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技课教案

劳技课教案
劳技课教案

劳技课教案——果蔬拼盘

2004-04-09 作者(来源):华理大附中钮蓓莉

教学目标:

1、掌握以切、拼为主的果蔬拼盘的材料选用,设计流程。

2、会选用正确的工具、应用基本刀法切制原料。

3、通过欣赏、展评和交流让学生感悟果蔬拼盘的内涵文化,陶怡情操,丰富想象力。

4、在融洽的合作中,提高协作意识、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

掌握果蔬拼盘的切、拼技巧。

教学难点:

感悟果蔬拼盘的内涵文化,陶怡情操。

教学工具:

多媒体、实物投影仪、图片

教学过程:

(一)信息库:

1、点出课题——饮食文化中得一朵奇葩(果蔬拼盘)

2、学生归纳上节课的概念:

感念(果蔬拼盘):选用常见蔬菜、瓜、果为原料,通过切、拼、雕、刻、镂等工艺组合拼装成可以使用的盘装食品

造型的类型:平面造型拼盘: 以盘面为基体用平铺的方式设计

立体造型拼盘: 以盘底为基底用叠加等方式可多角度观赏的设计平面、立体结合:

加工工艺:刀法——切、雕、镂、刻

制作——拼、叠加、

3、利用实物投影以展示作品范例,

学生利用上节课内容分析展示作品设计造型的类型、选料、工艺

立体造型

西瓜、葡萄、

哈密瓜、西兰花菜

切、拼、叠加工艺

平面造型

哈密瓜、西瓜

黄瓜、橙子、樱桃

切、拼

立体、平面结合

西瓜、菠萝、

龙眼、葡萄

雕、切、拼

(二)学生设计作品展评

(1)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作品3~4件

(2)学生讲解作品设计构思,制作所需的原料,加工工艺

(3)学生互评

(三)工作室:

(1)要求:根据设计选用2~3种时令果蔬,运用正确的工具、基本刀法加工原料,拼装成一盘果蔬拼盘

(2)时间要求:时间15分钟

(3)工具的规范使用:刀的选用、粘板、盘子、摸布、

(4)卫生要求:工具、盘子、手的清洁消毒,

水果、蔬菜原料的清洗

制作过程中的卫生操作

(5)协作配合:4人一组分工合作完成作品

(四)展评台:

1、自评:通过做好的果蔬拼盘学生从命题、选料、造型、制作流程、

价值评估进行自评

2、互评:互评学生相互对命题、选料、造型、制作流程、价值评价

(五)总结

1、作品设计思路

2、作品制作流程问题存在的改进

3、作品命题的合理性

4、作品选料的时令性、合理性

(六)回家作业

利用双休日自己动手制作一盘水果拼盘给父母长辈品尝

劳动技术学科教案选

《移植花苗》的课时教学设计

大连市第十六中学张丽

一、教材分析

《移植花苗》是学习怎样在花盆里栽花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因为上节课已学习过花卉分株的繁殖方法,通过分株得到的花苗,需要移植才能繁殖出另一盆花。移植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花株逐渐长大,花盆就会显得小些,需要更换花盆花株才能健壮地生长。

所以,

本课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在全节中有重要地位。

在知识编排上,由于移植花苗是一个完整的操作过程,有始有终。

因此本课先讲怎样准备花盆,进而讲到怎样移栽花苗,最后讲的浇水、移置的方法。

本课选用“示范——模仿式”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选择,目的是让学生动手动脑,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操作实习,知道如何移植

花苗。本课着重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CAI

软件辅助本节教学,采用一人一组的教学形式。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学习移植花苗的操作技术,每人至少栽一盆自己或父母喜

欢的花卉,美化学校和家庭。

(2)求学习较吃力的学生,能够模仿老师的示范演示跟着做。

(3)要求大多数学生能够学会老师所示范的动作全过程,学会移植花苗的操作过程。要求中上等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移植花苗的操作技术。

(4)求学生能把课本所学技能运用到生产、生活实际中去,并有所创新。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

3、情感发展目标:

(1)通过盆栽法的实践,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2)通过播放大连市环境绿化方面的录相,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

(3)通过移植花苗的操作,提高学生对美化环境重要意义的理解,同时向学生渗透美的教育。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移植花苗的操作技术。

2、教学难点:花苗移栽得既不能过深也不能过浅。

四、课前准备

1、准备好教师上课所需器材,如小铲、喷壶、营养土、花苗、花盆、碎骨头等;并准备好教师上课所需教具如CAI软件、电视机、电脑、录放相机、录相带。同时教师做好演示CAI软件练习、做好上盆练习。另外布置并检查学生上课时所需工具、材料。

2、制定好安全措施、学生操作评定标准,并复印后在课前分发给学生。

3、展示学生作品,将按要求包装好。

4、制作分发给优胜者的小红旗。

5、通过与学生交谈、家访等形式,了解哪些学生对移植花苗感兴趣,还有哪些学生曾做过移植花卉,并对他们进行培训,使其成为劳技课上的“小先生”、教师的小帮手。

五、“示范——模仿式”教学过程设计

六、板书设计

一、准备花盆二、移栽花苗三、浇水移置

《播种一串红》的课时教学设计

大连市一一七中学王晓东

一、教材分析:

播种法是花卉繁殖中最常用的方法,是用种子繁殖的一种基本方法,用于花盆、花坛等处的种花及育苗。学会播种一串红的方法后,可适移到其它花卉的繁殖中,对家庭、学校、城市的绿化、美化起到了重要作用。爱美是人的天性,中学生也不例外,通过种花、栽花不但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还培养了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和各种能力。一串红播种包括四大步:准备播种盆;装土、浸盆;播种、覆土;播种后的管理。本课实践性很强,必须创造条件,做到人人动手参与,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有利于学生特长的发挥。通

过本课的学习,了解播种的知识,在掌握播种一串红方法的基础上,能进行其它花卉、农作物的播种繁殖。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了解花卉繁殖的主要方法,知道适合春、秋季播种的花卉,掌握播种一串红(或其它花卉)的操作过程和要求,能进行一串红或其它花卉的播种,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即模仿操作、基本掌握、熟练应用几个层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程度

的提高。

2、能力目标:

通过平时的观察及自学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自学探究能力、思

维能力;通过播种一串红的操作及应用,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3、情感发展目标:

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养成热爱劳动、关心集体的好习惯,培养学生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和主动学习、勇于实践、积极进取的学

习精神;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能自觉的参与到环保工作中。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播种方法。

难点:覆土(厚度)

四、教学准备:

1、教具:放像机、电视机、自学提纲、模拟播种教具等。

2、学具:播种盆、培养土、小铲、木板、塑料薄膜(或玻璃)、抹布等。

3、分好操作小组(一人一组)和评比小组(四人一组),制定好安全及保障措施,考虑好评比条件等。

4、发放家庭、学生联系卡,了解学生对播种知识的掌握程度,搞好有关人员的课前培训等。

五、“自学——发现式”教学过程设计

六、板书设计

三、播种、覆土: 1、播种:间距1~2㎝;2、覆土均匀;3、用木板稍压。

四、播种后的管理: 1、移荫处;2、盖薄膜。

《3——4年生纺锤形果树的冬季修剪》的课时教学设计

大连市110中学谷春恩

一、教材分析

整形修剪是苹果树栽培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苹果树冬剪具有二个特点:其一,反馈时间比较长,一般在一年后才能看出效果,有的还需要更长的时间;其二,要有高度的质量观,搞错一次,就会影响这个部位2——3年的生长,实现不了早果高产优质的目的。

所以,在学生技能没有形成之前,不能急于参加应用操作。我认为必须经过两个阶段:由模型树的模拟练习,到基地果树的实际操作;由小组的集体研究操作到个人的独立操作。这样不仅增多了练习次数,有益于技能的形成,又不至于因失误而影响果树生产。同时有

利于培养学生

的合作精神和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教育学生树立质量意识。

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应用。当学生基本掌握修剪技术后,教师应鼓励学生回家搞好技术应用,特别要搞好知识的迁移,把苹果树修剪的知识和技术应用到其它果树生产上。这样做,不仅可以进一步熟练技能,也可以把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使学生成为家庭致富的帮手,

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农村大部分学生家中都有不同数量的果树,但真正参与管理的不多。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本着科学化、简易化,最大限度减少修剪量,又有利于苹果树高产优质的基本要求。根据果树生产的发展和当前密植园较多的特点,我们以纺缍型为例,研究苹果树整形修剪

术。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初步学会3——4年生纺缍形树的冬季修剪方法。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能力和质量意识。

3、情感发展目标:

通过技术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技术意识,逐步养成良好的劳动行为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整形修剪的方法,难点是能灵活选用修剪方法。

四、课前准备

1、教具制作

(1)制作学生操作练习的纺缍形模型。纺缍形模型的制作方法如下:

第一步:备料。准备1根长100㎝,(插进支架管内15㎝左右)直径为3——4㎝的木棍,用来做“树干”,再准备4根多年生单轴延

伸的枝条做主枝;一根具有1——2根分枝的多年生枝条做“中心干”延长枝,准备2——4条辅养枝。

第二步:在木棍上钻眼。先钻主枝眼,在离底端35㎝处用10号钻头斜钻一个眼,呈度;在这个眼的左上方20㎝处斜钻第二个眼;在第三个眼右上方20㎝处斜钻第四个眼,与第一个眼相背,第二与第三个眼相背。在“树干”上再钻上有对生、重叠着生的眼。最

后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