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课件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48张PPT)

(3)质点的条件
①物体的形状、大小可忽略时,一般可以看作质点 例如:研究地球的公转 抛出去的手榴弹在空中的运动
②平动的物体一般可以看作质点 例如: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分析:车身上各部分的运动情况相同,当我们把汽车作为 一个整体来研究它的运动的时候,就可以把汽车当作质点。
③物体只做转动时,不能看做质点 例如:乒乓球在空中只做旋转运 动时
注意
坐标系是在参考系的基础上抽象出来的概念,是 抽象化的参考系。
(2)坐标系的构成要素
原点 单位长度 正方向
数字 物理量的符号 单位
直线坐标系
(3)坐标系的种类
①一维坐标(直线坐标系) 描述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即物体做一维运动时,可以以 这条直线为 x 轴,在直线上规定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建立 直线坐标系。如图所示,若某一物体运动到A点,此时它的位置坐 标 xA=3m,若它运动到B点,则此时它的坐标 xB=-2m(“-” 表示沿 x 轴负方向)。
练习1
问题思考:
送瘟神
绿水青山枉自多 千村薜荔人遗矢 坐地日行八万里 牛郎欲问瘟神事
毛泽东
华佗无奈小虫何 万户萧疏鬼唱歌 巡天遥看一千河 一样悲欢逐逝波
我看见某位同学坐在位子上,一动不动,毛主席却说他 “坐地日行八万里”,这是怎么回事?
运动是绝对的 静止是相对的
练一练
一般来说,可以把撑杆跳高运动分为如下几个阶段:助跑、 撑杆起跳、越过横杆。在下列几种情况下运动员能否看作质点, 从中体会质点模型的建立过程。
(1)质点的定义
我们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常常不考虑物体各部分的差 异,把物体简化成没有大小、形状的点,或者说用一个有 质量的点来代替物体。
名词解释
用来代替 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 实际物体运动的描述 质点运动的描述
新人教版高一年级物理必修一1.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优质课件

小结
(2)选择的参考系不同,对物体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 (3)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一般选地面或相对静止
的物体。
3、坐标系
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 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1)建立恰当坐标系包含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 (2)质点做直线运动时,一般选指点的运动轨迹为坐
标轴。
3 坐标系(coordinate system)
a) 坐标系建立的作用 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
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b) 坐标系的三要素: 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3 坐标系(coordinate system)
求位置坐标XA、XB、XAB、XBA
注意 ➢位置的变化与原点无关 ➢正方向的选择与位置变化的方向有关,
生活中的物理
科学漫步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
手持式GPS定位器
生活中的物理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
小结
的有质量的点。 (2)条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
以忽略不计。 (3)物理模型:质点是一种科学、抽象和理想化的模
型。
2、参考系
描述物体运动时,用来作参考的(假定为静止) 另外 的物体系统。 (1)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研究火车从南京开往上海的时间,能否把火车看作点?
1 质点(mass point)
归纳:也就是说在某些情况下,为了 研究问题的方便,可以忽略某些物体 的大小和形状,而把它们看成只有质 量而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
1 质点(mass point)
(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2)条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 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课件 1.2 时间 位移

电火花计时器
电火花计时器
(1)工作电压:_2_2_0_V交流电源;
(2)原理:当接通电源、按下 脉冲输出开关时,计时器发出 的脉冲电流经放电针、墨粉纸 盘到纸盘轴,产生火花放电,
墨 粉 纸 盘
纸带
于是在运动的纸带上就打出一
行点迹。。
答案
实验:1练.了习解打使点用计时打器点的构计造时,然器后把它固定好。
( ABD) A. 在某一段时间内质点运动的位移பைடு நூலகம்零,该质点不一定是静止 的 B. 在某一段时间内质点运动的路程为零,该质点一定是静止的 C. 在直线运动中,质点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其路程 D. 在曲线运动中,质点位移的大小一定小于其路程
牛刀小试
任一时刻质点的位置可以用坐标来表示,如图所示.
如图,质点在A、B的坐标分别为__x_A=__3_m_和__x_B_=_-2_m___. 任一段时间位移△x可用运动质点末位置减初位置 如质点从A运动到B,△ x =———-5m——— 如质点从B运动到A,△ x =———5m———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1.2 时间 位移
文水中学 宋灵芝
要讨论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就要涉及位置、时间等概 念,如果要准确地描述一位同学在学校广场所处的位置,你 认为应该采用什么方法?你对时间是怎么认识的?
1.同学们今天什么时间离开宿舍的? 2. 什么时间到教室的? 3.在路上用了多长时间? 4.找个时间我们聊一下这个问题。
x3 x2 x1
x5 x4
0A
B
C
D
E
xⅡ
xⅠ
xⅢ
xⅣ
xⅤ
判断物体的运动规律
通过研究纸带,间接的反映物体运动情况: 1. 打出的点越密,则运动越慢; 2. 若打出的点间距相等,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一1.1《质点,参考系,路程与位移》课件(共49张PPT)

5 1
t=1s
-7 -6 -5 -4 -3 -2 -1 0 1 2 3 4 5 X/m
例二.描述物体的运动,必须选择参考系,关于参考系,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A )
A.比较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选取的参考系必须是一样的 B.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择任意物体做参考系,其运动的描述都是 一样的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定是以地面为参考系 D.选择地面或者选择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研究运动状态,科学家们引入了“质点”的概念
1.质点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质点。 2.质点的特点:其特点是无大小、无形状、无体积、有质量。
特别注意: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并不是真实存在 的,理想化模型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而忽略了次要因素。
什么时候可以把物体看做质点呢?
时间与时刻
小蜜蜂教育资源
同学们几点起床呢?
这两个关于时间的
描述物理意义是一 样的吗?
同学们从家里过来需要多久呢?
1. 时刻:一个时间点。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用点来表示.
2.时间间隔:一个时间段。是指两时刻的间隔。在表示
时间的数轴上用线段来表示.时间间隔简称时间.
出
到
上
发
校
课
7:40 7:50 8:00 t/h
小蜜蜂教育资源
例二.(多选)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D ) A.质点就是体积很小的物体 B.只有做直线运动的物体才能看成质点 C.任何物体在一定的条件下都可以看成质点 D.不论物体的质量多大,只要物体的尺寸对所研究 的问题 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就可以看成质点
参考系与坐标系
毛泽东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时, 但我们感觉是静止不动的。这与诗句里的描述是否矛盾?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课件

多维坐标系(如三维立体空间坐标系):物体的运动不在同一平面内时,可以建立 多维坐标系.
方法指导
一、理解质点 例1 2008年8月16日,牙买加运动员博尔特在北京奥运会上以 9秒69打破男子 百米跑世界纪录,再创速度极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博尔特的100米飞奔中,可以将他看做质点 B.教练为了分析其动作要领,可以将其看做质点 C.无论研究什么问题,均不能把博尔特看做质点 D.是否能将博尔特看作质点,决定于我们所研究的问题
物理
人教版·必修1
物
理
课时1 质点
课前导航
参考系和坐标系
我国是文明古国,对运动早就有研究.早在汉代成书的《尚书纬 · 考灵曜》 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地恒动不止,而人不知。譬如人在大舟中,闭牖(窗户)而 坐,舟行而人不觉也。” 毛泽东同志的诗中也有一名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请你思考: 1.选什么物体为参考系,才能说“地恒动不止”? 2.“日行八万里”的地球可否视为质点? 3.有一个成语叫做“刻舟求剑”,如果说刻舟求剑者的错误在于错选了参 照系,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二、参考系与相对运动问题 例2 甲、乙、丙三架观光电梯,甲中乘客看见高楼在向下运动;乙中乘客看 见甲在向下运动;丙中乘客看见甲、乙都在向上运动.这三架电梯相对地面的运 动情况可能是( ) A.甲向上,乙向下,丙不动 B.甲向上,乙向上,丙不动 C.甲向上,乙向上,丙向下 D.甲向上,乙向上,丙也向上,但比甲、乙都慢 变式训练: 我们描述某个物体的运动时,总是相对一定的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们说“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 B.我们说“地球围绕太阳转”,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 C.我们说“同步卫星在高空静止不动”,是以太阳为参考系的 D.坐在火车上的乘客看到铁路旁的树木、电线杆迎面向他飞奔而来,乘客 是以火车为参考系的
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优质课件

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详细内容为“物理量的测量”。
我们将学习长度、质量、时间等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法,以及相应的测量工具和单位。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长度、质量、时间等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法和单位。
2. 学会使用刻度尺、天平、秒表等测量工具,并能准确读取测量结果。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法和单位,以及测量工具的使用。
难点:准确读取测量结果,以及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刻度尺、天平、秒表、粉笔、黑板。
2. 学具:每组一套长度、质量、时间测量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让学生测量课桌的长度、一本书的质量和一分钟能够鼓掌的次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长度、质量、时间等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法、单位以及相应的测量工具。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测量一根铅笔长度为例,讲解使用刻度尺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长度、质量、时间的测量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5. 结果讨论(5分钟)各组汇报测量结果,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
7.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基本物理量、测量方法、单位、测量工具列表。
2. 黑板右侧:例题讲解、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测量一根铁丝的长度,记录数据并计算平均值。
(2)测量一个苹果的质量,记录数据并计算平均值。
(3)测量自己一分钟能够跳绳的次数。
2. 答案:(1)铁丝长度:厘米,平均值:厘米。
(2)苹果质量:克,平均值:克。
(3)跳绳次数: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法和单位,但在实验操作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读数不准确、操作不规范等,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
人教版高一物理第一册(必修)全册ppt课件

平行四边形定则是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基本法则,即两个共点力可以合 成为一个对角线力,或者一个对角线力可以分解为两个共点力。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必须满足合力为零 的条件。
三力平衡条件
当物体受到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时,这三个 力必须满足一定的几何关系,即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 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刹车问题
刹车问题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一个典型应用。在刹车过 程中,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速度减为零。通过匀变 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以求出刹车距离、刹车时间等关键参数 。
竖直上抛运动
竖直上抛运动是另一个典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应用。物体以 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在重力的作用下做匀减速直线 运动。通过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以求出物体上升的最大 高度、上升和下落的时间等关键参数。
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摩擦力的分类
摩擦力可分为静摩擦力、滑动摩 擦力和滚动摩擦力三种类型。
摩擦力的应用
摩擦力在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应 用,如刹车系统、传送带等。
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的合成
当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这些力可以合成为一个等效的力,称 为力的合成。
力的分解
一个力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分解成两个或多个分力,称为力的分解 。
安装器材、启动打点计时器、拉动纸 带、关闭打点计时器、取下纸带、数 据处理。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加速度
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即速度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
匀变速直线运动
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 变速直线运动。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时间和位移(共30张PPT)

时间和位移
例1 下列关于矢量(位移)和标量 方向不同,运动效果不同 (温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BD ) A.两个运动的物体位移大小均 为20 m,这两个位移一定相同 B.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的位 负号代表方向,若规定向东为正, 移x甲=1 m,x乙=-3 m,则x甲<x乙 向西走3m和向东走1m哪个更远些呢 C.温度计读数有正负,其正号 温度的正负 表示温度的方向 代表温度的 D.温度计读数时正的温度一定 高低,而不 大于负的温度,正负不能代表方向 代表方向
5、一位同学从操场中心A出发,向北走40 m,到达C点, 后向东走30 m,达B点.用有向线段表明他第一次、第 二次的位移和两次行走的合位移(即代表他的位置变化 的最后结果的位移).三个位移的大小各是多少? 6、气球升到离地面80m高空时,从气球上掉下一物体,物 体又上升10 m后才开始下落,规定向上方向为正方向. (1)物体从离开气球开始到落到地面时的位移大小是 多少米?方向如何? (2)表示物体的位移有几种方式? 注意体会“+”“-” 号在表示方向上的作用.
注: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
2.位移——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终点的有向线段。
方向:由起点指向终点。
大小:有向线段的长度。
位移有大小,有方向,是矢量。
3.质点在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时,位移大小才 等于路程,其他情况下位移大小要小于路程。 4.路程与位移在国际单位制中有相同的单位:米(m)
结论: n秒末、n秒初是指时刻。第n秒内是
指1秒的时间。第n秒末和第(n+1) 秒初指的是同一时刻。
例:第3s内表示的是
练 习 3
1
s的
时间,是从 第2 第3 s末。
s 末到 第3
s末。前3s内表示的是从0时刻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