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与桥涵过渡段专项方案
铁路路桥(涵)过渡段施工方案

路基过渡段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和主要技术标准1.1编制依据1、新建南京至安庆铁路池州上行客车疏解线路基施工图纸及路桥过渡段设计图;2、《铁路路基施工规范》(TB10202-2002);3、《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4、《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J102-96);5、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的相关文件通知。
1.2编制范围新建南京至安庆铁路铜池段池州客车上行疏解线路基过渡段填筑。
1.3主要技术标准铁路等级:Ⅰ级;正线数目:单线;最大坡度:20‰;路段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100km/h;牵引种类:内燃,预留电化条件;;机车类型:DF8最小曲线半径:600m到发线有效长:650m;闭塞类型:半自动;二、工程概况疏解线路基分两段共1805.55米,其中SDK215+204.17~SDK215+662.18段线路以填方通过,原地表有素填土的清除素填土后换填合格填料,位于齐山公路大桥安庆端、同心特大桥南京端,地形左低右高,路堤最大填方8.0m。
SDK216+331.1~SDK217+678.64段以填挖相间通过,位于同心特大桥安庆端,地形略有起伏,路堤最大填高11米。
本管段过渡段采用倒梯形结构形式进行台(涵)后过渡段。
疏解线桥路过渡段填料采用A组土掺5%普通硅酸盐水泥填料填筑,涵路过渡段基床底层及基床以下路堤采用A组土填筑。
过渡段是路基工程与其他工程的衔接部位,作为与过渡段相连接的桥台、涵洞、倒虹吸、地道等结构物提前安排施工,当桥台、涵洞、倒虹吸、地道等结构物施工及地基处理完成后,立即进行过渡段的填筑,以便加长过渡段静置自稳的时间,进一步减小工后沉降量。
过渡段填筑在结构物混凝土或砌体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地基工程验收合格后进行施工。
三、施工准备1、施工便道本工点有齐石公路和长江南路延伸线引入,分别在线路左侧和线路右侧修建5.5米宽施工便道,能够满足施工需要。
2、通讯当地移动信号网络覆盖较好,施工中配备一定数量的移动电话,便于保持与各方的随时联络和紧急情况下的及时信息反馈,工点施工人员间的联系采用移动电话能确保通讯畅通。
桥涵。路基专项施工方案

桥涵。
路基专项施工方案一、背景路桥工程中,桥涵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它连接了两地,承载着行车流量,对于道路的安全性和畅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路基专项施工中,桥涵的设计和施工方案至关重要。
二、桥涵设计1. 确定桥涵类型在路基专项施工中,首先需要根据道路情况和要求,确定适合该路段的桥涵类型,包括板桥、箱涵、钢桥等。
2. 结构设计根据桥涵类型和桥跨情况,进行结构设计,包括桥墩、支撑结构等的设计,保证桥涵的稳固性和安全性。
3. 施工图纸制作制作详细的桥涵施工图纸,包括钢筋图、混凝土浇筑图、支撑结构图等,为施工提供指导。
三、桥涵施工1. 基础施工首先进行桥墩基础的开挖和浇筑,保证桥墩的稳固性。
2. 结构施工根据施工图纸,依次进行桥墩、桥面、支撑结构的搭建和浇筑,保证结构的完整性和承载能力。
3. 防水处理在施工完成后,对桥涵进行防水工程,保证桥涵在日后的使用中不受水汽侵蚀,延长使用寿命。
4. 道路连接将桥涵与道路连接,确保桥面与道路平整连接,保证行车安全。
四、施工质量控制1. 施工过程监控在施工过程中,设置专人负责施工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确保施工质量。
2. 材料检查对桥涵所用材料进行严格检查,保证材料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五、施工安全1. 安全设施在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安全防护设施,确保施工人员和过往车辆安全。
2. 安全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六、总结桥涵在道路工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要求设计合理、施工严谨。
路基专项施工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桥涵施工方案,保证桥涵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为道路的畅通和安全做出贡献。
过渡段专项施工方案

过渡段专项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过渡段是道路中两个不同等级连续路段之间的交接段,也是交通流从高速道路向城市道路或相反方向过渡的区域。
过渡段的施工对行车安全和道路使用效率有重要影响。
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和减少对交通的影响,制定过渡段专项施工方案至关重要。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通过合理的施工方案实现以下几个目标: 1. 确保施工期间交通安全。
2. 保障车辆顺畅通行。
3. 尽量减小施工对道路正常使用的影响。
三、施工准备工作在正式开始施工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几项准备工作:1. 勘察与设计对过渡段进行勘察和设计,包括道路的宽度、长度、坡度等参数的测量和确定。
根据测量结果,进行设计,制定出可行的施工方案。
2. 材料准备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准备需要的材料,包括沥青、水泥、砂石等。
确保材料的供应充足,并对材料进行质量检查,以确保施工质量。
3. 设备准备准备施工所需的机械设备,如推土机、压路机等。
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使用。
4. 交通管理计划根据道路交通情况和施工方案,制定出详细的交通管理计划。
包括交通标志、道路封闭、车辆通行路线等。
四、施工步骤本项目的施工步骤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锚定施工区域根据施工方案确定过渡段施工区域,进行区域内的道路封闭,确保安全施工。
2. 拆除旧路面使用适当的机械设备,拆除过渡段旧路面,确保下一步施工的平整基础。
3. 路基处理对拆除后的道路基础进行处理,包括填土、夯实等工作。
确保基础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4. 路面铺设根据施工方案,在路基的基础上进行沥青或水泥路面的铺设。
采用专业的设备和施工工艺,确保路面的平整度和耐久性。
5. 交通标线施划根据施工方案,在新铺设的路面上进行交通标线施划。
确保标线的规范、清晰,方便行车。
五、施工安全措施为保证施工期间的交通安全,需要采取以下安全措施:1.道路封闭:将施工区域封闭,禁止车辆和行人进入施工区域。
2.安置交通标志:在施工区域周围设置明显的交通标志,警示过往车辆注意施工。
过渡段专项施工方案

中铁一局西平铁路第二项目部过渡段专项施工方案一、目的明确路基与桥台、横向结构物连接的施工工艺流程、操作要点、相应的工艺标准及检测方法,规范路基与桥台、横向结构物的施工作业,保证路基与结构物连接处理的质量。
二、编制依据《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路基工点设计图》《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路基设计通用图》三、使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第二项目部所属管段(DK156+122~DK200+000)内19段路基与7座特大桥,88个涵洞的过渡段施工,其中路基与桥台连接14处,路基与横向结构物连接176处。
在路堤与桥台、横向结构物的连接处必须设置过渡段。
四、填料要求(1)过渡段填料应选用符合设计文件和验标要求的A组填料。
(2)过渡段采用粒径不大于15cm的A组填料(天然砂卵石)、级配砂砾必须严格控制0.5mm以下细集料的含量及其液限(不大于28%)和塑性指数(不大于6)。
(3)施工前应对所选择的填料进行核对确认并经试验确定,使其能够确保路堤各相应部位填料的质量检测、压实标准等指标达到设计要求,方可用于大面积填筑。
五、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1、一般施工规定(1)过渡段施工应优先安排软土地基地段过渡段路堤的填筑施工。
(2)过渡段地基加固工程宜在桥涵基础施工前完成。
(3)过渡段的桥台,涵洞等建筑物施工完成后的基坑以原状土分层回填,并用小型震动设备碾压夯实。
(4)过渡段范围的路基基底处理同路基基底处理。
(5)过渡段采用A组填料分层填筑压实,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应大于30cm,最小压实厚度不宜小于15cm,摊铺厚度和碾压遍数按路基基床表层A组填料的施工工艺及参数确定,每压实层路拱坡面应符合设计要求,无积水现象。
(6)过渡段A组填料(天然砂卵石)和其相连的路堤同时施工,并将过渡段与连接路基的碾压面按大致相同的水平分层高度同步填筑、均匀压实。
在填筑压实过程中,应保证桥台、横向结构物稳定、无损伤。
(7)施工时认真填写施工记录。
路基过渡段施工方案

路基过渡段施工方案1. 引言路基过渡段是指连接不同路面结构的路段,用于让车辆平稳过渡。
在道路施工中,路基过渡段的施工方案设计和实施对于道路质量和安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路基过渡段施工方案。
2. 施工前准备工作在实施路基过渡段施工方案之前,需进行以下准备工作:2.1 确定路基过渡段位置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道路情况,确定路基过渡段的位置和长度。
要考虑到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和舒适度,同时注意与其他路段的平衡连接。
2.2 土壤勘察和分析进行路基过渡段所在区域的土壤勘察和分析,以了解土壤的性质和地质条件,确定施工方案中所需的土工材料和施工工艺。
2.3 设计施工方案根据路段的具体情况和条件,结合土壤勘察和分析结果,设计合理的路基过渡段施工方案。
考虑到施工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选择适当的材料和工艺,确保施工质量。
3. 施工步骤3.1 清理施工区域在施工前,清理施工区域,去除杂草和碎石,将施工区域清洁干净。
3.2 路基挖掘和平整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路基挖掘和平整。
根据土壤的性质和地质条件,采取相应的工艺措施,确保路基的平整度和稳定性。
3.3 土工材料填筑选择合适的土工材料进行填筑,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填筑层的厚度和均匀度。
在填筑过程中,进行层压和湿润处理,以增加土体的密实度和稳定性。
3.4 路基压实使用合适的压实设备对填筑土进行压实处理。
根据土壤的性质和压实设备的特点,设置合适的振动频率和压实次数,确保路基的密实度。
3.5 配置过渡层材料在路基层之上,设置过渡层材料,用于连接不同路面结构。
过渡层材料的选择应考虑到与路基和路面结构的相容性,确保连接稳定和耐久。
3.6 进行过渡层施工在配好的过渡层材料之上,进行过渡层施工。
根据过渡层材料的特性和施工要求,采取适当的施工工艺和措施,确保过渡层连接的牢固和均匀。
3.7 检测施工质量在路基过渡段施工完成后,进行施工质量的检测。
主要包括路基的平整度、密实度和过渡层施工的牢固性等方面。
路基桥台过渡段施工方案

路桥(涵)过渡段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路基施工总说明图2、《路基工程设计与施工参考图集大样详图》3、《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4、《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二、工程概况:本管段内路桥(涵)过渡段共9处,分别在DK20+521.23前接蔡家边特大桥、DK21+845.975后接七乡河特大桥、DK20+602框架涵、DK20+741框架小桥、DK20+899框架涵、DK21+446框架涵、DK21+692框架涵、DK23+525.515前接七乡河特大桥、后接DK23+799.73后接龙潭特大桥。
二、适用范围:本施工方案适用于中铁四局沪宁城际铁路工程站前I标项目部五工区。
三、过渡段设置形式及技术要求:1、路桥(涵)过渡段路涵(桥)过渡段当涵顶距路肩高度小于2.0m时,涵顶填筑级配碎石,并按基床表层压实指标控制。
过渡段填筑级配碎石技术标准为K30≥150Mpa/m,空隙率n<28%,动态变形模量E vd≥50Mpa。
过渡段基坑回填C15混凝土和级配碎石掺5%水泥(级配碎石填筑至基床表层)并用小型平板振动机压实。
基坑回填到原地面平整后,用振动碾压机碾压密实。
横向构筑物及两侧各不小于20m范围内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掺入5%水泥填筑。
路涵过渡段两侧过渡段必须对称填筑,并与相邻路堤同步施工,涵背两端大型压路机能碾压到的部位采用大型压路机碾压,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时,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进行压实。
当靠近结构物的部位尚应横向碾压,涵顶部料不足1m时不得用大型压路机碾压。
大样图如下:结构物顶距设计路肩≤2.0m设置示意图(图1)当涵顶距路肩高度于2.0m时,涵顶填筑A、B填料,并按基床底层压实指标控制。
过渡段填筑级配碎石技术标准为K30≥150Mpa/m,空隙率n<28%,动态变形模量E vd≥50Mpa。
过渡段基坑回填C15混凝土和级配碎石掺5%水泥用小型平板振动机压实。
基坑回填到原地面平整后,用振动碾压机碾压密实。
路基过渡段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1.编制依据及原则 (1)1.1编制依据 (1)1.2编制原则 (1)2.编制范围及主要技术标准 (2)2.1编制范围 (2)2.2主要技术标准 (2)3.工程概况、工程地质、工程重难点及主要对策 (2)3.1工程概况 (2)3.2工程地质 (3)3.3工程重点、难点和主要对策 (3)4.过渡段施工 (4)4.1路堑、路堤与桥台过渡段施工 (8)4.2路基与横向结构物(立交框架结构、涵洞)过渡段施工 (9)4.3路堑与隧道过渡段施工 (9)4.3路堤与路堑过渡段施工 (9)4.4半填半挖路基及不同岩土组合路基施工 (9)5.过渡段管理机构及施工机械配置 (10)5.1过渡段管理机构设置 (10)5.2.现场机械、仪器及施工人员投入 (10)6.质量控制措施 (11)6.1确保路基压实标准的工艺措施 (11)6.2控制路基工后沉降及不均匀沉降采取的技术措施 (11)6.3保证路基竖向刚度、差异沉降技术措施 (12)7.安全保证措施 (12)7.1施工现场安全用电措施 (12)7.2施工机械安全保证措施 (13)7.3确保既有公路安全畅通措施 (13)7.4施工期间的防汛措施 (13)7.5.保证人身安全措施 (14)8.纠正与预防措施 (14)9.环保、水保措施 (15)1.编制依据及原则 1.1编制依据⑴新建张唐铁路路基设计图;⑵新建张唐铁路个别路基设计图(通用图A版);⑶《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定》(TB 10302-2009);⑷《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 202-2008);⑸《客货共线铁路地基处理技术规程》(TB 10106-2010);⑹《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14-2003);1.2编制原则⑴严格遵守部颁规范、规程和规则等技术标准的原则铁道部颁发的现行各项施工技术规范、规程和规则是指导铁路施工的权威性行业标准,技术方案编制中将严格遵守这些行业标准。
路基与桥涵(隧道)过渡段专项方案

工程项目名称:新建吉林至琢春铁路客运专线工程施工合同段^ JHS-IV标编号致:黑龙江中铁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吉图浑客专监理二标监理站(项目监理机莎我单位根据承包合同的约左已编制完成路基与桥涵(隧道)过渡段施工方案,并经我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请予以审査。
附:路基与桥涵(隧道)过渡段施工方案施工单位(章):项目负责人:日期:专业监理工程师意见:专业监理工程师:日期:项目监理机构意见:项目监理机构(章):总监理工程师:日期:1 / 17建设单位意见(需要时):建设单位(章):负责人:日期:年月日新建吉林至瑋春铁路客运专线工程(GDK172+152-DK176+847. 92 路基工程)路基与桥涵(隧道)过渡段施工方案项目名称:新建吉林至于军春铁路客运专线工程建设单位:长吉城际铁路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黑龙江中铁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吉图瑶客专监理二标监理站施工单位:中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吉图埠客专JHS-IV项目部四工区编制人:年月日审核人:年月日审定人:年月日审批人:年月日路基与桥涵(隧道)过渡段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编制依据(1)《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1-2010/J 1147-2011(2)《高速铁路路基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3)新建吉林至聲春铁路施工图路基设计大样图集《路基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设计图》吉环大样图施路-04二、工程概况GDK172+152~DK176+847. 92段路基全长4695. 92m,木施工段落位于吉林省敦化市境内,前接西山隧道,后接大石头特大桥以填方、挖方形式通过。
木段路基过渡段形式包折路隧过渡段、堤堑过渡段、路涵过渡段及路桥过渡段四种形式。
过渡段位置统计如下:三、设计文件说明1.路桥过渡段设计如图所示4. ・ ・ O ・ ・ ・/ • • J 级程碎右播珈水泥4 ・ ・ ・4・・ ・ 』甚床以卜旳圾II-II 断面图B31墓床以下miu 下「・・ 鱼/• •/..①/•级企样石播S%台背忑丸炮无皿和畸水绪J ・、•里床就倉 ・• .I • • • \巳级配碎石播上常琲冷口床农宏I -I 断面图zH 基床衣屈基床以卜2.路涵过渡段设计如图所示S . G W决床以!•味'逊刎直%5豹況加茂总矜E W-IV断面图路基与桥涵(隧道)过渡段专项方案I — IV3.路堤与路堑设计如图所示路基与桥涵(隧道)过渡段专项方案四、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及测量.检测仪器投入情况1.施工人员情况:为确保过渡段的顺利进行,中铁九局吉图环项目部四工区路基架子队专门成立了过渡段试验段施工组织机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A.0.1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
工程项目名称:新建吉林至珲春铁路客运专线工程施工合同段:JHS-Ⅳ标编号
新建吉林至珲春铁路客运专线工程
(GDK172+152-DK176+847.92 路基工程)路基与桥涵(隧道)过渡段施工方案
项目名称:新建吉林至珲春铁路客运专线工程
建设单位:长吉城际铁路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黑龙江中铁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吉图珲客专监理二标监理站施工单位:中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吉图珲客专JHS-Ⅳ项目部四工区
编制人:年月日
审核人:年月日
审定人:年月日
审批人:年月日
路基与桥涵(隧道)过渡段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编制依据
(1)《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1-2010/J 1147-2011
(2)《高速铁路路基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3)新建吉林至珲春铁路施工图路基设计大样图集《路基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设计图》吉珲大样图施路-04
二、工程概况
GDK172+152~DK176+847.92段路基全长4695.92m,本施工段落位于吉林省敦化市境内,前接西山隧道,后接大石头特大桥以填方、挖方形式通过。
本段路基过渡段形式包括路隧过渡段、堤堑过渡段、路涵过渡段及路桥过渡段四种形式。
过渡段位置统计如下:
三、设计文件说明
1. 路桥过渡段设计如图所示
2. 路涵过渡段设计如图所示
3.路堤与路堑设计如图所示
四、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及测量、检测仪器投入情况
1.施工人员情况:
为确保过渡段的顺利进行,中铁九局吉图珲项目部四工区路基架子队专门成立了过渡段试验段施工组织机构。
如表
管理机构成员
参加施工人员表
2.投入过渡段施工的机械设备
投入机械设备表
3.测量、检测仪器设备的配置
五、过渡段的施工准备
1.基底处理
对基底、基坑进行清理,做到基坑底部无先期施工中所产生的垃圾及松土(杂土)。
2.基坑回填
根据设计要求回填基坑,回填料采用级配碎石分层回填。
压实质量满足Evd≥30MPa。
3.测量放样
测放过渡段位置中线和填筑边线。
为保证路肩压实质量,放样时每侧按50cm加宽。
并根据技术交底放样出级配碎石(或非冻胀土)填筑范围。
六、施工方法
1.过渡段填筑一般规定
横向结构物两端的过渡段填筑应对称进行,并应与相邻路堤同步施工。
涵洞顶部两端大型压路机能碾压到的部位,其填筑施工与基床及基床以下路堤的填筑施工相同。
靠近横向结构物的部位,应平行于横向结构物进行横向碾压。
大型压路机碾压时,不得影响结构物的稳定。
横向结构物的顶部填土厚度小于1m时,不得采用大型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
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应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分层进行碾压,填料的松铺厚度不宜大于20cm,碾压遍数应通过试验确定。
掺入水泥的级配碎石混合料应在4h内使用完毕。
2.摊铺整平
根据试验段得出的施工松铺厚度进行摊铺。
使用推土机初平、平地机进行精平、人工配合,控制平整面无显著的局部凹凸,保证每一层填层的平整度及层厚的均匀,摊平过程中使用水准仪不断测量松铺厚度。
3.碾压
摊铺整平后,松铺厚度、平整度和含水量符合要求即开始碾压。
碾压时遵循先两侧后中间,先静压后弱振、再强振的原则进行碾压作业(速度控制在2~4km/h)。
碾压轮迹重叠不少于40cm,纵向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m;做到无漏压,无死角,保证压实均匀,并达到规定的压实质量要求。
碾压时采取从两侧向中心的顺序,纵向进退式碾压。
碾压顺序为:静压2遍,弱振碾压2遍,最后再静压2遍消除轮迹。
即:静压弱振静压。
碾压行驶速度开始时用慢速(宜为2—3km/h)最大速度不超过4 km/h。
4.覆盖养生:碾压结束后应用塑料布覆盖养生。
5.压实检测
检测要求
根据验标要求,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级配碎石填层的压实质量应按下表规定三项指标控制
检测数量:施工单位每过渡段每压实层抽样检验压实系数3点,其中距路基两侧填筑级配碎石边线1m处左、右各1点,路基中部1点。
每填高约30cm抽样检验动态变形模量3点,其中1点应靠近桥台后横向结构物边缘处;每填高约60cm检验地基系数2点,其中距路基填筑级配碎石边线2m 处1点,路基中部1点。
七、过渡段施工注意事项
1.过渡段路基填筑应与相邻路基工程同步施工。
2.过渡段与混凝土结构物连接时,应在结构物防水层与保护层完工、
圬工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施工。
填筑过程中,应保证桥台、横向结构物稳定、无损伤。
3.过渡段两侧及锥体填土应与过渡段级配碎石及相邻路基施工相协调,三者宜同步分层填筑,不能同步填筑时,应在填筑交界设置台阶,台阶坡度1:2,高度约0.6m。
避免交叉作业相互干扰。
4.过渡段两侧及锥体填土压实质量应符合验标要求。
八、质量保证措施
1.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以“开工必优”为起点,强化质量意识。
2.施工时严格按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
3.配齐有关人员,做到现场指挥、作业人员质量责任明确。
4.路基填筑时,严格控制填料质量及填料的含水量,并选择合适的压实时间。
5.在现场试验时,认真、及时地填写试验过程中的各类数据,以保证填方试验段成果的真实性、可靠性。
6.严格报检制度,对隐蔽工程检查项目必须及时报监理工程师检查。
7.虚心接受监理单位及业主提出的指导意见,积极请教完善质量保措施。
8.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健全岗位责任制,由技术熟练、经验丰富的职工从事技术复杂、难度大、精度高的工序或操作。
9.根据不同工艺特点和技术要求,选用满足施工要求的机械设备,健全各项机械管理制度,确保机械设备处于最佳使用状态。
10.各级技术人员应经常深入现场,坚持技术复核制度,采取有效的技
术管理手段提高工程质量。
对施工操作质量进行巡视检查,现场技术人员对施工全过程跟踪检查。
九、安全保证措施
1.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这一原则,提高安全意识,健全施工现场意外伤害应急预案,认真学习岗位安全职责和安全操作规程提高业务水平和劳动技能,树立安全生产、规范操作的思想,以防患于未然。
按施工规范严格操作规程,文明施工。
2.严格遵守国家、铁道部颁布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范和规范性的文件等的要求。
3.建立健全并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教育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完善安全保证体系,队部选配懂业务、事业心强、具有上岗资格证书和足够经验的安全工程师担任安全监督,责任到人,挂牌作业,及时发现工地不安全隐患,制止不符合安全规范的各种操作。
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执行,电力线路布设规范,严禁乱接电力线及违章作业,防止误触带电体、漏电伤人,施工危险地段使用安全电压。
设专人管理生产及生活区的供电线路,随时检查、维修电力设施。
场内的电路布置要规范化,电器开关设在防雨防晒的电器箱柜内,距离地面不小于1.5m。
5.施工技术交底的同时进行安全交底,按规定要求作业,作到组织、制度、措施三落实,确保作业区的安全。
6.所有的机械设备进行安全维护,要有安全操作防护罩和详细的安全操作要点。
7.实行各项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明确责任,把安全工作落实到每个人。
8.定期进行安全文明生产检查评比活动,提高全员安全生产意识。
9.施工现场设置安全宣传标语牌,危险地点设《安全牌》和《安全标志》,有人经过的坑洞夜间设置红灯示警。
在车队营区进出口设醒目安全警示牌及限速标志,作为安全宣传防范工作。
10.设立专职安全员并建立24小时旁站制度,及时纠正和消除施工中出现的不安全苗头。
11.对施工人员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知识的考核。
12.工地设立明显的安全警示牌和安全注意事项宣传栏。
13.各类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无证人员或非本机人员不得上机操作。
14. 生产管理以安全为中心,当生产进度与安全发生矛盾时,进度服从安全。
15.认真组织安全大检查,凡有不安全因素,立即指定专人限期解决。
16.施工过程中做好防洪工作,保证施工部位的安全。
十、环境保护措施
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的原则,严格遵照国家环保政策和建设单位对本工程环境保护的要求,争创“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标准”。
1.在机械化施工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噪音、废气、废水及尘埃等的污染,以保障人民的健康,运转中尘埃过大时要及时洒水。
2.填料运输过程中,对运输车辆的车斗加设挡土板,并用彩条布等遮盖,以防落土扬尘。
3.运输车辆必须限速行车,对车辆碾压的污迹及由车上散落路面的土石,要派人及时清除。
4.施工前做好场地临时排水系统,确保排水通畅并保证遇雨水时不浸
漫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