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复习运动和力单元复习-常考题型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大题

八年级物理大题

八年级物理大题一、运动和力相关题目。

题目1: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滑动摩擦力为10N。

求拉力F的大小。

解析:因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和滑动摩擦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拉力和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所以拉力F = f = 10N。

题目2:一辆汽车以15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汽车受到的阻力为2000N。

求汽车的牵引力。

解析:汽车匀速行驶,处于平衡状态。

在水平方向上,牵引力与阻力平衡。

根据二力平衡条件,牵引力F = f = 2000N。

题目3: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30N的水平拉力作用,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少?如果拉力增大到40N,物体将做什么运动?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少?解析:1. 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根据二力平衡,摩擦力f=F = 30N,方向向左。

2. 当拉力增大到40N时,由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大小不变,仍为30N。

此时拉力大于摩擦力,物体将做加速直线运动。

二、密度相关题目。

题目4:一个质量为270g的铝块,求它的体积是多少?(铝的密度ρ = 2.7g/cm³)解析:根据密度公式ρ=m/V,可得V = m/ρ。

已知m = 270g,ρ=2.7g/cm³,则V=m/ρ = 270g÷2.7g/cm³ = 100cm³。

题目5:有一块体积为50cm³的金属块,质量为0.4kg,这种金属的密度是多少?它可能是哪种金属?(已知铁的密度为7.9g/cm³,铜的密度为8.9g/cm³,铝的密度为2.7g/cm³)解析:1. 首先将质量m = 0.4kg = 400g。

2. 根据密度公式ρ=m/V,可得ρ = 400g÷50cm³=8g/cm³。

3. 这种金属可能是铜,因为计算出的密度接近铜的密度。

初中物理运动和力考点题型与解题方法

初中物理运动和力考点题型与解题方法

(每日一练)初中物理运动和力考点题型与解题方法单选题1、2020年12月17日凌晨2点,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2kg月壤样品成功在内蒙古着陆。

对于嫦娥五号返回地面的过程中,如果你认为嫦娥五号是静止的,那么所选参照物是()A.月壤样品B.地球C.月球D.太阳答案:A解析:由题意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2kg月壤样品成功在内蒙古着陆,嫦娥五号和月壤样品一起运动,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相对静止,而以地球、月球、太阳为参照物,它们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嫦娥五号是运动的,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2、图是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的s−t图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甲>v乙B.由图像得,甲、乙两车速度之比为4:9C.若它们相对地面均向东行驶,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东行驶D.甲车2小时行驶的路程,乙车需行驶3小时答案:A解析:AB.由图像可知,路程和时间成正比即甲乙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当s甲=180km时,t甲=2h,当s乙=120km 时,t乙=3h,甲乙两车的速度v 甲=s甲t甲=180km2h=90km/hv 乙=s乙t乙=120km3h=40km/h则v甲>v乙,甲乙速度之比v甲∶v乙=90km/h∶40km/h=9∶4故A正确;B错误;C.若它们相对地面均向东行驶,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西行驶,故C错误;D.甲车2小时行驶的路程s甲1=v甲t1=90km/h×2h=180km乙车需行驶的时间t2=s甲v乙=180km40km/h=4.5h故D错误。

故选A。

3、一个物理学习小组的四位同学,学完速度后,对速度的理解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越大,运动得越快,运动的时间就越短B.物体的速度越大,运动的路程越长C.物体的速度越大,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就越大D.汽车沿平直公路每分钟行驶的路程均为1000米,则汽车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C解析:A.由s=vt可知,物体运动的路程由速度和时间决定,物体速度越大,说明物体运动的越快,运动的路程不一定小,则所用的时间不一定短,故A错误;B.由s=vt可知,物体运动的路程由速度和时间决定,物体速度大,运动的路程不一定长,故B错误;可知,速度的大小是由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决定,速度越大也就是路程和时间的比值越大,故C正确;C.由v=stD.在平直公路意在说明是直线运动,汽车每分钟行驶的路程均为1000米,并不能说明该汽车为匀速运动,有可能在这一分钟之中,前半分钟行驶800米,后半分钟行驶200米,则不是匀速运动,故D错误。

初三物理九下力学所有知识点总结和常考题型练习题

初三物理九下力学所有知识点总结和常考题型练习题

初三物理九下力学所有知识点总结和常考题型练习题本文档总结了初三物理九下力学的所有知识点,并提供了常考题型的练题。

以下是知识点的总结和相关练题。

一、平抛运动1. 平抛运动的特点- 弓形轨迹- 垂直方向速度匀减- 水平方向速度恒定2. 平抛运动的公式- 水平运动:$v_x = v_0 \cdot \cos(\theta)$- 垂直运动:- 位置:$y = v_0 \cdot \sin(\theta) \cdot t - \frac{1}{2} g \cdott^2$- 初始速度:$v_y = v_0 \cdot \sin(\theta) - g \cdot t$3. 练题1. 一个物体以30°的角度以10 m/s的初速度平抛,求物体在水平方向上飞行的时间和水平方向上飞行的距离。

2. 一个物体以45°的角度以20 m/s的初速度平抛,求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和落点与发射点的水平距离。

二、力和运动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会保持下去,直到有外力作用。

2. 牛顿第二定律- $F = m \cdot a$,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 练题1. 汽车的质量为1200 kg,在5 s内匀速由静止加速到20 m/s,求汽车的加速度和所受的力的大小。

2. 一个质量为2 kg的物体受到2 N的力作用,求物体的加速度。

三、简单机械1. 杠杆原理- $F_1 \cdot d_1 = F_2 \cdot d_2$,杠杆的平衡原理。

2. 斜面的力分析- $F_{\text{平}} = m \cdot g \cdot \sin(\theta)$,斜面上的平行分力。

- $F_{\text{垂}} = m \cdot g \cdot \cos(\theta)$,斜面上的垂直分力。

3. 练题1. 杠杆上有两个力,分别是30 N和60 N,力臂分别为0.5 m和0.2 m,求平衡时的力和距离。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重难点突破及题型归类—力与运动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重难点突破及题型归类—力与运动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重难点突破及题型归类—力与运动一、牛顿第一定律1.争论2.探究阻力对运动的影响①结论:阻力越小,小车运动距离越远。

②推论:运动物体不受力,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受动力:加速;受阻力:减速。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③采用了“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

注意:“三同”:“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目的是:使小车到水平面初速度相同。

3.牛顿第一定律①内容:一切物体在不受力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②得出:实验+推理③解读:a.原来静止−−−−→突然不受力保持静止b.原来运动−−−−→突然不受力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技巧:静者静,动者匀。

例1.如图所示,一只钢球从圆槽的顶端滑下,若滑到最低点(O 点)时,钢球受到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是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失,则钢球的运动路线是(B)A.1B.2C.3D.4解析:钢球滑到O点时,具有一定的速度,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原来运动的物体突然不受力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故选2号路线。

二、惯性1.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

①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②惯性只由质量决定,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注意:惯性与速度大小无关,一是否运动无关,与是否受力无关,速度大与保持高速的能力是两码事!技巧:惯性永存。

③惯性是物体自身的属性,不是力描述惯性⎧⎨⎩可以说:不能说:具有……,利用……,由于……受到……,获得……,惯性作用,惯性力2.惯性的应用①利用惯性:跳远助跑、拍打灰尘、套锤头、狗甩水③防止惯性危害:公路转弯处路面呈斜倾状、汽车限速、禁止超载、驾驶员系安全带例2.如图所示,在车厢中的A是用绳拴在底部上的氢气球,B是用绳挂在车厢顶的金属球,开始时它们和车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忽然刹车使车向左做减速运动,则下列哪个图能正确表示刹车期间车内的情况(B)A B C D技巧:金属球由于惯性,继续向前;氢气球惯性太小,向前之后会被空气撞回来。

中考物理运动和力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物理运动和力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物理运动和力常有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一、运动和力1.第 24 届冬天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 2022 年由北京市和张家口市结合举办。

冰壶运动是在冰长进行的一种扔掷性比赛项目,很有赏析性。

以下图,在某次比赛中,运动员将冰壶甲掷出去,冰壶甲在水平冰面上做减速直线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冰壶甲与赛道上的冰壶乙相撞。

不计空气阻力。

冰壶甲在水平冰面上做减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A.运动状态保持不变B.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C.运动快慢发生了改变D.运动的方向和快慢均发生了改变【答案】 C【分析】【详解】冰壶甲在水平冰面上做减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运动的速度大小在不断变小,即快慢发生了改变,运动状态是发生变化的,运动方向不变,应选C。

2.有关“协力”观点,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协力是从力作用成效上考虑的B.协力的大小总比分力大C.协力的大小能够小于任何一个分力D.考虑协力时不用再考虑各分力【答案】 B【分析】【详解】A.协力是指该力的作用成效与分力的成效相同,即协力是从力的作用成效上考虑的,故A正确;B.协力可能小于任一分力,如一力大小为 3N,另一力大小为 5N,而两力的方向相反,则二力的协力应为 2N,小于任一分力,故 B 错误;C.由 B 项剖析可知,协力的大小能够小于任一分力,故 C 正确;D.因协力与分力存在等效代替的规律,故剖析协力时,就不可以再剖析各分力了,故 D 正确;3.以下图,单摆中的小球在 ABC间不断地来去运动,假如不考虑阻力的影响,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小球在A、 C 处的势能最大B.小球在 B 处只受重力作用C.小球由 A 到 B 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变为动能D.小球运动到 C 处时,假如遇到的外力所有消逝,将保持静止【答案】 B【分析】剖析:(1)(3)依据影响动能、重力势能大小的要素剖析;(2)依据小球的运动状态剖析受力状况;(4)依据牛顿第必定律,物体不受力或许受均衡力时,必定处于静止或许运动直线运动状态。

《常考题》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二章运动和力知识点(含答案解析)

《常考题》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二章运动和力知识点(含答案解析)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是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重力时的情形,当钩码静止时,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A.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弹簧测力计对手的拉力B.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弹簧测力计的重力C.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钩码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D.弹簧测力计对钩码的拉力和钩码的重力2.学校运动会蕴含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描述正确的()A.羽毛球比赛中,球在空中飞行,若所有力全部消失,球作匀速直线运动B.跳远比赛中,运动员需要助跑,是为了增大惯性,跳得更远C.运动员站在领奖台上,此时领奖台所受的重力与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运动员手握奖杯悬空不动,增大手对奖杯的压力,奖杯所受摩擦力变大3.鱼儿在水里游动时也蕴含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鱼浮在水中时不受重力作用B.鱼身体上的鳞片会增大水的阻力C.鱼摆尾前行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鱼前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4.下列描述科学合理的是()A.飞机在起飞过程中,飞机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B.飞机在起飞过程中,飞机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C.飞机着落后最后停下来,是因为没有力的作用D.飞机着落后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飞机有惯性作用5.如图中,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的是()A.正在发射嫦娥五号的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B.匀速直线上升的热气球C.悬停在空中的直升飞机D.匀速直行中的高铁列车6.在“研究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实验中,使两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与一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A.控制变量法B.等效替代法C.建立模型法D.转换法7.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物体一起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对这两个物体受力分析正确的是()A.A对B的压力与B受到地面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A对B的压力与B对A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B对A的支持力与A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A对地球的吸引力与地球对A的吸引力大小相等8.回想你上体育课时的情景,可以联想到相关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跳远时,加速助跑是为了获得更大的惯性B.运动鞋底的花纹可以增大摩擦C.踢足球时,利用了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D.起跑时用力蹬地,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9.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扫地机器人逐步进入普通家庭。

中考物理第八章 运动和力知识归纳总结附解析

中考物理第八章 运动和力知识归纳总结附解析

中考物理第八章运动和力知识归纳总结附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个物体受到水平推力F的作用,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2s,推力小于摩擦力B.2~4s,物体做匀速运动C.4~6s,推力等于摩擦力D.0~6s,推力的大小始终不变2.如图所示,用细线将小球悬挂在无人机上,图甲中无人机带着小球竖直向上运动;图乙中无人机带着小球水平向右运动;两图中,小球与无人机均保持相对静止,不计空气阻力。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小球可能做加速直线运动B.甲图中,若悬挂小球的细线突然断了,小球立刻向下运动C.乙图中,小球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D.乙图中,小球受到的重力和细绳对小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3.小强重力为G,乘坐竖直电梯上楼的过程中,电梯对小强的支持力F随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强在电梯中受重力、支持力、绳子拉力3个力的作用B.在1t到2t时间段,电梯在做匀速直线运动C.在2t到3t时间段,小强所受合力为零D.在整个过程中,小强相对电梯一直静止,所以小强所受合力一直为零4.如图所示,是南开中学教师运动会的“同心鼓”项目,这个项目要求老师们同时用力拉着鼓四周的绳子,通过有节奏的收、放绳子使鼓起伏,让球在鼓面上跳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球在上升过程中所受合力不为零,合力方向竖直向下B.球上升到最高点,此时速度为零,受平衡力C.球与鼓面撞击后向上运动,是因为球受到惯性D.鼓悬空保持静止时,因受到多个不同方向的拉力,合力不为零5.一个盛有盐水的容器中悬浮着一个鸡蛋,容器放在斜面上,如图所示,鸡蛋会受到来自水的各个方向的压力,如果画出这些力的合力,则这个合力的方向是图中的A.F1B.F2C.F3D.F46.如图所示,重力为G的木块被沿竖直方向的两根绳子拉住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受绳子向上拉力为F1,向下拉力为F2,当上面绳子被剪断后,不计空气阻力,木块下落过程中所受合力大小和方向为A.F1-G 竖直向上B.F2+G竖直向下C.F1-F2竖直向下D.F1+F2竖直向上7.小轩与爸爸乘火车去旅游时,用新买的数码相机拍下了许多珍贵的照片:如下图甲乙丙所示为车厢内桌面上塑料杯瞬间的不同状态,则下列关于火车运动状态的判断正确的是A.甲图中火车在匀速运动,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加速,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减速B.甲图中火车在匀速运动,乙图中火车突然向右加速,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加速C.甲图中火车在减速运动,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减速,丙图中火车突然向右加速D.甲图中火车在加速运动,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加速,丙图中火车突然向右减速8.一杯水放在列车内的水平桌面上,如果水面突然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则列车的运动状态可能发生的变化是()A.列车突然向右启动或向左运动时突然刹车B.列车突然向左启动或向右运动时突然刹车C.列车突然加速D.列车突然减速9.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扫地机器人逐步进入普通家庭。

初中物理运动和力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初中物理运动和力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5.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轮船从长江驶入海洋,轮船所受的浮力增大
B.如果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它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C.静止的物体,如果受到推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D.高速公路上之所以对汽车有最大限速,原因是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
A.同一艘轮船从长江驶入海洋,都处于漂浮状态,浮力和物体重力相等,重力不变,所以浮力大小不变,A错误;
【答案】B
【解析】
【详解】
A.合力是指该力的作用效果与分力的效果相同,即合力是从力的作用效果上考虑的,故A正确;
B.合力可能小于任一分力,如一力大小为3N,另一力大小为5N,而两力的方向相反,则二力的合力应为2N,小于任一分力,故B错误;
C.由B项分析可知,合力的大小可以小于任一分力,故C正确;
D.因合力与分力存在等效替代的规律,故分析合力时,就不能再分析各分力了,故D正确;
8.正在运动的物体,如果将它受到的力全部撤去,它将
A.加速运动B.减速运动C.立即静止D.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
(1)当用10N的力沿水平方向推物体时,物体静止不动,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等于推力为10N,故A错误;
(2)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在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时,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故BC错误,D正确.
故选D.
2.小明同学喜欢动手用简易器材探究物理问题.某天,他用一块较长的木板N与木块M及弹簧测力计,按如下方法研究滑动摩擦力有关的因素.先将长木板N平放,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M在N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此时木块M所受滑动摩擦力为f甲;然后再将N支起,仍然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M沿N斜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此时木块M所受滑动摩擦力为f乙.对小明同学的实验讨论正确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复习运动和力单元复习-常考题型运动和力单元复习—常考题型模块一惯性的应用例题精讲【例1】★ 在校春季田径运动会上,同学们奋勇拼搏.下列情景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A.短跑运动员跑到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 B.跳远运动员要助跑一段距离才起跳 C.投掷铅球,铅球离开手后继续向前运动 D.短跑运动员在起跑时,都用脚向后用力蹬地考点:惯性.解析:A、短跑过程中,运动员具有较大的速度,当到达终点时,由于惯性,运动员还要保持原来较大的速度向前运动;B、助跑是为了使自己处于运动状态,当起跳时,由于惯性,运动员会跳的更远;C、铅球在离手前就处于运动状态,当离开手后,由于惯性,铅球会继续向前运动;D、短跑运动员在起跑时,都用脚向后用力蹬地,是利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利用地面的反作用力,与惯性无关.答案:D 【测试题】物体的惯性有利有弊,下面四种现象中有弊的是() A.把松了锤头的锤柄在硬地面上撞击几下,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 B.汽车刹车时,站在车内的人会向前倾倒 C.用铲子将沙抛到运沙车上 D.抓住衣服用力上下甩几下,可以去掉衣服上的尘土考点:惯性.解析:A、把松了锤头的锤柄在硬地面上撞击几下,是因为锤头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向前的运动状态,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本选项是利用惯性的,故不符合题意;B、汽车刹车时,站在车内的人由于惯性会向前倾倒,容易撞到汽车内壁上,本选项是惯性带来的危害,故本选项符合题意;C、用铲子将沙抛到运沙车上,是利用了惯性,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抓住衣服用力上下甩几下,是利用了惯性,可以去掉衣服上的尘土,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答案:B 【例2】★★ (多选)一杯水放在列车内的水平桌面上,如果水面突然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则列车的运动状态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A.列车突然向右启动 B.列车突然向左启动 C.列车向右运动时突然刹车 D.列车向左运动时突然刹车考点:惯性现象.解析:A、列车突然向右启动,水杯由于受到摩擦力会随列车一起向左运动,而水杯中的水由于惯性还将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此时水面会向左倾斜,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列车突然向左运动,水杯由于受到摩擦力会随列车一起向左运动,而水杯中的水由于惯性还将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此时水面会向右倾斜,故该选项符合题意;C、列车突然向右刹车,水杯由于受到摩擦力会随列车一起向右减速运动,而水杯中的水由于惯性还将保持原来的速度运动,此时水面会向右倾斜,故该选项符合题意;D、列车突然向左刹车,水杯由于受到摩擦力会随列车一起向左减速运动,而水杯中的水由于惯性还将保持原来的速度运动,此时水面会向左倾斜,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答案:BC 【测试题】生活中惯性现象无处不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时具有惯性,静止后惯性消失 B.司机驾驶要系安全带,是为了利用惯性 C.汽车突然开动时,由于惯性人会前倾 D.“车未停稳,请勿上下”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危害考点:惯性现象.解析:A、物体运动和静止时都有惯性,A错误;B、司机驾驶要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B错误;C、汽车突然开动时,由于惯性人会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向后倒,C错误;D、“车未停稳,请勿上下”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D 正确.答案:D 模块二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判别一、知识点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相互作用力平衡力相同点大小大小相等方向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不同点作用对象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作用时间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没有时间关系作用效果一般产生不同的效果使物体保持平衡例如,物体放在桌子上,物体对桌子的压力和桌子对物体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例如,物体放在桌子上,物体所受重力和桌子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二、例题精讲【例3】★★如图所示,人沿水平方向拉牛但没有拉动,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绳拉牛的力与牛拉绳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B.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地面对牛的支持力和牛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绳拉牛的力小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考点:平衡力的辨别;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分.解析:A、绳拉牛的力和牛拉绳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符合题意.B、绳拉牛的力和地面对牛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符合题意.C、地面对牛的支持力和牛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符合题意.D、绳拉牛的力和地面对牛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不符合题意.答案:B 【测试题】如图所示,物体A放在物体B上,然后一起放在水平地面上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对桌面的压力等于B的重力 B.B对地面的压力和B受到地面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A和B的重力之和 D.A受到B的摩擦力和B受到A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考点: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分.解析:A、B物体对桌面的压力等于A和B的重力之和,故A错误;B、B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B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B错误;C、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A和B的重力之和,故C正确.D、因为物体A和物体B一起放在水平地面上静止,它们之间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所以A物体与B物体之间没有摩擦力,故D 错误.答案:C模块三受力情况与运动状态分析例题精讲【例4】★★ 如图为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的示意图,关于小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不受力 B.小球受平衡力 C.小球受非平衡力 D.小球只受重力考点:平衡状态的判断;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解析:地球表面上的物体没有不受力作用的,因此空中的小球,一定受到重力的作用,由于小球在绳子的拉力作用下做圆周运动,所以还受到绳子的拉力作用;小球在水平面内做的圆周运动,它的运动方向时刻在发生改变,即它的运动状态在时刻改变,所以小球一定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答案:C 【测试题】甲、乙两队人在拔河比赛时,甲队将乙队匀速拉了过来,则( )A.甲队拉绳子的力较大 B.乙队拉绳子的力较大 C.两队拉绳子的力合力为零 D.以上都不对考点:平衡状态的判断.解析:甲、乙两队人在拔河比赛时,甲队将乙队匀速拉了过来,说明此时绳子处于平衡状态,所以两队拉绳子的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这两个力的合力为零,故只有选项C的说法正确,符合题意.答案:C 【例5】★★ 观察如图中四个具体情景,四个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 A.(a)小车一定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B.(b)小车一定是在突然起动 C.(c)小车有可能处于静止状态 D.(d)小车有可能正在以5m/s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考点:惯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平衡状态的判断.解析:A、图(a)所描述的情况,小车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只能说小车“可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但不能说“一定”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A错误.B、图(b)所描述的情况,也有可能是小车受到牵引向右运动时突然减速,在这种情况下,物体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向右的运动状态,所以也会向右侧倾倒.所以说(b)小车“一定”是在突然起动的说法是错误的.C、图(c)所描述的情况,小车有可能处于静止状态,也有可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C正确.D、如果(d)小车正在以5m/s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那么,此图所示杯内的液面应该保持水平状态.故D错误.答案:C 【测试题】甲乙两伞兵在空中匀速下降,两人(包括装备)的总质量相等.甲下降的速度是3m/s,乙的速度是5m/s,所受阻力F甲、F乙之比是( )A.3:5 B.2:5 C.5:3 D.1:1 考点:平衡状态的判断.解析:两人(包括装备)的总质量相等,根据G=mg可知,两人(包括装备)的重力相等.甲以3m/s匀速下降时,阻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阻力等于重力.乙以5m/s匀速下降时,阻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阻力等于重力.故甲乙受到的阻力之比是:F甲:F乙=1:1.答案:D 【例6】★★ 小车受到向东的600N拉力作用在水平道路上匀速向东前进,当拉力减小200N时,小车会( ) A.向西运动 B.仍向东运动,但速度减小 C.停下来 D.向东加速行驶考点:平衡状态的判断.解析:小车受到水平向东600牛的拉力在水平道路上匀速向东前进,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等于拉力等于600N,方向向西;当拉力减小200牛时,合力向西,由于惯性,小车仍向东运动,但做减速运动.答案:B 【测试题】如图所示,箱体内有一弹簧,下端挂有一物体,若整个箱体由向下匀速运动变为向下减速运动时,弹簧的长度将( ) A.变长 B.变短 C.不变 D.无法确定考点:平衡状态的判断.解析:开始,匀速运动,弹簧拉力等于物体重力向下减速运动时,加速度向上,合力向上,弹簧拉力大于物体重力,所以弹簧长度变长.答案:A 模块四受力分析提高例题精讲【例7】★★ 如图,物体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壁上.当水平力减小为时,物体恰好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当水平力F减小为0时,物体所受的墙面对物体的阻力大小( )A.减小为原来的 B.和原来的一样 C.增大为原来的2倍 D.等于0考点:二力平衡条的应用.解析:当水平力F减小为0时,物体和墙之间没有压力,所以不存在摩擦力.答案:D 【测试题】用绳子分别系住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让它们在竖直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其中一个以1米/秒的速度匀速上升,绳子对它的拉力为F1,另一个以2米/秒的速度匀速下降,绳子对它的拉力为F2,则( )A.F1=0.5F2 B.F1=F2 C.F1=2F2 D.无法比较考点:二力平衡条的应用.解析:当物体以1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力平衡,即拉力和重力仍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拉力F1=G;当物体以2m/s的速度匀速下降时,仍然处于平衡状态,即拉力和重力仍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拉力F2=G.因为两个物体的质量相等,所以两个物体的重力也相等,即F1=F2.答案:B 【例8】★★ 如图在水平地面上用甲、乙两个弹簧秤分别向左、右两边拉物体M,使M匀速向右运动,如果甲的示数为12N,乙的示数为13N,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物体M受到的合力为零 B.M受到的摩擦力为1N,方向是水平向左 C.拉力F1与F2是一对平衡力 D.物体M的重力不做功考点:平衡状态的判断.解析:A、因为物体M作用匀速直线运动,则M受到的合力为零,故A正确;B、物体M受到的合力:F=F乙-F甲=13N-12N=1N,方向水平向右,根据二力平衡的条可知,物体M受到的摩擦力水平向左,大小也为1N,故B正确;C、拉力F1与F2的大小不相等,则拉力F1与F2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D、因为物体M在竖直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因此重力没有做功,故D正确.答案:C 【测试题】小强的左、右两手分别竖直握着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只瓶子,甲瓶表面较为光滑,乙瓶表面较为粗糙,甲瓶与手的摩擦力是F1,乙瓶与手的摩擦力是F2,若两只瓶子都处于静止状态,则F1与F2的大小关系是( )A.F1>F2 B.F1=F2 C.F1<F2 D.无法确定考点:二力平衡条的应用.解析:瓶子保持静止,受力平衡,对瓶子受力分析,竖直方向上受重力和静摩擦力,二力平衡,因而静摩擦力等于重力;故本题中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只瓶子,所受重力相等,它们受到的静摩擦力等于重力;故B正确,ACD错误.答案:B 【例9】★★ 在图中,不考虑绳子的重力,物体重40牛,滑轮重2牛,钩子1、钩子2和钩子3承受的拉力分别是( )A.20牛、20牛、40牛B.21牛、21牛、20牛C.21牛、21牛、40牛D.42牛、40牛、40牛考点:二力平衡条的应用;力的合成与应用.解析:由图知,此为动滑轮,由2段绳子承担物重,所以F1=F2=(G物+G动)=×(40N+2N)=21N;物体静止,拉力F3与物体的重力平衡,所以F3=G=40N.答案:C 【测试题】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重为G的物块,分别在力F1、F2作用下的运动路程S和时间t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力F1、F2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Fl可能大于F2 B.Fl一定大于F2 C.Fl可能等于F2 D.Fl一定等于F2 考点:二力平衡条的应用.解析:由图象可知:1、物块在F1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此时物体受重力G与拉力F1,则F1=G.2、物块在F2作用下静止,处于平衡状态,此时物体受重力G 与拉力F2,则F2=G.由以上分析可知:F1=F2.答案:D 【例10】★★★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夹在两块木板之间匀速竖直下滑,若将力F作用在物体上,使它竖直匀速向上运动,则F为( ) A.mg B.2mg C.0 D.无法判断考点:二力平衡条的应用.解析:质量为m的物体夹在两块木板之间匀速竖直下滑,此时所受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则摩擦力与物体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f=mg.若力F使物体匀速上升,此时物体所受摩擦力竖直向下,但摩擦力的大小不变,所以F=f+mg=2mg.答案:B 【测试题】如图所示,物体重G=10N,作用在物体上的力F=40N,且F与墙壁垂直,这时墙壁受到的压力大小是( ) A.10N B.40N C.30N D.50N 考点:二力平衡条的应用.解析: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以知道,竖直方向上的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水平方向的压力与重力无关,墙受到的压力物体把由物体传过来的,等于物体受到的压力,等于40N.答案: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