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t3默认簇大小
第3讲 PQMAGIC软件的使用详解(20111109)

NTFS文件系统(续8)
尽管NTFS系统具有优秀的性能,但 对于1GB以下的硬盘来说,FAT32文件 系统比NTFS文件系统开销小且显示出更 大的吞吐量。因此,如果不考虑安全性, 并且硬盘(或分区)不是非常大,那么, 在Windows NT和Windows XP中使用 FAT32文件系统或许比NTFS文件系统 要好。
分区类型的可选项有:如下图所示:
第3讲 PQMAGIC软件使用
内容提要 在这一讲中,我们主要介绍 PQMAGIC软件的使用方法,在介绍 PQMAGIC的使用方法之前,我们先 介绍一下文件的格式。 • 文件的格式 • 硬盘分区的原则,逻辑磁盘的大小与 簇大小之间的关系。
文件系统
计算机中文件存储的最小单位为簇。 每个簇的容量是随着逻辑磁盘的大小而不 同。计算机中常用的文件格式有:FAT文 件系统和NTFS文件系统以及LINUX下所 用的文件格式。 FAT文件系统包括 FAT12、FAT16 和FAT32等三个文件系统格式。 NTFS文件系统 LINUX 系 统 下 使 用 的 ext2, ext3, linux swap等。
• 下面我们介绍一下实现各种分区的方法 • FAT16、FAT32通常都是在DOS下来完 成的。DOS下随DOS操作系统提供的可 执行文件为FDISK。
• 在DOS下利用FDISK软件,创建的FAT16 分 区,所有的逻辑分区容量总和为8GB,每个逻 辑分区的容量在10MB~2047 MB(2GB)。 若该硬盘还有剩余空间,也可以分配给FAT32、 NTFS、Linux等,也就是说在一个硬盘上可以 有多个分区。
pqmagic分区大师的主要功能
pqmagic分区大师的主要功能有:不 丢失文件,可以任意改变分区的大小。通 常我们所使用的主要功能有:创建分区、 删除分区、改变分区大小(调整分区大 小)、合并分区(对于合并分区也可以通 过调整分区大小与删除分区二者的结合来 完成)。下面我们就逐项功能介绍。
ext3 文件系统

以根用户身份键入以下命令来检查分区的错误:
/sbin/e2fsck -y /dev/ hdb1
然后通过键入以下命令来把分区重新挂载为 ext2 文件系统:
mount -t ext2 /dev/ hdb1 /mount/point
在以上命令中,把 /mount/point 替换成分区的挂载点。
1.4. 还原到 ext2 文件系统
因为 ext3 相对来说比较新,某些磁盘工具可能还不支持它。例如,你可能需要使用 resize2fs 来缩小某分区,该命令不支持 ext3。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有必要把文件系统暂时还原成 ext2。
要还原分区,你必须首先卸载分区。方法是登录为根用户,然后键入:
umount /dev/ hdb X
在以上命令中,把 /dev/ hdb 替换成设备名称,把 X 替换成分区号码。本节以后的示例命令将会使用 hdb1 来代表设备t2,以根用户身份键入以下命令:
/sbin/tune2fs -O ^has_journal /dev/ hdb1
由 ext3 文件系统提供的登记报表方式意味着不洁系统关机后没必要再进行此类文件系统检查。使用 ext3 系统时,一致性检查只在某些罕见的硬件失效(如硬盘驱动器失效)情况下才发生。不洁系统关机后,ext 文件系统的恢复时间不根据文件系统的大小或文件的数量而定,而是根据用于维护一致性的 登记日志(journal) 的大小而定。根据你的硬件速度,默认的登记日志只需花大约一秒钟来恢复。
下一步,删除根目录下的 .journal 文件。方法是转换到分区的挂载目录中,然后键入:
rm -f .journal
你现在就有一个 ext2 分区了。
如果你永久地把分区改换成 ext2,请记住更新 /etc/fstab 文件。
Ext2和Ext3文件系统

Ext2和Ext3文件系统Ext2: 是GNU/Linux 系统中标准的文件系统,其特点为存取文件的性能极好,对于中小型的文件更显示出优势,这主要得利于其簇快取层的优良设计。
其单一文件大小与文件系统本身的容量上限与文件系统本身的簇大小有关,在一般常见的x86 电脑系统中,簇最大为4KB, 则单一文件大小上限为2048GB, 而文件系统的容量上限为16384GB。
但由于目前核心 2.4 所能使用的单一分割区最大只有2048GB,因此实际上能使用的文件系统容量最多也只有2048GB。
Ext3: 顾名思义,它就是ext2 的下一代,也就是在保有目前ext2 的格式之下再加上日志功能。
目前它离实用阶段还有一段距离,也许在下一版的核心就可以上路了。
ext3是一种日志式文件系统。
日志式文件系统的优越性在于:由于文件系统都有快取层参与运作,如不使用时必须将文件系统卸下,以便将快取层的资料写回磁盘中。
因此每当系统要关机时,必须将其所有的文件系统全部卸下后才能进行关机。
如果在文件系统尚未卸下前就关机(如停电) 时,下次重开机后会造成文件系统的资料不一致,故这时必须做文件系统的重整工作,将不一致与错误的地方修复。
然而,此一重整的工作是相当耗时的,特别是容量大的文件系统,而且也不能百分之百保证所有的资料都不会流失。
故这在大型的伺服器上可能会造成问题。
为了克服此问题,业界经长久的开发,而完成了所谓‘日志式文件系统(Journal File System) ’。
此类文件系统最大的特色是,它会将整个磁盘的写入动作完整记录在磁盘的某个区域上,以便有需要时可以回朔追踪。
由于资料的写入动作包含许多的细节,像是改变文件标头资料、搜寻磁盘可写入空间、一个个写入资料区段等等,每一个细节进行到一半若被中断,就会造成文件系统的不一致,因而需要重整。
然而,在日志式文件系统中,由于详细纪录了每个细节,故当在某个过程中被中断时,系统可以根据这些记录直接回朔并重整被中断的部分,而不必花时间去检查其他的部分,故重整的工作速度相当快,几乎不需要花时间。
ext3文件系统目录限制问题

ext3⽂件系统⽬录限制问题昨晚排查了在KVM的build系统中的⼀个问题,跟踪到后⾯发现在⼀个下mkdir创建⽬录失败。
我⼿动试了⼀下,提⽰如下:cannot create directory `/home/master/jaytemp` too many links我发现是在⼀个⽬录下的⼀级⼦⽬录数量是有的,遂做了点实验和调查,结合⽹上⼈写的博客,得到如下的⼀些关于⽬录个数和⽂件个数限制的结论。
1.ext3⽂件系统⼀级⼦⽬录的个数默认为31998(个),准确地说是32000个。
为了cpu的搜索效率⽽规定的,要想改变数⽬限制需要重新编译内核。
我看到在kernel代码中有这样的:include/linux/ext2_fs.h:#define EXT2_LINK_MAX 32000include/linux/ext3_fs.h:#define EXT3_LINK_MAX 32000为什么说31998个呢?这是因为mkdir创建⼀个⽬录时,⽬录下默认就会创建两个⼦⽬录的,⼀个是.⽬录(代表当前⽬录),另⼀个是..⽬录(代表上级⽬录)。
这两个⼦⽬录是删除不掉的,“ rm . ” 会得到“rm: cannot remove `.' or `..'”的提⽰。
所以32000-2=31998。
另外,你可以通过如下的脚本来尝试。
#!/bin/bashmkdir tmpcd tmpi=1while [ $i -lt 35000 ]domkdir $iif [ $? -ne 0 ]; thenecho "cannot make dir $i"exitfi((i++))done运⾏这个脚本,你最后将得到“mkdir: cannot create directory `31999': Too many links”的错误信息。
另外,不建议在⼀个⽬录下有太多的⽂件或者⽬录,这回降低查找⽂件或⽬录的性能。
硬盘簇大小如何设置比较合适?

也许可以通过一些工具实现簇的修改并要满足大分区,但是那样肯定会带来问题。
是不是在容量所能支持的范围内,簇越小越合适?像你文本文件(小文件)比较多的话,这个提法是对的,但如果都是大文件的话就无所谓了。
PS:你这个问题很好,相信问完、回答完或后面来看完的人都能学到知识。:)
如果要获得大文件存储,选择NTFS才是明智的。
另外设置簇的大小设置多大?个人觉得可以归结为存储效率及运行效率来讨论,簇设置越小,存储效率越高,但产生磁盘碎片也越多。簇设置越大,存储效率越低,但产生的碎片少。
结论:
1、需要存储4GB以上的大文件,选用NTFS;
2、需要使用只支持读取FAT的如DOS,使用FAT32;
硬盘簇的大小设为多少才合适
在NTFS文件系统中如何设置簇的大小
默认的情况下,在格式化的时侯如果没有指定簇的大小,那么系统会根据分区
的大小选择默认的簇值。其实在NTFS文件系统中格式化的时候,可以在“Format”命
令后面添加“/a:UnitSize”参数来指定簇的大小,UnitSize表示簇大小的值,NTFS支持
3、想存储效率高,小文件较多(如文本文件),降低簇大小,但需要经常整理碎片;
4、存储块头大的媒体文件,增加簇大小可减少碎片。
不知道你觉得这个回答如何?
补充:这里有个表你看看
分区大小 FAT16簇大小 FAT32簇大小
16MB-32MB 2KB 不支持
使用压缩功能对簇大小的要求
在Windows 2000/XP系统中,为了使用压缩功能来节省磁盘空间,必须遵循两个
条件:一、磁盘分区必须是NTFS 文件系统;二、分区中簇的大小不得超过4KB(默认簇的大小,即4996字节)。
NTFS、FAT,和exFAT默认簇大小

NTFS、FAT,和exFAT 默认簇大小卷被格式化为NTFS、FAT 或exFAT 通过使用下列方法之一时,将由Windows 中使用下列默认值:∙使用FORMAT 命令从命令行没有指定簇大小。
∙格式化卷从Windows 资源管理器时该分配单元在格式对话框中的框列出了默认分配大小。
在Windows NT 4.0 和更高版本的NTFS 最小默认情况下,群集大小是4 千字节(KB),因为NTFS 文件压缩不可能更大的簇大小的驱动器上。
所以格式将永远不会使用大于4 KB 群集,除非用户明确覆盖默认值,通过使用/A: 开关(对于命令行格式)或通过在$ 格式中指定一个更大的簇大小在Windows 资源管理器对话框。
当您使用该Convert.exe 实用程序将FAT 分区转换为NTFS,Windows 始终使用原始的FAT 的簇大小为NTFS 的群集大小对于群集大小,最多4 KB。
是否大于4 KB FAT 的簇大小群集将转换到NTFS 为4 KB。
这是因为FAT 的结构群集边界上对齐,以便任何更大的簇大小将不允许转换为函数。
另请注意,在Windows NT 3.5 3.51,下的一个分区进行格式化时和4.0 设置是将分区是首先格式化为FAT 并因此簇大小也总是会如上文所述,在安装程序格式化分区后再转换为NTFS。
∙NTFS 的的默认簇大小下表描述了为NTFS 的默认的簇大小。
卷大小Windows 3.51NTWindows4.0 NTWindows 2000、Windows XP、 Windows Server 2003、WindowsVista 和Windows Server 20087 mb–512 MB 512 字节 4 KB 4 KB 512 mb–1 GB 1 KB 4 KB 4 KB 1gb gb–2 2 KB 4 KB 4 KB 2 gb–2 TB 4 KB 4 KB 4 KB 2 tb–16 TB 不支持* 不支持* 4 KB 16tb–32 TB 不支持* 不支持* 8 KB 32tb–64 TB 不支持* 不支持* 16 KB 64tb–128 TB 不支持* 不支持* 32 KB 128tb–256 TB 不支持* 不支持* 64 KB >256 TB 不支持不支持不支持注意 * 由于MBR 的限制,不支持的方法。
Linux对EXT3分区大小进行无损更改的步骤

这篇文章是关于如何对ext3分区的大小进行无损转换的。
文章具体说明了如何增大或缩小一个已有的ext3分区,以及如何合并两个ext3分区。
当你发现你已有的分区方案已经不满足实际需求,而又不想用LVM的时候,这种方式将非常有用。
当然,要达成这个目标,有很多不同的方法,而我是使用的这个方法,因此,我不保证对于所有人都是适用的。
1、基础事项:首先请注重,下面所有的命令都需要以root身份执行,所以假如你是ubuntu用户的话,使用sudo su命令来切换身份。
所有步骤都是在ubuntu Edgy Eft桌面系统中测试的,这个系统的所有文件都位于一个大的分区中(大概10GB,设备名/dev/sda1)。
就像这样:df -h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dev/sda1 9.5G 4.1G 4.9G 46% /varrun 94M 132K 94M 1% /var/runvarlock 94M 0 94M 0% /var/lockudev 10M 52K 10M 1% /devdevshm 94M 0 94M 0% /dev/shmlrm 94M 18M 77M 19% /lib/modules/2.6.17-10-generic/volatile需要被更改大小的分区在进行操作之前应该首先被卸载(umount),很显然,假如像本例中这种装有所有重要的系统文件的分区,这样的操作是不可行的。
因此,我们需要一张live-CD,当然是Linux的,一会就可以用它来帮忙启动系统。
假设你的操作对象是无法实际接触到的远程系统,就需要保证在该机器上拥有能够用于启动的,取代live-CD的rescue 系统,而且还需要附带以下工具:fdisk,umount,fsck,tune2fs,e2fsck,resize2fs。
从目前的情况看,绝大多数主机公司都会提供带rescue系统的相应的服务器。
Linux文件系统Ext2,Ext3,Ext4性能大比拼

Linux kernel 自2.6.28 开始正式支持新的文件系统Ext4。
Ext4 是Ext3 的改进版,修改了Ext3 中部分重要的数据结构,而不仅仅像Ext3 对Ext2 那样,只是增加了一个日志功能而已。
Ext4 可以提供更佳的性能和可靠性,还有更为丰富的功能:1. 与Ext3 兼容。
执行若干条命令,就能从Ext3 在线迁移到Ext4,而无须重新格式化磁盘或重新安装系统。
原有Ext3 数据结构照样保留,Ext4 作用于新数据,当然,整个文件系统因此也就获得了Ext4 所支持的更大容量。
2. 更大的文件系统和更大的文件。
较之Ext3 目前所支持的最大16TB 文件系统和最大2TB 文件,Ext4 分别支持1EB(1,048,576TB,1EB=1024PB,1PB=1024TB)的文件系统,以及16TB 的文件。
3. 无限数量的子目录。
Ext3 目前只支持32,000 个子目录,而Ext4 支持无限数量的子目录。
4. Extents。
Ext3 采用间接块映射,当操作大文件时,效率极其低下。
比如一个100MB 大小的文件,在Ext3 中要建立25,600 个数据块(每个数据块大小为4KB)的映射表。
而Ext4 引入了现代文件系统中流行的extents 概念,每个extent 为一组连续的数据块,上述文件则表示为“该文件数据保存在接下来的25,600 个数据块中”,提高了不少效率。
5. 多块分配。
当写入数据到Ext3 文件系统中时,Ext3 的数据块分配器每次只能分配一个4KB 的块,写一个100MB 文件就要调用25,600 次数据块分配器,而Ext4 的多块分配器“multiblock allocator”(mballoc)支持一次调用分配多个数据块。
6. 延迟分配。
Ext3 的数据块分配策略是尽快分配,而Ext4 和其它现代文件操作系统的策略是尽可能地延迟分配,直到文件在cache 中写完才开始分配数据块并写入磁盘,这样就能优化整个文件的数据块分配,与前两种特性搭配起来可以显著提升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下是对ext3文件系统默认簇大小的分析:
簇大小是文件系统中用于存储数据的最小单元大小。
在ext3文件系统中,默认的簇大小是根据文件系统的性能和磁盘空间的使用情况来设置的。
默认情况下,ext3文件系统的簇大小为4KB。
簇大小对文件系统的性能和磁盘使用情况有重要影响。
如果簇大小设置得过大,会浪费磁盘空间,因为不是所有的簇都会被实际使用。
相反,如果簇大小设置得过小,会降低文件系统的性能,因为需要更多的I/O操作来读取和写入数据。
在ext3文件系统中,默认的簇大小是由系统配置参数决定的,这些参数是在创建文件系统时设置的。
在大多数情况下,ext3文件系统的簇大小是合理的,能够满足大多数应用的需求。
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需要优化磁盘使用或提高文件系统性能时,可以调整簇大小。
要调整ext3文件系统的簇大小,需要编辑ext3文件系统的元数据目录中的fs.block_size参数。
这个参数的值决定了簇的大小,可以通过修改它来改变簇的大小。
需要注意的是,调整簇大小可能会影响文件系统的性能和磁盘使用情况,因此在进行更改之前,应该仔细评估当前的情况和需求。
总的来说,默认的ext3文件系统簇大小是在综合考虑了性能和磁盘使用情况后设置的。
在大多数情况下,默认的簇大小可以满足需求。
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需要优化磁盘使用或提高文件系统性能时,可以调整簇大小。
在进行更改之前,应该仔细评估当前的情况和需求。
如果您需要了解更多关于ext3文件系统的详细信息,可以参考相关文档和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