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数学第一轮专题复习测试卷第十一讲 函数的图象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第11章第1课时课件

两个计数原理的综合应用
对于某些复杂的问题,有时既要用分类计数原理, 又要用分步计数原理,重视两个原理的灵活运用, 并注意以下几点: (1)认真审题,分析题目的条件、结论,特别要理 解题目中所讲的“事情”是什么,完成这件事情 的含义和标准是什么. (2)明 确 完 成 这 件 事 情 需 要 “ 分 类 ” 还 是 “ 分
2.混合问题一般是先分类再分步. 3.分类时标准要明确,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4.要恰当画出示意图或树状图,使问题的分
析更直观、清楚,便于探索规律.
从近两年的高考试题来看,分类加法计数 原理和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是考查的热 点.题型为选择题、填空题,分值在5分左 右,属中档题.两个计数原理较少单独考 查,一般与排列、组合的知识相结合命 题.
(2010·广东卷)为了迎接 2010 年广州亚运会,某大
楼安装了 5 个彩灯,它们闪亮的顺序不固定,每
个彩灯只能闪亮红、橙、黄、绿、蓝中的一种颜
色,且这 5 个彩灯所闪亮的颜色各不相同,记这 5
个彩灯有序地各闪亮一次为一个闪烁,在每个闪
烁中,每秒钟有且仅有一个彩灯闪亮,而相邻两
个闪烁的时间间隔均为 5 秒,如果要实现所有不
(2)确定第二象限的点,可分两步完成:第一 步确定 a,由于 a<0,所以有 3 种确定方法; 第二步确定 b,由于 b>0,所以有 2 种确定方 法.由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得到第二象限点 的个数是 3×2=6.
(3)点 P(a,b)在直线 y=x 上的充要条件是 a =b.因此 a 和 b 必须在集合 M 中取同一元素, 共有 6 种取法,即在直线 y=x 上的点有 6 个.由(1)得不在直线 y=x 上的点共有 36- 6=30(个).
2013届高考数学理科一轮复习课件(第11讲_函数的图象)(精品课件在线)

18
课件分享
【解析】由已知 y=f(x),x∈[-3,3]的图象如下,
由图可知,当 x>0 时,x·f(x)>0,可得 0<x<2; 当 x<0 时,由 x·f(x)>0,可得-2<x<0, 不等式的解集为(-2,0)∪(0,2).
19
课件分享
20
课件分享
一 函数图象的作法
【例 1】作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1)y=3log3|x|; (2)y=|log2(x-1)|; (3)y=x2+-1x.
7
课件分享
2 对称变换:y f x与y f x的图象关于⑨ ___ 对称;y f x与y f x的图象关于⑩ ______ 对称; y f x与y f x的图象关于⑪_____ 对称;y f x 的图象可将函数y f x的图象在⑫_______________, 其余部分不变;y f | x |的图象可将函数y f x的
21
课件分享
【分析】 对于(1)可先在其定义域内化简,再画图象;而 对于(2)和(3)可根据其特点,找出对应的基本函数,通过 图象变换画出图象.
22
课件分享
【解析】 (1)由|x|>0,得函数的定义域为{x∈R|x≠0},
且 y=3log3|x|=|x|=x-x
x>0 , x<0
则其图象如图甲.
角函数以及常用函数:y ax b y x a .(图象略)
cx d
x
2.函数图象的基本作法有两种:① ____ 和② ____.
1描点法作图的基本步骤是:③ ______、④ ______、
⑤ ______.画函数图象时有时也可利用函数的性质如 ⑥ _________________以及图象上的特殊点、线 (如对称轴、渐近线等).
2013届高考数学三角函数的图象2

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一、 内容归纳 1、 知识精讲:⑴一般地,函数y=Asin(ωx+φ),x ∈R (其中A>0,ω>0)的图象,可以看作用下面的方法得到:先把正弦曲线上所有的点向左(当φ>0时)或向右(当φ<0时)平行移动|φ|个单位长度 (得y=sin(x+φ)图),,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当ω>1时)或伸长(当0<ω<1时)到原来的ω1倍(纵坐标不变)(得y=sin(ωx+φ)图,),再把所得各点的纵坐标伸长(当A>1时)或缩短(当0<A<1时)到原来的A倍(横坐标不变).(若先伸缩,再平移时移多少?) (2)振幅A、周期ωπ2=T 、相位ωx+φ、初相φ。
(3) y=Asin(ωx+φ)图象的对称轴是: ωx+φ=k π+2π,即ωφππ-+=2k xk ∈Z.对称中心为:(ωφπ-k ,0), k ∈Z.(4)函数y=Asin(ωx+φ),x ∈R (其中A>0,ω>0)的单调递增区间是:ωx+φ∈[2 k π-2π,2 k π+2π], k ∈Z.单调递减区间是ωx+φ∈[2 k π+2π,2 k π+23π], k ∈Z.(5)y=cos(ωx+φ)也类似。
2、 重点、难点:函数y=Asin(ωx+φ),x ∈R (其中A>0,ω>0)的图象、性质。
及图象与解析式间的互求。
3、 思维方法:数形结合,数形转化。
4、 特别提示:y=Asin(ωx+φ),x ∈R (其中A>0,ω>0)中A 、ω、φ对图形变换的作用。
二、问题讨论【例1】P64(2003年春季高考·上海)f(x)=Asin(ωx+φ),x ∈R (其中A>0,ω在一个周期内的图象如图所示。
求直线与函数f(x)图象的所有交点的坐标 .〖解〗根据图象得A=2,T=27π-)2(π-=4π,ω=21)2sin(2φ+=∴x y ,又由图象可得相位移为2π-,4221πφπφ=∴-=-∴.即⎪⎭⎫⎝⎛+=421sin 2πx y ,根据条件:)421sin(23π+=x ,234121sin =⎪⎭⎫ ⎝⎛+∴x()Z k k x k∈--+=∴232)1(2πππ()⎪⎭⎫⎝⎛--+∴3,23212πππk k 交点坐标为 〖思维点〗按图可求得f(x)=Asin(ωx+φ),再求交点即可。
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A版第二章第十一讲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课件(60张)

【题后反思】根据函数单调性求参数的一般思路 (1)利用集合间的包含关系处理:y=f(x)在(a,b)上单 调,则区间(a,b)是相应单调区间的子集. (2)f(x)单调递增(减)的充要条件是对任意的 x∈(a,b) 都有 f′(x)≥0(f′(x)≤0)且在(a,b)内的任一非空子区间 上,f′(x)不恒为零,应注意此时式子中的等号不能省略, 否则会漏解. (3)函数在某个区间上存在单调区间可转化为不等式 有解问题.
解:函数的定义域为(0,+∞),
f′(x)=ax-(a+1)+1x=ax2-a+x 1x+1=
ax-1x-1
x
.
①当 0<a<1 时,1a>1, ∴x∈(0,1)和1a,+∞时,f′(x)>0; x∈1,a1时,f′(x)<0, ∴函数 f(x)在(0,1)和1a,+∞上单调递增,在1,1a上 单调递减;
综上,当 0<a<1 时,函数 f(x)在(0,1)和1a,+∞上单 调递增,在1,a1上单调递减;
当 a=1 时,函数 f(x)在(0,+∞)上单调递增; 当 a>1 时,函数 f(x)在0,a1和(1,+∞)上单调递增, 在1a,1上单调递减.
【题后反思】 (1)研究含参数的函数的单调性,要依据参数对不等式 解集的影响进行分类讨论. (2)划分函数的单调区间时,要在函数定义域内讨论, 还要确定导数为零的点和函数的间断点.
②当 a>0 时,令 3x2-a=0,得 x=
33a或-
3a 3.
当 x> 33a或 x<- 33a时,f′(x)>0;
当- 33a<x< 33a时,f′(x)<0.
因此 f(x)在-∞,- 33a, 33a,+∞上单调递增, 在- 33a, 33a上单调递减.
【新高考】高三数学一轮基础复习讲义:第十一章 11.1随机事件的概率-(学生版+教师版)

随机事件的概率进门测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1)事件发生频率与概率是相同的.()(2)随机事件和随机试验是一回事.()(3)在大量重复试验中,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4)两个事件的和事件是指两个事件都得发生.()(5)对立事件一定是互斥事件,互斥事件不一定是对立事件.()(6)两互斥事件的概率和为1. ( )阶段训练题型一事件关系的判断例1(1)从1,2,3,…,7这7个数中任取两个数,其中:①恰有一个是偶数和恰有一个是奇数;②至少有一个是奇数和两个都是奇数;③至少有一个是奇数和两个都是偶数;④至少有一个是奇数和至少有一个是偶数.上述事件中,是对立事件的是()A.①B.②④C.③D.①③(2)设条件甲:“事件A与事件B是对立事件”,结论乙:“概率满足P(A)+P(B)=1”,则甲是乙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3)在5张电话卡中,有3张移动卡和2张联通卡,从中任取2张,若事件“2张全是移动卡”的概率是310,那么概率是710的事件是()A.至多有一张移动卡B.恰有一张移动卡C.都不是移动卡D.至少有一张移动卡从装有两个白球和两个黄球的口袋中任取2个球,以下给出了四组事件:①至少有1个白球与至少有1个黄球;②至少有1个黄球与都是黄球;③恰有1个白球与恰有1个黄球;④恰有1个白球与都是黄球.其中互斥而不对立的事件共有()A.0组B.1组C.2组D.3组题型二随机事件的频率与概率例2某险种的基本保费为a(单位:元),继续购买该险种的投保人称为续保人,续保人本年度的保费与其上年度出险次数的关联如下:随机调查了该险种的200名续保人在一年内的出险情况,得到如下统计表:(1)记A为事件:“一续保人本年度的保费不高于基本保费”,求P(A)的估计值;(2)记B为事件:“一续保人本年度的保费高于基本保费但不高于基本保费的160%”,求P(B)的估计值;(3)求续保人本年度的平均保费的估计值.某超市随机选取1 000位顾客,记录了他们购买甲、乙、丙、丁四种商品的情况,整理成如下统计表,其中“√”表示购买,“×”表示未购买.(1)估计顾客同时购买乙和丙的概率;(2)估计顾客在甲、乙、丙、丁中同时购买3种商品的概率;(3)如果顾客购买了甲,则该顾客同时购买乙、丙、丁中哪种商品的可能性最大?题型三互斥事件、对立事件的概率命题点1 互斥事件的概率例3 袋中有12个小球,分别为红球、黑球、黄球、绿球,从中任取一球,得到红球的概率是13,得到黑球或黄球的概率是512,得到黄球或绿球的概率也是512,试求得到黑球、黄球和绿球的概率各是多少?命题点2 对立事件的概率例4 某商场有奖销售中,购满100元商品得1张奖券,多购多得.1 000张奖券为一个开奖单位,设特等奖1个,一等奖10个,二等奖50个.设1张奖券中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的事件分别为A ,B ,C ,求:(1)P (A ),P (B ),P (C ); (2)1张奖券的中奖概率;(3)1张奖券不中特等奖且不中一等奖的概率.经统计,在某储蓄所一个营业窗口等候的人数相应的概率如下:求:(1)至多2人排队等候的概率;(2)至少3人排队等候的概率.1.概率和频率(1)在相同的条件S 下重复n 次试验,观察某一事件A 是否出现,称n 次试验中事件A 出现的次数n A 为事件A 出现的频数,称事件A 出现的比例f n (A )=n An为事件A 出现的频率.(2)对于给定的随机事件A ,在相同条件下,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事件A 发生的频率会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并趋于稳定,我们可以用这个常数来刻画随机事件A 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并把这个常数称为随机事件A 的概率,记作P (A ). 2.事件的关系与运算定义符号表示包含关系如果事件A 发生,则事件B 一定发生,这时称事件B 包含事件A (或称事件A 包含于事件B )B ⊇A (或A ⊆B ) 相等关系若B ⊇A 且A ⊇BA =B 并事件(和事件)若某事件发生当且仅当事件A 发生或事件B 发生,称此事件为事件A 与事件B 的并事件(或和事件)A ∪B (或A +B )交事件 若某事件发生当且仅当事件A 发生且事件B 发生,则称此事件为事件A 与事件B 的交事件(或A ∩B (或AB )阶段重难点梳理(积事件)积事件)若A∩B为不可能事件(A∩B=∅),那么称事件A互斥事件A∩B=∅与事件B互斥若A∩B为不可能事件,A∪B为必然事件,那P(A)+P(B)=1 对立事件么称事件A与事件B互为对立事件3.概率的几个基本性质(1)概率的取值范围:0≤P(A)≤1.(2)必然事件的概率P(E)=1.(3)不可能事件的概率P(F)=0.(4)概率的加法公式如果事件A与事件B互斥,则P(A∪B)=P(A)+P(B).(5)对立事件的概率若事件A与事件B互为对立事件,则P(A)=1-P(B).【知识拓展】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区别与联系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都是两个事件的关系,互斥事件是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而对立事件除要求这两个事件不同时发生外,还要求二者之一必须有一个发生,因此,对立事件是互斥事件的特殊情况,而互斥事件未必是对立事件.重点题型训练典例 某超市为了了解顾客的购物量及结算时间等信息,安排一名员工随机收集了在该超市购物的100位顾客的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已知这100位顾客中一次购物量超过8件的顾客占55%. (1)确定x ,y 的值,并估计顾客一次购物的结算时间的平均值;(2)求一位顾客一次购物的结算时间不超过...2分钟的概率.(将频率视为概率)1.从{1,2,3,4,5}中随机选取一个数a ,从{1,2,3}中随机选取一个数b ,则b >a 的概率是( ) A.45 B.35 C.25 D.152.将一枚硬币向上抛掷10次,其中“正面向上恰有5次”是( ) A .必然事件B .随机事件C .不可能事件D .无法确定3.某射手在一次射击中,射中10环,9环,8环的概率分别为0.2,0.3,0.1,则此射手在一次射击中不超过8环的概率为( ) A .0.5 B .0.3 C .0.6 D .0.94.袋中装有9个白球,2个红球,从中任取3个球,则①恰有1个红球和全是白球;②至少有1个红球和全是白球;③至少有1个红球和至少有2个白球;④至少有1个白球和至少有1个红球.在上述事件中,是对立事件的为________.1.甲、乙两人下棋,两人下成和棋的概率是12,甲获胜的概率是13,则甲不输的概率为( )A.56 B.25 C.16D.132.袋中装有3个白球,4个黑球,从中任取3个球,则①恰有1个白球和全是白球;②至少有1个白球和全是黑球;③至少有1个白球和至少有2个白球;④至少有1个白球和至少有1个黑球. 在上述事件中,是对立事件的为(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3.从一箱产品中随机地抽取一件,设事件A ={抽到一等品},事件B ={抽到二等品},事件C ={抽到三等品},且已知P (A )=0.65,P (B )=0.2,P (C )=0.1,则事件“抽到的产品不是一等品”的概率作业布置为()A.0.7 B.0.65 C.0.35 D.0.54.有一个游戏,其规则是甲、乙、丙、丁四个人从同一地点随机地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前进,每人一个方向.事件“甲向南”与事件“乙向南”是()A.互斥但非对立事件B.对立事件C.相互独立事件D.以上都不对5.从一篮子鸡蛋中任取1个,如果其重量小于30克的概率为0.3,重量在[30,40]克的概率为0.5,那么重量不小于30克的概率为()A.0.8 B.0.5 C.0.7 D.0.36.从存放的号码分别为1,2,3,…,10的卡片的盒子中,有放回地取100次,每次取一张卡片并记下号码,统计结果如下:则取到号码为奇数的卡片的频率是()A.0.53 B.0.5 C.0.47 D.0.377.在200件产品中,有192件一级品,8件二级品,则下列事件:①在这200件产品中任意选出9件,全部是一级品;②在这200件产品中任意选出9件,全部是二级品;③在这200件产品中任意选出9件,不全是二级品.其中________是必然事件;________是不可能事件;________是随机事件.8.若随机事件A,B互斥,A,B发生的概率均不等于0,且P(A)=2-a,P(B)=4a-5,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9.在5张卡片上分别写有数字1,2,3,4,5,然后将它们混合,再任意排列成一行,则得到的数能被2或5整除的概率是________.10.一个口袋内装有大小相同的红球,白球和黑球,从中摸出一个球,摸出红球或白球的概率为0.58,摸出红球或黑球的概率为0.62,那么摸出红球的概率为________.11.某保险公司利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对投保车辆进行抽样,样本车辆中每辆车的赔付结果统计如下:(1)若每辆车的投保金额均为2 800元,估计赔付金额大于投保金额的概率;(2)在样本车辆中,车主是新司机的占10%,在赔付金额为4 000元的样本车辆中,车主是新司机的占20%,估计在已投保车辆中,新司机获赔金额为4 000元的概率.12.国家射击队的队员为在射击世锦赛上取得优异成绩,正在加紧备战,经过近期训练,某队员射击一次命中7~10环的概率如下表所示:求该射击队员射击一次:(1)射中9环或10环的概率;(2)命中不足8环的概率.*13.一盒中装有12个球,其中5个红球,4个黑球,2个白球,1个绿球.从中随机取出1球,求:(1)取出1球是红球或黑球的概率;(2)取出1球是红球或黑球或白球的概率.随机事件的概率进门测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1)事件发生频率与概率是相同的.(×)(2)随机事件和随机试验是一回事.(×)(3)在大量重复试验中,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4)两个事件的和事件是指两个事件都得发生.(×)(5)对立事件一定是互斥事件,互斥事件不一定是对立事件.(√)(6)两互斥事件的概率和为1.(×)阶段训练题型一事件关系的判断例1(1)从1,2,3,…,7这7个数中任取两个数,其中:①恰有一个是偶数和恰有一个是奇数;②至少有一个是奇数和两个都是奇数; ③至少有一个是奇数和两个都是偶数; ④至少有一个是奇数和至少有一个是偶数. 上述事件中,是对立事件的是( ) A .① B .②④ C .③ D .①③(2)设条件甲:“事件A 与事件B 是对立事件”,结论乙:“概率满足P (A )+P (B )=1”,则甲是乙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3)在5张电话卡中,有3张移动卡和2张联通卡,从中任取2张,若事件“2张全是移动卡”的概率是310,那么概率是710的事件是( )A .至多有一张移动卡B .恰有一张移动卡C .都不是移动卡D .至少有一张移动卡答案 (1)C (2)A (3)A解析 (1)③中“至少有一个是奇数”即“两个奇数或一奇一偶”,而从1~7中任取两个数根据取到数的奇偶性可认为共有三个事件:“两个都是奇数”、“一奇一偶”、“两个都是偶数”,故“至少有一个是奇数”与“两个都是偶数”是对立事件,易知其余都不是对立事件.(2)若事件A 与事件B 是对立事件,则A ∪B 为必然事件,再由概率的加法公式得P (A )+P (B )=1.设掷一枚硬币3次,事件A :“至少出现一次正面”,事件B :“3次出现正面”,则P (A )=78,P (B )=18,满足P (A )+P (B )=1,但A ,B 不是对立事件. (3)至多有一张移动卡包含“一张移动卡,一张联通卡”,“两张全是联通卡”两个事件,它是“2张全是移动卡”的对立事件.思维升华(1)准确把握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概念①互斥事件是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事件,但可以同时不发生.②对立事件是特殊的互斥事件,特殊在对立的两个事件不可能都不发生,即有且仅有一个发生.(2)判别互斥、对立事件的方法判别互斥事件、对立事件一般用定义判断,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为互斥事件;两个事件,若有且仅有一个发生,则这两事件为对立事件,对立事件一定是互斥事件.从装有两个白球和两个黄球的口袋中任取2个球,以下给出了四组事件:①至少有1个白球与至少有1个黄球;②至少有1个黄球与都是黄球;③恰有1个白球与恰有1个黄球;④恰有1个白球与都是黄球.其中互斥而不对立的事件共有()A.0组B.1组C.2组D.3组答案 B解析①中“至少有1个白球”与“至少有1个黄球”可以同时发生,如恰好1个白球和1个黄球,①中的两个事件不是互斥事件.②中“至少有1个黄球”说明可以是1个白球和1个黄球或2个黄球,则两个事件不互斥.③中“恰有1个白球”与“恰有1个黄球”,都是指有1个白球和1个黄球,因此两个事件是同一事件.④中两事件不能同时发生,也可能都不发生,因此两事件是互斥事件,但不是对立事件,故选B.题型二随机事件的频率与概率例2 某险种的基本保费为a (单位:元),继续购买该险种的投保人称为续保人,续保人本年度的保费与其上年度出险次数的关联如下:随机调查了该险种的200名续保人在一年内的出险情况,得到如下统计表:(1)记A 为事件:“一续保人本年度的保费不高于基本保费”,求P (A )的估计值;(2)记B 为事件:“一续保人本年度的保费高于基本保费但不高于基本保费的160%”,求P (B )的估计值;(3)求续保人本年度的平均保费的估计值.解 (1)事件A 发生当且仅当一年内出险次数小于2.由所给数据知,一年内出险次数小于2的频率为60+50200=0.55,故P (A )的估计值为0.55. (2)事件B 发生当且仅当一年内出险次数大于1且小于4.由所给数据知,一年内出险次数大于1且小于4的频率为30+30200=0.3,故P (B )的估计值为0.3.(3)由所给数据得调查的200名续保人的平均保费为0.85a×0.30+a×0.25+1.25a×0.15+1.5a×0.15+1.75a×0.10+2a×0.05=1.192 5a.因此,续保人本年度平均保费的估计值为1.192 5a.思维升华(1)概率与频率的关系频率反映了一个随机事件出现的频繁程度,频率是随机的,而概率是一个确定的值,通常用概率来反映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有时也用频率作为随机事件概率的估计值.(2)随机事件概率的求法利用概率的统计定义求事件的概率,即通过大量的重复试验,事件发生的频率会逐渐趋近于某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就是概率.某超市随机选取1 000位顾客,记录了他们购买甲、乙、丙、丁四种商品的情况,整理成如下统计表,其中“√”表示购买,“×”表示未购买.(1)估计顾客同时购买乙和丙的概率;(2)估计顾客在甲、乙、丙、丁中同时购买3种商品的概率;(3)如果顾客购买了甲,则该顾客同时购买乙、丙、丁中哪种商品的可能性最大? 解 (1)从统计表可以看出,在这1 000位顾客中有200位顾客同时购买了乙和丙, 所以顾客同时购买乙和丙的概率可以估计为2001 000=0.2.(2)从统计表可以看出,在这1 000位顾客中,有100位顾客同时购买了甲、丙、丁,另有200位顾客同时购买了甲、乙、丙,其他顾客最多购买了2种商品.所以顾客在甲、乙、丙、丁中同时购买3种商品的概率可以估计为100+2001 000=0.3.(3)与(1)同理,可得:顾客同时购买甲和乙的概率可以估计为2001 000=0.2,顾客同时购买甲和丙的概率可以估计为100+200+3001 000=0.6,顾客同时购买甲和丁的概率可以估计为1001 000=0.1.所以,如果顾客购买了甲,则该顾客同时购买丙的可能性最大. 题型三 互斥事件、对立事件的概率 命题点1 互斥事件的概率例3 袋中有12个小球,分别为红球、黑球、黄球、绿球,从中任取一球,得到红球的概率是13,得到黑球或黄球的概率是512,得到黄球或绿球的概率也是512,试求得到黑球、黄球和绿球的概率各是多少?解 方法一 从袋中选取一个球,记事件“摸到红球”“摸到黑球”“摸到黄球”“摸到绿球”分别为A ,B ,C ,D ,则有P (A )=13,P (B ∪C )=P (B )+P (C )=512,P (C ∪D )=P (C )+P (D )=512,P (B ∪C ∪D )=P (B )+P (C )+P (D )=1-P (A )=1-13=23,解得P (B )=14,P (C )=16,P (D )=14,因此得到黑球、黄球、绿球的概率分别是14,16,14.方法二 设红球有n 个,则n 12=13,所以n =4,即红球有4个. 又得到黑球或黄球的概率是512,所以黑球和黄球共5个. 又总球数是12,所以绿球有12-4-5=3(个).又得到黄球或绿球的概率也是512,所以黄球和绿球共5个,而绿球有3个,所以黄球有5-3=2(个).所以黑球有12-4-3-2=3(个). 因此得到黑球、黄球、绿球的概率分别是 312=14,212=16,312=14. 命题点2 对立事件的概率例4 某商场有奖销售中,购满100元商品得1张奖券,多购多得.1 000张奖券为一个开奖单位,设特等奖1个,一等奖10个,二等奖50个.设1张奖券中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的事件分别为A ,B ,C ,求:(1)P (A ),P (B ),P (C );(2)1张奖券的中奖概率;(3)1张奖券不中特等奖且不中一等奖的概率. 解 (1)P (A )=11 000,P (B )=101 000=1100, P (C )=501 000=120.故事件A ,B ,C 的概率分别为11 000,1100,120. (2)1张奖券中奖包含中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 设“1张奖券中奖”这个事件为M ,则M =A ∪B ∪C . ∵A ,B ,C 两两互斥,∴P (M )=P (A ∪B ∪C )=P (A )+P (B )+P (C ) =1+10+501 000=611 000.故1张奖券的中奖概率为611 000.(3)设“1张奖券不中特等奖且不中一等奖”为事件N ,则事件N 与“1张奖券中特等奖或中一等奖”为对立事件,∴P (N )=1-P (A ∪B )=1-⎝⎛⎭⎫11 000+1100=9891 000. 故1张奖券不中特等奖且不中一等奖的概率为9891 000.思维升华 求复杂事件的概率的两种方法求概率的关键是分清所求事件是由哪些事件组成的,求解时通常有两种方法: (1)将所求事件转化成几个彼此互斥的事件的和事件,利用概率加法公式求解概率;(2)若将一个较复杂的事件转化为几个互斥事件的和事件时,需要分类太多,而其对立面的分类较少,可考虑利用对立事件的概率公式,即“正难则反”.它常用来求“至少”或“至多”型事件的概率.经统计,在某储蓄所一个营业窗口等候的人数相应的概率如下:排队人数012345人及5人以上概率0.10.160.30.30.10.04求:(1)至多2人排队等候的概率;(2)至少3人排队等候的概率.解记“无人排队等候”为事件A,“1人排队等候”为事件B,“2人排队等候”为事件C,“3人排队等候”为事件D,“4人排队等候”为事件E,“5人及5人以上排队等候”为事件F,则事件A、B、C、D、E、F彼此互斥.(1)记“至多2人排队等候”为事件G,则G=A+B+C,所以P(G)=P(A+B+C)=P(A)+P(B)+P(C)=0.1+0.16+0.3=0.56.(2)方法一记“至少3人排队等候”为事件H,则H=D+E+F,所以P(H)=P(D+E+F)=P(D)+P(E)+P(F)=0.3+0.1+0.04=0.44.方法二记“至少3人排队等候”为事件H,则其对立事件为事件G,所以P(H)=1-P(G)=0.44.1.概率和频率(1)在相同的条件S 下重复n 次试验,观察某一事件A 是否出现,称n 次试验中事件A 出现的次数n A 为事件A 出现的频数,称事件A 出现的比例f n (A )=n An为事件A 出现的频率.(2)对于给定的随机事件A ,在相同条件下,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事件A 发生的频率会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并趋于稳定,我们可以用这个常数来刻画随机事件A 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并把这个常数称为随机事件A 的概率,记作P (A ). 2.事件的关系与运算若A∩B为不可能事件,A∪B为必然事件,那对立事件P(A)+P(B)=1么称事件A与事件B互为对立事件3.概率的几个基本性质(1)概率的取值范围:0≤P(A)≤1.(2)必然事件的概率P(E)=1.(3)不可能事件的概率P(F)=0.(4)概率的加法公式如果事件A与事件B互斥,则P(A∪B)=P(A)+P(B).(5)对立事件的概率若事件A与事件B互为对立事件,则P(A)=1-P(B).【知识拓展】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区别与联系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都是两个事件的关系,互斥事件是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而对立事件除要求这两个事件不同时发生外,还要求二者之一必须有一个发生,因此,对立事件是互斥事件的特殊情况,而互斥事件未必是对立事件.重点题型训练典例某超市为了了解顾客的购物量及结算时间等信息,安排一名员工随机收集了在该超市购物的100位顾客的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已知这100位顾客中一次购物量超过8件的顾客占55%.(1)确定x,y的值,并估计顾客一次购物的结算时间的平均值;(2)求一位顾客一次购物的结算时间不超过...2分钟的概率.(将频率视为概率)思想方法指导若某一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多,而它的对立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少,则可用“正难则反”思想求解.规范解答解(1)由已知得25+y+10=55,x+30=45,所以x=15,y=20.[2分]该超市所有顾客一次购物的结算时间组成一个总体,所收集的100位顾客一次购物的结算时间可视为总体的一个容量为100的简单随机样本,顾客一次购物的结算时间的平均值可用样本平均数估计,其估计值为1×15+1.5×30+2×25+2.5×20+3×10100=1.9(分钟).[7分](2)记A为事件“一位顾客一次购物的结算时间不超过2分钟”,A1,A2分别表示事件“该顾客一次购物的结算时间为2.5分钟”,“该顾客一次购物的结算时间为3分钟”,将频率视为概率得P(A1)=20100=15,P(A2)=10100=110.[10分]P(A)=1-P(A1)-P(A2)=1-15-110=710.[12分]故一位顾客一次购物的结算时间不超过2分钟的概率为710.[15分]1.从{1,2,3,4,5}中随机选取一个数a ,从{1,2,3}中随机选取一个数b ,则b >a 的概率是( ) A.45 B.35 C.25 D.15 答案 D解析 基本事件的个数有5×3=15,其中满足b >a 的有3种,所以b >a 的概率为315=15.2.将一枚硬币向上抛掷10次,其中“正面向上恰有5次”是( ) A .必然事件 B .随机事件 C .不可能事件 D .无法确定答案 B解析 抛掷10次硬币正面向上的次数可能为0~10,都有可能发生,正面向上5次是随机事件. 3.某射手在一次射击中,射中10环,9环,8环的概率分别为0.2,0.3,0.1,则此射手在一次射击中不超过8环的概率为( ) A .0.5 B .0.3 C .0.6 D .0.9 答案 A解析 依题设知,此射手在一次射击中不超过8环的概率为1-(0.2+0.3)=0.5.4.袋中装有9个白球,2个红球,从中任取3个球,则①恰有1个红球和全是白球;②至少有1个红球和全是白球;③至少有1个红球和至少有2个白球;④至少有1个白球和至少有1个红球.在上述事件中,是对立事件的为________. 答案 ②解析 ①是互斥不对立的事件,②是对立事件,③④不是互斥事件.1.甲、乙两人下棋,两人下成和棋的概率是12,甲获胜的概率是13,则甲不输的概率为( )A.56 B.25 C.16 D.13答案 A解析 事件“甲不输”包含“和棋”和“甲获胜”这两个互斥事件,所以甲不输的概率为12+13=56.2.袋中装有3个白球,4个黑球,从中任取3个球,则①恰有1个白球和全是白球;②至少有1个白球和全是黑球;③至少有1个白球和至少有2个白球;④至少有1个白球和至少有1个黑球. 在上述事件中,是对立事件的为(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 B解析 至少有1个白球和全是黑球不同时发生,且一定有一个发生. ∴②中两事件是对立事件.3.从一箱产品中随机地抽取一件,设事件A ={抽到一等品},事件B ={抽到二等品},事件C ={抽到三等品},且已知P (A )=0.65,P (B )=0.2,P (C )=0.1,则事件“抽到的产品不是一等品”的概率为( )A .0.7B .0.65C .0.35D .0.5作业布置答案 C解析∵“抽到的产品不是一等品”与事件A是对立事件,∴所求概率P=1-P(A)=0.35.4.有一个游戏,其规则是甲、乙、丙、丁四个人从同一地点随机地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前进,每人一个方向.事件“甲向南”与事件“乙向南”是()A.互斥但非对立事件B.对立事件C.相互独立事件D.以上都不对答案 A解析由于每人一个方向,故“甲向南”意味着“乙向南”是不可能的,故是互斥事件,但不是对立事件,故选A.5.从一篮子鸡蛋中任取1个,如果其重量小于30克的概率为0.3,重量在[30,40]克的概率为0.5,那么重量不小于30克的概率为()A.0.8 B.0.5 C.0.7 D.0.3答案 C解析由互斥事件概率公式知重量大于40克的概率为1-0.3-0.5=0.2,又∵0.5+0.2=0.7,∴重量不小于30克的概率为0.7.6.从存放的号码分别为1,2,3,…,10的卡片的盒子中,有放回地取100次,每次取一张卡片并记下号码,统计结果如下:则取到号码为奇数的卡片的频率是( ) A .0.53 B .0.5 C .0.47 D .0.37 答案 A解析 取到号码为奇数的卡片的次数为13+5+6+18+11=53,则所求的频率为53100=0.53.故选A.7.在200件产品中,有192件一级品,8件二级品,则下列事件: ①在这200件产品中任意选出9件,全部是一级品; ②在这200件产品中任意选出9件,全部是二级品; ③在这200件产品中任意选出9件,不全是二级品.其中________是必然事件;________是不可能事件;________是随机事件. 答案 ③ ② ①8.若随机事件A ,B 互斥,A ,B 发生的概率均不等于0,且P (A )=2-a ,P (B )=4a -5,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54,43]解析 由题意可知⎩⎪⎨⎪⎧0<P (A )<1,0<P (B )<1,P (A )+P (B )≤1⇒⎩⎪⎨⎪⎧0<2-a <1,0<4a -5<13a -3≤1,⇒⎩⎪⎨⎪⎧1<a <2,54<a <32,a ≤43⇒54<a ≤43. 9.在5张卡片上分别写有数字1,2,3,4,5,然后将它们混合,再任意排列成一行,则得到的数能被2或5整除的概率是________. 答案 35解析个位数字共有5种情况,只有当个位数字取2,4,5时,得到的数才能被2或5整除,所以概率为3 5.10.一个口袋内装有大小相同的红球,白球和黑球,从中摸出一个球,摸出红球或白球的概率为0.58,摸出红球或黑球的概率为0.62,那么摸出红球的概率为________.答案0.2解析记事件A,B,C分别是摸出红球,白球和黑球,则A,B,C互为互斥事件且P(A+B)=0.58,P(A+C)=0.62,所以P(C)=1-P(A+B)=0.42,P(B)=1-P(A+C)=0.38,P(A)=1-P(C)-P(B)=1-0.38-0.42=0.2.11.某保险公司利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对投保车辆进行抽样,样本车辆中每辆车的赔付结果统计如下:(1)若每辆车的投保金额均为2 800元,估计赔付金额大于投保金额的概率;(2)在样本车辆中,车主是新司机的占10%,在赔付金额为4 000元的样本车辆中,车主是新司机的占20%,估计在已投保车辆中,新司机获赔金额为4 000元的概率.解(1)设A表示事件“赔付金额为3 000元”,B表示事件“赔付金额为4 000元”,以频率估计概率得P(A)=1501 000=0.15,P(B)=1201 000=0.12.由于投保金额为2 800元,赔付金额大于投保金额对应的情形是赔付金额为3 000元和4 000元,所以其概率为P(A)+P(B)=0.15+0.12=0.27.。
2013年高考真题理科数学分类汇编(解析版):函数及答案

2013年高考真题理科数学分类汇编(解析版)函 数1、(2013年高考(安徽卷))函数=()y f x 的图像如图所示,在区间[],a b 上可找到(2)n n ≥ 个不同的数12,...,,n x x x 使得1212()()()==,n nf x f x f x x x x 则n 的取值范围是 (A ){}3,4 (B ){}2,3,4 (C ) {}3,4,5 (D ){}2,3【答案】B【解析】由题知,过原点的直线与曲线相交的个数即n 的取值.用尺规作图,交点可取2,3,4. 所以选B 2、(2013年高考(北京卷))函数f (x )的图象向右平移一个单位长度,所得图象与y =e x 关于y 轴对称,则f (x )= A.1ex + B. 1ex - C. 1ex -+ D. 1ex --3、(2013年高考(广东卷))定义域为R 的四个函数3y x =,2xy =,21y x =+,2sin y x =中,奇函数的个数是( )A . 4B .3C .2D .【解析】C ;考查基本初等函数和奇函数的概念,是奇函数的为3y x =与2sin y x =,故选C .4、(2013年高考(全国(广西)卷))已知函数()()()-1,021f x f x -的定义域为,则函数的定义域为(A )()1,1- (B )11,2⎛⎫- ⎪⎝⎭ (C )()-1,0 (D )1,12⎛⎫ ⎪⎝⎭【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知 1210,x -<+<,则112x -<<-。
故选B5、(2013年高考(全国(广西)卷))函数()()1=log 10f x x x ⎛⎫+> ⎪⎝⎭的反函数()1=f x - (A )()1021x x >- (B )()1021xx ≠- (C )()21x x R -∈ (D )()210x x -> 【答案】A【解析】由题意知1112(0)21y y x y x +=⇒=<-, 因此,故选A6、(2013年高考(全国(广西)卷))若函数()211=,2f x x ax a x ⎛⎫++∞ ⎪⎝⎭在是增函数,则的取值范围是(A )[]-1,0 (B )[]-∞1, (C )[]0,3 (D )[]3∞,+7、(2013年高考(湖南卷))函数()2ln f x x =的图像与函数()245g x x x =-+的图像的交点个数为A .3B .2C .1D .0【答案】B【解析】画出两个函数的图象,可得交点数。
2013高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函数模块

2013高考数学—三角函数分类汇编1.(2013山东卷理3)已知函数)(x f 为奇函数,当0>x 时,xx x f 1)(2+=,在=-)1(f .A 2- .B 0 .C 1 .D 22.(2013陕西卷理1)设全集为R ,函数21)(x x f -=的定义域为M ,则M C R 为.A ]1,1[- .B )1,1(-.C ),1[]1,(+∞--∞ .D ),1()1,(+∞--∞3.(2013陕西卷理12)设][x 表示不大于x 的最大整数,则对任意实数y x ,,有.A ][][x x -=- .B ][2]2[x x = .C ][][][y x y x +≤+ .D ][][][y x y x -≤-4.(2013新课标2卷理10)已知函数c bx ax x x f +++=23)(,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 R x ∈∃0,0)(0=x f .B 函数)(x f y =的图像是中心对称图形.C 若0x 是)(x f 的极小值点,则)(x f 在区间),(0x -∞单调递减 .D 若0x 是)(x f 的极值点,则0)(0'=x f5.(2013新课标1卷理11)已知函数⎩⎨⎧>+≤+-=)0(),1ln()0(,2)(2x x x x x x f ,若ax x f ≥)(,则a 的取值范围是.A ]0,(-∞ .B ]1,(-∞ .C ]1,2[- ]0,2.[-D6.(2013新课标1卷理16)若函数))(1()(22b ax x x x f ++-=的图像关于直线2-=x 对称,在)(x f 的最大值是7.(2013江西卷理2)函数)1ln(x x y -=的定义域为.A )1,0( .B )1,0[ .C ]1,0( .D ]1,0[8.(2013江西卷理10)如图,半径为1的半圆O 与等边三角形夹在两平行线21,l l 之间,1l ∥2l ,l 与半圆相交于G F ,两点,与三角形ABC 两边相交于D E ,两点,设弧FG 的长为x (π<<x 0),CD BC EB y ++=,若l 从1l 平移到2l ,则函数)(x f y =的图像大致是9.(2013广西卷理5)函数)(11(log )(2+=xx f 的反函数)(1x f-=.A 121-x )0(>x.B 121-x )0(≠x .C 12-x (R x ∈) .D 12-x )0(>x10.(2013辽宁卷理11)已知函数)(x f 满足22)2(2)(a x a x x f ++-=,8)2(2)(22+--+-=a x a x x g 。
2013年高考数学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测试题

2013年高考数学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测试题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专题讲座思想方法小结:(1)函数方法.函数方法就是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来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抽象、升华为函数的模型,进而解决有关问题的方法.函数的实质是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灵活运用函数方法可以解决许多数学问题.(2)数形结合法.数形结合法是指将数与形结合,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一种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法在解决与函数有关的问题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知识规律小结:(1)常数k,b对直线y=kx+b(k≠0)位置的影响.①当b>0时,直线与y轴的正半轴相交;当b=0时,直线经过原点;当b﹤0时,直线与y轴的负半轴相交.②当k,b异号时,即- >0时,直线与x轴正半轴相交;当b=0时,即- =0时,直线经过原点;当k,b同号时,即- ﹤0时,直线与x轴负半轴相交.③当k>O,b>O时,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当k>0,b=0时,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当b>O,b<O时,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当k﹤O,b>0时,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当k﹤O,b=0时,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当b<O,b<O时,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2)直线y=kx+b(k≠0)与直线y=kx(k≠0)的位置关系.直线y=kx+b(k≠0)平行于直线y=kx(k≠0)当b>0时,把直线y=kx向上平移b个单位,可得直线y=kx+b;当b﹤O时,把直线y=kx向下平移|b|个单位,可得直线y=kx+b.(3)直线b1=k1x+b1与直线y2=k2x+b2(k1≠0 ,k2≠0)的位置关系.①k1≠k2 y1与y2相交;②y1与y2相交于y轴上同一点(0,b1)或(0,b2);③y1与y2平行;④y1与y2重合.例题精讲:1、直线y=-2x+2与x轴、y轴交于A、B两点,C在y轴的负半轴上,且OC=OB(1) 求AC的解析式;(2) 在OA的延长线上任取一点P,作PQ⊥BP,交直线AC于Q,试探究BP与PQ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讲 函数的图象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函数y =ln(1-x )的大致图象为( )
解析:将函数y =ln x 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得到y =ln(-x )的图象,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即得y =ln(1-x )的图象.
答案:C
2.为了得到函数y =3×⎝⎛⎭⎫13x 的图象,可以把函数y =⎝⎛⎭⎫13x 的图象( ) A .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 B .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 C .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 D .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
解析:y =3×⎝⎛⎭⎫13x =⎝⎛⎭⎫13-1·⎝⎛⎭⎫13x =⎝⎛⎭⎫13x -1,故它的图象是把函数y =
⎝⎛⎭⎫13x 的图象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的.
答案:D
3.给出四个函数,分别满足①f (x +y )=f (x )+f (y ),②g (x +y )=g (x )·g (y ),③h (x ·y )=h (x )+h (y ),④m (x ·y )=m (x )·m (y ).又给出四个函数的图象,那么正确的匹配方案可以是( )
A .①甲,②乙,③丙,④丁 B. ①乙,②丙,③甲,④丁 C. ①丙,②甲,③乙,④丁
D. ①丁,②甲,③乙,④丙
解析:图象甲是一个指数函数的图象,它应满足②;图象乙是一个对数函数的图象,它应满足③;图象丁是y=x的图象,满足①.
答案:D
4.函数y=f(x)的曲线如图(1)所示,那么函数y=f(2-x)的曲线是图(2)中的()
(1)
(2)
解析:把y=f(x)的图象向左平移2个单位得到y=f(x+2)的图象,再作关于y轴对称的变换得到y=f(-x+2)=f(2-x)的图象,故选C.
答案:C
5.函数f (x )=1
x -x 的图象关于( )
A .y 轴对称
B .直线y =-x
C .坐标原点对称
D .直线y =x 解析:∵f (x )=1
x
-x ,
∴f (-x )=-1x +x =-⎝⎛⎭⎫
1x -x =-f (x ). ∴f (x )是一个奇函数.
∴f (x )的图象关于坐标原点对称. 答案:C
6.已知lg a +lg b =0,函数f (x )=a x 与函数 g (x )=-log b x 的图象可能是( )
解析:∵lg a +lg b =0,∴lg ab =0,ab =1,∴b =1
a ∴g (x )=-log
b x =log a x ,∴函数f (x )与g (x )互为反
函数,图象关于直线y =x 对称,故正确答案是B.
答案: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把正确答案填在题后的横线上.) 7.已知下列曲线:
以下编号为①②③④的四个方程:
①x -y =0;②|x |-|y |=0;③x -|y |=0;④|x |-y =0.
请按曲线A 、B 、C 、D 的顺序,依次写出与之对应的方程的编号________. 解析:按图象逐个分析,注意x 、y 的取值范围. 答案:④②①③
8.(2010·西安五校联考)已知最小正周期为2的函数y=f(x),当x∈[-1,1]时,f(x)=x2,则函数y=f(x)(x∈R)的图象与y=|log5x|的图象的交点个数为________.
解析:由下图象可知有5个交点.
答案:5个
9.设函数f(x)定义域为R,则下列命题中①y=f(x)是偶函数,则y=f(x+2)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②若y=f(x+2)是偶函数,则y=f(x)的图象关于直线x=2对称;③若f(x-2)=f(2-x),y=f(x)的图象关于直线x=2对称;④y=f(x-2)和y=f(2-x)的图象关于直线x=2对称.其中正确的命题序号是________(填上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
解析:对于①,y=f(x+2)关于x=-2对称;对于③,当f(2+x)=f(2-x)时,f(x)的图象关于x=2对称,而当f(2-x)=f(x-2)时,则应关于x=0对称.
答案:②④
10.(2010·青岛模拟题)已知函数f(x)=2-x2,g(x)=x.若f(x)*g(x)=min{f(x),g(x)},那么f(x)*g(x)的最大值是________.(注意:min表示最小值)
解析:画出示意图(如图).
f (x )*
g (x )=⎩⎪⎨⎪
⎧
2-x 2
(x ≤-2),x (-2<x <1),
2-x 2 (x ≥1),
其最大值为1. 答案:1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11、12题13分,13题14分,写出证明过程或推演步骤.) 11.已知函数f (x )定义在[-2,2]上的图象如图所示,请分别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1)y =f (x +1); (2)y =f (x )+1; (3)y =f (-x ); (4)y =-f (x ); (5)y =|f (x )|; (6)y =f (|x |); (7)y =2f (x ); (8)y =f (2x ).
解:利用图象变换技巧进行平移、伸缩、对称、翻折即可.
(1)将函数y =f (x ),x ∈[-2,2]的图象向左平移1个单位得到y =f (x +1),x ∈[-3,1]的图象,如图①. (2)将函数y =f (x ),x ∈[-2,2]的图象向上平移1个单位即得到y =f (x )+1,x ∈[-2,2]的图象,如图②.
(3)函数y =f (-x )与y =f (x ),x ∈[-2,2]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如图③. (4)函数y =-f (x )与y =f (x ),x ∈[-2,2]的图象关于x 轴对称,如图④.
(5)将函数y =f (x ),x ∈[-2,2]的图象在x 轴下方的部分翻折到x 轴上方,x 轴上方的部分不变,得到y =|f (x )|的图象,如图⑤.
(6)考虑到函数y =f (|x |)为[-2,2]上的偶函数,所以函数y =f (x ),x ∈[-2,2]在y 轴右侧的部分不变,左侧部分换为右侧关于y 轴对称的图象即可得到y =f (|x |)的图象,如图⑥.
(7)将函数y =f (x ),x ∈[-2,2]的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伸长为原来的2倍,得到y =2f (x )的图象,如图⑦.
(8)将函数y =f (x ),x ∈[-2,2]的图象上所有点的纵坐标不变,横坐标缩小为原来的1
2
,得到y =f (2x )的
图象,如图⑧.
误区指津:注意区别y =|f (x )|与y =f (|x |)这两个函数图象的作法.后者一定是偶函数,但前者却不一定.因此在作后者图象时,我们先作出y =f (x )的图象,并去掉y 轴左侧的图象,再将y 轴右侧的图象“拷贝”一份,并关于y 轴对称“粘贴”到y 轴的左侧,即得y =f (|x |)的图象.
评析:许多有关函数图象变换的题目都是建立在以上8种基本作图的基础之上,应充分运用这些变换技巧作图.请注意,我们在作已知解析式的函数的图象时,应先在定义域范围内对已知解析式进行化简,转化成熟悉的函数作图.
12.如图函数y =x 3
+x 1
3的图象沿x 轴向右平移a 个单位,得曲线C ,设曲线C 的方程y =f (x )对任意t ∈R 都有f (1+t )=-f (1-t ),试求f (1)+f (-1)的值.
解:由题意得f (x )=(x -a )3
+(x -a )1
3. ∵f (1+t )=-f (1-t ),
∴点P (1+t ,y )与点Q (1-t ,-y )在曲线C 上,
对于任意t ∈R ,线段PQ 中点M (1,0)为定点,即曲线C 上任意一点P 关于点M 的对称点Q 都在曲线C 上.
故曲线C 关于点M (1,0)对称.
又因为y =(x -a )3
+(x -a )13的图象关于点(a,0)对称,且仅有一个对称中心,所以a =1. 即f (x )=(x -1)3
+(x -1)1
3. 故f (1)+f (-1)=-8-32.
评析:(1)y =f (x )图象关于x =a 对称⇔任意x ∈D ,有f (x +a )=f (a -x );(2)y =f (x )的图象关于点(a,0)对称⇔定义域中任意x ,f (a +x )=-f (a -x ).
13.已知函数f (x )=2x
,x ∈R .
(1)当m 取何值时方程|f (x )-2|=m 有一个解?两个解? (2)若不等式f 2(x )+f (x )-m >0在R 上恒成立,求m 的范围.
解:(1)令F(x)=|f(x)-2|=|2x-2|,G(x)=m,画出F(x)的图象如图所示:
由图象看出,当m=0或m≥2时,函数F(x)与G(x)的图象只有一个交点,原方程有一个根;当0<m<2时,函数F(x)与G(x)的图象有两个交点,原方程有两个根.
(2)令f(x)=t,H(t)=t2+t,
∵H(t)=⎝⎛t+1
2
2-1
4
(0,+∞)上是增函数,
∴H(t)>H(0)=0,因此要使t2+t>m在区间(0,+∞)上恒成立,应有m≤0.
评析:借助函数图象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题,形象直观、简洁明快.解题时应注意合理选取辅助函数,使函数图象易作,变化趋势清晰,同时应注意图象的草图应能真实反映函数的变化规律,以免因图象的粗糙性而产生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