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教程(第三版)第一册 下》教案16 你常去图书馆吗
汉语教程(第三版)第一册 下》教案17 他在做什么呢

汉语教程(第三版)第一册下》教案17他在做什么呢汉语教程(第3版)第十七课:他在做什么呢教学重点:1.课文理解和朗读。
2.使用“在XXX……呢”表达正在进行的动作。
3.双宾语句的使用。
教具:图片展示正在进行的活动,如听音乐、看电视、写汉字等。
教学要求:1.学生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2.学生能使用“在XXX……呢”表达正在进行的动作。
3.学生能使用双宾语句表达动作,如“XXX教我们语法和课文”。
4.学生能使用“怎么+动词”提问,如“我们怎么去?”“我们骑车去”。
教学提示:使用“在XXX……呢”表达正在进行的动作是汉语中很重要的功能项目。
通过图片和动作演示帮助学生练这个句型。
例如,展示图片上的人正在进行的活动,如听音乐、看电视、写汉字等,可以扩展到打篮球、跑步、踢足球、游泳、唱歌等。
这些词组后面也需要研究。
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正在+动词+宾语”这个句型。
老师可以指着图片问:“他/她/他们正在做什么呢?”学生依次回答。
可以先合练,然后在单练、分组练,直到学生能不用提示自己说出一组图片上人正在进行的活动。
然后让学生两两到黑板前表演。
引入课文可以使用图片,如XXX正在听音乐/听录音。
老师可以问:“XXX在听音乐吗?”学生回答后,引出否定句。
使用“怎么+动词”提问也是重点之一。
例如:“我们怎么去?”“我们骑车去吧。
”“他怎么来?”“他坐车来。
”删除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小幅度改写每段话,使文章更加流畅易懂。
本课是练汉语双宾语句的课程。
需要注意的是,汉语能够带双宾语的动词数量有限,特别是在初级阶段,只能研究几个常用的动词,例如教给、借、送、还、问、回答、告诉、帮等。
强调这一点的目的是为了在以后的教学中,避免学生在研究离合词时出现错误。
汉语的离合词是动宾结构,例如“见面、游泳、唱歌”等,学生往往会将其当作单纯的动词使用,在后面加上一个宾语。
此时,我们可以提醒学生这些离合同前的动词已经有了宾语,而这些动词都不能带双宾语,例如不能说“我见面朋友”等。
《汉语教程》第一册第16-20课语法总结

第十六课你常去图书馆吗?1. S1+跟+S2+一起+V+O:我跟朋友一起去图书馆。
2. S+总是/常常/不常/很少/有时候+V+O总是:星期一早上我总是去食堂吃饭。
常常/常/不常:晚上我常复习课文,预习生词。
很少:我很少去电影院看电影。
有时候:我有时候上网查资料,有时候上网跟朋友聊天儿。
3. A或者B。
晚上我有时候复习生词或者做练习。
4. A还是B?晚上你复习生词还是做练习?5.借:我去图书馆借书。
6.S1给+S2+发邮件/写信/打电话/发微信。
我常常给朋友写信。
我有时候给老师发邮件。
7.聊天儿:我跟朋友聊天儿。
第十七课他在做什么呢?1.S+在/正/正在+V+O+呢1)你在做什么?我在听音乐。
你在做什么呢?我在听音乐呢。
他正做什么呢?他正听音乐呢。
他正在做什么呢?他正在听音乐呢。
2)你在听音乐吗?=你是不是在听音乐?我没有在听音乐。
我正听课文录音呢。
2.怎么+V:你怎么来学校?我骑自行车来学校,坐车太挤了。
3.……怎么样?:骑车去学校怎么样?4.V+的时候:我出来的时候,他正在听音乐呢。
5.要+V:我要买书。
我不要买杂志。
6.要+N:我要一本《汉英词典》。
我不要《汉英词典》。
7.想+V:我想买书。
我不想买词典。
8.想+N:我很想家。
9.想:我先想一下。
10. S1+教+S2+O:林老师教我们听说课和综合课。
S1+问+ S2+O:我常问老师很多问题。
S1+回答+ S2+O:老师常常回答我很多问题。
S1+借+ S2+O:我借图书馆一本杂志。
第十八课我去超市买东西。
1.S+V1+O1,顺便+V2+O2:我来上海学习汉语,顺便旅行。
我去北京工作,顺便看朋友。
2.S1+替+S2+V+O:张老师病了,李老师替他上课。
我不想做作业,你替我做作业吧。
S1+帮+S2+V+O(S1V,S2也V)今天的作业很难,你可以帮我做作业吗?(S1V,S2不V)你去食堂?可以帮我买一杯咖啡吗?S1+给+S2+V+O:你可以给我买一杯咖啡吗?3.S1+V1+O1,顺便+替+S2+V2+O2:我去超市买水,顺便帮朋友买可乐。
汉语教程第一册第16课课件

课文1.你身体好吗?
关:王老师,好久不见了。你身体好吗? 王:很好。你身体怎么样? 关:我也很好。 王:最近工作忙不忙? 关:不太忙。您呢? 王:刚开学,有点儿忙。
课文2. 你的车是新的还是旧的
田芳:我的车呢? 张东,你的车是什么颜色的? 田芳:蓝的。 张东:是新的还是旧的? 田芳:新的。 张东:那辆蓝的是不是你的?
工作 有一点儿 车 自行车 汽车 还是 怎么样 最近 刚 开学 开 颜色 蓝
辆
啊
work a little; a bit vehicle (bicycle, car) bicycle, car, bus or how recentness just school opens begin, open colour
语法:主谓谓语句
主语(s)
╋
谓语谓(p语)
主语(s’)
谓语(p’)
你 身体 我 身体 她 工作 她 工作
怎么样 ? 很好 。 忙不忙? 不忙。
2. 选择疑问句(……还是……)
她是老师还是学生? 你是北京人还是上海人? 你的房间大还是小? 你的书包轻还是重?
你喝白酒还是喝红酒? 你去银行还是去邮局?
第十六课 你的车是新的还是 旧的
复习课文
你有几个箱子? 两个。 你的箱子重不重? 这个箱子很重,那个不太重。你的呢? 在那儿,我的都很轻。 你的箱子很新,我的很旧。 那个新的不是我的,是朋友的。
语法:主谓谓语句
➢ 你汉语好不好? ➢ 我汉语很好。 ➢北京天气怎么样? ➢北京天气不太好。 ➢中国菜好不好吃? ➢中国菜很好吃。
2. 选择疑问句(……还是……)
名词 + 还是 + 名词
初级汉语教程第一册教案1-20课2017版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教案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教案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教案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教案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教案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教案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教案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教案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教案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教案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教案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教案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教案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教案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教案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教案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教案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教案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教案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教案
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精读»课程
教
案
第一册
海斯尔。
《汉语教程(第三版)第一册 下》教案17 他在做什么呢

第十七课他在做什么呢一、教学重点1.课文2.语法表达动作的进行:在/正/正在……呢双宾语句二、教具图片: 展示正在听音乐、听录音、买东西、看电视、看电影、信书、换钱、写汉字等画面三、教学要求1.通过课文讲练要求学生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说。
要求会用“在/正在……呢”表达正在进行的动作。
2学会用双宾语句表达:王老师教我们语法和课文。
3.学会用“怎么+动词”提问:我们怎么去?我们坐车去。
我们骑车去。
四、教学提示表达正在进行的动作是汉语一个很重要的功能项目。
要通过图片(课后的一个练习里有图片)和动作演示带领学生练习说这个句型。
因为学生一看图片或老师的动作就懂了。
例如:图片上的人听音乐、看书、写汉字、看电视、换钱等,如果班上的学生素质比较好,接受能力比较强时,还可以扩展,例如:打篮球、跑步、踢足球、游泳、滑冰、滑雪、照相、唱歌、跳舞、吃饭、喝茶、睡觉等。
因为这些词组后边都要学到。
展示一下不一定要求他们部记住主要是加深他们对“正在+动词+宾语”这个句型的理解。
老师可以指着图片问: 他/她/他们正在做什么呢?学生依次回答:他正在听音乐呢。
他们正在看电视呢/打球呢/照相呢/吃饭呢/喝茶呢/谈话呢,等等。
然后老师可以问:我们正在做什么呢?学生:我们正在上课呢。
先合练,然后在単练、分组练,直到学生能不用老师提示自己都能把一组图片说出来“他们在做什么呢”为止。
然后再让学生两两到黑板前边表演,指着图片,一问一答。
第一轮练完以后, 老师可以问一个学生: 昨天晚上七点的时候,你在做什么呢?学生: 昨天晚上七点的时候, 我在宿合看电视呢/做练习呢/写汉字呢/听音乐呢/跟朋友谈话呢/洗澡呢/睡觉呢。
这个问题最好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当时的真实情况回答。
因为很据各自真实的情况,有的学生虽然想说,但是因为不知道词,可能说不出来,要是可以让学生用动作演示一下,然后告诉他汉语该怎么说, 这样学生可能就会说了,而且可能就记住了,记不住别人干什么,但自己昨天晚上七点正在做什么, 一般会记住。
汉语教程第一册下教案.doc

合物、片、境、比等方式行生教学,方法得当且有次性。
文和法点的教学也比合理。
的内容适当而且形式灵活。
体感框架完整、灵活生。
教学重点的安排有欠缺,如法点“太⋯⋯”,第二有关“太⋯⋯”两种意思比的可以适当增加分量。
本两个有些。
其他修改意文中批注。
成绩: 92 分教案设计教学对象:一年级留学生使用教材:《汉语教程》第一册下课型:初级汉语综合课课题:《可以试试吗》课时:2 学时( 80 分钟)教学目的及要求:1.要求学生理解和规范写出并运用本课出现的 17 个生词。
2.让学生了解汉语钱币的说法,掌握“太 +adj.+ 了”的用法,并重点掌握本课三个语法的用法。
3.要求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流利的复述课文内容。
4.本课的场景是买衣服,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同学了解在中国买衣服的基本流程,并进行相应的交际性操练。
教学内容及重点:教学内容:1. 生词 17 个;2.法:(1)重叠; (2) 又···又···;( 3)一点儿、有(一)点儿;(4)太 +adj.+ 了3.文(一)、(二)。
教学重点:以下内容有无点?1.下列生的例解和展:深、浅、合适、种、打折;2.“太 +adj.+ 了”的两种不同的意和用法,重叠的形式、意和用法,“又⋯⋯又⋯⋯”的用法,“一点儿”和“有(一)点儿”各自的用法和区;3.根据文内容,西的正确表达方式。
教学方法:1.通具体的例子和定一定的景,逐步引学生掌握本所学的生和法。
2.运用直的手段:(1)物:苹果、橘子等几种不同的水果,解“种”的含,并以苹果例解“又· ··又···”的用法。
(2)片:羽服、、短、深、浅、肥、胖、瘦、打折,并用片比展示“合适”。
3.以旧新:好看(漂亮)可以(行好)便宜()4.交活:怎么衣服。
教学:第一一、教学:(1 分)1.稳定情绪,师生互致问候。
2.检查出勤情况。
第十六课 你常去图书馆吗?

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案一、课型:初级汉语综合课二、教学对象:非洲加纳初级汉语留学生三、教材:《汉语教程》第1册(下) 第十六课你常去图书馆吗四、教具:实物、PPT、图片五、教学内容1、30个生词2、课文内容(两段课文,要求能情景对话)3、语法点(1)时间词语作状语(2)“跟……一起”(3)或者···还是六、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的生词2、能运用课文中表示地点(如:图书馆)和动作(如:看书)的词语描述自己的行为, 能说出自己的日常生活和活动。
例如,常做什么,星期六和星期日常做什么等。
3、学习新语法点:时间词语作状语;“跟……一起”4、熟练掌握课文对话,能自觉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词语、句型的掌握2、语法点:时间词语作状语;“跟……一起”八、教学方法以听说法为主,辅以视听法、认知法、全身反应法等。
九、课时安排: 90分钟(2课时)第一课时及第二课时1、复习上课内容2、导入与学习新课生词3、语法讲解与练习4、课文认读与会话练习5、情景练习6、布置作业、答疑十、教学步骤第一课时:(45分钟)1、复习十五课(5分钟)2、学习新课(1)生词学习(15分钟)读生词:学生认读→领读→学生自己练习读→找学生读,纠正学生读→齐读①生词认读:1-13个②生词学习名词:图书馆、宿舍、资料动词:查、看、借时间副词:常总形容词:安静解释生词A、专有名词主要利用图片展示。
如:资料: material zī liào ,指生活中必需的用品B、动词主要利用动画、图片等进行对比解释。
如:安静: be quiet 它是一个汉语双音节词,意思是不吵闹或无声音.C、时间副词:总、常 adv.总(是) >常(常) >有时候 >很少 >偶尔>从不always >frequently> sometimes> seldom> just some times> never(2)语法: “跟….一起”(10分钟)“跟……一起” go withEg:你跟我一起去图书馆吗?我跟你一起去游泳。
汉语教程第一册第16课课件

语法: 主谓谓语句
主语(s)
╋
谓语谓(p语)
主语(s’)
谓语(p’)
你 身体 我 身体 她 工作 她 工作
怎么样 ? 很好 。 忙不忙? 不忙。
2.选择疑问句(……还是……)
她是老师还是学生? 你是北京人还是上海人? 你的房间大还是小? 你的书包轻还是重?
你喝白酒还是喝红酒? 你去银行还是去邮局?
田芳:……? 张东: ……。 田芳: 不是。……啊,在那儿呢。
2.选择疑问句(……还是……)
名词 + 还是 + 名词
你是老师还是学生? 你是韩国人还是日本人?
你的词典新的还是旧的? 你的箱子轻是还是重?
你喝咖啡还是பைடு நூலகம்果汁? 你去食堂还是去图书馆?
3.怎么问(5)省略问句(......呢)
➢ 我的书呢? ➢ 我的书在哪儿? ➢ 我的箱子呢? ➢ 我的箱子在哪儿? ➢ 这是谁的MP3? ➢ 我的。 ➢ 那个呢?(那个mp3是谁的? ) ➢ 我同屋的。
lάn
Liὰng
ὰ
work A little; a bit Vehicle (bicycle, car) bicycle, Car, bus or how recentness just School opens begin, open colour
blue a quantifier ah
工作 有一点儿 车 自行车 汽车 还是 怎么样 最近 刚 开学 开 颜色 蓝
第十六课 你的车是新的还是 旧的
复习课文
你有几个箱子? 两个。 你的箱子重不重? 这个箱子很重,那个不太重。你的呢? 在那儿, 我的都很轻。 你的箱子很新, 我的很旧。 那个新的不是我的, 是朋友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六课你常去图书馆吗一、教学重点1.课文2.语法时间词语作状语二、教具图片:图书馆、借书、看电视、看电影、写信、在公园玩儿等画面三、教学要求1.通过课文讲练要求学生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说。
能说出白己的日常生活和活动。
例如,常做什么,不常做什么,晩上常做什么,星期六和星期日常做什么等。
2.了解和掌握“还是”和“或者”这两个词的不同用法。
四、教学提示1.汉语的时间词语(主要是时点词)常常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它可以放在主语之后,也可以放在主语之前。
例如,我们可以说;你今天晚上做什么?也可以说:今天晩上你做什么?如果不加句子重音的话,这两个句子的语义是一样的。
但是,交际中我们就可以发现两个句子在使用时很可能在语义上有一定的不同。
你今天晚上做什么?强调的是今天晩上。
但是开始阶段不必给学生讲这些。
2.“还是”与“或者”“还是”出现选择疑问句中,要求对方选择一项。
而“或者”出现在陈述句中。
因为这两个词在英语中都可以翻译成“or”,所以学生很容易错用。
应该特别提醒一下。
3.“咱们”和“我们”“咱们”和“我们”在谈话中都包括听话人。
不同的是,“我们”既可以包括听话人,也可以不包括听话人。
而“咱们”则必包括听话人。
例如:你们是外国人,我们是中国人,咱们是朋友。
星期天咱们去哪儿?也可以说:星期天我们去哪儿?4.“好吗?”的用法“好吗?”用在陈述句后边,表示请求、征询别人意见。
例如星期天我们去公园,好吗?回答时可以说:好吧。
/好。
/行。
表示同意、答应。
5.“吧”在句子中表示请求或建议,也表示同意和答应。
例如: 今天中午我们吃饺子吧。
回答可以说:好吧。
/行吧。
6.“很少”与“很多”“很少”可以用来作状语。
表示动作不常发生。
但“很多”不能用来作动词的状语。
例如:①晚上我很少看电视。
不能说: x他星期天很多玩儿。
他星期天玩很多。
②我中午很少去食堂吃饭。
7.“常”和“常常”“常”和“常常”作为副词语义是一样的。
但是“常”有形容词的用法,如:常人,常态。
而“常常”不能这么用。
如果学生不问,老师不必讲。
在表达否定的意思时,一般说“不常”不说“不常常”。
8.“总”和“常”“总”和“常”都可以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频度高。
例如:他最近总感冒。
也可以说:他最近常感冒。
但是在语义上,两者还是有一定的区别,“总”含有“一直”的意思,而“常”则没有这个意思。
“我总在宿舍看书”中的“总”的意思有“一直”的意思,表示“不在图书馆看书。
”“我常在图书馆看书”并不表示“不在别的地方看书”。
如果学生问起二者的区别,可以给以解释,不问的话,不必解释。
9.“跟……一起”这个结构常用来作状语。
学生一般不会用错。
但是,这个结构除了表示两个以上的行为者“一起”做某个动作之外,还表示行为者之间存在着一个主从美系,例如: 我跟爸爸一起来中国。
(爸爸为主,我随从)爸爸跟我一起来中国。
(我为主,爸爸是随从)在学习“是……的”句时可能遇到主从问题,这时候不必向学生提及其中的区别,以免增加学习负担,但学生要问起,或做错句子,表达的意思不对时,要给予纠正。
10. “走”“走”有以下几个意思.①步行的意思。
书上上翻译为“walk”例如:我们去外边走走吧。
②是“出发”的意思。
课文里用的就是这个意思。
例如:咱们走吧。
③还有“离开-的意思. (第一册不必涉及这个意思,)例如:A:王老师在吗?B:他不在,他已经走了。
要跟学生讲清楚,対目本学生还要说明的是,日语里的“走”是“跑”的意思,用的是古汉语的意思,现代汉路(除了成语,如: 走马看花)已经不再用这个意思了,所以要提選日本学生注意。
可以通过轻松的谈话引入:(事先要指定一个学生是书中的麦克. 一个学生是玛丽,每课书都要指定不同的学生担任书中中的人物。
)老师:中午你们去哪儿吃饭? 学生:我们去学生食堂吃饭。
老师: 你们去哪儿买东击? 学生:我们去商店/超市买东西。
老师:你们去哪儿换钱? 学生:我们去银行换钱。
……老师:你们去哪儿借书? 学生:我们去图书馆借书。
老师:玛丽,你常去图书馆吗? 玛丽:我常去图书馆。
老师:麦克,你常去图书馆吗? 麦克:我不常去图书馆。
注意:在真实的交际中,老师完全可以在问麦克时用:“麦克,你呢?”但是我们现在要练习一个新句型。
所以还是出现一个完整的句子比较好。
老师:玛丽,你常去图书馆做什么? 玛丽:我常去借书,也常去看书。
老师:麦克,你去图书馆做什么? 麦克:我有时去借书,有时候去查资料。
老师:你不常在图书馆看书吗?麦克:我不常在那儿看书。
老师:你常在哪儿看书?麦克:我总在宿合看书。
老师:你的宿舍安静吗?麦克:我的宿合很安静。
老师进行过一轮会话以后,可以转而问别的同学。
但是,要更换人称。
例如:老师:谁常去国书馆借书? 学生:玛丽常去图书馆借书。
……课文(二)的方法跟课文(一) 一样,不过这时要请另外的学生充当麦克和玛丽的角色。
除了完成课文中“晚上你常做什么?”星期六和星期日你常做什么?这两个句子之后,当然还可以扩展一下,例如:“下午你常做什么?”等。
练习“不常”时,老师的问话要能引导学生说出“不常”的句子。
例如,可以问日本学生: “你常给爸爸妈妈写信吗?”学生会回答: “我不常给爸爸妈妈写信。
”因为大部分日本学生是给爸爸妈妈打电话。
当然,有的学生有电脑,常常用e-mail写信。
总之,要结合学生的情况有的放矢地发问,达到练习某个句型的目的。
从本课起,练习项目增加了一个“选词填空”,目的是帮助学生复习记忆本课所学的生词,通过填空练习,使他们知道这些词的用法,这个练习比较简単,只要学生认真预习和复习,记住了词语的意思,一般都会做。
当然,这个练习也有训练学生用词造句能力的作用。
但是这个阶段不能要求学生造句,学生用词造句能力的培养,需要时间,现在只是潜移默化地做。
本课还增加了“改错句”。
“改错句”练习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练习项目。
外国学生学习汉语正如我们学习外语一样,不可能不出错,在错中学习正确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它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和记忆。
凡有“改错句”这个练习项目,我们都在每操课后边附有“错句分析”供老师们备课时参考。
五、教学步骤(一)组织教学(二)复习1.带领全班同学背说第十~十五课课文2. 2.听写句子(请几个学生到黑板前面听写,每人写一个句子,其他人写在本子上):我家有五口人,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和我,这是我们全家的照片,我妈妈是大夫,她在医院工作,我爸爸是一家公司的经理。
他们工作都很忙。
我是留学生,我在中国一个大学学习汉语。
3. 请学生认读并背说听写的句子,注意纠正发音和声调错误。
4.请学生介绍一下自己的家庭。
5.带领全班做第十五课的课后练习二、三、四、五、六、七、八。
(三)进行新课1. 语音练习(辨音辨调、多音节连读)听写第十六课生词(请几个学生分别到黑板前面听写,每人听写十个生词,其他学生在下面听写,也可让一个学生写汉字,另一个学生加注拼音) 。
2.请学生认读听写的生词,注意纠正发音和声调。
3.领读生词并组成词组或课文要讲的句子,要求学生跟着说,一个人说了以后另一个接着说。
例如:常(常)→中午我常常去食堂吃饭。
/你常去图书馆吗?跟……一起→跟朋友一起学习。
/跟同学一起去玩儿。
/你跟我一起去,好吗?晚上→晚上你常常做什么?走→走吧/咱们走吧。
练习→做练习/练习说汉语借→借书/去图书馆借书/常去图书馆借书有时候→晩上有时候看书,有时候玩儿。
/有时候借书,有时候上网查资料。
总→我总在宿舍看书。
/中午我总去学生食堂吃饭。
复习→复习课文/复习生词/复习汉字预习一预习生词/预习课文/预习汉字电影→看电影/常常看电影/不常看电影/我很少看电影。
电视→晚上常常看电视。
/晚上我不常看电视。
生词学习重点讲解1:跟sb.一起do sth.咱们vs我们常(常)do sth. →不常do sth.有时候do sth.替换练习4.课文操练: 老师看着书领读三遍课文一让学生看着书全班齐读两遍课文一老师不看书领说三遍一让学生不看书分角色说课文一请学生背说课文(可以把班上的学生分成两组,分角色说,老师带领A组学生说一个角色的话,再带领B组说另一个角色的话,说一两遍后轮换,直到会说为止)。
5.分组继续操练课文(两个人一组)。
6.请两个学生朗读或表演课文。
7.教写汉字。
(四)布置作业-1.朗读并能背诵课文。
2.抄写一遍课文,加注拼音。
3.做练习。
(五)带领学生预习第十七课的生词附错句分析1.我们班有十八个留学生们。
汉语表示复数的方法跟英语不同,所以学生有时感到困惑。
“们”是唯一一个表达复数的词,但是又和数词不兼容,前边有数词时,“们”就不能再出现,应该说:我们班有十八个留学生。
2.我有一汉语词典。
汉语名词前边如果表示数量必须用量词,不能只用一个简单的数词,词典的量词是“本”。
应该说:我有一本汉语词典。
3.我们的学校是很大。
用形容词谓语句来描述一个事物时,一般不能再用“是”,应该说:我们的学校很大。
4·我明天下午有上课。
“有”的宾语应该是名词。
而“上课”是个动宾词组,所以不能说“有上课”。
应该改为:我明天下午有课。
5.我是这个大学的学生,也我弟弟是。
“也”是副词。
副词不能用在代词和名词前面,只能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作状语。
这个句子应该改为: 我是这个大学的学生,我弟弟也是。
6. 都我爸爸妈妈是大夫。
“都”是副词,副词不能放在名词和代词前,只能放在动词前。
应该说: 我爸爸妈妈都是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