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案例(麦当劳-可口可乐)

合集下载

品牌案例(麦当劳-可口可乐)

品牌案例(麦当劳-可口可乐)

麦当劳形象麦当劳的产品:统一有限产品、新鲜、美味麦当劳的文化:精神:“Q、S、C、V”即“质量、服务、清洁、价值"。

作风:顾客第一;高效、快速;“苛刻”的管理。

麦当劳的形象:标志、卡通、门店装修(形式颜色椅子、、)麦当劳的信誉保证:时间保证、油料使用(炸薯条超过7分钟、汉堡超过10分钟就要扔掉)麦当劳企业文化一、麦当劳企业文化的组成1、麦当劳的精神:“Q、S、C、V"即“质量、周到的服务、清洁的环境、为顾客提供更有价值的食品"。

2、麦当劳的作风:顾客第一;高效、快速;“苛刻”的管理.3、麦当劳的营销策略:麦当劳叔叔;以情感人;连锁经营;知人善任。

麦当劳的企业文化是一种家庭式的快乐文化.有人评论麦当劳在中国上演新文化帝国主义,强调其快乐文化的影响,甚至说有麦当劳的国家不会进入战争。

麦当劳的同事之间不论管理级别彼此称呼对方名字,大家在一起感觉很轻松,像一家人。

员工在工作上犯错误没关系,只要你不是严重违反公司的有关政策和规定,麦当劳不会开除你.人在于用,每个人都有长处,麦当劳一直提倡对人应表扬于众,提倡分享经验而不是高压。

麦当劳不是靠人员流动而主要靠培训来解决员工的发展和提高问题,公司每年仅培训费用就达1000多万元.员工进入麦当劳,家人都说他们变了,做事更有条理更随和了。

麦当劳公司的总部坐落在伊利诺斯州的橡溪镇,在这里美国总公司总裁杰克-格林勃克和国际部总裁詹姆斯—肯特鲁卜领导着这个拥有数十亿美圆资产的国际性公司.麦当劳是世界上最大的餐饮集团,开设有麦当劳的国家和地区超过了联合国的席位。

从1955年创办人雷-克罗克再美国伊利诺斯普兰开设第一家麦当劳至今,它在全世界已拥有25,000多家餐厅。

其中最南位于纽西兰茵薇卡其尔,最北位于芬兰旅游胜地罗凡尼米。

在中国,直至1999年年底,麦当劳已经开设了252家餐厅。

麦当劳的大黄金拱门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人们最熟知的世界品牌之一。

从1963年起,“麦当劳叔叔"的形象风靡了全美国的儿童.在英国、日本、香港等地,“麦当劳叔叔”也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2021优秀广告案例

2021优秀广告案例

2021优秀广告案例
以下是2021年一些优秀的广告案例:
1. 麦当劳“鸡块味”香水:麦当劳推出了一款名为“鸡块味”的香水,这是麦当劳为推广新品“川香麻辣鸡”而推出的一次创意营销。

这款香水由国际知名调香师制作,将麦当劳川香麻辣鸡的香味完美地呈现在了人们身边。

2. 可口可乐“友谊的小船”:可口可乐推出了一支名为“友谊的小船”的广告,通过讲述朋友之间因为可口可乐而加深友谊的故事,传达出可口可乐能够连接人们情感的核心理念。

3. 肯德基“尝鲜厚作鸡”:肯德基推出了一款新品炸鸡“尝鲜厚作鸡”,并为此制作了一支充满创意的广告。

广告中,一只巨大的炸鸡从天而降,落在了街头的肯德基餐厅里,引发了人们的好奇心和食欲。

4. 美团外卖“人生百味”:美团外卖推出了一支名为“人生百味”的广告,通过展示不同人群在生活中的不同味道,传达出美团外卖能够满足人们各种口味需求的特点。

5. 华为Mate 40系列广告:华为推出了一支名为“看见不同”的广告,宣传华为Mate 40系列手机的特点和优势。

广告中采用了优美的画面和感人的音乐,展现出华为Mate 40系列手机的卓越性能和用户体验。

这些广告案例在创意、视觉效果和传达信息方面都表现出色,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优秀广告案例。

和竞争对手合作的品牌案例

和竞争对手合作的品牌案例

和竞争对手合作的品牌案例在商业领域,合作与竞争并存是常态。

有时,竞争对手之间也会选择携手合作,以共同应对市场挑战或实现双赢。

以下是一些知名的和竞争对手合作的品牌案例:1. 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联合营销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是全球最大的两家饮料公司,也是竞争对手。

然而,在2013年,两家公司联手进行了一次名为“分享一瓶可乐”的营销活动。

这次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展开,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也展示了即使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合作也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成果。

2. 肯德基与麦当劳的互相合作肯德基和麦当劳是快餐领域的两大巨头。

虽然它们在市场上是竞争对手,但它们在供应链和运营方面有着紧密的合作。

例如,它们都使用相同的供应商采购食材,而在开设新店时,也会考虑位置和租金等条件,避免直接竞争。

3. 华为与苹果的专利交叉许可华为和苹果分别是中国的和美国的知名科技公司,它们在智能手机和电脑等领域有着激烈的竞争。

然而,两家公司在专利方面有着广泛的合作。

通过交叉许可的方式,它们共享专利技术,避免了可能的诉讼和纠纷,同时也推动了技术的发展。

4. 星巴克与雅培的咖啡豆供应合作星巴克和雅培都是全球知名的咖啡和饮品品牌。

雅培为星巴克供应咖啡豆,同时星巴克也会通过雅培的烘焙技术处理咖啡豆。

这种合作模式确保了星巴克咖啡的品质和供应稳定性,同时也为雅培提供了更多的销售渠道。

5. 耐克与阿迪达斯的运动员共享计划耐克和阿迪达斯是运动鞋和运动装备领域的两大品牌,它们在市场上有激烈的竞争。

然而,它们也认识到运动员是品牌形象和市场份额的重要因素。

因此,两家公司合作推出了一项运动员共享计划,允许优秀的运动员同时代言两个品牌。

这种合作模式增强了品牌的形象和市场影响力。

6. 迪士尼与梦工厂的跨媒体合作迪士尼和梦工厂都是知名的动画电影制作公司。

虽然它们在电影制作方面存在竞争关系,但它们也意识到在媒体领域进行合作可以带来更多的机会和收益。

因此,两家公司合作制作了一些跨媒体项目,如电影、电视节目和主题公园等,这些项目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和市场反响。

美食饮品的成功案例

美食饮品的成功案例

美食饮品的成功案例成功案例1:可口可乐可口可乐是全球知名的碳酸饮料品牌,以其独特的口感和广告宣传而闻名。

可口可乐在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功。

该品牌通过持续的创新和不断改进产品配方,满足了消费者对口感的需求。

同时,可口可乐还通过大规模的广告宣传和赞助活动,增加了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这些因素使得可口可乐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饮料之一。

成功案例2:星巴克星巴克是全球知名的咖啡连锁店品牌,以其高品质的咖啡和独特的店铺体验而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星巴克在产品研发方面注重咖啡豆的品质和烘焙工艺,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咖啡选择。

同时,星巴克注重店铺环境和服务体验,为消费者营造了舒适和温馨的氛围。

这些因素使得星巴克成为全球最成功的咖啡连锁店之一。

成功案例3:麦当劳麦当劳是全球著名的快餐连锁品牌,以其快捷、便利和可口的食品而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麦当劳在产品研发方面不断创新,推出了各种新品,如汉堡、薯条、鸡翅等。

同时,麦当劳注重店铺的布局和装修,为消费者提供了舒适和愉悦的用餐环境。

此外,麦当劳还通过各种促销活动和优惠券吸引消费者,增加了品牌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成功案例4:肯德基肯德基是全球著名的快餐连锁品牌,以其独特的炸鸡和香辣酱而闻名。

肯德基在产品研发方面不断创新,推出了各种新品,如香辣鸡翅、劲爆鸡米花等。

与此同时,肯德基注重店铺的布局和装修,为消费者提供了舒适和愉悦的用餐环境。

此外,肯德基还注重品牌形象和广告宣传,通过大规模的广告投放和赞助活动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成功案例5:雀巢咖啡雀巢咖啡是全球领先的咖啡品牌,以其优质的咖啡豆和独特的咖啡制作工艺而著名。

雀巢咖啡通过与咖啡农合作,确保咖啡豆的优质和可持续性。

同时,雀巢咖啡注重咖啡的烘焙和磨制工艺,为消费者提供了浓郁香醇的咖啡口感。

此外,雀巢咖啡还通过广告宣传和赞助活动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和认可度。

成功案例6:蒙牛蒙牛是中国著名的乳制品品牌,以其高品质的牛奶和多样化的产品而闻名。

广告轰炸的案例

广告轰炸的案例

广告轰炸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营销策略,通过大量重复广告信息来提高品牌知名度、吸引潜在客户和提高销售业绩。

以下是一些广告轰炸的成功案例:1. 可口可乐:可口可乐是最早采用广告轰炸策略的企业之一。

自20世纪初以来,该公司一直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投放广告,并通过广告语“可口可乐,永远的甜蜜选择”等广告文案传达了品牌的情感价值。

可口可乐通过持续的广告轰炸,成为了全球最受欢迎的饮料品牌之一。

2. 麦当劳:麦当劳也是广告轰炸的典型代表。

该公司通过大规模的广告投放和促销活动,吸引了大量消费者。

麦当劳的广告通常强调其快速、方便和美味的特点,并通过各种渠道进行传播,如电视、广播、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

3. 耐克:耐克通过广告轰炸成功塑造了品牌的形象。

该公司通过各种广告形式,如电视广告、社交媒体广告和街头涂鸦等,向消费者传达了品牌的运动精神和创新精神。

耐克的广告语“Just Do It”强调了品牌对于运动和自由的追求,这使得耐克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运动品牌之一。

4. 瑞幸咖啡:瑞幸咖啡通过大规模的广告轰炸成功打开了中国市场。

该公司通过在各大媒体平台投放广告,包括电视、网络、社交媒体等,向消费者传递了其高品质、高性价比的产品信息。

瑞幸咖啡的广告策略强调了品牌的快速送达、优质服务和价格优势,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关注和购买。

5. 碧桂园:碧桂园是一家房地产公司,通过大规模的广告投放和公关活动,成功树立了品牌的形象。

碧桂园的广告策略强调了品牌的品质、服务和价值,并通过各种渠道进行传播,如电视广告、网络广告、社交媒体等。

碧桂园的广告轰炸策略帮助其成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领军企业之一。

这些成功的案例表明,广告轰炸策略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品牌知名度、吸引潜在客户和提高销售业绩。

通过大规模的广告投放和公关活动,企业可以向消费者传递品牌的价值和特点,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和购买欲望。

同时,企业还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广告策略,以适应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然而,广告轰炸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经典品牌的失败案例-5页文档资料

经典品牌的失败案例-5页文档资料

经典品牌的失败案例(3)---可口可乐的“新可乐”1985年,可口可乐公司曾决定终止最爱欢迎的软饮料而代之以一种新配方,以新可乐的名字销售。

作出这样的决定,与当时的软饮料市场有关,当时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可口可乐公司同百事可乐公司之间数十年的竞争。

两个宿敌间的竞争是不健康的,可口可乐公司甚至控告百事可乐在其名字里使用“可乐”的字眼,但最终败诉。

在法庭外,可口可乐总是处于领先地位的。

20世纪50年代,可口可乐销售量以5:1的比例超出百事,但是,在接下来的10里,百事重新把自己定位为年轻人的品牌,当百事日益被看做是“年轻人的饮料”时,它成功地缩小了与竞争者的差距。

到70年代,罗伯特.伍德拉夫(Robert Woodruff:可口可乐公司总裁)在可口可乐公司推出的一次“百事挑战”的测试中惊恐地发现,参与测试的人都更喜欢百事稍甜的配方。

到1981年罗伯托.戈伊苏埃塔(Roberto Goizueta)成为董事长的时候,可口可乐老大的地位开始变得岌岌可危,它的市场份额不但输给百事,还输给可口可乐公司生产的其他饮料,如芬达、雪碧等。

而这时健怡可乐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坐上了含糖可乐市场的第三把交椅。

很显然,可口可乐必须采取措施以重获其至高无上的地位。

1984年戈伊苏埃塔推出广告宣传攻势:突出赞扬可口可乐的口感没有百事甜的特点,由当时享誉全球的人物比尔.科斯比(Bill Cosby)充当电视代言人,而且很显然他的年龄太大,不适合“百事新一代”。

这种意欲将自己与竞争对手区分开来的努力效果十分有限,可口可乐的市场份额仍是老样子,而百事的份额却在节节攀升。

另一件让可口可乐忧心的事情是购买者可以选择的时候,他们往往会选择百事。

只是因为可口可乐有更有效的分销体系,使它还能保持做领先的地位。

例如,出售可口可乐的售货机明显多于百事。

可口可乐意识到问题出在产品身上。

这一点更被健怡可乐所证明,该种可乐在口味上与百事更接近。

所以比较合理的反应就是可口可乐开始研制新配方,一年后他们配置出了新可乐,并进行了20万次的口感测试以检验其进展情况,结果非常可喜,它不但好于传统可口可乐,而且较之于百事人们更喜欢它。

联名营销的经典案例

联名营销的经典案例

联名营销的经典案例
联名营销是指两个或多个品牌合作推出一款产品或活动,通过共同的营销策略来提高品牌知名度和销量。

下面是一些经典的联名营销案例:
1.可口可乐和麦当劳
可口可乐和麦当劳是两个全球知名品牌。

它们合作推出了“可乐+汉堡+薯条”的套餐,这种联名营销不仅提高了两个品牌的知名度,还提高了麦当劳的销量。

这种联名营销策略被广泛应用于快餐行业。

2.苹果和红牛
苹果和红牛联合推出了“能量充电器”,这种联名营销不仅提高了两个品牌的知名度,还让用户在使用苹果设备时获得更好的充电体验。

这种联名营销策略不仅提高了销量,还提高了用户的忠诚度。

3.迪士尼和PANDORA
迪士尼和PANDORA联合推出了迪士尼系列珠宝,这种联名营销不仅提高了两个品牌的知名度,还让用户可以购买到独特而又高质量的珠宝。

这种联名营销策略提高了销量,还加强了品牌形象。

4.阿迪达斯和百思买
阿迪达斯和百思买联合推出了智能运动鞋,这种联名营销不仅提高了两个品牌的知名度,还让用户可以享受到更舒适、更智能的运动体验。

这种联名营销策略提高了销量,还让用户对品牌产生了更好的印象。

总之,联名营销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品牌营销策略,它可以帮助品
牌提高知名度和销量,增强品牌形象,提高用户忠诚度。

以上经典案例可以为营销人员提供灵感和启示。

企业关系管理案例

企业关系管理案例

企业关系管理案例你知道吗?在商业世界里,有这么一对超级CP,那就是可口可乐和麦当劳。

这两家公司之间的关系啊,就像是一对铁哥们,互相扶持,一路走向辉煌。

故事得从很久以前说起。

麦当劳呢,作为全球著名的快餐连锁巨头,一直在寻找一种完美的饮品来搭配他们美味的汉堡、薯条。

而可口可乐呢,这个饮料界的大佬,也在到处寻找能够让自己的产品被更多人喝到的好机会。

这俩就像两颗孤独的星球,在商业宇宙里寻找着彼此。

然后,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啦。

它们一拍即合,决定建立一种紧密的合作关系。

这可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哦,而是一种深度的企业关系管理典范。

对于麦当劳来说,可口可乐带来的好处可太多了。

可口可乐那独特的口感和超高的知名度,就像一块强大的磁石,吸引着顾客走进麦当劳的大门。

想象一下,你在麦当劳里,咬一口热乎乎、香喷喷的汉堡,再喝上一口冰爽可口的可口可乐,那感觉简直绝了。

而且,可口可乐公司在市场营销方面那也是相当厉害的。

他们和麦当劳一起搞了好多超酷的促销活动。

比如说,有那种买套餐送可口可乐限量版杯子的活动,这可把消费者们激动坏了。

大家为了得到那些好看又独特的杯子,纷纷跑去麦当劳消费。

这就使得麦当劳的客流量大大增加,销售额也是蹭蹭往上涨。

可口可乐这边呢,也从这个合作里捞到了不少好处。

麦当劳在全球拥有数不清的门店,这就像是一个超级庞大的销售网络。

可口可乐通过和麦当劳的合作,轻松地把自己的产品摆到了世界各地顾客的面前。

而且,麦当劳的顾客群体非常多样化,男女老少都有。

这就相当于可口可乐借助麦当劳的平台,不断扩大自己的消费群体。

再加上麦当劳的店面形象和品牌影响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可口可乐的品牌形象。

大家会觉得,能和麦当劳这么高大上的品牌合作的可口可乐,肯定也是很牛的饮料。

这种合作关系的成功管理还体现在很多细节上呢。

比如说,可口可乐公司专门为麦当劳定制饮品的供应和配送体系。

他们会确保麦当劳的每一家门店都能及时得到充足的可口可乐产品,而且是冰得恰到好处的那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麦当劳形象麦当劳的产品:统一有限产品、新鲜、美味麦当劳的文化:精神:“Q、S、C、V”即“质量、服务、清洁、价值”。

作风:顾客第一;高效、快速;“苛刻”的管理。

麦当劳的形象:标志、卡通、门店装修(形式颜色椅子、、)麦当劳的信誉保证:时间保证、油料使用(炸薯条超过7分钟、汉堡超过10分钟就要扔掉)麦当劳企业文化一、麦当劳企业文化的组成1、麦当劳的精神:“Q、S、C、V”即“质量、周到的服务、清洁的环境、为顾客提供更有价值的食品”。

2、麦当劳的作风:顾客第一;高效、快速;“苛刻”的管理。

3、麦当劳的营销策略:麦当劳叔叔;以情感人;连锁经营;知人善任。

麦当劳的企业文化是一种家庭式的快乐文化。

有人评论麦当劳在中国上演新文化帝国主义,强调其快乐文化的影响,甚至说有麦当劳的国家不会进入战争。

麦当劳的同事之间不论管理级别彼此称呼对方名字,大家在一起感觉很轻松,像一家人。

员工在工作上犯错误没关系,只要你不是严重违反公司的有关政策和规定,麦当劳不会开除你。

人在于用,每个人都有长处,麦当劳一直提倡对人应表扬于众,提倡分享经验而不是高压。

麦当劳不是靠人员流动而主要靠培训来解决员工的发展和提高问题,公司每年仅培训费用就达1000多万元。

员工进入麦当劳,家人都说他们变了,做事更有条理更随和了。

麦当劳公司的总部坐落在伊利诺斯州的橡溪镇,在这里美国总公司总裁杰克-格林勃克和国际部总裁詹姆斯-肯特鲁卜领导着这个拥有数十亿美圆资产的国际性公司。

麦当劳是世界上最大的餐饮集团,开设有麦当劳的国家和地区超过了联合国的席位。

从1955年创办人雷-克罗克再美国伊利诺斯普兰开设第一家麦当劳至今,它在全世界已拥有25,000多家餐厅。

其中最南位于纽西兰茵薇卡其尔,最北位于芬兰旅游胜地罗凡尼米。

在中国,直至1999年年底,麦当劳已经开设了252家餐厅。

麦当劳的大黄金拱门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人们最熟知的世界品牌之一。

从1963年起,“麦当劳叔叔”的形象风靡了全美国的儿童。

在英国、日本、香港等地,“麦当劳叔叔”也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当他们想起“麦当劳叔叔”的时候,自然地就会想起麦当汉堡包、鱼柳包、炸薯条……这些美味可口的菜肴。

当你光顾麦当劳快餐店的时候,就会遇到穿着整洁,彬彬有礼的脸孔笑面相迎。

“麦当劳叔叔”向你招手微笑,逗你发笑,使顾客享受到一种温暖的家庭的欢乐气氛。

儿童们甚至把餐厅当作乐园,当作是属于自己的世界。

二、麦当劳企业文化的三个层次1、物质文化层和蔼可亲的麦当劳大叔、金色拱门、干净整洁的餐厅、面带微笑的服务员、随处散发的麦当劳优惠券等消费者所能看见的外在的麦当劳文化。

麦当劳大叔是友谊、风趣、祥和的象征,他总是传统马戏小丑打扮,黄色连衫裤,红白条的衬衣和短袜,大红鞋,黄手套,一头红发。

他在美国4-9岁儿童心中,是仅次于圣诞老人的第二个最熟悉的人物,他象征着麦当劳永远是大家的朋友。

金色拱门:麦当劳的企业标志是弧形的“M”字母,以黄色为标准色,稍暗的红色为辅助色,黄色让人联想到价格的便宜,而且无论什么样的天气里,黄色的视觉性都很强。

“M”字母的弧形造型非常柔和,和店铺大门的形象搭配起来,令人产生走进店里的强烈愿望。

2、制度文化层餐厅制定了规范化的行为标准,员工们严格按标准的程式运转。

麦当劳创始人雷·克洛克认为,快餐连锁店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坚持统一标准,并持之以恒地贯彻落实。

就在第一家麦当劳餐厅诞生后的第三年,克洛克就制定出了第一部麦当劳营运训练手册 (Q&TManual),该手册详细记载麦当劳的有关政策、餐厅各项工作的程序和方法。

在总结经验和吸取最新管理成果的基础上,公司每年都要对该手册进行修改和完善。

40多年来,营运训练手册已成为指导麦当劳运转的“圣经”。

公司还制定了岗位观察检查制度。

把全部工作分为20多个工作站,每个工作站都建立了岗位观察检查表(Station Observation Checklist,SOC), 详细说明该岗位职责及应注意事项等。

新员工进入公司,要接受岗位培训,包括看岗位标准操作录象带,进行有专人辅导的操作练习等。

管理者要对员工的实际操作情况进行跟踪,员工的岗位完成情况要记入岗位观察检查表。

据说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有利于总结经验,追求科学完美的管理境界;另一方面,通过检查员工的岗位观察检查表,可以进行考核,决定录用、升降和奖惩。

麦当劳管理人员都有一本袖珍品质参考手册(PocketGuide),上面载有诸如半成品接货温度、储藏温度、保鲜期、成品制作温度、制作时间、保存期等指标,还有关于机器设备方面的数据。

有了这种手册,管理人员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检查和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保证产品质量能够达到规定标准。

为提高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为餐厅培养高级管理人才,公司设计了一套管理发展手册(MDP),该手册实际上是具有麦当劳特色的餐厅管理教科书,即结合麦当劳的实际情况,讲解餐厅管理的方法,同时给出大量案例,要求经理们结合实际工作来完成。

当管理人员掌握了一定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后,还要系统学习一些相应课程,如基本营运课程、基本管理课程、中级营运课程、机器课程。

在完成上述学习后,要想担当餐厅经理,还必须到美国汉堡大学进修高级营运课程。

3、精神文化层麦当劳能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快餐连锁店,就在于有一套独特的经营理念,正是凭着这套经营理念,使麦当劳走向一个又一个辉煌。

简单说,麦当劳的经营理念可以用四个字母来代表,即Q、S、C、V。

具体说,Q代表质量(quality)、S代表服务(service)、C代表清洁(cleanliness)、V代表价值(value)。

这一理念是由麦当劳的创始人雷·克洛克在创业之初就提出来的。

几十年来,麦当劳始终致力于贯彻这一理念,说服一个又一个的消费者来品尝他的汉堡。

Q(质量):为保证食品的独特风味和新鲜感,麦当劳制定了一系列近乎苛刻的指标。

所有原材料在进店之前都要接受多项质量检查,其中牛肉饼需要接受的检查指标达到40多个;奶浆的接货温度不超过4℃;奶酪的库房保质期为40天,上架时间为2小时,水发洋葱为4小时,超过这些指标就要废弃;产品和时间牌一起放到保温柜中,炸薯条超过7分钟、汉堡超过10分钟就要扔掉。

S(服务):麦当劳提倡快捷、友善和周到的服务。

麦当劳餐厅的侍应生谦恭有礼,餐厅的设备先进便捷,顾客等候的时间很短,外卖还备有各类消毒的食品包装,干净方便。

餐厅布置典雅,适当摆放一些名画奇花,播放轻松的乐曲,顾客在用餐之余还能得到优美的视听享受。

有些餐厅为方便儿童,专门配备了小孩桌椅,设立了“麦当劳叔叔儿童天地”,甚至考虑到了为小孩换尿布问题。

麦当劳餐厅备有职员名片,后面印有Q、S、C三项评分表,每项分为好、一般和差三类,顾客可以给其打分,餐厅定期对职员的表现给予评判。

C(清洁):走进麦当劳餐厅,你会感觉到那里的环境清新幽雅、干净整洁。

麦当劳制定了严格的卫生标准,如员工上岗前必须用特制的杀菌洗手液搓洗20秒,然后冲净、烘干。

麦当劳不仅重视餐厅和厨房的卫生,还注意餐厅周围和附属设施的整洁,连厕所都规定了卫生标准。

麦当劳老板认为,如果一个顾客在用餐之后,走进的是一个肮脏不堪的洗手间,很难想象他下次还会再光顾这家餐厅。

V(价值):所谓价值,就是说要价格合理、物有所值。

麦当劳的食品讲求味道、颜色、营养,价格与所提供的服务一致,让顾客吃了之后感到真正是物有所值。

同时,麦当劳还尽力为顾客提供一个宜人的环境,让顾客进餐之余得到精神文化的享受,这是无形的价值。

三、与众不同的用人制度麦当劳在定期招收员工的时候,主要是通过比较简单的面试来考察应聘者最基本的素质。

因为每个新到员工都需要从头学起,工作难度也不大,所以进入麦当劳工作非常容易,无论年龄、性别和学历,麦当劳都不会有任何歧视。

同时,由于麦当劳员工大多数是兼职,进出的机制管理比较宽松,所以这里的员工,特别是其中的一些年轻人,流动性特别大。

年轻人在这里得到了锻炼,其中的一些人会因为其出色的表现很快得到晋升机会。

在麦当劳工作,最基本的是了解公司的理念和政策,了解工作伙伴,了解各种日常制度,积极学习和寻找更好工作的方法。

麦当劳最崇尚的是“坚毅”,用麦当劳总裁克罗克的话来概括:“世上没有东西可取代坚毅的地位;才干不能,有才能而失败者比比皆是;天才不能,才华横溢又毫无进取者众多;单靠教育不能,受过教育但潦倒终身者充斥世间;惟有坚毅与果敢者能够无所不能,得到成功。

”麦当劳文化还包括很多,例如QSC&V,即企业最重视的质量、服务、清洁和物超所值,这是餐饮业最受顾客重视的部分;向顾客提供100%的满意,尽量满足顾客的一些特殊要求;在内部员工交流上,不论是普通员工还是管理组成员,大家都是平等的,强调“沟通、协调和合作”,有意见可以随时和管理组沟通。

公司的政策,是严格而且奖惩分明。

奖,对于工作积极的员工,对于成绩突出的或者进步较快的员工,有各种不同的奖励;罚,对于违反公司政策、做出有损公司形象的事情的员工,也有相应的惩罚措施。

相应的,麦当劳的激励机制运用得很充分,每天,麦当劳都会按照具体情况为每个不同岗位的人制定目标,一旦达到目标,就可以得到公司内部的积分奖励。

举例来说,每一段时间麦当劳都会推出新活动以利于促销。

麦当劳规定促销出新产品,前台服务员下班以后就可以按照管理组制定的目标拿到相应的奖券。

假如一共卖了25套促销的套餐,就可以得到5元奖券,35套可以得到10元,依此递增,全部积攒下来到月底或年底兑换相应价钱的奖品。

员工内部的奖品有手表、雨伞、手电、腰包等,这就需要每天都尽力做到最好,得到尽量多的奖券。

这种积分奖励方法,在麦当劳内部营造了比较好、比较持久的竞争气氛。

众所周知,麦当劳与一般企业不同的是大部分员工都是兼职人员,所以没有人是“八小时”的正常班。

因此,每个员工都要提前与经理沟通,让经理了解自己下星期可以上班的时间段,以便提前排好下星期的班。

当然,排好班以后如果想改,还可以和当班经理进行沟通,偶尔可以请假或者让别人替自己上班,所以它的制度还是比较人性化的。

员工在熟悉一个岗位以后,可以申请再学习其他工作岗位,经理也会主动帮助安排。

当你学会了所有岗位的工作,加上平时积极和良好的工作表现,你就可以得到晋升机会,也就是可以去学习一些管理方面的实践知识了。

麦当劳里面的管理层人员,有相当一部分是从普通服务员做起,通过努力一步一步晋升的。

总之,在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方面,麦当劳并没有什么秘密,而是累积60多年发展的经验,步步提高——顾客满意、沟通合作、奖惩分明、提供机会。

员工在感受到企业的诚意、活力和价值以后,当然更加忠诚。

在成功打造出百家北京麦当劳店和更多的中国麦当劳店的过程中,用人制度绝对功不可没。

【完】可口可乐:从3A到3P可口可乐公司诞生于1886年,是全世界最大的饮料公司,产品畅销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的雇员超过3万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