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 一般应用题(三)
小学五年级举一反三数学应用题

应用题(一)基础卷1、菜市场运来1520千克蔬菜,分别装在24个大筐和40个小筐中,已知两个大筐装的是蔬菜和3个小筐一样多。
每个大筐和每个小筐分别能装多少千克?2、一瓶油,连瓶重46千克,把油加到原来的3倍,连瓶重86千克。
原来瓶中有油多少千克?瓶重多少千克?3、一筐鲜鱼,连筐共重120千克,先卖出鲜鱼的一半,再卖出余下的一般,剩下的鱼连筐共重39千克。
原来筐里有鱼多少千克?4、有8盒糖果,如果从每盒中取出200克,那么8盒剩下的糖果正好等于原来的4盒的重量。
原来每盒糖果有多少克?5、某超市有5筐大米,如果从每个筐重取出60千克,那么5个筐里剩下的大米正好是原来的3筐。
原来每个筐里装多少千克大米?6、有6筐梨,每筐梨的个数相等。
如果从每筐重取出30个,那么6筐梨剩下的个数的总和比原来的2筐梨多24个,原来每筐有多少个?提高卷1、做一批玩具,原计划每天生产80个,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20个,结果提前1天完成任务。
原计划要生产多少个玩具?2、丽丽写毛笔字,计划每天写15个,实际每天多写5个,结果提前2天完成任务。
丽丽共要写多少个毛笔字?3、甲、乙两个修路队共同修一条路。
甲队每天修18米,乙队每天比甲队少修6米,结果甲队修完路的一半后8天乙队才修完另一半。
这条路共长多少米?4、有两袋大米,第一袋有100千克,第二袋有76千克。
从第一袋中取出几千克放入第二袋,才能使两袋大米的重量相等?5、兄弟俩各有书若干本,哥哥有60本,弟弟有36本,每天哥哥送给弟弟2本书,多少天后兄弟俩的书就一样多?6、小红、军军、小桦分别有44、16、51块巧克力,小红和小桦分别给军军多少块巧克力,他们三人才一样多?应用题(二)基础卷1、某修路队要修一条公路,计划每天修26米,12天修完,实际修路时先按计划修了3天,后来每天比计划多修13米,又修了几天才完成任务?2、师徒俩同时开始加工288个玩具,师傅每天加工36个,完成任务时,徒弟还加工4天才能完成现在任务。
《小学奥数》小学五年级奥数讲义之精讲精练第9讲 一般应用题(三)含答案

第9讲一般应用题(三)一、知识要点解答一般应用题时,可以按下面的步骤进行:1.弄清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2.分析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之间的关系,找出解题的途径;3.拟定解答计划,列出算式,算出得数;4,检验解答方法是否合理,结果是否正确,最后写出答案。
二、精讲精练【例题1】甲、乙两工人生产同样的零件,原计划每天共生产700个。
由于改进技术,甲每天多生产100个,乙的日产量提高了1倍,这样二人一天共生产1020个。
甲、乙原计划每天各生产多少个零件?练习1:1.工厂里有2个锅炉,原来每月烧煤5.6吨。
进行技术改造后,1号锅炉每月节约1吨煤,2号锅炉每月烧煤量减少了一半,现在每月共烧煤3.5吨。
原来两个锅炉每月各烧煤多少吨?2.甲、乙两人生产同样的零件,原计划每天共生产80个。
由于更换了机器,甲每天多做40个,乙每天生产的是原来的4倍,这样二人一天共生产零件300个。
甲、乙原计划每天各生产多少个零件?【例题2】把一根竹竿插入水底,竹竿湿了40厘米,然后将竹竿倒转过来插入水底,这时,竹竿湿的部分比它的一半长13厘米。
求竹竿的长。
练习2:1.有一根铁丝,截去一半多10厘米,剩下的部分正好做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框架。
这根铁丝原来长多少厘米?2.有一根竹竿,两头各截去20厘米,剩下部分的长度比截去的4倍少10厘米。
这根竹竿原来长多少厘米?【例题3】将一根电线截成15段。
一部分每段长8米,另一部分每段长5米。
长8米的总长度比长5米的总长度多3米。
这根铁丝全长多少米?练习3:1.某人过一个小山坡共用了20分钟,他上坡每分钟走80米,下坡每分钟走102米。
上坡路比下坡路少220米。
这段小坡路全长多少米?2.食堂里买来15袋大米和面粉,每袋大米25千克,每袋面粉10千克。
已知买回的大米比面粉多165千克,求买回大米、面粉各多少千克?【例题4】甲、乙两名工人加工一批零件,甲先花去2.5小时改装机器,因此前4小时甲比乙少做400个零件。
小学五年级数学应用题100道及答案

【导语】应⽤题是⼩学⽣们常常接触的数学题型,在做应⽤题的时候学⽣要按照⽼师所传授的知识耐⼼的分析,不同类型的应⽤题有着不⼀样的难度。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练习!希望能帮助到⼤家!⼩学五年级数学应⽤题100道及答案(⼀) 1、⼀堂数学课上,学⽣动⼿操作⽤了1/5⼩时,⽼师讲课⽤了3/10⼩时,其余的时间学⽣独⽴做作业,学⽣独⽴做作业⽤了多少时间? 把1堂课看做单位1,1-5分之1=5分之4,5分之4-10分之3=10分之8-10分之3=2分之1,答:2分之1学⽣写作业。
2、甲⼄两⼈按不同的天数轮流值⽇,甲四天⼀次,⼄六天⼀次,3⽉12⽇他们共同值⽇。
问下⼀次同时值⽇是⼏⽉⼏⽇? 4×6÷2=12天,12+12=24天,答:在3⽉24⽇他们共同值⽇。
3、⽤两种花,⽉季花54枝,百合花36枝,将他们配成花束,要求每种花在每束中同样多,最多可以配成多少束花?每束花中⽉季与百合各⽅多少只? 54÷18=3枝,36÷18=2枝答:最多可以配成18束花,束花中⽉季3枝,百合2枝。
4、有⼀列数,1,1,2,3,5,8,13,21,34····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都是他前⾯2个数的和,那么在前2008个数中有多少个奇数? 2008÷3=669组,669×2+1=1338+1=1339个,答:前2008个数中有1339个奇数。
5、进化⼩学有男教师9⼈,⽐⼥教师少45⼈,⼥教师占教师总数的⼏分之⼏? 9+45=54(⼈),45÷54=83.3% 6、⼩明看了⼀本120页的故事书,已经看了2/5,还剩下⼏分之⼏没有看? 1-2\5=3\5 7、1/7化成⼩数后,⼩数点第100位数字是⼏? 1\7=0.142857142857......第100位是8。
(14285是循环⼩数) 8、在两只同样的玻璃杯中各放⼊⽩糖10千克,然后再甲杯中放100克开⽔,⼄中放90克开⽔,哪⼀杯的糖⽔最甜?您能⽤学过的知识解释吗? 甲:100-10=90(千克),⼄:90-10=80(千克)(⽔越少糖越浓、所以⼄的糖⽔甜)⼩学五年级数学应⽤题100道及答案(⼆) 1、⼤卡车每⼩时⾏50千⽶,⼩汽车每⼩时⾏60千⽶,它们从相距660千⽶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经过⼏⼩时两车相遇? 2、两个⼯程队合铺⼀条长6600⽶的地下管道,甲队从东往西每天铺150⽶,⼄队从西往东每天铺的是甲的1.2倍,经过⼏天可以铺完? 3、甲、⼄两地相距350千⽶。
小学五年级奥数第9讲 一般应用题(三)(含答案分析)

第9讲一般应用题(三)一、知识要点解答一般应用题时,可以按下面的步骤进行:1.弄清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2.分析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之间的关系,找出解题的途径;3.拟定解答计划,列出算式,算出得数;4,检验解答方法是否合理,结果是否正确,最后写出答案。
二、精讲精练【例题1】甲、乙两工人生产同样的零件,原计划每天共生产700个。
由于改进技术,甲每天多生产100个,乙的日产量提高了1倍,这样二人一天共生产1020个。
甲、乙原计划每天各生产多少个零件?练习1:1.工厂里有2个锅炉,原来每月烧煤5.6吨。
进行技术改造后,1号锅炉每月节约1吨煤,2号锅炉每月烧煤量减少了一半,现在每月共烧煤3.5吨。
原来两个锅炉每月各烧煤多少吨?2.甲、乙两人生产同样的零件,原计划每天共生产80个。
由于更换了机器,甲每天多做40个,乙每天生产的是原来的4倍,这样二人一天共生产零件300个。
甲、乙原计划每天各生产多少个零件?【例题2】把一根竹竿插入水底,竹竿湿了40厘米,然后将竹竿倒转过来插入水底,这时,竹竿湿的部分比它的一半长13厘米。
求竹竿的长。
练习2:1.有一根铁丝,截去一半多10厘米,剩下的部分正好做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框架。
这根铁丝原来长多少厘米?2.有一根竹竿,两头各截去20厘米,剩下部分的长度比截去的4倍少10厘米。
这根竹竿原来长多少厘米?【例题3】将一根电线截成15段。
一部分每段长8米,另一部分每段长5米。
长8米的总长度比长5米的总长度多3米。
这根铁丝全长多少米?练习3:1.某人过一个小山坡共用了20分钟,他上坡每分钟走80米,下坡每分钟走102米。
上坡路比下坡路少220米。
这段小坡路全长多少米?2.食堂里买来15袋大米和面粉,每袋大米25千克,每袋面粉10千克。
已知买回的大米比面粉多165千克,求买回大米、面粉各多少千克?【例题4】甲、乙两名工人加工一批零件,甲先花去2.5小时改装机器,因此前4小时甲比乙少做400个零件。
五年级数学应用题专项练习III (166)

学校用200元购买图书,买科技书用去87元5角,买故事书用去32元零4分,还剩多少元
什么是朋友-朋友就是你可以精诚相待的人——西塞图
一件工程,甲队独做12天可以完成,甲队做3天后乙队做2天恰好完成一半,现在甲、乙两队合作若干天后,由乙队单独完成,做完后发现两段时间相等。则共用几天?
一支钢笔的价钱是பைடு நூலகம்支铅笔的4倍,小红买了1枝钢笔和3枝铅笔,共用去4.55元,一枝钢笔和一枝铅笔各多少元?
有一台机器,使用了一种类型的零件1000个,一周内报废的零件在本周末换新零件。在新零件中有10%在第一周末报废,有30%在第二周报废,有60%在第三周末报废,没有能使用四周以上的零件。问(1)新机器中必须在第二周末换新的零件的个数是多少?(2)新机器中必须在第三周末换新零件的个数是多少?
小学应用题练习作业
五年级应用题姓名:评分:
两包赈灾物品共重154千克,其中第一包比第二包的2倍少14千克,求两包赈灾物品的重量各是多少千克?
希望小学美术小组有25人,比航模小组的人数多1/4,航模小组有多少人?
虹光宾馆购进100条毛巾,每条6元.如果用这些钱购买8元一条的毛巾,可以买多少条?
一个教室的长是8米,宽是6米,高是4米。要粉刷教室的屋顶和四面墙壁,除去门窗和黑板面积25.4平方米,粉刷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六年级两个班的学生采集树种,一班45人,每人采集了0.13千克,二班36人共采集6.15千克,两个班一共采集多少千克?
把一块棱长是0.6米的正方形钢坯,锻成横截面面积是0.08平方米的长方体钢材,锻成的钢材有多长?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应用题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应用题一、小数除法应用题。
1. 一辆汽车2.5小时行驶150千米。
照这样计算,行驶450千米路程需要多少小时?- 解析:首先根据速度 = 路程÷时间,求出汽车的速度,即150÷2.5 = 60(千米/小时)。
然后再根据时间 = 路程÷速度,求出行驶450千米需要的时间为450÷60 = 7.5(小时)。
2. 5台织布机4.5小时织布108米,平均每台织布机每小时织布多少米?- 解析:先求5台织布机1小时织布的米数,108÷4.5 = 24(米),再求1台织布机1小时织布的米数,24÷5 = 4.8(米)。
3. 一个小数,如果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所得的数比原来增加了69.84,这个小数原来是多少?- 解析: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
设原来的小数为x,则移动小数点后的数为10x。
根据题意可得方程10x - x=69.84,即9x = 69.84,解得x = 7.76。
4. 有一批货物重37.5吨,一辆货车载重5吨,至少要运多少次才能运完?- 解析:根据次数 = 货物总重量÷货车载重量,37.5÷5 = 7.5次。
但是运输次数必须为整数,所以需要向上取整,即至少要运8次。
5. 服装厂做一件男上衣用2.5米布料,现在有42米布料,可以做多少件这样的男上衣?- 解析:根据件数 = 布料总米数÷每件上衣所需布料米数,42÷2.5 = 16.8件。
由于衣服件数为整数,所以只能做16件。
二、循环小数应用题。
6. 一个循环小数是0.35147,这个循环小数小数点后第20位上的数字是几?- 解析:该循环小数不是纯循环小数,要先确定循环节。
这里没有明确给出循环节,我们假设它是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为35147,5个数字一循环。
20÷5 = 4,刚好整除,所以第20位上的数字是循环节的最后一个数字7。
小学五年级数学应用题习题 (3)

小学应用题练习作业
五年级应用题姓名:评分:
有红、黄、白三种球共160个。如果取出红球的1/3,黄球的1/4,白球的1/5,则还剩120个;如果取出红球的1/5,黄球的1/4,白球的1/3,则剩116个,问(1)原有黄球几个?(2)原有红球、白球各几个?
爱达乐蛋糕房制一种生日蛋糕,每个需要0.32千克面粉。王师傅领了5千克面粉做蛋糕,他最多可以做几个生日蛋糕?
有两列火车,一列长200米,每秒行32米;一列长340米,每秒行20米。两车同向而行,从第一列车的车头追及第二列车的车尾,到第一列车的车尾超过第二列车的车头,共要几秒?
笑笑看课外书,第一天看全书的,第二天看了全书的,第三天看了全书的,三天后是剩下的多,还是看了多?
小朋友分苹果,如果每人分2个,就余16个,如果每人分5个,少14个,小朋友有多少个?
一个水果店有两筐单价相同的苹果,第一筐重45千克,第二筐重39千克,第二筐比第一筐少卖15元,两筐苹果各值多少元?两筐苹果共值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元?
张老师第一次到体育用品商店买了24套运动服,第二次又买了同样的运动服30套,第二次比第一次多付了510元。每套运动服多少元?
宝鸡到西安之间的距离为180千米,李老师的车以每小时80千米的速度从宝鸡到西安,王老师的车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从西安到宝鸡。(1)估计两人再何处相遇,请在图上标出。(2)两车相遇时李老师行驶了多远?
玲玲今年11岁,爷爷今年74岁。再过多少年,爷爷的年龄是玲玲年龄的4倍。
小刚读一本书,第一天读10页,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读5页,最后一天读40页正好读完。他一共读了多少天?
用5000千克小麦可以磨出面粉4250千克,求小麦的出粉率。
奥数五年级一般应用习题稍难

欢迎阅读第7周一般应用题(一)专题简析:一般复合应用题往往是有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数量关系交织在一起,有的已知条件是间接的,数量关系比较复杂,叙述的方式和顺序也比较多样。
因此,一般应用题没有明显的结构特征和解题规律可循。
解答一般应用题时,可以借助线段图、示意图、直观演示手段帮助分析。
在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时,我们可以从条件出发,逐步推出所求问题(综合法);也可以从问题出发,找出必须的两个条件(分析法)。
在实际解时,可以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灵活运用这两种方法。
例1 五年级有六个班,每班人数相等。
从每班选16人参加少先队活动,剩下的同学相当于原来4个班的人数。
原来每班多少人?4(人)。
练习1原来32这3例2分析加工288(天),练习1前221203工100例3 天后,分析6个,20天一共多加工6×20=120(个)。
这120个零件相当于乙25-20=5(天)加工的个数,乙每天加工120÷(25-20)=24(个)。
乙一共加工了24×25=600(个),甲一共加工了600×2=1200(个)练习三1,甲、乙二人加工一批帽子,甲每天比乙多加工10个。
途中乙因事休息了5天,20天后,甲加工的帽子正好是乙加工的2倍,这时两人各加工帽子多少个?2,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多行20千米。
途中乙因修车用了2小时,6小时后甲车到达两地中点,而乙车才行了甲车所行路程的一半。
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3,甲、乙两人承包一项工程,共得工资1120元。
已知甲工作了10天,乙工作了12天,且甲5天的工资和乙4天的工资同样多。
求甲、乙每天各分得工资多少元?例4 服装厂要加工一批上衣,原计划20天完成任务。
实际每天比计划多加工60件,照这样做了15天,就超过原计划件数350件。
原计划加工上衣多少件?分析由于每天比计划多加工60件,15天就比原计划的15天多加工60×15=900(件),这时已超过计划件数350件,900件中去掉这350件,剩下的件数就是原计划(20-15)天中的工作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讲一般应用题(三)
一、知识要点
解答一般应用题时,可以按下面的步骤进行:
1.弄清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分析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之间的关系,找出解题的途径;
3.拟定解答计划,列出算式,算出得数;
4,检验解答方法是否合理,结果是否正确,最后写出答案。
二、精讲精练
【例题1】甲、乙两工人生产同样的零件,原计划每天共生产700个。
由于改进技术,甲每天多生产100个,乙的日产量提高了1倍,这样二人一天共生产1020个。
甲、乙原计划每天各生产多少个零件?
练习1:
1.工厂里有2个锅炉,原来每月烧煤5.6吨。
进行技术改造后,1号锅炉每月节约1吨煤,2号锅炉每月烧煤量减少了一半,现在每月共烧煤3.5吨。
原来两个锅炉每月各烧煤多少吨?
2.甲、乙两人生产同样的零件,原计划每天共生产80个。
由于更换了机器,甲每天多做40个,乙每天生产的是原来的4倍,这样二人一天共生产零件300个。
甲、乙原计划每天各生产多少个零件?
【例题2】把一根竹竿插入水底,竹竿湿了40厘米,然后将竹竿倒转过来插入水底,这时,竹竿湿的部分比它的一半长13厘米。
求竹竿的长。
练习2:
1.有一根铁丝,截去一半多10厘米,剩下的部分正好做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框架。
这根铁丝原来长多少厘米?
2.有一根竹竿,两头各截去20厘米,剩下部分的长度比截去的4倍少10厘米。
这根竹竿原来长多少厘米?
【例题3】将一根电线截成15段。
一部分每段长8米,另一部分每段长5米。
长8米的总长度比长5米的总长度多3米。
这根铁丝全长多少米?
练习3:
1.某人过一个小山坡共用了20分钟,他上坡每分钟走80米,下坡每分钟走102米。
上坡路比下坡路少220米。
这段小坡路全长多少米?
2.食堂里买来15袋大米和面粉,每袋大米25千克,每袋面粉10千克。
已知买回的大米比面粉多165千克,求买回大米、面粉各多少千克?
【例题4】甲、乙两名工人加工一批零件,甲先花去2.5小时改装机器,因此前4小时甲比乙少做400个零件。
又同时加工4小时后,甲总共加工的零件反而比乙多4200个。
甲、乙每小时各加工零件多少个?
练习4:
1.甲、乙二人同时从A地去B地,前3小时,甲因修车1小时,因此乙邻先于甲4千米。
又经过3小时,甲反而领先了乙17千米。
求二人的速度。
2.师徒二人生产同一种零件,徒弟比师傅早2小时开工,当师傅生产了2小时后,发现自己比徒弟少做20个零件。
二人又生产了2小时,师傅反而比徒弟多生产了10个。
师傅每小时生产多少个零件?
【例题5】加工一批零件,单给甲加工需10小时,单给乙加工需8小时。
已知甲每小时比乙少做3个零件,这批零件一共有多少个?
练习5:
1.快、慢两车同时从甲地开往乙地,行完全程快车只用了4小时,而慢车用了6.5小时。
已知快车每小时比慢车多行25千米。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妈妈去买水果,她所带的钱正好能买18千克苹果或25千克的梨。
已知每千克梨比每千克苹果便宜0.7元,妈妈一共带了多少钱?
三、课后作业
1.甲、乙两队合挖一条水渠,原计划两队每天共挖100米,实际甲队因有人请假,每天比计划少挖15米,而乙队由于增加了人,每天挖的是原计划的2倍,这样两队每天一共挖了150米。
求两队原计划每天各挖多少米?
2.两根电线一样长,第一根剪去80米,第二根剪去320米,剩下部分第一根是第二根长度的4倍。
两根电线原来各长多少米?
3.老师买回两种笔共16支奖给三好学生,其中铅笔每支0.4元,圆珠笔每支1.2元,买圆珠笔比买铅笔共多用了1.6元。
求买这些笔共用去多少钱?
4.甲每小时生产12个零件,乙每小时生产8个零件。
一次,二人同时生产同样多的零件,结果甲比乙提前5小时完成了任务。
问:甲一共生产了多少个零件?
5.师徒二人加工零件,已知师傅6小时加工的零件和徒弟8小时加工的零件相等。
如果师傅每小时比徒弟多加工3个零件,那么,徒弟每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