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国的民主
《论美国的民主》读后感

《论美国的民主》读后感在《论美国的民主》这篇文章中,尤金·德布斯指出了美国华盛顿模式的问题,以及在美国政治中存在的民主贫穷现象。
美国华盛顿模式实际上是指少数人控制着政治和经济的权力,而这些人通常属于政府、军队、财团或者是骄傲的专家学者。
他们大多出身于中产阶级或者更高的阶级,也因此拥有更多的资源和机会。
这种模式使得美国社会变得极其复杂和不公。
受到弱势群体的限制,美国民主无法真正地得到实施。
这就是民主贫穷,即少数人的权力大于多数人的权力。
德布斯认为这是美国民主走向危机的原因。
在这样的政治和经济环境中,人民的利益会被忽略,否则可能会被金钱和势力巨头所操控。
这对美国民主的长期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在当前这个时代,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并开始寻找可能的解决方案。
这篇文章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它提到了人民的参与和共同决策的重要性。
只有在人民有了参与和投票的权利时,民主才能真正得到发扬。
更值得注意的是,德布斯指出,在美国政治中,可能存在有意无意的排除弱势群体的行为。
这是我们需要重视的问题。
这篇文章中提出的问题,思考的方向和实践的建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美国的政治情况。
毫无疑问,现在在美国推进人民的参与和民主价值的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特别是在年轻人中,他们对政治的参与和倡导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这给了我们希望。
总而言之,在这篇文章中,德布斯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民主和政治的重要问题,这需要我们深入思考。
我们需要更多的投入和努力,以确保人民的利益受到尊重和保护,从而发展出一种更完善、更自由和更开放的民主社会。
论美国的民主

论美国的民主第一篇:论美国的民主一听说过“幽暗意识”论的我们也许会认为西方政治的成功之处在于:靠制度而不是靠人心。
不能寄希望于改造人性,只能用制度约束人的行为。
因而,好的制度不需要人民是天使,即使是一群魔鬼也可以,只要他们有足够的智慧进行成本利益的核算,好的制度就能恰到好处地使他们的自私融合成社会的大善。
而中国的政治的失败之处在于始终重视人心高过制度,强调思想教育,强调人情,这是要不得的。
托克维尔对中国的评价却是“有严格的制度而无公共的品德”,这与我们头脑中的惯性思维“西方政治重制度,中国政治重人心”正好相反。
托克维尔是个西方的理论家,但他却认为对于现代民主平等基础上的社会的维系中,民情的作用要大于制度。
事实上,强调制度独立于人性之外,是对全面改造人性的乌托邦革命纲领,或是对“好人政治”、“魅力型政治”的回应。
因为改造人性或相信人性带来的灾难已经足够,才应该强调制度必须不信任人,把人作为无差别的“标准人”或“平均人”,作为无差别的、自私的、一有机会就要为恶的魔鬼来看待。
用统治一群无差别魔鬼的制度去统治复杂得多的实际的人,自然达不到最好——连赞扬民主的理论家们也承认“民主只是最不坏的制度”。
托克维尔也是承认这点的,而且他对民主本就没有天然的好感。
但他更为仔细地观察到制度与人心民情的三个关联点。
第一,美国缔造者们优秀的工作为美国提供了设计精巧的制度,制度是特定的人为特定的人而定的;第二,制度能怎样实施下去,达到怎样的效果,取决于民情在多大程度上允许。
比如前述美国宪法允许总统连选连任本来隐含了危险,但是在美国没有造成真正的危险,是由于民情不允许终身领导的存在。
这个制度后来的发展,又凸现了人心与制度的第三个联结点:罗斯福在非常状态中三次连选连任总统,而后,宪法修正案立即从制度层面堵上了这个缺口,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美国传统,这一切或许只有美国人才能做得到吧。
制度本有缺陷,是民情防止了危险;民情也可以转为正式的制度,制度化后更加强化了民情。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导读解析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导读解析一、内容简介:上卷的第一部分讲述美国的政治制度,第二部分对美国的民主进行社会学的分析。
下卷分四个部分,以美国为背景发挥其政治哲学和政治社会学思想。
本书是法国政治学家、社一、内容简介:上卷的第一部分讲述美国的政治制度,第二部分对美国的民主进行社会学的分析。
下卷分四个部分,以美国为背景发挥其政治哲学和政治社会学思想。
本书是法国政治学家、社会学家托克维尔亲自在美国进行长期考察后写出的一部举世公认的世界名著。
本书上册包括美国的地理环境、种族状况、英裔移民带到北美的影响、美国联邦制的优点与其他国家联邦制的比较、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的关系、政党产生的原因、政治社团的作用、舆论的作用等方面;中心思想是阐明美国的民主、自由、平等是如何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体现的。
下册是以美国的民主思想和美国的民情为背景分析了美国人的哲学观念、宗教思想、科学理论、文学、艺术、社会心理、民族性格等等方面。
同时,与英法等国为代表的西欧国家的类似问题作了对比。
二、内容精要《论美国的民主》分上、下两卷。
上卷讲述美国政治制度及其产生的根源,分析美国民主的生命力、缺点和前途;下卷以美国为背景发挥托克维尔的政治哲学和政治社会学思想。
这部书的基本思想,在于承认贵族制度必然衰落和平等与民主的发展势不可挡。
他说:“平等的逐渐发展,是事所必至,天意使然。
这种发展具有的主要特征是:它是普遍的和持久的,它每时每刻都能摆脱人力的阻挠,所有的事和所有的人都在帮助它前进。
”首先他阐述了自己考察美国的原因和目的:“我所说的这场伟大社会革命,世界上有一个国家好像差不多接近了它的自然极限。
在那里,这场革命是以简易的方式实现的;甚至可以说,这个国家没有发生我们进行的民主革命,就收到了这场革命的成果。
”“17世纪初在美洲定居下来的移民,从他们在欧洲旧社会所反对的一切原则中析出民主原则,独自把它移植到新大陆的海岸上。
在这里,民主原则得到自由成长,并在同民情的一并前进中和平地发展成为法律。
论美国的民主

论美国的民主
《论美国的民主》是夏尔·阿列克西·德·托克维尔著作的一部作品,由商务印书馆于1988年12月出版。
《论美国的民主》是19世纪最著名的社会学著作之一,也是当代青年不可不读的经典名著之一;是世界学术界第一部对美国社会、政治制度和民情进行社会学研究的著作,也是第一部论述民主制度的专著。
2018年4月,《论美国的民主》排名耶鲁大学借阅榜第6位、北京大学借阅榜第1位。
托克维尔(Tocqueville)是法国著名的政论思想家,其代表作《论美国的民主》(法文:De la démocratie en Amerique;英文翻译:OnDemocracy in America,或Democracy in America )出版后,立即受到普遍好评,使他名扬海外。
这部著作的上卷和下卷,不是写于同一时期,其间相隔5年,因而在笔调、结构、叙述上有所不同。
上卷的第一部分讲述美国的政治制度,第二部分对美国的民主进行社会学的分析。
下卷分四个部分,以美国为背景发挥其政治哲学和政治社会学思想。
本书是法国政治学家、社会学家托克维尔亲自在美国进行长期考察后写出的一部举世公认的世界名著。
本书上册包括美国的地理环境、种族状况、英裔移民带到北美的影响、美国联邦制的优点与其他国家联邦制的比较、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的关系、政党产生的原因、政治社团的作用、舆论的作用等方面;中心思想是阐明美国的民主、自由、平等是如何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体现的。
下册是以美国的民主思想和美国的民情为背景分析了美国人的哲学观念、宗教思想、科学理论、文学、艺术、社会心理、民族性格等等方
面。
同时,与英法等国为代表的西欧国家的类似问题作了对比。
《论美国的民主》书评

《论美国的民主》书评人物简介阿历克西·德·托克维尔(1805-1859),法国历史学家、社会学家。
托克维尔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学家,前期热心于政治,1838年出任众议院议员,1848年二月革命后参与制订第二共和国宪法,1849年一度出任外交部长。
1851年路易·波拿巴建立第二帝国,托克维尔对政治日益失望,从政治舞台上逐渐淡出,并逐渐认识到自己‚擅长思想胜于行动‛。
他的擅长思想,是一种真正的擅长,一方面,他具有社会科学家所应有的冷静、理性、客观;同时,他又葆有着人文学者的那种热情、理想与信念。
主要代表作有《论美国的民主》第一卷(1835)、《论美国的民主》第二卷(1840年)、《旧制度与大革命》。
《论美国的民主》使他享有世界声誉。
其上卷的第一部分讲述美国的政治制度,第二部分对美国的民主进行社会学的分析。
下卷分四个部分,以美国为背景发挥其政治哲学和政治社会学思想。
出身贵族世家,经历过五个‚朝代‛(法兰西第一帝国、波旁复辟王朝、七月王朝、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法兰西第二帝国)。
内容简介《论美国的民主》分上、下两卷。
上卷讲述美国政治制度及其产生的根源,分析美国民主的生命力、缺点和前途;下卷以美国为背景发挥托克维尔的政治哲学和政治社会学思想。
这部书的基本思想,在于承认贵族制度必然衰落和平等与民主的发展势不可挡。
他说:‚平等的逐渐发展,是事所必至,天意使然。
这种发展具有的主要特征是:它是普遍的和持久的,它每时每刻都能摆脱人力的阻挠,所有的事和所有的人都在帮助它前进。
‛首先他阐述了自己考察美国的原因和目的:‚我所说的这场伟大社会革命,世界上有一个国家好像差不多接近了它的自然极限。
在那里,这场革命是以简易的方式实现的;甚至可以说,这个国家没有发生我们进行的民主革命,就收到了这场革命的成果。
‛‚我毫不怀疑,我们迟早也会像美国人一样,达到身份的几乎完全平等。
但我并不能由此断言,我们有朝一日也会根据同样的社会情况必然得到美国人所取得的政治结果。
论美国的民主

论美国的民主引言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以其民主制度而闻名于世。
民主被视为美国的核心价值观和政治体系的基石。
然而,美国的民主是否真正符合普遍的定义和期望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美国民主的现状、优点和局限性,并对其未来进行一些展望。
美国民主的现状美国的民主制度体现在其宪法的法律框架中。
根据宪法,美国拥有三权分立的政府体系,包括一位选举产生的总统和两个立法机构——参议院和众议院。
此外,美国还拥有一个独立的司法系统。
这一体系旨在确保权力的制衡和保护公民的自由与权益。
在美国的民主制度中,选举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机制之一。
美国的总统选举吸引了全球的目光,每四年一次。
此外,州和地方层面也有各种选举,包括州长、市长和议员等。
选举通过保证公民的投票权来实现民主,而公民参与被视为民主最为重要的一环。
美国民主的优点美国的民主制度具有以下优点:1.公民参与:美国民主给予公民广泛的参与权利。
选举是实现公民参与的主要方式,公民通过投票来选择领导和代表。
此外,公民也可以通过请愿、示威等形式来表达意见和影响政府决策。
2.制衡机制:美国的三权分立体系旨在确保权力的制衡。
行政、立法和司法部门之间的相互制约和互相监督,有助于避免滥用权力和权力集中。
3.言论自由:美国民主赋予公民言论自由的权利。
这意味着公民可以自由表达观点、批评政府和参与公共辩论。
言论自由不仅保障个人权利,还促进了创新和进步。
4.媒体独立:媒体在美国民主中扮演着监督和报道的角色。
独立的媒体可以有效地监督政府行为,并向公众传递信息。
媒体的自由度和多样性有助于提高透明度和政府的问责性。
美国民主的局限性然而,美国的民主制度也存在一些局限性:1.选举负面影响:美国的选举制度往往被批评为过于昂贵和复杂。
候选人需要筹集巨额资金来开展选举活动,这可能使他们对捐助者的利益产生依赖。
此外,由于选区划分不合理,选举结果可能会导致少数派的代表性不足。
2.利益集团的影响:美国政治受到利益集团的广泛影响。
25《论美国的民主》读后感

《论美国的民主》:深入探索美国民主制度的精髓《论美国的民主》是法国思想家阿历克西·德·托克维尔创作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著作。
这部作品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对美国民主制度的独特见解,还为我们揭示了民主制度的本质和运作机制。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感震撼和启发,对美国的民主制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首先,托克维尔在书中详细分析了美国民主制度的起源和发展。
他强调了美国人民对自由的热爱和对民主制度的坚定信念,认为这些因素是美国民主制度得以成功的重要基础。
同时,他也指出了美国民主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挑战,如种族歧视、社会不平等等。
这种客观而全面的分析使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美国民主制度的优缺点。
其次,托克维尔在书中提出了许多有关民主制度的独特见解。
他认为民主制度是一种自然的、不可避免的历史趋势,但同时也需要不断的完善和调整。
他强调了教育在民主制度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只有通过普及教育才能提高人民的素质和参与能力,从而实现真正的民主。
此外,他还提出了“多数暴政”的概念,即民主制度下的多数派可能会滥用权力,压迫少数派。
这种见解为我们提供了对民主制度的另一种思考角度。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也对自己的民主观念进行了反思。
我认为民主制度是一种能够保障人民权利和自由的重要制度,但同时也需要不断地完善和调整。
我们应该积极参与民主进程,提高自己的素质和参与能力,为实现更加公正、平等、自由的民主制度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的来说,《论美国的民主》是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著作。
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对美国民主制度的独特见解,还为我们揭示了民主制度的本质和运作机制。
我相信这本书将会对我未来的思考和实践产生深远的影响,激励我更加积极地参与民主进程,为实现更加公正、平等、自由的民主制度贡献自己的力量。
《论美国的民主》摘要

《论美国的民主》摘要一、写作背景《论美国的民主》是法国政治学家、社会学家托克维尔1835年出版的著作,该书是历史上第一本论述美国民主制度的专著。
在1830年七月革命后,托克维尔向司法部申请前往美国考察新监狱制度,实际上是到美国考察民主制度的实际应用来使法国重新恢复安定和平。
因为在基督教平等思想的长期作用下,贵族与平民间的阶级差距与阶级思想差距一代接着一代地缩小,衍变到19世纪初,阶级的错乱性已经导致了社会的动荡、茫然。
“信仰自由的人在攻击宗教,信奉宗教的人在搏杀自由,宽厚高贵的人在赞誉奴性,卑躬屈膝的人在高谈独立,开明诚实的人在反对进步,不爱国的人在谈论爱国,思想封建的人在讲述开化!”该文段很好地概括了当时社会困境。
当激进分子想将王权威严消灭殆尽,而法律威严还没有树立起来,当时的社会是一个制度和权威的“真空时期”,有人迷恋过去,有人高呼着不可预测的未来。
这是一个迫切需要民主理论指导民主实践的时期。
摘要:自由有两种,一种是堕落的自由,动物以及人都可以拥有它,它的本质,是随意而为。
这样的自由,敌视所有的权威,它无法忍受任何的规则。
如果我们用这样的自由,必将堕落。
另一种是公民的或道德的左右,联合会让它产生力量,而政权的天赋职责也就在此,即保护这种自由。
英裔美国人的真正文明特点:宗教精神与自由精神的融合欧洲国家由上层社会开启政治生活,慢慢向外扩散;而新英格兰的乡镇政府,早在1650就已经形成,最先成的是乡镇的共和政体,才是县,州,联邦政府。
在宗教看来,人权的高尚行使是公民自由;在自由看来,宗教是保障同盟,宗教保卫民情,民情又保证了法律保证了自由持久;继承法的均分原则,破坏大贵族阶级,分割后的小土地,基于成本问题,是不会再积聚的。
而想追逐更大幸福的人,选择去拓荒,美国东海岸只相当于他们一个补给点,他们向西部进发。
在美国,人们的平等最初不仅体现在财富方面,也体现在学识方面。
人们存在一种要求平等的激情,这种对平等的变态爱好使弱者试图将强者硬拉下来俯就他们的水平,让人们宁可在自由中不平等,也不想在不自由中平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历克西·德·托克维尔,生于1805年,卒于1859年,是法国著名的国历史学家、政治家,政治思想家,政治社会学的奠基人,先生最重要的两部著作分别是今天选择的这部《论美国的民主》以及《旧制度与大革命》。
可以说,《论美国的民主》是托克维尔先生的成名作,正是本书,让托克维尔先生誉满欧洲。
作者说完了,继续回到书本身。
本身分为上下两卷,洋洋洒洒近70w 字,上卷重点侧重于讲述美国的政治制度,发表于1835年,下卷主要讲述了对美国的民主进行社会学的分析以及哲学考察,发表于1840年。
可以算的上是研究美国制度的百科全书级著作。
小子不才,今天就斗胆说一说自己从书中汲取的养分吧。
还是那句话,这部书博大精深,并非三五千字就能总结的,书中包罗万象,从不同的角度一定可以获得不同的收获。
首先,来说说第一点感觉。
我一直感觉是书的名字起错,本书名为《论美国的民主》,实则长篇累牍地讲述《论美国的平等》。
其实,仔细想想,何为民主?民主是一类制度还是一种思想?这其实是很模糊的。
如果说民主是一种制度的话,那么是不是有投票就算是民主的?或者可以换一种问法,现今的全世界,除了少数国家以外,几乎所有国家都采用“民主”的制度,那么这些国家的民主是不是一样的。
我想很明显不一样,有的“人民群众当家做主”,有的是富有人说了算,有的是你为民我为主。
所以,托克维尔先生认为,美国的民主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建立在社会的高度平等之上的。
关于平等一事,我想起了霍布斯先生的《利维坦》,书中认为平等是现代国家的首要要义,只有大家基于法律面前的平等,共同让渡权利,国家才是合法。
这也和托克维尔先生对美国的民主进行考察的结论不谋而合。
好了,既然平等是美国民主的重要因素。
那么这种平等缘何而来呢?托克维尔先生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宗教。
托克维尔先生认为美国人对平等和自由的信念是源于宗教的,自由的信念是新教的产物,因为人直接自主地和上帝进行沟通,而平等的观念是有天主教培育的,因为天主教表示人人在上帝面前都是一样的。
这么说有几分道理,但也许是因为托克维尔先生本人是天主教徒的缘故吧。
第二,移民。
书中托克维尔先生盛赞了美国的产生,正是因为大多一穷二白的移民,美国才建立了这样平等的制度。
因为所有踏上这片土地的人,基本都差不多,不像欧洲那样拥有世袭的土地,那样世袭的爵位。
正是因为美国是一群基督教移民,在机会完全一样的情况下赤手空拳地建立起来的,所以平等由经济层面进入了政治层面。
第三,地理。
这件事情很有意思。
托克维尔先生认为,但凡周围强敌环伺的国家,都容易产生独裁,而周边安宁的国家都更容易民主。
这有点和我们小的时候背诵的“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不一样啊。
但是仔细想想也是,周围始终有敌人虎视眈眈,那么人民无力自保的时候,其实也是呼唤英雄的时候,因为这些英雄有能力拯救黎民于水火,但是时间久了也自然容易演化成独裁。
而无比幸运的是,美国建国与一个全新的大洲,周围一个能打的都没有,早年间还暴打了墨西哥一顿,所以它不欺负人就很好啦。
就是这无外患,有助于国内酝酿出平等观念。
正是这样的平等基因使得美国的民主天下独一份,所有抄袭美国制度的国家都无法复制其成功。
例如拉丁美洲。
正是基于这些特质,美国人的平等观念和基于平等观念演化的民主走在了时代前列。
同时这种平等也产生了很多有趣的副产品。
比如:流行文化。
书中,托克维尔先生对比了欧洲与美国的艺术追求,奢侈品生产,文学创作等层面,无一例外地是美国这些层面都远远落后于欧洲。
为什么?
因为美国没有贵族。
在欧洲,艺术创作,文学创作和奢侈品,都是少部分贵族特供的,这些艺术家,作家,匠人在生产的时候可以不惜任何代价,因为他们知道,只要他们做出来就不愁卖不出去,而且只要他们精雕细作,用最好的材料,用最费事儿的功夫,就能卖出更好的价格。
而美国不同,平等观念促进了美国的商业发展,所以美国的生产者想的更多的是如何用最低的成本生产出来,并且卖给更多的人。
所以,即使到了现在,主流的奢侈品还是要去欧洲买,美国的奢侈品始终排不上号。
更是因为平等观以及人们平等地对财富地追求,使得美国的流行文化出现“短平快”的特点。
本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托克维尔先生是贵族,所以他的著作往往长篇累牍,而在美国,很少见到这样的著作,原因是这样晦涩难懂的东西,在欧洲也是贵族的特供,只有贵族有时间有精力慢慢磨,商人的时间就是金钱,所以美国在文化上的所有特点都是尽量少费事,少费时间。
这就是流行文化的主要特点。
这些托克维尔先生都说对了,唯独一点,看走眼了。
那就是美国的科技。
托克维尔先生认为,这种商业氛围下,人们往往去追求实用的技术,不去追求科学真理,因为在那个年代,科学家都是土豪,因为科学这种东西投入产出比实在太低,而且风险又大,没有过万贯家财都玩不起。
而美国人没有。
其实,先生可能只是忘了仓廪实而知礼节吧,美国赋予了之后产生了可以供给科学研究的财富,但同时,正是因为实用主义倾向,才让美国的科学技术更上一层楼,他们在有了钱之后,一定会要想办法促进自身的实用性技术,让这些技术更实用更方便更廉价,那么求助于科学发展就是必然的了。
书中,详细地描述了美国的平等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层面的影响,包罗万象,佶屈聱牙。
但是在我看来,这本书最伟大的意义,在于它指出了美国看上去很美的制度中最最致命的死穴——多数人暴政!
本书,花了很长的篇幅在讲述美国的政治制度,其特点是立法权的高度集中与行政权的高度分散。
其实很好理解,规则大家定,问题就地解。
这就是美国制度的特点。
可问题就在于,这些指定全局规则的人们,集体犯傻呢?不要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一直以来都有一个悖论,那就是少数服从多数,但是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托克维尔先生说,美国的制度赋予了大多数人绝对的权威,因为他们可以立法,而行政的分散使得行政没有能力对抗整个立法,所以,如果大多数人集体犯错了,怎么办?有什么东西可以对抗大多数人的犯错吗?制度里几乎没有。
细细想来,“禁酒令”不就是一个错误吗?似乎美国总是会犯这样奇奇怪怪的错误。
书中,托克维尔先生提到他与很多美国政界精英谈论这一观点时,精英们的反应。
他们说,大多数人一定会犯错,这没有办法,制度赋予了他们权利。
如果他们犯错了,只有一种办法解决,那就是等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反应过来,发现自己犯傻了,然后再利用大多数人的立法权修正回来。
只能这样。
似乎,美国像是一个长不大的少年,永远会心血来潮犯错,但在事后尚知悔改,不断修改自己的错误,但却永远无法避免自己的心血来潮。
“禁酒令”就是历史上最经典的错误,这条法令是国会大多数票通过的,却也给美国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不知道这样的错误会出现多少,但只要大
多数人的良知未泯,总会在事后忏悔自己的无知,重新修正错误,美国就不会出现大问题,一路虽然跌跌撞撞,但依然前行。
除了大多数人的自我修正外,托克维尔先生也将修正的权利赋予了一类特殊的人——法律工作者。
托克维尔先生认为律师和法官都是天生的贵族,知识使得他们拥有了更高地位,也同时赋予了他们为人处世的原则。
在欧洲贵族制度下,律师始终是游历在各个阶层之间的,他们有着自己的利益。
在美国一样如此,同时,美国宪法赋予了大法官最终否决多数人立法的权利,这一点,使得他们成为了防止多数人暴政的最后一道防火墙。
这一点和易中天老师的《费城风云》中的观点是完全一致的。
所以,托克维尔先生认为,美国的法律体系保证了美国不会在一瞬间脑子短路做出极端的事情,因为立法出现了极端,最高法院可以直接KO 立法,而如果出现小的瑕疵,只能寄希望于民众自己的反思。
就像柯克先生的《美国秩序的根基》中提到了,人心的秩序稳定,这个社会的秩序才会永存。
不客气地说,托克维尔先生的这部名著,我大概只看懂了30%,实在是长篇累牍地讲理非常不适合现代人的阅读体验,而且内容太广泛需要的知识积累也超出了我的库存。
所以,今天的分享就分享这么多吧。
还是很认真地跟大家推荐这套书,托克维尔先生的文笔非常好,而且非常幽默风趣,若不是写的这么长,看起来应该不会很费劲。
感谢大家的观赏,下一次和大家分享一部美国文学史上的巨著——《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