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优秀4篇)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优秀4篇)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优秀4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两个生字,能正确书写:遗体、追悼、逝世、晚餐、张冠李戴、恍然大悟、深奥、咳嗽。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结合时代背景能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高尚品质。

4、练习给各段加小标题。

【教学重、难点】练习给各段加小标题,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简介鲁迅。

二、自学生字、词,并进行交流1、自由读课文,掌握生字。

2、汇报交流。

三、默读课文,理清条理1、读文思考:2、班内交流。

3、你发现全文在编排上有什么特点吗?(以空行为标志。

)4、学写小标题:⑴指导写小标题。

师:先总结这段的意思,再从在中提炼出小标题。

(深切怀念。

)⑵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总结其他几段。

四、讨论了解轮训先生是一位怎样的人?读通全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指名分段读课文,体会伯父是一个怎样的人?并画出有关的句子。

二、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高尚品质1、默读第四段,了解鲁迅先生是怎样救助车夫的?出示自学提示。

2、汇报学习成果。

3、默读第五段,体会鲁迅先生对劳动人民的感情:⑴画出有关的句子。

⑵以读的形式汇报。

⑶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4、小结:伯父这样关心穷人,因而必然会得到人们的爱戴。

三、小组合作学习第三段1、出示问题。

2、汇报学习成果:⑴“张冠李戴”的意思是什么?文中什么地方可以理解它?用它可以造个什么句子?⑵“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这句话的含义。

3、师:“谈《水浒传》”这件事反映了鲁迅先生的什么品质?四、分角色朗读课文1、默读,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2、小组内质疑,讨论。

3、班内交流:⑴“碰壁”是什么意思?⑵“四周围黑洞洞的”是什么意思?五、朗读第一段思考: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深受人民的爱戴?揭示中心。

六、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 一等奖3篇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 一等奖3篇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11一、教学资料:这是一篇精读课文。

作者透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别人着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敬爱的感情。

(2课时)二、教学目的:1、透过"读《水浒传》"、"谈碰壁"、"救护车夫"、"关心女佣"这四件事,初步了解鲁迅先生是一位关心、爱护青少年,热爱劳动人民,憎恨旧社会,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深受人民群众爱戴的人。

为今后进一步学习鲁迅著作和鲁迅精神打下基础。

2、学会给课文加小标题,说出课文的中心思想。

3、学习本课透过几件具体事例,反映人物高贵品质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会给课文加小标题。

难点:1、能理解含义较深的句子。

2、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培养综合概括潜力。

四、教学方法:以读为主,读中悟情,讨论式学习。

五、学生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六、使用媒体:挂图、投影、幻灯。

七、教学程序: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介绍人物。

提起鲁迅先生,我国甚至世界上有许多人都明白,他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他深受人民的爱戴和称颂,这是为什么呢?这天我们就一齐去寻找答案。

(板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文题中的"我"是作者周晔,是鲁迅的侄女。

本文是周晔在鲁迅逝世九周年即一九四五年时写的回忆录。

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资料。

课文采用隔行分段的方法分为五段,看看各段主要资料是什么?并自学生字、新词。

三、扫清文字障碍。

1、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理解字义。

水浒传:"浒"与"许"区别。

小约翰:"翰"不要多写一笔成""。

女佣:佣读y#ng。

敷药:"敷"与"缚"区别。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通用11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通用11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通用11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六年级上册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篇1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鲁迅是一位关心、爱护青少年,热爱劳动人民,憎恨旧社会,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深受人民群众爱戴的人。

2、学会给课文加小标题,说出课文的中心思想。

3、学习本课通过几件具体事例,反映人物品质的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积累描写鲁迅神态、动作的词语。

学习重难点:学会给课文加小标题。

能理解含义较深的句子。

教学策略:自主—探究四环节阅读教学策略课时分配: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积累词语,理清文章脉络,掌握文章主要内容。

2、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生字、新词,梳理文章结构。

3、学会列小标题,自主学习。

二、学习活动设计(一)预习探究提起鲁迅先生,我国甚至世界上有许多人都知道,他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他深受人民的爱戴和称颂,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寻找答案。

(板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文题中的“我”是作者周晔,是鲁迅的侄女。

是周晔在鲁迅逝世九周年即一九四五年时写的回忆录。

既然是要表现鲁迅先生的,那咱首先要知道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当时的社会环境如何?打开《伴你成长》自学提示1课外的知识我们已掌握下面再看课本的内容,首先正字音《伴》2其次释字义《伴》3(二)合作交流1、自主读书(课文采用隔行分段的方法分为五段,看看各段主要内容是什么?)要求:(1)要把课文读通读顺,难度的句子多读几遍。

生字、新词可利用工具书解决。

(2)把不理解的内容和有疑问的地方标出来。

2、汇报交流(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情况。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篇一:《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公开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复习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生齐读课题。

3、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学习了《谈水浒》这件事,你从中看出鲁迅先生身上的什么品质?(板书:1、笑谈《水浒》)二、趣谈碰壁过渡:今天带着这个问题我们继续来学习下面几个故事。

1、师:请同学们默读趣谈“碰壁”这件事,划出你认为最难理解的词语。

(板书:2、趣谈“碰壁”)2、交流、理解重点词语:“碰壁”、“四周黑洞洞的”。

(“碰壁”指的是与反动势力作斗争时受到的挫折与迫害。

“四周黑洞洞的”,比喻当时的社会一片黑暗,人民连一点儿民主和自由都没有。

)(为什么容易碰壁?鲁迅写文章揭露国民党反动派,他的笔是对敌斗争的匕首和刀枪。

反动派非常害怕鲁迅的文章,不许他发表文章,而且要逮捕他。

可是鲁迅先生却先后用了100多个笔名发表文章,巧妙地同反动派进行斗争。

)3、假如你是语文老师,周晔把这篇文章交给你了,你看了这一段,会怎么给他写批语?师:这就叫具体、生动,生活中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你写作文就不会觉得难了。

这个故事是用对话的形式组成的。

对话很重要,。

具体生动的对话,可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

学会了写对话,就不愁写好记叙文了。

4、师: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你对这段话的理解,试着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同位同学分角色读好这段话。

(生练读。

指名读。

)5、指名分角色背诵。

6、师:客人们,你们为什么哈哈大笑?师:周晔,你现在理解了伯父话里的意思了吗?那你从这件事中可以体会到伯父什么品质?7、总结:伯父多幽默啊,从这谈笑似的话语中,可以体会到鲁迅先生不怕挫折、不惧迫害的顽强斗争精神和革命的乐观主义态度。

由此可见,鲁迅先生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还是一位革命家。

三、燃放爆竹过渡: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不仅幽默,还有慈祥的一面,当他和家人一起放烟花的时候,引读:“我突然注意到他脸上的表情――(生接)(板书:3、燃放爆竹)四、救助车夫过渡:是什么样的事情又会让伯父的表情变得冰冷,严肃呢?1、请自由读读“救助车夫”这个小故事,划出描写鲁迅先生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小学六年级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优质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优质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优质教案《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记叙周晔亲身感受过伯父的关心和爱护,亲眼看到过伯父无微不至地关心劳苦大众,热爱劳动人民,勇敢地同反动势力进行斗争。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六年级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优质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六年级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优质教案一【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质。

2.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3.学习本课生字生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理解段与段之间内容上的联系;练习概括中心思想。

【教具准备】1.鲁迅像;2.生字生词卡片;3.抄写《思考练习3》的小黑板。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从今天起学习第六组课文。

这一组有哪几篇课文?重点训练哪一方面的能力?请同学们先把“导读”看一看,做到心中有数。

(学生各自阅读“导读”)2.第六组的第一篇课文是《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板书课题,出示鲁迅像)这就是鲁迅先生。

二、检查预习许多同学课前都预习了课文。

我出几个题目检查一下,看看预习得怎么样。

1.作者是鲁迅先生的什么人?(侄女儿)你是怎么知道的?(从题目上知道鲁迅先生是作者的伯父;课文中又说“我们姐妹三个轮流跟着爸爸妈妈到伯父家去团聚”,可以看出作者是女的。

把这两处联系起来,就知道作者是鲁迅的侄女儿。

)本文的作者叫周晔,她是鲁迅先生弟弟的女儿。

2.这篇课文共有几段?(五段)你是怎么知道的?(段与段之间空了一行)3.在预习中发现哪些不懂的地方?对别人提出的问题,大家都做上记号。

(学生可能提出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暂不讨论,结合理解课文内容研究解决。

)三、初读课文1.提出要求:分段朗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得正确、流利;读完一段就说一说这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2.同桌轮流分段朗读,互相纠正读音,讨论每段的内容。

3.指名讲每段的段意。

(只要抓住主要内容就行,暂不要求语句简洁。

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一等奖3篇

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一等奖3篇

1、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一等奖《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鲁迅的侄女周晔写的一篇纪念文章。

文章所记的几个片断,都是日常生活小事,却很生动地反映了鲁迅高尚人格的若干侧面。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课文教案,一起来看一下吧。

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的少的高贵品质.2、练习概括课文中心思想.3、学习本课生字词.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理解段与段之间内容上的联系,练习概括中心思想.教学难点:体会伯父说的含义深刻的话语。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学习生字新词。

2、了解鲁迅其人。

3、了解人们对鲁迅的怀念。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我的伯父鲁迅先生.2、介绍作者.作者是周晔,鲁迅先生的侄女.本文是周晔在鲁迅先生逝世九周年也就是1945年写的回忆文章,记录了鲁迅晚年的几件事.3、看题目,为什么作者称了“伯父”还称“先生”?“伯父”点明了作者和鲁迅的特殊亲属关系.“先生”则是全社会对鲁迅的敬称.这两者并列,使之既是具对亲属怀念,又是对鲁迅崇敬的感情.二、逐段阅读课文,讲讲每段的段意,并加小标题.“深切的怀念”第一段:鲁迅先生逝世后,人们沉痛地悼念他.“谈论《水浒传》”第二段:鲁迅先生教育“我”认真读书.“笑谈“碰壁””第三段:鲁迅先生以“碰壁”为比喻抨击旧社会.“救助车夫”第四段:鲁迅先生热情救护和帮助车夫.“关心女佣”第五段:鲁迅先生关心女佣阿三.三、读第一段,思考并讨论.1、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表现在哪些方面?(①参加追悼念的人多;②送来的花圈挽联多;③送花圈挽联的有各种各样的人.)2、什么事使“我”惊异?(看到伯父受到这么多的`人的崇敬和爱戴,感到伯父跟一般人的伯父不一样,是一位深受人们爱戴的伯父的事.)3、小结: 这段讲了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引起了“我”的深思,更激起“我”对伯父的怀念.四、学习第二段,讨论.1、我是怎样读《水浒传》,结果如何?“囫囵吞枣”什么意思?伯父问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乱说一气.“张冠李戴”什么意思?2、伯父听了“我”的回答,怎么说?伯父的年纪比“我”大,为什么记性反而比“我”好呢?(鲁迅先生之所以“记性好”,是因为他读书,而“我”并不是记性差,主要是读书马马虎虎)马马虎虎(反义词)→认认真真3、为什么“我”听了伯父的话会“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还难受”?(伯父年纪这么大学习还非常认真,对学过的知识记得牢,自己与伯父对比,学习太马虎了,找到了自己的差距,同时也认识到伯父的话是对自己学习态度婉转的批评,所以……)4、临走的时候鲁迅为什么送作者两本书?(勉励作者要认真读书)5、这个小故事反映了鲁迅先生什么品质?小结:这个小故事讲鲁迅跟“我”谈《水浒传》从中启发教育“我”要读书,反应了(对待学习认真严肃,关心下一代)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理解课文内容。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与反思(优秀6篇)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与反思(优秀6篇)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与反思(优秀6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与反思篇一教学内容《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鲁迅救护车夫和关心女佣两部分。

教学目标1.感受救护车夫和关心女佣两个小故事,抓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反复揣摩、体会鲁迅博爱的胸怀;2.在反复的感悟和融情的想象中,发展语言;3.在读中提升情感,唤起对鲁迅博爱的共鸣。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再次感受幽默的爱1.今天,就让我们继续走近鲁迅先生,走进先生的内心世界。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鲁迅先生笑谈《水浒》、趣谈碰壁,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就是这样一位鲁迅先生走了,特别是周晔,她再也不能跟伯父笑谈《水浒》、趣谈碰壁了,再也无法享受伯父的至爱关怀了,怎能不叫她悲痛万分呢?二、救护车夫,感受深沉的爱1.除了周晔,还有哪些人也曾经得到过鲁迅先生的这份爱?请自由读读第四个个小故事救助车夫。

放开声音,自由地,快速地读,把最能拨动你心弦的句子,也就是读到那儿你的心会轻轻一颤的地方,像这样的句子,多读几遍,然后用波浪线把它们画下来。

好吗?(学生读课文,边读边划)2.有的同学划了一处,有的同学划了好几处,真好。

不管划了几处,总有一处是最能拨动你心弦的句子,把这句读给大家听,好吗?(1)让学生说说体会。

(2)教师小结。

三、关心女佣,为爱感动1.感谢刚才几位发言的同学,他们让我们把目光聚集在伯父身上、周晔身上和车夫的身上。

在关心女佣中,同样也有拨动你心弦的句子,指名说。

a、交流,说体会。

(为谁而写文章?)b、他在为劳苦大众写文章。

当女佣回忆起先生拖着病体三更半夜写文章,工作那么辛苦却还时时想着关心她,她感激地对周晔说齐读女佣的话。

2、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别人仅仅指周晔、车夫、女佣吗?板书:孩子、青年、老人小结:伯父去世了,周晔亲眼目睹各色各样前来吊唁的人,悲痛情不自禁地涌上心头,齐读出示我呆呆地四、拓展延伸,丰满爱总结:我们感受了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魅力。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精品3篇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精品3篇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5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抓重点句理解科文内容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鲁迅先生对待学习的认真态度和痛恨旧社会,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独立阅读,能画出一些不懂的含义深刻的词句,并能在小组里讨论。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回忆一下,你读过哪些关于鲁迅的文章对鲁迅先生有哪些了解学了本课,你会对鲁迅先生有更多的了解,先看课题,你知道作者是鲁迅先生的什么人吗?二、检查生字词的预习1、读生字组词(自读,指名读,比赛读)仪悼逝餐枣搞冠骂嚼悟摊奥咳嗽2、学生互相提示易读错,易写错的字。

悼:dào餐:共16笔嚼:20笔奥:注意上部嗽:注意右边冠:多音字组词3、小声默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遇到四个字的词可划下来。

各色各样囫囵吞枣张冠李戴恍然大悟饱经风霜4、通过课前的预习,谁说说你对本课词语的理解学生说意思,并能迅速读一读原文中含有这个词的句子。

三、认真读课文,完成下面的练习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鲁迅的哪几件事?2、用概括段意的方法概括出课文各部分的大意,并试着给各部分加上小标题。

板书:深受爱戴,畅谈读书,笑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3、与同学交流,看看同学有什么不同的小标题,他们用的是什么方法概括的4、默读课文,你认为有哪些含义深刻而且你又不懂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

四、提出疑问老师有一个疑问;也是作者的疑问:"伯父死后,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悼念他呢"你们谁能帮我解决呢文中是怎样说明的找到中心句:"他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

"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

(学习理解第一自然段,并引出最后一自然段)五、作业1、熟读课文,听写本课的生词。

2、抄写文中四个字的词语,并选择其中两个词造句。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鲁迅先生对待学习的认真态度和痛恨旧社会,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第1篇:六年级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遗体、挽联、致敬”等词语。

2、学习生字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通过具体事例来悟出鲁迅先生的高贵品质,练习给各段加小标题,培养综合概括能力。

4、理解五段课文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朗读、小组合作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教学准备:课前收集关于鲁迅先生的资料,知道鲁迅先生是一个了不起的伟人。

教学重难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意思教学相关资源:相关课件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还记得闰土吗?说说闰土给你留下的印象。

闰土这个朋友是谁介绍给我们的?他在介绍闰土时用了哪些方法?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大名鼎鼎的鲁迅先生,从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的描写中,感受他崇高的精神。

(版书课题《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节课,我们要完成以下目标。

出示小黑板(熟读课文,采取喜欢的方法自学生字新词,概括各段段意,练习给各段加上小标题,初步理解课语文内容。

)(明确目标)[评:通过复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巧妙地引入了新课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自学课文1、自读课文,注意读通课文,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借助字典弄清楚。

(1)读准字音“悼”“冠”“咳”“嗽”等字。

(2)分辨字型,练习书写几个重难点字:“冠”(注意上边没有一点)“嗽”(中间是“束”,不是“束”,右边是“欠”不能写成“攵”) 2、再浏览一遍,说说课文写了哪几件事?可分为几段?你怎么知道的?3、同桌讨论。

总结归纳段意(第一段讲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

第二讲伯父跟“我”谈《水浒传》启发教育“我”认真读书。

第三段讲鲁迅先生在谈笑中抨击旧社会。

第四段讲鲁迅先生热情救护和帮助黄包车工人。

第五段讲阿三对鲁迅先生的回忆。

)4、刚才大家用比较简洁的语言概括了段意,你能用更简洁的语言给每个段加个小标题吗?教师指导学生加小标题。

教师讲解拟小标题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段意概括小标题:二是摘出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语句作小标题。

5、选择其中一到两个段落放声朗读,要读准字音,读得流利。

想想如何加小标题。

6、生分小组讨论研究。

7、教师小结。

(板书:谈《水浒传》;谈碰壁;救助车夫、女佣回忆)[评:通过几次有目的的读书,在归纳、概括段意和小标题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帮助学生逐步理清文章的思路。

]三、>再次默读课文,想想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勾出表明中心的句子。

(的确,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评:从总体上入手把握鲁迅先生的崇高形象,为后面深入体会找准了一个切入点。

]板书设计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谈《水浒传》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鲁迅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出示中心句,齐读两遍。

二、学习二、四、五段(重点、难点的学习)1、从哪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提出自学要求:找到相关的句子勾出来,自由读,结合自己课外收集的相关资料想想理由,并在旁边用铅笔批注出来。

2、小组交流。

预设:(一)谈《水浒传》部分(学生勾到了这段相关的句子,如: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那天临走,伯父送我两本书……)师:从这些语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板书:关心子女。

)指名读有关语句。

重点理解“囫囵吞枣”“张冠李戴”。

师:我之所以会“张冠李戴”,将一个人做的事情安在另一个人身上,是因为我────生:“囫囵吞枣”。

如果是其他的长辈见“我”这样读书会怎样说?而伯父却────生:摸着胡子……(带着感情读)师:你能听懂伯父的话吗?从中可以感受到什么?(实际上是在幽默而婉转的批评“我”读书太马虎)因此,听了这句话,“我”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指名再读这件事,仔细体会鲁迅先生关心子女,善于启发教育孩子,连批评孩子时都替孩子想得多。

师:伯父不仅仅是宛转地批评了我,而且还送给了我两本书──《表》和《小约翰》,伯父这么一个大文学家,居然还仍抽出时间翻译儿童读物给孩子们看,这不也表明他为孩子们想得多吗?(二)学习“救助车夫”这件事。

(出示投影片)(指名读“爸爸跑到伯父家里……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师:请大家看看图,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图上的内容。

师:谁能说说你课外收集到的关于鲁迅先生的资料。

鲁迅先生是什么身份?想想资料上的内容,再看看图中的鲁迅先生,你有什么感受?师:是啊,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为别人想得多啊!伯父在救护资助车夫以后并没有轻松,反而变得那么严肃,他在想些什么呢?(鲁迅可能想到千千万万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救助一个车夫不能解决问题,只有推翻旧社会才能解救劳动人民)指名有感情地朗读,体会鲁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

(三)学习“关心女佣”这件事。

师: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板书:关心穷苦人)女佣阿三的话讲了哪两方面的意思?(一是鲁迅病的厉害还三更半夜的写文章。

他对自己的病一点也不在乎;二是关心女佣阿三劝阿三多休息。

)从阿三的话中我们分明触摸到了先生那颗为别人想的多,为自己想的少的心啊!)[评:这三个段的教学紧紧围绕着中心句展开,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课外收集的资料,自读自悟,感受到了先生崇高的精神。

]三、学了这三个故事,鲁迅先生的形象一定深深扎根在了你的心里。

让我们再品味这句话──他为自己……(学生带着自己更深的感受读。

)第三课时一、激情引入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深深感受到鲁迅先生一心为别人的崇高精神,在文中还有个故事,表面上好象看不出它与中心的关系,但只要我们细细品味,我们定然会有所收获。

二、学习“谈碰壁”这个故事。

1、自己读这一段课文,看看有没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作者恍然大悟,是真的全明白了吗?2、你听说过或遇到过鼻子被墙壁碰扁的事情吗?3、谁收集到了关于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资料,给大家交流交流。

(如果学生没收集到教师就做介绍)4、师:那么,伯父说的“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究竟含着什么意思呢?我们来看屏幕上鲁迅先生的一段话──—中国各处是壁,然而无形,像“鬼打墙”一般,使你随时能“碰”。

5、联系鲁迅那个时代的情况,读读这段话,想一想、议—议:“四周围黑洞洞的”指什么?“碰壁”又指什么?(生思考、讨论)6、师:同学们想一想,谈“碰壁”与表现伯父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也有联系吗?7、师:生活在旧中国最黑暗时代的鲁迅先生正因为为劳苦大众想得多,所以他才会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横眉冷对千夫指,不怕“碰壁”,英勇抗争,让我们一道来背一背(手指屏幕)今天学到的这两句诗──(师生齐背)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评:伯父关于鼻子扁平的话含义深刻,不易理解。

当时社会背景的介绍是必要的,再借用用鲁迅先生的话,更能让学生体会到当时社会的黑暗,“黑洞洞”“碰壁”的言外之意就不言而喻了。

]三、学习第一段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为别人想的多,为自己想的少的人,所以他也得到了人们的爱戴,(板书:爱戴)在先生去世以后,才会有那么多人来吊唁他。

直到今天,鲁迅先生的音容笑貌仍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也深深地印在我们的心里。

1.自读阅读链接部分。

2.(大屏出示《有的人》)配乐齐声朗诵。

[评:最后读阅读链接,升华情感,在配乐朗诵诗歌中,尽情抒发对先生的爱戴之情。

]板书设计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为别人想的多爱戴为自己想的少评与思:本课的教学设计没有完全按照传统的教学程式,由课文开头向末尾讲,而是打破文章的结构,首先从整体入手,紧紧围绕文章的中心句展开学习。

教师直扑末段中心句,再学习二、四、五段,接着再由易到难,学习难点段落三段,这样用一个中心句将部分和整体有机地衔接起来,整个教学过程重点突出,难点也得到了突破。

在教学设计中,学生对文本的学习不是孤立的,这一篇教学设计将单元知识进行了整合,将现代诗《有的人》纳入了本次学习,另外,课内外知识的结合也体现得非常好,课外资料的应用恰到好处。

建议在进行本次教学之前,一定要让学生充分收集整理相关资料。

第2篇:六年级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鲁迅是一位关心、爱护青少年,热爱劳动人民,憎恨旧社会,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深受人民群众爱戴的人。

2、学会给课文加小标题,说出课文的中心思想。

3、学习本课通过几件具体事例,反映人物品质的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积累描写鲁迅神态、动作的词语。

学习重难点:学会给课文加小标题。

能理解含义较深的句子。

教学策略:自主-探究四环节阅读教学策略课时分配: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积累词语,理清文章脉络,掌握文章主要内容。

2、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生字、新词,梳理文章结构。

3、学会列小标题,自主学习。

二、学习活动设计(一)预习探究提起鲁迅先生,我国甚至世界上有许多人都知道,他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他深受人民的爱戴和称颂,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寻找答案。

(板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文题中的“我”是作者周晔,是鲁迅的侄女。

本文是周晔在鲁迅逝世九周年即一九四五年时写的回忆录。

既然是要表现鲁迅先生的`,那咱首先要知道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当时的社会环境如何?打开《伴你成长》自学提示1 课外的知识咱们已掌握下面再看课本的内容,首先正字音《伴》2其次释字义《伴》3(二)合作交流1、自主读书(课文采用隔行分段的方法分为五段,看看各段主要内容是什么?)要求:(1)要把课文读通读顺,难度的句子多读几遍。

生字、新词可利用工具书解决。

(2)把不理解的内容和有疑问的地方标出来。

2、汇报交流(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情况。

如:你读懂了哪些内容?(2)提出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3、再读释疑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

(个人读、双人读、小组读、互相讨论等学习方式;教师巡视课堂,或询问、或指导、或鼓励。

)(三)按段朗读课文,指导列小标题1、讲列小标题的方法和要求。

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文章的段意概括出最简单的话和词语,二是从文中找出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句子和词语。

2、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小标题。

说《水浒》谈碰壁救助车夫照顾女佣(四)巩固练习打开《伴你成长》,将积累词语与形近字组词填好。

(五)板书设计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说《水浒》谈碰壁救助车夫照顾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1、品读课文,重点体会鲁迅先生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的特点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积累描写鲁迅神态、语言的词语二、学习活动设计(一)检查复习,导入课文1、听写生字2、复述课文(二)深入理解课文,品读感悟1、回顾文章内容,了解“伯父”是怎样的人,并画出有关句子。

(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