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神经系统病例分析.ppt

合集下载

神经内科典型病例PPT课件

神经内科典型病例PPT课件
密度,该患者09年发病,1年后DWI上呈高信号。
▪ ⑦脑脊液检查可见淋巴细胞。
▪ 鉴别诊断:
▪ 1.胶质瘤:①影像学多表现为无规律 的脑内多发病灶多中心生长,②累及 胼胝体时可有胼胝体增厚的表现,③ 头颅CT为高密度显影。④早期激素治 疗有效,后期不明显。
▪ 2.特殊类型感染:有些特殊感染,如梅 毒、艾滋病等,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时, 患者可有精神、智能、认知障碍等神经 系统改变。
DWI表现为高密度。
激素治疗有效
▪ 诊断:

结合该患者症状及MRI表现,考虑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可能性最大。分
为血管内淋巴瘤及血管外淋巴瘤。
▪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 有以下几点较符合: ▪ ①影像学可见占据大脑半球深部的多发病变, ▪ ②头颅CT为高密度表现, ▪ ③“鬼影细胞”, ▪ ④激素治疗有效。 ▪ ⑤强化明显,团块实心强化 ▪ ⑥DWI早期低密度,随病情发展后期表现为高
为著;
③神经系统:
意识障碍:嗜睡;
认知障碍:不认识家人、理解力差、 计算不能;
精神异常
运动障碍:左侧肌力2级,右侧肌力 3级

①血t-HCY 56.53umol/l。

②HIV(-)。

③CA125 20.4u/ml;CEA5.6ng/ml;
AFP1.2ng/ml;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12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病例汇报PPT课件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病例汇报PPT课件

02
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
可能升高,提示体内存在炎症反应。
03
自身免疫性抗体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自身免疫性抗体阳性,如抗核抗体(ANA)、抗双
链DNA抗体(dsDNA)等。
病理学诊断
脑脊髓液细胞学检查
可见淋巴细胞、浆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
脑组织活检
可见血管周围炎细胞浸润、脑组织水肿、神经 元变性等病理改变。
效果评估与随访
神经功能评估
定期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包括肌力、感觉 、反射等。
生活质量评估
了解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包括日常活动能力、 社交功能等。
随访观察
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监测病情变化和复发情况,及 时调整治疗方案。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常见并发症类型
肺部感染
由于患者卧床不起、意识障碍等导致排痰不畅, 容易引发肺部感染。
压疮
由于患者长期卧床,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 环障碍,导致皮肤及皮下组织缺血、坏死。
ABCD
尿路感染
长期卧床患者若不注意个人卫生,易导致尿路感 染。
深静脉血栓
患者长期卧床,血流缓慢,血液高凝状态,易形 成深静脉血栓。
预防措施建议
加强护理
定期翻身拍背,促进排痰,保持 呼吸道通畅;加强个人卫生,保 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压疮。
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医生对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诊断和治疗 水平,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发生。
加强患者教育和心理支持
加强对患者的教育和心理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身心 挑战,提高生活质量。
探索新的治疗方法
积极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手段,如生物治疗、基因治疗等,为患者提 供更多的治疗选择。

神经系统病例分析示例

神经系统病例分析示例

一、躯干和四肢的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1.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2.非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二、痛温觉和粗触觉传导通路
(一)躯干和四肢的浅感觉传导通路 (二)头面部的浅感觉传导通路
三、视觉传导通路
感觉传导通路不同部位损伤后的感觉障碍特点:
1.周围神经的损伤: 感觉障碍区与运动障碍对应
2.脊髓损伤: 后索病变(脊髓痨):同侧损伤截面以下深感觉障碍和精细
下行至脊髓前角细胞的纤维束为皮质脊髓束。 下行至脑干脑神经运动核的纤维束为皮质核束。
下运动神经元 lower motor neuron: 胞体:
位于脊髓的前角细胞。 位于脑干的脑神经躯体运动核和特殊内脏运动核 (8个)。 轴突: 脑神经和脊神经的躯体运动纤维。
下运动神经元的胞体和轴突构成传导运动冲动的 最后公路 final common pathway。
试分析
病例一
1.病变部位 2.损伤结构
患者:女性 5岁 在一次 高发烧后发现左下肢不能活。
查:
3.症状发生原因
L2-S3
脊髓灰质炎 (小儿麻痹症)
1. 头、颈、两上肢、右腿活动良好;
2. 左下肢瘫痪、肌肉萎缩、肌张力↓
损下 伤神
3. 左膝跳反射消失,病理反射(-)
症经 状元
左腰骶膨大前 角运动神经元
如:右侧损伤可致右眼视野鼻 侧半和左眼视野颞侧半偏盲。
对光反射临床表现: 一侧视神经损伤:
由于传入信息中断,光照患 侧瞳孔,两眼瞳孔对光反射消 失,但光照健侧瞳孔,两眼瞳
孔对光反射均存在。 临床表现患侧的直接对光反 射消失,间接对光反射存在的
现象。 一侧动眼神经损伤: 由于传出信息中断,无论光 照哪一侧瞳孔,患侧对光反射 都消失,但健侧对光反射均存

神经系统病例

神经系统病例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例分析】患者男性,68岁,主诉反复右上肢无力伴右侧面部麻木4天入院。

2009年3月10日晨起后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肢无力,拿物不稳,活动不灵,同时伴有右侧面部麻木。

左侧肢体及右下肢正常,症状持续约15分钟后完全缓解,3月17日及18日再次出现上述症状,均于半小时内恢复正常。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未服用降压药物。

查体:血压160/80mmHg,神经系统检查未见阳性体征。

辅助检查: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示坐室高电压;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提示左侧血管痉挛。

实验室检查:血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58,mmol/L,空腹血糖9.8mmol/L。

诊断:短暂脑缺血发作(TIA)(左侧颈内动脉系统),高血压,糖尿病2型。

诊断依据:老年男性,突发起病,主要症状为右上肢无力及右侧面部麻木反复发作,症状30分钟之内自行缓解。

既往高血压病史,入院后诊断2型糖尿病。

辅助检查:头颅CT 未见明显异常,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提示左侧血管痉挛,提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诊断成立,定位于左侧颈内动脉系统。

治疗:1.病因治疗:降低血压、血脂,控制血糖。

2,抗血小板聚集:长期应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3.可用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作用的中药制剂,如川芎、丹参、红花等。

4.手术治疗。

【病例分析】女,64岁,主诉:左侧肢体无力14小时现病史:入院前14小时无明显诱因下突发左侧肢体无力,表现为左手持物失落,左下肢行走拖曳,自行休息后无缓解,并在入院前1小时以上症状进行性加重。

病程中患者无明显头晕,头痛,无意识丧失,无恶心,呕吐,无明显言语障碍,无四肢抽搐,大小便失禁等。

既往史:有高血压病史10年,最高血压:l80/lOOmmHg,间断断服用“珍菊降压片”。

有糖尿病病史3年,近期服用“瑞易宁”,血糖控制情况不详。

既往1年前有过1次短暂发作性左侧肢体活动障碍病史(当时外院考虑为颈内动脉系统TIA)。

否认吸烟,饮酒史。

《神经内科病例讨论》课件

《神经内科病例讨论》课件

2 家族史
家族史可以为我们提供关 于患者潜在遗传风险的重 要线索,帮助我们确定可 能的疾病类型。
3 生活方式
他们的生活方式可能与疾 病有关,例如饮食习惯、 锻炼频率和工作环境。
临床表现和病史
1
症状开始
患者最早出现的症状是什么?这将帮助
病情进展
2
我们了解疾病的起源和发展。
患者的病情是逐渐恶化,还是有时好转,
有规律的变化?这些信息有助于确定疾
病的性质。
3
病史
包括患者之前的疾病史、手术史和药物 使用情况。这些因素可能对当前病例有 影响。
辅助检查结果
影像学检查
通过磁共振成像(MRI)或计算 机断层扫描(CT)等技术,我们 可以查看患者的脑部结构,并检 测异常。
血液检查
一些血液指标可以提供关于患者 身体状态的信息,例如炎症标志 物或特定药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度。
《神经内科病例讨论》 PPT课件
欢迎参加本次神经内科病例讨论课程。在这个课程中,我们将分享一系列真 实的病例,涵盖病例背景、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和治疗过程,以及讨 论和总结。让我们一起开始吧!
案例介绍
病例1:老年痴呆症
一位84岁的病人,最近表现出记 忆力减退和日常活动能力下降。 他的女儿是他的主要看护人。我 们将探讨他的病例以及可能的治 疗方案。
病例讨论
病例特点
我们将重点讨论每个病例的独 特特点,例如症状的出现顺序 或治疗反应的差异。
诊断挑战
这些病例可能会带来一些诊断 上的挑战,我们将探讨可能的 困难和解决方法。
经验分享
我们欢迎与会者分享自己的类 似病例,以及它们的治疗过程 和最终结果。
总结和展望

病例分析

病例分析
【病例9】患者,男性,65岁,在一次情绪激动时突然晕倒,不省人事,急诊入院。2天后意识恢复,但右侧肢体瘫痪,数周后入院检查发现:①右上、下肢痉挛性瘫痪,肌张力增强,腱反射亢进;②整个右半身的浅、深等各种感觉丧失,但痛觉仍存在;③瞳孔对光反射正常,但两眼视野右侧同向性偏盲;④右侧眼裂以下面肌瘫痪,鼻唇沟变浅,发笑时口角歪向左侧。右侧舌肌瘫痪,伸舌时舌尖偏向右侧,无舌肌萎缩。试分析患者病变部位、病变波及的范围,并解释出现上述症状的原因。
【病例6】患者,男,45岁,在2个月前突然头晕倒地,但神志还清醒。随后出现语言不清,右手运动不协调。检查发现:患者右侧上、下肢运动失调,但肌张力和反射正常。右侧软腭和声带瘫痪,腭垂偏向左侧。两足靠拢站立并闭目时,身体倾向右侧。右侧面部和左侧躯干和四肢痛、温感觉丧失。其他感觉正常。
【病例7】男,64岁,突然昏迷,意识恢复后感到左侧上、下肢运动不协调,检查发现:左侧肢体共济失调,动作时手震颤,静止时消失,指鼻不准。半身感觉障碍,深、浅感觉消失。左侧面部深、浅感觉也丧失,咀嚼肌瘫痪。
【病例12】患者,男性,45岁,检查发现:左眼内斜视,左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听觉过敏,舌前2/3味觉障碍,左眼眨眼反射消失,泪液分泌障碍,同时伴有右半身痉挛性瘫痪。试分析此患者病变的部位。
【病例13】患者,男性,25岁。夜间头面部靠近车窗,睡着后受凉,1天后感到右侧颊部无力,右眼闭不紧,口内干燥,进食无味而就诊。检查发现右侧额纹消失,右眼闭合不全,右侧鼻唇沟变浅,口角歪向左侧,右侧舌前2/3味觉障碍,无听觉过敏。请根据所学神经解剖学知识分析该征象产生的原因。
【病例5】男,61岁,在数周前,突然昏迷不醒。意识恢复后,出现右上、下肢不能动弹,舌活动不灵活。检查发现:①右上、下肢痉挛性瘫痪,肌张力增强,腱反射亢进,Babinski征阳性,无肌萎缩。②伸舌时舌尖偏向左侧,左侧半舌肌明显萎缩。③身体右侧(除了面部外)本体感觉和两点辨别觉完全丧失。全身痛、温觉正常。试分析此病变的部位。

神经内科临床典型病例分析

神经内科临床典型病例分析

神经内科临床典型病例分析一、病例摘要患者,男,65岁,因“突发右侧肢体无力3小时”入院。

患者3小时前在家休息时突然出现右侧肢体无力,不能站立和行走,伴言语不利,无意识丧失、抽搐、头痛、恶心、呕吐等。

家属发现后立即呼叫急救车送至我院。

发病后患者神志清楚,情绪稳定,对答切题。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最高血压180/100mmHg,长期服用降压药物治疗,血压控制尚可。

否认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病史。

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

二、病例分析1. 病史特点:患者为老年男性,急性起病,表现为右侧肢体无力、言语不利,无意识丧失、抽搐、头痛、恶心、呕吐等。

患者有高血压病史10年,长期服用降压药物治疗。

根据病史,初步考虑为脑血管疾病。

2. 体格检查: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均在正常范围内。

神志清楚,对答切题。

双眼球活动自如,无眼震。

双侧额纹、鼻唇沟对称,口角不偏。

右侧肢体肌力3级,左侧肢体肌力5级。

右侧巴氏征阳性,左侧巴氏征阴性。

颈软,无抵抗。

3. 辅助检查:头颅CT检查示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出血量约10ml。

心电图、胸部X线片、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

4. 诊断: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患者诊断为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

三、治疗与预后1. 治疗:患者入院后,立即给予脱水降颅压、控制血压、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预防感染等治疗。

同时,针对患者的高血压病史,调整降压药物,控制血压在合理范围内。

2. 预后:经过积极治疗,患者病情稳定,右侧肢体无力逐渐好转,言语不利症状减轻。

住院治疗2周后,患者好转出院。

出院后继续服用降压药物,定期复查血压,并进行康复治疗。

四、讨论1. 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脑血管疾病是指由于脑部血管病变导致的脑组织损伤,包括脑出血、脑梗死等。

其发病机制复杂,主要包括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

本例患者有高血压病史10年,长期服用降压药物治疗,血压控制尚可,但仍然发生了脑出血。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案例分析PPT课件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案例分析PPT课件

9
病毒性脑膜炎误诊为 结核性脑膜炎一例
病例介绍 患者吴某,女,33岁。主诉一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轻度头痛症状,位于左侧, 针刺状,非波动性,不伴有头昏,无恶心呕吐,伴发热,体温波动在37.5℃ 到39.4℃之间,偶有畏寒,无寒战,无咳嗽、咳痰,无咽痛及全身肌肉酸痛 等症状,于2013年4月6日在当地村诊所肌注退热药物治疗,症状无好转, 遂静点“利巴韦林、清开灵、甘露醇”治疗3天,症状仍无好转。就诊于 当地医院,诊断“病毒性脑膜炎(病脑)”给予“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 后行胸部CT检查诊断两肺感染;胸片示:两肺下叶背段及后基底段可见结节 状及磨玻璃状阴影;行腰椎穿刺术检查,测颅压210 mmH2O(静点甘露醇 后),脑脊液生化示:蛋白1.40 g/L,葡萄糖及氯化物正常。脑脊液常规: 淡黄色,透明,白细胞数290×106/L,考虑“结核性脑膜炎(结脑)” 可能性大,遂转入某医院进一步治疗。入院后会诊仍考虑结脑,
2
3
化Hale Waihona Puke 性脑膜炎病历1 患者,55岁,男性,于6小时前突然出现神志不清,烦躁不安,不能言语, 不认识身边的人,不能自行下床行走,无恶心及呕吐,无抽搐及昏迷,无 大小二便失禁,无肢体活动障碍。查体:T 37.8℃、P 102次/分、R 24次 /分、BP 140/100mmHg。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迟钝。颈强直。 右侧巴氏征可疑阳性,左侧巴氏征阴性。入院后急诊行头颅CT检查:未见 明显异常。印象诊断考虑颅内感染性疾病可能,但无法确定是何种感染。 由于无直系亲属在场,陪护人员(系患者工友)拒绝签署腰椎穿刺检查同 意书,故无法行腰椎穿刺检查。
12
此病例纠正误诊的关键技术是脑脊液细胞学,它能真正反应
患者脑脊液细胞的免疫反应状态,根据病脑和结脑的转归规 律对两者进行鉴别。病脑是自限性疾病,发病早期脑脊液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患者:女性,5岁,在一次高发烧后发现左下肢不能活 动。检查发现:1.头、颈、两上肢、右腿活动良好;2. 左下肢瘫痪、肌肉萎缩、肌张力明显下降;3.左膝跳反 射消失,病理反射(-);4.全身深、浅感觉均正常。
(1)左下肢瘫痪、肌肉萎缩、肌张力明显下降;左膝跳反射 消失,病理反射(-);说明是下运动神经元损伤。
综上述,是三偏征;
损伤部位在内囊: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
丘脑中央辐射
视辐射
最新.
4
患者女性,24岁,18岁时曾患过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用大 量青霉素治疗6周痊愈。8天前,在工作中,忽然晕倒,神智不 清约1小时,当意识恢复后,仍神智模糊,不能说话。检查发现: 1)右上肢痉挛性瘫痪,随意运动消失,无肌萎缩 2)右眼裂以下面肌麻痹 3)吐舌时舌尖伸向右侧,舌肌无萎缩 4)右下肢和左上、下肢无改变,无视、听觉和躯体感觉障碍 5)唇、舌能够运动,但吐字不清,不能说出完整的句子,问话 时只能回答简单的几个字,如“行”或“不行”。
(1)右上、下肢瘫痪,肌张力↑,腱反射亢进,无肌萎缩;右侧腹 壁反射
消失,病理反射(+);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损伤锥体束。 (2)口角歪向左侧;伸舌时,舌尖偏向右侧,舌肌无萎缩;锥体束 损伤所
致脑神经核核上瘫。 (3)右侧半身的感觉除痛觉外,其它的感觉消失;典型的偏身感觉 障碍。 (4)双眼左半视野偏盲;
综合上述:左侧大脑中动脉的一分支血栓形成,此分支恰好分布于中央前回
中、下部管理右上肢及右侧半头面部肌肉运动的中枢,导致该中枢缺血、营
养和机能障碍;血栓形成还累及到额下回后部即运动性语言中枢(供血障
碍)。由于中央前回的中、下部是分别管理对侧上肢和头面部肌肉运动的中
枢,该区域受累,致对侧上肢和对侧眼裂以下表情肌、对侧半舌肌瘫痪;因
最新.
8
思考题:
1.从右头静脉注入药物到达心脏冠状动脉的途径怎样? 2.口服药黄连素后,从尿中排出,试述其运行途径? 3.给患阑尾炎的病人注射某药物,自左手背静脉网的桡侧注入,经哪些结构方 能达到患处? 4.试述左侧内囊损伤可能出现的症状?针刺该患者左侧大腿前面皮肤是否产 生感觉?如产生感觉详述其传导途径? 5.某男,背部刀刺伤,造成第6胸髓左半部横断性损伤,试问临床可能出现哪 些症状?针刺患者左大腿内侧皮肤是否有感觉?如产生感觉,详述其传导途径? 6.右臀部肌肉注射药物,经何途径到达阑尾? 7.患者,男性,35岁,检查发现:患者从肚脐平面开始,右侧下半身痛、 温觉丧失,左下肢本体觉丧失。医生需要对患者进一步做临床检查或手术, 请你根据所学神经解剖学知识为其提供定位依据(分析该患者病变位于脊髓 何侧、何平面?该平面相当于何椎体平面?) 8.患者,男性,25岁。夜间头面部靠近车窗,睡着后受凉,1天后感到右 侧颊部无力,右眼闭不紧,口内干燥,进食无味而就诊。检查发现右侧额纹 消失,右眼闭合不全,右侧鼻唇沟变浅,口角歪向左侧,右侧舌前2/3味觉 障碍,无听觉过敏。请根据所学神经解剖学知识分析该征象产生的原因。
2.正中神经在腕管受压,表现为 鱼际肌萎缩,手掌平坦,称“猿手”,拇
指、示指、中指掌面感觉障碍。
3.尺神经易损伤部位在肘部肱骨内上髁后方、尺侧腕屈肌两起点之间或豌
豆骨桡侧。在前两个部位受损时,运动障碍表现为屈腕力减弱,环指和小指
远节指骨间关节不能屈曲,小鱼际萎缩,拇指不能内收,骨间肌萎缩,各指
不能相互靠拢,各掌指关节过伸,出现“爪形手”。手掌、手背内侧缘皮肤
(2)头、颈、两上肢、右腿活动良好;说明病变局限左侧脊 髓或者周围神经。
(3)全身深、浅感觉均正常;排除了周围神经损伤。
故:损伤部位在脊髓的L2---S3;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
最新.
1
有一患者,两上肢痛温觉消失,但深感觉存在,运动 也未见障碍,核磁共振检查发现其脊髓中央水管前方 有一空洞,试分析该患者损伤了哪种结构,为什么?
最新.
5
(1)右上肢痉挛性瘫痪,随意运动消失,无肌萎缩 (2)右眼裂以下面肌麻痹 (3)吐舌时舌尖伸向右侧,舌肌无萎缩
上述说明是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及脑神经核上瘫。
(4)唇、舌能够运动,但吐字不清,不能说出完整的句子,问话时只能回 答简单的几个字,如“行”或“不行”,说明有语言中枢的损伤。
(5)右下肢和左上、下肢无改变,无视、听觉和躯体感觉障碍;无感觉障 碍,说明损伤部位可能在皮质。
舌下神经核和面神经核下半只受对侧皮质核束的支配,故左侧中央前回中、
下部的损伤,表现为右侧半舌肌瘫痪,伸舌时,舌尖偏向右侧;由于位于额
下回后部的运动性语言中枢受损,唇、舌虽能活动,但丧失了说话的能力。
最新.
6
1.肱骨外科颈骨折、肩关节脱位或被腋杖压迫,可致腋神经损伤。三角肌
瘫痪,臂不能外展,肩部、臂上部感觉障碍。出现“方肩”。
5.胫神经损伤后主要为小腿后群肌无力,足不能跖屈,不能以足尖站立,
内翻力弱,足底皮肤感觉障碍明显。由于小腿前外侧群肌过度牵拉,使足呈
背屈、外翻位,出现“钩状足”。
6.腓总神经在腓骨颈处位置最浅,易受损伤。受损伤后主要表现为足背不
能背屈,足下垂且内翻,趾不能伸,呈“马蹄内翻足”,行走呈“跨阈步
态”。
7.动眼神经损伤眼外斜视,上睑下垂,对光反射消失。
感觉丧失。
4.桡神经易损伤部位在以下两处,即在臂中段后部,贴肱骨桡神经沟处及
穿旋后肌行于桡骨颈附近。肱骨中段或中、下1/3交界处骨折时容易合并桡
神经损伤,主要是前臂伸肌瘫痪,表现为抬前臂时呈“垂腕”状,第1、2
掌骨间背面皮肤感觉障碍明显。桡骨颈骨折时,可损伤桡神经深支,主要表
现为伸腕办弱、不能伸指。
分析: 部位:白质前连合是由左右交叉纤维组成。而后组成
脊髓丘脑束,传导痛温觉。 病因:脊髓空洞症,髓内肿瘤,脊髓出血等。 表现:分离性感觉障碍(损伤平面1~2节段以下痛温 觉丧失,粗触觉影响不大,本体感觉正常)。
最新.
2
战士王某,24岁,在一次战斗中被弹片击中背部,立刻跌倒, 两下肢失去运动。数日右腿稍能活动。又过一周后右下肢几乎 恢复了运动,但左下肢完全瘫痪。检查发现:左下肢无随意运 动,腱反射亢进,Babinski征阳性。右侧躯干胸骨剑突水平以 下和右下肢痛、温度觉丧失,但触觉、位置和运动觉正常。左 侧躯干剑突以下和左下肢痛、温度觉完好,但触觉减弱,位置 和运动觉丧失。
分析: (1)背伤患者,损伤部位在脊髓。 (2)腱反射亢、Babinski征阳性:上运动神经元损伤。 (3)左下肢完全瘫痪、右剑突下及下肢痛温度觉丧失、
左剑突下及下肢位置运动觉丧失,表示左侧皮质脊 髓束受损、左侧脊髓丘系受损、左侧薄束受损。
根据脊神经分布的节段性规律,胸髓6左侧半边横断。
最新.
3
某男,62岁。因某事引起情绪激动后突然晕倒,不省人事。 二天后虽意识恢复,但右侧肢体瘫痪。数周后检查发现:右上、 下肢痉挛性瘫痪,肌张力增强,腱反射亢进。右侧眼裂以下面 肌瘫痪,口角歪向左侧,伸舌时舌尖歪向右侧,无舌肌萎缩。 右侧半分身析除:痛觉外其它感觉丧失。两眼视野右侧同向性偏盲。
最新.
9

8.滑车神经损伤眼球不能转向下外,最新呈. 内斜视。
7
10.面神经损伤后最主要临床表现是面肌的瘫痪:额纹消失,眼不能闭合, 口角歪向健侧,鼻唇沟变浅等。 11.副神经损伤后最主要临床表现是一侧胸锁乳突肌瘫痪头无力转向对侧; 斜方肌瘫痪肩下垂、抬肩无力。 12.舌下神经损伤后最主要临床表现是舌肌瘫痪、萎缩,伸舌时,舌尖偏 向患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