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则混合运算问题解决2
(教案)第七单元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第2课时(2)-四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教案: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第2课时(2)-四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本节课主题为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进一步练习及拓展,通过引入更多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对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综合应用能力,全面提升学生数学水平。
一、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整数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规则并能熟练运用;2.发展学生应用整数进行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促进同学之间情感交流及相互支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整数乘除法规则的掌握及熟练运用;2.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三、教学过程与时间安排1.上课前准备(5分钟):准备上课内容,确认教学目标,准备教材及相关资料;2.导入新知(10分钟):通过班级活动及小组合作方式,对学生们上一节课的巩固练习情况进行点评,并进行一些简单的口算练习;3.新知探究(25分钟):详细讲解整数乘除法规则及应用方法,并通过实例练习进行巩固;4.拓展应用(25分钟):老师提供一些结合实际生活的问题,让同学们利用所学乘除法知识进行解决,展示自己的思维和能力,鼓励同学们多进行交流和讨论,提供有利于思考的建议与指导;5.课堂总结(10分钟):回顾本节课主要内容与学习目标,标志著对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认识到整数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提醒同学们在学习与生活中要时刻保持积极性与勇气。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以“导探式”、“小组合作式”、“实例探究式”教学为主,手段为PPT播放、作业讲解、小组活动、教学提问及实践教学等多种方式,利用学科交叉与实际融合等策略,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五、教学评价与反思对于这一堂课,需要重视学生学习整数乘除的能力,贯彻学生“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注意培养他们的思考和实践能力,并注意针对实际问题来展开教学,更注重结果的质量,增强实用性,此外,通过小组活动和展示的方式来巩固学习内容,倡导学生间的智力互动与社交沟通,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试题答案及解析

三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试题答案及解析1.一班和二班共有学生92人,从一班调3人到二班后,两班人数相等,一班和二班原来各有多少人?【答案】一班有学生49人,二班有学生43人.【解析】因为总人数不变,先用“92÷2”求出后来两个班的人数,然后加上3即一班的人数;减去3即二班的人数;由此解答即可.解:92÷2=46(人)一班:46+3=49(人)二班:46﹣3=43(人)答:一班有学生49人,二班有学生43人.【点评】抓住两个班总人数不变,求出后来两个班的人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脱式计算.92﹣14×5 7×(44+38) 76×5÷4 24+62÷2【答案】22;574;95;55【解析】(1)先算乘法,再算减法;(2)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括号外的乘法;(3)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4)先算除法,再算加法.解:(1)92﹣14×5,=92﹣70,=22;(2)7×(44+38),=7×82,=574;(3)76×5÷4,=380÷4,=95;(4)24+62÷2,=24+31,=55.【点评】这类型的题目先观察算式,看能不能运用简便运算的方法简算,若不能就要按照运算顺序逐步运算.3.跳绳比赛.小红:我每分钟跳的下数比小刚的2倍少15下.小刚:我每分钟跳72下.小立:我每分钟比小刚多跳16下.(1)小立3分钟跳多少下?(2)小红每分钟跳多少下?(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写下来,并解答.【答案】264下;129下;小红比小刚每分钟多跳多少下?57下.【解析】(1)小刚每分钟跳72下,小立每分钟比小刚多跳16下,也就是比72多16,即72+16=88下,那么3分钟能跳3个88下,即88×3;(2)小刚每分钟跳72下,小红每分钟跳的下数比小刚的2倍少15下,也就是72的2倍,再减去15下;(3)根据题意,可以提出比较简单的问题,小红比小刚每分钟多跳多少下,用小红每分钟跳的减去小刚每分钟跳的即可.解:(1)(72+16)×3=88×3=264(下).答:小立3分钟跳264下.(2)72×2﹣15=144﹣15=129(下).答:小红每分钟跳129下.(3)小红比小刚每分钟多跳多少下?129﹣72=57(下).答:小红比小刚每分钟多跳57下.【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分析好题意,弄清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然后再列式解答.4. 42+8×4 先算,再算,得数是.【答案】乘法,加法,74.【解析】42+8×4有乘法和加法,再算乘法,再算加法,由此求解.解:42+8×4=42+32=74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得数是74.故答案为:乘法,加法,74.【点评】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第一级运算.5.三年(1)班有男生23名,女生25名,平均分成4组,每组人.【答案】12人【解析】三年(1)班有男生23人,女生25人,根据加法的意义,男女生共有23+25人,根据除法的意义,用总人数除以分的组数即得可分多少组.列式为:(23+25)÷4.解:(23+25)÷4=48÷4=12(人);答:每组12人.【点评】首先根据加法的意义求出总人数是完成本题的关键.6.脱式计算367+36﹣145(142﹣52)×61000﹣(482+204)(176+64)÷4.【答案】258;540;314;60【解析】(1)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2)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的乘法;(3)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括号外的减法;(4)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括号外的除法.解:(1)367+36﹣145=403﹣145=258(2)(142﹣52)×6=90×6=540(3)1000﹣(482+204)=1000﹣686=314(4)(176+64)÷4=240÷4=60【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时先理清楚运算顺序,根据运算顺序逐步求解即可.7.聪聪:我每天锻炼身体,游3个来回.洋洋:这个游泳池长25米.聪聪每天游多少米?【答案】150米【解析】游泳池长25米,聪聪每天坚持游3个来回,即共游3×2个单程,根据乘法的意义,他每天能游25×(3×2)千米,依此即可求解.解:25×(3×2)=25×6=150(千米)答:聪聪每天游150米.【点评】完成本题要注意每个来回为2个单程.8.聪聪的妈妈想买两件不同的商品,你来帮她选一选(圈一圈),这两件商品付500元钱够吗?【答案】不够【解析】先任意圈出两件不同的商品,再求出买这两件商品的钱数,最后与500元比较大小即可求解.解:圈出前两种商品;172+338=510(元)510>500.所以500元钱不够.答:这两件商品付500元钱不够.【点评】此题考查了整数加法运算和整数大小的比较.9.金鑫园小区建筑工地需要一批水泥,用载重6吨的汽车运需要24车.如果改用载重8吨的汽车运需要多少车?【答案】18车.【解析】已知金鑫园小区建筑工地需要一批水泥,用载重6吨的汽车运需要24车,根据总重量=每辆车的载重×车数可求出这批水泥的总重量,再除以8,就是改用载重8吨的汽车运需要的车数,据此解答.解:24×6÷8=144÷8=18(车)答:如果改用载重8吨的汽车运需要18车.【点评】本题的重点是求出水泥的总重量,进而根据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方法求出如果改用载重8吨的汽车运需要的车数.10.商店运来410千克鸡蛋,上午卖出152千克,下午卖出174千克,还剩多少千克?(两种方法解决)【答案】84千克【解析】第一种方法是上午卖出和下午卖出的重量,再用总重量﹣这一天卖出的重量=还剩的重量;第二种方法是用总重量﹣上午卖出重量﹣下午卖出的重量=还剩的重量即可.解:第一种方法:410﹣(152+174)=410﹣326=84(千克);第二种方法:410﹣152﹣174=258﹣174=84(千克).答:还剩84千克.【点评】考查学生对减法意义的理解与运用.11.小红到商场购物,一台学习机188元,一台护眼灯132元,一个书包48元.小红要购买这三种商品,她需要准备多少钱?收银员应收多少钱?【答案】准备370元钱,收银员应收368元钱.【解析】要求需要准备的钱数,把三种商品的价格相加进行计算,只需要估算即可;把三种的价格相加,即可求出需要的总钱数,也就是收银员应收多少钱.解:188+132+48≈190+130+50=370(元);188+132+48=320+48=368(元).答:她需要准备370元钱,收银员应收368元钱.【点评】本题考查了整数加法的意义,以及加法的计算方法和估算的方法.12.一个汉堡包15元,买3个汉堡包,付了100元,应找回()元.A.5 B.55 C.82【答案】B【解析】首先根据总价=单价×数量,用一个汉堡包的价格乘以3,求出3个汉堡包的价格;然后用100减去3个汉堡包的价格,求出应找回多少元即可.解:100﹣15×3=100﹣45=55(元)答:应找回55元.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乘法、减法的意义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单价、总价、数量的关系.13.滑雪场上午来了256人,中午有142人离开,又有150到来.这时滑雪场有多少人?【答案】264人【解析】用上午来的人数减去中午离开的人数就是上午还剩下的人数,再加上下午来的人数就是这时的人数.解:256﹣142+150=114+150=264(人)答:这时滑雪场有264人.【点评】解题关键是找出数量关系,再根据数量关系列式解答.14.国庆假期小强一家要从天津到石家庄旅游.如图是沈阳到石家庄沿线各大站的火车里程表,(1)你知道从天津到石家庄有多少千米吗?(2)列车从沈阳站开出,已行驶了900千米,用△在图上标出列车的位置.【答案】397千米;【解析】(1)用沈阳﹣石家庄的距离减去沈阳﹣天津的距离,求出从天津到石家庄有多少千米即可;(2)根据沈阳﹣北京的距离是822千米,沈阳﹣石家庄的距离是1101千米,用△在图上标出列车的位置即可.解:(1)1101﹣704=397(千米)答:从天津到石家庄有397千米.(2)用△在图上标出列车的位置如图:.【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行程问题,注意根据图示,弄清楚题中的等量关系.15.在一个算式中,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手机收费标准
①选择话费标准。第1类:每月每部手机缴月租费 20元,每通话1分缴0.18元。
第2类:免月租费,每通话1分缴0.3元。
× ×通信公司 我每月通话
我每月通话约120分,
பைடு நூலகம்
约350分,选
选择那类收费标准合
择那类收费
算?
标准合算?
第1类:20+0.18 ×120=41.6(元) 第2类:0.3 ×120=36(元) 答:选择第2类收费标准合算些。
第1类:20+0.18 ×350=83(元) 第2类:0.3 ×350=105(元) 答:选择第1类收费标准合算些。
②张老师喜得新居,下面是新居的平面 示意图。你能估算一下张老师家新房的 面积吗?
如果卧室和书房铺 木地板,按每平方 米180元的费用计 算,请你帮张老师 算算共需要多少元?
小学六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题库51279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一)一、准确计算:一个数的109是43,这个数是多少? 43减去43及54的积,所得的差除9,商是几?二、解决问题:1、计算下列物体的表面积。
21米 52米25米 54米 52米 52米2、从A 地去B 地,货车需要90分钟,客车需要80分钟。
货车每分钟行35千米,客车每分钟行多少千米?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二)一、简便计算:52+154-52 76×85+83÷67 (117-83)×88 13—48×(121+161)54÷3+32×54 52+21×53+107 1312×73+74×1312+1312二、解决问题:1、一个三角形的面积83平方米,底边长52米。
高多少米?(用方程解)2、一桶油重15千克,倒出52,平均装到8个瓶子里,每个瓶子装多少千克?3、一根绳子,剪去41后,短了5米。
这根绳子长多少米?4、一筐香蕉连筐重42千克,卖出31后,剩下的连筐重29千克。
筐重多少千克?5、甲32小时生产60个零件,乙每小时生产60个零件。
两人合做多少小时生产100个零件?6、甲车每小时行8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70千米,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行40分钟相遇。
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三)一、怎样简便就怎样算:(87-165)×(95+32) 138÷7+71×136 97÷511+92×115【1-(41+83)】÷41 2-136÷269-32 99×10099 (61+43-32)×1254减32的差乘一个数得72,求这个数。
32加上41除以43的商,得到的和再乘41,积是几?二、解决问题:1、一个梯形上底103米,下底52米,高75米,它的面积是多少?2、一项工程,甲独做10天完成,乙独做15天完成。
四则混合运算练习题及答案

四则混合运算练习题及答案四则混合运算练习题及答案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能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提高我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在数学中,四则混合运算是我们学习的重点之一。
通过练习四则混合运算,我们可以巩固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提高我们的数学水平。
下面,我将给大家提供一些四则混合运算的练习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小明买了一本数学书,花费了35元,他还买了一本英语书,花费了45元。
请问他一共花费了多少钱?解答:小明花费了35元买数学书,45元买英语书,所以他一共花费了35 + 45 = 80元。
2. 某商店举办打折活动,原价100元的商品打8折,原价80元的商品打9折。
小明买了一件100元的商品和一件80元的商品,请问他一共花费了多少钱?解答:小明买了一件100元的商品打8折,折后价格为100 × 0.8 = 80元;他买了一件80元的商品打9折,折后价格为80 × 0.9 = 72元。
所以他一共花费了80 + 72 = 152元。
3. 小红去超市买水果,她买了3斤苹果,每斤5元,买了2斤橙子,每斤4元。
请问她一共花费了多少钱?解答:小红买了3斤苹果,每斤5元,所以苹果的总价格为3 × 5 = 15元;她买了2斤橙子,每斤4元,所以橙子的总价格为2 × 4 = 8元。
所以她一共花费了15 + 8 = 23元。
4. 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行驶了4小时,那么它行驶的总距离是多少公里?解答:汽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行驶了4小时,所以它行驶的总距离为60 × 4 = 240公里。
通过以上的练习题,我们可以发现四则混合运算并不复杂,只需要将问题中的信息提取出来,然后根据运算规则进行计算即可。
在解答问题时,我们要注意单位的转换,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除了以上的练习题,我们还可以通过编写自己的练习题来巩固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
冀教版数学教案(五上) 四则混合运算(二)

第5单元四则混合运算(二)第1课时相遇问题【教学内容】教材第45~46页例1,例2及练一练第1~5题。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会解决简单的相遇问题。
2.会进行简单的混合运算。
3.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理解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会解决简单的相遇问题。
【教学难点】在明确运算顺序的基础上,正确地进行混合运算。
【教学准备】PPT课件。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成功之处] 本节课体现了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这一思想,创设了两个人分别站在讲台走路的情境。
让学生观察后描述他们走路的情况,便于学生理解“同时”“相对”“相遇”等术语的含义,自然而然地引出探究两个人走路中的实际问题,即相遇问题。
[不足之处]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涉及的情况较多,即相向运动有求路程的,也有求相遇时间的,还有相背运动求路程的。
对于后进生来说可能有些应接不暇,如果把求相遇时间的内容放在下一课时,练习再充分些,学生掌握的会更扎实一些。
[再教设计] 本节课以一个物体运动的特点和数量关系为基础来探索两个物体运动的特点和数量关系。
于是设计情境时,先是一个人走路,再两个人走路,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思考,从“书本数学”向“生活数学”转变,从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2课时三步混合运算【教学内容】教材第47~48页例3,例4及练一练第1~3题。
【教学目标】1.理解带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正确进行计算。
2.能综合运用整数、小数混合运算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灵活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初步的比较能力和认真检验的习惯。
【教学重点】带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应用三步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PPT课件。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成功之处] 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读题、审题,让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来理解三步运算的运算顺序,交流时重点理解括号的作用和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四则混合运算(二)

答:看完这本书比计划要少用( )天。
4
4
4
某服装厂接到加工660套西服的订单,约定8天完成。
剩下的每天至少要加工多少套?
前3天平均每天加工75套。少套……
写成一个算式要把“660-75×3”用小括号括起来。
75×3=225(套)660-225=435 (套)435÷5= (套)
做一做
64
56
24
120
+
÷
-
5
16
85
40
×
-
÷
总结:你学会了吗?
谢 谢
20
21
0
谢 谢!
22
⑶ 12.5×21×8
⑷ 560÷(25×7)
做一做
先说出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算出。
(90-21×2)÷12
70+(750-65×11)
=(90-42)÷12
= 48 ÷12
= 4
= 70 +(750-715)
= 70 + 35
= 105
先按照各图指定的运算顺序填下面的□,然后列 出综合算式。
960÷2+960=480+960=1440(人)
答:节假日每天能满足1440人乘船游玩。
不合理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计算3.6÷(1.2 + 0.5)×6。
自己计算,看一看会遇到什么情况。
3.6÷(1.2 + 0.5)×6
=3.6÷1.7×6
在四则混合运算过程中,遇到除法的商的小数位数较多时,一般保留两位小数。如:
(660-75×3)÷5=( 660-225) ÷5=435÷5= (套)
五年级 四则混合运算

五年级四则混合运算
在小学五年级数学中,四则混合运算指的是在一个算式中同时包含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可能还包括括号)的运算。
解决这类问题时通常遵循以下运算顺序原则(也称为“先乘除后加减”规则和“有括号先算括号内”的原则):
1.括号优先:如果有括号,先计算括号内的部分。
2.乘除优先:在没有括号的情况下,从左到右依次计算所有乘法和除法,无论它们在加法和减法之前还是之后。
3.加减优先:接着,在完成所有的乘法和除法之后,从左到右计算所有的加法和减法。
例如,面对这样一个算式:
5+3x2-4/2
按照上述步骤计算:
-先做除法:4/2=2
-然后做乘法:3x2=6
-最后按顺序做加法和减法:5+6-2
最终计算结果即可得到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学校给优秀运动员买奖品,买了9和钢笔,每盒12支,每支钢笔5元,一共花了多少钱?
2、体育老师买了8个篮球,付给售货员700元,如果每个篮球85元,应找回多少钱?
3、有8组同学在跳绳,每组4人。
有35人在拔河,跳绳的和拔河的一共有多少人?
4、学校买来38个排球,分给二年级5个班,每班分7个,还剩下多少个没有分?
5、妈妈买来25个桔子,吃了几个,剩下的每5个放一盘,放了4盘,问吃了几个桔子?
6、某小学的321名同学乘车去博物馆参观,其中一辆中型客车坐了21名同学,剩余的同学坐6辆大客车,平均每辆大客车坐多少名同学?
7、工人叔叔修一条长1000米的路,每天修180米,修了3天。
还剩多少米没修?
8、动物园有熊猫34只,猴子的只数比熊猫的3倍少15只。
动物园有猴子多少只?
9、三年级一班有15个红皮球,黄皮球的个数是红皮球的3倍,黄皮球比红皮球多几个?
10、学校有210棵小树苗,三年级4个班给小树苗浇水,每个班浇了35棵,还有多少棵没有浇?
11、一本儿童阅读42页,一本儿童漫画35页。
两本儿童漫画比一本儿童阅读多多少页?
12、跳绳比赛,第一组有6人,平均每人跳了75下,第二组一共跳了367下,第一组比第二组多跳多少下?、13、果园里的苹果树和桃树共有840棵,其中苹果树有360棵。
如果桃树有8行,平均每行多少棵?
14、王师傅用3小时加工了105个零件。
照这样计算,王师傅再工作5小时一共可以加工多少个零件?
15、一把椅子售价55元,一张桌子的售价比椅子的2倍还多30元。
买一张桌子需要多少元?
16、明明有40元,买一个书包用了32元,剩下的钱又买了2本书,每本书多少元?
17、4个小队的少先队员去摘黄瓜,每个小队12人,平均每人摘8千克黄瓜,一共摘了多少千克黄瓜
18、水果店运来香蕉、苹果各122箱,苹果每箱5千克,香蕉每箱4千克,一共运来水果多少千克?
19、学校食堂有12张方桌,9张圆桌,每张圆桌坐6人,每张方桌坐4人,100名学生能一次全部坐下吗?
20、书店的故事书48元4本,漫画书每本16元,故事书比漫画书每本便宜多少钱?
21、小明去超市买面包,面包每个8元。
付给售货员100元,找回4元,小明买了几个面包?
22、某小学三(2)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有29人参加了美术小组,参加合唱小组的人数是美术小组人数的3倍。
其中有5人两项都参加,三(2)班一共多少人?
23、四(2)班有男生36人,女生28人,上体育课平均分成8个小组做游戏,每个小组有多少人?
24、张师傅在工作之余仍在学习《电工知识》,他每天看27也页,已经看了8天,还剩下184页,这本书共有多少页?依照这个速度,他还有6天能看完这本书吗?
25、陈老师要改60本作业,已经批改了24本。
如果每时批改6本,那么剩下的还要几时才能批改完?
26、刘老师有12盒乒乓球,每盒装6个,同学们借走了17个,还剩多少个?
27、学校教学楼有四层,每层有6间教室,后来盖了8间教室,现在一共有多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