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一、积累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诘问(jié)震悚(sǒng)哀悼(dào)塌败(tā)B。

憎恶(zēng)取缔(dì)伛仍(yǔ)滞笨(zhì)C。

愧怍(zuò)孤孀(shuāng)霹雳(pīlì)烦躁(zào)D。

呵斥(hēchì)翳(yì)拔涉(báshè)惶恐(huángkǒng)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

这个十岁的小朋友,在大庭广众之中演讲,说唱俱佳的表现让人赞赏不已。

B。

人工智能“阿尔法狗”以4:1的总比分战胜了最顶尖的棋手XXX,这标志着人工智能的成绩跨过了一道微不足道的门槛。

C。

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

D。

他的言外之意就是你今后批评人时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要当着众人的面发脾气批评人。

3.(资阳中考)阅读下面文字,改正其中的错误。

(3分)①“我成功了,”我喊了出来。

“朋友们!”②为了这一刻,我顶着骄阳,踏着XXX,道路在脚下延伸;为了这一刻,我跌倒了爬起来,失败了挺起胸,成功在奋斗中缩短。

③而现在,我将登上领奖台,心里别提有多高兴!④这一次我终于握住了“成功”的手,虽然只得了一枚银牌,却是我血汗的结晶,是对我苦练的肯定。

⑤我要将这一刻与我的朋友分享,是他们在我失意时为我鼓劲。

⑥我要向教练保证,下一目标是以夺取金牌为目的!1)第①句的标点应改为。

2)第②句的“”一词应该改为“”。

3)第⑥句应删去“”和“”。

4.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XXX,原名XXX,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朝花夕拾》以及散文诗集《野草》。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三单元测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20分]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憎.恶(zèng) 荒僻愧作.(zuò) 烦燥B.疮.疤(chuāng) 取蒂诘.向(jí) 镶嵌C.哀悼.(diào) 烦琐侮.辱(wǔ) 振悚D.门槛.(kǎn) 糟糕晌.午(shǎng) 滞笨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王教授殚精竭虑....地钻研科学,终于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B.夜晚,街上五彩斑斓的霓虹灯看得我眼花缭乱....。

C.我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攻下了敌人阵地。

D.中央电视台的访谈栏目办得惟妙惟肖....,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三亚的春天是个迷人的地方。

B.我市被评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原因是全体市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C.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D.积累是创造的基础,创造是积累的飞跃。

4.下列各项中,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2分)①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无比优越的。

②有人说,人生充满了沉重与乏味,即使偶有轻松也是稍纵即逝。

③如果我们觉得不堪生之重压或是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自己。

④我却认为生命不是这样的,我觉得它值得称颂,富有情趣,即使我自己到了垂暮之年也还是如此。

A.③②④①B.②④①③C.①③②④D.④①③②5.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只有完善集聚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机制,才能做到,使用人才各尽其能。

A.举荐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不拘一格B.举荐人才如获至宝,发现人才不拘一格C.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D.发现人才不拘一格,举荐人才求贤若渴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6-7题。

(每小题2分,共4分)半山春晚即事王安石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新人教版及参考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新人教版及参考答案

第三单元测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B)(2分)A.震悚.(sǒnɡ)憎恶.(è)诘.问(jié)霹.雳(pī)B.塌.败(tā) 滞.笨(zhì) 愧怍.(zuò) 荒僻.(pì)C.晌.午(shǎnɡ) 门槛.(jiàn) 头颅.(lú) 家圃.(pǔ)D.酌.油(zhuó) 忿.然(fèn) 自矜.(jīnɡ) 取缔.(dì)【解析】A.“憎恶”的中“恶”应读wù;C.“门槛”中的“槛”应读kǎn;D.“自矜”中的“矜”应读jīn。

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C)(2分)A.菩萨竹竿烦锁辫子 B.疮疤哀悼粗绌惶恐C.肿胀镶嵌侮辱糟糕 D.醒悟烦燥厚道门框【解析】A.烦琐;B.粗拙;D.烦躁。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B)(2分)A.父亲又像是对我,又像是自言自语....地感叹。

B.他是公司的总经理,在公司里有微不足道....的地位。

C.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从不合坐一条板凳。

D.(农妇)把他当作了死神冤鬼,大声呵斥,他也只能低眉顺眼....、连声诺诺。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B)(2分)A.听了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后,大家的心长时间久久不能平静。

B.通过学习《台阶》一文,我认识到了父爱的深沉与伟大。

C.为了防止日本核泄漏放射性物质不再扩散,日本政府采取了各种应对措施。

D.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耐心细致地纠正并指出我考试中的问题的情景。

【解析】A项“长时间”和“久久”重复,应去掉一个;C项前后矛盾,应去掉“不再”;D项语序混乱,应先“指出”再“纠正”。

5.(广安中考)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B)(2分)①我们读小说,实际上也就是随着小说家的笔触,神游于小说所虚构的世界之中。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第三单元综合检测试题(150分120分钟)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4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B)(3分)A.疮.疤(cāng)惧惮.(dàn)震悚.(sǒng)B.镶嵌.(qiàn)取缔.(dì)愧怍.(zuò)C.晌.午(xiǎng)门槛.(kǎn)头颅.(lú)D.自矜.(jīn)忿.然(fēn)憎.恶(zēng)【解析】A项,疮—chuāng。

C项,晌—shǎng。

D项,忿—fèn。

2.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3分)A.诘问竹竿粗拙茉莉B.惶恐肿胀荒辟滞笨C.厚道糟糕醒悟烦燥D.哀悼书斋门筐降格【解析】B项,辟—僻。

C项,燥——躁。

D项,筐—框。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C)(3分)A.我平时叫她“阿妈”,连“长”字也不带;但到憎恶她的时候,——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的却是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

B.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没1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

C.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

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D.一年中他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半个月在大溪滩上捡屋基卵石,剩下半个月用来过年、编草鞋。

【解析】C项,“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后面的逗号应改为问号。

4.(荆州中考)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D)(3分)A.书籍是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

B.诗书传家是流淌在中华民族血液里的文化基因。

C.阅读是穿越时空的隧道,我们通过它与古人对话,与未来交流。

D.如果全民都沉浸在书籍的海洋中,整个民族的性格就会得到润物无声。

【解析】D项成分残缺,后半句可改为“整个民族的性格就会得到润物无声式的滋养”。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A)(3分)A.《阿长与<山海经>》——《呐喊》——鲁迅B.《老王》——《杨绛散文》——杨绛C.《台阶》——小说集《台阶》——李森祥D.《卖油翁》——《归田录》——欧阳修【解析】A项,《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试题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25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4分)妇rú皆知义愤填yīng 鞠躬尽cuì群蚁排yá呕心lì血 jiǒng 乎不同锲.()而不舍鲜.()为人知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2分)A.马革果尸妇儒皆知心会神凝彷徨 B.感情震荡燕然勒功零乱不堪徙劳 C.一拍即合当之无愧惹人注目磐石 D.和爱可亲死而后己无瑕顾及滑稽3.根据语句内容,选择恰当的一项()(2分)今天在此追悼李公朴、闻一多先生,时局极端险恶,。

但此时此地,有何话可说? 我谨以最虔诚的信念,向殉难者献誓:心未死,,和平可期,杀人者必覆灭。

A人民无比沉痛志不绝争取民主 B人心异常悲愤意志紧民主自由C人生生活痛苦斗志昂民主有望 D人心异常悲愤志不绝民主有望4.下列括号内的解释有误的一组是()(2分)A.亘古(远古);人迹罕至(罕:稀少);气冲斗牛(斗牛:星宿名)B.余暇(暇:空闲);疲惫不堪(堪:能忍受);进退维谷(维:是)C.晦暗(昏暗);略胜一筹( 筹:档次);人声鼎沸(沸:开水)D. 蓦然(突然);面面相觑(觑:看);鲜为人知(鲜:少)5.下列说法中与课文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2分)A.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臧克家,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主要作品有《烙印》《桔红》等。

B. 贝多芬是德国作曲家、钢琴家,也是世界著名的音乐家,其代表作有《田园交响曲》《命运交响曲》。

C. 莫泊桑在着力刻画四位著名作家形象时,插入一些抒情和议论,其作用是让渎者更深刻地认识四位作家,有助于提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D. 《孙权劝学》节选自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迁编的《资治通鉴》。

6.用下列哪一句话概括《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更合适( ) (1分)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物以类聚,人以群分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D.曲高和寡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卷(总分:120分时间:9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30分)1.阅读下面一组句子,根据拼音写汉字。

(5分)①他忽然醒悟,台阶是水泥抹的面,不经磕。

于是,他就biē住了不磕。

②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yì,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③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zuò。

④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jí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⑤都市里的升沉荣辱,震颤着长期迟dùn的农村神经系统,他是最敏感的神经末梢。

2.下面词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疮疤颠沛情郁于中恕难从命B.伎俩吊唁绘声绘色大庭广众C.赋闲烦躁穷愁潦倒祸不单行D.取缔晶莹长途沷涉猝然昏厥3.下面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在这颗星附近,有三个极小的光点,三个肉眼几乎看不见的遥远的星星,周围是深.不可测...的无边宇宙。

B.有些晚报上的文章,广播中的讲话,错误百出,读者和听者往往付之一笑,但是他却常常要郑重其事....地加以指出。

C.他利用送快递时熟悉小区住户的特点,先后13次盗取价值近20万元的财物;出入小区时,他仍从容不迫....地和保安攀谈。

D.所谓“群众利益无小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类事情看起来鸡毛蒜皮、微不足道....,但对群众生产生活来说,都是大事。

4.下面语段的画线句均有语病,请找出来并作修改,每句只改一处。

(4分)①近期政府反腐倡廉力度不断纷纷加强,厉行节俭的风气在社会渐渐盛行,普通民众或许在潜移默化中也回归了理性的消费习惯。

此外,子女表达心意,②妈妈们虽然乐于接受,而且也反对孩子为此铺张浪费。

许多妈妈表示:孩子们能常回家家看看,就是给我们最好的礼物。

(1)第①句修改为:(2)第②句修改为:5.下列句子填入语段横线上,正确的顺序是:。

(只写序号)(3分)我们的父母在渐渐衰老,总有一天,他们会离我们而去。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试卷附参考答案一、基础(27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6分)(1)____________________,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2)一切都是瞬息,__________________,而那过去了的,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4)成语“扑朔迷离”源于《木兰诗》中的“,”一句诗文。

2.根据拼音写出句中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

(4分)(1)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kāng kǎi lín lí()(2)那是中华民族任人zǎi gē()的时代,是有亡国灭种的危险的时代。

(3)女佣略一chóu chú()后,走上前去引起他的注意。

(4)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yì fèn tián yīng(),有时热情激动,有时雄辩过人。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香港在历经百年沧桑之后,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B正确使用汉字,是每一个中国公民应该遵循的。

C加强安全教育,是为了防止不发生安全事故。

D有没有健康的身体,是能做好工作的前提。

4.从下列词语中任选两个词语连成一段话,并用上一种修辞手法。

(4分)荒草萋萋戛然而止腰酸背痛锋芒毕露有过之无不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换一种表情动作(如沉默、流泪、哭笑……),仿写下列语句,字数可略有增减。

(4分)例:低头,不等于认输,低头有时是对过去的反思,有时是对未来的筹划。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试卷(有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试卷(有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试卷(有答案)第三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8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A.塌.败(tà) 嫉.妒(jì) 凹凼.(dànɡ) 昏厥.(jué)B.取缔.(dí) 涎.水(xián) 颠沛.(pèi) 诘.问(jié)C.骷.髅(kū) 震悚.(sǒnɡ) 猝.然(cù) 掳.去(lǔ)D.滞.笨(zhì) 伎.俩(jì) 惧惮.(chán) 文绉.绉(zhōu)2.下列各组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A.隍恐文诌愧怍焦灼B.疮疤镶嵌筹划恶耗C.糟塌眼翳渴慕琐屑D.霹雳尴尬烦躁伎俩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A.NBA揭幕战对于小牛而言可谓祸不单行....,他们不但遭到血洗,还损伤了一员大将。

B.小鬼子对游击队恨得咬牙切齿....。

C.父亲又像是对我,又像是自言自语....地感叹。

D.父亲老实厚道低三下四....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2分) A.通过汉字书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也就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

B.华人游子用他们所钟爱的音乐方式,在过去的岁月中创作了优秀的大量的歌曲。

C.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被公认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

D.为了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办学水平,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A.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等果然都在内。

B.后来长毛果然进门来了,那老妈子便叫他们“大王”,——据说对长毛就应该这样叫,——诉说岸的一只鸿雁D.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8.请指出下列文字出自哪部名著,并说说这段文字突出了主人公怎样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试题
班级姓名分数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25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4分)
妇rú皆知义愤填yīng 鞠躬尽cuì群蚁排y á
呕心lì血 jiǒng 乎不同锲.()而不舍鲜.()为人知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2分)
A.马革果尸妇儒皆知心会神凝彷徨 B.感情震荡燕然勒功零乱不堪徙劳
C.一拍即合当之无愧惹人注目磐石 D.和爱可亲死而后己无瑕顾及滑稽
3.根据语句内容,选择恰当的一项()(2分)
今天在此追悼李公朴、闻一多先生,时局极端险恶,。

但此时此地,有何话
可说? 我谨以最虔诚的信念,向殉难者献誓:心未死,,和平可期,杀人者必覆灭。

A人民无比沉痛志不绝争取民主 B人心异常悲愤意志紧民主自由
C人生生活痛苦斗志昂民主有望 D人心异常悲愤志不绝民主有望
4.下列括号内的解释有误的一组是()(2分)
A.亘古(远古);人迹罕至(罕:稀少);气冲斗牛(斗牛:星宿名)
B.余暇(暇:空闲);疲惫不堪(堪:能忍受);进退维谷(维:是)
C.晦暗(昏暗);略胜一筹 ( 筹:档次);人声鼎沸(沸:开水)
D. 蓦然(突然);面面相觑(觑:看);鲜为人知(鲜:少)
5.下列说法中与课文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2分)
A.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臧克家,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
主要作品有《烙印》《桔红》等。

B. 贝多芬是德国作曲家、钢琴家,也是世界著名的音乐家,其代表作有《田园交响曲》
《命运交响曲》。

C. 莫泊桑在着力刻画四位著名作家形象时,插入一些抒情和议论,其作用是让渎者更
深刻地认识四位作家,有助于提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D. 《孙权劝学》节选自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迁编的《资治通鉴》。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B.增加质量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C.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D.当外国友人来福州时,受到了福州人民的热
烈欢迎。

9、背诵优美诗文,可以丰富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尽你所知,在下面的横线上补齐
所缺的名篇佳句。

(5分)
①“歌以咏志,诗以传情”,李白的“,何人不起故园情”表现的是浓郁深沉的思乡思亲之情;岑参的“故园东望路漫漫,”也抒写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王维的
“,明月来相照。

”传达出一种宁静淡泊的心情。

(3分)
②《木兰诗》以质朴生动的语言塑造了木兰的美好形象,一句“,关山度若飞”就让巾帼英雄的飒爽英姿跃然纸上;一句“,对镜帖花黄”则细腻传神地表现了青年女子的爱美之心。

(2分)
10.造句:朋友,你会微笑吗?微笑是一杯浓浓的咖啡,,
,微笑是一曲动人的音乐。

微笑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

(四)、《孙权劝学》(14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26.解释加点的词。

(4分)
孰.若孤?()治经为博士邪.()
即更.刮目相待( ) 及.鲁肃过寻阳 ( )
27.对下列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B.当涂:应当糊涂;涂,糊涂。

C.涉猎:浏览群书,不作深入研究。

D.见事:认清事情,识别事势。

28.解释文中出现的成语。

(2分)
29.翻译下列各句,并分别指出句子的语气。

(6分)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译(表示语气)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译(表示语气)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译(表示语气)
(三)题目:给我影响最大的人要求:文中必须运用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500字以上
1、略
2、C 4C 8、(见名著阅读) 9、10略 11、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
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

12、锋芒毕露;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

13、中美两国的文化、社会背景不同。

14、对比旨在说明邓稼先的人格魅力 15.(3分)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 || ⑾⑿答:第一层写闻先生说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表现了他作为革命
家的一面;第二层总结全文,高度评价闻一多先生。

16、起过渡或引出下文的作用17、起稿政治宣传单进行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队18、视死如归19、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
证了他的“言”和“行”。

20、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语言)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神态)21、总结全文,表达了作者的崇敬之情。

22、看问题不能太绝对,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不论先
后,最重要的是要言行一致。

23、.这篇文章叙写了被人们视为“神农”的袁隆平研究杂交
水稻的事迹。

24.一个热衷于自己事业的人,他的讲话的话题永远自己的事业,讲起来当然就
如数家珍,滔滔不绝。

或:因为袁隆平一生都在研究水稻育种,对水稻育种工作的全过程了如
指掌。

25.不设统一答案。

能言之成理、言之有据有序即可。

26、略27、B
30、成语略31、32、略
1、略
2、C 4C 8、(见名著阅读) 9、10略 11、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
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

12、锋芒毕露;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

13、中美两国的文化、社会背景不同。

14、对比旨在说明邓稼先的人格魅力 15.(3分)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 || ⑾⑿答:第一层写闻先生说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表现了他作为革命
家的一面;第二层总结全文,高度评价闻一多先生。

16、起过渡或引出下文的作用17、起稿政治宣传单进行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队18、视死如归19、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
证了他的“言”和“行”。

20、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语言)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神态)21、总结全文,表达了作者的崇敬之情。

22、看问题不能太绝对,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不论先
后,最重要的是要言行一致。

23、.这篇文章叙写了被人们视为“神农”的袁隆平研究杂交
水稻的事迹。

24.一个热衷于自己事业的人,他的讲话的话题永远自己的事业,讲起来当然就
如数家珍,滔滔不绝。

或:因为袁隆平一生都在研究水稻育种,对水稻育种工作的全过程了如
指掌。

25.不设统一答案。

能言之成理、言之有据有序即可。

26、略27、B
30、成语略31、32、略
1、略
2、C 4C 8、(见名著阅读) 9、10略 11、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
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

12、锋芒毕露;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

13、中美两国的文化、社会背景不同。

14、对比旨在说明邓稼先的人格魅力 15.(3分)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 || ⑾⑿答:第一层写闻先生说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表现了他作为革命
家的一面;第二层总结全文,高度评价闻一多先生。

16、起过渡或引出下文的作用17、起稿政治宣传单进行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队18、视死如归19、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
证了他的“言”和“行”。

20、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语言)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神态)21、总结全文,表达了作者的崇敬之情。

22、看问题不能太绝对,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不论先
后,最重要的是要言行一致。

23、.这篇文章叙写了被人们视为“神农”的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的事迹。

24.一个热衷于自己事业的人,他的讲话的话题永远自己的事业,讲起来当然就如数家珍,滔滔不绝。

或:因为袁隆平一生都在研究水稻育种,对水稻育种工作的全过程了如
指掌。

25.不设统一答案。

能言之成理、言之有据有序即可。

26、略27、B
30、成语略31、32、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