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三物理寒假作业答案2020人教版初三物理练习册答案

合集下载

2020九年级上册物理练习册答案人教版

2020九年级上册物理练习册答案人教版

2020九年级上册物理练习册答案人教版第十三章内能第一节分子热运动基础知识 1分子,原子,不停,无规则,引力和斥力。

2互相接触,进入对方,分子在运动,间隙。

3引力,斥力。

4运动,升高。

5A6B7A8A水平提升 9樟脑的分子在运动,升华。

10扩散,加快。

11D12D13C14B15A16A探索研究 17分子间的距离太大,吸引力太小,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18碳分子和钢铁分子之间发生了扩散现象。

19油珠从钢瓶分子间渗出来。

因为钢瓶分子间有间隙,在高压作用下,油分子便能渗出来。

20用乳胶黏合木制家具时,乳胶液体分子与木头分子充分接触,彼此只有微弱的引力作用。

只有当乳胶干了,变成固态,分子间的距离变小,引力作用增大,木头才粘得结实。

21因为用手抹几下,能够使胶带与纸之间的距离变小,增大胶带与纸的引力,才能揭干净。

第一节内能基础知识 1热运动,分子势能,焦耳,分子的热运动,相互运动,越大。

2内,减少,具有,增加。

3(1)增加(2)增加(3)增加。

4(1)做功(2)热传递(3)热传递(4)做功(5)热传递(6)做功。

5(1)×(2)×(3)×(4)√(5)×(6)√。

6减少,热传递。

水平提升 7D8D9D10B11B探索研究12“冒烟”或“冒出火苗”都是因为温度升高,甚至高达木材的燃点,这个现象的产生是因为通过做功的方法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木材温度升高的缘故。

13不是这样。

因为热传递是内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盖棉垫子是为了防止外界的热量向冰棒传递,这样冰棒不容易融化。

14因为空间站穿过大气层反回过程中与空气摩擦做功,使其升温而熔化。

15用打气筒打气时,活塞压缩气体做功,导致气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所以气筒壁会发热。

16啤酒瓶内的气压大于外界的气压,当瓶盖开启时,里面气体膨胀对瓶盖做功,导致气体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使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也就看到“白烟”。

第二节比热容基础知识 1热量,质量,升高的温度,C,J/(kg ℃)。

2020初三物理寒假作业

2020初三物理寒假作业

一、填空部分1、图中所示是自行车上两个典型的轮轴装置,从图中可知脚踏板与________组成了一个省力的轮轴,飞轮与后车轮组成了一个________(选填“省”或“费”)力的轮轴。

2、班级里要组织登楼比赛活动,比一比谁登楼的功率最大。

为此,小明到医务室的体重计上称出了自己的体重G,则他在活动中还须测量的物理量及符号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如图是杂技演员演出时的简图。

分析图中的情景可知,右边演员最终获得的能量来自左边演员最初的_______________能(选填“动”或“重力势”),由于右边演员升高的高度大于左边演员起跳时的高度,因而左边演员的_________一定要更大些。

4、我们知道,火柴可以擦燃,也可以用火点燃,前者是用__________的方式使火柴燃烧,后者是用__________的方法使火柴燃烧,两种方法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5、①人、②大地、③塑料、④金属、⑤油、⑥橡胶、⑦玻璃、⑧陶瓷、⑨盐水等物质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体叫做__________。

6、如图所示,在直流电动机的工作过程中,“换向器”起了关键的作用,它能使线圈刚刚转过平衡位置时就自动改变线圈中的__________,从而实现通电线圈在磁场中的连续转动。

电动机工作时是把电能转化为______能。

7、一只电动机的线圈电阻阻值为R,接在电压为U的电路中正常转动,通过电动机的电流强度为I,则电动机线圈的发热功率为______,电动机对外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

8、如图是研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电路图.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滑至______(选填“a”或“b”)端;实验过程中,当电阻R1=5Ω换成电阻R2=10Ω时,为使R1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滑片应向______(选填“a”或“b”)端滑动.9、电磁铁与普通磁铁相比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电磁铁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很多,在电炉、电铃、电灯中,用到电磁铁的是___ __.10、根据上图所示情景,请你提出一个与功有关的物理问题,并作简答。

2020人教版九年级寒假作业

2020人教版九年级寒假作业

九年级寒假作业(一)——内能一、填空题1.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原子构成的;炒菜时闻到香味,这一现象说明分子;通常液体分子之间的距离比气体的 (选填“大”或“小”)。

2.隔水蒸鸡是海南常见的一道菜,其做法是:将鸡肉用盘子盛好放在装有清水的汤锅上蒸熟。

盘子里的汤汁是水蒸气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

烹饪时,整个房间都能闻到鸡肉的浓香味,这是发生了现象。

3.当空气中的尘埃物超过PM2.5空气质量就严重污染。

PM2.5是指尘埃物直径为2.5微米,合纳米,空气中尘埃物(填“是”或“不是”)分子。

4.用水冷却鸡蛋,鸡蛋的温度降低,内能,这是通过改变了鸡蛋的内能;若水的质量为0.2kg,水温升高了10℃,则水吸收的热量为 J。

5.“端午深情,粽叶飘香”,其中“粽叶飘香”说明分子在;煮粽子时是通过方式增大粽子内能的。

6.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是和.在使用打气筒时,筒壁下部会发热,主要原因是通过方式使筒内空气内能增加,再通过方式使筒壁内能增加.7.端午节那天,妈妈煮荼叶蛋时小明闻到浓郁的茶叶蛋香味,这是属于现象。

若将质量为2kg的水温度从20℃加热到70℃时,水吸收的热量是 J。

8.小夏在探究“物质的放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分别用质量相等的水和另一种液体进行了实验,并用图象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如图所示.实验中,水和另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分析图象可以得出:物质为水,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 J/(kg•℃).9.用两个相同的“热得快”,分别给质量、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如图,根据图象可知,甲液体的比热容乙液体的比热容.加热相同的时间,甲吸收的热量乙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用如图所示的两个相同装置,同时给质量相同的水和铁砂加热,升温较慢的物质是,因为它的较大.8910二、选择题11.下列内容中不属于分子动理论基本知识的是()A.物质由大量分子、原子构成的B.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C.热量只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D.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12.“便利贴”的背面有粘性,可方便地贴在课本上,其利用的物理知识是()A.分子间有引力B.分子间有斥力C.分子间有空隙D.分子是运动的13.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B.手捏海绵,海绵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C.扫地时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D.扩散现象不能在固体中发生14.我们的家乡芜湖四季如画.下列景象中,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的是()A.初春的镜湖柳絮飞扬B.盛夏的陶辛荷花飘香C.深秋的赭山落叶飘零D.寒冬的长江烟波浩淼15.下列实例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锯木头时的锯条温度升高B.加入冰块的饮料温度降低C.倒入热牛奶的杯子温度升高D.放入冷水中的热鸡蛋温度降低16.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越低,分子运动越剧烈B.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C.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D.物体的温度为0℃时,其内能为零17.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低的物体可能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多B.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C.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D.物体温度升高,它的热量一定增加18.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就一定不变B.物体温度升高,所含热量增多C.物体温度相同,它们之间就不能发生热传递D.物体温度越高,放出的热量越多19.甲、乙两种物体质量相同而比热容不同,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分别加热相同的时间,则()A.比热容小的吸收热量多B.比热容大的吸收热量多C.初温低的吸收热量多D.甲、乙吸收的热量一样多20.甲、乙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2:3,吸收热量之比为3:1时,它们升高的温度相同,则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A.9:2B.2:9C.1:2D.2:121.由c=Q/m(t-t0),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B.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C.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D.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22.初温相同的铜和铅,它们的比热容之比是3:1,质量之比是2:3,若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铜升高的温度与铅升高的温度之比是()A.1:2B.2:1C.2:9D.9:223.自从汤姆逊发现了电子,人们开始研究原子内部结构.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原子结构的模型,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由卢瑟福提出的、最为大家接受的原于结构模型与下列哪个图最相似?()A.西红柿B.西瓜C.面包D.太阳系24.将质量相同、材料不同的三块金属甲、乙、丙,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放到表面平整的石蜡上.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由此说明三块金属的比热容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25.如图所示,用注射器抽取空气,用手指封闭注射器的筒口,快速用力推压注射器的活塞,则注射器内空气()A.密度会变小B.分子间斥力会减小C.内能会增大D.温度会不变26.如图所示,四溢的花香引来了长喙天蛾,该现象主要说明()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C.分子间有引力和斥力D.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24 25 2627.将2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ρ二氧化氮>ρ空气)的玻璃瓶口对口对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开隔板后,通过观察瓶内颜色变化推断气体分子是否作无规则运动.对于玻璃瓶的三种放置方法(如图所示),四位同学判断正确的是()A.小华认为甲图放置最不合理 B.小夏认为乙图放置最不合理C.小梦认为丙图放置最不合理D.小满认为三种放置方法都不合理28.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C.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D.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温度升高的比乙液体温度升高的多27 2829.如图所示,瓶内有一些水,用带孔的橡皮塞把瓶口塞住,向瓶内打气一会儿后,瓶塞跳起,在瓶塞跳起的过程中,下列关于瓶内气体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对瓶塞做功,气体的内能减少B.瓶塞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减少C.气体对瓶塞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加D.瓶塞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加30.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a、b 两种不同液体,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线比较两液体的比热容是A.a液体比热容大B.b液体比热容大C.两种液体比热容一样大D.无法判断29 30三、实验题31.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加热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

初三下册物理寒假作业答案人教版

初三下册物理寒假作业答案人教版

初三下册物理寒假作业答案人教版初三下册物理寒假作业答案人教版假期来了,大家是不是特别开心呀?但是小编提醒大家:我们还是个学生,主要任务还是学习哦!鉴于此,小编精心准备了这篇初三下册物理寒假作业答案人教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1.C 解析:虽然电视机、电风扇、电热毯、电灯的额定功率都一样,但只有电热毯是纯电阻,它把所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故发热是最多的.2.C3.A4.B5.B 解析:由题意可判断出两导体质量m甲m乙,两电阻R 甲6.C 解析:灯泡的亮度取决于灯泡的实际功率,灯L1较亮,灯L2较暗,说明灯L1的实际功率P1大于灯L2的实际功率P2.因为小灯泡L1、L2串联在电路中,所以通过两灯泡的电流相同,根据P=I2R,可以判断出灯L1的电阻R1大于灯L2的电阻R2.7.B8.A 解析: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测量通过R1的电流,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测量通过R1和R2的电流之和.并联电路中,电流跟电阻成反比,即R1R2=I2I1=5-11=4∶1.电功率P1P2=UI1UI2=I1I2=15-1=1∶4.9.C 10.CR=U2额P额=220 V21 210 W=40 .(2)t=3 min=180 s时间内电水壶消耗的电能W=1803 600 kWh=0.05 kWh=1.8105 J电水壶的实际电功率P实=Wt=1.8105 J180 s=1 000 W.(3)该同学家的实际电压U实=P实R=1 00040 V=200 V.21.解:(1)m=V=1.0103 kg/m31.810-3 m3= 1.8 kgQ=cmt=4.2103 J/(kg℃)1.8 kg(100 ℃-20 ℃)=6.048105 J.(2)W= 503 0003.6106 J=6 104 JP实=Wt=6104 J60 s=1 000 WR=U2额P额=220 V21 210 W=40U实=P实R=1 000 W40 =200 V.(3)t=QP实=6.048105 J1 000 W=604.8 s.初三下册物理寒假作业答案人教版就分享到这里了,更多相关内容请点击查看查字典物理网初三物理寒假作业栏目页!。

初三物理寒假作业试题(含答案)

初三物理寒假作业试题(含答案)

初三物理寒假作业试题(含答案 )查字典物理网为大家采集整理了初三物理寒假作业试题(含答案 ),希望大家能够专心去做,不要只顾着玩耍哦!一、选择题 (本题包括 10 小题,共30 分。

1~ 8 小题为单项选择题,选对得 3 分,选错得O 分。

9、10 题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可能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可能多个选项正确,所有选对得 3 分,选对不全得 2 分,有选错的得O 分。

本试卷 g 取 1ON/kg)1.以下有关热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我们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B.使用温度计时,第一要看清它的最大值,即量程C.有的分子间只有引力,有的分子间只有斥力D.四冲程内燃机中,只有做功冲程做功2.以下列图,在下面的四个情况中,属于光的直线流传的是3.电磁感觉现象的发现,进一步揭穿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由此发了然发电机,令人类大规模用电成为可能,开辟了电气化时代。

发现这一现象的科学家是A. 麦克斯韦B.安培C.法拉第D.奥斯特4.以下吻合本质的是A. 上自习课时,同学们脉搏跳动的平均时间间隔约为0.3 秒B.初三同学一手乍(张开的拇指和中指指端之间的距离)的距离约为 20 厘米C.一瓶矿泉水的体积约50 升D.我们平常使用的笔的质量约为0.5 千克5.以下说法不吻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A.将控制电灯的开关安装在火线与灯之间B.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须使用三孔插座C.使用试电笔时,切记手不能够接触试电笔上的金属部分D.家庭电路增添大功率用电器时,须检查导线和保险丝可否需要更换6.关于声音和物质结构,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声音在不相同介质中流传速度相同B.原子核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可以听到声音D.课上是经过实验和推理的方法得出了真空不能够传声的结论7.以下关于电与磁,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用电器工作时就是不断地耗资电源的电荷B.磁场看不见,但倒是客观存在的C.电动机是依照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作用的原理制成,并将机械能转变成电能D.扬声器 (喇叭 )是把声音信号变换成电信号的一种装置8.体积为 60L 的救生圈,所受重力为50N,体重为450N 的林林同学在水中使用这个救生圈,当他处于静止状态时,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人和救生圈没入水中,处于悬浮状态B.人和救生圈飘扬,部分露出水面C.人和救生圈沉入水底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9.汽车在牵引力的作用下沿平直公路做匀速直线运动,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汽车的重力和汽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B.汽车的牵引力和地面碰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C.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若是关闭发动机,汽车还会连续向前运动一段时间,是由于汽车拥有惯性10.以下列图电路,开关闭合后,电源两端电压恒为6V 。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寒假作业答案参考(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寒假作业答案参考初中是我们人生的第一次转折,面对初中,各位学生一定要放松心情。

查字典物理网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寒假作业答案参考,希望给各位学生带来帮助。

1答案:A 点拨:尘土属于小物体,它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而不是分子的运动,B、C、D选项中均是由于分子热运动引起的,答案为A选项。

2答案:D 点拨:能够闻到酒精的气味是酒精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所以D选项正确。

3答案:D 点拨:难以压缩表明分子间有斥力,墨水散开是由于分子运动的结果,酒精与水混合后体积变小,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只有D选项能说明分子间存在吸引力。

4答案:B 点拨: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A、C、D选项的能量的形式没有变化,是内能之间的转移,都是通过热传递来改变物体的内能,而B选项中,划火柴时,火柴头通过摩擦使机械能转化为火柴头的内能,使其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火柴的着火点而被点燃,是能量的转化,故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5答案:AC 点拨:冰花是室内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玻璃发生凝华形成的,故A选项正确;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雪糕周围的冷空气发生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悬浮在空气中就是所看到的“白气”,故B选项错误;将-18 ℃的冰块放在冰箱9答案:C 点拨:由图可知,冰的初温为-40 ℃,吸热后当温度达到0 ℃,继续吸热开始熔化,直到点C时,冰完全熔化为水。

继续吸热后水的温度逐渐升高,达到100 ℃,再吸热开始沸腾。

由于同种晶体的熔点等于凝固点,故C选项正确;A、B、D选项错。

10答案:A 点拨:当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物质甲和水加热时,使物质甲与水升高相同的温度(Δt=60 ℃),甲需要10分钟,水需要20分钟,说明甲吸收的热量是水的一半,根据Q吸=cmΔt可知,在m、Δt相同时,Q甲吸= Q水吸,所以c甲= c水=2.1×103 J/(kg?℃)。

故A选项正确。

【精品】初三物理寒假作业(含答案)

【精品】初三物理寒假作业(含答案)

初三物理寒假作业(含答案)很多同学因为假期贪玩而耽误了学习,以至于和别的同学落下了差距,因此,小编为大家准备了这篇初三物理寒假作业(含答案),希望可以帮助到您!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11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 2题有两个选项正确,只选一个且正确得1分,有错选项不得分。

把符合题意的选项的字母填在括号内)1、( )下列实例中,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A、利用B超检查身体B、利用声呐探测海洋深度C、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D、医生用听诊器诊断疾病2、( )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近视眼镜利用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B、照相时,被照人应该站在照相机镜头前的二倍焦距以外C、放大镜可使物体成倒立放大的虚像D、使用投影仪时,投影仪镜头到屏幕的距离应在一倍焦距的二倍焦距之间3、( )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放热过程的是4、( )以下估侧中,符合实际的是A、电视机的功率约为200W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C、中考时,你所在考场的室温约为45℃D、课桌的质量约为200g5、( )一辆坦克行驶在水平场面上,下述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A、坦克受到的重力和坦克对地面的压力B、坦克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坦克的支持力C、坦克受到的摩擦力和坦克受到的重力D、坦克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坦克的支持力6、( )如图所示的四种情行,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A.甲图电视天线与输电线接触B.乙图导线绝缘皮破损继续使用C.丙图在输电线上晾晒湿衣服D.丁图发现有入触电要用绝缘物体把电线挑开,不可直接用手拉7.有一质地均匀的长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为P,。

若把长方体沿图示的虚线方向竖直切成a、b两部分,使b的体积是a的二倍,取走a后,剩余部分b对地面的压强为P2,则A、P2=P1B、P28.当你乘坐出租车赶来参加中考时,会看到两旁的楼房和树木飞快地向后退去,这时以周围的哪个物体为参照物你是静止的A、路边的树木 B.路旁的楼房 C.出租车的座椅 D.迎面驶来的小汽车 .9.如图所示的用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 .食品夹 B.钓鱼竿 C.天平 D.撬棍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和R2均为定值电阻,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1和S2,两电表均有示数。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2020年寒假作业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2020年寒假作业

知识点填空1.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主单位是“”。

单位之间的关系为:1km=m;1m=dm;1dm=cm;1cm= mm;1mm=µm;1µm=nm。

(2)长度的测量工具:(3)“读”要估读到分度值的。

2.时间的单位:时间的单位是1h=min=s。

(2)时间的测量工具:3.误差避免,减小误差的方法:4.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叫做机械运动。

5.当一个物体相对于位置发生了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如果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的。

6.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1)通过相同的距离比较的大小。

(2)相同时间内比较通过的多少。

7.速度(1)物理意义:速度是描述的物理量。

(2)速度计算公式:v=。

(3)速度的单位①国际单位:,②常用单位:,③单位的换算关系:1m/s=km/h。

(3)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①对于匀速直线运动,虽然速度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但速度的大小却与路程和时间。

②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v=,式中t为,s为。

习题1.(2017,六盘水)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约为1 mm B.飞机正常飞行的速度约为60 km/hC.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约为200 g D.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约为1 N2.如图所示,菲菲和翔翔坐在车厢内,观察判断火车的运动情况。

菲菲:以窗外的动车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变化了,因此火车是运动的。

翔翔:以窗外的站台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没有变化,因此火车是静止的。

以上判断()A.菲菲正确B.翔翔正确C.两人都正确D.两人都不正确3.(2017,云南)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mB.0~30 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C.甲的运动速度为10 m/sD.甲、乙是同时出发的4. (1)图甲测定橡皮的长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cm,正确的视线方向是______,橡皮的长度是________c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