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新旧会计科目对照表(行政事业单位)
新旧会计科目对照表

企业(农业)持有的生产性生物资产原价。
58
1622
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
※
企业(农业)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的累计折旧。
59
1623
、
公益性生物资产
※
企业(农业)持有的公益性生物资产的实际成本。
60
1631
油气资产
※
企业(石油天然气开采)持有的矿区权益和油气井及相关设施的原价。
61
1632
。
累计折耗
※
$
※
企业(金融)收到客户存入的各种保证金。
72
2003
拆入资金
※
企业(金融)从境内、境外金融机构拆入的款项。
73
2004
向中央银行借款
~
※
企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入的款项。
74
2011
吸收存款
※
企业(银行)吸收的除同业存放款项以外的其他各种存款。
75
2012
同业存放
!
※
企业(银行)吸收的境内、境外金融机构的存款。
40
1471
存货跌价准备
存货跌价准备
企业存货的跌价准备
41
1501
持有至到期投资
&
※
企业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
42
1502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
企业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减值准备。
43
1503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
※
企业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
44
1511
长期股权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
企业持有的采用成本法和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101
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

附件: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目录第一部分总说明第二部分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第三部分会计科目使用说明第四部分报表格式第五部分报表编制说明附录:主要业务和事项账务处理举例第一部分总说明一、为了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等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以下统称单位,特别说明的除外)。
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或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单位,不执行本制度。
本制度尚未规范的有关行业事业单位的特殊经济业务或事项的会计处理,由财政部另行规定。
三、单位应当根据政府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规定的原则和本制度的要求,对其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或事项进行会计核算。
四、单位对基本建设投资应当按照本制度规定统一进行会计核算,不再单独建账,但是应当按项目单独核算,并保证项目资料完整。
五、单位会计核算应当具备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双重功能,实现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全面、清晰反映单位财务信息和预算执行信息。
单位财务会计核算实行权责发生制;单位预算会计核算实行收付实现制,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单位对于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在采用财务会计核算的同时应当进行预算会计核算;对于其他业务,仅需进行财务会计核算。
六、单位会计要素包括财务会计要素和预算会计要素。
财务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
预算会计要素包括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预算结余。
七、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运用会计科目:(一)单位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
在不影响会计处理和编制报表的前提下,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设或减少某些会计科目。
(二)单位应当执行本制度统一规定的会计科目编号,以便于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查阅账目,实行会计信息化管理。
(三)单位在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时,应当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或者同时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和编号,不得只填列会计科目编号、不填列会计科目名称。
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对照表

32 3301
财政补助结转
330101
基本支出结转
330102
项目支出结转
33 3302
财政补助结余
34 3401
非财政补助结转
404
拨入专款
502
拨出专款
503
专款支出
35 3402
事业结余
306
事业结余
36 3403
经营结余
307
经营结余
37 3404
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
308
结余分配
四、收入类
38 4001
45 5101
上缴上级支出
516
上缴上级支出
46 5201
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
517
对附属单位补助
47 5301
经营支出
505
经营支出
512
销售税金
48 5401
其他支出
注:上表中标有“*”号的会计科目为事业单位参照财政部印发的相关补充规定增设的会计科目。
12
财政补助收入
401
财政补助收入
39 4101
事业收入
405
事业收入
40 4201
上级补助收入
403
上级补助收入
41 4301
附属单位上缴收入
412
附属单位缴款
42 4401
经营收入
409
经营收入
43 4501
其他收入
413
其他收入
五、支出类
44 5001
事业支出
501
拨出经费
504
事业支出
520
结转自筹基建
财政直接支付 财政授权支付 应收票据 应收账款 预付账款 其他应收款 存货
2019年新旧会计科目对照表(行政事业单位)

8101 8102 8201 8202 8301 8401
财政拨款结转 财政拨款结余 非财政拨款结转 非财政拨款结余 专用结余 经营结余
拆分 拆分,受托代理负债
三、净资产类
行政单位 行政单位
合并。1、依据新制度,无需对原制度中“非流动 资产基金”科目对应内容 进行核算,余额转入“ 累计盈余”;2、如原账“经营结余”科目有借方 余 额,转入“累计盈余”借方;3、由于原账的“ 事业结余”、“非财政补助结余 分配”科目年末 无余额,无需进行转账处理
行政单位应付账款拆分:将原“应付账款”中的 应付质量保证金转入新账“ 其他应付款”
2303 预收账款
2305 其他应付款
2401 2402
长期借款 长期应付款 受托代理负债 应付政府补贴款
3001 3101 3301 3302 3401 3403
3201
事业基金 非流动资产基金 财政补助结转 财政补助结余 非财政补助结转 经营结余 其他资金结转结余 资金基金 待偿债净资产 专用基金
2302 应付账款
1502 1601 1801 1811 1821 1831 1602 1802 1832 1611 1613 1701 1702 1902 1801 1811 1891
2001 2101 2102
2103
2201 2301
长期债权投资 固定资产 公共基础设施 政府储备物资 文物文化资产 保障性住房 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公共基础设施累计折旧(摊销) 保障性住房累计折旧 工程物资 在建工程 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累计摊销 待处理财产损溢 公共基础设施 政府储备物资 受托代理资产
经营结余 其他资金结转结余
注:标黄的为事业单位有科目
8001 资金结存
(重要)2019年事业单位执行政府会计制度会计科目设置参考

人员经费
810107030102
日常公用经费
8101070302
项目支出结转
8102
财政拨款结余
810201
年初余额调整
810202
归集上缴
810203
单位内部调剂
810204
结转转入
810205
累计结余
81020501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
8102050101
基本支出结余
810205010101
人员经费
基本支出结余
810205030101
人员经费
810205030102
日常公用经费
8102050302
项目支出结余
8201
非财政拨款结转
820101
年初余额调整
820102
缴回资金
820103
项目间接费用或管理费
820108
本年收支结转
820110
累计结转
8202
非财政拨款结余
820201
年初余额调整
日常公用经费
8101070102
项目支出结转
81010702
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
8101070201
基本支出结转
810107020101
人员经费
810107020102
日常公用经费
8101070202
项目支出结转
81010703
纳入一般预算管理的非税收入
8101070301
基本支出结转
810107030101
7601
投资支出
7701
债务还本支出
7901
其他支出
790101
利息支出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的会计科目变化-2019年精选文档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的会计科目变化新?会计制度?对现行制度下的科目体系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改良,新增、取消了局部科目,对个别科目名称进行了修改,同时全面完善了各科目核算内容、明细科目设置、确认计量原那么、所涉及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帐务处理等内容,为事业单位会计实务操作提供了更为科学、全面的依据.一、资产类科目的主要变化〔一〕存货新制度下“存货〞科目核算范围扩大,具体核算内容包括原制度下材料、产成品及本钱费用科目核算的内容.改良了存货盘盈盘亏的处理方法:盘盈的存货,根据同类或类似存货的实际本钱或市场价格确定入帐价值;同类或类似存货的实际本钱、市场价格均无法可靠取得的,根据名义金额入账.根据取得存货本钱的资金来源〔区分财政补助资金、非财政专项资金和其他资金〕进行存货的明细核算和辅助登记.〔二〕短期投资、长期投资新制度将事业单位的对外投资按流动性划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相应设置了“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两个科目.短期投资核算事业单位依法取得的,持有时间不超过1年〔含1年〕的投资,主要是国债投资.长期投资核算事业单位依法取得的,持有时间超过1年〔不含1年〕的股权和债权性质的投资.新制度下,以货币资金取得长期投资的会计处理:增加投资同时, 再从“事业基金〞转到“非流动资产基金 -长期投资〞,替代了原制度下取得长期投资的会计处理:增加投资同时,再从“事业基金-一般基金〞转到“事业基金投资基金〞.〔三〕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新制度提升了固定资产的价值标准: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在1000 〔原制度500〕元以上,其中: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 〔原制度1000〕元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根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 单位价值虽未到达规定标准, 但是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作为固定资产治理.由于固定资产价值标准提升,原帐中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的实物资产,将有一局部要根据新制度转为低值易耗品.新制度引入了固定资产折旧,要求事业单位应当对除以下各项资产以外的其他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文物和陈列品;动植物;图书、档案;以名义金额计量的固定资产.〔四〕在建工程新制度新设“在建工程〞科目, 核算事业单位已经发生必要支出,但尚未完工交付使用的各种建筑〔包括新建、改建、扩建、修缮等〕和设备安装工程的实际本钱. 新制度要求事业单位对于基建投资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单独建帐、单独核算的同时,至少按月将基建相关数据并入单位会计“大账〞:在“在建工程〞科目下设置“基建工程〞明细科目, 核算由基建账套并入的在建工程本钱.〔五〕累计摊销新制度新设“累计摊销〞科目, 核算事业单位无形资产计提的累计摊销,但以名义金额计量的无形资产除外.二、负债类科目的主要变化〔一〕短期借款、长期借款新制度将事业单位的借入款项按流动性划分为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相应设置了“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两个科目.短期借款核算事业单位借入的期限在1年内〔含1年〕的各种借款.长期借款核算事业单位借入的期限超过1年〔不含1年〕的各种借款.银行承兑汇票到期,单位无力支付票款的,借记“应付票据〞,贷记“短期借款〞.〔二〕应付职工薪酬新制度未设置“应付工资〔离退休费〕〞、“应付地方〔部门〕津贴补贴〞、“应付其他个人收入〞科目,但设置了“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其核算范围涵盖了原账中上述三个科目的核算内容,并包括了原制度“其他应付款〞中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本科目核算事业单位按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各种薪酬,包括根本工资、绩效工资、国家统一规定的津贴补贴、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并根据“工资〔离退休费〕〞、“地方〔部门〕津贴补贴〞、“其他个人收入〞以及“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进行明细核算.〔三〕长期应付款新制度新设“长期应付款〞科目, 核算事业单位发生的归还期限超过1年〔不含1年〕的应付款项,如以融资租赁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跨年度分期付款购入固定资产的价款等.三、净资产类科目的主要变化〔一〕事业基金新制度“事业基金〞不再设置“一般基金〞、“投资基金〞明细科目,核算范围与原制度相比发生了变化:本科目核算事业单位拥有的非限定用途的净资产,主要为非财政补助结余扣除结余分配后滚存的金额.不再包括原制度中的事业基金-投资基金、事业基金-一般基金中的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结余、无形资产等内容.〔二〕非流动资产基金新制度新设“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 取消“固定基金〞科目,核算事业单位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非流动资产占用的金额.将原制度中的“事业基金-投资基金〞、“事业基金-一般基金〞中的无形资产、“固定基金〞等内容分别转入本科目下的“长期投资〞、“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等明细科目.〔三〕专用基金新制度下的“专用基金〞科目,核算事业单位按规定提取或者设置的具有专门用途的净资产, 主要包括修购基金、职工福利基金等.取消了原制度中的医疗基金、社保基金、住房基金等内容.〔四〕财政补助结结转新制度新设“财政补助结转〞科目, 核算事业单位滚存的财政补助结转资金.本科目应当设置“根本支出结转〞、“工程支出结转〞两个明细科目,并在“根本支出结转〞明细科目下根据“人员经费〞、“日常公用经费〞进行明细核算, 在“工程支出结转〞明细科目下根据具体工程进行明细核算.〔五〕财政补助结余新制度新设“财政补助结余〞科目, 核算事业单位滚存的财政补助工程支出结余资金.〔六〕非财政补助结转新制度新设“非财政补助结转〞科目, 本科目核算事业单位除财政补助收支以外的各专项资金收入与其相关支出相抵后剩余滚存的、须按规定用途使用的结转资金. 将原制度下的“拔入专款〞、“拔出专款〞、“专款支出〞三个科目取消,将其余额分析转入本科目.〔七〕事业结余新制度下的“事业结余〞科目核算范围较原制度相比发生变化:不再包括财政补助收支、非财政专项资金收支和经营收支, 仅核算除此之外的各项收支相抵后的余额.〔八〕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新制度未设置“结余分配〞科目, 但设置了“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科目,核算事业单位本年度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的情况和结果.四、收入、支出类科目主要变化〔一〕财政补助收入新制度将原制度中的“财政补助收入即事业单位从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事业经费〞的核算范围缩小为“即事业单位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拔款〞. 要求本科目应当设置“根本支出〞和“工程支出〞两个明细科目;同时在“根本支出〞明细科目下根据“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进行明细核算,在“工程支出〞明细科目下根据具体工程进行明细核算.〔二〕事业支出新制度“事业支出〞科目核算范围较原制度相比发生如下变化:将原制度中的“拔出经费〞、“事业支出〞、“结转自筹基建〞三个科目统一归并到新制度下的“事业支出〞科目;将“事业单位开展各项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相关税金〞的内容,从原制度的“销售税金〞科目中剔除,并入新制度下的“事业支出〞科目核算;新增了根本建设支出、社保支出、住房支出等内容.新制度“事业支出〞科目核算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根本支出和工程支出.本科目应当根据“根本支出〞和“工程支出〞,“财政补助支出〞、“非财政专项资金支出〞和“其他资金支出〞等层级进行明细核算.〔三〕经营支出新制度下的“经营支出〞科目,核算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本科目应当根据经营活动类别、工程、?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功能分类〞相关科目等进行明细核算. 将“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相关税金〞的内容,从原制度的“销售税金〞科目中剔除,并入新制度下的“经营支出〞科目核算, 取消原制度中的“销售税金〞科目.〔四〕其他支出新制度新设“其他支出〞科目, 核算范围包括利息支出、捐赠支出、现金盘亏损失、资产处置损失、捐受捐赠〔调入〕非流动资产发生的税费支出等.本科目应当根据其他支出的类别、?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功能分类〞相关科目等进行明细核算.其他支出中如有专项资金支出, 还应按具体工程进行明细核算.。
2019年新旧会计制度衔接科目对照表

受托代理负债 其他应付款 其他应付款 应付账款 专用基金 累计盈余
原账科目
总账科目
明细分类
库存现金
库存现金 其中:受托代理资产
银行存款
银行存款
其中:受托代理资产
其他货币资金
其他应收款
在途物资 其他
在加工存货
非在加工存货
存货
工程物资
政府储备物资
受托代理资产
长期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 长期债券投资
文物文化资产
保障性住房
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累计折旧
公共基础设施累计折旧
保障性住房累计折旧
在建工程
在建工程
工程物资
预付工程款、预付备料款
累计摊销
待处置资产损益
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 其他应交税费
应缴国库款
应缴财政专户款
其他应付款
受托代理负债 其他
应付账款
应付质量保证金 其他
专用基金
其他净资产科目(包括资产基金)
新账科目
库存现金 其中:受托代理资产 银行存款 其中:受托代理资产 其他货币资金 在途物资 其他应收款 加工物品 库存物品 工程物资 政府储备物资 受托代理资产 长期股权投资 长期债券投资 固定资产 公共基础设施 政府储备物资 文物文化资产 保障性住房 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公共基础设施累计折旧 保障性住房累计折旧 在建工程 工程物资 预付账款 无形资产累计摊销 待处理财产损溢 应交增值税 其他应交税费
2019年行政事业单位新旧预算会计制度转账、登记新账科目对照表

事业单位新旧预算会计制度转账、登记新账科目对照表
原会计科目衔接转
账分录根
据
新会计科目
序号科目编
号
科目名称
权
期末转
责
账科目
发
对照说
生
明
制
(2017
增
年资产
加
负债
分
科目编
号
科目名称二级科目
备注
表)
录
(四)预算结余类
逐项分
析+预
算支出
中已经
计入预
算支出
尚未支
付财政
49 3301 财政补助
结转
资金-
已经支
8101 财政拨款结转付财政
资金尚
未计入
预算支
出(贷
方)金
额确定
方式
财政补助
结余
按原账
金额登
记
50 3302 8102 财政拨款结余
逐项分
析+预
51 3401 非财政补
助结转
算支出
中已经
8201
非财政拨款结
转
计入预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02 应付账款
1502 1601 1801 1811 1821 1831 1602 1802 1832 1611 1613 1701 1702 1902 1801 1811 1891
2001 2101 2102
2103
2201 2301
长期债权投资 固定资产 公共基础设施 政府储备物资 文物文化资产 保障性住房 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公共基础设施累计折旧(摊销) 保障性住房累计折旧 工程物资 在建工程 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累计摊销 待处理财产损溢 公共基础设施 政府储备物资 受托代理资产
2305 2307 2901 2501 2502借款 长期应付款 受托代理负债 应付政府补贴款
3001 累计盈余 3101 专用基金
四、收入类、支出类/收入类、费用类
3301 3302 3401 3001 3201 3403
财政补助结转 财政补助结余 非财政补助结转 事业基金 专用基金 经营结余
专用基金 经营结余 其他资金结转结余
注:标黄的为事业单位有科目
8001 资金结存
非财政拨款结转 非财政拨款结余
行政单位 行政单位
注意: 资产类: 177800
负债类:
7800
净资产类: 170000
资产=负债+净资产
直转 直转 直转 直转 直转
合并,将原帐的“在建工程”科目余额(基建“并账”后的金额)中属 于预付备料款、预付工程 款金额转入新账“预付账款”相关明细科目
拆分,将已经付款或开出商业汇票、尚未收到物 资的金额,转入新账“ 在途物品”科目
拆分 拆分,在加工存货 拆分 拆分 拆分,受托代理物资 拆分,股权投资
行政单位应付账款拆分:将原“应付账款”中的 应付质量保证金转入新账“ 其他应付款”
2303 2305
2401 2402
预收账款
其他应付款
长期借款 长期应付款 受托代理负债 应付政府补贴款
3001 3101 3301 3302 3401 3403
3201
事业基金 非流动资产基金 财政补助结转 财政补助结余 非财政补助结转 经营结余 其他资金结转结余 资金基金 待偿债净资产 专用基金
事业(行政)单位新旧会计制度转账、登记新账科目对照
科目代 码
原科目表
科目名称
1001 库存现金
1002 银行存款
1011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1201 财政应返还额度 1101 短期投资 1211 应收票据 1212 应收账款 121201 往来1 121202 往来2 1213 预付账款 1511 在建工程
1401 长期投资 1501 固定资产
1502 累计折旧
1511 在建工程
1601 1602 1701 1802 1801 1901
无形资产 累计摊销 待处置资产损溢 公共基础设施 政府储备物资 受托代理资产
2001
2101
2102 2103 2201 2301
短期借款
应缴税费
应缴国库款 应缴财政专户款 应付职工薪酬 应付票据
1215 其他应收款
1301 存货
1401 长期投资
2018年12 月期末余
额
科目代 码
新科目表
科目名称
1001 库存现金 1002 银行存款 1021 其他货币资金 1011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1201 财政应返还额度 1101 短期投资 1211 应收票据 1212 应收账款 121201 往来1 121202 往来2
行政单位 行政单位,余额转入,无需核算
五、预算结余类
由于原账中收入类、支出类科目年末 无余额,无需进行转账处理。自 2019 年1月1日起,单位应当按照新制度设 置收入类、费用类科目并进 行账务处 理。
3301 3302 3401 3302 3401 3403
财政补助结转 财政补助结余 非财政补助结转 事业基金
二、负债类 短期借款 应交增值税 其他应交税费
应缴财政款
应付职工薪酬 应付票据
2302 应付账款
拆分,债券投资 拆分 拆分 拆分 拆分 拆分 已计提了固定资产折旧的将科目余额直接转入 拆分 拆分 拆分,工程物资
已计提了无形资产摊销的将科目余额直接转入
行政单位 行政单位 行政单位
拆分,将原账“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科目余额 转入 拆分 合并(行政单位原为应缴财政款
1214 预付账款
1218 1301 1302 1303 1611 1811 1891 1501
其他应收款 在途物品 库存物品 加工物品 工程物资 政府储备物资 受托代理资产 长期股权投资
备注
2019年1月 期初余额
一、资产类
直转,如有受托代理资产,转入“库存现金—— 受托代理资产”明细科目 拆分,如有受托代理资产,转入“银行存款—— 受托代理资产”明细科目
8101 8102 8201 8202 8301 8401
财政拨款结转 财政拨款结余 非财政拨款结转 非财政拨款结余 专用结余 经营结余
拆分 拆分,受托代理负债
三、净资产类
行政单位 行政单位
合并。1、依据新制度,无需对原制度中“非流动 资产基金”科目对应内容 进行核算,余额转入“ 累计盈余”;2、如原账“经营结余”科目有借方 余 额,转入“累计盈余”借方;3、由于原账的“ 事业结余”、“非财政补助结余 分配”科目年末 无余额,无需进行转账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