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壁垒对我国外向型企业的影响及对策开题报告
环境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环境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随着地球气候及环境的恶化,人们对于环境的关注程度大大提高,同时传统的非关税壁垒也越来越多的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在这样的背景下,环境贸易壁垒则越来越成为一些发达国家保护本国贸易的有力手段。
我国自2013年开始我国成为全球第一贸易大国,随着我国出口贸易在世界贸易的比重越来越高,开始受到环境贸易壁垒的制约也越来越多,本文旨在分析当前发达国家的环境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具体影响,并找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促进我国出口贸易的进一步健康发展。
标签:环境贸易壁垒;出口贸易;保护贸易环境贸易壁垒也被称为环境贸易壁垒,作为一种技术性的壁垒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在发达国家兴起。
通常是指一个国家以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及消费者健康为目的,设定一系列的环境法规和标准,对一些可能形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贸易活动加以一定的限制,从而对自由贸易形成阻碍的一种非关税贸易措施。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环境贸易壁垒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一些发达国家则往往会打着保护环境的旗号,其本质是却是为了实施贸易保护政策。
发达国家实施环境贸易壁垒时会无视发展中国家生产技术的薄弱和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面对不同生产技术水平的出口国设置不同的环境检疫标准和市场准入条例,这些规定通常过于复杂多变,使得出口国难以实现这些标准,进口国从而可以对出口国行使贸易制裁,因此环境贸易壁垒也具有一定的不公平性和歧视性。
一、环境贸易壁垒的形式环境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主要由:(1)征收绿色关税和市场准入;(2)设立环境技术标准,如欧盟设立的ISO1000环境标准;(3)生态环境标识制度即要求在产品上粘贴生态标识,如美国的UL和“绿十字”标志、欧盟的“EU制度”、加拿大的“ECP标志等;(4)绿色包装制度,即要求包装材质的环保性;(5)绿色检疫制度。
是指对一些与人类健康安全有关的进口产品如:蔬菜、肉制品、药品等产品中的添加剂量、细菌含量、化学成分是否超标以及放射性残留等指标进行严格的筛选与检验,从而确保进口产品的安全无危害性。
贸易壁垒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
浅析贸易壁垒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课题类型
理论研究-Z
导师姓名
阿宁
学生姓名目的意义
绿色贸易壁垒作为一种非关税壁垒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开始兴起。对于加入世贸组织不久的中国而言,这种披着合法外衣的贸易壁垒,已经并将继续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发展乃至我国入世战略的实施形成重大的负面影响。作为方便易行、见效快的强有力保护手段,绿色贸易壁垒愈来愈频繁地付诸实施,矛头直指我国大宗出口产品,使中国成为“绿色壁垒”和反倾销措施的主要打击对象,致使中国许多产品无缘进入国际市场。本文通过介绍国际贸易中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内容和形式,剖析其基本特点,适时提出可操作性应对对策,力求对积极推动贸易和环境的良性互动起到一定的舆论作用。当前,认真研究绿色贸易壁垒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深入把握其形成和发展规律,成为当前一项亟待探讨和研究的课题,特别是加强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应付对策的研究已显得尤为必要。
在绿色壁垒的效应研究方面夏英祝和祖书君从绿色壁垒的保障效应和绿色壁垒的扭曲效应两方面研究他们认为绿应研究方面夏英祝和祖书君从绿色壁垒的保障效应和绿色壁垒的扭曲效应两方面研究他们认为绿应研究方面夏英祝和祖书君从绿色壁垒的保障效应和绿色壁垒的扭曲效应两方面研究他们认为绿色壁垒虽然可以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促进科技水平和产品质量的提高促进发展中国家与环保色壁垒虽然可以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促进科技水平和产品质量的提高促进发展中国家与环保色壁垒虽然可以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促进科技水平和产品质量的提高促进发展中国家与环保产业相关法律制度和标准的建立和完善但它增加了贸易成本引发了许多贸易争端和相互报复的行产业相关法律制度和标准的建立和完善但它增加了贸易成本引发了许多贸易争端和相互报复的行产业相关法律制度和标准的建立和完善但它增加了贸易成本引发了许多贸易争端和相互报复的行为同时发达国家的污染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些扭曲的效应更是不能忽视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济分析及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济分析及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 trade barriers, TBT)是指对进口商品施加技术标准、认证、检验、标记等条件的贸易壁垒,它直接限制了进口商品的市场准入,增加了贸易成本,影响了贸易合作和国际分工的深入发展。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使用越来越普遍。
据统计,2018年全球共实施了1470项技术性贸易壁垒政策,其中最多的为美国和欧盟所实施的。
技术性贸易壁垒不仅对出口国造成负面影响,也对进口国本身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跨国企业的重要市场,然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使用使得国内企业并不具备与外商竞争的公平竞争环境,同时也增加进口商品的成本,使国内消费者受到损失。
因此,研究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济分析及对策,对于促进贸易合作和国际分工的深入发展,提高我国企业的竞争力以及保护国内市场和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研究旨在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分析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机制及其对经济增长、进出口贸易、市场准入、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影响,并针对这些影响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具体来说,本研究的内容包括:1.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形成机制和主要类型;2.技术性贸易壁垒对贸易合作和国际分工的影响;3.技术性贸易壁垒对进出口国企业的影响;4.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措施建议。
通过以上研究内容,本研究的目标在于:1.深入理解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济学本质和影响机制;2.明确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具体影响;3.提出有效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对策建议,推动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向更加稳定、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1.文献资料法使用文献分析法,搜集和整理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现状、发展趋势、类型、对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影响、解决方案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
2.统计分析法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贸易数据和经济数据,探究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和经济发展的具体影响,包括技术创新、企业竞争力、市场准入等方面。
开题报告-蓝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其对策

一、论文(设计)选题的依据(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该选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 发展趋势等) (一)选题的意义 众所周知,WTO 的宗旨是降低关税及其他壁垒,消除歧视性待遇,逐步实 现贸易自由化。然而,有些国家为了自身利益,设置并滥用 WTO 所允许的技术贸 易壁垒、绿色壁垒,对其他国家出口贸易进行限制,并且在多边贸易谈判中针对 我们发展中国家提出了所谓的劳工标准,欲筑起蓝色贸易壁垒,这对中国的出口 贸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蓝色贸易壁垒是以劳动者劳动环境和生存权利为借口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 以 保护“蓝领”工人权益为目标,所以被称为蓝色贸易壁垒。蓝色贸易壁垒的核心 是 SA8000(Social Accountability8000)标准,即社会责任标准。它是在国际 市场上逐渐被认可而且是全球第一个有关企业道德规范的国际标准。 其宗旨是确 保生产商和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符合社会责任的要求。 它要求企业在追求利润的 同时还要对员工、消费者、社区等各方面承担社会责任,包括商业道德、安全生 产、职业健康、环境保护和劳工权益等。如果说 ISO9000 标准针对的是产品的质 量,ISO14000 标准针对的是环境标准,那么 SA8000 标准针对的就是工人的生存 质量和权益。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在国际市场上我们的服装、纺织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之 所以能有一定的竞争优势,靠的就是劳动力成本低带来的价格优势。而蓝色贸易 壁垒的实施,将通过影响我国外贸企业成本而削弱这一优势。珠江三角洲、长江 三角洲等沿海地区不少出口企业因为 SA8000 认证不合格而导致订单被取消,更 有些企业认为 SA8000 要求太高而主动放弃检测。据估计,我国接受过 SA8000 标 准核查的企业超过 8000 家,很多企业因为达不到标准而被大量撤单,更有部分 企业可能因此再也难以迈出国门。所以 SA8000 标准实际已经成为我国加工制造 企业产品出口的一道门槛,引起我国很多企业的高度关注。我国现在已成为全球 社会责任运动的重要目标。因此,我们研究我国出口企业如何应对蓝色贸易壁垒 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选题的目的 由于我国产品结构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 劳动力成本是我国重要的比较优 势,而受 SA8000 约束的主要又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一 对我国出口企业不利的现状,积极寻找应对的策略,让劳资双方关系和谐,让我 国产品畅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以便让我国出口贸易平稳快速发展。 (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在西方国家,一场以“劳工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 为主题的企业责任运 动方兴未艾。企业、政府、学界和其他社会各界都很重视企业社会责任的推行。
国际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国际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第一章引言国际贸易是国家之间的经济交流,而贸易壁垒则是国际贸易中的一种现象。
贸易壁垒是指国家通过一系列的措施阻碍进口商品或者出口商品的行为。
贸易壁垒的存在使得贸易活动变得更加困难,从而对国际贸易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对国际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及应对措施进行探讨。
第二章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2.1 关税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关税是贸易壁垒中的一种。
由于关税的存在,进口商需要支付较高的进口关税,从而导致进口商品的价格变得更加昂贵,而这一变化进而影响到出口商的销售。
当出口商的商品价格无法与其他进口国家的商品价格相媲美时,就会使得出口商的竞争力面临挑战,难以在国际市场上立足。
2.2 非关税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非关税壁垒则是指那些非关税性质的贸易壁垒,如配额、禁止某些进口商品等措施。
由于非关税壁垒的存在,进口商品受限,从而减少了消费者的选择余地,降低了我国出口商品的需求。
而这一减少又将导致出口商的销售转移至其他国家,进而影响到我国对外出口贸易的增长。
第三章应对措施3.1 多边贸易谈判多边贸易谈判是指国际贸易中,多个国家通过磋商达成共识,消除贸易壁垒、降低关税等措施的行为。
我国在多边贸易谈判中,可以与各各主要经济体进行磋商,从而消除一些贸易壁垒等问题。
3.2 落实自由贸易协定自由贸易协定是指为了促进国际经贸发展和经济繁荣而签订的协定。
我国可以通过更改和更新现有的自由贸易协定,从而促进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发展,加强市场的竞争和产业的开放程度,提高其对外贸易的水平。
3.3 加强市场营销在国际市场营销中,加强自身品牌和市场营销的宣传,逐步开拓国际市场份额,提高进出口贸易的市场竞争力。
同时,针对进出口商品的品质,优惠体验等诸多方面,加强销售人员的销售技巧和对外贸易的市场竞争力,以扩大对外贸易的影响力。
第四章结语国际贸易壁垒在国际贸易中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我国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应对措施,从而降低这种影响,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提升我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
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

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近年来,绿色贸易壁垒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出现,成为国际贸易中的一个新的挑战。
绿色贸易壁垒是指由一些国家或地区采取的限制进口国外产品的环境标准、能源标准、健康标准等非关税贸易壁垒,旨在促进国内产业升级和环境保护。
这些绿色贸易壁垒可能带来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可能导致中国出口贸易的减少、产品升级的加速和进口需求的增加,对中国经济和贸易关系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其对策,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和特征,探讨其针对性和成因。
(2)研究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包括减少出口商品种类和数量、加快产品升级和技术转移、增加进口需求等。
(3)探讨对策,包括加强产业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合理利用外部市场等。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和调查研究等方法,具体如下:(1)文献研究:通过查阅相关的学术文献、政策文件和国际组织的报告,深入了解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特征、成因和影响。
(2)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探讨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具体影响,分析其原因和后果。
(3)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实际影响和相关企业的反应,为探讨对策提供依据。
四、拟定研究计划本研究共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问题意识阶段:了解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特征及其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确定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文献研究阶段:通过查阅相关的学术文献、政策文件和国际组织的报告,深入了解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特征、成因和影响。
(3)案例分析阶段:结合实际案例,探讨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具体影响,分析其原因和后果。
(4)调查研究阶段: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实际影响和相关企业的反应,为探讨对策提供依据。
我国应对国外贸易技术性壁垒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应对国外贸易技术性壁垒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目前,国际贸易中存在着许多技术性壁垒,这些壁垒主要来自进口国为了保护本国产业、保障民生安全等多方面的考虑。
技术性贸易壁垒不仅削弱了我国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而且阻碍了我国的国际贸易发展。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我国应对国外贸易技术性壁垒的策略和方法,以提高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三、研究内容本研究将重点探讨以下内容:1. 国外贸易技术性壁垒的种类及影响通过对国外贸易技术性壁垒的来源、种类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进行分析,以便更全面地了解技术性壁垒的实质。
2. 传统措施应对技术性壁垒的有效性通过综合分析我国在过去采取的应对贸易技术性壁垒的传统措施,以及这些措施的优缺点,从而总结有效性,为提出新的措施提供参考。
3. 新兴技术与应对贸易技术性壁垒从新兴技术应用的角度探究我国应对技术性壁垒的新兴方式,通过案例分析、专家访谈等方式,了解新兴技术在应对技术性壁垒方面的实际效果,为我国未来应对技术性壁垒提供新的思路和认识。
4. 我国应对技术性壁垒的战略和措施根据上述分析,提出我国应对贸易技术性壁垒的战略和措施,包括完善外向型经济体制、加强国际贸易合作、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加强国际市场宣传等方面。
四、预期成果本研究预期产出以下成果:1. 详细分析国外贸易技术性壁垒的种类及影响2. 总结传统措施应对技术性壁垒的有效性3. 探究新兴技术与应对贸易技术性壁垒的关系4. 提出我国应对技术性壁垒的战略和措施,为我国未来应对技术性壁垒提供新的思路和认识。
五、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等综合方法,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归纳、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和专家访谈,从不同角度探究我国应对国外贸易技术性壁垒的策略和方法。
六、研究意义本研究对于加强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应对技术性壁垒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结果可以为政府制定政策、企业实施战略提供依据。
另外,研究结果还可以为学界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促进贸易壁垒研究领域的发展。
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与对策的开题报告

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与对策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意识不断增强,绿色贸易逐渐成为各国贸易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贸易壁垒也逐渐被各国采取。
鉴于中国出口贸易占其国民经济比
重较大,绿色贸易壁垒不仅影响到中国的出口贸易,也会影响到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形象。
因此,研究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和应对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和学术价值。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文拟从以下方面展开研究:
1. 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和类型:分析绿色贸易壁垒的定义和分类,阐释各种类型的绿色贸易壁垒在对中国对外贸易上的具体影响。
2. 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从对中国出口商品的限制、贸易准入的限制、技术转移的限制、市场份额的影响等多个角度,分析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对外
贸易的实际影响。
3. 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的应对策略:从政策、技术和管理等多个方面,提出中国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具体策略建议。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以及实证数据的对比和分析,探讨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对外贸
易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对策。
三、研究成果和预期目标
本文旨在全面系统地研究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实际影响和应对策略,寻找可行的解决办法,为中国的对外贸易和环境保护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借鉴。
预期目
标如下:
1. 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和分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阐释;
2. 通过具体实证数据和实例,揭示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实际负面影响;
3. 提出可行性较高的绿色贸易壁垒对策,为中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和借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题报告
一、选题依据
1、设计(论文)题目: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向型企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2、研究领域:国际贸易学、经济学、国际市场营销
3、设计(论文)工作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加强,生态环境的破坏、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变化、国家之间竞争的加剧,导致绿色贸易壁垒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国际贸易的各个领域, 在国际贸易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作用越来越明显。
我国外向型企业只有正确认识绿色壁垒,以开放的视角、哲学的思辨,对绿色壁垒问题重新审视和定位,充分利用我国经济在全球化框架内重新整合的历史性机遇,积极参与环境与贸易领域的国际竞争与合作。
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和环保水平,加强清洁生产,以适应全球绿色贸易的需求;面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歧视性待遇,要健全环保立法,保护生态环境。
要积极加入国际认证,参与国际标准互认,争取国际社会对我国产品的认可。
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保护共同利益。
因此,系统分析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向型企业的影响即可以丰富已有的国际贸易理论中对绿色贸易壁垒的阐述又可以对外贸企业突破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扩大出口,提高国际竞争力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4.目前研究的概况和发展趋势:
目前关于对绿色贸易壁垒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理论研究中较为引人注目的问题,各国学者对它的理解已经产生了不少有代表性的看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观点:
(1)国外学者Bauscher(1992)认为设置绿色贸易壁垒有利于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学者Johns Wilson(2000)则认为绿色贸易壁垒会对贸易和社会福利产生负面影响;当然也有学者从不同角度来研究绿色贸易壁垒,如Danicl C. Esly and Danien Gera din(1998)则认为绿色贸易壁垒应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其含义:一方面就是随着发达国家经济技术的发展,环境保护的加强,发达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技术标准,来保护本国的环境资源和人类健康,这无形中给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设置了障碍;另一方面,就是发达国家认为发展中国家由于种种原因,产品的生产成本低,会有明显的价格优势,为了保护本国的市场免受冲击,制定一些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来限制发展中国家产品的进口,构成了对发展中国家的绿色壁垒。
(2)国内学者孙敬水(2002)认为绿色壁垒是指一国以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由,采取一些强制性的技术性措施,这些技术措施阻碍了其他国家的商品和服务进入该国市场,同时还认为这些技术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将随着贸易与环境关系的变化而发展,随着技术水平和环境标准的进一步提高,绿色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将更加深入,并会呈现出新的特点。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改变的只是绿色贸易壁垒的形式和合理性的界定,不变的是绿色贸易壁垒对贸易发展的各种效应中具有本质性和规律性的东西。
吴克烈(2002)认为由于各国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决定了其对环保资金的投入存在着一定差距,形成了各国环保标准的差异,造成了国际贸易的障碍即绿色贸易壁垒。
总体而言,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比较深入与科学,对我国外贸实践提供了有益的指导,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对于绿色贸易壁垒大多都是站在发展中国家的角度提出的,未免有失偏颇。
(2)虽然大部分学者都认为绿色贸易壁垒是发达国家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体现,但是却很少有对于这方面做出详细的分析。
(3)都侧重于从绿色贸易壁垒的侧面做分析,却没有从绿色贸易壁垒本身进行深刻的分析。
对于绿色贸易壁垒的未来发展趋势,国内外学者应该更加全面、详细的去研究分析,绿色贸易壁垒可以视为以保护环境和居民健康,促进地区和全球可持续性发展为依据、在国际贸易中形成的产品进出口限制,其正成为人类改善生存环境的大趋势,并非发达国家所独有。
应如何规避绿色贸易壁垒,从国家的层次要尽可能的参加国家环境与贸易规则的制定。
应与各国积极协调在环境与贸易问题上的立场,形成合力,共同制定谈判的目标与设想。
从外贸企业角度来说应该提高绿色环境意识,树立绿色营销观念。
追求技术创新,调整产品出口结构,实施绿色发展战略。
推行绿色公司战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熟悉各国环境保护标准,积极申请各种绿色认证,抓住时机采取一系列的有效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贸易与环境保护持续发展的双赢。
二、设计(论文)研究的内容
1.重点解决的问题:
在新的国际贸易形式下,绿色贸易壁垒已成为我国外向型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主要障碍。
因此本文将重点解决如何在新的经济环境中使我国外向型企业找到突破国际绿色贸易壁垒的可行之路。
2.拟开展研究的几个主要方面(设计思路或论文写作大纲):
论文大纲:
1、绿色贸易壁垒的概述
1.1 绿色贸易壁垒的内涵及产生背景
1.2 绿色贸易壁垒的特征
1.3 绿色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
2、绿色贸易壁垒的成因
2.1 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引起人类价值观的变化
2.2 各国技术水平、环境标准方面的差异
2.3 各国之间竞争的压力
2.4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3、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向型企业的影响
3.1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向型企业的积极影响
3.1.1 提供广阔的绿色市场
3.1.2 改善商品产业结构
3.1.3 提高出口商品技术含量
3.1.4 促进贸易可持续发展
3.2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向型企业的消极影响
3.2.1 商品出口市场相对缩小
3.2.2 出口企业生产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削弱
3.2.3 影响国际贸易结构,减缓出口产品的增长速度
3.2.4 与他国的贸易摩擦日益增多
4、我国外向型企业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研究
4.1 提高绿色环境意识,树立国际绿色营销观念
4.2追求技术创新,调整产品出口结构,实施绿色发展战略
4.3积极申请ISO14000和绿色标志认证
4.4 实施绿色营销,塑造绿色形象
4.5 加强国际间的相互合作,抵制环境贸易壁垒
4.6 顺应国际环保潮流,认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3.本设计(论文)预期取得的成果:
针对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向型企业的影响,研究出促进外向型企业发展的对策,使我国外向型企业适应全球绿色贸易的需要。
撰写出符合规定的毕业论文。
三、设计(论文)工作安排
1.拟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技术路线或设计参数):
本文主要采用定性分析方法、文献法、引用分析等方法。
通过网络浏览、图书查询,运用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经济学来说明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向型企业的影响程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外向型企业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具体措施。
2.设计(论文)进度计划(不写)
四、需要阅读的参考文献
[1] 吴克烈. 关于绿色壁垒的战略思考[J] . 国际贸易问题, 2002, ( 5) : 第51- 54页.
[2]. 江虹.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策略——国际绿色营销[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年版, 第173页.
[3] 孙晗霆.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与对策浅析[J].商业经济,2008,(1).
[4] 李双菊,戴翔. 循环经济—我国外贸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J].国际贸易问题,2006 (6 )第32-35页.
[5] 陈卫红.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J].现代商业,2009,(15).
[6]. 陈柳钦.论国际贸易中绿色壁垒与我国绿色产品出口!J].国际经贸探索,2001.第54-68页
[7] 孙龙中,徐松.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与对策[J].国际贸易问题,2008(2).
[8] 占正军,田洪刚,陈静.国际商务与技术性贸易壁垒[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第12-13页.
[9]MiehaelJ.Ferrantino:InternationalTrade:EnvironmentalQualityandPublicPoliey[Ml:TheWordEc onomy:199
[10] Mullin,G.L.,J.L.Mullin and W.P.Mullin.The competitive effects of mergers:stock market evidence from the U.S.steel disscution suit[J].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1995,26(2),314-330. [11] 黄建东.在绿色壁垒中穿行[ J] .大经贸, 2009( 2) : 第88- 90页.
[3]乔生.国外绿色贸易措施动向及我国的对策[ J ] .国际贸易问题,2007(10):35~40.
[ 3]王星丽.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J] .国际贸易, 2006,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