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作品分析

合集下载

1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赛题讲解

1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赛题讲解

1(图中各加载点砝码数量和支座标高以比赛现场确定的参数为准,此图仅为示意) 15
1
16
一二级加载为静荷载
1
三级加载为动荷载
17
模拟球在不同位置的荷载
1
18
a.下图所示规避区内不得出现结构物
1
19
1
20
1
21
1
22
支座竹板无需模拟,结构与竹板连接处可设置为铰接
左右各50mm处的桥下净高不做要求,桥 上标高无限制。
1
54
演示NIDA如何添加荷载工况
如何添加荷载
1
55
演示NIDA如何进行分析和杆件设计
只需要做两种分析
• 线性分析 – 强度和刚度 (应力比<1) • 特征值屈曲分析 – 稳定性 (刚性体系失稳系数>1, 柔性体系另外判断)
1
56
可知:最大应力比均未超过1,故一级加载通 过。
1
57
1
58
1
52
演示NIDA如何设置与检查
竹索两端要铰接,只允许受拉
1荷载工况部分:由于参数未定,荷载工况数量较多。此处一二三级荷
载各举一例进行陈述。
加载点 A1 A2 B1 B2 C1 C2 D1 D2
一级加载
加载重量(N) 135 65 125 75 115 85 105 95
加载点 A1 A2 B1 B2 C1 C2 D1 D2
1
29
1
30
二级加载:
第二级加载,共分为两个步骤:
(1) 步骤一:保持C加载截面的C1、C2加载点静载不变,从其左侧加载点(A1、 A2、B1、B2)或右侧加载点(D1、D2)中任选一个加载点,将该加载点

结构设计竞赛竹材截面参数

结构设计竞赛竹材截面参数

结构设计竞赛竹材截面参数一、引言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竹材作为一种绿色、可持续的建筑材料,在我国结构设计竞赛中越来越受到关注。

竹材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抗震等优点,被誉为“天然钢材”。

本篇文章将探讨竹材在结构设计竞赛中的截面参数选取与应用,以期为竹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二、竹材结构设计竞赛的背景与意义在我国,竹材的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如古代的木构建筑、桥梁等。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对竹材研究与应用的深入,竹结构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绿色建筑体系。

竹材结构设计竞赛不仅有利于挖掘竹材的潜力,发挥其在现代建筑领域的优势,还能推动我国竹产业的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竹材截面参数的选取与分析1.竹材的物理性能竹材的物理性能对其结构设计具有重要影响。

竹材的密度、含水率、热膨胀系数等参数需要在设计中充分考虑。

此外,还需注意竹材的材性变异,以确保设计的可靠性。

2.竹材的力学性能竹材的力学性能是评价其结构性能的关键指标。

主要包括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弯强度等。

设计者应充分了解竹材的力学性能,合理设置截面尺寸和形状,使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3.竹材的截面形状与尺寸竹材的截面形状和尺寸对其力学性能和施工工艺有很大影响。

常见的截面形状有圆形、方形、矩形等。

设计者应根据结构需求和力学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截面形状和尺寸。

四、竹材结构设计竞赛的实践与应用1.案例一:竹梁设计以某竹梁为例,设计者根据竹材的力学性能和截面参数,确定梁的截面尺寸和形状。

通过对比分析,竹梁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可满足工程需求。

2.案例二:竹柱设计同样以某竹柱为例,设计者依据竹材的力学性能和截面参数,确定柱的截面尺寸和形状。

经过计算和分析,竹柱具有足够的抗压强度和稳定性,可用于实际工程。

3.案例三:竹桁架设计在某竹桁架设计中,设计者充分考虑竹材的力学性能和截面参数,合理设置桁架的杆件尺寸和截面形状。

分析结果表明,竹桁架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可用于大跨度结构。

第1~4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回顾

第1~4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回顾

的学生作品-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相关文章
处下载,本文亦可在该地址获得。
92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3.4 第四届
题目:竞赛模型为体育场看台上部悬挑屋盖结构,采用 木质材料制作,具体结构形式不限。模型包括下部看台、 过渡钢板和上部挑篷结构三部分。
93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94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第1~4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回顾 兼学校结构赛培训
陈庆军
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
注册岩土工程师
1
2011.10.13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本文下载地址 http://202.38.193.234/hntjg/
2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一、概况
83
叶片类型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84
结构类型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85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 第一名:西南交通大学
巨大的叶片是成功的关键 结构体系是普通的桁架结构
86
非常合理地计算了比赛规则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 第二名:湖南大学 6叶片是成功的关键 结构采用前倾形状,避免叶片打 到结构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90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一些队伍失败的原因 (1)小叶片导致无法启动,亦有如叶片攻角没设 置好而导致功率偏低。 (2)如叶片根部连接处不牢靠使得叶片折断导致 叶片破坏; (3)如叶片变形过大碰到塔架损坏的; (4)有一支队伍由于搬运时的失误造成模型在加 载前先出现破坏

结构设计大赛作品PPT课件

结构设计大赛作品PPT课件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11
5
(三)结构特色
1、折成杆后毛面朝外、 增大接触面,从而增大 摩擦
2、采用空心结构,多柱 支撑,节省材料。
3、在绳子表面涂抹胶水, 一方面可以防止绳子滑 动,另一方面还可以减 少绳子的伸缩性。
4、根据横梁各部分受的
弯矩不同,将横梁设计
成前细后粗的渐变结构

6
(四)结构设计计算书
7பைடு நூலகம்
8
(五)横梁受力图
上层悬挑横梁的内力图 Fs
悬挑横梁的弯矩图 M
9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10
感谢聆听
结构设计大赛
1
(一)整体悬挑结构示意图
作品名称: 《空中力量》
即使悬挑在空中 依然可以承受很 重的力量!
2
(二)结构构思说明
1、纸作为纤维质薄板结构,不 以承受载荷破坏,应改变其强度 (采用多层增加厚度,加胶的方 式)。
2、为了使绞架能够承受较大的 载荷,我们采用了拉杆结构,但 纸的抗拉能力有限,故设计成双 排杆,其中前排杆起辅助支撑作 用,以减少后排杆所受拉力。单 杆支撑容易弯曲变形,然而多杆 同时支撑就可以增大杆的抗弯能 力,减小其被折断的几率,因此 载物部分也设计成双排杆件。
3
3.考虑到竞赛限制的质量问题,各杆均做成空心,在杆件制作过程 中加胶,以增强其抗折损能力。 4.又由于材料有限,杆与杆间有一定的近距离,为保证其强度,在 竖直支架各杆间和横梁各杆间均加斜置短杆,呈波浪矩阵,多方提 供拉力和压力,防止其扭转垮塌。

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

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

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一、竞赛背景和意义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是一项旨在提高大学生结构设计能力和促进结构工程教育发展的赛事。

作为结构工程领域的重要赛事之一,该竞赛通过学生自主设计与创新,促使大学生在结构设计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与实践,提高他们在结构工程领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竞赛组织与规模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由中国工程院、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全国高等院校土木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多家建筑与结构工程企事业单位共同主办。

竞赛每年举办一次,参与的高校包括全国各级建筑类和土木类高等院校,竞赛规模庞大。

三、竞赛内容和形式1. 竞赛内容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的内容主要包括桥梁、楼房、结构材料等多个方面的设计。

参赛选手需要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设计并提交设计方案,在限制条件下完成结构设计的有效性和经济性评估。

2. 竞赛形式竞赛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

初赛阶段,参赛选手需提交书面设计方案,经过评审后,获得入围资格的队伍进入决赛阶段。

决赛阶段,则是对入围队伍进行现场展示和答辩,评委会根据综合评价结果进行最终的排名。

四、竞赛的意义和影响1.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竞赛提供了一个开展结构设计研究与实践的平台,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的设计和解决方案的探索。

通过竞赛,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结构设计的理论与实践,并通过设计的过程不断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

2. 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参与竞赛的学生需要深入了解结构工程领域的相关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设计中。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结构设计原理和方法,并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工程实践水平。

3. 推动结构工程教育发展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作为结构工程领域的重要赛事,对于推动结构工程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竞赛的开展不仅为高校提供了一个开展结构工程教育的实践与交流的平台,还促进了结构工程教育的不断创新和优化。

五、竞赛的成果与展望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的成果得到了社会和行业的广泛认可和赞扬。

首届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决赛作品评审结果

首届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决赛作品评审结果

首届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决赛作品评审结果序号作品号队员学院,专业获奖等级1 KJ050 宋业盼(109024195)王敏(109024227)纪春姣(109024218)材料,成型101、102一等奖2 KJ137 鄂磊(089044392)董威(089044391)何彬(089044396)董成(089044390)建工,土木0843 KJ010 杨蒋文(089014101)匡政(089014084)何涛(089014079)冶金,热能083二等奖4 KJ143 舒文雅(089044474)高兆彬(089044462)杨世钊(089044481)建工,土木0865 KJ148崔龙(089044458)丁敬忠(089044459)汪伟(089044475)建工,土木0866 KJ131杨军(089044372)戚未伟(089044361)建工,土木0837 KJ120吴翟(089044303)杨质子(089044308)姚伟(089044309)裴静(089044293)建工,土木0818 KJ147 邵海涛(089044473)戎泽龙(089044472)李煜堃(089044468)建工,土木086三等奖9 KJ092王旭(099044339)候孝振(099044324)魏照祥(099044340)尹君(099044345)建工,土木09210 KJ123 蒋允田(089044326)汤建忠(089044335)张淑娴(089044346)高明珠(089044319)建工土木08211 KJ139蒋博(089044432)刘伟(089044434)葛灿灿(089044427)赵玉宝(089044455)建工,土木08512 KJ192 刘前进(099044151)陈春晓(099044140)周四浩(099044172)张娟娟(099044166)建工,环境091三等奖13 KJ060 张锴(081843170)宋艳(081843150)彭浩(081843144)工商,土木084114 KJ141时峰(089044437)姚康康(089044453)许浩(089044452)建工,土木08515 KJ127 胡荣军(089044324)梁巧真(089044329)杨夏(089044345)周文(089044349)建工,土木08216 KJ124 卢旭跃089044331任开会089044333王安089044337王保飞089044338建工,土木08217 KJ088 王良权(099044303)胡坤(099044286)金娜(099044287)刘紫微(099044292)建工,土木09118 KJ164 郑浩研(109044167)陈焱丽(109044141)崇帮友(109044142)张利勤(109044166)建工,工程管理10119 KJ096 张二宝(099044346)周干(099044349)覃延友(099044331)贾中然(099044258)建工,土木09220 KJ129王正(089044341)王乐(089044340)徐海新(089044343)杨锦涛(089044342)建工,土木08221 KJ077 林安东(091843271)钟秀文(091843303)孙颖(091843281)工商,土木094122 KJ151 陈彬(089054160)许健(089054180)汪波(089054318)机械,机械类最佳创新设计奖23 KJ044 袁亚东(109024499)周小虎(109024469)朱玉然(109024470)叶长运(099044028)材料,成型109、安全091最佳结构设计奖24 KJ140 萧金良(089044448)吴启源(089044447)王正操(089044444)建工,土木085优胜奖25 KJ195 杜荣飞(089104423)杨光益(089044096)陈强强(089044074)徐睿(089044094)建工,给排水08126 KJ134邵展(089044363)刘沛(089044359)王海军(089044368)汪强(089044367)建工,土木08327 KJ025 杨成渊(089014100)凡子俊(089014076)吴腾(089014096)冶金,热能08328 KJ146周宇(089044490)闫泽龙(089044480)董万国(089044460)建工,土木08629 KJ072 张大志(091843356)孙磊(091843339)解龙(091843326)刘倪(091843333)工商,土木094230 KJ159 时亚雷(109044499)邵常洪(109044496)邵大伟(109044497)阮林茂(109044495)建工,土木10531 KJ101 孙宏学(099044372)王涛(099044376)盛凯(099044369)周路路(099044386)建工,土木09332 KJ078 樊永红(091843261)赵小鹏(091843299)施梅(091843279)工商,土木094133 KJ026左瑞(099024105)周碧晋(099024102)韩龙(099024082)材料,成型09334 KJ187丁坤(089044003)骆燕(089044011)马玉杰(089044013)建工,安全081 优胜奖35 KJ108 黄三龙(099044220)程江鹏(099044182)韩超(099044389)王西伟(099044409)建工,土木094优胜奖36 KJ197 蒋成宽(089044398)张正洋(089044419)刘伟(089044401)黄大观(089044397)建工,土木08437 KJ104 沈宏新(099044368)卢浩(099044366)傅乃强(099044107)建工,土木09338 KJ098李伟(099044361)郭生全(099044356)张金明(099044383)王诗晨(099077374)建工,土木09339 KJ177仝刚(099044018)张元振(099044033)贾丹丹(099024332)陈贺英(099024325)建工,安全09140 KJ003 顾钱锋(099034044)王锐之(099034060)程啸(099034042)化工,高分子09241 KJ073 晋学峰(091843327)鲁宁(091843335)胡家斌(091843320)李祝(091843331)工商,土木094242 KJ041徐兵(109024021)余宣洵(109034024)杨浩(109024022)李胜(109024011)材料,成型10143 KJ090 张林鹏(099044314)殷长山(099044313)王洋(099044305)建工,土木09144 KJ080 周龙飞(O91843304)吴小龙(O91843286)刘之雨(O91843274)车坤(O91843257)工商,土木0941。

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赛后总结和思考

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赛后总结和思考

第八届 全国大学 生结 构设 计竞 赛赛 题是 三重檐 攒 尖顶 仿古 1 . 3 对 竞赛评 分规 则 的分析 楼 阁模 型制作 与测试 , 赛 题 的大体 结构 框架 都 已经规 定 , 虽然 不 此次结构设计竞赛有三个加载 阶段 , 每一 阶段抗震 系数 分别 能从模型主体结 构 的设计 人 手创新 。但构 件 的设计 完全 可 以有 为 0 . 5 , 0 . 7 5 , 1 . 0 。针对这 一规 则 , 我们分 析得 出 : 能否获 得奖 项 所创新 , 譬如梁与柱 的 连接设 计 , 柱 子和 顶层 之间 的连接 方式 以 的决定因素在于模 型质 量 的轻 重 。此次 竞赛作 品中质量 最轻 的 及 构件 的截 面设计 。总体设计可 以按 “ 强剪 弱弯 , 强柱 弱梁 , 强节 是上海交通大学的模型 , 其质量 为 4 7 . 6 g 。虽然 没有 全部通过 地 点弱构件 ” 的要求来做 , 除 此之 外结 构 的抗震 和减 震设计 都 可 以 震模拟加载 , 但是 最终 获得 了一等 奖。类似 的 , 其他 高校 的模 型
通过构件 的构造 设计 来 达到 。另 外 , 对 于结构 的刚度 分配 , 应 遵 质量也很轻 , 但均 未通 过全部 加载 , 依 然能得 到 奖项 。我 们此 次 循“ 从下往上 , 逐级递减 ” 的原则 。
竞赛 虽然顺利通过 了所有加载 , 但 是质 量太重 , 足有 1 7 6 g 。根 据 比赛 评分标准 , 我们加载环节得分仅相 当于一个 8 8 g的模型 通过
全 国大 学 生 结构 设 计 竞 赛 赛 后 总 结 和 思 考★
王 琪 陈 云

姜 宝石
李光 范
( 海南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 海南 海口 5 7 0 2 2 8)

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之竹材桥梁结构分析

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之竹材桥梁结构分析

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之竹材桥梁结构分析作者:李隽逸刘志威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8年第07期摘要:以2017年湖北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为背景,以纸质结构模型中的桥梁为例,运用ABAQUS软件对纸质桥梁结构进行建模,通过分析桥梁在荷载作用下的极限荷载和跨中最大挠度进行桥型比选以及结构优化。

之后,我们通过具体的加载实验验证了纸质梁一桁架组合桥在荷载作用下能很好地满足竞赛的要求。

在此过程中充分锻炼了学生在模型设计,模型建立与优化,受力分析与结果分析的能力。

关键词:结构设计竞赛;桥梁;梁一桁架组合桥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8.07.093结构设计大赛是一项激励在校大学生积极参与学科竞赛活动,提高专业知识能力,拓宽专业知识面,增加学生见识,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增强专业兴趣、加深专业理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我校以培养学生全方面能力为出发点,让学生自由发挥,互相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

此次竞赛所设计的模型虽然是纸质的,而且体型较小,但是与工程结构一样五脏俱全。

在桥梁比选、模型优化、结果分析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结构设计竞赛中的纸质桥梁为例,通过对竹材的受力性能和各种桥型的受力特点进行分析,经过比选,初步选定了三种桥型结构(桁架桥、简支梁桥和梁一桁架组合桥)。

之后,根据本次竞赛的要求和桥梁结构的受力特点,确定了三种桥型结构的尺寸。

紧接着,我们使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三种结构进行了建模,通过分析比较三种桥梁结构的最大承载力和跨中最大挠度,选定梁一桁架组合桥作为本次竞赛的桥型结构。

之后,通过ABAQUS分析得到的应力云图对结构进行了优化,使得结构能够满足竞赛要求。

之后,为了验证建模分析的准确性,我们进行了现场加载实验,测得了桥梁跨中的挠度和桥梁结构破坏情况,以保证此模型能很好地满足竞赛的需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作品分析
发表时间:2018-06-04T16:45:44.86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0期作者:高洋
[导读] 摘要: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作为教育部指定的九大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其在大学生科技类比赛中发挥着明显的作用,该赛事对土木、结构、建筑设计类大学生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团队精神、人际沟通能力、计算机应用水平及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与增强有着无法替代的价值。

河北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河北保定 071000
摘要: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作为教育部指定的九大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其在大学生科技类比赛中发挥着明显的作用,该赛事对土木、结构、建筑设计类大学生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团队精神、人际沟通能力、计算机应用水平及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与增强有着无法替代的价值。

查阅了众多参赛作品将其与获奖作品进行比较对各结构体系有了更深程度的理解。

关键词:结构设计竞赛;框架结构;蒙皮结构;预应压力;建筑造型
国内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最早缘起于1994年清华大学校园内一座观赏性小桥—— “莲桥”建造方案的征集,其目的在于健全面向未来的教学体系,将学生们的学习由理论影像实践,通过对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团队共同协作精神的培养,以及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

2000年,浙江大学在学习借鉴清华大学的基础上,在校内组织开展了首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活动。

2002年,在浙江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下,浙江大学又将这项活动推向了全省,并承办了浙江省首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活动。

随着国内部分高校校内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的兴起,清华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在成功举办校内竞赛的基础上,又分别将竞赛扩展到了港澳台地区,、华东地区和亚洲地区邀请赛以及全国竞赛。

这项赛事的举办旨在为土木相关专业的大学生提供一个挑战、创新、发掘自身潜能的平台,提高学生对专业的实际综合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在挑战中体现创新的理念,培养团队协作的能力,领悟学科魅力,增进个学校同学间的学科交流,拓展更加深层次的合作平台。

在比赛中,同学们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将其运用与实际的模型设计中,计算能力、分析能力也从中获得了提高。

如同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周克荣所说:“欲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人才培养是关键。

”于2005年首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在浙江大学举办,参赛题目为高层建筑结构模型设计与制作,竞赛内容包含方案设计与理论分析、结构模型制作、作品介绍与答辩、模型加载试验。

根据建筑造型、结构方案、理论分析、模型制作、叙述答辩和加载试验 6 个方面进行评审。

计分方法:先按荷重比(F=Q/W )计算出各模型的相对分,其中 Q 代表模型所承受的最大侧向静荷载或冲击荷载( N ), W代表模型自重( N );再将 F 值为最大(记 Fmax )的模型定为满分(侧向静载 25 分,冲击荷载 20 分),其余模型的分数按(满分× F / Fmax)计算。

其中加载试验所占比重最大为45分,要求设计过程中选取合理的结构体系,这是对力学课程的考究,也是对现场制作时节点构件间合理稳固的连接的考察。

1、锥形框架结构
特等奖作品浙江大学的“一米阳光”借鉴了塔形的稳固结构,底部采用拉线,在压铁砂时张紧,整体造型先收后放,制作精美,结构与建筑造型的完美结合得到专家的好评。

特等奖作品“一米阳光”、一等奖作品同济大学的“五月竹阁”“云梯”均采用的是锥形框架结构体系。

框架最大的特点就是利用结构杆件的轴向承载力和刚度传递侧向荷载和重力荷载,从而提高整体的荷重比,因此有较高的有效性。

柱子倾斜法治的框架体系(锥形框架)对刚度有较大的提高,可减少10%---30%的侧移。

若再增加层间支撑(一层或几层,支撑角度45-60度为最佳),形成框架---支撑体系,可由框架结构主要承受竖向荷载,支撑体系承受水平荷载,保证了结构有足够的侧向刚度,以控制其位移在规定以内。

在这种体系中,水平剪力主要由腹杆而不是柱承受,而腹杆由主要由其轴力的水平分量抵抗剪力,可接近一个真正的悬臂梁。

该体系经过合理设计,其结构整体立面丰富,构件受力合理,适用于高层建筑结构。

2、蒙皮结构
一等奖作品东南大学的“云梯”、“白月光”采用的是蒙皮结构体系。

蒙皮加上骨架的结构是非常好的结构,采用水平横梁变间距的体系,采用斜柱两向不对称。

在结构外围,外包硫酸纸,在整个结构外围的硫酸纸完全绷紧时,可以提高结构的整体性能,提高幅度在15—30%左右,但应注意剪应力滞后的问题。

其原理本人认为是在竖向荷载作用下,蒙皮相当于一个套箍的作用,跟混凝土结构中柱子的箍筋或钢管混凝土中的钢管作用异曲同工。

在水平荷载下,相当于弱剪力墙的作用。

“蒙皮结构”可以说是本次比赛的一大亮点,也是最有创意的地方。

简洁的厂房体型,简单的四根柱子,外墙用硫酸纸包一圈,使四周密封,形成蒙皮结构,在承受侧向荷载的时候,整个外墙面传递荷载,传力途径多样,模型本身很轻,制作工艺简单,受力性能良好,无疑是比赛中最优秀的结构之一。

另外一个也利用了硫酸纸受力的蒙皮结构是南京工业大学的“升”,三道硫酸纸长条斜着隔几层螺旋设置,受侧向力作用的时候,长条受拉,虽然在荷载试验中失败,但是其思想依然可以借鉴。

3.预应压力
二等奖作品湖南大学的“逸云阁”、三等奖作品上海交通大学的“爱奥尼大厦”、三峡大学的“索源”利用蜡线在柱子中间穿过,柱底柱顶锚固蜡线,从而对柱子形成预应压力。

当在水平力作用下,柱子一边受拉,一边受压,可以提供受拉柱子一定的拉力,从而减少结构的侧移。

水平力方向不定,蜡线不可受压,柔性支撑不一定可以发挥作用。

若在刚性支撑中再加蜡线,形成刚柔并济的支撑体系,更好,只是较为费材料。

4. 筒体结构
筒体结构由框架-剪力墙结构与全剪力墙结构综合演变和发展而来。

筒体结构是将剪力墙或密柱框架集中到房屋的内部和外围而形成的空间封闭式的筒体。

其特点是剪力墙集中而获得较大的自由分割空间,多用于写字楼建筑。

筒体结构作为高层建筑的一种结构形式,古已有之,如建于公元2世纪的印度佛祖塔,平面为正方形,砖砌塔身高55米;1055年建成的中国定县开元寺塔,塔身为砖砌筒中筒,共11层,高84米。

筒体结构在现代高层建筑中广泛应用。

目前世界上的高层建筑多是筒体结构,如美国芝加哥的约翰•汉考克大厦、西尔斯大厦、标准石油公司大厦和纽约的世界贸易中心大厦等。

但框架筒体结构和筒体结构,在获奖作品中此类作品没有入围我认为是筒体结构在实体建筑中虽有使用但多应用于超高层建筑结构。

此类结构虽受力性能良好,但自重较大在大赛中并不占优势。

另外,获奖作品中的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爱奥尼大厦”还有其独特之处:单向结构设计。

由于设计者对规则的解读,深刻的剖析了加载实验的加载方向,勇于放手一搏,最终取得了较可观的成绩。

建筑造型所占比重相较于加载实验分值占其次为20分,要求设计美观,但不应过分追求美观而有多余装饰增加了模型的自重从而降低了荷重比。

二等奖作品湖南大学的“逸云阁”由于仿阁楼的建筑设计,在每一层增加了装饰花边虽其造型美观但并不具备受力性能,为装饰而装饰反而增加了自重,在计分过程中或影响模型的相对分值。

在第一届结构设计大赛中,过重的结构体系都没有得到太好的成绩。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现今社会培养人才的重心就在于创新型人才,这不仅是时代的呼唤更是当今社会的迫切要求。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全国、各省和各院校结构设计大赛的成功举办,很多高校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赛,为比赛训练创造了良好的创新环境,并且制定了一些详细的政策和措施。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的参赛热情日益高涨。

参考文献:
[1]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及其辐射.作者:金伟良,丁元新,陆国栋,姜秀英.出版源《世界华裔经济年鉴.高校教育研究》,2009(2)
[2]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赛后总结和思考.作者:王琪,陆云,姜宝石,李光范.出版源《山西建筑》,2015(22):221-222
[3]建筑结构概念设计及案例.罗福午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2003
[4]第一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作品选编。

作者金伟良.出版发行,出版地:北京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日期:2006.4
[5]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研究与竞赛指导初探.作者:殷怡,徐燕,刘宝兵.
[6]关于结构设计竞赛中模型的设计与制作方法[J].作者:于洋.科技资讯,2007,(18):201-202.
[7]以结构设计竞赛为载体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J].作者:吴章英,章明卓,章旭建.实验室科学,2010,13(2):6-8.
作者简介:高洋(1998-02-18),女,汉族,籍贯: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土木工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