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护项目实施方案
养护工作实施方案

养护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养护工作是保持设施、设备、道路等的良好状态,延长其使用寿命,确保其正常运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养护工作实施方案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二、养护工作的目标1. 保障设施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2. 延长设施设备的使用寿命;3. 提高设施设备的运行效率;4. 减少设施设备的故障率;5. 降低养护成本。
三、养护工作实施方案1. 定期检查定期对设施设备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故障的发生。
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设备的运行状态、润滑油的情况、零部件的磨损程度等。
2. 日常保养对设施设备进行日常保养工作,包括清洁、润滑、紧固等,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3. 故障处理一旦设施设备出现故障,需要及时处理,避免故障扩大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4. 设备更新对于老化严重的设备,需要及时更新,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5. 安全防护加强设施设备的安全防护工作,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减少事故的发生。
6. 培训教育定期对养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养护技能和意识,保证养护工作的质量。
四、养护工作的保障措施1. 制定详细的养护计划和工作流程;2. 配备专业的养护人员;3. 使用高质量的养护工具和设备;4. 建立健全的养护档案和记录。
五、养护工作的效果评估定期对养护工作的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养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六、结语养护工作实施方案的制定和执行对于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需要全体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才能保障设施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降低养护成本,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希望全体养护人员能够严格按照养护工作实施方案执行,共同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路灯养护项目实施方案

路灯养护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路灯在夜间交通和市容市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路灯设备也逐渐出现老化和损坏的情况,给城市的夜间照明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为了保障城市夜间交通和市民生活的安全和便利,我们有必要对路灯进行养护和维护。
二、项目目标。
1. 提高城市夜间照明质量,确保夜间交通和市民生活安全;2. 延长路灯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3. 提升城市夜间市容市貌,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
三、实施方案。
1. 定期检查维护。
对城市路灯进行定期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路灯设备的正常运行。
检查内容包括路灯灯泡、灯罩、电路连接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更换维修。
2. 技术升级改造。
对老化严重的路灯设备进行技术升级改造,采用更加节能环保的LED灯泡,提高能效,降低能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安全防护措施。
加强路灯设备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加固路灯支架,防止倾斜和倒塌;加装防护罩,防止外部物体损坏路灯设备。
4. 管理维护规范。
建立健全的路灯养护管理制度,明确养护责任人,制定养护计划,确保养护工作的有序进行。
同时,加强对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养护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
四、实施步骤。
1. 制定养护计划。
根据城市路灯的分布情况和设备状况,制定详细的养护计划,明确养护周期和养护内容。
2. 落实责任人。
明确路灯养护的责任人,建立健全的养护管理机制,确保养护工作的有序进行。
3. 开展养护工作。
按照养护计划,组织养护人员开展路灯养护工作,对路灯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和更换。
4. 定期检查评估。
定期对养护工作进行检查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养护方案,确保养护工作的效果和质量。
五、预期效果。
1. 提高城市夜间照明质量,提升城市夜间市容市貌;2. 延长路灯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3. 减少能耗,节约能源资源,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六、总结。
路灯养护项目的实施,对城市夜间交通和市容市貌具有重要的意义。
灌区维修养护项目实施方案

灌区维修养护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灌区维修养护项目是为了保障灌区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持久使用,保障农田灌溉用水的供应,确保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障农民的生产生活需求。
本项目实施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灌区设施老化、损坏、缺乏维护等问题,提高农田灌溉效率,保障农业生产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二、项目内容1. 灌区设施检修对灌区内的水泵、管道、阀门等设施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2. 渠道清淤对灌区内的渠道进行清淤作业,保证灌溉用水的畅通。
3. 设施更新对老化严重的设施进行更新改造,提高设施的使用寿命和效率。
4. 定期维护建立健全的灌区设施定期维护制度,确保设施长期有效运行。
三、项目实施步骤1. 前期准备确定项目实施范围、工作内容和时间节点,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
2. 资金筹措组织相关部门协调资金,确保项目实施所需的经费。
3. 人员培训对参与项目实施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和安全意识。
4. 实施工作按照实施计划,有序开展灌区维修养护工作,确保工作质量和进度。
5. 质量验收对项目实施的各项工作进行质量验收,确保工作达到预期效果。
四、项目保障措施1. 安全保障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2. 环境保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遵守环保法规,保护周边环境。
3. 资金保障加强资金管理,确保项目资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五、项目效果评估1. 进度评估定期对项目实施进度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 效果评估对项目实施后的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提出改进建议。
六、项目总结通过灌区维修养护项目的实施,有效解决了灌区设施老化、损坏、缺乏维护等问题,提高了农田灌溉效率,保障了农业生产水平,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发展。
同时,也为今后的灌区维修养护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七、项目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灌区维修养护工作,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好的保障,为农民创造更好的生产生活条件。
养护项目实施方案

养护项目实施方案养护项目是指对建筑物、设施设备、道路、桥梁等进行定期检修、保养和维护的一项工作。
一个好的养护项目实施方案能够确保养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延长设施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成本。
下面是一个养护项目实施方案的示例,供参考。
一、项目背景和目标(1)背景:介绍养护项目的背景情况,包括建筑物、设施设备、道路、桥梁等的使用时间、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2)目标:明确养护项目的目标,例如延长设施的使用寿命、提高设施的可靠性、降低维修成本等。
二、项目内容和范围(1)内容:具体列出养护项目的具体内容,包括何时进行养护、使用何种材料和工艺进行养护、需要采用何种设备和技术等。
(2)范围:明确养护项目的范围,包括养护的建筑物、设施设备、道路、桥梁的具体位置和数量。
三、项目计划和时间表(1)计划:制定养护项目的详细计划,包括需要购买的材料和设备、招募的工作人员、安排的工作时间等。
(2)时间表:制定养护项目的时间表,明确每个阶段的起止时间和工作内容。
四、项目负责人和工作团队(2)团队:组建一个养护项目工作团队,包括工程师、技术人员、维修人员等,负责具体的养护工作。
五、项目预算和资金筹措(1)预算:制定养护项目的详细预算,包括材料和设备的费用、工作人员的薪酬、其他费用等。
六、项目风险评估和应对措施(1)评估:对养护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如材料和设备供应不足、工作人员技术不过关等。
(2)措施: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如与可靠的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等。
七、项目执行和监控(1)执行:按照项目计划和时间表,组织工作团队进行养护项目的实施。
(2)监控:建立养护项目的监控机制,及时反馈项目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八、项目总结和验收(1)总结:在项目结束时进行项目总结,评估项目的实施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2)验收:对养护项目的实施进行验收,确保项目达到预期的效果。
以上是养护项目实施方案的基本内容,具体的方案细节和实施步骤根据不同项目的需求和具体情况而有所调整。
园林养护项目实施方案范本

园林养护项目实施方案范本一、项目背景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园林绿地成为人们休闲娱乐、健身运动的重要场所。
为了保持绿地的美观和功能,确保市民的舒适体验与安全,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园林养护项目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的主要目标是保持园林绿地的优美景观,提供优质的休闲空间,同时确保公众安全。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植物养护:及时修剪、浇水、施肥,保持植物的健康生长,确保绿化植被的密度和美观度。
2. 地面维护:定期除草、修剪草坪、打扫落叶,保持地面的整洁和平整。
3. 设施维修:定期检查和维修园林设施,如长椅、垃圾箱、喷泉等,确保其正常使用和安全性。
4. 病虫害防治: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对园林绿地的植物进行病虫害防治,保证植物的健康。
5. 安全管理:确保园林绿地的交通秩序良好,设置安全警示标识,维护公众的人身安全。
三、项目实施步骤1. 制定养护计划:根据园林绿地的面积、植物种类、设施数量等情况,制定相应的养护计划。
将养护工作分配到不同的时间段和工作人员,确保工作的有序进行。
2. 植物养护:定期对园林绿地内的植物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修剪枝叶、除去病虫害、补充养分等工作,确保植物的健康成长。
3. 地面维护:每周对园林绿地的地面进行检查,及时修剪草坪,清除杂草和落叶。
保持地面的整洁和平整,提供良好的休闲环境。
4. 设施维修:每月对园林绿地内的设施进行维修和保养,包括修复损坏的长椅、更换坏损的垃圾箱等。
确保设施的正常使用,提升公众体验。
5. 病虫害防治:定期对园林绿地的植物进行病虫害防治,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减少危害并保证植物的健康。
6. 安全管理:保持园林绿地的交通秩序良好,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和指示牌。
加强安全巡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保障公众的人身安全。
四、项目保障措施1. 人员配备:根据园林绿地的规模和养护要求,合理配置养护人员,确保工作的高效进行。
2. 设备工具:提供适当的养护工具和设备,如修剪剪刀、割草机、水管等,确保养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公路养护工程项目实施方案

公路养护工程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与概述公路养护工程是指对现有公路进行改建、修复和维护的一系列工作,旨在延长公路的使用年限,确保公路的安全畅通。
随着交通运输需求的增加,公路养护工程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实施方案旨在对某一条具体的公路进行养护工程,以期提高公路的通行能力、确保公路安全、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
二、项目目标1. 提高公路的通行能力,降低交通拥堵。
2. 确保公路的安全,减少交通事故发生。
3. 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三、项目内容本公路养护工程项目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路面修复2. 桥梁养护3. 设施更新4. 边坡稳定四、项目实施方案1. 路面修复对公路路面进行修复是公路养护工程的重点工作之一。
路面的损坏会导致交通安全隐患,同时也会影响驾驶舒适度和公路的使用寿命。
因此,本次养护工程计划对公路路面进行修复。
具体包括填补路面裂缝、修补路面坑洞、重新铺设柏油等。
2. 桥梁养护桥梁是公路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桥梁的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公路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
因此,本次养护工程计划对公路上的桥梁进行养护。
具体包括桥面的修补、桥墩的加固、桥梁的防火涂料更新等。
3. 设施更新公路周边的设施也是需要养护的对象。
本次养护工程计划对公路上的标志牌、护栏、交通信号灯等设施进行更新养护,以提高交通指引功能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4. 边坡稳定公路边坡的稳定对公路的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本次养护工程计划对公路边坡进行稳定处理,主要包括边坡的加固、排水系统的维护等。
五、项目实施步骤1. 确定养护范围首先,确定本次公路养护工程的具体范围,明确需要进行养护的路段、桥梁、设施等。
2. 评估养护需求对确定的养护范围进行评估,确定各个部位的养护需求,设定养护目标。
3. 制定养护方案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具体的养护方案,明确各个部位的养护内容、养护工艺、养护周期等。
4. 确定养护资金根据养护方案确定所需的养护资金,并争取相应的资金支持。
公园养护项目实施方案

公园养护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公园是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也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提升公园环境质量,保障市民的休闲体验,我们决定实施公园养护项目。
二、项目目标。
1. 提升公园绿化质量,美化城市环境;2. 加强公园设施的维护和修缮,提升市民的休闲体验;3. 提高公园管理水平,确保公园的安全和整洁。
三、项目内容。
1. 植物养护。
对公园内的植物进行定期修剪、浇水、施肥,保持植物的健康生长,及时清理落叶和枯枝,确保公园的绿化质量。
2. 设施维护。
对公园内的长椅、凉亭、游乐设施等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修复损坏的设施,保障市民的休闲体验。
3. 地面清洁。
定期对公园内的道路、广场进行清扫,清理垃圾和落叶,保持公园的整洁和美观。
4. 安全检查。
定期对公园内的灯光、围栏、标识进行检查,确保公园的安全设施完好,消除安全隐患。
5. 绿化更新。
根据季节变化和植物生长情况,对公园内的植物进行更新和调整,增加新的绿化植物,提升公园的景观效果。
四、项目实施步骤。
1. 制定养护计划。
由专业团队制定公园养护计划,明确养护内容、频次和责任部门,确保养护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2. 资源准备。
准备养护所需的工具、设备、肥料、植物等资源,确保养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实施养护工作。
按照养护计划,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植物养护、设施维护、地面清洁、安全检查等工作,确保养护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4. 监督检查。
建立养护工作的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养护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五、项目效果评估。
1. 对公园的绿化质量、设施完好情况、整洁程度进行定期评估,分析养护工作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2.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养护计划,优化养护工作的内容和方式,提升养护工作的效果和水平。
六、项目总结。
通过公园养护项目的实施,我们将有效提升公园的绿化质量,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市民的休闲体验。
同时,也将提高公园管理水平,确保公园的安全和整洁。
市政养护实施方案

市政养护实施方案
一、背景介绍
市政养护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道路、桥梁、排水系统等基础设施的养护和维修工作。
市政养护的实施方案对于城市的基础设施维护和城市形象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二、市政养护目标
市政养护的目标是确保城市基础设施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持久性,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居民生活质量。
通过科学合理的养护方案,延长基础设施的使用寿命,减少养护成本,提升城市形象。
三、市政养护实施方案
1. 养护计划制定
根据城市基础设施的实际情况,制定养护计划,包括养护周期、养护内容、养护方法等,确保养护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2. 养护资金保障
充分调动财政资金、社会资金和市政基金等资源,保障市政养护的资金需求,确保养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养护技术支持
引进先进的养护技术和设备,提升养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确保基
础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 养护人员培训
加强养护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养护工作的专业水平和技术
能力,确保养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5. 养护监督管理
建立健全的市政养护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养护工作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养护工作的规范和有效进行。
四、市政养护实施效果
通过以上市政养护实施方案的落实,能够有效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的
安全性和可靠性,延长基础设施的使用寿命,减少养护成本,提升
城市形象,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五、结语
市政养护是城市管理的重要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希望通过本方案的实施,能够进一步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的养护水平,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幸福生活做出积极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项目实施方案1、主要养护管理措施和方法1.1养护过程及控制程序1.1.1养护目的通过对绿化管养施工进行控制,确保过程质量满足顾客和相关规定的要求。
1.1.2养护职责绿化养护部负责绿化养护施工准备的检查和认可;负责施工过程各质量状况的监控。
绿化养护部负责绿化管养项目的管理;控制管养项目质量。
项目部负责按照标准、规范、技术交底和作业指导书等要求进行施工,并执行自检。
1.1.3养护工作程序1.绿化施工过程控制1.1施工准备a 人力资源准备绿化养护部根据实际情况组建项目部,任命项目经理,为项目配置相应的管理人员,由项目经理负责按《管养方案》,配备作业人员。
b 技术准备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养护人员熟悉养护人员的的实际情况,补充完善《养护施工组织设计》或《养护方案》;配备必要的施工规范、标准、作业规程等技术资料,并做技术交底工作。
C 物资设施准备公司落实临时设施,供水供电,施工道路等准备工作。
项目部落实各种养护设施、肥料及备用苗木等各种工程材料的到位情况。
D 场地的移交由项目部会同甲方、监理单位、移交单位清点本养护项目管养区域内的苗木数量和其他园建设施与移交图或移交清单上数量是否相同。
E开工准备完成后,由业主、监理单位认可后即可进场开始养护。
1.2工序控制A 施工负责人组织工程定位测量放线工作,并做好《测量放线记录》,测量放线应复核,并报业主方或有关单位验收;B 操作人员应按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技术交底和园林绿化及地建施工标准、规范等施工依据进行施工。
C项目部应根据有关规定做好材料验收,施工质量检查,验收工作,如实填写好施工日记。
1.3养护过程控制A.项目部编制《养护方案》中的施工进度总计划时,应充分考虑各种事态发生的因素。
B.施工负责人应根据现场条件,合理安排养护顺序,对滞后的作业及时做出调整安排,采取相应措施。
C.项目施工负责人每月底次月初向绿化养护部报送本月《---月养护计划完成情况报表》和下月《---月养护月计划》,汇总月进度计划完成情况。
2.管养过程控制A.制定计划对全新接管的绿化管养地段,绿化养护派人或组成项目部,由项目部派人员按照竣工图进行检查核对,将结果记录于《绿化管养地段验收报告》。
项目部根据绿化管理技术标准及绿地情况,编制《绿化管养方案》和每月生产计划,并根据《绿化管养方案》和生产计划组织绿化管养护工作。
B.生产组织项目部根据月生产计划和绿地情况,对车辆、设备、材料经营等因素进行统筹安排,并安排人员实施绿化管养。
c. 监督检查各管养班组长每周对管养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违章立即制止,并将情况记录在《绿化管养周检表》中。
项目部每月末组织有关人员检查月生产计划。
1.1.4养护管理措施1.成立项目管理部,全面负责项目的各项管理工作,科学组织养护,确保工作项目按合同要求顺利完成。
2.项目养护管理部的负责人为工号长,工号长对质量、安全负全责。
3.项目养护管理部按合同要求、养护方案及甲方和监理的安排,组织编制好各项施工计划。
A.编制项目的月、旬生产计划,及时报送公司领导审批。
B.编制劳动力需要量计划,及进、退场时间。
C.编制材料需要量计划,及进、退场时间。
D.编制机械需要量计划,及进、退场时间。
E.合理安排养护,尽量避免停工、窝工、待工、待料的现象发生。
4.项目技术管理工作A、全面贯彻执行各项工程养护规范规定,与养护部合力做好项目的技术管理工作。
b、根据工程特点和养护要求,运用自身的技术优势,采取实用有效的技术,保证养护项目顺利完成和符合质量要求。
C.坚持每月进行技术交底制度。
技术交底内容应包括:技术措施、养护方法,养护重点、质量、安全要求及成本控制等。
D、配合养护部做好技术档案的采集、整理工作。
E、配合养护部积极组织甲方、质检部门做好养护质量检查记录。
F、发现重大问题要及时上报处理,全力解决。
5.项目质量、安全管理A、全面贯彻执行国家养护规范,质量标准要求及安全规范规定。
B、严格执行质量检查制度,每月项目部按星期组织养护。
C、将分项工程的质量标准落实到班组,槛车做到分项工程完工即时检查、定等级,不合格者即时返工及追究经济责任。
检查情况及时反馈养护部备案。
D、配合养护部每星期一次的质量安全检查工作。
组织召开现场会,公布检查情况。
努力提高职工的质量安全意识。
E、教育职工树立“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思想,对新工人上岗必须进行安全教育。
F、发现重大质量、安全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并向上级汇报。
6.项目材料管理A、进入、退出养护现场的所有材料(包括机械)必须采取定量登记签认制度。
B、施工中使用材料必须严格执行限额领材料制度,发料单必须有材料保管员、领料人、技术人员签字,不得超领材料,杜绝浪费现象。
C、负责对进入养护现场的材料质量检查、验收,对资料不齐,不合格的材料不予验收进场。
D、每月及时将养护项目材料使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上报养护部。
E、配合养护部做好对各班组,各分项工程的材料节支分析,实行合理的奖惩制度。
7.养护项目成本管理A、根据养护部落实的项目经济指标,科学、合理组织施工,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采纳有效的合理化建议,走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道路,为提高项目经济效益开拓新的途径。
B、根据养护现场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养护现场,为文明施工减少浪费创造条件。
C、严格执行工程技术规范和“预防为主”的方针,确保养护质量。
C、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减少一般事故,消灭重大伤亡事故,确保安全生产。
E、坚持每月材料统计分析,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F、落实班组的成本责任,坚持班组材料节支分析。
8.养护现场严格按养护部养护现场管理规定执行。
1.2绿化植物全年月度养护计划一、全年养护管理阶段的划分根据一年中树木生长规律及自然气候的特点划分全年的养护阶段,使养护工作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
根据深圳的气候季节特点,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a、霜冻季节:十二、一月,气温渐低土壤霜冻,树木枝干停止生长而木质化,生长缓慢。
b、春季:二、三、四月,天气回暖,阴雨绵绵,树木萌芽。
c、初夏:五、六月,气温上升,日照长,树木开始快速生长。
d、台风季节:七、八、九月,气温高,台风多,暴雨多,树木、枝叶大量生长。
e、秋季:十、十一月,气温渐低,天气干燥,树木开始生长缓慢。
二、养护管理各阶段的主要内容a、十二、一月整形修剪,各种树木(除常绿树外)应在发芽前作一次整形修剪。
病虫害防治,通过挖虫蛹、刮刮树皮等,消灭各神越冬虫源。
维护巡查,加强树木的看管保护,减少人为的破坏。
b、二、三、四月:浇水,春季树木开始萌芽需水分,在阴雨天前要及时浇水。
施肥,根据树木需要穴施有机肥料作基肥,施肥后及时灌透水。
病虫害防治,这个时期是大量病虫害开始发生的季节,要抓紧时间准确除治,这是一个中病虫害是否严重起来关键作用的时期。
修剪,在上次整形的基础上进行复剪,并适时进行剥芽去蘖。
拆除防寒物。
补植缺株。
维护巡查,除注意人畜破坏,仔细观察病虫害发生情况,对个别新补植的树木的浇水是还被遗漏。
c、五、六月:浇水,树木抽枝展叶的盛期,需水量很大,应根据树木品种,天气情况及时灌水。
病虫害防治,要注意为害叶面的各种害虫。
追肥,根据需要追施速效氮肥和灌水或采取叶面喷施速效肥和微量元素。
修剪,以剥芽去蘖为主。
除草,将杂草拔除干净。
维护巡查,要注意病虫害发展情况及防治效果,及时报告。
d、七、八、九月:病虫害防治,要继续注意为害叶面的虫害,并注意腐烂病的发生。
中耕除草,这个时期要注意松土也正是杂草生长旺季,要注意松土,除杂草。
追肥(同五、六月追肥一样)。
防风防涝,这个时期台风多,暴雨多,注意防台风,保护树木设施及排水。
修剪,台风及暴雨前将树冠大的树适当疏剪,减少风雨灾害。
扶植,台风、暴雨期间,高大树木易发生倒斜,应及时扶直培土,必要时需要支撑。
维护巡查,这个阶段的养护工作量比较大,要加强巡察补救其漏洞。
e、十、十一月:灌水,这个阶段干燥,气温渐低,保证充足供水。
防寒,对不耐寒怕霜冻树种,需采取合适措施防寒(包括根部培土、枝干缠浇、草棚等),以保证树干安全越科,在秋季前增施磷、钾肥。
施基肥,对树根穴施有机肥料。
病虫害防治,把病虫害的枝叶剪掉,向树木喷射药剂杀死越冬虫卵或成虫。
雏护巡查,把病株、弱株都淘汰掉,并对全部树木进行统计和记录,为来年工作做准备。
1.3绿地养护组织措施1.3.1养护准备工作计划工程养护准备工作包括技术准备、物质准备、劳动组织、养护现场准备和养护场外设备。
技术准备:熟悉养护范围及审查有关的设计资料,调查、搜集有关地质、水文、地形、地貌等原始资料。
对表土肥力、土层厚度、保水保肥的能力,pH值、不良杂质含量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物资材料准备:包括植物材料、机具和设备等保证养护顺利进行的物资基础的准备,根据各种物资材料的需要量计划,分别落实货源,安排运输和储备,使其满足连续养护和要求。
1)落实、检修在养护所需机械设备,对于易耗性的和使用率较高的物件,备有充足的量。
2)安装、调试养护机具,按照养护机具需要量计划,组织养护机具进场,在养护前进行检查和试运转。
3)养护工程中所用各种材料的落实,并确保有充足的备量,对小区中所用的材料及早进行落实。
劳动力准备:成立长期养护项目部。
建立精干的养护队伍,组织劳动力进场,选择优秀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有丰富经验的专家、机械操作师等组成养护队伍进场。
向养护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
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包括养护质量检查制度,养护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实物和材料的质量验收制度,技术责任制度,职工考勤考核制度,安全操作制度和机具使用保养制度。
养护现场准备:做好养护场地的测量工作,按照竣工图和实际面积进行对比,确定养护范围,正常养护。
1.3.2绿地养护组织措施根据工程现场实际考察情况、现状,结合工程的位置及相关数据分析,制定切合实际的每月养护方案对本工程尤为必要。
本工程的树种基本涵盖了评多绿化树木品种,种类非常丰富,现参照深圳市绿地养护质量标准,制定1-12月常规的养护方案。
(一)、养护管理的重要性植物的养护管理在园林施工和园林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及时科学的养护管理可以克服植物在种植过程中对植物枝叶、根系所造成的损伤、保证成活,迅速恢复生长势,是充分发挥景观美化效果的重要手段。
2、经常、有效、合理的日常养护管理,可以使植物适应各种环境因素,克服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的侵袭,保持健壮、旺盛的自然长势,增强绿化效果,是发挥园林植物在园林中多种功能效益的有力保障。
3、长期、科学、精心的养护管理,还能预防植物早衰,延长生长寿命,保持优美的景观效果,尽量节省开支,是提高园林经济、社会效益的有效途径。
(二)、养护管理的内容养护工作内容包括:浇水、排水、除草、中耕、施肥、修剪整形、病虫害防治、防风防寒、绿地保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