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土地管理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合集下载

加强土地管理 促进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

加强土地管理 促进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

规模 ,支持 集中连 片住宅小区建设 。对村庄建设用地总
规模按人均指标进行核定和控制,新农村建设选点或村
庄整治选址尽量 利用非耕 地和原有宅基地 ,避免农居点 占用基本农 由。第四 ,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的实施管
理 ,引导农 民节 约集约用地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改善
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目前,我省省级新~轮土地利用
约 用地 。如湖州市在实施 “ 千村示范 、万村 整治 ”工程
中 ,将 农 村人 均 建设 用地 面 积从 1 36 方米 减 少 到 5 .平
10 平方米 ,并规定 农村新社 区建设用地原 则上 以盘 活 0
存量 宅基地 和存 量集体建设用地为主 ,走村庄建设集 约 用地 的新路子 。按 照规 划 ,湖 州市 到2 2 年可 节约农 00
村 建设 用地 1 .5 6O 万亩 。嵊 州市从2 0 年起 开展 了以拆 01
农村建设。土地利用 总体规划是统 筹城 乡发展 ,协调各 业用地 的重要依据 ,是调 控用地 总量、结构和布局的重 要手段 ,也是新农村建设 的基础性 工作 。我省各级国土
资源部门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和切实保护耕地、节
二 是编 制科 学 、 合理 的 土 地 利 用 总 体 规 划 。弓 导 新 I
地面积总量不减少 ,有 力地支持 了新农村建设。
四是 引导新农村建设节约集 约用地 ,提高农村土地 利 用效率。在新农村建设 中,我省各级 国土 资源部 门积 极 鼓励和引导农村居 民点迁村并点 、退 宅还耕 、节约集
支持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 《 浙江省贯彻 落实 国土资源部等 七部 委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农 田保护 有 关工作 的意见 》、 《 浙江省市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 目 标考核办法 》、 《 关于推进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工作 的通 知 》 、 《浙江 省滩涂 资源 开发 利 用实施 意见 》、 《 浙江省地质 灾害 防治方案 》、 《 关于进一步规范村级 安置 留地管理 的指导意见 》等 ,通过政策引导和支持 , 促进新农村建设健康 、有序发展。

加强土地整理工作 服务新农村建设

加强土地整理工作 服务新农村建设

少 、收 效大 的综合 效益 最 佳 。下 面 以丰都县 南天 湖
镇 水 车坝土地 开发 整理 项 目为例 。探讨 县级 土地 整
目的动态 投资 收益水 平 。其 表达 式如下 :

(I C ) (+ I R) = C- O I FR O


理效益 。
丰都县南 天 湖水车 坝

提 高 粮食 综 合 生 产 能 力 、 优化 土地利 用结 构 、促 进 生态 环境保 护和 建设 、推 进农 村物质 文 明和精神 文 明建设 的重要作 用 。 其 中:
C 一项 目的现金 流入量 : I C 一 项 目的现 金流 出量 : 0
( I C (+c C- O) 1 i)
可 操 作性 。二 是 面 向未 来 ,以战 略 的 眼光 、

超前 的 意识 和崭 新 的理 念 ,指 导 土地 整 理 规 划 编
制工 作 ,努 力 提 高 规 划 的科 学性 、前 瞻 性 和先 进
(IC ) (+ ) = C- O 1i 0
f: ,
经 计 算 ,丰 都 县南 天 湖镇 水 车 坝 土地 开 发 整
土地开 发整理 项 目涉及南
经计 算 ( 目计 算期 按 l 项 0年计 算 ) ,丰都 县南
天 湖 镇 水 车 坝 土地 开发 整 理项 目的财 务 内部 收 益
率 为 2 . %。 30 7 投 资 回收期 :反映 净 收 益 抵 偿 全 部 的 投 资 所 需 的时 间 。 回收 期 有 静 态 回收期 和动 态 回收 期 之 分 。静 态 回收 期反 映 的是项 目在正 常 生产 条件 下 , 以其 年 收 益 额 和提 取 的 固定 资 产折 旧 、无 形 资 产

切实加强农村土地管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切实加强农村土地管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用 少数服从 多数 的办法强迫 农户放弃 土地承包经 营权 或改变 土地承包合 同; 不准 收 回农户 的承包地搞招标 承包 ; 不准将农
户的承包地收 回抵 顶欠款和擅 自截 留 、 扣缴 流转 收益 ; 不准借
农 户上地承包经营权 流转之机改变土地使用权和农用地用途 。
保 持 清 醒 头脑 , 能 卣 目跟 风 , 离 实 际 , 新 农 村 建 设 简 单 理 不 脱 把
引 发 大 量 的群 体 性 上 访事 件 , 化 了党 群 干 群 矛 盾 , 重 的 激 严
织 正常运转 。
2 落实 和完 善农 村 土地 承包 经营 管理 制度
在农村土地 承包期 内 ,承包地是 否流转和 以什么形 式流 转, 完全 由农 民作 主, 无论采取哪种形式 , 包括土地流转补偿方
式 和标 准都 要 南 流转 双方 自行 协 商 确 定 , 决 制 _ 强 迫 或 妨 碍 坚 I E 农 户依 法 流 转 承 包地 的行 为 。 土 地 承 包 和 土 地 承 包 经 营 权 流 在 转 巾 , 准发包方和转入 、 不 转 方 单 方 解 除 土 地 承 包合 同 ; 准 不
目, 吸收 民问资金 , 社会 力量参 与兴 建兴 办农村实业 , 改善农村
环境 。
解成“ 新村建设” 去片面追求拆房建房 , , 又不能 自甘落后 , 不思 进取 , 要正 视现实 , 立危机意 识 , 树 开拓意 t , } 在新农 村建设 中 { 走 自己的路。 把提高农村牛产力水平 ,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 开辟 各种渠道促进农 民增 收 ,作 为社会主 义新农村 建设 的中心任 务, 不断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 的实力和竞争力 。 3 让“ . 2 三农 ” 政策 , 真正惠及农 民。全面落实 ” 多予 、 取 、 少 放 活“ 六字方 针 , 足用 活多项 惠农政策 , 用 让农 民真正得到实 惠 , 坚决落实对农业 和农 民的直接 补贴 , 减轻农 民负担 , 借政策之 力直接推动农 民增 收 , 同时进一步落实财政预算部分用于农村 基础 设施及 教育 、 文化 、 卫牛 的提高 , 极落 实为 民办实 事项 积

加强土地管理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强土地管理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摘要 :文章 论述 了在新 农村 建 设过程 中土 地 管理存 在 的问题 和应 对措 施 。 关键 词 :土地 管理 ;社 会主 义新 农村 ;建 设 中图分 类号 :S 9 - 文 献标 识码 :A 文 章编 号 :1 7 — 4 2 ( 0 1 0 — 0 8 2 6 4 0 3 2 1 )一 3 0 5 —
合 理 安排 、优先 安排 新农 村 建 设用 地 ,但 事 实上 用 地 指标 持 依 法管 理 、 贯彻 节 约 资源 的基 本 国策 和 到 了其他 项 目上 ,最 后落 实 到新 农 村 建设 上 的指 标 少 之又 少 。特 严 格保 护 、 合理 利 用 资源 的 方针 ,落 实严 格 的管 理 制度 ,整顿 土 别 是 在 实施 城市 化 、 工业 化 进程 中,进 一 步 完善 城 市基 础 配套 设 地 市场 秩 序 ,大 力 支持 社 会 主义 新 农村 建 设 。 施 、巩 固城 市 发展 基 础 ,推 进 社会 主 义新 农 村 建 设 ,需要 大 量 的 3 1 科 学编 制 土地 利 用 总体 规 划 ,用 规划 指 导 新农 村 建设 用 地 .
实行 的 是指 令 性管 理 ,层 层 切块 下达 , 中央 切块 到 省 、省 切 块 到 部 门作 为新 农 村 建 设 的 一 个 重 要 职 能 部 门 ,要 加 强 国土 资 源 管 县 、县 切块 到镇 。虽 然在 下 达 土地 利 用年 度 计划 时 ,一再 申明要 理 ,在 用 地 保障 、土地 规 划 、 资金 配套 等 方 面积 极 出谋 划 策 ,努
建 设 现 代 新 农 村 ,推 进 城 乡 一 体 化 ,是 现 代 化 建 设 中一 项 2建 设 新 农 村 的 思 路 建 设新 农村 , 必 须 认 真 贯 彻 党 在 农 村 的 一 系 列 方 针 政 策 , 新 农 村 的决 定 ,是 贯 彻落 实 科学 发 展 观 ,统 筹城 乡 经济 社 会发 展 坚 持 多 予 、少 取 、放 活和 城 市 支 持 农 村 的 方 针 。 以发 展 农 村 经 的重 大 战略 决策 ,是深 得 人 心 ,顺 乎 民意 的 一项 德 政 工程 。这 次 济 ,增 加 农 民收 入 为核 心 , 开展 先进 生 产 进农 家 ,幸 福 生 活进 农 会 议 从 建 设 中 国特 色 社会 主 义 现 代 化 的 全 局 出发 , 明确 把 解 决 家 ,文 明新风 进 农 家 ,美 化整 洁 进农 家 , 和谐 民主进 农 家 的 “ 五 “ 农 ” 问题作 为 全党 工 作 的重 中之 重 ,提 出 了建 设社 会 主义 新 进 农家 ”实 践活 动 ,在 促进 农业 产业 化 、 改善 农 村基 础 设 施 、促 三

浅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管理

浅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管理

件和生态环境 , 都具有十分重要 的作用 , 是社会主义新农
村建设的重要 内容。农村土地资源的使用、 利用在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 中显得尤为重要。农村土地规划的好不好 、 土地使用的好不好、 土地管理 的好 不好 , 等等 , 直接关 都
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关系到新农村的社 会经济健
施” “ 、 新环境” 。
建设 的若干意见 》 和我国 “ 十一五 ” 规划纲要 , 对建设社
会主义新农村进行 了全面部署。建设 “ 生产发展、 生活宽 裕、 乡风文明、 村容整洁、 管理 民主 ” 的社 会主 义新农村 ,
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政治 建设、 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和
土地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与社会主义新农 村建设密切相 关。特别是土地整理工作 , 通过开展 以田、 水、 林 、 为主要 内容 的综 合整治 , 路、 村 对提高 耕地质 量 、 增加 有效耕地面积、 增强耕地排灌能力、 改善农业生产条
ma a e n nt eb i - p o e o i l t o n r sd . n t i a il , h u h r e i s t h ea in o n n g me t n en w n g me t ul u f w s c ai u t ie I s r c e t ea t o g n ht er lt f a d ma a e n d t e i h d n sc y h t b wi o l a h
b i - p o e o il t o n rs d . ul u f w s c ai u t i e d n sc y Ke r s o il tr r l o s cin l n n g me t y wo d :S ca i ; u a n t t ;a d ma a e n s c u r o

国土资源管理工作 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国土资源管理工作 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 二 把新农村建设 与重点建设项 目有机结合 , 努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力实现村容整洁。在为国家和省重点建设项 目积极提
供用 地 服务 的 同时 , 项 目建设 与 村庄 整理 、 农村 建 将 新 设规 划 有机结 合 , 既可 有效 推进 新 农村 建设 , 又可实 现 村 容整 洁。乐 都县 在兰青铁 路 复线工 程建设 中 , 根据 工 程设 计 , 高庙 、 伯 、 润 三个镇 共 拆迁 5 0户 , 碾 雨 9 平均 每 户宅 基 地 占地 06 .2亩 ,总住 宅 用地 358亩 ,在 搬 迁 6. 中 , 得 村 民 同意 后 , 新 建村 庄 进行 了统 一 规划 , 征 将 将 养殖 场等 农 民生产 生活 必须 的设 施 , 周 围 的学 校 、 与 集 贸市场 、 交通 设 施 等 公共 资 源 一样 , 经科 学 规 划 、 理 合 布局 后实现 资 源共 享 。结合 新农 村建设 , 在新 选址上 给 每 户定 点放 线 后 , 户宅 基 地 占地 04亩 , 建住 宅 共 每 . 新 占地 26亩 , 住 宅用 地 经 土地 整 理 , 出耕 地 198 3 原 腾 2. 亩 , 由农 民 自主经 营 , 交 既可 美化 环境 、 变村 容村 貌 , 改 又节 约集 约利 用 了土地 。据 不 完全 统计 , 19 至 从 9 9年
到 社 会 主义 新 农 村建 设 是一 项 改 善农 村 发 展 环境 、 切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保护资源 、 保障发展 、 维护权益 、 服
务社会 的职责 , 积极 服务 社会 主义 新农 村新 牧 区建设 ,
国土资源厅组织人员就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支持社会 主 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进行 了专题调研 ,分析了基本现

严格管理 优化服务 努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严格管理 优化服务 努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村庄 占地58 , 2亩 节约土地30 0亩等。
三是严格执 法 ,切 实维护农 村经济建 设 中的土 地
宅建设按规划 、有计 划地逐 步 向/ 城镇和 中心村集 中, J 、
保 障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用地。
二是切实加强农村 宅基 地的管理服 务 , 维护农村的 经 济社会稳 定。我 们要加 大农村 宅基地 管理 和村庄 整
地是 国家大气 候” ……
25处 , 77 面积89 9亩。20年 以来 , 02 我市分批分 阶段 的开
展空心村治理 工作 ,目前 已治理空心村 5 ,治理 面积 个 47 , 5亩 重新安排宅基地 1 2 处 , 约用地 1 8 84 节 0 亩。在空 心村 治理 中 , 们给予 了政策 、 我 法律 、 技术 、 资金等 多方
面支 持 , 涌现 出栾卸 、 呼、 全 东赵 庄村等治理 典型 , 力 有
二是严格农 村宅基 地管理 , 有效治理空心村 。首先
严把宅基地审批 管理 。我们在农 宅审批上坚 决执行 《 沙
河市农村宅基地 管理办法 》经村 民会议 、 民代 表讨论 , 村
同意 , 张榜 公布 , 并把 宅基 地的发放 与建 设社会 主义新
地推 进 了全市社 会主义 新农村建 设工作 的开展。如 东 赵庄 村 , 在治理 中 , 我们 多次派人 进行现场指导 、 办公 , 并支持 资金2 万元 。该村原村庄 占地面积 1 O , #  ̄ 亩 规 l, 3 j/ -
庄总 面积 7亩 , 中 : 民住宅2 亩 、 路 1 亩、 0 其 村 9 道 公共 设 7
年 以来 , 共现 场制止 各 类非法 用地 1 4 , 2 起 拆除违 章建
治 工作 力度。进一步推进 宅基地 “ 图 表 ” 两 管理 , 完善

搞好土地整理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

搞好土地整理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



开 展土 地 整理 的 意 义
随 着经 济社 会 的发展 和 城市 化 进 程 的加 快 , 多地 少 的 人 矛 盾 将 会更 加突 出 ,用 地 需 求 与 土地 供 应 的矛 盾将 长 期 存
的载体 , 农 业 乃至 农村 经 济社 会 发展 中具 有 不可 替 代 的基 在
础作用。 耕地 的质 量 、 量 状 况 , 接 影响 到农 业 的发 展 水平 数 直 和 竞争 力 , 直接 关 系到 农 民 的收入 。 也 因此 , 始终 把 耕地 保 要
下 , 过 适 当调 整 土地 关 系 , 整 农 业结 构 , 大科 技 投 入 , 通 调 加
双 流县 委 党校教 师。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_ 堕苎 墅 兰竺 竺些
搞好土地整理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
●李 荣 琼 ( 中共 双 流 县委 党校 , 四川
双流 600) 12 0
摘 要 : 国人 多地少 的矛 盾十 分 突 出, 我 用地 需求 与土地 供 应 的矛 盾 将长 期 存 在。 展土 地 整 理 , 开 对保 护耕 地 、 展现 代 农 业 发 及 弥 补和 解 决建 设 用地 需求 至 关 重要 。 文章 探 讨 了当前 开展 土 地 整理 的意 义 以及 在 “ 念 、 术 、 策 ” 观 技 政 三方 面 存 在 的 突 出 问 题, 并提 出 了“ 化 外部 政 策制 度 环境 、 高整 理 的科 技水 平 、 用利 益 机 制解 决 资金 瓶 颈” 优 提 利 等对 策建 议 。
产 量 、 值 将 比整 理前 高 许 多 , 到 农 民增 收的 目的。 产 达
溉 系 统 ; 能改 良土 壤 , 高肥 力 , 还 提 搬迁 建筑 物 , 复垦 废 弃 地 , 营 造 防护 林 , 防止 水 土流 失 , 改造 了 中低 产 田 。 理 后 的 土地 整 “ 田成 方 、 林成 行 、 路相 通 、 相连 ”建 设 高 标准 农 田 , 渠 , 为农 业 的现 代 化生 产 打 下牢 固 的基础 。 确保 农 民 土地 权 益 的前提 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土地管理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发表时间:2013-01-06T10:12:53.98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2年11月供稿作者:叶小虎
[导读]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是战略任务更是实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

叶小虎(响水县国土资源局 224600)
摘要:众所周知,建设现代新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是现代化建设中一项重大而长期的战略任务。

本文试述了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土地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土地管理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是战略任务更是实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深得人心,顺乎民意的一项德政工程。

这次会议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出发,明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任务,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农村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

作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很多工作与之紧密相连,息息相关。

这就要求国土资源部门努力提高管理水平,维护农民切身利益,从搞好农村用地规划管理,保护耕地,积极推进土地管理、征地足额补偿等方面,切实将工作做到实处,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 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1.1新农村建设的用地指标问题
根据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农民建房涉及占用农用地的应当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而农用地转用的年度计划实行的是指令性管理,层层切块下达,中央切块到省、省切块到县、县切块到镇。

虽然在下达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时,一再申明要合理安排、优先安排新农村建设用地,但事实上用地指标大多用到了其他项目上,最后落实到新农村建设上的指标少之又少。

特别是在实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配套设施、巩固城市发展基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的土地。

1.2土地调整和流转问题
土地调整和流转困难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严重问题,新农村建设规划先行已取得共识。

但规划就得调整土地,而目前国家的土地政策是30年不变,自从国家免收农业税之后,竞相要地已成为农民纠纷的热点之一。

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农民建房除部分项目带征的拆迁安置用地外,绝大多数的用地均为集体使用土地,如果不解决好土地流转和承包地调整的问题,建设工作很难开展,往往由于一户农民的承包地无法调整可能导致整个新农村点的建设处于停滞状态。

1.3用地报批的严要求一时难以适应
全国开展治理整顿土地市场到《决定》的出台,国家对土地管理越来越严,确属急需的建设项目用地,可报国务院审批。

这一政策对急需建设项目的范围、条件和报批程序都作了详尽的规定,用地报批的程序和要求十分严格,加上当今社会体制人治重于法治的症结未能彻底纠正,还有历史上遗留问题等,造成用地仍较混乱无序。

如因用地指标对必要的用地无保障,因此需要征用土地时往往顾不了用地指标。

2 建设新农村的思路
建设新农村,必须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开展先进生产进农家,幸福生活进农家,文明新风进农家,美化整洁进农家,和谐民主进农家的“五进农家”实践活动,在促进农业产业化、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促进农村和谐稳定上求突破,促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

而土地管理就是要根据新农村建设既定的发展目标,着实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问题,切实保障国家和粮食安全,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法提供用地,把好土地审批关,指导土地整理工作,使新农村建设带给农民实惠,受到农民拥护,扎实稳步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 新农村建设的土地管理措施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是我国发展进程中的一项战略安排,是一项重大而又艰巨的历史任务。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大胆实践、勇于创新。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要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在用地保障、土地规划、资金配套等方面积极出谋划策,努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依法管理、贯彻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和严格保护、合理利用资源的方针,落实严格的管理制度,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大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1科学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规划指导新农村建设用地
新农村建设要以村镇建设整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据,以现代乡村理念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科学合理地确定土地利用战略目标,做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我县可持续发展,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

通过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进一步扩大建设用地比例,扩大中心镇建设用地规模,实事求是地确定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等,使规划适应发展的需要。

特别是要处理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用地需要,认真做好规划,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留足用地空间,从而使新农村居住和产业发展用地得到保障,并引导农村和农民节约集约用地,达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民生活居住条件的目的。

3.2积极推进农村宅基地复垦,推动新农村建设
建设新农村,主体是农民,战场在农村,要千方百计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农村宅基地复垦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契机,一是宅基地复垦新增的耕地指标首先用于新农村建设,用地指标得到有效保证;二是拆迁户的集中搬迁有利于新农村的集聚;三是“政府补一点、集体贴一点”的模式减轻了广大农民向新农村点集聚的经济压力,也更为广大群众所接受。

3.3建立和完善农村发展的土地收益分配体系
在我国现行土地税、费体系下,政府土地收益在农用地转用和土地供应环节取得的多、在土地保有环节取得的少。

在使用上,投向城市地区的多、投向农村地区的少,投向经济建设的多、投向社会事业的少。

这种格局加剧了城乡发展差距和征地引起的矛盾冲突,同时也使地方政府盲目扩张建设用地。

新农村建设,要对这种格局进行必要的调整。

比如,提高耕地占用税的征收标准,加大力度支持农村综合开发;制定和完善全国性的耕地开垦费征收标准以及使用、转移和监督管理办法,保障对占用耕地的有效补偿;严格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
偿使用费的征收管理,建立土地收益基金专项管理制度,严格规范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具体标准,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3.4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近年来,随着农村人口不断外流和迁移,一些农村的住房和宅基地随之废弃或闲置,出现了空心村等现象,而与此同时,大多数生活在农村的居民要求改善生活居住环境的愿望越来越强。

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在村镇规划的统一指导下,尊重并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因地制宜的开展土地规整以及废弃闲置地的开发利用等多种形式的农村建设用地整理。

减少农村居民用地的无序发展,确保农村居民点用地,不侵占城镇用地规划指标,使农村用地向中心镇集中,用地指标向工业化、城镇化发展。

4 结语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求实创新的态度,全面推进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经济建设,进而实现由传统农村向现代农村的转变。

而其中涉及到的土地管理问题需要进一步深思和探索,要切实履行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维护权益、服务社会的职责。

严格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落实严格的管理制度,及时研究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积极主动的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龙花楼、刘彦随、唐国平等,昆山市土地利用变化与新农村建设[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1]郭秀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J].经济问题,2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