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地质思考题
矿井瓦斯防治技术思考题解析

矿井瓦斯防治技术思考题解析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第二章矿井瓦斯防治技术思考题2、试述瓦斯的主要物理及化学性质,了解这些性质对于预防处理瓦斯危害有何意义?矿井瓦斯成分很复杂,其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其次是二氧化碳(CO2)和氮气(N2),还含有少量或微量的重烃类气体(乙烷、丙烷、丁烷、戊烷等)、氢(H2)、一氧化碳(CO)、二氧化硫(SO2)、硫化氢(H2S)等。
甲烷(CH4,俗称沼气),是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
甲烷分子的直径为0.3758×10-9m,可以在微小的煤体空隙和裂隙里流动。
其扩散速度是空气的1.34倍,从煤岩中涌出的瓦斯会很快扩散的巷道空间。
甲烷标准状态时的密度为0.716kg/m3,比空气轻,与空气相比的相对密度为0.554。
如果巷道上部有瓦斯涌出源,风速低时,容易在顶板附近形成瓦斯积聚层。
瓦斯微溶于水。
甲烷虽然无毒,但其浓度如果超过57%,能使空气中氧浓度降低至10%以下。
瓦斯矿井通风不良或不通风的煤巷,往往积存大量瓦斯。
如果未经检查就贸然进入,因缺O2而很快地昏迷、窒息,直至死亡。
瓦斯在适当的浓度能燃烧和爆炸。
在煤矿的采掘生产过程中,当条件合适时,会发生瓦斯喷出或煤与瓦斯突出,产生严重的破坏作用,甚至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3、瓦斯是如何生成的,而煤内实际的瓦斯量是否等于生成量?煤层瓦斯是腐植型有机物(植物)在成煤过程中生成的。
成气过程两个阶段一是生物化学成气时期;二是煤化变质作用时期。
古代植物在成煤过程中,经厌氧菌的作用,植物的纤维质分解产生大量瓦斯;此后,在煤的碳化变质过程中,随着煤的化学成分和结构的变化,继续有瓦斯不断生成。
煤层瓦斯含量的大小,决定于成煤过程中生成的瓦斯量和煤层保存瓦斯的条件。
煤的变质程度越高,生成的瓦斯量越多。
成煤过程生成的瓦斯,大部分都已转移到围岩或大气中去了,煤层实际瓦斯含量的因素,主要是煤炭生成后保存瓦斯的条件,如煤的结构和物理化学特性,成煤后的地质运动和地质构造,煤层的赋存条件,围岩性质等。
瓦斯地质学期末复习资料

瓦斯地质学复习资料矿井瓦斯是指从煤层及煤层围岩中涌出的,以及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气体的统称。
瓦斯成因煤中瓦斯的原始含量与成煤物质、成煤环境、煤岩组成、围岩性质、成煤阶段(生物化学作用、成岩作用、变质作用等阶段)均有关系。
瓦斯的成因类型1、生物成因两个阶段:原生生物成因次生生物成因2、热成因两个阶段:热解成因裂解成因煤层瓦斯发生率煤层瓦斯发生率是指成煤物质从泥炭到特定阶煤所产生的烃类气体的总和,包括生物成因气和热演化成因气。
煤层瓦斯垂向分带各带气体组分煤层瓦斯自上而下可划分为四个带:二氧化碳氮气带、氮气带、氮气甲烷带和甲烷带。
前三个带统称为瓦斯风化带。
瓦斯在煤体内赋存状态游离瓦斯(10-20%)吸附瓦斯(80-90%)煤的瓦斯解吸特征○1煤的瓦斯解吸:煤层压力降到一定程度,煤中被吸附的甲从微表面分离,即发生解吸,他是煤中吸附气因储层压力降低或温度升高等而转变成游离气体的过程。
常用解吸率和解吸量和解吸速度来衡量。
○2煤的解吸瓦斯量:瓦斯压力从平衡状态下过渡到正常标准大气压下,煤体释放的瓦斯量。
○3煤的瓦斯解吸率:解吸气量与总气量的比值称为解吸率。
影响瓦斯吸附量的主要因素1、瓦斯压力2、气体性质3、煤的比表面积4、温度:煤的变质程度5、煤体中的水分:煤的孔隙类型(按成因)原生孔变质孔外生孔矿物质孔煤中孔隙分类(大小)微孔小孔中孔大孔可见孔及裂隙煤尘裂隙系统:1内生裂隙系统 2气胀裂隙系统3外生裂隙系统聚煤期前后平静水体环境有利瓦斯赋存聚煤期前后冲积环境沉积不利于瓦斯赋存影响瓦斯赋存的地质条件:1含煤岩系沉积环境2煤的变质程度3煤层围岩特征4地质构造5煤层埋藏深度6煤田的暴露程度7水文地质条件8岩浆活动围岩特征1.孔隙性、渗透性、孔隙结构2.围岩力学性质和变形特点孔隙性:绝对孔隙度(绝对孔隙度)、有效孔隙度围岩孔隙结构孔隙:系统中膨大部分喉道:沟通孔隙的部分围岩力学性质强岩层:不易塑性变形,易破裂(砂岩和石灰岩) 弱岩层:发生塑性变形(煤层、细碎屑岩类)褶皱构造 (简答题或论述题)褶皱作用一方面使煤层抬升,造成煤层的静压力随之降低,使瓦斯易于解吸;另一方面,褶皱作用的局部区域,特别是在背斜、向斜轴部等受力较强部位裂隙发育,煤层内储气空间增加,这不仅进一步使储层压力下降,而且还使煤层渗透率增加,有利于瓦斯的解吸。
矿井瓦斯防治思考题及习题 2

《矿井瓦斯防治》课习题第一章煤层瓦斯的赋存与含量1.煤层中的甲烷是如何产生的?2.煤层中瓦斯的赋存分带依据什么条件划分?3.影响煤层孔隙特性的因素有那些?4.煤体为何具有吸附特性?5.煤层中的断裂构造是如何影响煤层瓦斯含量的?6.在某一煤层内, 测得其瓦斯压力为1.5MPa, 温度为22℃。
在实验室内30℃的条件下测得该煤样的吸附常数a=35m3 /t,b=2.5MPa-1 , 水份W=1.2%, 灰分A=21%,煤层的孔隙率为5.5%, 假比重为1.3t/m3 。
试求出该处煤体的瓦斯含量。
第二章矿井的瓦斯涌出1.煤层中简单的流场有那些, 各有何特征?2.煤层的透气性系数是如何定义的?它与达西定律中的渗透率有何异同点?3.地应力是如何影响煤层的透气性系数的?4.有一煤层,厚度为3.5米, 打钻测得其内部瓦斯压力为1.4MPa, 钻孔半径为0.05米,钻孔外的大气压力为0.1MPa,在打开钻孔后39.84小时后测得钻孔的瓦斯流量为137.375m3 /d,在实验室内测得该处煤体的瓦斯含量系数为13.27m3 /(MPa2 .d),试求出该处煤层的透气性系数。
5.矿井瓦斯涌出量的表示方式有那些?6.掘进巷道瓦斯的涌出特点?7.回采工作面瓦斯的涌出特点?8.矿井瓦斯涌出量的影响因素有那些?9.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与煤层瓦斯含量的异同点及关系?10.矿井瓦斯等级的确定依据?11.矿井瓦斯涌出预测有那些方法?各适用于什么条件?12.什么是矿井瓦斯平衡?13.掘进巷道瓦斯积聚的处理有那些措施?第三章瓦斯喷出及预防1.什么是瓦斯喷出现象? 它与瓦斯突出有那些区别?2.产生瓦斯喷出的原因有那些? 详细叙述其特点.3.论述防治第一类瓦斯喷出的方法.4.如何防治第二类瓦斯喷出?第四章煤与瓦斯突出及其防治1.什么是煤与瓦斯突出现象?2.简述我国和世界上第一次有记载的突出概况.3.简述目前我国和世界上最大强度的突出概况.4.突出、压出和倾出的力学特征主要有那些?5.突出危险工作面与突出威胁工作面的有何区别.6.什么条件下可能引起延期突出?7.煤巷掘进时, 工作面前方煤体内有几个带? 突出前又有那些变化?8.突出过程分几个阶段? 详细论述.9.地应力和瓦斯压力在突出过程中的作用?10.开采解放层的防突作用有那些?11.如何确定解放范围?12.预抽防突的机理?13.简述石门揭穿突出煤层前应采取那些措施?14.简述石门揭煤时各种防突措施的作用机理.15.简述平巷防突中各种措施的作用机理.16.突出预测有那些作用?17.简述D,K 综合指标法中各项指标与煤层突出危险性的关系.第五章矿井瓦斯爆炸及其预防1.试证明空气中的甲烷浓度为9.5%时发生爆炸最猛烈。
第六章(矿井瓦斯4)

性关系(?)。
第六章 影响煤矿生产的主要地质因素
第五节 矿井瓦斯
三、瓦斯含量的研究
➢煤层瓦斯含量:单位体积或重量的煤体内,在自然条 件下含瓦斯的体积,单位m3/t、m3/m3、cm3/g,它 应包括吸附、游离和溶解瓦斯。
➢ 煤(岩)与瓦斯突出:采掘过程中,在地应力和瓦 斯的共同作用下,破碎的煤、岩、瓦斯由煤体或 岩体内突然向采掘空间抛出的异常动力现象。常 伴有强烈的响声,是冲击力很大的一种冲击地压 现象。
➢ 瓦斯喷出:大量承压瓦斯从煤体或岩体裂隙中大 量异常涌出的现象,常伴有咝咝的响声,但不产 生煤与岩石抛出的动力现象。
第六章 影响煤矿生产的主要地质因素
第五节 矿井瓦斯
四、矿井瓦斯涌出量及矿井瓦斯等级
3、矿井瓦斯等级
瓦斯矿井等级是根据矿井的相对瓦斯涌出量、绝对 瓦斯涌出量和涌出形式划分: 低瓦斯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小于10 m3/t且绝对 瓦斯涌出量小于或等于40 m3/min ; 高瓦斯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大于10 m3/t或绝对 瓦斯涌出量大于40 m3/min ; 煤(岩)与瓦斯(co2)突出矿井,在采掘过程中只 要发生过一次煤(岩)与瓦斯(co2)突出(简称突出) 的矿井。
▪ (5)煤田的暴露程度:暴露式煤田有利于 瓦斯排放,隐伏式煤田有利于其聚积。
▪ (6)煤层埋藏深度(瓦斯梯度的概念)
第六章 影响煤矿生产的主要地质因素
第五节 矿井瓦斯
三、瓦斯含量的研究 1、影响瓦斯含量的地质因素:
➢瓦斯梯度:
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每增加1m3/t时所增加的深度;
➢瓦斯含量梯度: 同一矿井内瓦斯含量每增加1m3/t时所增加的深度;
瓦斯复习题

模块-:瓦斯地质一、填空1、煤层瓦斯是--一作用的产物,是在一一「一过程中形成的。
2、在成煤过程,大致可划分为和两个成气时期。
3、煤中的孔隙可以分为、一一一一一一和一一一一一一-三种4、瓦斯在媒体中呈两种状态存在,即和5、游离瓦斯量的大小与瓦斯压力成一一一一一一一'与瓦斯温度成6、煤层中的瓦斯主要是以状态存在着。
7、气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和。
趴在瓦斯流动场内,瓦斯处于流动状态,具有、和等运动参数。
9、衡量煤层透气性的指标是-一一一一。
10、按照煤在构造作用下的破碎程度,可将构造煤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和二.选择1、矿井瓦斯的成分很复杂,其主要成分是( )A: 甲炕B: 二氧化碳C: 氯气2、生成-S屯褐煤可产生( ) m'瓦斯。
A: 75 B: 80 C: 683、生成一吨肥煤可产生( )旷瓦斯。
A: 200 B: 230 C: 250趴在一般情况下,游离状态的瓦斯只占总量的( ) %左右。
A: 10 B: 12 C: 155、煤层瓦斯自上而下划分为( )带。
A: 1 B: 3 C: 46、瓦斯风化带包括( ). (多选〉A: 二氧化碳氮气带B: 氮气带C: 氯气甲炕带D: 甲炕带7、根据已有资料,突出危险区主要发生在哪些构造部位(构造带) ( ). (多选)A: 封闭向斜轴附近B: 帚状构造的收敛端C: 煤层的扭转区D: 煤层产状变化地带三、判断1、瓦斯的生成、运移、赋存和富集与地质条件密切相关。
( )2、中等变质程度的煤孔隙率最小,变质程度变小和变大时,孔隙率都会增大。
( )3、煤的变质程度越高,煤的瓦斯含量越小. ( )4、真密度与视密度的差值越大,煤的孔隙率也越大。
( )5、直径为O.I~I11m的中孔,构成瓦斯凝结和扩散的空间。
( )6、不同矿区瓦斯风化带的深度有较大差异,但是同一井田的差异很小。
( )7、煤化程度越高,生成的瓦斯量越小。
( )8、一般情况下,煤层中的瓦斯压力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瓦斯地质瓦斯地质瓦斯地质《瓦斯地...

瓦斯地质《瓦斯地质学》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煤与瓦斯突出:煤与瓦斯突出是发生在煤矿井下的一种复杂的瓦斯动力现象,表现为在很短时间(几秒至数十秒)内,大量的煤(几吨至数千吨)和瓦斯(数百至数百万米)由煤体向采掘巷道喷出,伴随着强大的冲击力,破坏煤壁,摧毁巷道,使风流逆转,煤流埋人,甚至造成严重的爆炸事故。
2.保护层开采:煤层群中的首采煤层(非突出煤层),当该煤层开采后,能够使具有突出危险性的煤层丧失或降低危险性。
3.煤层残存瓦斯含量:当煤层受采动影响而涌出一部分瓦斯后,此时,单位重量煤中所含有的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瓦斯体积称之为煤层残存瓦斯含量,它的常用计量单位亦是m3/t和cm3/g。
4.煤层原始瓦斯压力:当煤层未受采动影响而处于原始赋存状态时,煤中平衡瓦斯压力称之为煤层原始瓦斯压力,其物理单位为MPa。
5.瓦斯放散初速度:表示煤体当中瓦斯放散快慢的一个指标,通常是在实验室测定10-60秒充满瓦斯的煤体放散瓦斯的体积。
6.相对瓦斯涌出量:是指在矿井正常生产条件下平均每采一吨煤所涌出的瓦斯体积,单位是m3/t。
7.瓦斯解吸:煤体中的瓦斯由吸附状态转化为游离状态的过程称为瓦斯解吸。
8.瓦斯风化带:煤层中所含瓦斯的CH4成分达80%;煤层瓦斯压力为0.1~0.15MPa;在同样自然条件下(水分和温度等),与煤层瓦斯压力0.1~0.15MPa相当的瓦斯含量;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2m3/t 的这些深度。
9.煤的坚固性系数:坚固性系数或强度系数是一个无量纲量,它用于表示岩石抗冲击能力的大小或破坏时破碎功的大小。
坚固性系数f值越小说明岩石抗冲击能力越小,或破坏时所需要的破碎功越小。
f值的研究表明,它是一个很好的表征煤体破坏程度的量。
10.构造煤:构造煤(deformed coal; tectoniccoal)是在构造应力作用下煤层发生破裂、粉化作用或强烈的韧塑性变形及流变迁移作用,发生物理化学变化,煤层原生的成分、结构、构造发生改变,是地球演化的产物,是地球应力的记录。
第1章思考题与习题

第 1章思考题与习题1、什么是矿井瓦斯?2、试述瓦斯主要物理及化学性质。
了解这些性质对于预防处理瓦斯危害有何意义?3、瓦斯是如何生成的?4、瓦斯在煤内存在形态有几种?相互之间有何关系?主要存在的形态是什么?5、煤层瓦斯垂直分带是如何划分的?6、怎样确定瓦斯风化带的深度?确定瓦斯风化带的深度有何实际意义?7、什么是煤层瓦斯含量?影响煤层瓦斯含量的因素有哪些?8、测定煤层瓦斯压力有何意义?如何测定?9、为什么在井下采掘过程中瓦斯能连续、持久地从煤内涌出?10、瓦斯涌出量与瓦斯含量在数值上是否相等?为什么?11、某采区的月产量为 9000 t,月工作日为 30 天,测得该采区的回风量为 480m 3 /min,瓦斯浓度为0.16‰。
求该采区的瓦斯涌出量。
12、影响瓦斯涌出量的因素有哪些?13、怎样从开采技术因素方面降低瓦斯的涌出量和瓦斯涌出的不均匀性?14、地面大气压和风量变化对瓦斯涌出是如何影响的?15、测定瓦斯涌出来源有何实际意义?如何测定?16、某综采工作面在一个班内测得的瓦斯涌出量如下表所列,求瓦斯涌出不均系数。
测定时间 6:30 7:30 8:30 9:30 10:30 11:30 12:30 13:30瓦斯涌出量/m 3 ·min -1 0.52 0.64 0.66 0.61 0.66 0.61 0.51 0.4817、矿井瓦斯等级分几级?矿井瓦斯等级划分的依据是什么?18、如何鉴定矿井的瓦斯等级?19、某矿于8月份进行矿井瓦斯等级鉴定,该月产煤15000t,月工作日31天,测得的风量、瓦斯浓度和CO2浓度如下表所示,计算该矿井的最大相对瓦斯涌出量和最大相对CO2涌出量。
时间 8 月上旬 8 月中旬 8 月下旬浓度/ % 浓度/ % 浓度/ %风量和浓度 风量/m 3 .min -1 班次 CH4 CO2风量/m 3 .min -1 CH4 CO2风量/m 3 .min -1 CH4 CO2第一班 800 0.62 0.73 821 0.63 0.74 800 0.60 0.71 第二班 830 0.63 0.73 843 0.64 0.75 835 0.61 0.72 第三班 842 0.60 0.70 834 0.62 0.72 817 0.58 0.7020、 正在建设中的新井和生产萎缩的老矿井的相对瓦斯涌出量能否反映矿井的瓦斯危险程度?为什么?21、某矿瓦斯风化带深 170m,采深 240m 时相对瓦斯涌出量 7.2m3/t,300m 时为 11.6 m3/t,预测360m时的相对瓦斯涌出量为多少?22、什么是瓦斯喷出?通常瓦斯喷出有哪几种方式?23、预防和治理瓦斯喷出的主要技术措施有哪些?24、什么是煤与瓦斯突出?煤与瓦斯突出有何特点与危害?25、煤与瓦斯突出的机理是什么?26、煤与瓦斯突出突出的一般规律有哪些?27、如何确定矿井和煤层是否属于有突出危险?28、什么是开采保护层?为什么开采保护层是最有效的预防突出的措施?怎样确定保护范围?29、局部防突的措施有哪些?30、震动放炮预防突出的作用是什么?进行震动放炮要注意哪些事项?31、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方法有哪些?32、瓦斯爆炸的危害有哪些?33、瓦斯爆炸的条件是什么?34、什么是瓦斯爆炸界限?影响瓦斯爆炸界限的因素有哪些?35、某火区内可燃气体的成分为 3.5%CH4,0.02%C3H8,0.04%C2H4,0.06%H2,另外,O2 为 18%。
瓦斯地质学瓦斯地质复习资料整理后

瓦斯地质学复习资料(贡献者:郭亚飞韩宗建等)1.瓦斯:瓦斯是煤在地质历史演化过程中形成的气体地质体。
地质构造地壳中的岩层在地壳运动的作用下发生变形与变位而遗留下的形态。
地质构造的复杂程度控制着煤与瓦斯的突出危险性。
构造煤的发育特征控制着瓦斯抽采级瓦斯治理的难度。
2.瓦斯地质学:研究瓦斯的形成、运移、赋存和发生瓦斯灾害的地质控制理论的一门交叉学科。
3.研究内容瓦斯赋存机理研究;构造煤和瓦斯突出煤体基础理论研究;瓦斯抽采地质控制机理研究;煤与瓦斯突出的地质控制机理研究。
4.瓦斯地质规律:瓦斯与地质因素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
5.含煤盆地是指赋存煤炭的沉积构造盆地。
时间上不连续性,空间上不均匀性。
6.世界5个主要聚煤期:石炭纪聚煤期、二叠纪聚煤期、早中侏罗世聚煤期、晚侏罗早白垩世聚煤期、晚白垩始新世聚煤期,其中石炭纪和二叠纪聚煤期成煤量最多。
7.中国含煤盆地成生时期:主要发生在晚古生代石炭纪以后,并以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晚三叠世)、侏罗纪(早、中侏罗世)、白垩纪(早白垩世)及古近纪和新近纪为主要成煤期。
瓦斯成因:按照生物地球化学营力和热力地球化学营力分类:生物成因(原生生物成因,次生生物成因;热成因(热解成因,裂解成因)。
1 生物成因瓦斯是指由各类微生物的一系列复杂作用过程导致是指由各类微生物的一系列复杂作用过程导致成煤物质降解而生成的瓦斯气体。
成煤物质降解而生成的瓦斯气体。
2 热成因瓦斯是指随着煤化作用的进行,伴随温度升高、煤是指随着煤化作用的进行,伴随温度升高、煤分子结构与成分的变化而生成的瓦斯气体。
分子结构与成分的变化而生成的瓦斯气体。
★次生生物成因瓦斯在煤层中生成并保存的基本条件:⑴煤层经构造抬升进入或曾经进入细菌活动带⑵煤层渗透性较好⑶有携带细菌的潜水活动⑷煤层压力高,围岩封闭性较好★四种作用导致瓦斯中非烃气体异常聚集:A、异常热化学作用B、水渗透作用C、顶板封盖作用D、煤阶和煤岩组成10.煤化作用实质:温度升高条件下化学反应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瓦斯地质学》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瓦斯地质学研究的对象?
2.瓦斯地质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
第二章瓦斯地质基础
1.什么是瓦斯?瓦斯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2.矿井瓦斯来源于哪几个方面?
3. 瓦斯的物理性质有哪些?爆炸范围是多少?
4.瓦斯的危害和用途有哪些?
5.瓦斯是如何形成的?
6.简述瓦斯的垂向分带,各带的瓦斯成份有何不同?
7. 瓦斯风化带的界限是如何确定的?影响瓦斯风化带深度有哪些因素?
8. 瓦斯在煤体中赋存形式有哪几种?
9. 什么是瓦斯吸附?什么是瓦斯解吸?
10 简述煤体中孔隙分类及特征?
11. 煤的等温吸附曲线?影响煤体瓦斯吸附能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2. 煤层瓦斯是如何运移及运移方式有哪几种?
13. 什么是矿井瓦斯涌出?
14. 什么是相对瓦斯涌出量?什么是绝对瓦斯涌出量?
15. 矿井瓦斯涌出形式有几种?
16. 瓦斯流动场的划分有哪些?
17. 矿井瓦斯等级是如何划分的?
18. 什么是煤与瓦斯突出?如何分类?
19. 简述煤与瓦斯突出的特点?压出的特点?倾出的特点?
20. 什么是始突深度?
21. 煤与瓦斯突出预兆有哪些?
22. 煤与瓦斯突出机理是什么?
23. 突出分为几个作用过程?
24. 煤与瓦斯突出的一般规律?
第三章影响瓦斯赋存的地质条件
1. 影响煤层瓦斯赋存的地质因素有哪些?
2. 什么是含煤岩系?什么是煤层围岩?
3. 什么是煤层顶板、底板?什么是直接顶、老顶、伪顶?
4. 简述聚煤期沉积环境的变化是如何影响煤层厚度的变化?
5. 简述沉积环境的演化是如何控制煤层瓦斯的分布?
6. 什么样的沉积序列(组合)对瓦斯保存有利?
7. 什么是突出煤层?什么是突出煤系?
8. 煤的变质程度是如何影响瓦斯的生成量?
9. 什么是绝对孔隙度? 什么是有效孔隙度?
10. 什么岩石的渗透性?表征指标有哪几种?
11. 构造复合、联合处有何特点?
12. 简述煤层围岩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13. 褶皱构造是如何影响瓦斯赋存的?
14. 简述断裂构造是如何影响瓦斯赋存?
15. 埋藏深度是如何影响瓦斯的赋存?
16. 水文地质条件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17. 岩浆侵入对煤层瓦斯是如何影响的?
第四章控制煤与瓦斯突出的地质因素
1. 什么是原生结构、什么是构造结构?什么是软煤?
2. 构造煤分几类?如何识别?
3. 构造煤的瓦斯地质特征有哪些?
4. 为何构造煤发育是发生突出的必要条件?
5. 突出经常发生在哪些地质构造部位?举例说明。
6. 我国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对煤体结构是如何划分的?第五章瓦斯参数测试方法
1. 什么是煤的坚固性系数、如何表示?
2. 什么是瓦斯放散初速度、如何表示?
3. 煤层原始瓦斯压力?煤层残存瓦斯压力?
4. 煤层原始瓦斯含量?煤层残存瓦斯含量?
5. 煤的瓦斯容量?
6. 瓦斯浓度?
7. 煤层瓦斯含量的测定步聚?
8. 煤层瓦斯压力的测定步骤?
9. 瓦斯解吸损失量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10. 简述间接法测定煤层瓦斯含量的步聚?
11. 什么是煤层透气性?如何表示?
12. 煤层透气性系数的测定方法?
第六章突出煤层煤体结构的研究
1. 突出煤体结构的井下观测内容有哪些?
2. 突出煤层煤体结构的室内研究有哪些内容?
3 研究突出煤体结构有什么意义?
4. 突出煤体结构如何划分?划分依据是什么?
第七章瓦斯地质区划和瓦斯地质变量
1 煤与瓦斯突出级别的划分?
1. 什么是瓦斯地质区划,其基本观点是什么?
2. 瓦斯地质区划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3. 瓦斯地质区划指标有哪些?
4. 什么是瓦斯地质变量?什么是定性变量?什么是定量变量?
5. 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有哪几种?
6. 什么是数量化理论?
第八章瓦斯地质图编制
1. 瓦斯地质图和普通地质图有何区别?
2. 瓦斯地质图的种类有哪些?
3. 简述瓦斯地质编图如何编制?
4. 瓦斯地质图的作用有哪些?
5. 瓦斯地质图编图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第九章瓦斯涌出量预测
1. 矿井瓦斯涌出形式有几种?
2. 矿井瓦斯涌出来源有几个方面?
3. 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瓦斯涌出量预测?
4. 影响瓦斯涌出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5. 什么是矿山统计法?适用范围是什么?简述矿山统计法的优缺点?
6. 什么是瓦斯含量法?适用范围?优缺点各是什么?
7. 瓦斯地质数学模型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8. 模型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9. 瓦斯地质数学模型法的适用条件、优缺点?
10. 煤层瓦斯含量预测和瓦斯涌出量预测有什么不同?
11. 瓦斯含量预测方法有哪几种?
12. 瓦斯含量和瓦斯涌出量有何区别?
13. 不同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的适用范围,适用条件?
第十章煤与瓦斯突出预测
1. 区域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方法有几种?分别简述?
2. 工作面预测突出的方法有哪几种?
3. 目前煤矿常用的钻屑指标有哪几种?其含义分别是什么?
4. 瓦斯地质统计法预测的主要观点?
5. 什么是煤厚变化指数?
6. 进行煤与瓦斯突出预测的意义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