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复垦方案

合集下载

土地复垦复绿实施方案

土地复垦复绿实施方案

土地复垦复绿实施方案一、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的发展,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日益增多,土地的破坏和荒芜现象也日益严重。

为了保护土地资源,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实施土地复垦复绿计划势在必行。

二、目标。

1. 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提高土地资源的综合效益。

2. 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增加土地的生态功能。

3. 加强土地资源保护意识,推动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三、实施方案。

1. 制定土地复垦复绿规划,明确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向和保护措施。

2. 加大土地复垦力度,对荒地和废弃地进行整治和改造,实现土地的再利用。

3. 推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提高土地的灌溉和排水能力,增加土地的产出。

4. 加强土地生态修复,采取植树造林、草原恢复等措施,提高土地的生态功能。

5. 完善土地复垦复绿政策,建立健全土地资源保护和利用激励机制,引导社会资金参与。

四、保障措施。

1. 加强政府管理,建立健全土地资源监测和评估体系,加强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2. 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占用土地资源行为的打击力度,保障土地资源的合法利用。

3. 增加财政投入,加大对土地复垦复绿工程的投入,确保土地复垦复绿计划的顺利实施。

4. 强化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公众对土地资源保护和复垦复绿工作的认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氛围。

五、效果评估。

1. 建立土地复垦复绿效果评估体系,定期对土地复垦复绿工程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监测。

2. 统计土地资源的复垦复绿面积和效益,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实施方案。

3. 加强对土地资源的动态监测和调查研究,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建议,确保土地复垦复绿工作的持续推进。

六、结语。

土地复垦复绿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实质性的成效。

希望通过本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能够有效推动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加美好的家园。

农村土地复垦实施方案

农村土地复垦实施方案

农村土地复垦实施方案引言中国的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逐渐下降,同时城镇化进程加快,导致农村闲置土地的数量不断增加。

为发展乡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土地利用率,中国政府不断推进农村土地复垦工作,实施各种方案,取得了诸多成果。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农村土地复垦的实施方案。

方案一:肥沃土地再利用由于中国农村存在大量的耕地闲置问题,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政府可以将这些闲置的耕地投入生产。

首先,政府可以将这些土地征收,并将其分配给当地的农民。

其次,政府可以加大对农地交流的扶持力度,通过支持农民组织合作社,培养现代农业企业,提高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方案二:耕地三化耕地三化(三化即改造化肥、细化作物品种、机械化),是指农村地区通过使用高效、低成本的农业技术,改进现有种植方式,减少人力成本,提高农业产出。

化肥主要是指农业生产中的化肥,细化作物品种则是将相似品种做进一步的细化以增加产量和防病效果等。

机械化是指设计和生产农业机械设备,提高耕作效率,降低耕作成本。

这些方案能够大大提高耕地的产出效率,进而提高农民的收入。

方案三:集约化利用土地集约化利用土地是指通过集约化的方式,让土地发挥其最高的经济效益。

集约式利用土地可以实现土地的多元化经营,既有基础农业,又有蔬菜、水果、林果、花卉、养殖等非生活性农业,以此更好地发掘农业的价值。

当然,为了保证效益,也是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和人力物力的。

方案四:农村土地流转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农村地区,将农村的闲置或低效农田在法律、合同约定和协商的前提下由集体或个人出租或出售给其他农业经营单位。

农村土地流转有助于完成农地的优化配置,使我们的土地资源更好地发挥作用。

结论农村土地复垦实施方案有很多,但总的来说,目的都是为了使闲置土地再次利用,实现农民的增收和乡村经济的发展。

政府可以通过多种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让农民和农业收益得到提高。

土地复垦施工方案(3篇)

土地复垦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工程概况1.1 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土地资源日益紧张。

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土地复垦工作。

本项目旨在通过土地复垦施工,将废弃土地、闲置土地及低效利用土地恢复为可利用的土地资源。

1.2 项目目标本项目土地复垦施工目标如下:(1)将废弃土地、闲置土地及低效利用土地恢复为可利用的土地资源;(2)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耕地面积;(3)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平衡;(4)降低土地复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1.3 项目范围本项目土地复垦施工范围包括以下内容:(1)废弃土地复垦;(2)闲置土地复垦;(3)低效利用土地复垦;(4)土地整理与开发。

二、施工准备2.1 组织机构成立土地复垦施工项目部,负责施工组织、协调和管理。

项目部下设施工、技术、质量、安全、物资、财务等部门。

2.2 施工队伍选择具有丰富土地复垦施工经验的专业队伍,确保施工质量。

施工队伍需具备以下条件:(1)具有土地复垦施工资质;(2)施工人员具备相关技能和经验;(3)施工设备先进、齐全。

2.3 施工材料根据施工方案,采购所需施工材料,包括土方、砂石、水泥、钢筋、木材等。

材料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2.4 施工设备根据施工方案,配置施工设备,包括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压路机、搅拌机、混凝土泵等。

2.5 施工方案编制根据项目特点、施工条件等因素,编制土地复垦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流程、施工工艺、施工质量标准等。

三、施工工艺3.1 废弃土地复垦(1)清除地面垃圾、杂草等杂物;(2)对废弃土地进行平整,达到设计要求;(3)根据土壤性质,进行土壤改良;(4)种植适宜的植被,提高土地利用率。

3.2 闲置土地复垦(1)调查闲置土地现状,分析原因;(2)根据闲置土地特点,制定复垦方案;(3)进行土地平整、土壤改良;(4)实施土地复垦工程,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3.3 低效利用土地复垦(1)调查低效利用土地现状,分析原因;(2)根据低效利用土地特点,制定复垦方案;(3)进行土地平整、土壤改良;(4)实施土地复垦工程,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土地复垦方案

土地复垦方案
❖ 6 土地复垦义务人和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单位应对方案的真 实性和科学性负责.
二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程序
1 前期工作
1.1 资料收集 收集复垦区及周边自然地理、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土
地利用现状与权属、项目基本情况等与复垦项目有关的资料。
1.2 野外调研 实地调查复垦区土壤、水文、水资源、生物多样性、土
4.1.3 拟损毁土地预测
❖ 1)确定拟损毁土地的预测方法,预测拟损毁土地 的方式、类型、面积及损毁程度。
❖ 2)生产服务年限较长的生产项目需分时段和区段 预测土地损毁的方式、类型、面积、程度,并结 合对土地利用的影响进行土地损毁程度分级。
❖ 3)分级应参考国家和地方相关部门规定的划分标 准。
如:可根据塌陷深度 和裂缝大小所进行的 分析。
地利用、土地损毁等情况. 针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采集土壤样品。 对复垦区已损毁未复垦的土地,应查清损毁范围、程度与面积;对己
复垦的土地,应调查复垦所采用的主要标准和措施以及复垦效果. 调查收集项目周边地区可借鉴的复垦工程案例。 野外调查应采集相应的影像、图片资料,并做文字记录.
二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程序
4 编制复垦方案
依据方案协调论证结果,确定土地复垦标准,优化工程设计,完善工程 量测算及投资估算,细化土地复垦实施计划安排以及费用、技术和组织管理 保障措施,编制详细土地复垦方案。
三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内容
❖1 前言 ❖2 编制总则 ❖3 项目概况 ❖4 土地复垦方向可行性分析 ❖5 土地复垦质量要求与复垦措施 ❖6 土地复垦工程设计及工程量测算 ❖7 土地复垦投资估算 ❖8 土地复垦服务年限与复垦工作计划安排 ❖9 土地复垦效益分析 ❖10 保障措施
❖2.3 编制依据 应包括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标准规范、技

什么是土地复垦方案

什么是土地复垦方案

什么是土地复垦方案引言在人类对土地不断进行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大量的土地被破坏和废弃。

为了使这些废弃土地重回生产利用状态,保护生态环境,土地复垦方案应运而生。

本文将探讨土地复垦方案的定义、意义以及实施的步骤和措施。

1. 土地复垦方案的定义土地复垦方案,简称复垦方案,是指对废弃、破坏或未利用的土地进行修复、恢复和重新利用的计划和措施。

通过调查研究、采取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使废弃土地在经济、社会、生态方面重新焕发生机,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 土地复垦方案的意义土地复垦方案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生态环境保护废弃和破坏的土地常常伴随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通过复垦方案,可以对污染土壤进行治理和修复,恢复土地的自然生态系统,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2.2 资源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有限的,通过复垦方案可以使废弃的土地重新得到利用,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持续发展。

同时,复垦方案也有助于节约其他资源的消耗,如水资源、能源等。

2.3 经济发展复垦方案可以使废弃土地恢复生产力,增加产值和就业机会,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增长。

2.4 社会效益通过复垦方案,可以改善当地居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提升当地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和品质。

3. 土地复垦方案的实施步骤要实施一项有效的土地复垦方案,需要经过以下步骤:3.1 调查评估首先需要对目标土地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评估,了解其实际情况和问题所在,为制定复垦方案提供可靠的数据和信息。

3.2 制定复垦方案在调查评估的基础上,制定可行的复垦方案。

方案应包括恢复目标、实施步骤、资源需求、时间计划等内容,确保方案的可实施性和可持续性。

3.3 实施复垦方案按照制定的方案,组织实施复垦工作。

工作内容包括土地治理、植被恢复、水资源管理等,需要采用合适的技术和方法进行。

3.4 监测和评估复垦方案实施后,需要定期进行监测和评估。

通过指标分析和实地考察,评估复垦效果和问题,为后续改进提供依据。

土地复垦实施方案

土地复垦实施方案

土地复垦实施方案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土地资源的逐渐减少和不可持续利用现象日益严重。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土地复垦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

本文将介绍土地复垦的概念、必要性以及实施方案。

一、土地复垦的概念和意义土地复垦,指通过人工或自然手段,将被污染或废弃的土地恢复到原有的或新的可利用状态的过程。

土地复垦的意义在于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通过有效的土地复垦,可以改善土地的生态功能,增加土地的经济价值,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

二、土地复垦的必要性1. 生态环境保护:土地污染和废弃可能导致生态环境破坏,影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土地复垦可以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系统,减少环境风险。

2. 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合理复垦土地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农田面积,改善耕地质量,增加粮食产量。

3. 经济发展推动:土地复垦可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4. 土地规划和管理:通过土地复垦,可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合理规划土地资源,推动城市化进程。

三、土地复垦的实施方案1. 调查评估:对需复垦的土地进行详细调查和评估,了解土壤性质、污染程度、复垦成本等相关信息,为后续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2. 制定目标和计划:根据调查评估结果,制定明确的复垦目标和详细的实施计划。

包括复垦范围、时间表、资源需求等方面的考虑。

3. 土壤修复:根据土壤特性和污染程度的不同,采用适当的土壤修复技术。

包括生物修复、化学修复和物理修复等方法,以恢复土壤的肥力和可利用性。

4. 植被恢复:通过种植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促进土壤水分保持和防止水土流失。

同时,植物还可以吸收有害物质和改善空气质量。

5. 监测和评估:在复垦工作进行的过程中,进行定期的监测和评估,了解复垦效果和状况,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6. 宣传和教育:开展土地复垦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土地复垦的认识和重视,增强大众的环保意识。

土地复垦实施方案

土地复垦实施方案

土地复垦实施方案土地复垦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在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开发、工业化进程加快的同时,土地资源的耗尽和环境破坏问题也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问题,本文提出土地复垦实施方案。

二、目标和原则1.目标:通过土地复垦工作,实现土地资源的恢复和再利用。

2.原则:以科学规划、合理利用、生态恢复为基础,坚持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模式。

三、实施步骤1.土地复垦前期工作a.土地调查:对需要复垦的土地进行详细调查,包括土地类型、质量、受污染程度等方面。

b.环境评估:对复垦土地的环境问题进行评估,包括土壤污染、水质问题等。

c.制定复垦计划:根据土地调查和环境评估结果,制定详细的复垦计划,包括复垦目标、实施步骤等。

2.土地复垦实施阶段a.土地改造:对受污染或破坏的土地进行改造,包括土壤修复、植被恢复等。

b.水质治理:对复垦土地周边的水质问题进行治理,包括水体净化、水源保护等。

c.生态建设:促进土地复垦后的生态系统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包括植物引种、野生动物保护等。

3.土地复垦后期工作a.监测评估:对复垦后的土地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确保复垦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b.科学管理:建立土地复垦管理制度,加强对复垦后土地的科学管理和保护。

c.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土地复垦工作的认识和参与度。

四、附件1.土地调查报告2.环境评估报告3.复垦计划书4.监测评估报告五、法律名词及注释1.土地复垦:指对受污染或破坏的土地进行修复和恢复,使其恢复原生态状态或新的有效利用状态的过程。

2.环境评估:对某一工程、项目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测、评估和管理的过程。

3.科学管理: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土地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和保护的措施。

土地复垦要做哪些方案

土地复垦要做哪些方案

土地复垦要做哪些方案1. 环境调查和土地评估在进行土地复垦之前,首先需要进行环境调查和土地评估。

环境调查可以了解土地的自然环境、气候、地质情况等,评估土地的复垦潜力和可行性,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和风险。

2. 土壤改良和修复土地复垦的一个重要方案是土壤改良和修复。

土壤改良主要包括改善土壤结构、调整土壤酸碱度和养分含量等。

可以采用深翻、添加有机肥料、施加适量的化肥和微量元素等措施,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抗逆性。

3. 绿化和植被恢复绿化和植被恢复是土地复垦的重要方案之一。

可以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进行绿化,以恢复土地的植被覆盖和生态功能。

可以采用种子播撒、苗木移植和人工造林等方法进行绿化。

4. 水资源管理和利用根据土地复垦的具体情况,进行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是必要的。

可以建设小型水库、修建水渠和排水系统,以供植物生长所需的灌溉或排水。

同时,需要注意合理利用水资源,避免浪费和水土流失。

5. 农业和林业开发土地复垦后,可以进行农业和林业的开发。

根据土地的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的农作物和树种进行种植。

可以采用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的方式进行种植,以保护土地和环境。

6. 生态旅游和休闲农业土地复垦后,可以考虑发展生态旅游和休闲农业。

可以开发一些以自然景观、农田、农庄为特色的旅游项目,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体验农业生产和参与农村活动,增加农民的收入。

7. 生态环境监测和管理在土地复垦后,需要进行生态环境监测和管理,以确保土地复垦效果的持续性和可持续发展。

可以建立监测网格,监测土地的植被覆盖、土壤质量、水质等指标,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8. 教育和培训土地复垦后,需要进行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和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

可以开展培训课程,传授土地复垦的相关知识和技术,提高他们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土地复垦工作的顺利进行。

9. 社会参与和协作土地复垦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社会各方的参与和协作。

可以组织农民、学者、政府和企业等各界力量,共同参与土地复垦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内容和格式)
(封面)
****项目
土地复垦方案
报告书
项目单位:
编制单位:
年月日
1
项目名称:
项目单位
(个人):
单位地址:
联系人:
电话:
送审时间:
2
编制单位及人员基本情况
3
目录
1 总则 (5)
1.l 编制目的 (5)
l.2 编制原则 (5)
1.3 编制依据 (5)
l.4 目标 (6)
1.5 服务年限 (6)
1.6 主要计量单位 (6)
2 项目概况 (6)
2.1 项目简介 (6)
2.2 项目所在地区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概况 (7)
2.3 项目区内土地利用现状 (7)
2.4 项目生产工艺流程 (7)
3 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 (7)
3.l 已破坏土地现状 (7)
3.2 拟破坏土地预测 (7)
3.3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8)
3.4 土地复垦可行性评价 (8)
3.5 复垦标准 (8)
4 预防控制与复垦措施 (8)
4.1 预防控制措施 (8)
4.2 工程技术措施 (8)
4.3 生物化学措施 (8)
5 土地复垦工程设计及工程量测算 (9)
5.1 工程设计 (9)
5.2 工程量测算 (9)
6 土地复垦投资估(概)算测算 (9)
7 土地复垦效益分析 (9)
8 土地复垦工作计划安排 (9)
9 保障措施 (9)
10 成果要求 (10)
附件:土地复垦方案报告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为加强土地复垦工作,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依据土地复垦相关法律法规,指导和规范有复垦任务的生产建设单位编制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制定以下编制要求。

1 总则
1.l 编制目的
按照“谁破坏、谁复垦”的原则,将生产建设单位的土地复垦目标、任务、措施和计划等落到实处;为土地复垦的实施管理、监督检查以及土地复垦费征收等提供依据。

l.2 编制原则
根据当地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按照经济可行、技术科学合理、综合效益最佳和便于操作的要求,结合项目特征和实际情况,体现以下复垦原则:
(一)源头控制、预防与复垦相结合;
(二)统一规划,统筹安排;
(三)因地制宜,优先用于农业。

1.3 编制依据
(一)《土地管理法》、《土地复垦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
(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复垦专项规划等有关规划;
(三)地方性土地复垦相关法规;
(四)国家有关土地复垦政策性文件;
(五)《土地复垦技术标准》、《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间使用)等技术标准。

5
l.4 目标
通过编制土地复垦方案,明确土地复垦目标,主要包括: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减少的破坏土地面积、土地复垦面积(包括农用地、耕地面积)、土地复垦率和其它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指标等。

1.5 服务年限
生产项目复垦方案服务年限原则上为生产年限或采矿许可证有效期或其剩余年限;建设项目原则上为项目建设期限。

1.6 主要计量单位
面积:公顷;平方公里
长度:米;公里
体积:立方米
产量:吨;万吨;千瓦
单价:万元/公顷;元/吨
金额:万元(人民币)
2 项目概况
2.1 项目简介
生产项目简述项目名称、位置、隶属关系、企业性质、矿种、生产开采方式、生产规模与能力、生产服务年限或剩余使用年限、矿区范围、用地规模及土地权属关系等。

建设项目简述项目名称、位置、隶属关系、工程类型、投资规模、建设期限、项目范围、用地规模及土地权属关系等。

6
2.2 项目所在地区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概况
自然环境概况:包括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质、土壤、植被等。

社会经济状况:包括总人口、农业人口、人均耕地、农民收入等经济发展指标。

2.3 项目区内土地利用现状
主要包括土地类型、数量、质量、权属和登记发证情况,重点说明耕地的数量和质量、主要农作物及生产情况等。

2.4 项目生产工艺流程
介绍项目对土地可能造成破坏的环节、顺序以及破坏方式等。

开采矿产资源的生产项目,还应介绍生产工艺流程、资源赋存形式与分布状况等。

3 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
3.l 已破坏土地现状
项目区内已破坏现状与土地复庭情况,重点说明因挖损、坍塌、压占、污染等各种原因造成的土地破坏范围、地类、面积和程度等;。

3.2 拟破坏土地预测
根据项目或工程类型、生产建设方式、工艺流程或项目工程安排等,阐述拟破坏土地的预测依据和方法,测算不同时段或区段因挖损、塌陷、压占等破坏土地的范围、地类、面积和程度等。

7
3.3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分析预测因土地的破坏对地表、地下水、土壤、生物等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3.4 土地复垦可行性评价
根据对破坏土地的调查和预测,按照土地复垦的要求,对破坏的土地进行适宜性评价,对土地复垦进行类比分析,提出土地复垦技术路线和方法,合理确定土地复垦最佳方案。

3.5 复垦标准
根据可行性分析结果,按照复垦用途,明确复垦后的土地及其道路、灌溉渠系等配套工程设施所应达到的标准。

4 预防控制与复垦措施
4.1 预防控制措施
按照“统一规划、源头控制、防复结合”的原则,根据项目特点、生产方式与工艺等,阐明拟采用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4.2 工程技术措施
阐明拟采用的各项土地复垦工程和技术措施。

4.3 生物化学措施
阐明拟采用的恢复植被、改良土壤与提高地力等生物和化学措施。

8
5 土地复垦工程设计及工程量测算
5.1 工程设计
根据确定的土地复垦任务以及复垦后土地的用途和标准等,对已破坏或拟破坏的土地进行复垦工程设计。

5.2 工程量测算
根据土地复垦工程设计,测算复垦工程量,并提出测算依据。

6 土地复垦投资估(概)算测算
根据土地复垦工程设计、工程量测算和单位工程量投资定额标准等,测算土地复垦投资估(概)算总额和单位面积投资额,并提出测算依据。

7 土地复垦效益分析
分析土地复垦后预期达到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8 土地复垦工作计划安排
根据项目特征和生产建设方式等实际情况,结合工程进度安排和生产建设活动对土地破坏的阶段性或区位性特点,划分复垦工作阶段,确定每一阶段或每一区段的复垦目标、任务、计划及资金安排等。

对生产年限超过5年的生产项目,原则上以每5年为一个复垦工作阶段。

单独选址的线性工程建设项目要求以县(市、区)为单位,分区段说明土地复垦的目标;任务、计划和投资安排等。

9 保障措施
9
简述实施土地复垦的组织管理、技术、资金等各项保障;昔施及公众参与情况。

10 成果要求
(1)方案文本
《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文本。

(2)附图
项目区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
破坏土地现状及预测分析图(建设项目以县(市、区)为单位提供本图);
土地复垦规划图(应体现土地复垦责任范围、总体布局及实施计划);
矿产资源赋存分布及开采工艺流程图(采矿项目提供);
以上附图比例尺不小于1:10000。

建设项目位置图(单独选址的线性工程建设项目提供;比例尺应符合线性工程建设项目工程设计要求)。

(3)附表
土地复垦工作计划安排表;
土地复垦投资估(概)算汇总表。

(4)其它
土地复垦所涉及的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人对本方案的意见等。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