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动物的器官和系统-皮肤系统

合集下载

皮肤系统

皮肤系统

皮肤生理学今天主讲的内容是皮肤生理学,内容包括:1、皮肤的功能与构造;2、皮肤的附属构造;3、皮肤受损的修复;4、皮肤的老化皮肤系统位于体表,其功能是提供保护,皮肤包括2大部分,一个是外层的表皮,一个是内层的真皮。

皮肤的衍生物包括毛发、指甲、腺体、神经接受器,这个基本的生理常识大家应该很熟悉。

刚才提到皮肤是为人体提供保护的功能,可以说是人体的第一道屏障,包括衍生物在内,都可以提供身体防护的功能,如果说皮肤受损,造成细菌侵入,譬如表皮划伤,出现伤口,此时才有人体的第二道防线,也就是白血球加以吞噬,因此,皮肤对保护身体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

下面,我们先详细讲讲第一部分,皮肤的功能与构造。

先说对一个,功能,分为四大功能。

第一个就是刚才说的保护。

包括抵御来自外界的机械的、化学的、温度的、辐射的、细菌的伤害。

第二个功能,是调节体温。

我们身体中90%的体热,是由汗水来发散热,也可以防止体温、水分及化学物质过度流失。

第三个功能,接受外来刺激。

譬如神经接受器,负责接受身体外在的感觉,痛痒等。

第四个功能,也是营养师最关切的一个知识点,就是皮肤可以合成维生素D及其他荷尔蒙。

下面说说皮肤构造。

讲之前,我先给大家发个图。

这是皮肤活组织的切片局部这部分就是表皮层大家可能对这张切片中的皮肤结构及各组织不大好辨认,没关系,我发一张清晰模拟图。

下面我就拿这2张图来一一讲解皮肤因覆盖整个体表,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之一,成年人为例,其表面积约为19000平方厘米,厚度约为0.5-3mm。

包含三种不同的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蜂窝组织,最外层的构造为表皮,是属于复层鳞状上皮组织,内层为较厚的真皮,是属于结缔组织的构造,在真皮底下则是皮下层,但此处严格说并不属于皮肤构造,而是由蜂窝组织及脂肪组织所组成,其中,蜂窝组织还一个名词,就是疏松结缔组织,蜂窝组织及脂肪组织之间,则是由表浅筋膜相互连接。

大家切过猪肉没?我们切猪肉的时候,会发现在猪肉结缔组织下面,有一层透明的薄膜,那就是表浅筋膜。

动物体结构的层次

动物体结构的层次

动物体结构的层次
动物体结构的层次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细胞层次、组织层次、器官层次、系统层次和个体层次。

1. 细胞层次:动物体内最基本的单位是细胞。

细胞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包括原生质、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2. 组织层次:细胞按照特定的类型和功能组合在一起形成组织。

常见的组织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等。

3. 器官层次:多个组织组合在一起形成器官。

常见的器官包括心脏、肺、肝脏、胃等。

每个器官都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

4. 系统层次: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形成系统。

常见的系统包括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

每个系统都有特定的功能,并与其他系统相互协调合作。

5. 个体层次:多个系统协同工作形成一个完整的个体,即一个完整的动物。

个体层次是整个动物体结构的最高层次。

每个个体都具有独立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能力。

《动物生物学》课程笔记

《动物生物学》课程笔记

《动物生物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动物生物学的定义、性质和任务1. 定义:动物生物学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专注于研究动物界的多样性、动物体的结构、功能、生长发育、生殖、行为、进化以及动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它旨在理解动物的生命现象,揭示其内在规律,并为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2. 性质:(1)综合性:动物生物学融合了解剖学、生理学、生态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术。

(2)实验性:动物生物学的研究依赖于实验和观察,通过实验设计来验证假设,探究生命现象。

(3)进化性:动物生物学强调生物的进化历程,通过比较不同动物类群的特征,揭示生物进化的规律。

(4)应用性:动物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医学、农业、环境保护等领域。

3. 任务:(1)描述和分类:对动物进行详细的形态描述和系统分类,建立生物多样性数据库。

(2)机制探究:研究动物体的生理功能、发育机制、行为模式等,揭示生命活动的内在规律。

(3)进化分析:探讨动物的进化历史和进化趋势,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4)环境保护:评估动物资源现状,提出保护措施,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利用。

二、动物生物学研究发展动态1. 古代动物生物学:(1)古希腊时期的亚里士多德对动物进行了分类,并撰写了《动物史》。

(2)中国古代的《本草纲目》等著作也对动物进行了描述和分类。

2. 近现代动物生物学:(1)细胞学说:19世纪,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奠定了细胞是生物基本单位的理论基础。

(2)进化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提出了自然选择和物种进化理论,对动物生物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3)遗传学:孟德尔的豌豆实验揭示了遗传规律,为动物生物学提供了遗传研究的理论基础。

3. 现代动物生物学:(1)分子生物学:通过研究DNA、R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揭示了生命现象的分子机制。

(2)生态学:关注动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提出了生态位、物种多样性等概念。

(3)生物信息学:利用计算机技术分析生物数据,为动物生物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

动物解剖生理

动物解剖生理
2021/5/15
2.输卵管 左侧充分发育。刚孵的幼禽输卵管为 一条细而直、壁很薄的管道,随年龄 逐渐增厚、加粗、加长、弯曲。 根据构造和功能可分5部分: 漏斗:获取卵子并将其纳入是卵管 内,受精的部位,形成卵的系带形成 层及系带。 膨大部:形成蛋白。 狭:形成壳膜。 子宫:形成稀蛋白、蛋壳、壳色素。 阴道:交配、储存部分精子。
鸽无交配器。公鸡的交配器不发达,包括位于肛门腹侧唇 内侧的三个小阴茎体、一对淋巴褶、位于泄殖道壁内输精管附 近的一对泄殖腔旁血管体。
公鸭、公鹅有较发达的阴茎。
2021/5/15
二、母禽的生殖器官
母禽的生殖器官仅左侧充分发育而具有功能。 包括:卵巢、输卵管。 1.卵巢 以系膜和结缔组织浮着于左肾前部及肾上腺的腹侧,幼禽为扁 平椭圆形。刚孵出的禽,卵巢表面平坦,此后呈颗粒状。随年 龄和性活动期卵泡逐渐发育成熟突出于卵巢表面,仅以细柄相 连。若左侧卵巢退化,右侧卵巢继续发育,往往出现性逆转。
一对,乳白色至橙黄色,为不正的卵圆形或三角形。位于两 肾前端。 5.垂体:呈扁平长卵圆形。
2021/5/15
2021/5/15
2021/5/15
2021/5/15
2.头骨
颅骨:愈合成一整体,含气骨,枕骨髁1个,多轴的环枕关节 。
面骨:主要形成喙,方骨(趾骨),方骨下颌关节。
3.前肢骨
肩带骨:肩胛骨、乌喙骨、锁骨、叉骨。 翼 骨:肱骨为含气骨,腕骨2块,掌骨3块,指骨3个。
4.后肢骨
髋骨:髂骨发达而长,坐骨成板状,髂坐孔,耻骨狭长,开 放骨盆。
2021/5/15
二、输尿管
为一对细管,从肾的中部走出,沿肾的腹 侧面向后延伸,开口于泄殖道顶壁两旁殖器官
公禽的生殖器官包括:睾丸、附睾、输精管、交配器。 1.睾丸和附睾 睾丸:位于腹腔内,以短的系膜悬挂在肾前部下方,周围与

家畜解剖学简答

家畜解剖学简答

家畜解剖学简答⼀、简答题1.简述躯⼲⾻由哪些⾻组成。

(1)颈椎、腰椎;(2)胸椎、肋、胸⾻;(3)荐椎、尾椎2.简述胸廓的组成。

(1)顶壁为胸椎,侧壁为肋,底壁为胸⾻。

(2)胸前⼝由第⼀胸椎、第⼀对肋及胸⾻柄围成。

(3)胸后⼝由最后⼀个胸椎、最后⼀对肋、肋⼸及剑状软⾻构成。

3.简述前肢⾃上⽽下有哪些关节。

(1)肩关节、肘关节;(2)腕关节、系关节;(3)冠关节、蹄关节。

4.简述动关节的结构。

(1)由关节⾯、关节囊和关节腔构成。

(2)关节⾯是关节的接触⾯,表⾯有关节软⾻;关节囊是包在关节周围的结缔组织囊,囊壁分两层;关节腔是由滑膜层及关节⾯围成的空隙,内有滑液。

⼆、问答题1.试述⾻的⼀般结构。

(1)⾻的结构包括⾻膜、⾻质和⾻髓三部分。

(2)⾻膜是包在⾻表⾯的⼀层薄⽽坚韧的纤维膜。

(3)⾻质分两层,外层为⾻密质,内层为⾻松质。

(4)⾻髓位于⾻髓腔和⾻松质的腔隙中,可分为红⾻髓和黄⾻髓。

四、简答题(5⼩题,每题6分,共30分)1.腰荐神经丛由什么组成,主要发出哪些神经,⽀配哪些肌⾁?答案:1.腰神经4—6对,荐神经1—2对组成发出坐⾻神经、⽀配后肢肌⾁2.试述⼝服药物经⾎管到⼤脑的途径。

(以“→”表⽰各部之间连接顺序)答案: 2.药物在胃中→⼩肠吸收经门静脉→肝→后腔静脉→右⼼房→右⼼室→肺动脉→肺→肺静脉→左⼼房左⼼室→主动脉⼸→臂头动脉总⼲→双颈动脉⼲→颈动脉→脑3.简述猪肝的解剖学特点。

答案:3.猪肝⽐马、⽜的发达,位于季肋部和剑状软⾻部,略偏右侧,壁⾯凸,膈及腹腔侧壁接触,并有后腔静脉通过;脏⾯凹,与胃及⼗⼆指肠等接触。

肝的中央部分厚、周缘薄,分也很明显,可分左外、内叶,右内、外叶,⽅叶,尾叶(尾叶上尾状突向右突出,上⽆肾压迹)。

胆囊管与肝管汇合成胆管,开⼝于⼗⼆指肠憩室。

4.列表⽐较猪、马、⽜、⽺躯⼲⾻各部数⽬。

5.切下⽜的前肢需切断哪些肌⾁?答案: 5.斜⽅肌、菱形肌、背阔肌、臂头肌、肩胛横突肌、胸浅肌、胸深肌、腹侧锯肌。

七年级下册笔记-第五章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七年级下册笔记-第五章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七年级下册笔记-第五章⽣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五章⽣物体的结构层次⽣物体是物质存在的⼀种形式。

细胞是⽣物体⽣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细胞联合在⼀起→组织→器官→⽣物体。

第⼀节⽣物体⽣物体:是能进⾏⽣命活动的⽣物个体,是地球上物质存在的⼀种形式。

⾃然界的⽣物种类:动物、植物、真菌、细菌和病毒,它们的个体呗统称为⽣物体。

它们都不断地从地球上摄取⽔分、空⽓、养分等物质,进⾏各种⽣命活动。

⼀、动物体结构:1、头部:位于⾝体前端,通常长有眼、⿐、⼝、⽿等器官,其主要功能:从外界捕获信息,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做出迅速的反应。

许多动物的脸不呈⼀个平⾯,这种结构能使动物视野更开阔,有利于动物捕获猎物,逃避敌害。

2、颈部:位于头与躯⼲之间,⾼等动物的颈柔软,能使得头部向左、右转动,从⽽扩⼤头部感官从外界捕获信息的范围。

许多动物没有颈。

3、躯⼲:是动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呈近似的圆柱体或扁圆柱体形。

功能:保护、循环、呼吸等功能。

⼈体的躯⼲从腹⾯可分为胸部、腹部,从背⾯可分为背部、腰部和臀部,躯⼲的最外⾯为⽪肤,内有肌⾁、⾻骼和各种内脏。

⼈体⽪肤总⾯积:1.5~2m2头发:10万~20万根⾻骼:206块:头部36块,躯⼲46块;四肢124块;⾻骼肌:500块4、四肢:动物躯⼲上长有附肢,能使⾝体运动。

⼈的附肢称为四肢,分为上、下肢,上肢有肩、⼿臂、肘、⼿腕、⼿等部分,它们有灵活的关节,具有很多功能:握住物体,制作⼯具。

交流感情。

下肢有⼤腿、膝、⼩腿、⾜等部分,适应直⽴⾏⾛。

在进化过程中,有些动物的附肢发⽣了演变,如:鸟的附肢变成了翅膀(翼),适应在空中飞翔;海豚等⽔⽣哺乳动物的前肢变成鳍状肢;有些动物有许多附肢,如河虾、蜈蚣、蜘蛛等;还有些动物没有附肢,如蚯蚓、蛇等。

⼆、植物体:1、被⼦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六种器官。

地上部分:花、叶、主茎、芽、分枝地下部分:主根、侧根2、裸⼦植物有:根、茎、叶、种⼦四种器官。

动物皮肤知识点总结图文

动物皮肤知识点总结图文

动物皮肤知识点总结图文一、动物皮肤的结构和功能1. 动物皮肤是动物体表面的保护层,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组成,不同动物种类的皮肤结构有所不同。

2. 动物皮肤的主要功能包括保护身体、调节体温、感知环境、排泄和合成维生素D等。

3. 动物皮肤的色素细胞可以决定皮肤的颜色,不同颜色的皮肤对于动物的伪装和保护有重要意义。

二、不同动物皮肤的特点1. 哺乳动物的皮肤主要由毛囊、汗腺和皮脂腺组成,毛囊可以生长出毛发,汗腺和皮脂腺分泌物质可以润滑皮肤和调节体温。

2. 鸟类的皮肤主要是羽毛,羽毛可以保护鸟的皮肤免受外界环境的伤害,并具有保暖和飞行的功能。

3. 爬行动物的皮肤通常较粗糙,表面有鳞片覆盖,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和外界损伤。

4. 鱼类的皮肤通常被称为鳞片,鱼类的皮肤对于水温和水质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5. 昆虫的外骨骼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皮肤,外骨骼可以保护昆虫的身体并提供支撑。

三、动物皮肤疾病和保护1. 动物皮肤常见的疾病包括皮肤感染、皮肤瘙痒、皮肤癌等,这些疾病常常需要动物医生进行治疗。

2. 动物皮肤还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伤害,如紫外线、寄生虫和化学物质等,因此需要给动物提供适当的防晒、驱虫和保洁护理。

3. 动物在野外生存时,往往需要靠自身的皮肤来进行伪装和保护,因此保护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是真正做好动物皮肤保护的重要方法之一。

四、动物皮肤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 动物皮肤对于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具有重要作用,不同动物种类的皮肤结构和功能差异可以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

2. 一些动物通过皮肤的颜色和纹理来进行伪装,以躲避天敌和捕食者的袭击,这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非常重要。

3. 动物皮肤的保护功能可以防止外界环境对动物身体的伤害,从而保护动物的生存和繁衍。

五、动物皮肤的进化和演化1. 动物皮肤的结构和功能在生物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完善,不同动物种类的皮肤结构和功能差异可以追溯到它们的生物进化历史。

2. 一些动物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适应自然环境的皮肤特点,这些特点既是对生存环境的适应,也是生物进化的产物。

(完整版)普通动物学总结各门动物特点

(完整版)普通动物学总结各门动物特点

一、原生动物门包含种类:鞭毛虫、变形虫、纤毛虫主要特征:1、真核单细胞动物(绝大部分为单细胞个体,少数为单细胞群体)2、运动和摄食器官:鞭毛(鞭毛虫)、纤毛(纤毛虫)、伪足(变形虫)3、消化:通过食物泡4、呼吸、代谢:体表5、生殖方式:主要无性生殖(纤毛虫接合生殖(有性))6、适应性:包囊(一)鞭毛纲1、三分质膜(表膜条纹)2、绿色鞭毛虫有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形成副淀粉粒3、水分调节:伸缩泡吸收过多水分(溶有代谢废物),排入储蓄泡,再经胞口排出体外4、纵二分裂5、动鞭亚纲中的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黑热病(1/5),主要靠白蛉子传播,病症是肝脏肿大、发高烧、贫血以至死亡。

6、动鞭亚纲中的锥虫又叫睡病虫(二)肉足纲1、外质与内质2、伪足,变形运动,形成食物泡(胞饮)3、水分调节:伸缩泡吸收过多水分4、二分裂5、有孔虫帮助勘探矿物、石油;确定地质年代6、痢疾内变形虫(溶组织阿米巴)寄生在人肠道,能溶解肠壁组织引起痢疾(三)孢子纲1、间日疟原虫(四)纤毛纲(草履虫)1、三层表膜中间一层+最内一层形成表膜泡:缓冲带2、大小两核3、内外质之间有两个伸缩泡,一个在体前部、一个在体后部4、横二分裂/ 接合生殖二、海绵动物门主要特征:1、最原始、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细胞有相对独立性2、没有组织和器官的分化3、侧生动物4、体壁:两层细胞(扁细胞,领细胞)疏松结合,之间为中胶层5、水沟系6、生殖方式:无性/ 有性无性:出芽/芽球有性:精子由领细胞吞食后失去鞭毛和领成为变形虫状被带入卵内7、两囊幼虫、逆转现象8、分类:钙质海绵纲、六放海绵纲(硅质)、寻常(硅质/海绵质纤维)9、原始性(与原生动物相似):领细胞(领鞭毛虫)、细胞内消化、细胞疏松而独立进步性:发育中有胚层分化、具有几种不同功能的细胞且细胞之间有联系、与多细胞动物大致相同的核酸和氨基酸三、腔肠动物门主要特征:1、真正后生动物的开始2、浮浪幼虫3、辐射对称4、两胚层:腔肠动物第一次出现了胚层分化——内胚层、中胶层、外胚层5、皮肌细胞6、神经细胞:神经网,扩散神经系统7、消化循环腔8、世代交替:有性和无性生殖的方式往往在同一种生活史的不同阶段9、发育到囊胚就孵化出来(一)水螅纲【最低等,由此向其他两纲分化】1、结构简单2、水母型一般有缘膜,触手基部有平衡囊3、生活史大部分有世代交替现象(1)水螅型群体多态现象:同一生活型上存在不同的功能个体水螅体/生殖体(2)水母型(二)钵水母纲1、水母型发达、水螅型退化2、个体较水螅水母大,无缘膜3、消化循环腔较复杂4、生殖腺来源于内胚层(水螅水母生殖腺来源于外胚层)(三)珊瑚纲1、没有水母型,只有水螅型2、螅体构造复杂5、生殖腺来源于内胚层(水螅纲水螅型生殖腺来源于外胚层)包含种类:吸虫、涡虫、绦虫主要特征1、两侧对称2、中胚层:从扁形动物开始出现中胚层,成为三层动物3、皮肤肌肉囊4、消化系统:有口无肛门5、排泄系统:原肾管系(焰细胞)6、神经系统:有脑,出现了原始的中枢神经系统——梯形神经系统7、感觉器官:眼点和耳突8、固定生殖腺,可体内受精9、牟勒式幼虫(一)吸虫纲(寄生虫)1、吸盘2、日本血吸虫生活史(哺乳动物、钉螺)3、寄生虫对寄主的危害、更换寄主的意义【纽形动物】——纽虫与扁形动物相似但更加进步,其帽状幼虫与环节动物的担轮幼虫相似,所以介于扁形与环节动物之间五、假体腔动物包含种类:线虫动物门、轮虫动物门主要特征:1、假体腔(原体腔)2、排泄系统:原肾管系3、体表有非细胞的角质膜(一)线虫动物门(人蛔虫)1、呼吸与排泄系统:没有呼吸器官,厌氧呼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周星期第节年月日
课题
第三节动物的器官与系统-----皮肤系统
学时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掌握动物的器官与系统的概念,理解哺乳动物九大系统的组成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挂图和幻灯片的使用,使学生更能直观地了解人类本身的秘密,并辅以习题训练培养学生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有关知识的讲解、结合学生思考、讨论,一是使学生从科学的角度认识动物及人类本身生理特点,培养学生珍惜生命、热爱他人的情感,从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②真皮:位于表皮下面,是皮肤主要的、最厚的一层。由致密的结缔组织构成。
③皮下组织:皮下组织位于皮肤最深层,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具有保持体温和缓冲机械压力的作用。
4.皮肤衍生物:皮肤衍生物主要包括毛、蹄、角、汗腺、皮脂腺及乳腺等。
5.皮肤腺的种类:
①皮脂腺:分泌油脂或蜡质,有润泽毛发及皮肤的功能
②汗腺:排泄和调节体温的作用




教学
重点
动物皮肤系统的组成和特点
教学
难点
动物皮肤系统的组成和特点
教学方法
借助图片展示,以自身为例,展开课堂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内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学生活动内容
用时
一复习提问
二导入新课
三新课探究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六、教后感
1、说出植物器官的分类
2、说出植物三大系统的特点
③乳腺:分泌乳汁功能
④气味腺:有招引或趋避作用,也可以向对方传达特殊信息
用PPT出示本节课知识结构图。帮助学生梳理各知识点,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植物动物皮肤系统的组成与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情感;培养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1、器官是指由几种不同类型的组织综合形成的,具有一定和的结构单位。
2、皮肤被覆于动物体表,具有、、、、等功能。由、、三部分组成。
指名回答
学生阅读课本归纳完成任务
学生归纳
完成作业
第五节动物的器官与系统
皮肤系统
(一)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相应部分,讨论完成本节课任务
任务一:归纳皮肤系统的功能
任务二:归纳皮肤系统的组成
任务三:知道头皮屑的形成原因
任务四:归纳主要的皮肤腺的种类与功能
(二)教师点拨,师生共同完成本节课任务
归纳任务:
1.器官:是具有一定形态特征和生理功能的结构单位,是由几种不同类型的组织综合形成的,如心、肝、肾等。
2.系统:是指能够协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机能而组成的多个器官的总和。如消化系统由口、咽、胃、小肠、肝、胰和唾液腺组成。
3.皮肤被覆于动物体表,具有保护、感觉、分泌、排泄、呼吸等功能。
4.皮肤的组成:
分三部分:
①表皮:是皮肤的最表层。动物不同、同一动物部位不同,其薄厚有一定差异。,
典型的表皮由内向外,可分为生发层、颗粒层、透明层和角质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