖在白色尾羽之上,故常被误认是黑色的尾羽。

尾羽白色,虹膜褐色,嘴绿灰色,尖端略近黄色。

腿和脚灰黑色。

幼鸟大致为棕黄色,以后变为白色,但头、颈及背呈黄褐色,一年后体形及羽毛和成年鹤相似,仅在背肩部的羽毛仍有少数黄褐色斑。

二、分布
丹顶鹤为涉禽,主要栖息于有水湿地或沼泽湖泊滩涂,分布范围较广。

在中国、俄罗斯、朝鲜、韩国和日本都有分布。

在日本的丹顶鹤约有600只,多为留鸟,是50年代人工饲喂而留住的;俄罗斯是丹顶鹤的繁殖地;在朝鲜和韩国的“三八军事分界线”是丹顶鹤的越冬地。

中国是丹顶鹤分布的主要地区,近几十年来,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来断扩大,开发强度不断增加丹顶鹤的繁殖地比以前大大缩小,主要集中在黑龙江省的三江平原及嫩江中下游地区,
每年有一半以上的丹顶鹤都在此繁殖。

随着近年来的调查工作的不断开展,丹顶鹤新的繁殖地不断被发现。

目前,除黑龙江省和吉林省外,辽宁省的大洼县,内蒙古自治区的昭乌达盟、哲里木盟和兴安盟都有丹顶鹤的繁殖,但这些地区丹顶鹤的种群数量都较少。

与繁殖地一样,丹顶鹤的越冬地比以前明显缩小。

特别是内陆湖泊的越冬地在围湖造田的过程中逐渐消失了。

在江汉平原的荆州地区,80年代的湖泊面积比建国初期减少了77%。

而江汉平原目前是全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土地利用率在湖北居首位,水面面积仅剩下了9%。

“鹤泽”的称号已成为历史。

内陆的其它越冬地,丹顶鹤的数量也甚少,并且呈零星分布。

如在安徽省霍丘县城东湖,当涂县石臼湖,枞阳县莱子湖;鄱阳湖周围的星子、永修和波阳县;里下河地区的江苏高邮湖和邵宝湖之间的低洼地,兴化与宝应交界处即射阳河上游低洼沼泽,洪泽湖两岸河滩洼地等地在80年代初都有丹顶鹤越冬或短暂停留。

三、迁徙
鸟类由于季节周期性的更替,在它的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进行一年两次的移居迁飞,这在动物学上称为鸟类的迁徒。

丹顶鹤是候鸟,每年在2 月下旬至3月上旬开始从越冬地迁飞到繁殖地,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从繁殖地迁飞到越冬地。

每年的秋未冬初,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丹顶鹤开始从北方的繁殖地向南方迁飞,飞到我国的江苏盐城沿海滩涂,黄河三角洲滩涂以及洪泽湖,兴化沙沟地区,其中江苏盐城沿海是丹顶鹤最大的越冬地,每年大约有800---1000只丹顶鹤在此越冬,最多时有1020只。

丹顶鹤环志表明,俄罗斯远东地区丹顶鹤分二线迁飞越冬,一路是东线迁飞到朝鲜半岛(三八线)越冬;西线是迁飞经双台子河口、滦河口、黄河出海口,最终到江苏盐城沿海滩涂即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越冬。

]
每年早春,约在2月下旬至3 月上旬,丹顶鹤又从南方的越冬地向北迁飞,飞到原栖息地繁殖。

我国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是丹顶鹤在我国的主要繁殖,在扎龙最早在3 月上旬便见飞回的丹顶鹤。

3 月中旬为丹顶鹤到达繁殖地盛期。

丹顶鹤就这样年复一年地在繁殖地与越冬地之间迁徒。

丹顶鹤迁徒与气候密切相关。

在南方如盐城,2月底至3月上旬,日平均气温高于3℃时,日最高温度上升至10℃时,丹顶鹤开始向北迁徒;如遇偏南瞬暖风影响,则丹顶鹤加速由南向北迁飞。

在北方如扎龙,10月上中旬,当日平均气温低于3℃以下时,丹顶鹤便开始由北向南迁飞;如有寒潮影响,地面吹起较强的偏北风,则加快丹顶鹤向南迁飞。

三、习性
迁徙时排成"一"字形或"V"字形。

繁殖期4-6月,求偶伴随舞蹈、鸣叫,营巢于具一定水深的卤芦苇丛、草丛中,每产1- 2卵,孵化期30--33天,早成鸟,2岁性成熟,寿命可达50-60年。

全长约120厘米。

栖息于芦苇及其他荒草的沼泽地带。

4月中、下旬开始营巢产卵,筑巢于周围环水的浅滩上的枯草丛中,每窝产卵2枚,雌雄鸟轮流孵卵,孵化期20~33天。

待幼鸟学会飞行,入秋后,丹顶鹤从东北繁殖地迁飞南方越冬。

我国在丹顶鹤等鹤类的繁殖区和越冬区建立了扎龙、向海、盐城等一批自然保护区。

在江苏省盐城自然保护区,越冬的丹顶鹤最多一年达600多只,成为世界上现知数量最多的越冬栖息地。

在嫩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繁殖;长江下游及沿海越冬;在河北、山东为旅鸟,台湾偶见。

四、食性
丹顶鹤为杂食性,主要食用浅水的鱼虾、软体动物以及某些植物根茎,以季节不同而有所变化。

春季以草籽及作物种子为食,夏季食物较杂,动物性食物较多,主要动物性食物有小型鱼类、甲壳类、螺类、昆虫及其幼虫等,也食蛙类和小型鼠类,植物型食物有芦苇的嫩芽和野草种子等。

五、结论
丹顶鹤作为一种世界频危物种,收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为此做出了努力,国家开辟自然保护区.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物力.
应用先进的科技.目的就是保住中国原生的具有丰富文化能证明有措施,但效果在哪里单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我们依然记得那个关于丹顶鹤的故事那位美丽的姑娘.然而盗猎时有发生.关键在于大众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没有一种对物种灭绝以后惨痛结局的认识.没有一种对于事物发展的前瞻.不仅仅是丹顶鹤,还有扬子鳄,中华鲟等珍贵的,堪称活化石的物种频临灭绝.然而我们无知
的同胞却餐桌上大快朵颐.在衣服上装饰斑斓.野生动物的保护不能只靠政府,也不能只靠组织个人,而要靠我们大众.如果万众一心,那么丹顶鹤也有春天.按照现在的状况丹顶鹤的末日不远了,人类的末日也不远了。

参考文献:
[1] 马逸清/李晓民.丹顶鹤研究[M].北京: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5.
[2] 金斯伯格.频危物种[M].北京:外研社,2005.
[3] 关洪亮,鸟类的迁徙之旅[M].北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4]白敬字.国际鹤类保护与研究 [ 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8.
[5]百度百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