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人才强企工作的实践与思考.doc

合集下载

企业实施人才强企工作经验材料工作体会

企业实施人才强企工作经验材料工作体会

企业实施人才强企工作经验材料工作体会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人才对于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优秀的团队能够带动企业的创新、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

因此,企业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成为了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我过去的工作经验中,我有幸参与了企业实施人才强企工作,并从中汲取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首先,在实施人才强企战略过程中,企业需要重视人才的吸引和选拔。

优秀人才的引进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在人才市场上,优秀的人才往往是稀缺资源,竞争也十分激烈。

因此,企业需要制定一套科学的招聘体系,通过多种渠道吸引到适合企业需求的人才。

同时,企业也需要注重选拔工作的严谨性和公正性,确保选出的人才能够真正适应企业的需要。

其次,在人才引进后,企业需要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优秀人才的培养是企业长期发展的保障。

在我的工作经验中,我发现企业的培训制度起着关键的作用。

通过培训,能够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使其逐渐成长为企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同时,企业还需要搭建良好的发展平台,为人才提供晋升和发展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发挥出他们的才能。

再次,在人才的使用上,企业需要注重人才的合理配置。

不同的人才有不同的专长和能力,因此,在工作分配上,企业需要根据人才的特长和岗位需求进行合理的配备。

只有合理利用人才的优势,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作用,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此外,在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中,企业还需要注重激励机制的建立。

激励是人才发展和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

在我的工作经验中,我发现激励机制是企业吸引、留住人才的关键。

通过建立激励机制,能够激发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使其能够更好地为企业做出贡献。

最后,在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中,企业需要重视人才的凝聚力和团队合作。

一个团结、和谐的团队能够推动企业的发展,并提高整体绩效。

因此,企业需要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加强团队意识,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为企业的发展搭建良好的环境。

综上所述,企业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是解决企业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于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的思考

关于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的思考

关于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的思考中图分类号:c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摘要: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随着知识经济浪潮汹涌而至,人才资源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资本成为实现富民强国的第一资本。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3年12月19日至20日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指出人才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和党管人才原则,把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作为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人才建设;竞争;企业理念;经济发展abstract: the economic competition in the final analysis is the competition of talents. national talent work conference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the state council held on december 19, 2003 to 20 of the key points of talent of party and n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alent powerful nation and party principle of talent management is put forwar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alent strategy as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the new stage in the new century talents work.keywords: talent construction; competition; enterprise idea; economic development加强人才建设是党的十八大倡导的重要课题之一。

人才强企是事关企业兴衰的战略性问题。

人才强国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精选8篇)

人才强国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精选8篇)

人才强国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精选8篇)人才强国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精选篇1)《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取得更大胜利,必须毫不动摇贯彻“人才强党”战略,把各方面人才聚集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让党的百年基业“后继有人”。

树牢选人用人“风向标”,培养可堪重任的“接班人”。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应对各种困难、风险和挑战,培养选拔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优秀人才,意义重大而深远。

要着力培养选拔德才兼备、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深入贯彻落实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新时代好干部标准。

要加强政治历练,把理论武装作为根本举措,把党性教育作为必修课程,筑牢人才成长的“思想根基”;要注重实践锻炼,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人才的“主阵地”、淬炼本领的“主战场”、选拔人才的“主渠道”,让人才在实践熔炉中、风雨历练中茁壮成长;要强化管理监督,既坚持正向激励,不拘一格用人才,又突出严格监督,为人才戴上纪律作风的“紧箍咒”。

永葆党的肌体“蓬勃力”,锻造攻坚克难的“先锋队”。

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是党的活力的源泉。

只有不断更新细胞,补充新鲜血液,才能永葆党的生机与活力,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要把各方面优秀人才源源不断吸引到党的队伍中来,提高党员队伍建设质量,激活党组织的生机活力。

要“高”字当头,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发展党员,注重优化结构、突出政治标准,不断壮大党的力量;要“严”字打底,加强党员干部管理,着眼新时代新要求新形势新任务,与时俱进加强党员理论武装和党性教育,不断增强党员政治觉悟、党员意识和组织观念;要“先”字为要,组织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聚焦主责主业、立足岗位实际,在推动发展和为民服务中当先锋、作表率。

把牢党的领导“定星盘”,造就对党忠诚的“信仰者”。

浅谈“人才强企”

浅谈“人才强企”

浅谈“人才强企”1000字“人才强企”是一种新的企业发展战略,近年来在企业界赢得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

在全球化竞争的今天,企业人才的选择、培养和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建设“人才强企”不仅是企业的需要,也是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因为它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

本文将从企业角度探讨如何建设“人才强企”。

首先,企业需要制定人才发展战略。

企业的目标是通过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提高企业的核心能力和竞争力。

因此,企业需要制定一系列的人才发展战略,以实现这一目标。

首先,企业要有一个明确的人才引进计划,包括寻找人才、选聘人才和培养人才。

其次,企业要建立完善的人才评估机制,对人才进行评价,以便企业能够更好地利用和激励人才。

最后,企业还要制定与人才发展相关的政策和制度,激励人才并留住人才。

其次,企业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人才管理系统。

企业要注重人才的激励和管理,以提高人才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

企业人才管理制度的完备性和科学性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和成长。

企业要通过完善的人才管理制度,营造良好的人才培养和激励氛围,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企业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善人才管理制度:人才招聘、人才培训、人才晋升、薪资福利、工作环境等。

最后,企业需要营造一种文化氛围,来提高人才的价值和自主性。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良好的企业文化有利于提升人才的素质和积极性。

企业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营造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尊重人才,激励人才,培养人才,关注人才,让人才在企业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实现和价值体现。

总之,“人才强企”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企业通过加强人才管理,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通过良好的企业文化塑造一种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通过建设“人才强企”,可以促进企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实现企业和社会多方面效益的提升。

关于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的思考与认识

关于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的思考与认识
是用 好一 个人 救 活一个 企业 , 就一 番事 业 , 造 了 成 创
中国经济 史 的一个 奇迹 。
重 大方 针 在全社 会 认 真 贯 彻 ” 以胡锦 涛 同 志为 总 。 书记 的党 中央更是 高 瞻远 瞩 , 提 高党 的执 政 能力 , 从 构 建 和谐社 会 , 强 综 合 国力 的 高度 提 出 了实 施 人 增 才强 国 战略 。学 习 、 实党 的人 才 工作 方针 政 策 , 落 对 于黄 陵矿 区落 实科 学 发 展 观 , 现跨 越 式 发 展 具 有 实
5 5
应, 高技 能操作 人 才短 缺 , 这些 都 成 为企业 发 展 的人 才 “ 颈 ” 人 才工 作 面 临着 挑 战 。造就 一 支 适 应 黄 瓶 , 陵矿 区事 业发 展 的 管理 人 才 队伍 、 业 技 术 人 才 队 专 伍 和 高技 能操 作 人 才队伍 是 当务 之 急 。
大量 煤矿 稀 缺 的电力 、 化工 建筑 等专 业人 才 ; 企业 要
在激 烈 的市 场竞 争 中 求生 存 , 发 展 建立 和 完 善 现 谋
代 企业 制度 需要 一大 批经 营 管理人 才 。 虽 然 黄 陵矿 业 公 司 已有 了一 定 的人 才 基 础 , 但
要 务 的要 求 , 学 技术 是第 一 生产 力 的论 断 , 须牢 科 必 固树立 人 才资 源是 第一 资 源 的观念 。用 人 才这 个第
21 0 0年矿 区生产 规模 将 达到 150万 t成为 陕煤 集 0 ,
团骨 干煤 炭生 产企 业 。煤 炭生 产能力 和煤 炭 产量 的
大 幅度提 高 , 必然 带来 对人 才 的大量 需求 ; 炭技 术 煤 装备 水平 、 艺水 平 的提 升 必然 带 来 对 各 类 高 级 专 工 业人 才 和 高技能人 才 的需 求 ; 元 化经 营必 然 需 要 多

人才强企建言献策心得体会

人才强企建言献策心得体会

人才强企建言献策心得体会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拥有人才强企成为了每个组织的目标。

作为人才强企的一份子,我也有一些建议和体会,希望能够为企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首先,企业应该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没有优秀的人才,企业就很难取得长期的成功。

因此,企业应该注重员工的培训和提升,提供各种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通过持续学习,员工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其次,企业应该建立一个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通过合理的薪资体系和激励措施,可以让员工感到自己的努力和贡献得到了认可和回报,从而更加投入到工作中。

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举办一些竞赛和奖励活动,鼓励员工积极创新,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另外,企业应该注重员工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

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企业还应该提供一些合理的福利待遇,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为员工创造一个稳定和健康的工作环境。

这样,员工才能够更加安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此外,企业还应该鼓励员工间的合作和交流。

相互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可以促进思想的碰撞和创新的产生,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为了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企业可以组织一些团队建设的活动,如集体出游、团队培训等,增加员工间的了解和信任,提高合作的效果。

最后,企业应该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企业的文化氛围可以对员工产生很大的影响,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方式。

因此,企业应该倡导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传递积极向上的信息,激发员工的热情和活力。

同时,企业还应该注重员工的心理健康,提供一些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帮助员工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保持身心的健康。

通过以上的建议和体会,我相信企业可以实现人才的强企。

当然,人才强企不仅仅是企业的责任,也需要个人积极参与和努力。

作为一个员工,我们应该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关于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的几点思考

关于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的几点思考

展所面临 的形势 和任务的要求相 比 ,特} 是 }兄弟单位相 比 , j j I j 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队伍建设在观念 、体制 、机制上还有不小
的差 距 。 企业 员 总量 偏 小 ,劳 动 生 产 率 不 高 ;作 、层 人 员 比 I
重过大 ,员工结构 合理 。员 T队伍的整体素质还小能满足企
【 关键词 】 ; 才强企;战略 ;思考 实施 人 【 中圈分 类号 】22 2 【 F7 . 文献标识码 】 【 9 A 文章编号 】64 08 (002 —28 0 17— 6821)2 04— 2
So eTh u h st e S r t g fRen i o ai t r rs s m o g t h ta e y o i v g r t ng En e p ie t r ug m a s u c v l p n h o h Hu n Re o r e De eo me t
业 发 展 的 要求 ,企业 发 展 急 需 的 高 层 次 、高 技能 、复 合 型 人 才 相 对 短 缺 ,严 重 制 约 了公 司 向管 理 、技 术 密集 型企 业 发 展 的 步
层与高层 。他们对组织所起 的作用各有不 同,如何 让三者正确
而 最 大化 地发 挥作 用 ,是 人 力资 源 管 理 需 要 密 切 关 注 的 问 题 。 对 基 层 人 才 要 注 重 提 升其 工 作 深 度 , 即提 高 岗 位 专业 水平 ; 对
H U A N G a D n-ha
f a g iNa nn is a e h ooy C .Lt.Na nigGu n x 3 0 n x n ig]n h n T c n lg o, d, n n a g i5 0 01 Gu
【 s at T l t e r t tesu o nepi .nt s ae ter h e h u te tstegiac n tesa g Abt c 】 a n r eso h o l f net r e I i cs,h g td aaota n i h u nef t t y r e f a r s h i i l d r h re.

人才强企心得体会:企以才治业以才兴 人才强企时不我待

人才强企心得体会:企以才治业以才兴 人才强企时不我待

王忠清:企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强企时不我待——“人才强企”大讨论之我见日期:2016-3-4 点击次数:2众所周知,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源,现在企业之间的竞争已变成人才的竞争,谁拥有雄厚的人才资源,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占领制高点,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集团公司始终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省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对人才的需求愿望强烈,今天的南电创一流、建智慧电厂更需要有强大的人才支撑,但从我厂的实际情况看,人才短板日益突出,人才现状已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全面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加快人才培养,启动“321人才工程”,不仅是企业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正确选择,而且是当务之急、迫在眉睫。

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不能草率行事、有所偏颇,需要统筹谋划、科学实施。

我认为现阶段企业实施“321人才工程”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和措施的问题,即回答好“怎么办、怎么看、怎么干”。

下面,我结合这次“人才强企”大讨论活动对这三个问题谈一点个人看法,与大家交流分享。

思想要统一——人才短缺“怎么办”百年的历史、百年的传承一直是所有南电人的自豪和荣耀,企业之所以能够承载百年,除诸多客观条件外,人才的传承和发挥的作用也极为重要。

同样,在百年的发展历史过程中,企业也涌现出诸如全国劳动模范李士海等一大批行业领军人物,为新中国电力行业培养和输送了数以千计的优秀人才,被誉为中国电力企业的“摇篮”。

企业搬迁重建以来,建成集团公司首个火电“示范电厂工程”,取得南京市第一个火电项目“鲁班奖”,建成江苏省和集团公司首家“超低排放”电厂,除得益于全厂干部职工的戮力拼搏和敢打敢拼的开拓精神外,也得益于我们有相当一部分懂专业、会管理的企业各类人才。

但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新技术、新思路层出不穷,现在对人才的要求标准越来越高,创建一流企业,建设“智慧电厂”,更需要雄厚的、高素质的人才力量作为支撑和保障;并且,随着省公司发展步伐的加快,近年陆续从企业抽调部分中坚力量,预计这种状况将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新常态”,且力度只会增加不会减少;企业因年龄结构的失衡,职工“老龄化”现象越来越突出,如果“新人才”不能及时顶上去,企业将面临严重的人才“空档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推进人才强企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企业质态决定产业和经济质态,而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人才质态决定着企业质态。

面对企业人才普遍缺乏、创新能力严重不足的现状,推动企业人才引进、促进企业创新发展是后发展地区人才工作服务发展大局的核心任务。

一、初步探索
去年以来,**县启动实施“泗水英才”计划,推动企业外聘专家教授116人,引进省“双创”和“博士”计划人才15人、本科以上学历人才186名,实施科技创新项目84个,获批省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个,有力助推了企业提质增效。

一是优化政策,激发引才热情。

出台《硕博人才引进意见》、等系列政策,加大财政奖补力度,调动企业引才热情。

一是高端领军人才。

对企业引进的带项目、带技术的高层次人才,根据项目评审情况,给予30至150万元的资助资金,推动企业外聘专家教授、应用新技术、转化新成果。

二是硕博专业人才。

对企业全职引进的硕(博)士研究生,给予每人5万元安家补助,按每人每月1000元和2000元的标准,发放三年生活补贴,并长期补贴“三险一金”个人承担部分。

三是产业基础人才。

对企业全职引进的本科学历人才,按每人每月500元(211工程高校毕业生800元)的标准,发放三年生活补贴。

二是细化举措,畅通引才渠道。

坚持“走下去、走出去,请进来”,充分发挥科技镇长团桥梁纽带作用,广开渠道,广聚人才。

一是走下去“问需”。

组织县直部门,深入企业走访调研,宣传人才政策,统
计和编制《企业人才技术需求目录》,在重点企业设立人才工作联络员,畅通联系服务渠道。

二是走出去“联姻”。

围绕企业人才、技术需求与高校院所重点学科、优势专业,部署开展“百企进名校”、“高层次人才大拜访”等活动,组织60多家重点企业赴20多所高校对接引才。

三是请进来“共赢”。

举办“专家教授**行”和轮毂产业发展论坛等活动,邀请100多名专家教授到泗考察、与企业对接。

定期举办企业专业人才招聘会、本地高校毕业生观摩座谈会,加快企业人才引进。

三是强化服务,提升引才实效。

健全人才引进、使用、评价和服务机制,构建齐招共引格局,促进人才作用发挥。

一是纳入考核推动。

将招才引智纳入目标考核和招商引资考核,列为县人社、科技等职能部门重点业务工作,坚持年初部署、半年总结、年终考核,充分调动县乡机关服务企业引才积极性。

二是绩效评价促动。

出台《人才项目绩效评价办法》,采用税务、科技、人社等第三方数据,对财政资助的人才项目进行绩效考核,促进引进人才作用发挥。

规范财政补贴人才条件及认定标准,跟踪掌握养老保险缴纳情况,保证补助人才全职在泗工作。

三是跟踪服务鼓动。

规划建设县人才公寓和经济开发区人才公寓,为引进人才提供住房保障;定期举办青年人才联谊会,坚持优秀人才免费体检、走访慰问等制度,促进引进人才安家落户、干事创业。

二、存在问题
一是人才总量不足,专业人才严重缺乏。

人才外流严重、总量不
足,且主要集中在教育、卫生系统和政府机关,企业人才严重缺乏,大多数企业连1名本科学历专业人才都没有。

二是产业层次较低,人才承载能力不强。

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居多,招商引资企业大多为生产加工基地,产品科技含量较低,大多数企业不愿意引才、也很难引到人才。

三是人才投入有限,人才环境有待优化。

受发展质态的制约,企业人才投入较少,且财政人才投入有限,部分政策不能及时兑现到位,影响了企业引才积极。

三、对策建议
一是要深入发动,树立鲜明导向。

树立抓招才引智就是抓经济发展的理念,将服务和推动企业引才列为帮办服务的重要内容。

一方面,要加快转变发展理念。

将人才引进、科技创新列入地方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日程,加大产业配套的人才密集型和科技中小型企业招引力度,提高对产业园区和乡镇人才工作的考核权重,积极动员各方力量共同招才引智。

另一方面,要积极转变企业理念。

从转变企业负责人理念着手,切实加强宣传引导,树立人才强企先进典型,让企业负责人意识到人才对企业发展的支撑作用,让企业想引才、愿意高薪引才。

二是要广搭平台,促进人企对接。

高校院所是国内人才、技术集聚地,推进高校院所政产学研合作,是促进人才、技术引进的有效手段。

一方面,要积极搭建校地合作交流平台。

充分发挥政府的桥梁纽带作用,推动与产业联系紧密的高校院所产学研合作,促进企业与高校院所对接交流,积极组织专家教授和高校毕业生到企业考察调研、实习实践,推动企业外聘专家教授、引进高校毕业生。

另一方面,要
积极搭建人才创业创新平台。

加快企业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促进企业加大投入、提升人才的承载力。

同时,加强产业孵化平台建设,为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中小企业孵化提供办公用房、厂房设施等保障,通过产业人才集聚,促进重点产业发展。

三是要分类指导,提升引才实效。

紧贴产业和企业需求,针对不同人才,采取针对性举措,提升工作成效。

一方面,要不拘形式,加强高层人才引进。

对掌握核心技术的产业领军人才,应整合人才、科技等各方面资金和资源,实行“一人一策”、“一事一议”,切实推动人才落户。

对高校院所的专家教授,要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常住、但求常用”的引才观,加大政策扶持,促进企业与高校院所专家教授进行实质合作,转化科研成果,应用先进技术。

另一方面,要错位竞争,加强专业人才引进。

将本地生源高校毕业生列为引才重点,跟踪掌握本地生源高校毕业生情况,积极推动他们回乡就业发展。

同时,发挥地域比较优势,积极组织企业赴中西部地区高校引才。

四是全力保障,营造留人环境。

人才引进是前提,用好留住是关键,必须围绕用好留住人才,切实优化人才环境。

一是及时兑现政策。

对出台的各类人才引进政策,应及时优先予以兑现,并应整合人才、科技等各方面资金,加大人才创业创新中专利申请、转化成果等扶持力度,像帮办项目一样帮助人才解决各类问题。

二是强化住房保障。

依托政府建设的保障房和公租房,加大人才公寓建设力度,推动重点产业园区配套建设人才公寓,通过免费租赁、低价购买等措施,解决好引进人才的住房问题,促进人才落户发展。

三是优化关爱服务。


持优秀人才免费体检、考察休养等制度,加强人才子女入学、户口落户等服务,畅通企事业单位青年人才联系交流渠道,促进引进人才在当地成家落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