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与解析)

合集下载

2014年重庆市中考语文(B卷)试题含答案

2014年重庆市中考语文(B卷)试题含答案

狡 黠.(xi á)
头晕.目眩 (h ūn)
D .酝 酿.( ni àng)
亢.奋 (k àng)
瞻.前顾后 (zh ān)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 3 分)
A .那块白玉通体晶莹, 玲.珑.剔.透. ,仿佛是少女羊脂般细腻的皮肤,温润圆滑。
B .人粪如果与大自然和睦相处,必定会
北京初中数学周老师的博客: /beijingstudy
2014 年中考真题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25 分) (一)古诗文积累
8.古诗文默写。 ( 10 分,每空 1 分) [来源:Z§xx§]
(1)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诗经。关雎》 )
C.文章用“寒” “肃”“哀”等词,写出三峡的秋天充满了清幽秀丽之美。
D.本文多用对偶句,又兼用散句,使文章读起来收放有致,很有节奏感。
12. 如果你要去欣赏三峡的美景, 会选择哪个季节前往?请结合课文的内容说说理由。 答:
(4 分)
北京初中数学周老师的博客: /beijingstudy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统美德薪火相传。光明中学准备开展一次以“走进传统文化,传
承‘仁’之美德”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按要求完成任务。
【解读“仁”字】
(1)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我们可以通过“形”来推知“义”
。请你根据下面的文
字和右面的图片,推测“仁”字的本义。 ( 2 分)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 “仁,亲也,从人,从二。 ”“仁”指的是人与人之间
(4) 小桥流水,是江南古镇的风情;红装素 guǒ( ) ,是塞北原野的美景。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 ( 3 分)

重庆市部编版中考语文句式变换与仿写试题(附答案)

重庆市部编版中考语文句式变换与仿写试题(附答案)

重庆市部编版中考语文句式变换与仿写试题(附答案)一、初中语文句式变换与仿写1.下面是摘自网络的一段文字,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杜甫是家家户户都知道的诗圣,近日来却有两百余幅关于他的涂鸦图片在微博上疯传。

在这些对语文课本插图的“再创作”中,杜甫时而手扛机枪,时而身骑白马,时而脚踏摩托________不过,恶搞应该是有底线的。

印度人不会不恶搞泰戈尔,希腊人不会不恶搞柏拉图,而杜甫却没有得到国人应有的尊重。

“杜甫很忙”的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和反省。

(1)请用合适的成语替换划线的文字:________。

(2)横线上应加上的标点是________。

(3)根据上下文,修改划线的句子,使之符合文意。

【答案】(1)家喻户晓(2)……(省略号)(3)改为:印度人不会恶搞泰戈尔,希腊人不会恶搞柏拉图,而杜甫却没有得到国人应有的尊重。

【解析】【分析】⑴意思是每家每户都明白;谓人人皆知。

根据这个解释,很容易想到常用成语“家喻户晓”,应该说难度不大,⑵几个“时而”开头的句子构成排比句,最后的标点符号应该是省略号,表示并列和列举的省略。

⑶语病是否定不当,双重否定句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文段实际要表达的外国对名人的尊重,不会恶搞,所以两个分句个去掉一个“不”字,变成否定句。

故答案为:⑴家喻户晓⑵ ……(省略号)⑶改为:印度人不会恶搞泰戈尔,希腊人不会恶搞柏拉图,而杜甫却没有得到国人应有的尊重。

【点评】⑴本题考查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

答题时应注意,对关键性词语含义的理解。

一般来说,结合上下文,根据文章所提供的语言环境来理解词语在这个环境中的比喻义、象征义、指代义等。

⑵本题考查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答题时应注意,要求学生首先要掌握常见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然后结合例句识记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最后结合语境分析该使用什么标点符号。

⑶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

答题时应注意,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

部编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爱莲说》中考题(含答案)

部编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爱莲说》中考题(含答案)

《爱莲说》【重庆市A卷】三(二)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9—12题。

(15分)【甲】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犊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乙】爱莲说(节选)周敦颐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4分)⑴斯.是陋室斯.:.⑵可以调.素琴调.:.⑶陶后鲜.有闻鲜.:.⑷宜乎众.矣众.:.10.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4分)⑴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⑵莲之爱,同予者何人?11.甲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这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怀?(3分)12.两则选文均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试各举一例说明。

(4分)【答案】9.(4分)⑴这⑵调弄,这里指弹奏(只答“调弄”不给分)⑶少⑷多10.(4分)⑴苔痕碧绿,长到台阶;草色葱茏,映入帘里。

⑵对于莲花的喜爱,像(和)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每小题2分)11.(3分)安贫乐道(或“高洁傲岸”,意合即可)12.(4分)甲文“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2分);乙文“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分)【重庆市B 卷】二(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15分)爱莲说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4分)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染..:.⑵濯清涟而不妖妖..:.⑶香远益清,亭亭..净植亭亭..:.⑷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谓.:.10.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重庆市初三中考诗歌鉴赏语文试卷

重庆市初三中考诗歌鉴赏语文试卷

重庆市初三中考诗歌鉴赏语文试卷一、九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古诗阅读。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南征①杜甫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①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

此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

(1)这两首诗在体裁上都属于诗,《南征》押韵工整,押韵。

(2)请简要分析杜甫在两首诗中表达情感的异同。

2.阅读诗歌,完成以下问题。

南安军【宋】文天祥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不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1)请简要说明诗人“归乡如不归”的原因。

(2)第三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3)诗尾联“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别云间夏完淳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1)找出诗中表现国家沦陷的诗句并解释其意思。

诗句:________意思:________(2)首联“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采用了什么写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难在何处?(4)这首诗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写作背景相似,都是诗人在被押解途中所作,两首诗在思想感情上有何异同?请你简要分析。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潭上作张乔竹岛残阳映翠微①,雪翎禽过碧潭飞。

人间未有关身事,每到渔家不欲归。

【注】①翠微:青山。

(1)联系全诗,说说前两句的作用。

(2)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望江南·超然台作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1)上片写景,写登台时所见________、楼台、________、________、等________时节的郊外景色。

重庆市2014年中考语文B卷试题及答案(图片版)

重庆市2014年中考语文B卷试题及答案(图片版)

重庆市2014年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B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1)博(2)纤(3)逸(4)裹(4分,每字1分。

)2.(3分)D(A“斗”读“dǒu”B“僻”读“pì”C“晕”读“yūn”)3.(3分)D(别具匠心: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

)4.(3分)B(从结构和内容的照应方面思考。

)5.(3分)B(从含义方面思考。

)6.示例:母亲是一本散文书,一本以甘霖为墨、彩云为纸、博爱为笔抒写成的书,内涵厚重。

老人的康健、儿女的冷暖、家庭的温馨,一一由她用心血书写。

(4分,写出是一本怎样的书1分,扣住书的特点阐述清楚2分,语言通顺1分。

)7.(10分)(1)人与人相互亲爱。

(或“仁爱”)2分(2)示例:仁人志士、杀身成仁、仁至义尽、仁义之师、仁义道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2分,每个1分。

)(3)①爱亲人,孝敬父母;②无私地关爱他人;③热情地帮助人;④以宽广的胸怀待人(宽容)。

(3分,每点1分,答对3点即满分。

)(4)示例:素不相识,却出手相助。

不是亲人,却雪中送炭。

4年的电话倾谈,4年的嘘寒问为老人撑起幸福的蓝天。

(3分,结合事迹1分,写出了“仁”的具俸表现1分,语言通顺1 分。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8.(1)君子好逑(2)若出其里(3)背灼炎天光(4)天街小雨润如酥(5)赢得生前身后名(6)会挽雕弓如满月 (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8)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0分,每空1分。

)9.(1)“阙”通“缺”(缺口或断开) (2)飞奔的马(奔马) (3)急流(急流的水) (4)连接(连续)(4分,每个1分。

)lO.(1)在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包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不能通航。

(2)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

(4分,每小题2分)11.(3分)C(三峡的秋天充满了凄婉美。

)12.示例:我会在夏天去。

重庆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重庆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重庆市2009年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试卷语文(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

22 年来,酉阳乡村教师庞家奎用瘦弱的脊背,为南溪河对岸的孩子架起了一座求学之桥,没有让一个孩子辍(chuò)学。

B。

孔子、孟子、司马迁,这些先贤给我们建造的精神家园,淡泊如月下的高山流水,温馨(x īn)如春夜的清风明月。

C.为让所有中国人都远离饥饿.袁隆平执著不懈,苦心孤诣(zhǐ)地研究出了高产杂交水稻。

D.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又像一个忍俊不禁(jīn)的笑容,就耍绽开似的.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妖娆真谛仓茫风起云踊B.闲适禁固轩昂顾名思意C.解剖仰幕眷恋遮天敝日D.轻盈慰藉仿徨袖手旁观3。

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3 分)A 。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陶渊明这种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B.中学生读书,须对意蕴深刻的内容推敲细思。

不求甚解、图圈吞枣的态度是断不可取的. C。

我们不要为一棵树木而放弃了整片森林,为一朵鲜花而放弃了整春天。

读书也是这样,不要处处死抠字句,又是不求甚解,反而收获颇丰。

D。

有些书是你人生的导师,必须精读;有些书是你人生的伴侣,必须随身;有些书则是你人生中的过客,只须匆匆一瞥,不求甚解、粗观其貌即可。

4.下面语段划线处都有语病.清加以改正。

(4 分)①“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四位一体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新格局的局面正在我市形成。

创作和发送红色短信已蔚然成风.②巴渝文化、红岩文化,都是创作红色短信的源流,而激励重庆人创作就是激发重庆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

③通过开展送红色短信,我们可以④在发展文化和传承文化的同时,进一步提升重庆市民的素质。

(l)第①处词语赘余,应删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②处搭配不当,应将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

2014年重庆市中考语文(A卷)参考答案

2014年重庆市中考语文(A卷)参考答案

2014年重庆市中考语文(A卷)参考答案1-4.DCBC5.②不同品行之人对待读书亦有不同的态度③不同的读书方法亦不同(4分,每处2分,意合即可)6.答案略(3分,其中能体现词语的灵活运用,包括词性、语体色彩、感情色彩等,2分;语句通顺1分。

)7.(11分)(1)现在人们汉字书写能力降低(或“人们常常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其原因在于过分依赖键盘,手写机会不多。

(3分,现象2分,原因1分)(2)示例:出——翻过两座“山”,总会找到出路。

愧——“心”中有“鬼”,自然残惭愧。

海——牵手“每”一滴“水”,凝聚一个浩瀚的梦。

您——把“你”放在“心”上,因为重要,因为尊重。

协——要“办”成一件“十”分成功的大事,必须靠大家共同努力。

(3分。

对字作合适的拆分1分;能适当生发,赋予其意义2分)(3)①罗——萝;晕——荤。

②示例:叔叔,您好!菜品公示栏上你们不小心写错了两个字,“萝卜”的“萝”字和“荤菜”的“荤”字上面都是个草字头,建议你们改过来。

(5分。

其中第①小题2分,每字1分;第②小题3分,称呼得当1分;表意清楚1分,没有具体指出错字如何修改不扣分;语言得体1分)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一)古诗文积累(10分)8.(1)参差荇菜钟鼓乐之(2)其不善者而从之(3)长河落日圆(4)最是一年春好处(5)马作的卢飞快(6)芳草鲜美,落英缤纷(7)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0分,每句1分,错一字该句不得分)(二)文言文阅读(15分)9.(1)通“缺”,缺口(或“中断”)(2)上(或“漫上”)(3)快(4)延长(4分,每小题1分)10.(1)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2)雪白的激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4分,每句2分)11.(3分)A(文章写四时之景,顺序是先写夏,再写春冬,最后写秋)12.示例:(1)山高水急三峡奇,四时美景等着你(2)山奇水清四时好,三峡每经忘不了(4分,体现三峡的特点2分,朗朗上口2分)三、现代文阅读(40分)(一)20分13.未见父母之前兴奋(或“高兴”)、急切和担忧(答“害怕、沮丧、忐忑不安”亦可),见到父母后有兴高采烈转为委屈。

重庆市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

重庆市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

重庆市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姓名:得分:一、语文知识及运用(29分)1.下列句子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A.傍晚,伫.(zhù)立南山一棵树观景台,眺望渝中半岛,华灯初放,灯火辉煌,五光十色,各色灯饰令人目不暇接,如临仙境。

B.我们可以陶醉于现代物质生活的美好幸福,但不能沉湎.(miǎn)与麻将、扑克等玩物丧志的赌博里,使青春韶华如水逝去。

C.一条小河拦住了去路,在紧挨着河岸的地方,舒适地蜷.(quán)伏着撑渡船人的茅屋。

D.自我呱.(guā)呱落地之日起,我的父母总会举着我的小手跟不同的人热情地打招呼。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迂回啜泣凝视决处逢生B.嶙峋峭壁训诫心惊肉跳C.扒窃饥寒桑梓禄禄终生D.朗润咀咒酝酿多姿多彩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方渔政执法船依法在本国管辖海域进行正常巡航,这是无可厚非....的。

B.每当展望未来,我就会浮想联翩....,仿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就在眼前,祖国大地到处都是一片繁荣景象。

C.实现“富民兴渝”是伟大的事业,要靠重庆人民长期地艰苦奋斗,不可能一挥而就....。

D.朝天门位于渝中半岛的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城门原题有“古渝雄关”四个大字,入夜灯火通明,倒映江中,如临仙境,美不胜收....。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他是个训练成绩很拔尖的士兵,在各科竞赛中多次频繁获奖。

B.通过为期三个月的市容环境整治,使老城区的面貌焕然一新。

C.为满足广大游客的需要,华夏旅行社设计并开通了20余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D.直辖以来,重庆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经济总量、城市面貌、人均收入、环境质量都有较大提升和改善。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智取生辰纲》选自《水浒》,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试卷 第1页(共22页)语文试卷 第2页(共8页)绝密★启用前重庆市2014年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倔.(ju è)强 阔绰.(chu ò) 叱咤.(ch à)风云B .慨.(k ǎi )叹 澎湃.(b ài ) 销声匿.(n ì)迹 C .饶恕.(sh ù) 狡黠.(ji é) 迥.(ji ǒn g )乎不同 D .静穆.(m ù)梦寐.(m èi )味同嚼.(ji áo )蜡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慢慢品味生活,你会发现,回味无穷....的生活,就在那如水的平淡中。

B .清晨,千万缕金光洒向水面,那一池带着露珠的娇艳睡莲,尽态极妍....。

C .一场春雨之后,雪白的梨花漫山遍野,绽放出五彩缤纷....的美丽。

D .拿到最新的一期《读写舫》,我迫不及待....地读起来,一篇篇精美的文章让我爱不释手。

3.下列句子中比喻不贴切的一项是(3分)( )A .梦像一片雪花,在空中飘舞,想抓住它,它却已经融化了。

B .仲春时节,清风送爽,我们走在山路上,脚步像踩在棉花上一样轻快。

C .月色下的荷塘中,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D .清脆的泉声,婉转的鸟声,嗡嗡的蜂声,微风轻吹树叶声,汇成悦耳的交响曲。

4.“不要以为快乐是自私的,当我们快乐的时候,我们就播种快乐的种子。

”该句放入下面语段中最恰当的一处是(3分)( )(A )人是可以独自快乐的,因为人的感觉不相通。

(B )既然没有人能代替我的切肤之痛的苦恼,也就没人能指责我们的独自快乐。

(C )我们把快乐传染给周围的人,我们善待周围的世界。

(D )从这个意义上说,快乐不仅仅是一种情绪,更是一种德行。

5.一位同学读了培根的《谈读书》,做了一则读书笔记,请你帮他在②③处分别填上一个句子来概括后文内容。

(要求:用自己的话概括;句式不限)(4分)①读书价值颇多: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②______________: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

③______________: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

6.灵活运用词语,能使表达新颖活泼。

请你参照下面示例中加点词的用法,自选一个词语,写一句话。

(要求:体现词语的灵活运用;不得选用示例中加点的词)(3分)示例1: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鲁迅《社戏》) 示例2:喝了几天,痛快了几天,哥们..了几天。

(阿成《黑龙江的山很多了》) 选词:____________写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综合性学习(11分)近日,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全国总决赛在北京开赛,再次引起了人们对汉字应用和文化传承的关注。

请你参加下面与汉字有关的活动,按要求完成任务。

(1)探究材料请探究下面材料反映出的社会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写出你探究的结果。

(3分) 材料:张女士的工作就是与文字打交道,她一向认为自己的文字功底还不错。

在键盘上打字如飞的她,手写的机会越来越少,常常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字也没有以前写得漂亮了。

在观看“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过程中,她也拿出纸笔,在主考官念题后开始答题。

令张女士深受打击的是,两轮听写下来,每轮14个词,她最好的情况是写对了一半。

应该指出的是,社会上类似张女士这样的现象并非个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趣解汉字请你仿照示例,从备选汉字中选择一个,进行趣解。

(3分) 示例1:劣——做事偷懒,“少”出了“力”,成绩自然比别人差。

示例2:碑——“卑”微的“石”头,被赋予了神圣的使命,就执著地站立了一生。

备选汉字:出 愧 海 您 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规范用字学校食堂的菜品公示栏上有如下内容: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此--------------------卷--------------------上--------------------答--------------------题--------------------无--------------------效------------今日菜品素菜2元:炒白菜、炖罗卜……晕菜3元:青椒肉丝、木耳肉片……①请改正公示栏中的两个错别字: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

(2分)②就上面的错别字,你准备给食堂师傅提出来,请他们改正。

你将怎么说?(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一)古诗文积累。

(10分)8.古诗文默写填空。

(10分,每空1分)(1)________________,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

(《诗经·关雎》)(2)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__________。

(《论语》十则)(3)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

(王维《使至塞上》)(4)________________,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5)________________,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6)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7)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自己不畏奸佞、推行新法的决心,显示了高瞻远瞩的气概。

(二)阅读《三峡》一文,完成文后9~12题。

(15分)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1)略无阙.处()(2)夏水襄.陵()(3)不以疾.也()(4)属引.凄异()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层次清楚,先写山,后写水;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四时景色。

B.文中写山,突出了连绵不断、雄奇险拔、遮天蔽日的特点。

C.“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写出了三峡水流的迅急。

D.文章用“寒”“肃”“凄”“哀”数字,便将三峡秋季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12.三峡风光,美不胜收。

为了更好地宣传三峡,请你根据本文内容,写一则广告词。

(要求:体现三峡特点,朗朗上口,20字以内)(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现代文阅读(40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17题。

(20分)喜旺的年谷凡①窗外飘着雪花,有几片有意无意地落到喜旺的身上。

雪花越飘越多,不一会儿,树上和房子上落了白白的一层。

喜旺注视着飘落的雪花非常沮丧。

是的,他害怕,特别特别害怕这场雪下大。

如果下大了,许多的地方又会不通车。

②噼里啪啦,一阵鞭炮声传来,听响声,这鞭炮是世界家放的。

再有几天就要过年了,肯定是世界的爸爸妈妈从外面回来了。

这几年,只要谁的爸爸妈妈从外面打工回来,语文试卷第3页(共22页)语文试卷第4页(共22页)语文试卷 第5页(共22页)语文试卷 第6页(共8页)到家后总是要先放一挂鞭炮。

③喜旺的爸爸妈妈今年过年也是要回来的。

自从他知道爸爸妈妈要回来过年的那天起,就天天数日子,兴奋得睡不着觉。

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四……终于熬到了腊月二十八,一大早喜旺就起床了,等他把早饭做好,天空居然飘起了雪花。

④喜旺今年9岁了,上小学三年级。

本来不是农忙时,早上他是不用做早饭的,可今天他高兴,也想让奶奶高兴。

奶奶60多岁了,而且还有高血压,平日里,这个家里只有喜旺和奶奶两个人。

⑤一边做早饭,喜旺一边想着爸爸妈妈会给自己带什么礼物。

老实说,他什么都不想要,只要爸爸妈妈能回来过年,他就高兴。

有一次同学诬陷他偷书,喜旺和这个同学打了起来,结果被罚站。

喜旺觉得自己非常委屈,他特别想念爸爸妈妈。

⑥雪越下越大,喜旺的心越揪越紧,他真想上去用身体挡住天上那个下雪的口子,让雪不要再下了。

“喜旺,你爸爸妈妈回来了,快去接哟!”是隔壁二爷的声音。

喜旺顾不上丢下手中的书本,转身冲出大门……⑦喜旺一口气跑到村东头的那条路上,路上安安静静,连爸爸妈妈的影子也没有。

就在喜旺忐忑不安的时候,远远地,有两个人影从路的另一头走来……喜旺兴高采烈地迎着那两个人跑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