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估算

合集下载

《乘法估算》教学设计

《乘法估算》教学设计

《乘法估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四节乘法估算【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过程,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初步理解估算方法。

2、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估算知识的空间,解释估算过程,培养学生的数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比较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培养估算意识。

【教学难点】合理选择估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同学们一起去公园,门票18元,9个人大约一共多少钱?二、共同探究1、完成引导:完整地说一说你收集的信息?分析列式“18X9≈?2、尝试估算,探索方法带领学生完成估算过程:可看做20X10=200,所以大约一共200元;也可看做20X9=180,所以大约一共180元;也可看做18X10=180,所以大约一共180元。

方法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它与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相类似,估算时可以把其中的一个两位数看成整十数,也可以把两个两位数都看成整十数,再用口算确定估算结果。

3、巧理信息,探究明理师:同样是估算,为什么会出现几种不同的结果呢?分析小结:估算的时候我们可能把因数看大了,这时估算的结果比实际结果大,也可能会把因数看小了,这时估算的结果比实际结果小,不同的估算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估算结果,但都会与实际的结果之间存在一定的误差。

4、运用策略,解决问题刚才我们用了3种不同的方法进行估算,得出3种不同的结果,那是不是每种三、应用提高,巩固深化1、随堂练习,检验效果29X3≈ 197X4≈ 41X9≈四、互动总结,课外延伸互动总结:今天的学习乘法估算,你学会了么?课外延伸:请你把你是怎样用估算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小故事记录下来,写一篇生动的数学日记。

附:板书设计略。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乘法估算9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乘法估算9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乘法估算9篇乘法估算 1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的方法,会进行两位数的.2.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归纳概括、迁移类推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自主探索、勇于尝试的勇气,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学好数学的情感.教学重点掌握估算的方法,会进行两位数的.教学难点正确进行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教学过程一、生活引入:1.小明的家离学校大约十分钟的路程,学校组织活动,要求8点钟集合,小明几点钟从家出发合适?(在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应该明确:他至少7点50分从家出发,实际上,为了不迟到,他应该提前几分钟,7点45从家出发比较合适.)2.这个时间你是怎样得到的?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估算?(在估计的基础上进行推算,这就是估算.)3.请你举例说明,你在生活中见到过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用到过估算?二、尝试讨论1.在学生举例的基础上,教师出示下面题目:a.一所学校的阶梯教室有22排,每排有18个座位.这个阶梯教室大约能坐多少人?b.一份稿件,平均每行有29个字,共有31行,这份稿件大约有多少个字?c.小明和奶奶在健身区散步,小明每分钟大约走39米,他绕健身区一周走了12分钟,这个健身区一周长大约有多少米?2.读题,你有什么发现?(解决这些问题,都要用到估算)你有什么好办法吗?3.同学之间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三、交流归纳: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并说出你们是怎样想的?a 22≈20,18≈20,20×20=400(人)b 29≈30,31≈30,30×30=900(个)c 39≈40,12≈10,40×10=400(米)2.观察这几道题目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乘数是两位数,都是用乘法.)3.根据自己解答过程中的体会和同学的汇报,试着说一说怎样进行乘数是两位数的?(根据学生的发言,对估算的方法进行总结、归纳:分别取近似数,再用两个近似数相乘.)四、巩固练习1.一本书有50页,每页排23行,每行26个字.这本书大约有多少万字?2.小丽每分钟步行52米,1小时大约走多少千米?3.一个粮店平均每天大约卖切面790千克,一个月大约卖切面多少千克?4.一个苗圃有育苗地4块,每块地有91行,每行种89棵树苗.这个苗圃大约培育多少棵树苗?5.一块长方形地,长98米,正好是宽的2倍.这块地的面积大约是多少?6.说出下面哪些内容是估算?(1)全世界的人口有52亿.(2)在跳绳比赛中,东东跳了98个.(3)这辆公共汽车上大概有40人.(4)我们班有45名同学.(5)小红三分钟能写85个字.7.用估算的方法,检验下面各题算得对吗?47×52=3414 69×51=29928.估算:(1)10分钟你的脉搏大约跳动多少下?(2)全校大约有多少学生?五、质疑提高1.这节课学习的是什么内容?2.怎样进行两位数乘法的估算?请你举例说明.3.还有什么问题?学生质疑并解疑.乘法估算 2教学内容:(人教版)教科书第46页例三、练习十二第1-3题。

乘法估算

乘法估算

丽丽的估算好一些,钱 要多准备一些,否则买票 的时候不够了怎么办哟!
估算的要点: 1、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运 用“四舍五入”法; 2、要接近准确值; 3、要方便我们估算。
智力大比拼
1、《童话故事》共有396页,大约是( 400 )页。 2、光华小学共有学生1061人,大约是( 1000)人。
3、妈妈每月的工资是1985元,大约是( 2000)元。
估一估上面这篇文章有多少字?
谢谢Leabharlann 估跟我学!算
四年级学生去秋游。 每套车票和门票49元。 一共需要104套票。
应该准备多 少钱买票?
49×104≈ ?
49×104≈
49≈50, 104≈100, 50×100=5000。 应准备5000元。
49≈50, 104≈110, 50×110=5500。 应准备5500元。
谁的估算好一些呢?
4、一套《少儿百科全书》要202元,小华要买这 套书大约要带( 210)元。
刘宁走一步的平均长 度是62厘米,他从操场 这头走到那头共走了252 步。操场大约长多少米?
沙坪小学有学生612人, 全乡有这样的小学19所全 乡约有多少名小学生?
燕鸥从北极飞到南极 行程是1700千米。如果 它每天飞780千米,20天 能飞到吗?
小桥古韵 如果说绕村而过的水是水乡飘动的丝绸,水上各具特色的桥便是装点这丝绸 的纽扣。一座座拱桥小巧玲珑,连接着河的两岸,也连接着两岸不一样的美丽。 周庄人家尽枕河,北方有胡同,这里有水巷。横跨水巷上的,是石桥。全镇 共有二十四座古桥,构成周庄一绝。一座座石桥精巧别致,小巧玲珑,错落有致, 充分体现着古镇的神韵。清澈曲折的水巷上,横卧着古意朴拙、划着优美弧线的 石拱桥,曲径通幽,耐人寻味;一个个青石垒成的河埠头就象琴键般在水巷两侧 依次排开,黑白分明。碧水泱泱,绿树掩映,悠然的小船在桥洞中穿过,牵着牯 牛的老农走上桥阶,谁家的主妇在桥边河埠捶衣洗菜……橹声悠远,黄昏的炊烟 冉冉升起在青瓦白墙、木栅花窗的傍水人家,在百年不变的古镇上空凝结。 小桥流水人家,优美幽谧和谐。水乡小桥多,周庄的奇妙便于小桥流水中得到了 最充分地体现。水巷宽窄不一,窄的地方,人几乎可以跳过去,但仍然设置一座 座小桥。河是路的一种,桥是路的延续。在周庄,桥就是路,路就是桥。由于河 窄桥小,所以周庄的船也自然是象梭子一样狭而长的,而船娘过桥时必须弯下腰 来才行。在周庄,小桥多而密。透过拱桥石洞往前望去,顺着狭长的水巷往前看, 便能够看到不远处每隔十几米往往便有一座石桥,石桥一座嵌套着一座,一直延 伸到视野的无穷处,真是别样地美丽。而遇十字水巷,便就会有几座桥把对岸双 双联在一起。

乘法估算怎么估算

乘法估算怎么估算

乘法估算怎么估算乘法估算是指在没有计算器或者数字工具的情况下,通过人工进行乘法计算的过程。

这种方法可以在很多场景中使用,例如在购物时计算总价格、在工作中进行预算等等。

下面就介绍一些乘法估算的方法。

一、近似数相乘法近似数相乘法是通过将一个数近似为它的最接近的十位数和个位数的乘积相加得出结果。

例如:计算53 × 47。

可以将53近似为50,47近似为50,然后计算50 × 50 = 2500。

接着,计算50 × 3 + 47 × 0 = 150。

最后将两个结果相加得出2535,这个结果与计算器计算出的结果非常接近。

二、交错相乘法交错相乘法需要对乘数中的每一位先与另一个乘数的各位相乘,然后将结果相加。

例如:计算36 × 27。

首先,将36拆分成30和6,27拆分成20和7。

然后进行相乘计算,得出结果为30 × 20 + 6 × 20 + 30 × 7 + 6 × 7 = 540 + 120 + 210 + 42 = 912。

这种方法也适用于更长的数字乘法计算,只需要逐位相乘并将结果相加即可。

三、倍增法倍增法是将乘数和被乘数不断倍增,直到乘数变为1,然后将所有的中间结果相加得到最终结果。

例如:计算37 × 24。

将37倍增到64,将24倍增到48。

然后将所有中间结果相加得到最终结果。

中间结果为:86 + 172 + 344 + 688 + 1376 = 2666。

这种方法可以大大减少计算次数,适用于大量乘法计算的场景。

总之,乘法估算是一种可以方便地计算乘法的方法,可以在很多生活和工作场景中使用。

其中的方法有很多种,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和数字大小。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的估算》教案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的估算》教案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的估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能够对乘法算式进行估算。

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培养学生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乘法估算的概念和方法2.乘法估算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乘法估算的方法和应用。

2.教学难点:乘法估算的准确性和灵活性。

四、教学过程1.导入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学过加法和减法的估算,谁能告诉我估算是什么意思?生:估算就是大概计算。

师:对,估算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得到一个近似的结果。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乘法的估算。

2.新课讲解师:请同学们翻开书本,我们先来学习乘法估算的概念。

乘法估算就是在进行乘法计算时,根据算式中数的大小,用四舍五入法将数变成整十、整百、整千等,然后进行计算。

师: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请同学们计算12×15。

生:12×15=180。

师:很好,现在我们用估算的方法来计算。

把12和15都变成整十,变成10×10,估算结果是多少?生:估算结果是100。

师:那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

计算23×17。

生:23×17=391。

师:现在我们用估算的方法来计算。

把23和17都变成整十,变成20×20,估算结果是多少?生:估算结果是400。

师:同学们,通过这两个例子,我们可以发现估算的结果和实际计算的结果相差不大。

我们就来练习一下乘法估算。

3.练习师:请同学们完成书本上的练习题。

第一题,估算24×18。

生:估算结果是400。

师:第二题,估算35×26。

生:估算结果是900。

师:同学们,你们做得很好。

我们再来学习乘法估算的应用。

4.应用师:请同学们看这个实际问题。

小华有30个苹果,小明有20个苹果,小刚有40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生:他们一共有30+20+40=90个苹果。

师:现在我们用估算的方法来计算。

把30、20、40都变成整十,变成30+20+40=90,估算结果是多少?生:估算结果是90。

数学教案-乘法估算

数学教案-乘法估算

数学教案-乘法估算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能够灵活运用估算技巧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乘法估算的方法及运用。

2.难点:估算技巧的灵活运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乘法知识,如乘法口诀、乘法竖式等。

(2)提问: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需要估算的情况?能举个例子吗?2.探索乘法估算方法(1)引导学生观察乘法算式,发现乘法估算的规律。

(2)举例说明乘法估算的方法,如:估算37×58,可以先将37约等于40,58约等于60,然后计算40×60=2400。

(3)让学生尝试运用估算方法计算一些简单的乘法算式,如:估算24×17、53×26等。

3.乘法估算技巧讲解(1)讲解乘法估算技巧,如:四舍五入法、取整法、平方差法等。

(2)举例说明乘法估算技巧的应用,如:估算78×95,可以先将78约等于80,95约等于100,然后计算80×100=8000,再减去78和95的差,即8000-(80-78)×(100-95)=8000-2×5=8000-10=7990。

(3)让学生尝试运用乘法估算技巧计算一些较复杂的乘法算式,如:估算125×78、345×67等。

4.练习与巩固(1)布置一些乘法估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2)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估算过程,互相交流、讨论。

(3)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指导学生改进估算方法。

(2)让学生谈谈在学习乘法估算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四、作业布置(1)估算45×32(2)估算78×125(3)估算234×562.家长签字确认。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探索乘法估算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估算技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乘法估算的方法

乘法估算的方法

乘法估算的方法
乘法估算是一种在计算过程中快速估算乘法结果的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乘法估算方法:
1. 近似估算法:适用于两个较大的数相乘的情况。

首先将乘法运算简化为相对较小的数相乘,然后再进行估算。

例如,要估算68 × 47,可以先将68近似为70,将47近似为50,然后计
算70 × 50 = 3500 来代替估算。

2. 分解估算法:适用于较复杂的乘法运算。

将一个较大的数分解成较小的数的乘积,然后进行分别估算和相加。

例如,要估算145 × 27,可以将145分解为100 + 40 + 5,将27分解为20 + 7,然后计算(100 × 20) + (40 × 20) + (5 × 7) = 2000 + 800 + 35 = 2835 来代替估算。

3. 使用整数的倍数:适用于估算某个数的某个倍数的乘法结果。

例如,要估算247 × 8,可以先计算240 × 8 = 1920,然后再加
上7 × 8 = 56,得到总估算结果为1976。

4. 使用相似性和近似值:适用于含有近似值的乘法运算。

根据数值的相似性,结合已知的近似值进行估算。

例如,要估算23.5 × 4.7,可以将4.7近似为5,然后计算23.5 × 5 = 117.5 来
代替估算。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乘法估算方法,通过灵活运用这些方法,我们可以在计算乘法时快速估算结果,提高计算效率。

乘法估算怎么估算

乘法估算怎么估算

乘法估算是什么?乘法估算是一种计算方法,用于估算两个数的乘积。

它可以在没有计算器的情况下快速得出一个大致的结果。

乘法估算是数学中的一项重要技巧,它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心算能力,提高我们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乘法估算可以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场景,比如购物时计算总价、旅游时计算费用、工作中进行预算等等。

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在没有工具的情况下进行快速而准确的计算,还能帮助我们培养逻辑思维和数学能力。

乘法估算的原理乘法估算的原理基于数学中的近似方法。

当两个数相乘时,我们可以根据这两个数的特点,对其中一个或两个数进行调整,然后通过简单的计算得出一个近似的结果。

乘法估算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找到两个数中较接近10、100、1000等倍数的数。

这样的数在计算中更容易进行相乘和调整。

2.对其中一个或两个数进行调整,使其更接近这个倍数。

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数的大小来实现调整。

3.将调整后的数相乘,得到一个近似的结果。

4.根据调整时的操作,对结果进行修正。

如果调整时增加了数的大小,结果偏大;如果调整时减少了数的大小,结果偏小。

5.最后,将修正后的结果进行四舍五入,得到最终的估算结果。

乘法估算的示例为了更好地理解乘法估算的原理和应用,下面以一个具体的示例进行说明。

假设我们需要估算23乘以6的结果。

首先,我们找到较接近10的倍数,即20和6。

然后,我们对其中一个数进行调整。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将6调整为10,同时将23调整为20,这样两个数就变得更容易相乘和调整。

接下来,我们将调整后的数相乘:20乘以10等于200。

由于我们调整时增加了数的大小,因此我们需要对结果进行修正。

这个修正值是之前增加的数的大小,即10。

所以修正后的结果为210。

最后,我们进行四舍五入操作,将210舍入到最接近的整数,得到估算结果为210。

通过这个示例,我们可以看到乘法估算的步骤和原理。

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调整和修正方法,以获得更准确的估算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3接近200, 200×3=600; 所以这头野牛大约有
600千克。
一篇文章400字,小 丁叔叔平均每分钟打53 个字,8分钟能打完吗?
53接近50,并比50多,50×8=400; 53×8结果比400多, 所以能打完。
我们来总结一下Leabharlann !估算的表示方法 29×8大约得240,可
≈ 以用约等号“ ”来表示。
29×8 ≈ 240
≈ 读做:约等于
找邻居

29 53 48 34


42 39 26 36


31 52 44 47


40





30 50
估 算
397×3≈ 1200
因为397接近400,
400×3=1200
试一试: 510×7≈
估算:把数看成最接近的
整十,整百数进行计算。
动物园有一只东北 虎重213千克。一头野 牛是东北虎的3倍。这头 野牛大约有多重?
每张门票8元, 29个同学参观, 带250元钱够吗?
250元够买门票。
29×8大约 得多少?
29×8大约 得240。
因为29接近30, 30×8=240

29×8大约得240,可
≈ 以用约等号“ ”来表示。
29×8大约得 240。我怎样
表示呢?

≈ 读做:约等于

29×8 ≈ 240

读做:29乘8约等于2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