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的发育评价与干预

合集下载

评价婴幼儿生长发育的指标

评价婴幼儿生长发育的指标

评价婴幼儿生长发育的指标
婴幼儿生长发育是指孩子从出生到3岁期间身体和智力发育的过程。

评价婴幼儿生长发育的指标通常包括身高、体重、头围、胸围、身长等生物医学指标以及婴幼儿的行为、语言、认知等心理社会指标。

身高和体重是最常使用的生物医学指标。

身高可以反映骨骼生长情况,而体重可以反映脂肪和瘦体重的分布情况。

在评价婴幼儿身高和体重是否正常时,常用的方法是计算体重指数(BMI)。

BMI是一个数值,由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得到。

根据BMI值,可以判断孩子是否偏瘦、正常或超重。

头围、胸围和身长也是常用的生物医学指标。

头围可以反映婴幼儿的脑部发育情况,胸围可以反映肺部、心脏和其他器官的生长情况,而身长可以反映整体身体生长情况。

这些指标与年龄进行比较,可以判断孩子的生长发育是否符合正常范围。

除了生物医学指标,婴幼儿的行为、语言、认知等心理社会指标也是评价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

这些指标通常与孩子的年龄和阶段相对应。

例如,3个月大的婴儿通常可以抬头,6个月大的婴儿可以翻身,1岁的婴儿可以走路等。

这些行为发展的进程可以反映出孩子的认知和运动能力的发展情况。

此外,孩子的语言和社交技能的正常发展也是
评价其发育的重要指标。

总的来说,评价婴幼儿生长发育的指标应该是多维度的。

医学指标和心理社会指标相结合,可以全面地评价孩子的整体生长发育情况。

对孩子的生长发育进行评价和监测,可以及早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确保孩子健康成长。

儿童生长发育评估

儿童生长发育评估

儿童生长发育评估标题:儿童生长发育评估引言概述:儿童生长发育评估是评估儿童在身体和认知方面的发展情况,对儿童的健康和成长至关重要。

通过及时的评估可以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确保儿童健康成长。

一、生长发育评估的重要性1.1 早期发现潜在问题生长发育评估可以帮助早期发现儿童可能存在的生长问题,如生长迟缓、发育迟缓等,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1.2 了解儿童健康状况通过评估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可以了解其健康状况,及时发现患病迹象或其他潜在问题。

1.3 为干预提供依据生长发育评估结果可以为医生、家长和教育者提供依据,制定相应的干预计划,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

二、生长发育评估的方法2.1 体格测量通过测量身高、体重、头围等指标,评估儿童的生长情况,判断是否存在生长迟缓或肥胖等问题。

2.2 发育里程碑观察儿童的发育里程碑,如抬头、翻身、爬行、行走等,评估其发育是否正常。

2.3 发育问卷利用标准的发育问卷,了解儿童的发育情况,包括语言、认知、社交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三、生长发育评估的指导原则3.1 个体化评估根据儿童的年龄、性别、家庭背景等因素,进行个体化的评估,避免一刀切的评估方法。

3.2 定期评估建议定期对儿童进行生长发育评估,以了解其发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干预措施。

3.3 多学科合作生长发育评估需要医生、护士、教育者等多学科合作,共同制定干预计划,确保儿童的健康发展。

四、生长发育评估的影响因素4.1 遗传因素儿童的生长发育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家族史中是否存在生长问题也会对评估结果产生影响。

4.2 环境因素生长发育评估还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营养状况、生活习惯等,这些因素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

4.3 疾病因素某些疾病或疾病的治疗也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评估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

五、生长发育评估的应用5.1 早期干预通过生长发育评估,可以及早发现问题并采取干预措施,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5.2 教育指导生长发育评估结果可以为家长和教育者提供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儿童的需求,促进其发展。

儿童早期干预对婴幼儿发育的意义探讨

儿童早期干预对婴幼儿发育的意义探讨

儿童早期干预对婴幼儿发育的意义探讨儿童早期干预是指在孩子出生后不久,对其进行全面的身心发育评估,并给予必要的早期干预措施,以促进其健康成长和发育的过程。

婴幼儿时期是人类生命中最重要的发展阶段,对于婴幼儿期间的发育情况进行干预,能够对婴幼儿后期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就儿童早期干预对婴幼儿发育的意义进行探讨。

儿童早期干预对婴幼儿发育的意义在于能够及早发现和干预婴幼儿的发育障碍。

许多婴幼儿在生长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发育问题,如运动发育迟缓、语言发育延迟、社交能力不足等。

通过儿童早期干预,能够及早发现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从而避免问题的进一步恶化,提高儿童的发育水平。

儿童早期干预对婴幼儿发育的意义在于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在幼儿期,孩子的身心发育非常迅速,通过适当的早期干预措施,能够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锻炼他们的运动能力、语言能力、认知能力和社交能力,从而全面促进儿童的发育。

儿童早期干预对婴幼儿发育的意义在于提高其自信心和自理能力。

通过早期干预,能够帮助儿童克服一些发育问题所带来的困难,提高其自信心,同时通过训练和指导,培养其自理能力,使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独立和自主,有利于其全面的成长和发展。

儿童早期干预对婴幼儿发育的意义在于降低其将来出现一些行为和心理问题的风险。

一些研究表明,儿童时期出现的一些发育问题可能会影响其将来的行为和心理发展,如学习困难、注意力缺陷过动障碍、抑郁症等。

通过早期干预,能够有效降低这些问题的发生风险,为婴幼儿的未来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儿童早期干预对婴幼儿发育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早期干预,能够及早发现和干预儿童的发育问题,促进其全面发展,提高其自信心和自理能力,同时降低其将来出现行为和心理问题的风险。

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加强对儿童早期干预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儿童生长发育评估

儿童生长发育评估

儿童生长发育评估标题:儿童生长发育评估引言概述:儿童生长发育评估是评估儿童身体生长和发育状况的重要方法,对儿童的健康和发育至关重要。

通过科学的评估方法,可以及时发现儿童的生长问题,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促进其健康成长。

本文将从身高、体重、头围、生长曲线和营养状况等方面介绍儿童生长发育评估的相关内容。

一、身高的评估1.1 测量方法:儿童身高的测量一般采用身高尺和测量仪器进行,要求儿童站直、头部贴近测量仪器,双脚并拢,身体挺直。

1.2 正常范围:根据儿童的年龄和性别,参照相应的生长曲线,可以判断儿童的身高是否正常。

1.3 异常情况:如果儿童身高明显偏离正常范围,可能存在生长发育问题,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评估。

二、体重的评估2.1 测量方法:儿童体重的测量一般采用体重秤进行,要求儿童脱去外衣,站在秤上,保持平衡。

2.2 正常范围:根据儿童的年龄和性别,参照相应的生长曲线,可以判断儿童的体重是否正常。

2.3 异常情况:如果儿童体重明显偏离正常范围,可能存在营养不良或肥胖问题,需要及时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

三、头围的评估3.1 测量方法:儿童头围的测量一般采用软尺进行,要求围绕头部最宽的部位进行测量。

3.2 正常范围:根据儿童的年龄和性别,参照相应的生长曲线,可以判断儿童的头围是否正常。

3.3 异常情况:如果儿童头围明显偏离正常范围,可能存在颅内压增高或颅内疾病问题,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

四、生长曲线的评估4.1 概念介绍:生长曲线是根据大量儿童的生长数据绘制的曲线,可以反映儿童的生长发育水平。

4.2 应用意义:通过对比儿童的生长曲线,可以及时发现生长问题,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

4.3 注意事项:在进行生长曲线评估时,要考虑儿童的生长环境、遗传因素等因素,综合评估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

五、营养状况的评估5.1 评估方法:营养状况的评估一般包括身高体重指数、体脂肪含量等指标。

5.2 正常范围:根据儿童的年龄和性别,参照相应的营养评估标准,可以判断儿童的营养状况是否正常。

婴幼儿保健——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及评估

婴幼儿保健——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及评估

婴幼儿保健——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及评估一、应用生长发育图监测婴幼儿体格生长生长发育监测(growth monitoring)是一种适合于家庭和社区儿童保健人员使用的婴幼儿保健措施。

它是利用一张绘有0~2岁正常儿童体重曲线的生长发育监测图,由家长或社区儿童保健人员定期为婴幼儿称量体重,再把历次的体重值标记在监测卡上,以观察婴幼儿体重曲线的增长趋向,从而判断婴幼儿的营养状况,使家长和社区儿童保健人员能及时发现异常,早期采取干预措施,达到预防营养不良,增强儿童体质的目的。

二、定期健康检查、预防常见病根据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实行儿童定期健康检查,可系统地了解其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及早发现缺陷和疾病,以早期进行矫治和治疗。

(一)定期健康检查的时间和次数根据年龄越小,生长发育越迅速的规律,小于6个月的婴儿每1~2月检查一次,大于6个月的婴儿,每2~3月一次;1~2岁幼儿每半年检查一次;3~6岁儿童每年检查一次,这种定期健康检查简称“四二一”体检。

(二)定期健康检查的内容:1.健康情况询问:包括出生史、喂养史、生长发育史、预防接种及疾病史等;2.体格生长测量与评估:测量指标包括身高、体重、头围、胸围、上臂围、腹部皮下脂肪厚度等。

也可根据当地情况及项目,选取检查指标,但至少要测量身高、体重;再根据测量数据,评估儿童体格生长状况;3.血红蛋白测定:在6个月、1岁、2岁、3岁各测一次,有条件的可加测血清铁蛋白和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或锌卟啉,对铁缺乏症做出诊断;4.精神神经发育检查(早期筛查神经精神问题):婴幼儿的神经精神发育十分迅速,而正常和异常之间并又没有一条截然的分界线,因此早期的神经精神偏离在临床上很难判断。

通过神经精神发育筛查,可评估婴幼儿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发育,早期发现智能发育偏离正常的现象,及时分析诸因素(遗传或环境因素),及早进行训练、矫治,以促进智能发育潜能的发挥。

常用的方法,如丹佛智力筛查测验(DDST)、贝利智力测验等,可半年或一年筛查一次;5.全身各系统的体格检查:根据需要而定;6.其它辅助检查:健康检查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应做相应及时的辅助检查。

儿童生长发育评估

儿童生长发育评估

儿童生长发育评估引言概述:儿童生长发育评估是一项重要的工具,用于评估儿童的身体和智力发育情况。

通过对儿童的身高、体重、头围等指标进行测量,以及观察其运动、语言和认知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可以帮助医生和家长了解儿童的健康状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一、身体指标的评估1.1 身高的测量:身高是评估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

医生通常使用身高测量仪来测量儿童的身高,并将其与同龄儿童的平均值进行比较,以确定儿童是否存在生长迟缓的情况。

1.2 体重的测量:体重也是评估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指标之一。

医生会使用体重秤来测量儿童的体重,并将其与同龄儿童的平均值进行比较,以确定儿童是否存在体重过轻或过重的问题。

1.3 头围的测量:头围是评估儿童脑部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

医生通常使用软尺来测量儿童的头围,并将其与同龄儿童的平均值进行比较,以确定儿童的脑部发育是否正常。

二、运动能力的评估2.1 基本动作的掌握: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逐渐学会一些基本的运动技能,如爬行、坐立、站立和行走等。

医生会观察儿童是否能够熟练掌握这些基本动作,并与同龄儿童进行比较,以评估儿童的运动能力。

2.2 精细动作的发展:除了基本动作外,儿童还会逐渐学会一些精细动作,如握笔、剪纸和系鞋带等。

医生会观察儿童是否能够熟练掌握这些精细动作,并与同龄儿童进行比较,以评估儿童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发展情况。

2.3 运动技能的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会逐渐学会一些复杂的运动技能,如跑步、跳跃和投掷等。

医生会观察儿童是否能够熟练掌握这些运动技能,并与同龄儿童进行比较,以评估儿童的运动能力和协调性。

三、语言能力的评估3.1 语言理解能力:医生会观察儿童是否能够理解简单的语言指令,如“拿给我”或“坐下”。

通过观察儿童对语言指令的反应,可以评估儿童的语言理解能力是否正常。

3.2 语言表达能力:医生会观察儿童是否能够用简单的词语或句子表达自己的意思。

通过观察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评估儿童的语言发展是否正常。

幼儿发展评价标准

幼儿发展评价标准引言概述:幼儿发展评价标准是对幼儿在各方面发展情况进行评估和监测的依据,有助于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指导幼儿教育和幼儿保育工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幼儿发展评价标准的相关内容。

一、身体发展1.1 幼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评估幼儿的身高、体重、头围等生长指标,了解幼儿的生长发育是否正常。

1.2 运动能力:评估幼儿的大肌肉和小肌肉协调能力,包括跑步、跳跃、抓握等动作。

1.3 健康状况:评估幼儿的身体健康状况,包括体温、食欲、睡眠等方面。

二、认知发展2.1 认知能力:评估幼儿的观察能力、记忆力、逻辑思维等认知能力,了解幼儿的智力水平。

2.2 语言发展:评估幼儿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包括词汇量、语法结构等方面。

2.3 注意力和集中力:评估幼儿的注意力和集中力水平,了解幼儿在学习和活动中的表现。

三、社交情绪发展3.1 社交能力:评估幼儿与他人相处的能力,包括合作、分享、沟通等方面。

3.2 情绪管理:评估幼儿的情绪表达和情绪管理能力,了解幼儿对情绪的认知和处理方式。

3.3 自我认知:评估幼儿对自己的认知和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评价、自我控制等方面。

四、审美与艺术发展4.1 艺术表现:评估幼儿在绘画、手工、音乐等方面的表现能力,了解幼儿的审美水平。

4.2 创造力:评估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包括创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

4.3 艺术鉴赏:评估幼儿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了解幼儿的审美情趣。

五、自理能力5.1 日常生活技能:评估幼儿的自理能力,包括穿衣、洗脸、刷牙等日常生活技能。

5.2 卫生习惯:评估幼儿的卫生习惯,包括洗手、整理玩具、保持环境整洁等方面。

5.3 社会适应能力:评估幼儿在社会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包括与他人相处、礼仪规范等方面。

结语:幼儿发展评价标准是对幼儿全面发展情况的评估和监测,有助于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指导幼儿教育和幼儿保育工作。

通过对幼儿的身体、认知、社交情绪、审美与艺术、自理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可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婴儿发育程度的判断标准

婴儿发育程度的判断标准婴儿发育程度是指婴儿在生理、心理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水平。

准确判断婴儿发育程度对于早期发现和干预发育迟缓或异常的婴幼儿非常重要,因此,医学界建立了一套科学的评估标准,用于判断和监测婴儿的发育水平。

1.生长和体重增长:婴儿生长和体重增长是判断婴儿发育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常情况下,婴儿出生后前三个月体重应该每个月增长约200-250克,三个月到六个月每个月增长约150克,六个月到一岁每个月增长约80-100克。

此外,婴儿头围和身长也是衡量婴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

2.手眼协调:婴儿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是观察其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发育的重要指标。

在0-3个月的婴儿中,他们会开始注意到自己的手,但目标还不是很明确。

3-6个月的婴儿可以追视物体,并尝试抓住物体。

6-9个月的婴儿已经可以较好地运用双手,准确地抓取物体。

9-12个月时,婴儿已经可以玩转各种物品,例如用勺子吃饭、装糖果盒等。

3.视觉发展:婴儿的视觉发展是判断其大脑和视觉系统发育的重要指标。

0-3个月的婴儿可以看到物体的轮廓和运动,但对与远处物体的注视不太能持久。

3-6个月时,婴儿可以更清晰地看到远处的物体,并且开始注视面部特征。

6-9个月时,婴儿的眼动范围扩大,可以更好地追踪运动物体。

9-12个月时,婴儿开始表现出更强的视觉关注能力,并可以用手指指出物体。

4.社交和语言发展:婴儿的社交和语言发展是评估其认知和心理发育水平的重要指标。

0-3个月的婴儿会通过哭声和微笑来表达需求和情感。

3-6个月时,婴儿开始发出咿呀声,能够对亲近的人做出回应。

6-9个月时,婴儿可以通过模仿咿呀声和嘴巴动作来与人互动。

9-12个月时,婴儿开始发出简单的音节和单词,并对亲近的人有明确的感知。

5.运动发展:婴儿的运动发展表明其神经和肌肉系统的发育情况。

0-3个月的婴儿会做出踢腿和挥手的动作。

3-6个月时,婴儿开始能够维持坐姿,并尝试翻身。

6-9个月时,婴儿可以独立坐起来,并尝试爬行。

儿科实习护士心得体会呵护婴幼儿健康需要注意的几点

儿科实习护士心得体会呵护婴幼儿健康需要注意的几点儿科实习是每位护士专业学习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对于未来的儿科护士而言。

在实习期间,我深切体会到呵护婴幼儿健康的重要性,并学到了一些需要注意的关键点。

本文将从发育评估、喂养、心理支持以及安全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分享。

1. 发育评估儿科实习护士首先要学会进行婴幼儿的发育评估。

通过掌握儿童的正常发育规律,我们可以及早发现异常情况并给予针对性的干预。

为此,我们需要掌握儿童各个年龄段的发育里程碑和发育评估工具,并能正确运用。

2. 喂养儿童的喂养是保证其健康成长的关键环节。

儿科实习护士应了解婴幼儿的喂养需求和各个年龄段的饮食规律,确保提供足够的营养。

除了掌握不同喂养方式的技巧外,我们还需要留意并尊重婴幼儿的食欲和饮食习惯。

对于难以进食或有喂养问题的儿童,我们应当及时与医生或其他护士沟通,以便制定适当的喂养计划。

3. 心理支持儿科实习护士需要给予婴幼儿和其家属充分的心理支持。

儿童在医院环境中可能感到不安和恐惧,因此我们应用温暖的语言和亲切的态度与他们进行有效沟通,让他们感到被关心和被理解。

同时,对于家长,我们也要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支持和解释相关医疗知识,使他们能更好地配合治疗。

4. 安全措施婴幼儿的安全是我们首要考虑的问题。

儿科实习护士必须熟悉并严格遵守儿童安全规定。

例如,在移动婴儿时,我们应使用正确的姿势和手法,保护他们的头颈部。

此外,睡眠时要确保婴幼儿的睡眠环境安全,避免窒息风险。

当然,各种医用设备的正确使用和维护,也是确保患儿安全的重要一环。

总结起来,在儿科实习中,作为一名护士,我们需要关注儿童的发育评估、喂养、心理支持和安全措施等方面。

只有全面关心和呵护婴幼儿的健康,我们才能为他们在医院期间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通过亲身实习经历,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并将持续不断地努力学习和完善自己的技能,为儿童健康付出更多。

通过这一段实习经历,我被儿科护理的重要性深深触动。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致力于成为一名优秀的儿科护士,为每个婴幼儿的健康保驾护航。

婴幼儿发育迟缓的干预策略与效果评价

婴幼儿发育迟缓的干预策略与效果评价婴幼儿发育迟缓指的是婴幼儿在身体和认知发展上相比同龄人出现滞后和延迟的情况。

这种情况对婴幼儿的全面发展和生活质量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及早干预婴幼儿发育迟缓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有哪些有效的干预策略可以帮助婴幼儿克服发育迟缓呢?这也是我们要探讨的问题。

首先,婴幼儿发育迟缓可能涉及到身体上和认知上的问题。

在身体发育方面,适当的运动和体能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运动可以促进婴幼儿的肌肉发展和骨骼强化,同时也有助于改善他们的协调性和平衡感。

例如,爬行对于促进婴幼儿的整体发育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起核心力量和身体平衡。

此外,游泳也是一种很好的运动方式,可以加强婴幼儿的肌肉力量,并且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功能。

除了身体上的干预,认知发展的干预也是必不可少的。

婴幼儿的大脑在早期的发育阶段是非常敏感的,利用这个时期进行适当的刺激可以显著改善他们的认知能力。

有很多方法可以进行认知发展的干预,例如玩具选择、益智游戏和音乐启蒙等。

在玩具选择方面,婴幼儿应该选择适合他们年龄的玩具,这些玩具可以刺激他们的感觉器官和认知能力。

益智游戏可以帮助婴幼儿提高注意力、记忆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音乐启蒙不仅可以培养婴幼儿的音乐兴趣,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和认知能力。

除了对婴幼儿进行身体和认知发展的干预,心理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

婴幼儿发育迟缓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是一种挫败和沮丧的体验,因此家长和护理者需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鼓励。

通过与婴幼儿的亲密互动,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可以帮助他们克服焦虑和不安,并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此外,建立一个支持网络也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可以与其他有经验的家长和专业人士进行交流,获取更多的信息和支持,从而更好地帮助婴幼儿克服发育迟缓。

然而,干预的效果评价也是必不可少的。

因为每个婴幼儿的发育情况是不同的,所以针对不同婴幼儿的干预计划也应该有针对性。

在评价干预效果时,可以通过观察和量表等方法来评估婴幼儿的发育进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
粗大运动发育上的差异
3% 10% 25% 50% 75% 90% 97%
独坐 4.6 5.2 5.8 6.4 7.2 8.1 9.3

9.7
10.7
11.8
12.8
14.2
15.8
18.4
33
语言发育上的差异
3% 10% 25% 50% 75% 90% 97%
单个字(男) 8.7 10.0 11. 6 12.4 15.0 18.0 21.9
的反应。 40周会拽妈妈以引起注意,会挥手表示
再见。 44周时会伸手或抬脚来配合穿衣和穿鞋。 1岁时不再把东西经常放入嘴里。
28
语言1
出生时会哭。 2个月会笑出声,会发单个元音,如“阿、衣、
乌”。 3-4月可以发出辅音m,k,g,p,b。 6个月能发bababa,dadada等连续叠音,叫名字
能回头。 8月说baba,dada,mama无特指,会模仿发声。 10月会叫爸爸妈妈,能理解“不”,会摆手表
示再见等。
29
语言2
一岁能说2-3个字。 15月能听懂简单指令,如坐下、过来等。 18月能说出几个有意义的词,能听懂并指出身
体部位。 2岁能说简单句。 3岁会报全名,知道性别,知道2种颜色,会说
5
运动发育的顺序
从头至尾(cephalocaudal) 弥漫广泛的运动(自发运动)--(自主运
动)--精细有意义的运动
6
7
自发性全身运动(general movement)
胎儿与小婴儿存在 以复杂多变流畅的粗大运动为特征。 小幅的圆周运动(fidgety movements)
6-9周开始,15-20周消失。 当自发性全身运动的失去复杂多变流畅
55
歌谣,会数数到10,能分辨位置和方向,如能 执行“把球放在椅子下面”等指令。
30
二、小儿发育上的个体差异
31
小儿发育过程有几种
整个发育过程中,都处于平均水平 最初是平均水平,以后增快 最初是平均或较快水平,以后落后 各个领域均处于发育较快的水平 有些领域发育较快,有些较慢 各个领域均处于发育落后的水平 原来发育落后,以后转为平均或较快水平 发育过程出现暂停
20世纪初/ Binet----第一种智力测验方法 Gesell---第一种发育量表
1933年Bayley发育量表 1954年Griffiths发育量表 1967年Denver发育筛查量表
3
一、婴幼儿的正常发育
4
发育的一般规律
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发育的顺序一样 发育的速度不同
发育分离现象 (developmental dissociation)
抓物。 36周开始能以拇食指捏取小丸。 48周才能手臂悬空捏取。
22
23
搭积木
15月:搭2-3块积木
18月:搭4块积木
2岁: 搭7块积木,模仿搭火车无烟囱
2岁半:搭9块积木,模仿搭火车有烟囱
3岁: 搭10块积木,模仿搭桥,
照样画圆、十字
4岁: 模仿搭门
5岁: 搭台阶(6块)
41
42
43
44
45
46
四、发育迟缓的干预
原则: 1、早期发现,早期干预 2、患儿为中心的训练 3、家庭为中心的训练 4、康复与教育相结合
47
大脑功能重建的条件
具体功能性目标而非抽象性目标 反复强化 具有兴趣性 具有挑战性 社会交流性 觉醒度
48
丹佛发育筛查测验DDST 盖塞尔发展量表Gesell 绘人测验 瑞文标准推力测验SPM 斯坦福-比内智力测验 韦克斯勒学龄儿童智力量表 WISC 韦克斯勒学龄前儿童智力量表 WPPSI
0-6岁,筛查 0-3岁 5-12岁
5岁半至成人 3-18岁 6-16岁 4-6岁
52
基本概念-诊断分级1
10
11
俯卧位
正常足月儿俯卧位时,头偏向一侧,膝屈曲于 腹之下,骨盆高耸。
4周下颏能短暂离开床面。 8周头能抬起。 12周头与胸抬起,肘支撑,下肢完全伸展。 16周头与胸抬起,腕部支撑。 24周胸与上腹抬起,手支撑,肘完全伸展。可
由俯卧翻身至仰卧位,再过一月能由仰卧翻身 至俯卧位。 28周能单手负重。
12
13
牵拉坐起
新生儿牵拉坐起头完全后滞。 20周牵拉坐起时头不再后滞。 24周牵拉坐起时肘先屈曲并抬头。
14
坐位
新生儿扶坐圆背。 8周扶坐时头能短暂竖立。 12周扶坐竖头略前倾并偶有点头样晃动。 16周扶坐时仅腰部以下弯曲。 20周扶坐竖头稳定,转身或移动头无晃动。 24周在硬实的平面上能手支撑坐。 28周在硬实的平面上能直背独坐1分钟。 32周能独坐10分钟以上。 36周独坐很稳,双手可自由玩耍,容易地由坐
的特征,以及fidgety movements不出现或 质量异常均为异常表现。
8
粗大运动的发育
俯卧悬空位
俯卧位
仰卧位
牵拉坐起
翻身
坐位

站和走
楼梯
9
俯卧悬空位
足月儿缺乏头控制,在胸腹托起悬空时, 头下垂。
6周头能短暂抬起,至躯干同一水平。 8周头能持续抬起,并超过躯干水平。
20周能主动抓握,把东西放进嘴里。
24周能抓住脚趾玩。
28周时脚趾能放在嘴里,能将一只 手中的玩具换到另一只手中。
40周能以手指去触物。能容易的松 手丢掉手中物,喜欢往地上扔东西。 21
手抓握形式
20周开始为手掌尺侧抓握方积木。 28周转为桡侧抓握。 32周时能以拇指与其它的数指相对
17
18
19
运动发育规律
反射整合到反应形成 一般到特殊 从头到尾方向 从近端到远端 对称到非对称
20
精细运动的发育
4周内大多数时间双手呈握拳状。
8周时手常打开。
12周能握住放在手中的玩具。
16周两手能凑在身体中线处一起玩。 能主动够玩具,但手常伸过目标物。 能摇晃手中的摇铃。
婴幼儿的发育
评价与干预
1
小儿发育医学的定义
从出生到发育成熟的整个过程中, 体格、运动、认知、情感、个性等方面 都在不停的变化着,小儿发育医学就是 研究其正常规律及异常变化的科学。
2
发育研究的历史
1787年德国的tiedemann第一次详细记录了一 个小儿的发育史
1877年达尔文详细记述了他自己小孩的发育情 况
• 智力低下(mental retardation,MR) 1. 18岁以前(发育过程中)出现 2. IQ<70 3. 社会适应能力低下 4. 用于5岁以上
50
流行病学
最常见的严重影响患儿生活质量的神经 系统疾病
患病率为1%-3% 男:女=1.5:1 一半以上病因不明
51
诊断量表
6岁: 搭台阶(10块)
24
视觉
新生儿短暂注视眼前物,能追视达中线位。 8周时追视能过中线,并能缓慢垂直追视。 12周能即刻发现移向胸前之物,能沿环形追视。 16周时能注意到移动到双脚前方的物体,能跟
随180度弧线。 3-4个月前,两眼可能不协调,追视时可呈跳
跃式,非平滑移动。 12-24周的小儿仰卧时会注视自己的手(盲儿
4级
53
基本概念-诊断分级2
级别 一级智力残疾 二级智力残疾 三级智力残疾 四级智力残疾
分度 极重度 重度 中度 轻度
IQ 20或25以下
社会适应能力 极重度适应缺陷
20~25或25~30 重度适应缺陷
35~50或40~55 中度适应缺陷
50~70或55~75 轻度适应缺陷
1986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五类“残疾标准”中关于智力残疾分级 54
也有相同的动作)。在智力落后的小儿该行为 常持续超过24周,应警惕。
25
听觉
出生时因鼓室无空气,听力差。 生后3-7日听觉已相当良好。 新生儿期对铃声等刺激会有短暂反应,
如自发活动的抑制,或伴随眼睁大,皱 眉,怪相等面部表情改变。3月时头转向 声源方向。
26
一般理解 1
新生儿在妈妈对他说话时,会紧盯着妈妈。新 生儿在睡眠与困倦中有时微笑。
智力低下的分级标准
美国临床分 类
教育分类
AAMD 智力水平
边缘
朦胧 愚笨 白痴
学习低下
边缘
可教育的 可训练的
全护
轻度 中度 重度
极重度 斯坦福-比内智力测验
IQ范围
69~84 52~67 36~51 20~35
<19
智力年龄 成年以后 (岁)
AAMD 适应行为水

13
8~12
1级
3~7
2级
0~3
3级
6周后出现所谓社交性的笑,在与其说话、对 视、呵痒等各种情形下可诱发微笑。
8周时能笑出声。 12周时喜欢看周围的人和物,看到玩具会兴奋。 20周时常会对着自己镜中的影像笑,开始认生。 24周当妈妈准备抱他时,会伸出手臂。
27
一般理解 2
28周喜欢玩藏猫猫游戏。 32周会尝试够远处的物品,会做出“不”
单个字(女) 8.6 9.8 11.5 12.3 14.6 17.3 20.1
34
三、发育测验方法
婴幼儿发育筛查 Denver developmental screening test, DDST/Denver-II
婴幼儿发育诊断 Gesell developmental scale Bayley developmental scale Griffth developmental scale Peabody developmental motor scal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