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情省情
事业单位国情省情

一、国情(一)我国的地势、地形和气候●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一阶梯是青藏高原,第二级阶梯上分布着大型的盆地和高原,第三级阶梯上分布广阔的平原。
●中国有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中国有四大盆地(按面积大小依次为):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吐鲁番盆地是中国地势最低的盆地。
●中国有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为我国的五大湖泊,其中江西鄱阳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青岛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西藏纳木错为海拔最高的大湖,青海察尔汗盐湖是我国最大的盐湖。
长江为我国最长、年经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
●中国的季风气候十分显著,主要有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还有云南的西双版纳(受印度洋西南季风的控制盒太平洋东南季风的影响)等部分地区的热带季风性气候。
另外,中国的西北地区由于身居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少。
而西南地区是高原山地气候。
●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具有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的特点。
我国各地的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匀,全国大多数地方的降水量集中在5-9月份。
●我国气象灾害有如下特点:①种类多;②范围广;③频率高;④持续时间长;⑤群发性突出;⑥连锁反应显著;⑦灾情重。
●我国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暴雨、热带气旋(台风)、风雹、低温冷冻、雪灾、冻雨。
●我国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级别依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度。
一般划分为四级:Ⅳ级(一般)、Ⅲ级(较重)、Ⅱ级(严重)、Ⅰ级(特别严重),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同时以中英文标识。
(二)我国的能源与资源●我国能源资源特点:能源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较低、能源资源分布不均衡、能源资源开发难度较大。
事业单位考试 国情省情

事业单位考试国情省情温馨提示:灰色字体了解过目,荧光字体是口诀背诵国情知识34个省:23个省、4个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5个自治区(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位置:北半球,亚洲东部,大西洋西岸气候:从南至北5个带(热+温)热带、亚热带| 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面积:960疆域4个极点: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帕米尔高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曾母暗沙岛屿:中国邻国(中国是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1.陆上(14):月娥姑娘真腼腆,蒙着不丹披三毯,度过尼泊去朝鲜,吧唧吧唧一身汗越南、俄罗斯、缅甸、蒙古、不丹、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印度、老挝、尼泊尔、朝鲜、巴基斯坦、阿富汗2.海上(6):日本、韩国、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秦岭淮河线(有印象即可):长江黄河南北分界北麦南稻南船北马1月0度年降800亚热暖温和高原1.长江黄河分界线、南北地区分界线2.谚语:北麦南稻南船北马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3.1月0℃等温线、年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4.亚热带、暖温带、高原带分界线中国河流湖泊:(Tips: 以下是水的辉煌,即便如此,中国依然是世界上缺水严重的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的(土地、耕地1/3, 人口1/5)河流1.发源青藏高原唐古拉山流经11:(青藏川滇、渝鄂湘赣皖、江苏和上海)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最后注入东海2.发源巴颜喀拉山流经9:(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最后注入渤海Tips:长江黄河共同流经:青海、四川3.珠江:湖泊1.淡水湖:(所谓的“五湖”四海,四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世界最大的海)湖南洞庭湖江苏太湖、洪泽湖安徽巢湖2.咸水湖:青大西高新疆低四大高原:(有印象即可)1.青藏高原(世界屋脊)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形成物种:冬虫夏草、酥油茶、耗牛肉、青稞酒2.内蒙古高原我国第二大高原3.黄土高原流水侵蚀、千沟万壑、水土流失严重,易发泥石流洪涝灾害4.云贵高原多喀斯特地貌,地面崎岖不平,许多“坝子”谚语: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四大盆地:(新疆境内21.塔里木盆地2.准噶尔盆地面积第二,位于天山以北、降水多,誉为“塞北江南”3.柴达木盆地誉为“聚宝盆”4.四川盆地(涉及四川的都牢记)又称四川被称之“天府之国”由于其独特地理位置和优越自然环境,历史上最早Tips(了解即可):世界最低的盆地:吐鲁番盆地世界大陆最低点:死海三大平原(有印象即可)1.东北平原(最大)著名资源:黑土地、粮食、石油2.华北平原(黄河、淮河、海河泥沙冲积而成)矿产资源丰富,煤、石油、铁矿长芦盐场是我国海盐量最大的盐场3.长江中下游平原(“鱼米之乡”美誉)(有印象即可)旅游资源:人口与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广东。
国情省情

国情地理一、中国的领土概况穿越我国领土距离最长的纬线是北纬40°。
省级行政区划为2个特别行政区,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3个省,首都北京。
二、我国地形地貌特征我国地势西高东低:青藏高原—大型的盆地和高原—平原,丘陵和低山三、水域概况1.我国主要河流流入太平洋: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还和、辽河、澜沧江流入印度洋:雅鲁藏布江、怒江流入北冰洋:额尔齐斯河2.湖泊中国五大湖泊:鄱阳湖(赣)、洞庭湖(湘)、太湖(苏)、洪泽湖(苏)、巢湖(皖)其中,纳木错湖(藏)海拔最高,察尔汗盐湖(柴达木盆地最大的盐湖)。
四、气候概况五、资源概况1.土地资源:我国人均土地资源仅世界平均水平的1/4左右。
2.水资源: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
3.中国水能资源蕴藏量达6.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
70%分布在西南四省、市和西藏自治区,其中以长江水系为最多,其次为雅鲁藏布江水系。
4.矿产资源:我国能源的储量和产量居第一位的是煤,其次为石油,天然气。
中国矿产资源分布的主要特点是地区分布不均匀。
5.生物资源:我国动物资源是世界上种类最多的国家六、人口特点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中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中,汉族是人口最多的民族,约占总人口的94%,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其他55个民族在总人口中居于相对少数地位,故称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约1600万,人口数量排前5的少数民族是:壮、蒙古、回、藏、维吾尔。
少数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我国是个多宗教国家,中国宗教信徒主要信奉的有佛教、伊斯兰教、道教、基督教和天主教。
云南省情云南主要受南孟加拉高压气流影响形成的高原季风气候,全省大部分地区冬暖夏凉,四季如春的气候特征。
全省气候类型丰富多样,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区等7个温度带的气候类型。
河流云南省地跨六大水系,具体如下:太平洋水系:长江水系金沙江、龙川江、螳螂川(普渡河)、小江、以礼河、牛栏江、横江、程海、泸沽湖、滇池等注入东海。
开展经常性形势任务及国情、省情教育的方案 (3)

开展经常性形势任务及国情、省情教育的方案一、背景为加强学生对国情、省情的了解,增强他们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感,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精神,我校决定开展经常性形势任务及国情、省情教育。
本方案旨在提出具体的活动内容和组织方式,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
二、活动内容1.形势任务分析与讨论学校将安排一定时间进行形势任务的分析与讨论。
每周开展一次形势任务讨论课,学生可以通过研究、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国内外的形势变化和政治经济状况,并就当前热点问题展开讨论。
这将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
2.国情、省情教育知识讲座学校将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举办国情、省情教育知识讲座。
专家学者可以从不同角度、多维度的介绍国情、省情相关的历史、地理、经济、政治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对国情、省情有更全面的了解。
此外,学校还将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的纪录片、电影等,以形式感性地了解国情、省情。
3.主题班会与座谈会学校将安排定期的主题班会和座谈会,以促进学生的思想交流和成长。
班会主题可以涉及国家政策、社会热点、民族文化等方面,鼓励学生展开深入思考、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座谈会则可以邀请归乡的优秀校友或相关领域的成功人士,与学生分享他们在国情、省情教育中的经验和体会。
这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社会责任感。
4.实地考察与社会实践学校将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社会实践活动,以加深对国情、省情的理解。
实地考察可以包括参观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农村乡村等,通过亲身感受和观察,了解国情、省情的发展面貌。
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包括参与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等,让学生深入社会、与人民群众接触,增强他们对社会问题的认知和关注。
三、活动组织与落实1.确定活动时间表学校将根据学校的日程安排和学生的学习需要,制定详细的活动时间表,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时间表可以包括形势任务分析与讨论的具体时间、教师讲座的时间、班会和座谈会的时间等。
2.成立活动组织小组学校将成立一个由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的活动组织小组。
国情 党情 省情 市情简介

国情党情省情市情简介一、国情简介简略几组数据便可清晰领略到新中国成立60余年来的巨大变化和发展。
1.GDP年均增长8.1%,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中等偏下收入国家,1952年至2008年,扣除价格因素我国GDP以年均8.1%的速度增长,经济总量增加77倍,位次跃升至世界第三。
2.城乡居民储蓄增加2.5万倍,人民生活由贫困迈向总体小康,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49年的不足100元提高到2008年的1578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44元提升到4761元,2008年底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21.8万亿元,比1952年底增加2.5万倍。
3.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由2.5亿减为1479万,减贫成效卓著,1978年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仍有2.5亿左右,约占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到2007年末,减少为1479万,贫困发生率降至1.6%。
联合国和世界银行认为,近25年来全人类扶贫事业成就中,三分之二应归功于中国。
4.财政收入增长1104倍,有效提高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1950年国家财政收入只有62亿元,到1978年上升到1132亿元,到1999年达到11444亿元,进入新世纪,财政收入连续跨越新台阶,2009年达到68477亿元,比1950年增长了约1104倍。
5.粮食产量增长4.69倍,不仅解决了吃饭问题而且支撑工业化进程。
2009年我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长4.69倍,达到53082吨;2008年猪牛羊肉类产量达到5337万吨,而1952年只有339万吨。
6.粗钢年产从16万吨到5亿多吨,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
2009年,我国粗钢产量由1949年的16万吨增长到5.678亿吨。
纱产量由32.7万吨增长到2405万吨。
我国由一个只能制造初级工业产品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
根据联合国资料,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的份额由1995年的5.1%上升到2007年的11.4%。
在22个工业类中,我国制造业占世界比重在7个大类中名列第一,有15个大类名列前三。
开展经常性形势任务及国情、省情教育的方案 (4)

开展经常性形势任务及国情、省情教育的方案一、背景介绍在当前全球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以及国内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复杂多变情况下,开展经常性形势任务及国情、省情教育,对于加强学生的国家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该方案旨在通过科学、系统的方式,将经常性形势任务和国情、省情教育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二、目标与任务1.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责任意识和时代使命感,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任务:–深入开展经常性形势任务的教育,包括国际形势、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形势任务教育活动,使学生了解国际国内的形势变化,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加强国情、省情教育,主要包括国家建设、重大战略、区域发展、社会事务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组织座谈会、报告会、实地考察等形式,深入了解国家和所在省份的发展动态,提高学生对国情、省情的认知和理解。
三、实施方案1.教育内容安排:–经常性形势任务教育:•分阶段、定期进行经常性形势任务的教育,包括每学期的一次大型形势任务教育活动和每月的形势任务报告会。
•教育内容涵盖国际形势、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等方面的重要信息和变化趋势。
•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化教育手段,生动直观地呈现形势任务教育内容。
–国情、省情教育:•每学期组织一次国情、省情教育活动,包括座谈会、报告会、实地考察等形式。
•提前准备教育材料,确保教育内容丰富、准确,从多个角度全面了解国情和省情。
•建立国情、省情教育的数据库,及时更新国情、省情的相关数据。
2.教育方式与方法:–制定详细的教育计划,明确教育目标、内容和时间安排。
–制定多样化的教育活动方案,如形势任务竞赛、形势任务专题讲座、形势任务调研等。
–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在线学习平台等,提高教育效果。
–鼓励学生参与讨论、提问和发表意见,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和深入理解。
综合基础知识——国情社情篇

综合基础知识——国情社情篇综合基础知识——国情社情篇一、我国地形概况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地势西高东低。
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第三位,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
中国领土东西跨经度有60多度,跨了5个时区,东西距离约5200公里。
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南北距离约为5500公里。
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附近),最东端在黑龙江省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73°E)。
中国的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公里,沿海有许多优良港湾,便于船舶避风和停靠。
中国岛屿大约有5000多个,绝大部分分布在长江口以南的海域。
其中最大的群岛是舟山群岛,它位于浙江省东面的海域。
中国南海有四个群岛,即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
中国所濒临的海洋,从南到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其中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之间的渤海是中国的内海。
中国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第二大岛是海南岛。
辽东半岛是中国最大的半岛,山东半岛是中国第二大半岛。
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台湾省是中国地震最频繁的省份。
与中国陆地相邻的国家有14个:东面有朝鲜,北面同有俄罗斯,西北面有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西面有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面有印度、尼泊尔、不丹,南面同有缅甸、老挝、越南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东面为韩国、日本,东南面为菲律宾,南面为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中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中国五大经济特区是,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福建的厦门以及海南省。
海南省是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中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平原面积仅占1/10多一点。
吉林省省情和国情

吉林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辖8个地级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长白山管委会(9+1),60个县(市、区)。
在全国的位置主要体现为三个“大约2%”:幅员面积18.7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95%;人口2723万人,占全国的2.07%;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4249亿元,占全国的2.03%。
吉林省省情的突出特点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 “两个基地”“三个优势”“一个中心”就是东北亚区域地理中心。
吉林省是内陆边境近海省份。
东部和东南部与俄罗斯、朝鲜接壤,边境线长1438.7公里,其中中朝1206公里,中俄232.7公里,最东端的珲春市最近处距日本海仅15公里。
在地理上吉林省处于由中国东北地区(包括内蒙古东北部)、朝鲜、韩国、日本、蒙古和俄罗斯东西伯利亚构成的东北亚区域的中心位置,特别是通临日本海,联接朝俄韩日。
发展对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的区位条件优越,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两个基地”就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粮食生产基地。
作为工业基地,吉林省加工制造业比较发达,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医药、电子是我省的支柱和优势产业,在全国居重要地位。
一汽集团是我国汽车工业的摇篮。
作为粮食生产基地,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中部地区是享誉全球的黑土地和黄金玉米带。
以占全国1/25的耕地,提供占全国1/10的商品粮,全国每6斤玉米就有1斤是吉林生产的,全省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商品率、粮食调出量以及人均肉类占有量连续多年居全国第1位,特别是绿色、优质农畜产品素享美誉。
“三个优势”就是科技教育、生态环境和重要资源具有相对优势。
吉林省每万人中科学家和工程师11.5人,居全国第6位。
长春光机物理所、应用化学研究所、生物制品所等国家重点科研机构以及一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和应用能力。
神州五号飞船所用的光学仪器大多来自吉林省。
我省研制成功并产业化生产基因工程人胰岛素,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
2002年,吉林省农科院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大豆品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党的十八大召开不久,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开启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新征程。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中国互联网行业的“BAT”,指(ACD )等领军企业。
A.阿里巴巴
C、百度
D、腾讯
新型城镇化提出”三个一亿”是指到2020年要实现(ABD )。
A、一亿进城常住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
B、一亿人口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
C、一亿人口在东部地区城镇化
D、一亿人口在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四化同步”,指的是( ABDE )。
A、工业化
B、信息化
C、产业化
D、城镇化
E、农业现代化
城市发展需要依靠( A )驱动,增强城市持续发展能力。
A、改革、科技和文化我国要以( )为主体形态,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布局,实现紧凑集约、高效绿色发展。
B、城市群
我国“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要发挥消费对增长的基础作用,着力扩大居民消费,引导消费朝着( )方向转变。
A、智能、绿色、健康、安全“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实施( )战略。
D、军民融合发展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稳定经济增长,要更加注重( )。
C、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十三五”时期,要深入推进( )的新型城镇化。
D、以人为核心“十三五”期间,我国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 ),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C、全部摘帽
大力推行( ),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
C、互联网+政务服务“十三五”时期,要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长,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 )发展。
A、分享经济
十三五时期,国家实施( )战略,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A、优进优出
2015年,我国科技领域一批创新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屠呦呦获得诺贝尔( )。
C、生理学或医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