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建筑结构与构造

合集下载

中国古典园林的结构分析

中国古典园林的结构分析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重要体现之一,其结构复杂,内涵深厚,是中国文化花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园林整体结构、园林布局和建筑结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读者深入了解中国古典园林提供参考。

一、园林整体结构中国古典园林的整体结构通常分为三部分:园林前厅、园林主体和园林背厅。

前厅通常位于园林的门厅前,是园林的接待场所,也是园林与外界联系的桥梁。

主体是园林的核心和主要景点,通常有水面、假山、花木、亭台等景观。

背厅位于园林主体后部,是园林保护区,也是园林设计中的隐匿之处。

1.前厅园林前厅通常有一定的面积,装饰风格以豪华、气派为主。

前厅通常布局简单,但各个建筑元素之间的关系非常精细,用以突出前厅的高贵尊荣。

通常,前厅的建筑形式是有特色的门厅或者廊式结构。

另外,前厅通常还有开阔的广场,用以接待宾客,展示园林的独特魅力和高超设计技巧。

广场通常选用方形或者长方形,可以有水池、喷泉等装饰物。

2.主体园林主体是整个园林的核心和灵魂,也是园林最受欢迎和最令人难忘的部分之一。

主体常见的有湖、山、亭、台等景观。

湖:湖是景观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它既可以供人娱乐,也可以起到调节气候、增加氧气等作用。

园林中的湖通常使用人工修建的山石堆积而成,呈现各种形态。

山:中国园林中的假山多为人工山,由一些山石堆砌而成。

它们通常采用形似天然山景的设计手法。

亭:亭是园林中的建筑物之一,是供人休息观赏的场所。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亭有不同的形式,如四方亭、六角亭、八角亭等。

台:台是园林中的一种高平台,通常供人观看远景、俯瞰景色而设。

3.背厅园林背厅位于园林主体之后,常用于为主体提供安全保护,同时也是园林巧妙设计的重要部分。

背厅常见的建筑形式为墙和唐梁,并配有园门、砖墙等。

二、园林布局古典园林的布局是其最重要的特点之一。

其布局通常根据传统文化中的设计原则,结合地形地貌、人文环境等因素而设定。

古典园林的布局通常可分为镜花水月、白石青山、水迷林径、中央主轴线、对称布局五种。

苏州园林结构介绍

苏州园林结构介绍

苏州园林结构介绍1. 概述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园林城市,以精巧细致的园林结构而著称于世。

苏州园林结构包括建筑、水池、假山、花木等元素,每个园林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构造。

本文将详细介绍苏州园林中常见的结构类型及其特点。

2. 结构类型2.1 轴线布局轴线布局是苏州园林中最常见的结构类型之一。

园林以一条直线作为主轴线,沿着主轴线上设置一系列建筑、假山和花木等元素,形成园林的主要构造。

这些元素通常都会呈现对称的布局,给人以整齐、规则的感觉。

2.2 围合式布局围合式布局是指在园林中设置一个或多个庭院,以建筑物、墙壁或其他构造将其围合起来。

围合式布局在苏州园林中被广泛应用,不仅能给人营造出安静、私密的空间,还能够创造出多个景观节点,增加游览的趣味性。

2.3 水景布局水景布局是苏州园林中的重要构造之一。

园林中常见的水池、小溪和湖泊等都属于水景布局的一部分。

水景不仅起到美化园林的作用,还能够调节气温、增加湿度,给人一种清凉、舒适的感觉。

2.4 路径布局路径布局是指在园林中设置一条或多条通道,用来引导游客游览整个园林。

路径可以是曲线的、直线的,也可以是纵向的、横向的,它们通过连接园林中的不同景点,提供了游览的方向和节奏。

3. 结构特点3.1 精致细腻苏州园林的结构特点之一就是精致细腻。

无论是建筑、假山还是花木,都体现了苏州园林追求完美细节的精神。

建筑的檐口、栏板常常都有精美的雕刻;假山的形状婉约而流畅;花木的种植布局考虑了不同的季节变化。

3.2 融合自然苏州园林注重与自然的融合。

园林中的假山、水池和花木等元素都力求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融合,使人感觉仿佛走进了大自然。

园林中的水景设计尤为出色,巧妙地利用水的流动、声音和倒影来创造出独特的氛围。

3.3 平衡对称苏州园林的结构追求平衡和对称。

不论是轴线布局还是围合式布局,都注重左右平衡。

园林中的建筑和花木通常是成对出现的,给人一种整齐划一的印象。

这种对称的结构构造营造出了一种宁静、稳定的氛围。

古典园林的建筑结构是什么

古典园林的建筑结构是什么

古典园林的建筑结构是什么中国古典园林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影响深远,饱含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尤其是园林中蕴藏之意境更是耐人寻味,让人流连忘返。

古典园林的建筑结构是什么呢?接下来就和店铺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古典园林的建筑结构,欢迎阅读!古典园林的建筑结构1 建筑构造1.1 台基由于建筑技术不断提高,在园林建筑上追求华丽之风,日趋繁杂,台阶也作为美化的对象。

在宫殿、庙宇等重要建筑的台阶部分,创造一种雕刻华丽,用料考究的高级石台阶,并名为“须弥座”,成为中国古典建筑的典型特征之一。

而作为古典园林的经典,苏州园林建筑中厅、堂、楼、阁前的月台,也属须弥座,作为园林建筑的地基,是随处可见的。

1.2 屋身苏州园林建筑是以木结构为主,传统建筑的中段多为木柱,墙体只是作为划分空间的间隔,不承重,屋顶部分的重量主要有梁柱承担,再传给基础,因此古典园林建筑有“墙倒屋不塌”的特性;建筑室内往往不用封闭的隔墙,而用半透空“隔扇”或全通透“罩”作为分割,上部天花作成各种形式的“轩”,秀美而富于变化;栏杆、挂落等各种木装则力求精细,门窗多空灵通透,使内外空间连通、渗透。

1.3 屋顶典建筑的屋顶,是从汉代开始逐步演变定型,但形式极为丰富,如庑殿式、歇山式、悬山式、硬山式、攒尖式等,而屋顶转角处的起翘(向上翘)和出翘(水平方向凸出),更是西方屋顶所没有,它不仅有利于排水,同时具有“视觉矫正”的作用,使房屋稳定、轻快,曲线跷曲,流畅轻盈;而其色彩一般素雅明净,极易与自然的山、水、树木等相协调,给人以幽雅宁静的感觉。

2 建筑布局2.1 自由有序,情趣自然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

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

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全文】园林建筑材料与构造PPT课件

【全文】园林建筑材料与构造PPT课件
层建筑体系,适用于层数较多的高层建筑。在侧向风 荷载的作用下,其受力类似刚性的箱型截面的悬臂梁, 迎风面将受拉,而背风面将受压。筒体结构可分为框 筒体系、筒中筒体系、成束筒体系等。 • 筒体结构是由框架-剪力墙结构与全剪力墙结构 综合演变和发展而来。筒体结构是将剪力墙或密柱框 架集中到房屋的内部和外围而形成的空间封闭式的筒 体。其特点是剪力墙集中而获得较大的自由分割空间, 多用于写字楼建筑。
➢ 地下水位对基础埋深的影响 ①地下水位较低时,建筑物的基础应尽 量埋在最高地下水位线之上。 ②但当地下水位较高,基础不能埋在地 下水位线之上时,则应将基础底面埋置 在最低地下水位200 mm以下,以免使基 础底面处于地下水位变化的范围之内。
39
3.2.1基础与地基
➢ 冰冻深度对基础埋深的影响 冰冻线:冰冻土与非冻土的分界线。 基础底面应在冰冻线200mm以下。 基础埋深d-冻结深度Z0≥200mm
123
0
0
0
16
40
84
106
123
116
7
0
0
金塔梧桐沟
622123
52441
130
0
0
0
7
47
92
124
130
107
12
0
0
酒泉
622102
52523
132
0
0
0
9
40
82
125
130
132
96
4
0
夏河合作
623027
56080
142
0
0
4
16
52
93
134
141
142

风景园林建筑结构与构造复习资料

风景园林建筑结构与构造复习资料

风景园林建筑结构与构造简答题1.风景园林建筑由哪几部分组成?它们的基本作用是什么?答:由基础、墙或柱、楼板与地面层、楼梯、屋顶、门窗组成。

它们的作用分别是:基础是房屋底部与地基接触的承重结构,它承受着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保证这些荷载传到地基,防止不均匀沉降,而且能够经受冰冻和地下水及地下各种有害因素的侵蚀。

墙和柱都是建筑物竖向承重构件,墙主要作用是承重、围护和分隔空间。

楼板是水平方向的承重结构,同时还兼有竖向划分内部空格间的功能,同时对墙体起到水平支撑的作用。

地面层有均匀传力及防潮、保温等要求。

楼梯供人们交通以及紧急疏散之用。

屋顶用来抵御自然界风、霜、雨、雪的侵袭和太阳的辐射。

门窗主要是供人们出入建筑物和房间。

2.屋面排水设计的内容主要是什么?答:(1)排水方式的选择:1)无组织排水2)有组织排水;(2)屋面排水组织设计:1)确定排水坡面的数目2)划分排水区3)天沟构造4)水落管的设置3.门窗节能的基本方法有哪些?答:(1)门窗的保温:增强门窗的保温,减少缝的长度,采用密封和密闭措施,缩小窗口面积。

(2)门窗的遮阳:水平遮阳,垂直遮阳,综合遮阳,挡板遮阳4.门窗的构造设计应满足哪些要求?答:(1)满足使用功能和坚固耐用的要求;(2)符合《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的要求,做到经济合理;(3)使用上满足开启灵活、关闭紧密、便于擦洗和维修的要求。

门的尺度通常是指门洞的高宽尺寸。

门作为交通疏散通道,其尺度取决于人的通行要求,家具器械的搬运及与建筑物的比例关系等,并要符合现行《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的规定。

窗的尺度主要取决于房间的采光、通风、构造做法和建筑造型等要求,并要符合现行《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的规定。

5.常见的楼梯主要有哪几种形式?答:单跑楼梯,双跑平行式楼梯,三、四跑楼梯,螺旋楼梯,剪刀式楼梯.6.确定地下室防潮和防水的依据是什么?答:主要依据是地下水位的高低。

当设计最高水位低于地下室底板,且周围无形成滞水可能时,地下室的外墙、底板需做防潮处理。

园林建筑结构与构造探讨

园林建筑结构与构造探讨

园林建筑结构与构造探讨摘要:园林仿古建筑事业发展方兴未艾,同时也对园林仿古建筑的结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结合笔者对园林仿古建筑的结构设计实践,对园林仿古建筑中的相应构件设计及其构造方面提出了笔者心得,旨在为同行提供借鉴指导。

关键词:园林设计;结构设计;仿古建筑;构造设计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use of antique buildings garden is in the ascendant, also of landscape design of the structure of antique buildings put forward the new requirements, this article through combining the antique buildings of landscape design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practice, antique buildings in the garden and the construction component design corresponding put forward the author experience,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peer guidance.keywords: garden design; structure design; archaize architecture; structure design中图分类号: tu3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引言园林建筑及其小品种类繁多,它们功能简明、体量小巧、富于神韵、立意有章、精巧多彩,有高度的传统艺术性,是讲究适用性的精致小品。

园林小品变化多姿,不拘一格、总有一格,万变不离其宗,总有一个规律可遵循,这个“宗”就是“亭”。

园林建筑材料与构造-课程标准汇总

园林建筑材料与构造-课程标准汇总

园林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园林建筑材料与构造》课程标准(课程代码01631)一、适用对象本课程标准适用于三年制园林工程技术(园林建筑)专业,并可供其它相关专业参考。

二、课程性质该课程是土建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园林建筑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必修课。

为以后学习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工程造价等专业课程打下基础,同时也为今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基础。

三、参考学时总学时:60 (理论:36,实践:24)。

另1周教学实习。

四、学分4学分。

五、课程目标(一)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敬业爱岗,忠于职守,在工程设计、施工、核算的过程中,能够做到节约或降低造价成本,并保证提高质量工程的专业技术型人才。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选用材料,合理使用材料,科学检验材料的能力以及熟练的识读和绘制简单建筑构造图的能力。

(三)知识目标使学生获得有关建筑材料的性质与应用的基本知识和必要的基本理论:掌握房屋构造的相关知识,了解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和要求,弄清各种不同构造的理论基础。

六、设计思路本标准是根据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结合园林建筑和园林工程技术(工程预决算)专业技术应用性人才的要求编写的。

以提高本专业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为原则,以重点突出实用性,基本理论够用,知识交代力求简单明了,直截了当,实现图文简洁,一目了然为宗旨O七、内容纲要(一)理论教学标准项目一园林建筑材料任务一建筑材料分类学习目的要求:了解建筑材料的概念及分类。

课程内容要点:一、按材料的基本成分二、按在建筑中的主要用途分类三、常用建筑材料的属性组成与应用任务二园林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学习目的要求:了解材料的物理性质、材料的力学性质、材料的耐久性。

课程内容要点:一、材料的物理性质二、材料的力学性能三、材料的耐久性任务三园林建筑常用材料的类别学习目的要求:掌握气硬性胶凝材料•、水泥、水泥混凝土、砂浆、木材、建筑钢材、沥青和沥青混合料、建筑高分子材料、建筑装饰材料的特点。

中国古典亭结构构造

中国古典亭结构构造

1.独立亭平面尺寸的确定 独立形凉亭的平面尺寸,是指亭子的通面阔和 通进深尺寸。
园林建筑中凉亭的面阔,应根据地理环境有所区别,对于基地环 境宽阔,观赏视距较远的空间,应选择较大的平面尺寸;而对于 基地环境狭窄,观赏视距较近的空间,则应选择较小的平面尺寸。
正多边形和圆形平面的“通面阔X通进深”尺 寸,可按下述范围灵活取定: 旷大空间的尺寸为:6m× 6m—9m × 9m; 中型空间的尺寸为:4m × 4m—6m × 6m; 小型空间的尺寸为:2m × 2m— 4m × 4m。 矩形和扇形平面的尺寸,可按通进深:通面阔: 1:(1.5—3)的比值进行确定。
另在个柱子之间,分别在其上 下安装吊 挂楣子和坐凳楣子,即可形成亭子的下 架,如图所示。
在花梁头上安置搭交“檐檩”,形成圈 梁作用,这也是屋顶结构的第一层(即底 层)圈梁。
在檐檩之上设置“井字趴梁或抹角梁”, 梁上安置柁墩用来承接搭交金檩,故一 般称为“交金墩”。在交金墩上安置 “搭交金檩”,形成屋顶结构的第二层 圈梁。 规格较大的亭子还应在金檩上横置一根 “太平梁”,在太平梁上竖置“雷公柱” 作为尖顶支撑构件。而规格较小的亭子 可以省掉太平梁,雷公柱由下面所述的
第一节 凉亭建筑的构造设计
一、凉亭建筑的基本形式 按使用性能分有:路亭、街亭、桥亭、 井亭、凉亭和钟鼓亭等。 按平面形 式分有:多角亭、圆形亭、扇形 亭和矩形等。 按建筑材质分有:木构亭、砖石亭、金属 亭等。 按高低层次分有:单檐亭、重檐亭、多层 亭等。
(一)单檐亭 单檐亭即指只有一层屋檐的亭子,它按 平面形状分为:多角亭、圆形亭和异形 亭等。 1.多角亭 有三角、四角、五角、六角、八角等
(3)花梁头 它是搁置檐檩的承托构件,高约4斗口或 0.8柱径,宽为1柱径,长约3倍宽。两 边做凹槽接插垫板,如图所示,底面做 卯口承插柱顶凸榫。 (4)檐垫板 它是填补檐檩与檐枋之间空挡的遮挡 板,高4斗口或0.8柱径,厚1斗口或 0.25柱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文人写意山水园”。 古代的造园者都有很高的
文化修养,能诗善画,造
园时多以画为本,以诗为 题,通过凿池堆山、栽花 种树,创造出具有诗情画 意的景观,被称为是“无 声的诗,立体的画”。在 园林中游赏,犹如在品诗, 又如在赏画。
苏州古典园林融建筑美、自 然美、人工美为一体,反映 了中国江南高度的居住文明, 体现了当时城市建筑科学技 术风格和艺术成就,在中国 乃至世界园林艺术发展史上 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1997 年12月拙政园、留园、网师 园、环秀山庄因其精美卓绝 的造园艺术和个性鲜明的艺 术特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而 后沧浪亭、狮子林、艺圃、 耦园和退思园五家古典园林 在2000年的第二十四届世界 遗产委员会上被增补列入 《世界遗产名录》。
第三部分 园林建筑构造
3.1概述 3.2地基与基础 3.3墙体 3.4楼地基与阳台 雨篷 3.5楼梯、台阶、 坡道及电梯、自 动扶梯 3.6门窗 3.7屋顶 3.8饰面装饰
第一部分


第一节 中国古代园林的发展 第二节 园林建筑及其结构与构造的特点
第三节 建筑及园林建筑的组成
第四节 建筑的分类与分级
术经济和艺术造型要求提供合理的构造方案,作为建筑设
计的依据。
教学目的与要求
目的:结合园林建筑的特点和要求,使学生能够 系统掌握有关园林建筑结构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方 法,并具有从事园林建筑结构选型与形态设计的 综合能力。 其具体要求包括:



1)在掌握结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能针对特定的园林 建筑需要进行结构选型,并能够基于不同结构体系的 特点进行相应的概念设计; 2)了解建筑形式和内在结构之间的深刻关联,培养学 生对于实用、经济、和美观三者之间关系的正确认识。 3)能够从结构配臵与造型艺术这两个方面来深化对于 园林专业和园林建筑的认识,拓展相应的实践能力, 进而树立起信奉科学也敬畏自然的绿色思想。
4.动物
最早的苑围中,以动物作为观赏、娱乐对象。
三、植物
植物是造山理池不可缺少的因素。
5.建筑
(1)厅堂 (2)楼阁 (3)书房馆斋 (4)榭 (5)轩 (6)舫
(7)亭
(8)路与廊 (9)桥 (10)园墙
建筑的种类
厅堂(主体建筑)--待客与集会活动的场所
楼阁
——二类建筑,
属较高层的建筑。
苏州园林是城市中充满 自然意趣的“城市山 林”,身居闹市的人们 一进入园林,便可享受 到大自然的“山水林泉 之乐”。在这个浓缩的 “自然界”,“一勺代 水,一拳代山”,园内 的四季晨错变化和春秋 草木枯荣以及山水花木 的季相变化,使人们可 以“不出城郭而获山林 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 泉之乐”。
苏州园林是文化意蕴深厚
园墙 隔景、漏窗
6.匾额、楹联与刻石
第二节 园林建筑及其结构与构造的特点
一、园林建筑的作用与特点 园林建筑 ——园林中的一切人工建筑物与构筑物,以丰富景 观并为人们游览、休憩提供场所为主要目的的一 类建筑,是园林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1.园林建筑的作用
构景
点景 赏景 组织游览路线
组织园林空间
2.园林建筑的特点
复合性 生态性 社会性
经济性 技术性
艺术性
二、园林建筑结构与构造的特点
发掘和传承传统技术 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相结合 探索和发展高新技术
第三节 建筑及园林建筑的组成
基础 墙(或柱) 楼板和地面层 楼梯 屋顶(屋盖) 门窗
建筑物的组成
第四节 建筑的分类与分级
一、建筑的分类
南方人口较密集,所以园林地域范围小;又因河
湖、园石、常绿树较多,所以园林景致较细腻精
美。 特点:明媚秀丽、淡雅朴素、曲折幽深,但究竟 面积小,略感局促。 南方园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南京、上海、无锡、
苏州、杭州、扬州等地,其中尤以苏州为代表。
3.岭南类型
因为其地处亚热带,终年常绿,又多河川,所以
苏 州 拙 政 园
常熟的燕园
2.理池
自然式园林以表现静态的水景为主,以表现水面
平静如镜或烟波浩森的寂静深远的境界取胜。 自然式园林也表现水的动态美,但不是喷泉和规 则式的台阶瀑布,而是自然式的瀑布。
古代园林理水之法, 一般有三种:掩、隔、破。
3.植物 自然式园林着意表现自然美,对花木的选择标 准,一讲姿美;二讲色美;三讲味香。
苑囿。这一时期,开始出现了生产、观赏并重的 “主题园”和以游宴、观赏为主旨的“宫苑”的 分野。 秦汉时期,完成了园囿向宫苑和私家园林的过渡
(或转化)。
3.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两宋的写意山水 园
这一时期奠定了我国古代私家园林的基本风格和“诗情画
意”的写意境界,并转而深刻地影响了皇家园林的发展。
(2)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

非燃烧体:不起火、不微燃、不炭化,如金属材料 难燃烧体:难起火、难微燃、难炭化,如沥青混凝土 燃烧体:立即起火或微燃,火源移走后继续燃烧,如木材
4.元、明、清的皇家园林、江南私家园林
这一时期,皇家宫苑进一步趋于小型化,在内涵 上也有了新变化。
明清时期,园林艺术进入精深发展阶段,无论是 江南的私家园林,还是北方的帝王宫苑,在设计 和建造上,都达到了高峰。现代保存下来的园林 大多属于明清时代,这些园林充分表现了中国古 代园林的独特风格和高超的造园艺术。
造园条件比北方、南方都好。
特点:具有热带风光,建筑物都较高而宽敞。
现存岭南类型园林,有著名的广东顺德的清晖园、 东莞的可园等。
皇家园林
中国皇家园林其最大特点是大(规模阔大)、 贵(豪华富贵)、尊(皇权威严)、伟(壮观宏 伟),主题突出,建筑点缀多姿多彩。
万寿山前山中轴线上的建筑群
万寿山南麓之长廊
第五节 园林建筑的类型
第一节 中国古代园林的发展
一、中国古代园林的发展概况 二、中国古代国林的特色 三、中国古代园林分类
四、中国古代园林的组成要素
一、中国古代园林的发展概况
1.商、周时代的园、囿、圃、池、沼 “园”,一是有园墙,有藩一类的竹木篱笆;二是 在这个闭合的园墙内有树木(即人工树)。 “囿”,《初学记》定义为“养禽兽曰囿”;《淮 南子.本经训》指出,“有墙曰苑,无墙曰囿”。 “圃”,是人工种植蔬菜、瓜果的园地。 “池”和“沼,均为养龟养鱼专供占卜祭祀之用的 地方。
四、中国古代园林的组成要素
1.筑山
2.理池
3.植物
4.动物 5.建筑 6.匾额、楹联与刻石
1.筑山
为表现自然,筑山是造园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秦汉的上林苑,用太液池所挖土堆成岛,象征 东海神山,开创了人为造山的先例。
魏晋南北朝的文人雅士们,采用概括、提炼手
法,所造山的真实尺度大大缩小,力求体现自 然山峦的形态和神韵。这种写意式的叠山,比 自然主义模仿大大前进一步。
民用建筑 按使用功能分 工业建筑 农业建筑 大量性建筑 按规模大小分 大型性建筑
1.3.1 建筑的分类
住宅建筑 按层数分 公共建筑 工业建筑(厂房) 超高层建筑 砌体结构
钢筋混凝土结构
按主要承重材料分 钢结构 木结构
混合结构
二、建筑的分级
1.按建筑的耐久年限分级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规定:
一级建筑:100年以上,重要建筑和高层建筑
书房馆斋
馆——宴客用; 斋——读书用。
舫-- 将船的造型建筑化 榭--建于水边或河畔,借以成景。
轩--形似车厢的建筑物
亭--起“点景”与“引 景”作用 桥--添景、隔景
路与廊——“引”且“,是中 国木结构建筑上的装饰艺术。1990年,颐和园长 廊被评为世界上最长的画廊。
园林建筑结构与构造
本课程性质
建筑结构与构造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综合性技术学科,建
筑结构选型与建筑构造设计都是园林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
部分,对于园林建筑设计内容的丰富及深化起着重要的作 用。 建筑结构是指在建筑物(包括构筑物)中,由建筑材料做 成用来承受各种荷载或者作用,以起骨架作用的空间受力 体系。 建筑构造是研究建筑物的构成、各组成部分的组合原理和 构造方法的学科。主要任务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技
二、中国古代国林的特色
(一)造园艺术,师法自然
(二)分隔空间,融于自然
(三)园林建筑,顺应自然
(四)树木花卉,表现自然
三、中国古代园林分类
(一)按占有者身份分
1.皇家园林 是专供帝王休息享乐的园林。 其特点是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 皇,建筑体型高大。 现存为著名皇家园林有:北京的颐和园、北京的北海公园、 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 2.私家园林 是供皇家的宗室外戚、王公官吏、富商大贾等休闲的园林。 其特点是规模较小,所以常用假山假水,建筑小巧玲珑, 表现其淡雅素净的色彩。 现存的私家园林,如北京的恭王府,苏州的拙政园、留国、 沧浪亭、网狮园,上海的豫园等。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 概 述
1.1中国古代园 林的发展 1.2园林建筑及 其结构与构造 的特点 1.3建筑及园林 建筑的组成 1.4建筑的分类 与分级 1.5园林建筑的 类型
第二部分 园林建筑结构
2.1建筑结构的基 础知识 2.2建筑结构的类 型及园林建筑常 用的结构形式 2.3墙承重结构体 系 2.4框架结构体系 2.5大跨度结构体 系 2.6高层建筑结构 体系
这一时期的园、囿、圃、池、沼在主观上虽不是 为了观赏而兴建,但在客观上为后来的人工山水 园林和自然风景区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2.春秋、战国、秦、汉的宫苑和私家园林
这一时期的园林较之商、周已少了很多生产和军 事性质,开始具有较多的观赏性质,而呈现出一 种两种性质的过渡(或转化)形式。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竞相经营带有观赏性质的宫室
苏州园林虽小,但古代造园 家通过各种艺术手法,独具 匠心地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景 致,在园中行游,或见“庭 院深深深几许”,或见“柳 暗花明又一村”,或见小桥 流水、粉墙黛瓦,或见曲径 通幽、峰回路转,或是步移 景易、变幻无穷。至于那些 形式各异、图案精致的花窗, 那些如锦缎般的在脚下迁伸 不尽的铺路,那些似不经意 散落在各个墙角的小品,更 使人观之不尽,回味无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