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暖大棚越冬茬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越冬茬番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越冬茬番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作者:陈韬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4年第04期番茄越冬茬栽培在华北地区是中秋播种育苗,初冬定植,春节前开始上市的一种栽培方式。
番茄属喜温作物,在寒冬栽培必须利用保温性能良好的日光温室。
华北地区番茄越冬栽培的育苗播种期为9月上旬至10上旬,定植期在11月上旬至12月上旬,采收期在翌年1月中、下旬开始。
一、选择良种应选择在低温弱光条件下坐果率高、果实发育快、果实较大、商品性好的品种。
如红粉冠军(温室大棚专用品种)、豫番茄1号、中杂10号(中熟种)、中杂12、毛粉802(中晚熟)、合作906、L402。
二、培育壮苗①准备苗床。
必须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且通风的地方,做成1~1.5米宽的育苗畦,每平方米施腐熟农家肥20千克,翻l0厘米深,耙平畦面。
②种子消毒和浸种催芽。
每667平方米用苗需种量30~40克。
首先用清水漂去瘪籽,然后用55℃左右的温水浸种10~15分钟,不断搅拌,至水温降至25~30℃时,再浸种4~6小时。
然后进行种子消毒,用0.1%高锰酸钾或l0%磷酸钠溶液浸种20分钟后,用清水洗净,在清水中浸泡5~6小时,然后将种子捞出,用双层湿毛巾包好,放在25~30℃条件下催芽。
每天用清水冲洗2~3次,再把种子表面的水晾干然后催芽,待2~3天、有70%~80%种子出芽后即可播种。
③播种方法。
播前育苗畦浇透水,待水渗下去后,在畦面按10厘米行距开划浅沟,把催出小芽的种子条播于沟中,然后覆盖0.8厘米厚的营养土。
④苗期管理。
秋、冬茬番茄一般不分苗。
因温度高,幼苗生长快,播种45天左右、长出7~8片真叶时即可定植。
出苗前要保持床面湿润,出苗后适当控制水分。
若幼苗有徒长趋势,用0.05%~0.1%矮壮素喷洒,可防止徒长。
幼苗出土后7天喷1次防治蚜虫的药剂,防止蚜虫传播病虫害。
出苗后分次及时间苗,定植前保持株距7~8厘米。
三、整地施肥一般在10月份番茄定植前上膜,然后平整土地,深翻30~40厘米。
温室越冬茬西红柿高效种植模式分析

西红柿是我国北方重要的西红柿主栽品种,在全国各地广泛种植。
现在即将进入冬季,很多地区的气温逐渐下降,尤其是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昼夜温差大,对植株生长非常有利。
基于此,本文简单介绍准备工作要点,并深入研究西红柿种植技术和管理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一、准备工作要点1、土壤选择西红柿在种植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土壤环境。
在实际生产中,西红柿种植地与其他作物种植地之间要做好相应的规划,以确保能够达到较好的种植效果。
比如在前期的种植过程中,西红柿对于土壤的要求比较高。
由于西红柿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在其生产中应将种植地保持在良好的状态之中。
如果种植地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下会降低作物生长速度以及品质等因素,均影响西红柿的生长发育,并可能会导致病菌蔓延。
所以应该在种植过程中及时进行排水处理以保证西红柿能够顺利地生长并且实现良好的果实品质与外观性能等方面要求,二是温度环境决定番茄的生长发育、也是影响其口感以及品质等因素之一。
虽然西红柿对于温度条件很敏感,但是其主要还是因为其自身生理特性影响而造成不能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之下因此在种植时就应该考虑相应的种植技术来有效保证西红柿可以顺利地生长并达到最佳效果。
三是干旱天气决定西红柿的生育水平以及果实质量与外观性能。
因此在生产中需要对土壤温度、光照程度、含水量以及降雨情况等因素进行合理科学安排并保证适合西红柿生长阶段的湿度条件。
2、合理整地一般情况下在对西红柿进行种植之前需要对其所在的土地进行平整,并提前对土地进行耕翻,保证土壤均匀,不允许出现板结或者有杂草等存在。
同时在翻地之前需要选择好肥料,因为西红柿生长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会导致其在土壤中失去活性,从而影响土壤的透气性。
但是必须要保证土壤处于良好状态,这样才能保障西红柿植株对于营养物质进行吸收,从而提高产量并减少病害发生概率。
另在进行翻地过程中应该合理使用机械来有效将土压实并进行深耕,要注意不能使用重体力劳动而选择轻松简单工作,保证其土壤状态良好才有利于西红柿正常生长对环境要求为沙质壤土或者中性土质而利于番茄生长,从而在每层土壤上面均匀分布着孔洞或者是过多裂缝,降低植株内部空间压力并使其能够获得更好的通气条件以及环境湿度,保证西红柿植株正常生长。
番茄日光温室一年三茬高产技术

番茄日光温室一年三茬高产技术一、茬口安排。
*茬即冬春茬番茄,播种时间为11月上旬,定植时间1月中旬,4月下旬收获结束。
第二茬即越夏番茄,播种时间4月中旬,定植时间5月下旬,8月下旬收获结束。
第三茬即秋延后番茄,播种时间7月下旬,8月下旬定植,11月下旬收获结束。
二、品种选择。
*茬番茄选择耐寒抗病高产品种美国4号、东圣、鑫冠F2等;第二茬番茄选择1857、富贵、佳粉等;第三茬番茄选择L402。
三、催芽播种。
播种前用温汤浸种,然后放在25-26℃环境下催芽。
当芽长至针尖大小时播种育苗,将催芽后的种子均匀撒播在浇透水的育苗床上,盖上0.8厘米厚营养土。
播后2叶1心时分苗。
此时要求温度较高,白天25-30℃,夜间不低于20℃。
当秧苗长5-6片叶时,即可炼苗。
炼苗5-7天,炼苗期间白天20-25℃,夜间15-18℃。
四、整地施肥。
定植前每亩施腐熟有机肥7500千克,活性钙肥100千克,三分之二用于结合深翻30厘米普施,另外三分之一与二铵25千克、硫酸钾70千克、硫酸锌2千克、硼砂1.5-2千克混匀,施入定植沟内。
五、合理密植。
适宜的株行距应为0.3米times;0.6米的大小行栽培,每667㎡栽3700株。
六、肥水管理。
定植后要浇透定植水。
定植后4-5天视土壤墒情浇缓苗水,浇水量以小水为宜。
缓苗水后即蹲苗、控秧、促开花坐果,保持茎叶壮而不旺,根系发达。
当茎叶生长较慢,叶片瘦而色深,*穗果长到乒乓球大小时,结束蹲苗开始追肥浇水,每亩追施复合肥20千克、硫酸钾10千克。
此后至果实采收前,一直保持土壤湿润、见干见湿。
为防止裂果,浇水量不可忽大忽小。
七、激素保果。
当每穗花开至2朵以上时,用防落素喷花,使用浓度参照说明书,同时加入0.1%的速克灵预防灰霉病。
冬春茬番茄以上午10时前喷花为佳。
夏茬及秋延后茬以晴天下午4时以后喷花为佳。
八、适时整枝。
采用单杆整技。
冬春茬留3穗果,第3穗果上留3叶摘心。
夏茬及秋延后茬留2果穗,第2穗果上留3叶摘心,并及时摘除侧枝。
威宁县高海拔山区冬暖式大棚番茄无公害栽培技术

植 日期 往 回推算 ,减去从 播种 至形成 适于定 植 的适 龄壮苗所 需天数 , 便 是恰 当的播 种 日期 。而 由于威 宁 县立体 气候 条件特 殊 , 试 验采用 循环 育苗方 式育 苗 ,
使番 茄在每个季节 都能上市 。
按计 划 行距 划线 定行 , 按 计 划株 距顺 行 开穴 。往 穴
复合 肥 1 . 5 k g 、 3 %辛硫 磷颗 粒 剂 1 0 0 g 、 7 0 % 甲基硫
菌灵 可湿性 粉剂 和 4 0 %敌 克松 可 湿性 粉剂 各 8 0 g , 掺 拌 混合 均匀 。
4 . 3 播 种
加光 照 ) , 气 温低 时 在上 面加 盖 毛毡 , 为 了防止 雨 水
打湿 覆盖 物 , 可在覆 盖 物上 面加 盖一层 塑 料薄膜 。
2 适 宜 的 播 种 期
冬 暖式 大棚 淡 化 了蔬菜 上市 的季节 性 , 使 茄 果 类蔬 菜 可 以周 年上 市 。 一 般情 况下 是根 据市 场信 息 安 排播 期 , 把 一 年 四季 中各 茬茄 果 类蔬 菜 上市 的最
佳 时机 , 作 为本 茬茄 果类蔬 菜 的采收 初盛期 ( 即第 一
① 出苗期 管理
a . 温度 。苗 床温 度控 制在 昼 温
2 5 ~ 3 0 ℃, 夜温 1 5 ~ 2 O ℃, 冬 季 温度 低 时 在 大 棚 内加 小拱 棚或 再覆 盖一 层膜 , 同时盖上 毛 毡进行 保 温 。
4 . 2 营养 土配 制
④定 植 时期 及 密度
番 茄 2叶 1心时 定植 , 番
茄垄 宽 1 3 0 e m, 其 中垄 面 宽 8 0 c m, 垄沟宽 5 0 e m,
温室大棚西红柿种植的方法

温室大棚西红柿种植的方法大棚种植西红柿是获得高产高效的关键,那么西红柿怎么在温室大棚里种植?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温室大棚西红柿种植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温室大棚西红柿种植的方法一、品种选择与培育壮苗1.越冬茬番茄一般选用耐寒抗病性强、耐弱光、品质好、能丰产的大果型品种。
如东农709、东农746等新优品种。
2.培育壮苗一般采用常规育苗:①用营养土块或者营养杯育苗;②前期适当的遮阴,防止高温与强光;③苗床撒施生石灰或者细砂土,防止床面过湿,减少床面蒸发,防治猝倒病、立枯病等苗期病害;④在2-3片展开真叶时,及时喷施叶面保护剂;⑤需要通风时,小风,不放对流风;⑥定植前要进行7天左右低温、耐旱炼苗。
二、整地施肥1.9月中旬(定植前10到15天)整地施肥。
每1/15公顷施优质腐熟农家肥5m3,N、P、K复合肥50-60kg,过磷酸钙150kg,施肥后深耕耙平。
2.土壤杀菌:配合基肥每亩撒入2.5kg 40%五氯硝基苯粉剂进行土壤杀菌处理,深耕30cm,平整土地,使南低北高,落差不超过5-8。
3.棚体熏蒸:施肥整地后,提早10-15天配合药剂熏蒸,高温闷棚7天左右。
4.起垄覆盖地膜使用起垄覆膜、打孔定植的栽培方式。
选用厚度0.01~0.006mm、宽110cm的聚氯乙烯白色塑料薄膜,覆盖于凹形垄面上,拉直绷展,两侧用土压紧实。
三、定植与定植后管理于10月1-10日,选择晴天上午定植。
采取大小行方式定植。
定植时要让番茄苗根部与土壤紧密接触,不留空隙。
栽苗深度已子叶露出地表1cm为宜。
定植密度为大行距80-90cm、小行距50-60cm、株距30cm左右,亩定植苗3100株左右。
四、田间管理1.缓苗期管理定植后10天左右,缓苗还没有结束以前,一般不浇水、追肥。
首先是保温促缓苗,缓苗后浇暗水,不宜过大,浇后中耕。
2.开花座果期管理第一果穗开花至拉秧,统称为开花结果期。
三个阶段分别经历外界气温由暖转冷、严寒和由冷转暖过程,各阶段技术管理措施不同,区别对待。
日光温室番茄越冬茬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2 0 2 0倍波 尔多液 预 防病 害 。 0 ~5 定植 前 1 0天进行 整地 和覆薄 膜 。 茬 收 前
天 进 行小 沟膜 下 浇水 , 次根外 追 施 氮 、 、 多 磷 钾 肥和光 合微 肥 。 2月 中旬 天气转 暖 , 茄进 番
入 盛果期 , 要选 多 E晴天进 行大追 肥 , t 于畦或
孽 髭 某
Sad n h c hn ogS ua i
21 0 0年 第 3期
日光温室番茄越冬茬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翟洪民
( 山东 省 枣庄 市 山亭 区农 业 局 27 0 ) 7 20
日光 温室 ( 暖 大棚 ) 冬 茬 番茄 , 鲁 冬 越 在
的高畦 , 畦栽两 行 。 每 两种畦 式均需 在做 畦前
于定植 行下 开 2 m深 的沟 .沟 内放 水造底 0c
南 一 般 于 8月 中旬 至 9月 上旬 播 种 育 苗 , 9
月 中 、 旬定 植 .1月下 旬至 1 下 1 2月上 旬开 始
墒 , 温 、 湿后将 腐 熟 的鸡 粪施 入 , 条镢 提 排 用
刨起 混匀 .填入 部分 土后施磷 酸二 铵和硫 酸
时 l ℃ .特殊 天气短 时 8C :2月上 旬进 入 0  ̄) 1
使 用 , 次 6 6 人粪 尿 5 0k 每 6. m 用 7 0 g或 尿素 l g 0 k 。3月中 、 下旬 结合 冲 肥 每 6 671 加 6. 1 3 .
见 干后 , 将大 沟用镢 刨起 . 锄细锄 并培 土至 用
夏 阶段 。在管 理上要 根 据外界 气候 条件 的变 化 和 番茄生 长发 育 的状况 , 灵活 地进 行 。
( ) 冬 重保 温 1 一 深 1月 中 、 下旬 覆盖 双
越冬大棚西红柿栽培技术

王 玲 艳
处 长 出霉 状 物 。果 实 感 病 多 在 花 萼 附近 。药 剂 防 治 :选 用 5%i 海 因 1 0 o , t , 0倍 液 、 1%世 高 1 0 0 0 0 5 倍 液 、5 %的 多菌 灵 50倍 液 等药 剂进 行 防治 。 0 0
叶 、老 叶 , 以利通 风 透光 ;适 当增施 磷钾 肥 。发 病 初 期 喷药 防 治 ,喷药 前先 摘 除病 叶 ,带 至 田外集 中 处 理 。可用 4 % ̄ 瑞农 可湿 性粉 剂 60~8 0倍液 、 7 1 0 0 1%世高 1 0 0 0倍液 等 药剂进 行 防治 。 5 85 病 毒 病 。该 病 感 染 症 状 有 花 叶 、 条 斑 、 蕨 叶 . 等 多种 。该病 在 高温 干 旱条件 下 易 发生 ,施 用过 多 氮 肥 ,以及 田 间管理 不 及 时等 因素 都能造 成 病毒 感 染 ,加重 病 害 。另外 蚜 虫和 白飞虱 是病 毒病 的传 毒 媒 介 ,所 以铲 除传毒 媒 介也 是关 键 。 防治方 法 :从 苗 期 开始 预 防 虫 害和 病 毒 。 可采 取 清 除 田间 杂草 , 设置 3 0~4 目的 防 虫 网 等 措 施 。药 剂 防 治 : 用 0 100倍 液 的 8 0 3增 抗 剂 ,2 %病 毒 A 可湿 性 粉 剂 0 5 0倍 液 进 行 预 防 。 发病 初 期 喷 高 锰 酸钾 l 0 0 0倍 0 液 。番茄 发 生卷 叶时 喷 1%双效 灵水 剂 20倍 液 。 0 0 8 虫 害 。主 要 有 蚜 虫 和 白飞 虱 ,防 治 蚜 虫 、 白 . 6
= I = 率 。番茄 种 子可 以用 温 水浸泡 或 用 1%磷 0 J 酸 三钠 溶 液浸泡 进 行消毒 处 理 八
大棚番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番茄又名西红柿,是茄科番茄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南北方广泛栽培。
番茄果实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盐、碳水化合物,其特有的番茄红素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效果,可以生食、煮食、加工番茄酱(汁)或整果罐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的蔬菜。
地处豫皖两省交界处的河南省郸城县,地势平坦,地形地貌以平原为主,兼有南北气候特征,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合大棚番茄的生长。
采用大棚栽培的方式,茬口多为大棚春提早、秋延后和越冬茬,效益可观。
现将大棚番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一、育苗准备1.苗床选择。
苗床必须选择未种过茄果类蔬菜且通风、向阳、地势高、排水好、土壤有机质丰富的地块。
2.苗床制作。
苗床最好选择南北走向,一般宽1.5米,畦面高出地面0.25米,长度可根据所需来定,每亩棚地需苗床面积25~30平方米。
3.营养土配制。
把腐熟发酵好的猪粪与过筛细土按1∶10的比例配制,每立方米营养土加入磷肥10千克、磷酸二铵3千克,但不可施用尿素。
每立方米土中加入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及80%敌百虫粉剂100克,然后充分拌匀。
二、培育壮苗1.品种选择。
选择果实品质优、抗病性强、丰产、无限生长的大果型优良番茄品种,如冠群七号、佳粉一号、郑番二号等。
2.浸种催芽。
一般用温汤浸种,先在盆内倒入55℃温水,放入种子搅拌,使其受热均匀,保持水温15~20分钟;然后将盆内换成30℃左右的水,继续浸泡6~8小时;其后取出种子,用湿布包好,放置在30℃恒温箱内催芽,每天用30℃水淘洗1次,待大部分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3.穴盘育苗。
本着用壮苗、弃弱苗的原则,一般每亩大棚地需番茄种子15~20克。
采用穴盘育苗,选用50孔或72孔穴盘,装入育苗基质,摆种,其上覆盖约1厘米厚的基质,浇透水。
如春提早育苗,苗盘上覆盖1层塑料薄膜保湿,外面搭设小拱棚;如秋延后或越冬茬育苗,苗盘上覆盖1层无纺布,待70%左右的种子拱土时,揭去覆盖物。
4.苗期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冬暖大棚越冬茬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介绍了冬暖大棚越冬茬番茄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播种育苗、整地施肥、定植、定植后管理和病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越冬茬番茄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番茄;冬暖大棚;越冬茬;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4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24-0062-02
1品种选择
一般选用耐荫抗寒、结果多、产量高的中晚熟品种,如金冠8号、以色列144、绿亨108金樽等。
2播种育苗
番茄的播种期为9月上旬,苗龄期50d左右。
“霜降”至“立冬”期间定植。
在育苗过程中,因二级育苗分苗时伤根、传播病毒病而影响第1花序花芽正常分化,最好采取一级育苗方法。
在小拱棚营养钵(块)苗床直播育苗期间,要注意适当控制浇水,加强苗床通风排湿,及早防治病虫害,促苗保苗健壮。
对于苗期生长势强、有徒长趋势的,可于4~5片真叶时喷洒100mg/kg助壮素液,即50kg 清水中加上含有效成分25%助壮素溶液20ml,均匀喷洒于叶面。
3整地施肥
定植前10d,要结合整地施足基肥,一般施腐熟优质土杂肥
75t/hm2、鸡粪30t/hm2、磷酸二铵600~750kg/hm2,或三元复合肥1 500kg/hm2。
在整地前先把肥料均匀撒施于地面,深翻25cm,把
肥料施入整个耕作层。
把地面整平后,作畦,每1~2m作1个“m”型小高畦。
畦高20cm、宽75cm,畦中央有1个深10cm、宽20cm的灌水沟,2个“m”型高畦之间有1个上宽45cm、底宽30cm、深20cm 的操作行,即大行距70cm、小行距50cm,然后上棚膜,高温闷棚7~10d。
4定植
定植前1d开好定植沟或按株距35cm开好栽植穴,当天栽苗坨,定植4.95万棵/hm2,浇穴水,填土封穴。
定植完毕,浇1次透水,待地面稍干划锄,划锄后加盖地膜。
5定植后的管理
(1)采光保温、通风排湿。
晴天日出后,只要揭苫后棚温不下降,就要及时揭去草苫,尽量增加光照时间。
阴霉天气,也要在停雪时间揭草苫,争取散光照。
傍晚日落时及时加盖草苫等保温物,严封保温。
使棚室气温白天保持在20~30℃,当气温升至30℃以上时,要通风;夜间气温保持不低于15℃,最低不低于8℃,以免发生冷害。
进入2月中旬之后,天气逐渐回暖,要逐渐加大通风,使棚室气温白天25~28℃,夜间15~18℃,最低不低于12℃。
进入4月,应昼夜通风,但要注意收看天气预报,做好覆盖保温防寒准备。
(2)追肥和浇水。
一般定植后3~4d浇1次缓苗水。
在第1花序未坐果前,应严格控制浇水和追肥,以促进根系向深处发展。
待第1穗果长至核桃大小时方可浇水,并结合浇水追肥,追施饼肥
750~900kg/hm2,或尿素150~225kg/hm2、硫酸钾150kg/hm2、过磷
酸钙600kg/hm2。
进入2月后,隔6~10d浇1次水。
结合浇水冲施第2、3花序及以上花序的结果肥,即每个花序刚坐果时,追1次肥。
温室设施中二氧化碳亏缺,已成为限制蔬菜优质高产的主要因素,因此,增施二氧化碳是蔬菜获得高产优质高效的有效措施之一。
目前,我国多采用化学反应法、施用颗粒有机生物气肥法等增施二氧化碳气肥。
一般番茄的二氧化碳使用浓度为750~1 000mg/l,施用时间应在日出后不久,通风前0.5~1.0h停用,雨雪天不必施用。
应在开花坐果期施用,此措施对减少落花落果,提高坐果率,促进果实生长具有明显作用。
(3)防止落花落果。
在寒冬和早春季节,为防止低温落花落果,要用20~30mg/kg的防落素药液蘸花或喷花,并在防落素中加0.1%速克灵,以防灰霉病。
(4)整枝。
采用单杆整枝吊蔓或三穗换头整枝,即主干在第3
花穗前留2片真叶打顶,坐果后在中部留一侧枝代替主干生长,如此换头2~3次。
此法优点是及早摘心后利于坐果和果实膨大,促进早熟,并能使生长点不断更新,增强生命力,且能使植株结果部位上移缓慢。
6病害防治
(1)根腐病。
病原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病菌在土壤中越冬,并可存活5~6年。
在苗床内主要通过带菌的土壤、肥料、农具和浇水传播,病菌从幼苗伤口侵入,再借风、浇水传播。
高温、高湿是
此病发生、流行的关键。
苗床连茬、地面积水、施用未腐熟的肥料、地下害虫多、农事活动造成根部伤口多的地块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用72.2%普力克水剂400~600倍液浇灌苗床(用药液量2~
3kg/m2),或在移栽前用72.2%普力克水剂400~600倍液浸苗根,也可于移栽后用72.2%普力克水剂400~600倍液灌根。
(2)早疫病。
病原为半知菌亚门链格孢真菌。
病菌发育适宜温度为26~28℃,侵染快,潜育期短。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附着在病残体上或种子上越冬。
高温、高湿、田间结露利于发病。
发病多从植株下部老叶开始,渐向上发展。
昼夜温差大、连续阴雨、通风排水不良、植株生长衰败等是该病发生、流行的主要原因。
防治方法:用施佳乐40%悬浮剂1 000~1 500倍液,或者50%扑海因悬浮剂或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均匀喷雾。
(3)晚疫病。
病原属鞭毛菌亚门真菌,发病的适宜温度为18~22℃。
叶片边缘油烂、黑杆、果硬。
低温、高湿是该病发生、流行的主要条件。
大棚种植过密、温差大、阴雨天多、光照弱、大水漫灌、放风不及时等,均有利于此病的发生和流行。
防治方法:控制温度,勤放风。
调控湿度,晴天中午高温短期放风,阴天早晨放风30min排雾。
当田间发现中心病株时,要及时喷药防治。
喷药后闭棚增温,可提高防治效果。
使用68.75%银法利悬浮剂750~1
125ml/hm2均匀喷雾,可以达到保护和治疗的双重效果。
(4)灰霉病。
病原属半知菌亚门灰葡萄孢真菌。
最适宜的温度为20~25℃,相对湿度90%以上。
先从花序发病,后危害果实、茎
杆,灰色毛层。
低温、高湿是发病的主要条件,湿度是发病的关键,植株种植过密、通风不畅、连阴天多、光照不足、放风不及时、湿度大,病害发生严重。
防治方法:控制温度,勤放风;调控湿度,晴天中午高温短期放风、阴天早晨放风30min排雾;西红柿蘸花时加0.3%扑海因悬浮剂或可湿性粉剂,预防效果好,也可在花期喷洒施佳乐40%悬浮剂1 000~1 500倍液,或扑海因1 500倍液。
(5)病毒病。
主要以花叶症状和条斑症状为主(顶部叶与激素中毒相似)。
花叶病毒病:叶片皱缩、黄绿相间;厥叶病毒病:叶片细长、叶脉变形、线状;卷叶病毒病:叶片扭曲、向内弯曲(区别于生理性全株卷叶);条斑型病毒病:果实表面出现青皮,逐渐形成铁锈色,不着红,用刀剖开果实,皮里肉外有褐色条纹。
高温干旱、养分不足、土壤板结等有利于病毒病发生。
防治方法:用吡虫啉或啶虫咪等药剂防治蚜虫或者白粉虱等刺吸式口器害虫,以便切断昆虫传播的途径,达到防治病毒病的目的;也可在感染病毒病后,喷施植病灵1 000倍液或于发病初期喷洒病毒清,以减轻毒害的危害程度。
(6)叶霉病。
病原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危害叶片,灰绿色毛。
低温、高湿是该病发生、流行的主要条件。
气温20~25℃,相对湿度90%以上,病菌繁殖迅速,病情发生严重。
湿度是其发生、流行的主要因素。
种植过密、多年重茬、放风不及时、大水漫灌、湿度过大等都有利于该病发生。
防治方法:控制浇小水,勤浇,勤放风,控制大棚湿度,多施有机肥、生物肥,特别冬季少施化学肥料。
发
病初期选用好力克43%悬浮剂3 000倍液、50%扑海因悬浮剂或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均匀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