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化概况
简述日本文化

简述日本文化
日本为一岛国,地处东亚大陆的东北面,与朝鲜半岛、满洲及西伯利亚相隔着日本海,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文化一直与东亚大陆文化保持着自身独特性。
日本一方面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同时有自身的特色。
日本文化,是指在日本列岛上形成的在关于思想、行为、生活、教育、信仰及价值观等等的一系列实体或非实体的事物或象征。
日本的遣隋使和遣唐使为日本带来了汉传佛教文化,如花道、茶道和香道都是伴随着汉传佛教传到日本的,是日本传统艺术的重要一环。
十世纪左右,日本与东亚大陆的交流变少,开始孕育出日本的所谓国风文化。
十六世纪中叶,欧陆文化传到日本,后来因贸易保护政策和基督教禁令,使欧陆文化在日本的传播停滞。
直至十九世纪,日本在美国的外交压力下签署日美神奈川条约(日美和亲条约),开放了下田及箱馆两港口通商,欧陆文化在日本才得以重新复兴,后来更成为日本文化的重要一员。
由于日本之于东亚大陆的地理位置,日本文化常常被划入东亚或儒家文化圈文化之中,但始终存在争议。
美国保守派政治学家塞缪尔·P·亨廷顿在1993年发表的文明冲突论中,认为日本文化
独立于东亚自成一体,应并列为世界九大文明之一。
而日本历史学家与那霸润则认为日本文化是东亚大陆文化的延伸,并着重于唐朝文化的色彩,只在些许方面有差异。
日本的文化和艺术

日本的文化和艺术日本是一个文化艺术非常丰富的国家,拥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和独具个性的艺术表现形式。
这些文化和艺术不仅在日本本土深刻影响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而且经过传播和影响,已经成为世界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日本的文化和艺术。
一、日本文化日本文化源远流长,代表了日本人心灵和精神的世界观。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是和风和茶道。
和风是日本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和风的形成,早在一千年前,日本与唐朝进行交往时便开始了。
和风的艺术表现主要体现在建筑、服饰、绘画和花艺等方面,很大程度上打造了日本的美学气质。
和风的建筑设计,如寺庙和城堡的造型和装饰精致考究;和服的制作和穿着;传统油画笔法美学等都是和风的代表性表现。
茶道,则是日本文化的另一个代表性表现。
它强调的是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如何达到心灵和心境上的高质量。
茶道主张在喝茶的过程中,借着泡茶、品茗、赏景等环节,表达出了心中的感悟和认知,以达到美、和、雅的境界。
二、日本传统艺术日本传统艺术精彩纷呈,包括了绘画、雕刻、花艺、书法、茶道等一系列艺术表现形式。
其中,日本的绘画以山水画、人物画和动物画等为主要类型,形式多姿多彩。
日本山水画注重表现“意境”,画家通过静态、空灵、朦胧的手法,施展其真情实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人物画则更加注重神态和动态的表现,常常将人物与动植物甚至天地融为一体,形成独具特色的风格。
日本的雕刻艺术以木雕和陶瓷雕刻为主要形式,注重自然、简洁和清新的表现,尤以雕刻能手高度崇尚自然主义和简洁实用的精神理念。
他们用自然的木材或陶器作为材料,雕刻出流畅的线条和流动的形态,展现出想象和创造的美感。
花艺则是日本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
茶道和花道是日本的传统文化之中不可或缺的两大元素。
花艺不仅仅是一种花卉装饰的艺术,更是表现了日本人对自然、和谐和美好的认识,他们通过花艺的秉承,表达对生命的敬重和对自然的感恩。
三、现代日本的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日本艺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变革。
日本文化概述

过了年第一次去上庙或去神社参拜称为“初詣”。 日语里“初”指第一次,“詣”是去的自谦语。 有 祈求神灵托福,送走烦恼的旧年,迎来美好的新年 之意。“初詣”有晚上去和早上去,晚上去是为了 得个“新年第一拨”的好彩头。
镜饼:最大的作用是用来祭 年神以感谢神明这一年来的 保佑,并且新的一年也能够 顺利平安。 人因为感谢神灵而供奉镜饼, 神灵也为了赐福于人类而将 福气放入镜饼之中,因此人 们只要食用镜饼就可以得到 神赐予的福气。 镜饼的外形都是扁圆形的也 代表这一家团圆,圆满,幸 福。而上下交叠就是这份福 气会越来越多的意思。 镜饼食用时不可以用刀切, 要用手或者木槌分成小块, 然后煮成年糕汤食用。
优点:
为战士设定生存的理 念,将他们由受雇的 杀手的地位加以升华。 真正信奉武士道的武 士崇尚正直、坚毅、 简朴、胆识、礼节、 诚实、忠诚等种种美 德。只要武士忠于天 职,就能得到荣誉。
缺点:
以“义勇奉公”为最 高原则,这是武士为 “奉公人”的心里准 备,说来非常残酷不 人道。 在武士道的世界, “切腹是武士道最忠 义的表现”。山本常 朝也说,武士应尽的 忠义,是以殉死为最 高。
日本文化概述
一、日本概况
(一)自然地理与民族宗教
位于太平洋西海岸,是一个由东 北向西南延伸的弧形岛国。陆地 面积377880平方公里,包括北海 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 和其他6800多个小岛屿。领海面 积310000平方公里。 主要民族为大和族,北海道地区 约有2.4万阿伊努族人。通用日语, 北海道地区少量人会阿伊努语。 主要宗教为神道教和佛教。
毕 普 男 小 花 访 留留 振 浴 业 段 士 纹 嫁 问 袖袖 袖 衣 服 着 和 和 衣 着 )( 服服裳 黑 留 袖 ) ( 色
日本文化概况

日本文化概况第一篇:日本文化概况日本文化概况自然地理:位于太平洋西岸,是一个由东北向西南延伸的弧形岛国。
西隔东海、黄海、朝鲜海峡、日本海与中国、朝鲜、韩国、俄罗斯相望。
陆地面积377880平方公里,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和其它6800多个小岛屿。
领海面积310000平方公里。
与俄罗斯存在“北方四岛”(俄方名为“南千岛群岛”)领土争端,与韩国存在竹岛(韩方名为“独岛”)领土争端。
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71%。
全国有160多座火山,其中50多座是活火山,为世界上有名的地震区。
富士山是全国的最高峰,海拔3776米。
温泉遍布全国各地。
境内河流流程短,最长的信浓川长约367公里。
最大的湖泊是琵琶湖,面积672.8平方公里。
由于地处海洋的包围之中,属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夏秋两季多台风,6月份多梅雨。
1月平均气温北部-6℃,南部16℃;7月北部17℃,南部28℃。
年降水量700—3500毫米,最高达4000毫米以上。
日本的都、道、府、县是平行的一级行政区,直属中央政府,但各都、道、府、县都拥有自治权。
全国分为1都(东京都:T okyo)、1道(北海道:Hokkaido)、2府(大阪府:Osaka、京都府:Kyoto)和43个县(省),下设市、町、村。
其办事机构称为“厅”,即“都厅”、“道厅”、“府厅”、“县厅”,行政长官称为“知事”。
每个都、道、府、县下设若干个市、町(相当于中国的镇)、村。
其办事机构称“役所”,即“市役所”、“町役所”、“村役所”,行政长官称为“市长”、“町长”、“村长”。
43个县是:爱知、宫崎、秋田、长野、青森、长崎、千叶、奈良、福井、新舄、福冈、大分、福岛、冈山、岐阜、佐贺、爱媛、冲绳、群马、埼玉、广岛、滋贺、兵库、岛根、茨城、静冈、石川、櫔木、岩手、德岛、香川、鸟取、鹿儿岛、富山、神奈川、和歌山、高知、山形、熊本、山口、三重、山梨与宫城。
简史:公元4世纪中叶,日本出现统一的国家──大和国。
日本文化深度了解

日本文化深度了解日本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国家。
从古代传统到现代创新,日本文化一直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索日本文化的各个方面,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个国家。
1. 古代传统日本文化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时代。
古代传统在日本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例如,茶道是日本独有的传统艺术形式,强调自我修养、礼仪和美学。
茶道注重细节和平静的氛围,通过烹茶和享用茶来体现内心的平和与谦逊。
另一个重要的古代传统是和服。
和服是一种传统的日本服装,通常由丝绸制成,色彩鲜艳。
和服不仅是一种服装,更是一种文化象征,展示了日本人民对传统价值观的珍视。
2. 艺术与文学日本的艺术与文学也是展现其深厚文化的重要方面。
木版画是日本著名的艺术形式之一,最著名的是江户时代的浮世绘。
浮世绘通过丰富的色彩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日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此外,传统的日本陶瓷艺术、花道和园林艺术也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文学方面,日本有着悠久的历史。
经典作品如《源氏物语》和《枕草子》被视为世界文学的瑰宝。
这些作品展示了日本文化的精神和哲学思想,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传统节日日本有许多独特而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是人们庆祝和纪念特定事件或时刻的重要方式。
例如,樱花节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节日之一,人们在樱花树下举行野餐、聚会和赏花。
此外,七夕节、盂兰盆节和新年等传统节日也都有着独特的庆祝方式和习俗。
4. 浴衣和美食浴衣是日本夏季常见的传统服装,通常由轻盈的棉质材料制成。
浴衣不仅可以在夏季火花四溅的节日和庆典上穿着,也可以在温泉和公共浴池中穿着。
浴衣是日本独有的文化特征之一,展示了人们对自然和传统的热爱。
日本美食也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寿司、拉面、日本烧和和菓子等传统食品都有着独特而精致的制作工艺和口味。
通过食物,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日本人的烹饪技艺和饮食文化。
5. 动漫与电子游戏日本的动漫和电子游戏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
日本的文化和风俗

日本的文化和风俗日本,一个独特的国度,因其独特的文化和风俗而备受关注。
日本文化充满着神秘和诱惑的色彩,比如他们的浴衣文化、武士道、绿茶、花艺、花道等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研究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下日本的文化和风俗的诸多方面。
一、浴衣文化作为日本文化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浴衣文化在当代的日本已经不再流行。
然而在传统方面,浴衣依然扮演着非常重要的则是。
浴衣是日本人在夏季佩戴的一种特制民族服饰。
依按照传统规矩,这种服饰应该是由纯棉、麻或绢制成,并且染上淡淡的色彩。
在夏季,无论是男人、女人、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喜欢佩戴浴衣,去泡温泉或者参加节日活动。
二、武士道武士道是日本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
这里所说的“武士”,所指的就是日本的传统武士。
据史书记载,日本的武士道起源于战国时期。
当时,日本各地王侯之间经常发生权力争夺战,因此,不断涌现出了一批勇猛无比的武士。
这些人便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自然发展出了一种新的精神文化气息,即“武士道”。
这种文化体系包括:修身、尊重传统、追求目标、忠诚、义勇和友善等等。
三、绿茶绿茶在日本文化中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在日本,绿茶也被称为“茶道”,是日本的一种非常重要的传统文化。
在日本,所有的人们都一直在热衷于品尝绿茶。
日本人认为,喝绿茶可以消除疲劳、给人带来清新、焕然一新的感觉。
同时,绿茶也被称为日本的国饮,是一种名贵的、珍贵的饮料。
四、花艺花艺是非常有代表性的日本传统文化,被广泛地应用在各种场合。
花艺主要分为两大类,即插花和花束艺术。
插花是指把鲜花插在花器中、进行造型的艺术。
而花束艺术是在花束中,通过设计色彩、造型、对称等多种技巧,使花束实现美感上的和谐与精致。
五、花道说到了花艺,我们也一定要提到另一个文化符号——花道。
花道可以说是日本文化与花艺之间的深度结合,这一传统文化技艺在日本的历史上也有着世俗宗教的背景。
通过花道,日本人可以在视觉、听觉、嗅觉等方面,在身心上得到极大的放松和愉快的体验。
日本的风俗文化有哪些

日本的风俗文化有哪些四面环海的岛国这一特殊的地理环境造成了日本独特的民俗。
日本风俗文化传承于我国,发扬于日本本土,你对这些文化有多少的了解呢?下面是店铺分享的日本的风俗文化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日本的风俗文化1、社会习俗日本对礼貌礼节看得很重,所以跟日本朋友交往一定要注意这一点,一点很轻微的失礼都有可能使对方不快。
鞠躬礼是日本最普遍的礼仪,大多数情况下,只需浅浅鞠躬即可,对于长者或者地位较高的人,则应该深鞠躬。
在日本朋友家里作客时,一定要主动脱鞋,即使是拖鞋也要脱在外边。
日本人吃面条时发出的声音很大,表示对所食用的食物十分满意。
送礼方面,中国的字画、文房四宝等很受欢迎,但需精心包装,而且数量方面应该避免出现偶数,日本人通常用1、3、5、7等奇数。
日本忌讳“4”和“9”两个数字,因为在日语的发音中“4”同“死”,而“9”同“苦”。
另外日本人忌讳绿色,讨厌荷花。
2、服饰当代日本人的服装可以分为传统式服装即和服和现代式服装两类。
现在,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某些专门从事茶道、花道的教师等特殊工作的人外,绝大多数日本人大部分时间都身着现代式服装,传统式和服礼服只在节日或举行某些仪式时才穿用。
和服又叫做“着物”,其含义可以因定义的宽窄有很大区别。
狭义的“着物”只指“长着”(类似于我国的长袍),广义的则应包括“襦袢”(内衣)、“羽织”(短大衣外套)、裙裤、腰带等等。
男式和服的色彩比较庄重、单调,多在背后饰有“家纹”即家徽。
女式和服比男式和服更为艳丽,腰带更宽,打结处好像是一个小包袱。
女式和服花色繁多,高档礼服用丝绸作原料,饰以刺绣或手绘的图样,价格十分昂贵。
这种和服是我们在影视音像媒介中经常可以看到的。
3、茶道日本茶道举世闻名,是日本具有悠久历史的茶文化的一种仪式,也是日本人接待贵宾的一种礼仪。
日本茶道来源于茶叶之乡中国,茶叶刚传到日本的时候,非常贵重,喝茶成为上等阶层的时髦摆阔行为,后来经过几位茶道大师的改造,把佛教的“禅”引入茶道中去,使茶道逐渐完善,最终演变为贵族阶层的一种礼仪。
日本文化概述

赏樱(花見 はなみ)
每年阴历三月,是樱花盛开的世界,日本 人则携带全家到附近的公园或郊外赏花(は なみ)共同分享樱花烂漫的美景。
视频欣赏
/programs/view/4OCg H0tYi64/ /programs/view/5keQA5 xnmNk/
7.4 七五三
“七五三”节:“七五三”是日本独特的一个节日。 七五三” 每逢11月15日,3岁和5岁的男孩、3岁和7 岁女孩穿上鲜艳的和服去参拜神社,祈愿神灵保佑 他们在成长道路上一帆风顺。据说这种习俗始于江 户世代中期。这一天,孩子们都要吃“赤豆饭”, 还要吃专为庆贺“七五三”而做的红色或白色的棒 形糖果“千岁糖”,希望孩子吃了可以活泼健壮、 长生不老。古时日本人视奇数为吉祥之数,其中 “七五三”又是最无忌讳的数字(与之相反,四和 九是日本人最忌讳的数字)。
日本原来是没有文字的,所以一直使用 中国的汉字,现在日本语言口音中80%左右 是汉语的变音,日本的语言语音主要来源于 商周时期到清朝的多时间段多层次的中国汉 语方言口音和通古斯人口音、吴越人口音、 少量南洋群岛的马来人口音以及中南半岛的 印支人口音融合而来, 因此日本文化受到了 中国的深刻影响。到公元4至5世纪日本列岛 就渡过了野蛮阶段,进入了文明阶段。
6.3 天妇罗 (てんぷら ) 我们常常在日剧中听到“天妇罗”这个名称,实 际上“天妇罗”就是油炸食品。即用面粉、鸡蛋、 水将其调成浆状,再将鱼、虾、蔬菜裹上浆放入油 锅炸成金黄色,吃时蘸酱油和萝卜泥的调汁,鲜嫩 美味,香而不腻。 6.4 拉面(ラーメン) 日本有好几种面条,比如拉面、荞麦面、宽切面 和乌冬面(うどん)等。这些面食配料讲究,价廉物 美。尤其是荞麦面条,是大众喜爱的食品。(ラー メン屋)面馆.
7.2 成人节 ( 成人の日 せいじんのひ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
能剧的起源
能剧中“能”的起源最远可追溯至奈良时期, 中国唐朝的散乐传入日本,是从中国传到日本 的一种娱乐形式。
能剧的发展
能剧属于日本四种古典戏剧形式之列。“能”最初 称做“猿乐”或“猿乐能”,具有才能或技能的意义。 演员通过面部表情和形体动作暗示故事的本质,现 在这一剧种在日本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能剧的题材
能剧的演出,包括剧目的选择和剧目顺序 的安排,都是按照严格的规则进行的,不 能随意改变。
能剧概况
能剧是以主角演员的歌舞为中心,与伴 奏之唱念及奏乐所构成的音乐剧。演员 使用面具是能的特征;能的面具称为能 面。戏剧的要素是由舞蹈、唱念和奏乐 所构成。
“能剧”表现的是一种超现实世界, 其中的主角人物是以超自然的英雄的 化身形象出现的,由他来讲述故事并 完成剧情的推动。现实中的一切,则 以面具遮面的形式出现,用来表现幽 灵、女人、孩子和老人。能戏从根本 上讲是一种象征的舞台艺术,其重要 性在于稀有的美学氛围里面的仪式和 暗示。
狂言的概念
狂言是一种兴起于民间,穿插于能剧 剧目之间表演的一种即兴简短的笑剧 。 狂言与能剧一样,同属于日本四大古 典戏剧,因为它也可以算是能剧的一 部分,所以人们常常把它和能剧放在 一起合称“能乐”。
狂言是小型喜剧,情节简单,每 出戏不过2至4个角色,演出时间大 约20至40分钟。
狂言表演的特征
庭园
日本庭园是依循日本神道、佛教或禅 宗中自然与人的关系之哲学所创造的 庭园。普遍具有简单、不对称设计的 特色,以修剪过的常绿树为主,通常 包括桥梁、岩石、踏脚石、砂砾地以 及石灯笼,以营造一个用来冥想和沉 思的环境。
能剧的面具
能剧的面具数量多达200多种,大致可分为 老人、男人、女人、鬼神和怨灵,在表演时 一般只有主角戴面具。
对于能剧演员来说,最重要的是表演 时戴上的面具。能剧面具对于能剧表 演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就像商家的 招牌是圣物,挂上去绝对不能再碰地 下一样。能剧演员尊面具为圣。他们 表演时穿的衣服、袜子等都可以给人 看,唯独是面具,像珍宝一样放在铺 上锦布的木盒中,别人不可以随随便 便看。
舞蹈道具
日本舞蹈中使用手巾、扇子、刀、伞、拐杖等多种 道具。 平安时代时日本所设计的扇子,还是日本舞蹈的必 需品。舞蹈的过程中挥扇、转扇等使用方法多姿多 彩。它的图案也随着演出曲目的不同而多种多样。 在普通的技艺学习中,各个流派基本上都会使用绘 有家徽图案的扇子。随着级别的不同,所用的扇子 也会发生变化。 此外,如果身穿和服的话,足套也是必需的。除固 定的白色足套外,浅葱色(略带绿色的淡蓝色)、 藤色(浅紫色)、蛋黄色(浅黄色)等,都和演出 的剧目和服装精心搭配起来使用。
花道各流派的基本精神就是“天、地、人”的和谐 统一,这是东方特有的自然观念和哲学观念。 花道家不仅认为花是美丽,还觉得花反映了时光的 推移和人们内心的情感。花道所要呈现的是一件美 的事物,同时也是一个表达的方式、修炼的方式。 这其中需要一种奉献精神:有如造化将美丽的花木 无私地奉献给了人类。 达到人、花一体是一种境界 ,这就要通过训练让内 心平静如镜。
茶道(さどう)
从唐代开始,中国的饮茶习俗就传入日本, 到了宋代,日本开始种植茶树,制造茶叶。 到明代,真正形成独具特色的日本茶道。其 中集大成者是千利休(1522-1592年)。 他 明确提出 “和、敬、清、寂”为日本茶道 的基本精神,要求人们通过茶室中的饮茶进 行自我思想反省,彼此思想沟通,于清寂之 中去掉自己内心的尘垢和彼此的芥蒂,以达 到和敬的目的。
歌舞伎舞台
歌舞伎舞台设施
歌舞伎演员的着装
歌舞伎演员的服装是十分 华丽的和服,做工、质地 和装饰都十分上成,因此 也异常昂贵. 歌舞伎演员的化妆也十 分讲究,浓妆的施用有特 殊的程序,用料也以传统 原料为主。最醒目的是, 歌舞伎演员会用一种液状 的白色颜料均匀涂满脸部 、颈项,看起来犹如雕饰 华美的人偶一般。
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对能剧和 狂言提出了具体的保护计划,日 本政府也已经把能剧及狂言列入 到“文化财产”之列,能剧和狂 言及其艺术家们得到了全方位的 保护。培养戏剧演员的计划得到 了日本政府的财政支持。
歌舞伎概况
歌舞伎是日本所独有的一种戏剧,也是 日本传统艺能之一。在日本国内被列为 重要无形文化遗产,也在2005年被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
第一节、传统戏剧· 曲艺
能与狂言 歌舞伎 文乐(木偶净琉璃) 邦乐 日本舞蹈 大众曲艺
能剧与狂言
日本的狂言和能剧合称“能乐”。能剧的 演出,杂以“狂言”,就是在能剧的演出 幕间休息的时候,为了调剂观众的情绪而 演出的一种短小的幕间滑稽喜剧。后来“ 狂言”慢慢独立地出现在舞台上,与能剧 ,歌舞伎,木偶戏并成日本四大古典戏剧 。
绘画
画卷 屏风画 西洋画 浮世绘 风景画
浮世绘
浮世绘,也就是日本的风俗画。它是日本 江户时代兴起的一种独特民族特色的艺术奇 葩,70%以上内容是妓画和伎画,是典型的 花街柳巷艺术,色情是其标志性特征。 主要描绘人们日常生活、风景、和演剧。浮 世绘常被认为专指彩色印刷的木版画,但事 实上也有手绘的作品。十九世纪欧洲从古典 主义到印象主义诸流派大师也无不受到此种 画风的启发,因此,浮世绘具有很高的艺术 价值。
木偶净琉璃所使用的木偶由头部、躯 干、手、足、服装组成,长约1米至 1.5米,重量不等,较重的可达10公斤 。与中国木偶剧不同的是,木偶净琉 璃的木偶是操作者身着黑衣蒙面出现 在舞台上。每个木偶由三个人操作, 女性的木偶没有脚,和服底襟的摆动 甚是巧妙。木偶和着三味线的伴奏, 配合独特音调述说的净琉璃故事,在 舞台上表演出各种各样的技艺。
能剧的服装
如同面具一样,能剧中鲜艳奢华的服装 也非常著名,这与光秃秃的舞台形成十 分鲜明的对比。主角服装厚达五层,还 有用锦缎制作的外套。
能剧与日本动漫
《名侦探柯南》剧 场版《迷宫的十字 路口》中凶手所带 的面具是能剧里的 老翁面具。
日本漫画大师宫崎骏笔下的《千与千 寻》中有许多神灵的面孔都来源于能 剧,这表达了宫崎骏对日本传统文化 的敬意,也显示出能剧并没有淡出当 下日本年轻人的视线。
邦乐
邦乐,“邦”汉字意为~国(国家)。“乐 ” 汉字意为~乐(乐曲)。组合起来就 是“本国的乐曲”,一般指日本音乐的总 称。通常是作为西洋乐的对称语使用 的,指的是除西洋音乐以外的所有的 日本传统音乐。
日本舞蹈
日本舞蹈广义指流行于日本各地的各 类舞蹈,如古代舞、乐、能、民俗舞 、歌舞伎舞蹈等;狭义专指包括各种 流派的歌舞伎舞蹈。最初的日本舞蹈 称神乐,如巫女舞,是用以敬神、娱 神、通神的舞蹈。
舞蹈装扮
在正式上台表演之前,表演者先要化 妆。“日本舞蹈”中一般会把脸部、 颈部、背部、手指等涂成白色,用毛 刷蘸着溶在水中的白粉刷到身上。
化完妆之后,再穿上服装。先穿上和 服衬衣之后,再请人帮忙穿上和服。 最后再戴上假发就好了。
大众曲艺
落語(らくご)-----单口相声 漫才(まんざい)-----相声 講談(こうだん)-----评书
“和、敬、清、寂”被称之为日本“茶 道四规”。和、敬是处理人际关系的 准则,通过饮茶做到和睦相处、互相 ,以调节人际关系;清、寂是指环境 气氛,要以幽雅清静的环境和古朴的 陈设,造成一种空灵静寂的意境,给 人以熏陶。但日本茶道的宗教(特别 是禅宗)色彩很浓,并形成严密的组 织形式。它是通过非常严格、复杂甚 至到了繁琐程度的表演程式来实现“ 茶道四规”的,较为缺乏一个宽松、 自由的氛围。
能剧即将上演的时候,由于表演 时穿的衣服十分宽大,需要别人 帮忙穿,假发也需要别人帮忙戴 好并系好,但是,面具绝对要自 己戴上。他们相信,一个面具, 是独一无二的一个角色的灵魂, 不能让别人侵犯。表演能剧而戴 错面具,是十分失礼的。
戴面具的时候,表演者会小心翼翼地 从木盒中取出面具,两手捏着面具的 两侧,把面具的正面对着自己的脸, 说:“我要演你了。”这是千百年来 的传统,每个能剧表演者表演前都会 这样做。说完,就小心翼翼地把面具 反过来戴好。在戴上面具之后,演员 即不再是自己,而是面具上所表现的 人物。
在现在的日本社会,像中 国的京剧一样,歌舞伎也 面临着如何发展的问题。 共通的课题是:理解和观 赏歌舞伎的年轻观众越来 越少。
文乐(木偶净琉璃)
木偶净琉璃是一种木偶剧,也叫“文 乐”。它是日本三大国剧之一(木偶 净琉璃、能剧、歌舞伎)起起源可以 追溯到室町幕府时期,繁盛于江户时 代,以京都、大阪为中心发展而来。
净脸艺术 风趣而简单的情节 滑稽的台词 丰富的表情 夸张的肢体语言 表现人物内心世界 引导观众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想 象
表演形式
狂言与能同出于农村祭神的猿乐(类 似中国唐代的散乐)。狂言以科白( 表演和对话)为主,原则上不戴面具 ,也有些剧目穿插着简短的歌谣和舞 蹈,由大鼓和小鼓伴奏。
对于能剧和狂言的保护
陶瓷器
偶人
日本偶人是用泥、纸、木等制成的偶 人,反映了日本社会的风俗民情,具 有极强的地域色彩,已经成为人们生 活的一部分。
每年3月3日是日本的女孩节,5月5日既是端 午节,也是男孩节,在这两天里,凡是家中 有女孩或男孩的都摆放偶人。偶人不能随便 摆放,人们一般要提前收拾专门供奉偶人的 房间。 女孩节时,家里如有未满15岁的女孩 ,父母为了祈求女儿平安健康,要摆放雏偶 人。一套标准的雏偶人价值50万日元,由15 件偶人组成,摆放在楼梯式的七层木架上。 从木架上数第一层是亲王夫妇,第二层是3 个宫女,第三层是5个舞伶,第四层个手持 弓箭的侍卫,第五层是3个拿杂物的随从, 下面两层摆放行李用品。
書道(しょどう)
书道是日本书法的综合艺术,它追求 意境、情操和艺术美。日本书法分两 类,一类是汉字书法,另一类是假名 书法。
圣德太子亲自抄写的《法华义疏》, 成为日本最早的墨迹。 日本最著名的大书法家则是留学中国 的空海,号称弘法大师,他学习王羲 之、颜其卿的书法,成为日本书道第 一人;嵯(cuó)峨天皇博学多才,学习 中国欧阳修的书法,是日本欧体书法 成就最大的一位;橘逸势天赋很高, 804年他和空海一起渡唐,向中国书法 家学习,书法造诣很高。这三位,就 是日本书法史上卓有成就的“三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