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及排水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孝感—襄樊高速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材料表)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学号:**导师:**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 —襄樊高速公路工程建设单位(盖章): 编制日期 : 2013年 10月 25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目录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4)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概况2.1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概况 (10)三、环境质量状况3.1襄樊 (13)3.2 (17)四、评价适用标准4.1评价适用标准 (20)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及项目营运期主要污染的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5.1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及项目营运期主要污染的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21)六、环境影响分析6.1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30)6.2声环境影响调查与分析 (38)6.3水环境影响调查与分析 (54)6.4大气环境影响调查与分析 (59)七、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7.1生态环境 (60)7.2声环境 (60)7.3水环境 (61)7.4大气环境 (62)7.5社会环境 (63)7.6项目对各环境因素的保护措施 (64)7.7公众健康与安全 (65)7.8施工营地 (66)八、结论与建议8.1结论与建议 (66)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年12月,交通部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编制了《至襄樊高速公路环境影响报告书》,2002年2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以环[2002]18号文《关于至襄樊高速公路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的复函》对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作出函复。
2.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10.28;《中华人民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2.28;《中华人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4.29;《中华人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12.29;《中华人民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29;《中华人民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6.29;《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1998第253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国家发改委[2005]第40号令;3.公路的总平布置图孝襄高速公路是我国西部开发大通道至高速公路的重要一段,起点位于京珠高速公路区盛家湾,途径、随州、襄樊等10个市的29多个乡镇,终点接襄十与襄荆高速公路襄阳县郜营互通,全场243公里,采用双向4车道,沥青混泥土路面,设计行车速度120公里每小时,总平布置图见图1。
新建排水箱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环评报告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试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
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目录第一章建设项目基本情况第二章工程内容及规模一、工程内容三、主要生产设备及数量四、能耗水耗情况五、工作制度及劳动定员六、排水工程第三章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第四章项目地理位置及四至情况第五章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一、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二、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第六章主要编制依据及环境功能属性一、项目主要编制依据二、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属性第七章环境质量状况一、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二、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第八章评价适用标准第九章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一、工艺流程简述(图示)第十章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第十一章环境影响分析一、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二、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三、产业政策、选址合理性分析四、项目与其他文件的相符性分析五、环保投资第十二章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第十三章结论与建议附图1 项目地理位置图(比例尺:1:80000)附图2 项目卫星图及噪声监测布点图附图3 项目平面布置及四至示意图附图4 项目现状及四至环境现状图附图5 污水管网平面布置图附图6 土地利用规划图附件:附件1 营业执照附件2 委托书附件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完成情况调查表附件4 环评文件类别确认书附件5 环评文件编制程序及时间表附件6 环评文件评分表工程内容及规模:新建排水箱涵,二、施工设计1、施工布置(1)施工生产、生活设施布置经初步调查,项目区沿线没有合适的位置可布设施工临时生产、生活设施区,故本项目施工临时生产、生活区考虑租用工程沿线民房。
城市道路改造环评报告

城市道路改造环评报告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交通系统的发展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由于道路的承载能力、交通流量和城市规划的不匹配,许多城市道路出现了交通拥堵、交通事故频发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市民生活品质和城市发展。
为了缓解这一问题,我市决定对部分城市道路进行改造,提高交通效率,提供安全畅通的道路环境。
二、项目概况本项目计划对市中心的主干道进行整体改造,包括拓宽道路、增设交通信号灯、完善公交站点与人行道等。
改造范围涵盖A街、B路和C巷。
预计改造工期为12个月,总工程投资为1000万元。
其中,道路拓宽工程占60%,信号灯和公交站点等设施改造占40%。
三、环境影响评价1. 空气质量评价根据相关环保标准和监测数据分析,道路改造项目不会对周边地区的空气质量产生显著影响。
改造工程将采用低污染设备和材料,减少施工期间污染物的排放。
此外,改造后的道路将减少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从而减少汽车排放产生的空气污染。
2. 噪声影响评价根据噪声测量和分析结果,改造工程将对周边居民的噪声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为减少噪声影响,我们将在施工期间采取有效措施,如使用低噪音设备和施工技术、设置隔音屏障等。
改造后,道路交通拥堵减少,噪声水平也将相应降低。
3. 生态环境评价改造工程将涉及部分绿地和树木的移植或砍伐。
为保护生态环境,我们将在改造前制定详细的绿化方案,并在改造后进行相应的绿化补植工作,保证绿化覆盖率不降低。
此外,改造后的道路设计将考虑推广低碳出行方式,如鼓励步行、骑行和公共交通,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四、环境保护措施为确保道路改造工程对环境的最小影响,我们将采取以下环境保护措施:1. 施工期间控制扬尘。
使用湿式喷淋等技术,减少施工现场扬尘污染。
2. 控制噪音污染。
采用低噪音设备和工艺,设置隔音屏障,减少施工噪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3. 绿化补植和生态恢复。
对于需要移植或砍伐的植物,计划进行合理的绿化补植,并在改造后进行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工作。
道路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批稿)项目名称:*******************建设单位:************************编制日期:****年**月**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及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
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环境质量状况评价适用标准建设项目工程分析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环境影响分析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结论及建议道路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道路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注:1、排放增减量:(+)表示增加,(-)表示减少2、(12):指该项目所在区域通过“区域平衡”专为本工程替代削减的量3、(9)=(7)-(8),(15)=(9)-(11)-(12),(13)=(3)-(11)+(9)4、计量单位:废水排放量——万吨/年;废气排放量——万标立方米/年;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万吨/年;水污染物排放浓度——毫克/升;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毫克/立方米;水污染物排放量——吨/年;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吨/年。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一、交通状况
XX 县位于昆明市南部,滇池西南岸,南与玉溪相连、北与呈贡县、西山区 相通,西与安宁市、易门县毗邻,东接澄江县,目前过境公路有昆玉高速公路、 昆洛公路、 安晋公路, 另有县乡级公路 4 条, 专用公路 8 条。 昆玉铁路穿县而过。
立项审批部门
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项目由来 XXXX 房地产开发公司投资 XXX 万元,拟在选址位于 XX 县 XX 镇 XX 大街 19 号修建 XXXX 小区。拟建工程为高七层的全框架结构建筑及社区配套建筑,总占 地面积 3315.92m2,总建筑面积为 6260m2。改项目以得到了县国土局发出的该地 块的成交确认书,签定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并已公证,同意出让土地 5.2 亩(3315.92 平方米),并出了红线图。 本项目建设地址拟选址位于 XX 县 XX 镇 XX 大街 19 号,土地利用的用地性 质为居住用地。XX 县发展改革与经济贸易局晋发改经贸发[2007]069 号文批复 (见附件)同意业主在上述地点建设“XXXX 小区”。昆明市规划局发的昆规综 条[2007]0048 号文批复(见附件)也同意该项目土地利用的规划。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XXXX环境影响评价有限公司受业主委托,编 制拟建工程的环境影响报告表。 二、建设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XXXX小区 建设单位:XX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建设规模: 总占地面积3315.92m2, 总建筑面积6260m2, 绿化面积1492.16 m2, 建筑密度27.1%,容积率1.8,绿化率45%。 建设地点:本项目建设地址拟选址位于XX县XX镇XX大街19号 土地类型:居住用地 地理位置:XXX 项目位于县城中部,县老干局活动中心西面,XXXX 工贸 公司职工住宅楼的东面,仁义村委会民房的北面,县委办公楼南面。如图: 县委 档案 局 XX
道路及污水管网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道路及污水管网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
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表一)图1-1 xx县龙苍沟镇道路A线路基标准断面图图1-1 xx县龙苍沟镇道路B线路基标准断面图图1-5 A线道路综合管线横截面图图1-6 B线道路综合管线横截面图当工程管线交叉敷设时,自地表面向下的排列顺序宜为:雨水排水管线、污水排水管线。
(1)雨水管网工程:在规划道路下铺设管径为D400-D800雨水管,管网总长808m,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表二)环境质量状况(表三)(4) 评价标准经河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
(5)评价方法采用单项标准指数法进行评价。
评价公式: ① pH 的标准指数为:)0.7(0.70.7.>--=j su j j pH pH pH pH S 或)0.7(0.70.7.≤--=j sdj j pH pH pH pH S式中:pH sd ——地面水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 值下限; pH su ——地面水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 值上限; ② DO :③ 其它项目表达式为:CoiCiPi =式中:Pi ——i 类污染物单因子指数;Ci ——i 类污染物实测浓度平均值,mg/L ;Coi ——i 类污染物的评价标准值,mg/L 。
(项目管理)环评爱好者论坛环评爱好者论坛道路桥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4)横断面
①、每条车道宽3.5~3.75m,停车道宽3.5m;
②、路拱标准横坡度1.5%;
(5)停车视距≥70m;
(6)设计使用年限≥15年;
(7)桥梁设计荷载:城市-A级;道路设计轴载:BZZ-100KN;
表3 城市主干路服务水平
服务水平
运 行 情 况
平均行程速度
(设计车速40Km/h)
v/c
A
自由交通流(畅通)
40
≤0.60
B
稳定车流(稍有延误)
36
0.61~0.70
C
稳定车流(能接受的延误)
32
0.71~0.80
D
接近不稳定车流(能忍受的延误)
26
0.81~0.90
E
不稳定车流(拥挤,不能忍受的延误)
道路服务水平分为A至F六个等级。一般描述为:
A级――畅行车流。特征为交通量少、车速高、交通密度低,驾驶员在客观许可的条件下可按自己的意愿控制车速而无任何干扰和延误。
B级――稳定车流(稍有延误)。特征为车速开始受到交通条件的限制而有所降低,但驾驶员仍能较为自由地选择合理的车速。
C级――稳定车流(可接受延误)。特征为车速和机动性受到较大交通量的影响,驾驶员不能自行决定车速,但还能得到较满意的车速。
3
东洲桥
跨越东洲河,桥长231m,宽28m;
4
安全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跨章党河,桥长130m,宽18m;
表2 项目建设内容组成
工程类别
单项项目名称
建设内容、位置
工程规模
主体工程
道路排水改造工程环评报告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XX市XX镇XX路排水改造工程建设单位XX市城市管理局法人代表联系人通讯地址XX市XX路联系电话传真邮政编码571400 建设地点位于XX市XX镇北片区,起点接双拥路,终点接双沟溪。
立项审批部门/ 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 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U 城镇基础设施及房地产147、管网建设占地面积(平方米) /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 152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2.65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8.32%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7年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由来2009年12月31日,《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把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确定海南省为全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国家热带农业基地。
随着国务院将发展海南国际旅游岛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落实,XX市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XX市市政府对市区基础设施建设高度关注,随着城市的发展,XX市市政府决定在全市开展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统领,进一步完善市区基础设施环境。
而项目正是在此种背景下提出的。
XX镇作为XX市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将在“创文”工作起到带头作用,城北片区作为XX市XX镇城区中心区域,道路沿线两侧业态均以成熟,道路建成时间较长,市政基础配套不完善,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生活出行,为完善市政基础设施配套,改善城区居民生活环境,响应XX市“创文”工作号召,经XX市相关主管部门多次走访,深入调研后,结合政府投资资金计划,决定对XX路进行雨污水管网改造。
本项目的建设可有效提升XX市市XX镇整体城市形象,提升区域竟争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要求,XX市城市管理局委托XX环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对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制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省×××县西华池镇道路及排水工程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
×××县城乡建设局
法人代表
联系人
前
通讯地址
华池镇
联系电话
0
传真
邮政编码
740
建设地点
×××县城西华池镇
立项审批部门
×××省发展计划委员会
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
新建改扩建技改
行业类别
及代码
建设面积
(m2)
绿化面积(m2)
13949
总投资
(万元)
2633.87
×××县西华池镇道路及排水目前尚未形成系统,南北道路仅有西华路,全长3.5km,东西道路8km2的指标。现有城市道路的人行道、绿化带太窄,道路状况普遍较差,人流、车流混行,交通拥挤,易出现交通事故。另外,其他市镇基础设施建设十分薄弱,道路未设下水管道,雨天满街横流,造成了行车困难,行人极不安全。在一定程度上已严重制约着×××县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3.1评价采用法律法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
(2)《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全国人大2003.9.1)
3.2评价采用的技术依据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2.1~2.4-93,国家环保总局)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110
环保投资占
总投资比例(%)
4.2
评价经费
(万元)
预见期投产日期
2004年5月
总论
1.项目意义
×××县位于×××省东部,地处陇东黄土高原,是“黄河古象”的故乡,华夏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遗存文物众多。东与陕西省志丹县、富县毗邻,南与宁县接壤,北与华池县为邻。银(川)西(安)、宜(川)兰(州)公路贯穿南北东西。
拟建工程为道路扩建项目,本次地表水评价仅在环境质量现状内容中作一般性评述。
4.3声环境
根据新建项目工程特点,噪声主要是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在不同的工程施工阶段,声源种类及数量不同,从周围敏感区域分布情况以及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1995)中推荐的方法,本次噪声评价在分析内容中做较详细评述。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国家环保总局)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2.4-1999)
(4)《×××县城镇总体规划》(1996-2015年)
4.评价工作等级
4.1环境空气
根据评价项目排入大气环境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周围地形的复杂程度,以及当地应执行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SO2等标排放量P<2.5×108,扬尘等标排放量P<2.5×108,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2.1-2.3-93)推荐的确定环境空气评价等级方法,结合本项目的特点,环境空气污染主要是在施工期。确定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
6.评价重点
根据拟建工程特征,综合分析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和环境污染现状及区域环境质量要求,项目地处城镇,确定本次评价工作重点为:
(1)平面布置及工程设计方案合理性及可行性分析;
(2)提出加强施工期污染治理及环境保护措施,总体评价项目的社会、环境效益。
7.环境保护主要目标
根据拟建项目污染排放特征和项目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确定本次评价主要对施工期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控制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减轻对主要的环境保护对象—周边居民区、医院、学校的影响。使项目地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Ⅱ级标准要求,声环境质量符合(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主要保护目标为:
4.4生态环境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总则中评价工作的分级依据,拟建项目道路及管网覆盖面较大,并结合项目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状况,其生态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
5.评价范围
根据拟建项目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人群及生态状况和工程特点及评价的重点,确定本次评价范围为×××县西华池镇4.5Km2。
(1)评价区内的机关事业单位及中小学。
(2)评价区的居民居住地。
评价适用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1.(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Ⅱ级标准
2.(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类、 标准
污染物放标准
1.(GB12523-19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总量控制指标
工程分析
1.原有工程
2.拟改扩建工程
2.1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县西华池镇道路及排水工程
(2)建设单位:
(3)建设性质:改扩建
(4)建设地点:×××县西华池镇
(5)工程总投资:2633.87万元
资金来源:地方自筹1053.5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40%;申请国家西部国债资金1580.3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0%。
改革开放以来,县委、县政府按照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积极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经济发展路子,经过多年来顽强拼搏和艰苦努力,全县经济迅速发展,国民经济稳步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城乡市场繁荣,商品流通活跃,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县西华池镇至今未通铁路,对外交通全部依赖公路,过境公路是城市的主干路,道路宽仅10m左右,无分隔带和人行道,功能分区不明确,常因行人、非机动车混杂而堵塞交通,通行能力差,运输时间长,成本高,制约×××县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根据建设项目特点,并结合公路沿线的自然、社会环境状况,就拟建工程在建设和运营期对沿线两侧环境影响进行分析;
(3)根据公路沿线所处自然、社会环境特点和工程建设对道路沿线两侧环境造成的影响,提出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使公路建设及营运期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降到最小程度;
3.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及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受×××县项目办委托,×××环境科学研究院对×××县西华池镇道路及排水工程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拟建工程是贯穿城区的主干道,道路及排水管网的建设在西华池镇路网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道路及排水管网的扩建不但可缓解镇区道路交通压力,解决同时还可为水、电、气、热等管线的敷设以及其它基础建设提供有利条件,因此,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1)
2.评价原则
(1)调查拟建公路沿线自然、社会环境状况,确定主要环境敏感点和主要环境保护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