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C存储专题-存储行业基础知识

H3C存储专题-存储行业基础知识
H3C存储专题-存储行业基础知识

H3C交换机配置命令

H3C交换机配置命令 创建汇聚组link-aggregation group mode{manual / static} 加入端口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汇聚接口配置interface Bridge-Aggregation 1 description ==TO-IDF-1== port link-type trunk undo port trunk permit vlan 1 port trunk permit vlan 21 100 (1)采用手工聚合方式 # 创建汇聚组1。 [H3C] link-aggregation group 1 mode manual # 将以太网端口Ethernet2/1/1至Ethernet2/1/3加入聚合组1。 [H3C] interface ethernet2/1/1 [H3C-Ethernet2/1/1] 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1 [H3C-Ethernet2/1/1] interface ethernet2/1/2 [H3C-Ethernet2/1/2] 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1 [H3C-Ethernet2/1/2] interface ethernet2/1/3

[H3C-Ethernet2/1/3] 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1 # 当聚合组端口序号连续时,可以直接把多个端口聚成一组,组号由系统自行分 配。 [H3C] link-aggregation ethernet2/1/1 to ethernet2/1/3 both (2)采用静态LACP聚合方式 # 创建静态汇聚组1。 [H3C] link-aggregation group 1 mode static # 将以太网端口Ethernet2/1/1至Ethernet2/1/3加入聚合组1。 [H3C] interface ethernet2/1/1 [H3C-Ethernet2/1/1] 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1 [H3C-Ethernet2/1/1] interface ethernet2/1/2 [H3C-Ethernet2/1/2] 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1 [H3C-Ethernet2/1/2] interface ethernet2/1/3 [H3C-Ethernet2/1/3] 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1 (3)采用动态LACP聚合方式 # 开启以太网端口Ethernet2/1/1至Ethernet2/1/3的LACP协议。 [H3C] interface ethernet2/1/1 [H3C-Ethernet2/1/1] lacp enable [H3C-Ethernet2/1/1] interface ethernet2/1/2 [H3C-Ethernet2/1/2] lacp enable [H3C-Ethernet2/1/2] interface ethernet2/1/3 [H3C-Ethernet2/1/3] lacp enable 设置以太网端口的速率speed { 10 | 100 | 1000 | 10000 | auto } 设置以太网端口连接的网线的类型mdi { across | auto | normal }

linux 基本操作命令行

linux的命令操作 1、日常操作命令 **查看当前所在的工作目录 pwd **查看当前系统的时间 date **查看有谁在线(哪些人登陆到了服务器) who 查看当前在线 last 查看最近的登陆历史记录 2、文件系统操作 ** ls / 查看根目录下的子节点(文件夹和文件)信息 ls -al -a是显示隐藏文件 -l是以更详细的列表形式显示 **切换目录 cd /home **创建文件夹 mkdir aaa 这是相对路径的写法 mkdir -p aaa/bbb/ccc mkdir /data 这是绝对路径的写法 **删除文件夹 rmdir 可以删除空目录 rm -r aaa 可以把aaa整个文件夹及其中的所有子节点全部删除 rm -rf aaa 强制删除aaa **修改文件夹名称 mv aaa angelababy **创建文件 touch somefile.1 创建一个空文件 echo "i miss you,my baby" > somefile.2 利用重定向“>”的功能,将一条指令的输出结果写入到一个文件中,会覆盖原文件内容 echo "huangxiaoming ,gun dan" >> somefile.2 将一条指令的输出结果追加到一个文件中,不会覆盖原文件内容 用vi文本编辑器来编辑生成文件 ******最基本用法 vi somefile.4

1、首先会进入“一般模式”,此模式只接受各种快捷键,不能编辑文件内容 2、按i键,就会从一般模式进入编辑模式,此模式下,敲入的都是文件内容 3、编辑完成之后,按Esc键退出编辑模式,回到一般模式; 4、再按:,进入“底行命令模式”,输入wq命令,回车即可 ******一些常用快捷键 一些有用的快捷键(在一般模式下使用): a 在光标后一位开始插入 A 在该行的最后插入 I 在该行的最前面插入 gg 直接跳到文件的首行 G 直接跳到文件的末行 dd 删除行,如果 5dd ,则一次性删除光标后的5行 yy 复制当前行, 复制多行,则 3yy,则复制当前行附近的3行 p 粘贴 v 进入字符选择模式,选择完成后,按y复制,按p粘贴 ctrl+v 进入块选择模式,选择完成后,按y复制,按p粘贴 shift+v 进入行选择模式,选择完成后,按y复制,按p粘贴 查找并替换(在底行命令模式中输入) %s/sad/88888888888888 效果:查找文件中所有sad,替换为88888888888888 /you 效果:查找文件中出现的you,并定位到第一个找到的地方,按n可以定位到下一个匹配位置(按N定位到上一个) 3、文件权限的操作 ****linux文件权限的描述格式解读 drwxr-xr-x (也可以用二进制表示 111 101 101 --> 755) d:标识节点类型(d:文件夹 -:文件 l:链接) r:可读 w:可写 x:可执行 第一组rwx:表示这个文件的拥有者对它的权限:可读可写可执行 第二组r-x:表示这个文件的所属组对它的权限:可读,不可写,可执行 第三组r-x:表示这个文件的其他用户(相对于上面两类用户)对它的权限:可读,不可写,可执行 ****修改文件权限 chmod g-rw haha.dat 表示将haha.dat对所属组的rw权限取消 chmod o-rw haha.dat 表示将haha.dat对其他人的rw权限取消 chmod u+x haha.dat 表示将haha.dat对所属用户的权限增加x 也可以用数字的方式来修改权限 chmod 664 haha.dat 就会修改成 rw-rw-r--

存储基础知识

第1章网络存储主要技术 1.1 概述 存储系统是整个IT系统的基石,是IT技术赖以存在和发挥效能的基础平台。 早先的存储形式是存储设备(通常是磁盘)与应用服务器其他硬件直接安装于同一个机箱之内,并且该存储设备是给本台应用服务器独占使用的。 随着服务器数量的增多,磁盘数量也在增加,且分散在不同的服务器上,查看每一个磁盘的运行状况都需要到不同的应用服务器上去查看。更换磁盘也需要拆开服务器,中断应用。于是,一种希望将磁盘从服务器中脱离出来,集中到一起管理的需求出现了。不过,一个问题:如何将服务器和盘阵连接起来? 面临这样的问题,有厂商提出了SCSI协议,通过专用的线缆将服务器的总线和存储设备连接起来,通过专门的SCSI指令来实现数据的存储。后来发展到FC协议。这样,多个服务器可以通过SCSI线缆或光纤建立与存储系统的连接。这样的方式,我们称之为直接附加存储(DAS)。 1.2 DAS:直接附加存储 DAS(Direct Attached Storage—直接附加存储)是指将存储设备通过SCSI线缆或光纤通道直接连接到服务器上。 一个SCSI环路或称为SCSI通道可以挂载最多16台设备; FC可以在仲裁环的方式下支持126个设备;

DAS方式实现了机内存储到存储子系统的跨越,但是缺点依然有很多: ◆扩展性差,服务器与存储设备直接连接的方式导致出现新的应用需求时,只能为新 增的服务器单独配置存储设备,造成重复投资。 ◆资源利用率低,DAS方式的存储长期来看存储空间无法充分利用,存在浪费。不同 的应用服务器面对的存储数据量是不一致的,同时业务发展的状况也决定这存储数 据量的变化。因此,出现了部分应用对应的存储空间不够用,另一些却有大量的存 储空间闲置。 ◆可管理性差,DAS方式数据依然是分散的,不同的应用各有一套存储设备。管理分 散,无法集中。 异构化严重,DAS方式使得企业在不同阶段采购了不同型号不同厂商的存储设备,设备之间异构化现象严重,导致维护成本据高不下。 1.3 SAN:存储区域网络 1.3.1 什么是SAN? SAN(Storage Aera Network )存储区域网络,是一种通过网络方式连接存储设备和应用服务器的存储构架,这个网络专用于主机和存储设备之间的访问。当有数据的存取需求时,数据可以通过存储区域网络在服务器和后台存储设备之间高速传输。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汇总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汇总 一、计算机的诞生及发展 (一)计算机的诞生 1.时间:1946年 2.地点: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3.名称:ENIAC (二)计算机的发展 > 二、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现代的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硬件系统及软件系统两大部分构成。 三、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冯·诺依曼提出了“存储程序、程序控制”的设计思想,同时指出计算机的构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计算机系统。 (2)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表示的数据和指令。 | (3)采用“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技术(将程序事先存在主存储器中,计算机在工作时能在不需要人员干预的情况下,自动逐条取出指令并加以执行)。 四、计算机的分类

五、计算机硬件 (一)中央处理器 1.简介 中央处理器又称为微处理器,是一块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是一台计算机的运算核心和控制核心。 ( 2.组成 (1)控制器 实现计算机各部分的联系并自动执行程序的部件。功能是从内存中一次取出指令,产生控制信号,向其他部件发出命令指挥整个计算过程。 (2)运算器 对二进制数码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二)存储器 1.内存储器 … (1)作用 内存储器又称主存储器,简称内存。内存位于系统主板上,可以直接与CPU进行信息交换,内存储器主要用于存放计算机系统中正在运行的程序及所需要的数据和中间计算结果以及与外部存储器交换信息时作为缓冲。 (2)特点 速度较快,容量相对较小。 (3)分类 只读存储器ROM:永久保存数据,存储微型机的重要信息。 随机存储器RAM:断电丢失数据,存储当前运行的程序信息(SRAM、DRAM)。 \ 2.外存储器 (1)作用

H3C 3100简单配置命令

H3C交换机简单配置命令 1、配置主机名 [H3C]systemname H3C 2、配置console口密码 #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 进入AUX用户界面视图。 [H3C] user-interface aux 0 # 设置通过Console口登录交换机的用户进行Password认证。[H3C-ui-aux0] authentication-mode password # 设置用户的认证口令为加密方式,口令为123456。 [H3C-ui-aux0] set authentication password cipher 123456 # 设置从AUX用户界面登录后可以访问的命令级别为2级。[H3C-ui-aux0] user privilege level 2 3、配置Telnet #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 进入VTY0用户界面视图。 [H3C] user-interface vty 0

# 设置通过VTY0口登录交换机的用户进行Password认证。 [H3C-ui-vty0] authentication-mode password # 设置用户的认证口令为密码方式,口令为123456。 [H3C-ui-vty0] set authentication password cipher 123456 # 设置从VTY0用户界面登录后可以访问的命令级别为2级。 [H3C-ui-vty0] user privilege level 2 # 设置VTY0用户界面支持Telnet协议。 [H3C-ui-vty0] protocol inbound telnet 4、配置交换机VLAN 1 管理地址 system-view [H3C] interface vlan-interface 1 [H3C-VLAN-interface1] ip address 192.168.0.129 255.255.255.0 5、配置交换机网关地址 [H3C]ip route-static 0.0.0.0 0.0.0.0 192.168.0.1 6、配置HTTP服务 [H3C] local-user admin #创建http 用户 [H3C-luser-admin] service-type telnet [H3C-luser-admin] authorization-attribute level 3

计算机的技能高考基础知识(常考知识点记忆)

模块一:信息、数据及通信的基本概念 考点1:信息、数据的基本概念 1、数据:所有能够被计算机接受和处理的符号的集合都称为数据 2、信息:有意义的数据的内容。指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得到的有价值的知识。 3、信息的基本特征:载体依附性、人地性、时效性、共享性、传递性、客观性、可处理性、真伪性 考点2:通信的基本概念 1、信号是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具体物理表示形式。 2、信号分为模拟信号(连续信号)和数字信号,数据信号相对模拟信号,抗干扰强,可靠性高。 3、调制解调器可完成数字信息与模拟信号之间的转换。其中,调制是将数据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解调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4、通信系统三个基本要素:信源、信道、信宿 考点3:计算机的发展、类型及其应用领域。 1、第一台计算机:ENIAC,美国,1946年宾夕法尼亚大学 2、计算机的发展过程 3、计算机主要特点:运算速度快、精确度高、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 4、计算机的主要应用 1)科学计算:例如:气象预报、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导弹的监测 2)数据/信息处理:例如:高考招生中考生录取与统计工作,铁路、飞机客票的预定系统,银行系统 的业务管理 3)计算机控制 4)计算机辅助系统:例如:用CAI演示化学反应 5)人工智能:例如:代替人类到危险的环境中去工作 6)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例如:Internet发email 常用缩写: CBE:计算机辅助教育 CAI:计算机辅助教学 CMI:计算机管理教学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 CAT:计算机辅助翻译 CAM:计算机辅助制造 CAE:计算机辅助工程 5、计算机的分类: 1)根据规模大小分类:巨型机、大型通用机、微型机、工作站、服务器 2)根据用途分类: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 3)根据计算机处理数据的类型:模拟计算机、数字计算机、数字与模拟计算机 6、计算机科学研究与应用 人工智能:研究如何让计算机来完成过去只有人才能做的智能的工作。 网格计算:专门针对复杂科学计算的新型计算模式。 中间件技术:是介于应用软件和操作系统之间的系统软件。 云计算:是分布式计算、网格计算、并行计算、网络存储及虚拟化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

配置H3C交换机常用命令

H3C交换机常用步骤和命令 1.进入命令行sys 2.给交换机命名: sysname fuwuqi2 3.创建所属vlan: vlan 114 4.描述vlan 114 及分配情况: description fuwuqi2 5.把24个口划分到vlan114中: port e 1/0/1 to e 1/0/24 6.退出: quit 7.进入vlan 114: vlan 114 8.查看千兆口信息: dis int g 9.把25,26两个千兆口加到vlan 114中: port g 1/0/25 to g 1/0/26 10.退出: quit 11.进入vlan114 : int vlan 114 12.查看本接口信息dis this 13.退出quit 14.进入vlan 114虚接口下(可以配置管理地址):interface vlan-interface 114 15.配置管理地址ip address 111.115.76.98 27 16.查看信息dis this 17.退出quit 18.配置默认路由ip route-static 0.0.0.0 0.0.0.0 111.115.76.97(分别是目 的地址子网掩码网关) 19.建立一个登陆交换机的用户名local-user fuwuqi2 20.设置登陆密码password cipher fuwuqi2_2918 21.设置用户管理等级0-3,3是超级管理员authorization-attribute level 3 22.设置用“telnet”方式登陆service-type telnet 23.退出quit 24.打开telnet服务telnet server enable 25.设置0-5共6个用户可同时远程登陆user-interface vty 0 5 26.设置用户登陆方式,scheme是用户名+密码authentication-mode scheme 27.查看当前配置信息dis this 28.查看当前所有配置dis cur 29.保存配置信息save 30.查看交换机上有哪些VLAN dis vlan 31.查看各交换机端口状态及vlan情况: dis brief int 32.将某个端口加入到某个vlan中:sys Vlan 111 Port eth 1/0/1 33.查看当前各端口流量情况: dis int 34.查看交换机上mac地址:dis mac-address 物理地址 35.查看CPU占用:dis cup 36.静态IP与MAC地址绑定(不与端口绑定): sys arp static 192.168.11.204 0005-5d02-f2b3 查询:dis arp 192.168.11.204 取消:undo arp 192.168.11.204

存储基础知识

存储的介质及其存储原理? 1.磁存储介质 磁存储介质主要分为磁带存储和磁盘存储。 (1)磁带存储 磁带是所有存储媒体中单位存储信息成本最低、容量最大、标准化程度最高的常用存储介质之一。它互换性好、易于保存,近年来由于采用了具有高纠错能力的编码技术和即写即读的通道技术,大大提高了磁带存储的可靠性和读写速度。磁带存储器则是以磁带为存储介质,由磁带机及其控制器组成的存储设备,是计算机的一种辅助存储器。磁带机由磁带传动机构和磁头等组成,能驱动磁带相对磁头运动,用磁头进行电磁转换,在磁带上顺序地记录或读出数据。磁带存储器是计算机外围设备之一。磁带存储器以顺序方式存取数据。存储数据的磁带可脱机保存和互换读出。磁带存储器也称为顺序存取存储器(SequentialAccessMemory,简称SAM)即磁带上的文件依次存放。磁带存储器存储容量很大,但查找速度慢,在微型计算机上一般用做后备存储装置,以便在硬盘发生故障时,恢复系统和数据。 根据读写磁带的工作原理可分为螺旋扫描技术、线性记录(数据流)技术、DLT技术以及比较先进的LTO技术: 螺旋扫描读写技术: 以螺旋扫描方式读写磁带上数据的磁带读写技术与录像机基本相似,磁带缠绕磁鼓的大部分,并水平低速前进,而磁鼓在磁带读写过程中反向高速旋转,安装在磁鼓表面的磁头在旋转过程中完成数据的

存取读写工作。其磁头在读写过程中与磁带保持15度倾角,磁道在磁带上以75度倾角平行排列。采用这种读写技术在同样磁带面积上可以获得更多的数据通道,充分利用了磁带的有效存储空间,因而拥有较高的数据存取密度。 线性记录读写技术: 以线性记录方式读写磁带上数据的磁带读写技术与录音机基本相同,平行于磁头的高速运动磁带掠过静止的磁头,进行数据记录或读出操作。这种技术可使驱动系统设计简单,读写速度较低,但由于数据在磁带上的记录轨迹与磁带两边平行,数据存储利用率较低。为了有效提高磁带的利用率和读写速度,人们研制出了多磁头平行读写方式,提高了磁带的记录密度和传输速率,但驱动器的设计变得极为复杂,成本也随之增加。 数字线性磁带技术: DLT是一种先进的存储技术标准,包括1/2英寸磁带、线性记录方式、专利磁带导入装置和特殊磁带盒等关键技术。利用DLT技术的磁带机,在带长为1828英尺、带宽为1/2英寸的磁带上具有128个磁道,使单磁带未压缩容量可高达20GB,压缩后容量可增加一倍。 线性开放式磁带技术: 这是由IBM、HP、Seagate三大存储设备制造公司共同支持的高新磁带处理技术,它可以极大地提高磁带备份数据量。LTO磁带可将磁带的容量提高到100GB,如果经过压缩可达到200GB。LTO技术不仅可以增加磁带的信道密度,还能在磁头和伺服结构方面进行全面改

H3C交换机常用配置命令

H3C交换机常用配置命令 一、用户配置 system-view [H3C]super password H3C 设置用户分级密码 [H3C]undo super password 删除用户分级密码 [H3C]localuser bigheap 123456 1 Web网管用户设置,1(缺省)为管理级用户,缺省admin,admin [H3C]undo localuser bigheap 删除Web网管用户 [H3C]user-interface aux 0 只支持0 [H3C-Aux]idle-timeout 2 50 设置超时为2分50秒,若为0则表示不超时,默认为5分钟 [H3C-Aux]undo idle-timeout 恢复默认值 [H3C]user-interface vty 0 只支持0和1 [H3C-vty]idle-timeout 2 50 设置超时为2分50秒,若为0则表示不超时,默认为5分钟 [H3C-vty]undo idle-timeout 恢复默认值 [H3C-vty]set authentication password 123456 设置telnet密码,必须设置[H3C-vty]undo set authentication password 取消密码 [H3C]display users 显示用户 [H3C]display user-interface 显示用户界面状态 二、系统IP设置 [H3C]vlan 20 [H3C]management-vlan 20 [H3C]interface vlan-interface 20 创建并进入管理VLAN [H3C]undo interface vlan-interface 20 删除管理VLAN接口 [H3C-Vlan-interface20]ip address 192.168.1.2 255.255.255.0 配置管理VLAN接口静态IP地址(缺省为192.168.0.234) [H3C-Vlan-interface20]undo ip address 删除IP地址

存储和相关基础知识.doc

存储和相关基础知识 范围:限opensystem 和windows 版本:Version 0.1 build 20060904 说在前面的几句话: 我工作的时间也不短了,但是还算是一个老菜鸟,所以我姑妄说之,您姑妄听之.另外,我也是想到哪儿写道哪儿,没什么章法,还望海涵. 有些新手总是在各式各样的概念里绕来绕去,弄的不亦乐乎。所以我就把我的一些理解写了下来,供您参考.我说的不局限于任何一种具体产品和厂家,也可能有些说法和某些厂家的说法不一样,但是我觉得应该算的上是本原的东西,有以不变应万变之功效,呵呵,见笑 1、关于HBA HBA的全称为Host Bus Adapter,即主机总线适配器。 a、总线适配器是个什么东西呢? 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主机的结构,一台计算机内部多半由两条总线串在起来(当然实际情况会有不同,这里只讨论常见的,简单的情况),一条总线叫系统总线,一条叫I/O总线。系统总线上接了CPU, MEmory, cache什么的,I/O总线上接的就是外围设备,现如今最常见的就是PCI总线了。这两条总线之间用桥接的芯片或者说电路连接起来。举个形象的例子,就好比一个城市里,有两条主干道,一条属于行政区,一条属于商业区,中间有个环岛,将两条主干道连接到了一起,系统总线就好比行政区里的主干道,而I/O总线就好比商业区的主干道。系统总线和I/O总线的带宽的单位都是以Gbyte来记,但是显而易见的是,行政区的主干道和商业区的主干道相比的话,前者肯定更“核心”,更宽,更顺畅,设计的要求也高。 我们知道,在向公仆部门要求服务的时候,是要有一些接口的部门和程序的,而桥接芯片的作用就是连接和协调两条总线的工作的。 虽然I/O总线的速度和系统总线的带宽相比要低很多,但是好歹也是以G来计量的,而我们知道外围设备的速度,往往只有几百兆,甚至几十k而己,怎么协调工作呢?好比卖煎饼果子摊子不能直接戳到城市主干道上,怎么办?好办,在主干道边上开个2000平米的小吃城, 把摊子都收进去好了。那么主机总线适配器的作用也就是这个,我们就是要把外设组织起来, 连接到I/O总线上去!HBA就是指Host和I/O BUS直接的一个适配器,也好比一个水管工常说的“双通”。 b、常见的HBA有哪些呢? 比如显卡,网卡,scsi卡,1394卡等等。我要拿出来说的就是FCHBA和ATA&IDE。我们通常说的什么Emulex 的LP9002,什么Qlogic 的QLA2340 都是FCHBA 卡,就是将Fibre Channel 的设备和10总线连接起来的适配器。ATA也是一种适配器技术,我们PC主板上的ATA接I I, 就是一个磁盘适配器的对外接口,要强调的就是,ATA说的是适配器技术,IDE是说得存储外设技术,比如我们可以说IDE硬盘,IDE光驱,说ATA接口,但是说IDE接口,ATA硬盘就不时那么合适了,虽然很多情况下,大家都习惯把他们混在一起说。 描述HBA的时候,有几个主要的规范要说一下 >一个承上,就是说,HBA和IOBUS怎么连,我们经常说的PCI接口卡,就是指这个HBA 卡是要插在PCI BUS ±的PCI slot上的,但是现在的计算机上,不仅仅只有PCI总线而己,大家碰到的时候留意。 >一个启下,就是说HBA要和外设怎么连,这样的规范就很多了。 >再说HBA本身,比如带宽,比如运行机制(protocol等),独立处理能力等等 Tips:有时候我们看到的一块卡,看到的实际是一个物理的卡,有的时候实际上是多个Adapter,好比一家机构,挂多个牌子,有的时候,一块卡有两条通道,好比一家公司,有两套人马。

存储基本知识及行业分析

存储基本知识及行业分析 1存储架构分析 目前存储市场上,根据服务器类型分为:封闭系统的存储和开放系统的存储,封闭系统主要指大型机,AS400等服务器,开放系统指基于包括Windows、UNIX、Linux等操作系统的服务器;开放系统的存储分为:内置存储和外挂存储。 开放系统的外挂存储分为:DAS存储(Direct-Attached Storage)和NAS存储(Network-Attached Storage)和存储区域网络(Storage Area Network)。 1.1DAS存储 DAS存储已经有数十年的使用历史,随着用户数据的不断增长,其在数据读写、扩展、备份等方面的问题变得日益困扰系统管理员。 DAS存储依赖服务器主机操作系统进行数据的IO读写和存储维护管理,数据读写等任何操作都要占用服务器主机资源(包括CPU、系统IO等)。DAS存储的数据量越大,对服务器硬件的依赖性和影响就越大。 DAS存储与服务器主机之间的连接通道通常采用SCSI或者USB、1394等连接,随着服务器CPU的处理能力越来越强,存储硬盘空间越来越大,阵列的硬盘数量越来越多,SCSI

通道将会成为IO瓶颈;同时服务器主机SCSI ID资源有限,能够建立的SCSI通道连接有限。 DAS存储的共享性和扩展性很差。每个服务器直连的JBOD只能供其独自使用。任何形式的扩展都会造成业务系统的停机,对于7×24小时服务的关键业务系统,这是不可接受的。并且直连式存储或服务器主机的升级扩展,只能由原设备厂商提供,往往受原设备厂商限制。 1.2NAS存储 网络附加存储(Network-Attached Storage,)采用网络(TCP/IP、ATM、FDDI)技术,通过网络交换机连接存储系统和服务器主机,存储设备作为网络标准件连入局域网中,本身具有文件系统,直接为服务器提供文件级存储服务。 由于NAS存储采用IT业界标准协议TCP/IP进行数据交换,不同厂商的产品(服务器、交换机、NAS存储)只要满足协议标准就能够实现互连互通,无兼容性的要求。NAS存储特点: 首先,NAS存储可以将设备通过标准的网络拓扑结构连接,摆脱了服务器和异构化构架的桎梏; 其次,在企业数据量飞速膨胀中,NAS存储在解决足够的存储和扩展空间的同时,还提供极高的性价比。因此,无论是从适用性还是TCO的角度来说,NAS自然成为多数企业,尤其是大中小企业的最佳选择; 1.3SAN存储 存储局域网络SAN是目前最为先进的海量数据存储架构,是建立在服务器集群和存储设备之间的网络,给服务器集群提供集中式的共享的存储空间,便于管理。SAN存储模式中,磁盘阵列只提供块级裸盘存储空间,文件系统分部在各个应用服务器上,这是SAN和NAS的最本质区别。

H3C交换机配置命令手册

目录 (2)配置静态路由.............................................................. H3C交换机配置命令手册: 交换机端口链路类型介绍: 1. Access类型的端口只能属于1个VLAN, —般用于连接计算机的端口; 2. Trunk类型的端口可以属于多个VLAN,可以接收和发送多个VLAN的报文,一般用于交换机之间连接的端口; 3. Hybrid类型的端口可以属于多个VLAN,可以接收和发送多个VLAN的报文,可以用于交换机 之间连接,也可以用于连接用户的计算机。 认证方式为Scheme时Telnet登录方式的配置 telnet server enable

# local-user guest service-type telnet level 3 password simple 123456 # Vlan 的创建及描述 # system-view #进入配置选项命令行 [SwitchA] vlan 100 #创建当前VLAN [SwitchA-vlan100] description Dept1 #当前VLAN 的描述 [SwitchA-vlan100] port GigabitEthernet 1 /0/1 #将当前端口加入到对就的VLAN 下面 将端口配置为Trunk 端口,并允许VLAN10 和VLAN20 通过[SwitchA]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1 /1 #进入当前端口 [SwitchA-GigabitEthernet1 /1]port link-type trunk #将当前端口设为中继 [SwitchA-GigabitEthernet1 /1]port trunk permit vlan all #允许所有VLAN 通过 [SwitchA-vlan100] quit #退出 DHCP典型配制举例: # [SwitchA] dhcp server ip-pool 0 #建立DHCP组 #地址池范围 [SwitchA-dhcp-pool-0] domain-name #WINS 服务器地址 #DNS服务器地址 [SwitchA-dhcp-pool-O] #从DNS 的配制#不参与的地址分配的地址(保留地址)[SwitchA] dhcp server detect # 配置伪服务器检测功能。 [SwitchA-dhcp-pool-0] quit #退出配置服务选项 [SwitchA] dhcp enable #启用 DHCP服务 DHCP 中继代理 #使能DHCP服务。 [SwitchB] dhcp enable #配置DHCP服务器的地址

H3C交换机常用配置命令大全

.用户配置: system-view [H3C]super password H3C 设置用户分级密码 [H3C] undo super password 删除用户分级密码 [H3C]localuser bigheap 123456 1 缺省 admin,admin Web 网管用户设置,1 (缺省)为管理级用户 [H3C] undo localuser bigheap 删除Web 网管用户 [H3C]user- in terface aux 0 只支持0 [H3C-Aux]idle-timeout 2 50 设置超时为 2分50秒,若为0则表示不超时,默认为 5分钟 [H3C-Aux]undo idle-timeout 恢复默认值 [H3C]user-i nterface vty 0 只支持0和 [H3C-vty]idle-timeout 2 50 5分钟 设置超时为 2分50秒,若为0则表示不超时,默认为 [H3C-vty]undo idle-timeout 恢复默认值 [H3C-vty]set authe ntication password 123456 设置telnet 密码,必须设置 [H3C-vt y]undo set authe nticati on password 取消密码 [H3C]display users 显示用户 [H3C]display user- in terface 显示用户界面状态 二.系统IP 配置: [H3C]vla n 20 [H3C]ma nageme nt-vlan 20 [H3C]i nterface vlan-in terface 20 创建并进入管理 VLAN [H3C]u ndo i nterface vla n-in terface 20 删除管理VLAN 接口 [H3C-Vla n-in terface20]ip address 192.168.1.2 255.255.255.0 N 接口静态IP 地址(缺省为192.168.0.234) 配置管理VLA [H3C-Vla n-in terface20]u ndo ip address 删除IP 地址 [H3C-Vla n-in terface20]ip gateway 192.168.1.1 指定缺省网关(默认无网关地 [H3C-Vla n-in terface20]u ndo ip gateway [H3C-Vla n-in terface20]shutdow n 关闭接口 [H3C-Vla n-in terface20]u ndo shutdow n 显示管理VLAN 接口 IP 的相关信息 开启 [H3C]display ip [H3C]display in terface vla n-in terface 20 开启IP 调试功能 查看管理VLAN 的接口信息 debugg ing ip undo debuggi ng ip :

H3C交换机常用命令

H3C交换机配置命令大全 ##################################################################### H3C交换机 ##################################################################### 1、system-view 进入系统视图模式 2、sysname 为设备命名 3、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 当前配置情况 4、language-mode Chinese|English 中英文切换 5、interface Ethernet 1/0/1 进入以太网端口视图 6、port link-type Access|Trunk|Hybrid 设置端口访问模式 7、undo shutdown 打开以太网端口 8、shutdown 关闭以太网端口 9、quit 退出当前视图模式 10、vlan 10 创建VLAN 10并进入VLAN 10的视图模式 11、port access vlan 10 在端口模式下将当前端口加入到vlan 10中 12、port E1/0/2 to E1/0/5 在VLAN模式下将指定端口加入到当前vlan中 13、port trunk permit vlan all 允许所有的vlan通过 ##################################################################### H3C路由器 ##################################################################### 1、system-view 进入系统视图模式 2、sysname R1 为设备命名为R1 3、display ip routing-table 显示当前路由表 4、language-mode Chinese|English 中英文切换 5、interface Ethernet 0/0 进入以太网端口视图 6、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配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 7、undo shutdown 打开以太网端口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1.1 重点知识 一、信息与信息技术 (一)信息技术及其主要特征 1.有关信息的定义和解释 几种影响较大的对信息的定义和解释: (1)信息是可以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的容。 (2)信息是控制系统进行调节活动时,与外界相互作用、相互交换的容。 (3)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状态变化的方式。 从系统科学角度看,信息是物质系统中事物的存在方式或运动状态,以及对这种方式或状态的直接或间接的表述。通俗地说:信息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的反映,是通过物质载体所发出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信号中所包含的一切可传递和交换的知识容。 2. 信息的主要特征 社会性、传载性、不灭性、共享性、时效性、能动性。 3. 信息的分类 对信息进行分类的常见的8 种方法:容上、存在形式上、状态上、外化结果上、符号上、信息流通方式上、信息论方法上、价值观念上。 (二)信息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简要掌握信息在现代中的 5 点作用:认知作用、管理作用、控制作用、交流作用、娱乐作用。 (三)信息技术 1.信息技术的概念 信息技术就是能够提高或扩展人类信息能力的方法和手段的总称。这些方法和手段主要是指完成信息产生、获取、检索、识别、变换、处理、控制、分析、显示及利用的技术。 2. 信息技术的三个发展时期 ⑴以人工为主要特征的古代信息技术;⑵以电信为主要特征的近代信息技术;⑶以网络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 3.信息技术的体系信息技术是一个由若干单元技术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整体,又是一个多 层次、多侧面的复 杂技术体系。信息技术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三个相互区别又相互关联的层次。 ⑴主体层次:是信息技术的核心部分。①信息存储技术;②信息处理技术;③信息传输技术; ④信息控制技术。 ⑵应用层次:是信息技术的延伸部分。 ⑶外围层次:是信息技术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4.信息技术的特点

集群存储备份基础知识考试题(答案)教学文案

集群、存储备份基础知识测试题 测试人: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道题,单选和多选) 1.不具备扩展性的存储架构有( A ); A.DAS B. NAS C. SAN D.IP SAN 2.SAN架构基本组成要素包括( ABCE ); A.服务器 B.后端存储系统 C.交换机 D.SAN控制软件 E.HBA卡 3.IP SAN由( ABD )组成; A.设备整合,多台服务器可以通过存储网络同时访问后端存储系统,不必为每台服务器单独购买存储设备,降低存储设备异构化程度,减轻维护工作量,降低维护费用; B.数据集中,不同应用和服务器的数据实现了物理上的集中,空间调整和数据复制等工作可以在一台设备上完成,大大提高了存储资源利用率; C.兼容性好,FC协议经过长期发展,已经形成大规模产品化,而且厂商之间均遵循统一的标准,以使目前FC SAN成为了主流的存储架构; D.高扩展性,存储网络架构使得服务器可以方便的接入现有SAN环境,较好的适应应用变化的需求; 4.以下哪些是IP SAN的优点:(ABCDE ) A.实现弹性扩展的存储网络,能自适应应用的改变。 B.已经验证的传输设备保证运行的可靠性 C.以太网从1G向10G及更高速过渡,只需通过简单的升级便可得到极大的性能提升,并保护投资 D.大量熟悉的网络技术和管理的人才减少培训和人力成本 E.IP跨长距离扩展能力,轻松实现远程数据复制和灾难恢复 5.哪类存储系统有自己的文件系统:(B ) A.DAS B. NAS C.SAN 6.iSCSI继承了两大最传统技术:( AC ) A.SCSI协议 B.IP SAN协议 C.TCP/IP协议 D.FC协议 7.8个300G的硬盘做RAID 5后的容量空间为( C ) A. 1200G B. 1.8T C. 2.1T D.2400G 8.8个300G的硬盘做RAID 1后的容量空间为( A ) A. 1200G B. 1.8T C. 2.1T D.2400G 9.磁盘空间利用率最大的RAID技术是( A )

H3C交换机常用编程命令

[分享]H3C交换机常用编程命令Post By:2010-1-24 22:00:00 H3C交换机命令 1、system-view 进入系统视图模式 2、sysname 为设备命名 3、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当前配置情况 4、language-mode Chinese|English中英文切换 5、interface Ethernet 1/0/1进入以太网端口视图 6、port link-type Access|Trunk|Hybrid 设置端口访问模式 7、undo shutdown 打开以太网端口 8、shutdown 关闭以太网端口 9、quit 退出当前视图模式 10、vlan 10 创建VLAN 10并进入VLAN 10的视图模式 11、port access vlan 10 在端口模式下将当前端口加入到vlan 10中 12、port E1/0/2 to E1/0/5 在VLAN模式下将指定端口加入到当前vlan中 13、port trunk permit vlan all 允许所有的vlan通过 H3C路由器常用命令注释 1、system-view 进入系统视图模式 2、sysname R1 为设备命名为R1 3、display ip routing-table显示当前路由表 4、language-mode Chinese|English中英文切换 5、interface Ethernet 0/0进入以太网端口视图 6、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配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 7、undo shutdown 打开以太网端口 8、shutdown 关闭以太网端口 9、quit 退出当前视图模式 10、ip route-static 192.168.2.0 255.255.255.0 192.168.12.2 description To.R2 配置静态路由 11、ip route-static 0.0.0.0 0.0.0.0 192.168.12.2 description To.R2 配置默认的路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