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本科2010级大类培养专业选择方案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本科2010级大类培养专业选择方案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本科2010级大类培养专业选择方案
根据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大类专业培养精神,本着“以学生为本、顺应学科发展综合化、人才需求多元化趋势”的理念,自动化工程学院本科大类培养专业选择工作按照以下方案执行。

一、基本原则
1、按照学院统一工作安排,根据学生个人特长、兴趣和职业规划等情况,针对“自动化”大类培养涉及的专业进行选择。

2、专业选择范围: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

3、在本方案规定专业选择范围内,充分尊重学生本人志愿,实行公平、公正、公开择优录取的原则。

4、学生在规定学习年限内达到所学专业的毕业和授位要求,方可毕业、授予学士学位。

二、选择专业方式
1、2010级自动化工程学院“自动化”大类培养计划招生的“测控技术与仪。

(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0602学科二级类:电气信息类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一、有关说明(一)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检测技术及仪表、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在运动控制、过程控制、自动化仪器仪表、计算机测控技术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科技开发及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基本规格和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动化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受到良好的工程实践训练,掌握自动化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进行控制系统分析、设计和开发能力,以及一定的管理、决策能力。

本专业的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其一、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其二、具有全面的电气信息工程素养,掌握本专业必须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路理论、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基础及应用等;其三、较好地掌握自动化仪表、过程控制、运动控制系统、电气控制与PLC等方面的知识,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其四、获得较好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及系统开发方面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分析、设计、绘图、计算、测试、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知识等基本技能;其五、在本专业领域内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和协作精神。

(三)主干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主要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及应用、程序设计基础、电机与拖动基础、自动控制原理、过程检测与仪表、电力电子技术、过程控制、运动控制系统等。

(五)主要实践环节电路电子基础实验、电子技术应用实验、微机原理及应用实验、检测与控制综合实验、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综合实验、军训、工程训练、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计算机控制技术综合应用设计、自动控制工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含毕业实习)等。

自动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专项方案

自动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专项方案

自动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学科门类:工学专业名称:自动化专业代码:080801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标准学制:4年弹性修业年限:3-6年一、培养目标坚持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教育理念,培养含有良好人文素养、专业知识、工程能力、创新意识、国际视野自动化领域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遵守工程伦理和职业规范,含有连续发展能力,能够适应自动化行业发展趋势,胜任自动化行业岗位要求;含有工程师或和之相当专业技术能力。

二、毕业要求1.能够将数学和物理等自然科学、工程基础知识、自动化及相关领域专业知识用于处理复杂工程问题。

2.能够应用数学和物理等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基础原理,识别、表示、并经过文件研究分析和自动化相关复杂工程问题,取得有效结论。

3.能够设计针对自动化领域相关复杂工程问题处理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系统、单元或工艺步骤,并能够在设计步骤中表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和环境等原因。

4.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取科学方法,对自动化领域相关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含设计试验、分析和解释数据,并经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结论。

5.能够针对自动化领域相关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和使用合适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估计和模拟。

6.熟悉国家和地方包含自动化行业政策和法律法规,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复杂工程问题处理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和文化影响,并了解应负担责任。

7.能够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工程实践对自然环境可连续发展影响。

8.能够在工程实践中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推行责任。

9.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团体中负担个体、团体组员或责任人角色。

10.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和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含撰写汇报和设计文稿、陈说讲话、清楚表示或回应指令;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和经济决议方法,并能够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本科)

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本科)

学分
所占总学 实验/上
分比例 (%)
机/实践 学分
32.8
6
15.5
7.5
14.4
4.5
5.3
43
68.0
61
所占总 学分比 例(%)
3.1 3.9 2.4
22.6 32.0
总 学 时
1344 624 512 160
2640
理论 学时
854 480 438 160
1932
课内学时
实验/ 上机 学时
课内 总学时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文化、道德、身体和心理素质,具有社会责任感; 2.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 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3.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学科的基础知识,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 基础以及外语综合运用能力; 4.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工理论、电子技术、 信息处理、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基本原理与应用等; 5.具有系统的自动控制科学与技术知识体系,较好地掌握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及 自动化仪表、电力电子技术及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知识,掌握本专业领域内一定的专业知识与 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 6.培养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的实际 工作能力,培养系统观念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7.培养较强的设计、开发、工程应用、技术创新等工程实践能力; 8.培养较强的工作适应性、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9.具有进一步专业和职业发展能力; 10.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合作能力。
电工电子 教学中心
2
收音机、万用表的焊接、安装与调 试;实用电工电子电路设计

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计划

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计划

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计划一、引言自动化专业是现代工程技术领域的重要学科之一,培养具备自动化技术应用与开发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

本文将详细介绍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计划,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和毕业要求等方面的内容。

二、培养目标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能力:1. 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知识和自动化专业基础知识;2. 具备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开发的能力;3. 具备自动化技术应用与维护的能力;4. 具备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够在跨学科环境中工作;5. 具备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能够适应科技发展的需求。

三、培养方案1. 课程设置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计划的课程设置包括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

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数学、物理、电路等方面的知识,为后续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专业核心课程包括自动控制原理、信号与系统、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等内容,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选修课程则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发展方向进行选择,如机器人技术、工业自动化、智能控制等。

2. 实践教学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计划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教学包括实验课程、实习和课程设计等。

实验课程通过搭建实验平台,让学生亲自操作,实践掌握自动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实习环节则通过学生参与实际工程项目,了解行业实践和应用场景。

课程设计则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个小型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毕业要求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计划的毕业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理论知识:学生应掌握自动化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并能够熟练运用于实际工程中;2. 技术能力:学生应具备自动化系统设计、开发和应用的能力,能够独立完成自动化项目;3. 实践能力:学生应通过实验、实习和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培养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创新能力:学生应具备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能够适应科技发展的需求;5. 综合素质:学生应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够在跨学科环境中工作。

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计划

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计划

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计划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获得工程师或科学研究基本训练、基础适度、知识面较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使学生具备具有电子学和工业自动化的基础理论知识,毕业后能在中小型企业和事业单位过程控制、自动化仪器仪表、自动化控制设备、机电自动化系统与装置及电力拖动系统领域从事研究分析、设计、仿真及调试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研究生,从事技术研究和教学工作等。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人才应具备以下要求:1、素质要求(1)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具有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热爱本专业、注重职业道德修养;具有诚信意识和团队精神。

(2)文化素质: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人际沟通修养和现代意识。

(3)专业素质: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具备求实创新意识和严谨的科学素养;具有一定的工程意识和效益意识。

(4)身心素质: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2、能力要求(1)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2)应用知识能力:掌握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方法等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具有过程控制、自动化仪器仪表、自动化控制设备、电力拖动系统等领域的设计与管理能力;(3)创新能力:了解控制理论的前沿知识,掌握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发展,具有对新的控制技术和控制设备进行研究和开发设计的初步能力。

3、知识要求(1)工具性知识:①要求学生基本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

②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软件、硬件技术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程序设计和办公自动化的基本技能;熟练掌握文献查阅和检索技能。

(2)人文社会科学知识:①要求学生能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头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2011级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工学,电气信息类,080602)一、培养目标专业名称:自动化代码:080602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相关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德、智、体、美、技全面发展,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等第一线或实际岗位,并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高级工程应用型专门人才.二、培养要求毕业生能够在面向各种条件下企业生产一线从事自动化与控制系统中设备的设计、施工、维护、管理、研究、教育、投资和开发.1. 政治思想思想道德、文化修养和心理素质: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科学思想和人文素养,能体现哲理、情趣、品味、人格方面的较高修养,具有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以及实干创新的精神,具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愿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服务。

2。

知识要求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熟悉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扎实的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了解现代物理、信息科学、环境科学、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其他主要方面和应用前景;掌握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掌握电子技术、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的基本原理,掌握控制理论,了解本专业的有关法规、规范与规程;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动态和相邻学科的一般知识。

3. 能力要求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包括外语)查询资料、获取信息、拓展知识领域、继续学习的能力;具有应用语言、图表和计算机技术等进行工程表达和交流的基本能力;掌握至少一门计算机高级编程语言,具有应用计算机、常规测试仪器的基本能力;具有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能够进行工程设计、设备维护和管理;经过一定环节的训练后,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或技术研究、应用开发等创新能力。

4。

身体素质(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求实、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自动化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自动化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学生选修 一个语种
16 256 192 64
春、秋 1-4
16 256 192 64
春、秋 1-4
3 48 32
16
春、秋 1
3 48 32
16
春、秋 2
3 48 32 3 48 32
16
春、秋 2
学生任选
一种
16
春、秋 2
3 48 32
16
春、秋 2
1 32 28 1 32 28
4 春、秋 1 4 春、秋 2
Transform

1
春、秋 1-2

1
春、秋 2-3
春、秋 2-3

2
课修
程 类
读 性
课程代码
别质
课程名称
学 分
学时
开课
总 讲 研 实 实 学期
计授习验践
建议 修读 学期
410801009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Probability Theor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程序设计基础(VF) Computer Programming (Visual FoxPro)
410803005
程序设计基础(VB) Computer Programming (Visual Basic)
410803009
程序设计基础(Java) Computer Programming (Java)
大学物理Ⅰ①-② College PhysicsⅠ①-②

410701003-4
大学物理实验Ⅰ①-② College Physics ExperimentⅠ①-②
11 176 144 32
2.5 40 32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动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代码与名称
专业代码:080602
专业名称:自动化
二、学制与学位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三、培养目标
经过系统的教育和教学活动,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宽广的知识面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使其在掌握自动化和控制工程领域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具有提出和解决带有挑战性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同时,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具有健全人格,使其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四、基本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控制系统、传感器原理、过程控制系统、线性系统理论、电力电子技术、系统工程导论等专业知识,并接受1~2个学科专业方向的基本训练。

毕业后可从事国民经济、国防和科研各部门的运动控制、过程控制、机器人智能控制、导航制导与控制,现代集成制造系统、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新型传感器、电子与自动检测系统、复杂网络与计算机应用系统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及管理等工作。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扎实的数理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基础,以及外语综合能力;
2.系统掌握本学科领域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包括电路理论、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电力电子学、电力系统自动化等。

3.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4.本学科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的知识与技能,了解本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
5.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一定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组织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

五、专业特色
1、在科研、教学、实验和毕业设计环节与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等专业有机结合,培养适应面宽广的“多才”专业;
2、理论与实践并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和专业基础,训练工程型人才;
3、开展各类竞赛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主干学科与主干课程
1、主干学科:检测技术及自动化装置、控制科学与工程
2、主干课程: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控制系统、传感器原理、过程控制系统
3、双语教学课程:信号与系统、信息论导论、电力系统自动化、线性系统理论、数字
逻辑设计及应用
七、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1、实验:微型计算机系统原理及接口技术,电子技术实验基础I/II,现代电子技术综
合实验,电力电子技术,集成电路应用实验I/II,信号与系统,过程控制系
统,计算机控制系统,电机与拖动基础,传感器原理,自控原理基础实验,
单片机与PLC,数字系统设计,调速与随动,企业供配电系统,嵌入式系统
设计,现代控制技术综合实验,数字图像处理,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电力系
统自动化,信息论导论
2、上机:软件技术基础,现代工程设计制图,数值计算方法,自控原理基础实验,高
级语言程序设计,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计算机网络,现代控制技术综合实
验,人工智能导论,数字信号处理,系统工程导论
3、课程设计:电路分析基础,单片机与PLC,线性系统理论,现代控制技术综合实验
计算机控制系统,传感器原理,自控原理基础实验,单片机与PLC,数字系
统设计,企业供配电系统,嵌入式系统设计
4、实习实训:实习实训环节包括军事训练、基础工程训练、电工电气技术实训、电装
实习、综合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
八、课程体系及最低毕业要求
九、教学进程安排
十、创新学分
学生在本科学习期间必须完成4个创新学分,见《电子科技大学创新学分实施细则》。

十一、辅修专业
1、专业培养目标
在原专业相关公共基础课与学科基础课的基础上,重点掌握现代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自动化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等专门知识及基本技能,为毕业后从与事本专业领域相关的技术开发与研究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2、必修课程要求
最低结业要求:15学分。

“自动控制原理”、“过程控制系统”必修;余下7学分在“线性系统理论”、“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基础实验”、“计算机控制系统”和“系统工程导论”中选修。

培养方案制定人:李文江培养方案审核人:邱根培养方案批准人:童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