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第五章化学方程式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总结(K12教育文档)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总结(K12教育文档)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总结(word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总结(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总结(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九上化学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知识点总结一、质量守恒定律1、含义: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②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反应生成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 ⑴一定不变 宏观: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质量不变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⑵一定改变 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⑶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二、化学方程式1、含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能直接反映质量守恒定律。

2、表示的意义:⑴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⑵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比(质量比=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的积的比) ⑶表示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即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比) 例如:以2H 2+O 2 2H 2O 为例①表示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②表示氢气、氧气与水的质量比为4:32:36③表示氢分子、氧分子与水分子的个数比为2:1:2 点燃点燃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以2H2+O2 2H2O为例①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角度: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②从各物质的质量比角度: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36份质量的水③从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角度: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个水分子。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章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章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章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含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②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和不是反应生成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1)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2)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微观: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也可能不改变二、化学方程式、含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能直接反映质量守恒定律。

2、表示的意义:⑴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⑵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比(质量比=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各化学式前面系数得到的积之比)⑶表示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即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比)例如:以2H2+o22H2o为例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含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②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和不是反应生成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1)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2)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微观: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也可能不改变二、化学方程式、含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能直接反映质量守恒定律。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章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章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章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含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②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和不是反应生成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1)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2)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微观: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也可能不改变二、化学方程式、含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能直接反映质量守恒定律。

2、表示的意义:⑴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⑵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比(质量比=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各化学式前面系数得到的积之比)⑶表示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即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比)例如:以2H2+o22H2o为例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含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②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和不是反应生成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1)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2)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微观: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也可能不改变二、化学方程式、含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能直接反映质量守恒定律。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五章化学方程式知识点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五章化学方程式知识点

化学方程式知识点一:质量守恒定律1.含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②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即不是反应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③所有的化学反应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2.化学反应中的“五不变,两个一定变,两个可能变”五不变:宏观:①化学变化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②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保持不变微观:①原子的种类不变②原子的数目不变③原子的质量不变两个一定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微观:分子的种类一定变两个可能变:分子的个数可能变;元素的化合价可能变二:实验1.红磷(P)燃烧:化学方程式:现象:产生大量白烟,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气球先膨胀后缩小,反应前后天平保持平衡。

铺细沙的目的:防止红磷燃烧放热炸裂锥形瓶底玻璃管的作用:导气,引燃红磷小气球的作用:调节锥形瓶内的气压,防止瓶塞飞出为什么要迅速塞上瓶塞:点燃红磷,防止瓶内气体受热膨胀逸出,影响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参加反应的红磷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2.铁(Fe)与硫酸铜(CuSO4)反应:化学方程式:现象:铁钉表面产生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反应前后天平保持平衡打磨铁钉的目的:出去铁钉表面的杂质实验结论:参加反应的Fe和CuSO4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Cu和硫酸亚铁的质量总和。

3.盐酸(HCl)和碳酸钠(Na2CO3)反应:化学方程式: 2HCl + Na2CO3 ====2 NaCl + H2O + CO2现象:白色固体溶解,产生大量气泡,天平指针向右偏转天平偏右的原因:装置不密封,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该反应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结论:利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时,需在密闭容器中进行4.镁(Mg )燃烧反应:化学方程式: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有白烟,生成白色固体。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复习九年级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复习九年级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九年级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一、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1)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2)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二、化学方程式1、遵循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②遵守质量守恒定律2、书写:(注意:a、配平 b、条件 c、箭号)3、含义以2H2+O2点燃2H2O为例①宏观意义: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②微观意义: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化合生成2(或原子)个数比个水分子(对气体而言,分子个数比等于体积之比)③各物质间质量比(系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化合生成36份质量的水4、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①哪些物质参加反应(反应物);②通过什么条件反应:③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④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⑤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等等。

5、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三、化学反应类型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②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③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④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2、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物质得到氧的反应还原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氧化剂:提供氧的物质还原剂:夺取氧的物质(常见还原剂:H2、C、CO)3、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现有16g某可燃物在密闭容器中完全燃烧后,测得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关于该可燃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B.一定是氧化物C.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2.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及主要操作均合理的是( )A.CO2(HCl)将混合气体通过NaOH溶液,干燥B.Cu(CuO)加入适量的稀硫酸,过滤C.NaNO3溶液(Na2SO4)加入过量的Ba(NO3)2溶液,过滤D.NaOH溶液(Na2CO3):加入适量的CaCl2溶液,过滤3.下列物质:①洁净的空气、②干冰、③水银、④不锈钢、⑤冰水混合物、⑥高锰酸钾、⑦液氧,分类不正确的是( )A.混合物:①③④B.氧化物:②⑤ C.单质:③⑦D.化合物:②⑤⑥4.密闭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的质量随着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五章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五章知识点总结

化学方程式知识点总结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第五单元质量守恒定律 1 课题一、质量守恒定律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生成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参加:含义1.,只适用于化学变化质量守恒定律说明:① ;于物理变化不适用........中;”总和“计入不能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反应生成的物质质量②..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三不变“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2.反应前后:在一切化学反应中,3.(宏观: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质量不变)一定不变1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一定改变2(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可能变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3(二、化学方程式含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能直接反映质量守恒定律。

1. 表示的意义:2.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1(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的×)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比(质量比=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2(积的比);。

)表示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即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比)3(点燃为例O2H O+2H例如:以222 表示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①② ;36:32:4表示氢气、氧气与水的质量比为。

2:1:2表示氢分子、氧分子与水分子的个数比为③ 点燃为例O2H O+2H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以3.222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角度: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①36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32份质量的氢气与4从各物质的质量比角度:每② 份质量的水;个水分2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氢分子与2从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角度:每③ 1化学方程式知识点总结第五单元子。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 课题一、书写原则:以客观事实为基础;1.2. 。

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标准:两边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等)二、方程式的配平标准: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即配平了1. 配平的原则:在化学式前面加上适当的系数来保证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章化学方程式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章化学方程式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学习要求]:考点一、质量守恒定律1、含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②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反应生成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质量守恒定律说的是“质量守恒”而不是其他方面的守恒。

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之间要按一定的质量比相互作用,因此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是任意比例的反应物质量的简单加和。

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1)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质量不变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2)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求某个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计算时要考虑是否有气体参加反应,或者生成物中是否有气体,气体的质量不能遗漏。

⏹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化学式);⏹判断反应物是否全部参加了反应。

二、化学方程式1、含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能直接反映质量守恒定律。

[考点二]2、表示的意义:⑴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⑵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比(质量比=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的积的比)⑶表示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即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比)点燃例如:以2H2+O2 2H2O为例①表示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②表示氢气、氧气与水的质量比为4:32:36③表示氢分子、氧分子与水分子的个数比为2:1:2点燃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以2H2+O2 2H2O为例①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角度: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②从各物质的质量比角度: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36份质量的水③从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角度: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个水分子。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初中化学第五章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初中化学第五章知识点总结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1.含义: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②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反应生成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1)一定不变 宏观: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质量不变 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2)一定改变 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3)可能改变:分子的数目可能变二、化学方程式1.含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能直接反映质量守恒定律。

2.表示的意义:(1)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2)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比(质量比=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的积的比);(3)表示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即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比)。

例如:以2H 2+O 2 2H 2O 为例 ①表示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②表示氢气、氧气与水的质量比为4:32:36;③表示氢分子、氧分子与水分子的个数比为2:1:2。

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以2H 2+O 2 2H 2O 为例 ①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角度: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②从各物质的质量比角度: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36份质量的水;③从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角度: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个水分点燃点燃子。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一、书写原则: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标准:两边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等)。

二、方程式的配平1.标准: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即配平了2.配平的原则:在化学式前面加上适当的系数来保证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要求:
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一、书写原则:
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标准:两边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等)
二、方程式的配平
1、标准: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即配平了
2、配平的原则:在化学式前面加上适当的系数来保证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

二、书写的步骤(考点)
1、写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
2、配配平方程式
3、注注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
4、等将横线改为等号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考试要求:
能进行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初步学会有关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考点一、依据:利用化学方程式能反映物质间的质量比,且质量比呈正比例关系。

考点二、步骤:①设未知数;②根据题意写出方程式;③根据化学方程式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的质量比;④列出比例式,并求出未知数;⑤答
注意:
①由于方程式只能反应物质间的质量比,因此代入方程式中的各个量必须是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