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新人教版)

第一单元检测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4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D )(2分)A.巨额.(é)颁.发(bān)镌.刻(juān)殚.精竭虑(dān)B.仲.裁(zhòng) 翘.首(qiáo) 督.战(dū) 眼花缭.乱(liáo)C.桅.杆(wéi) 歼.灭(jiān) 呼啸.(xiào) 屏.息敛声(bǐng)D.浩瀚.(hàn) 娴.熟(xián) 集训.(shùn) 锐不可当.(dāng)2.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A.默契瞬间卓有成就摧枯拉朽B.凌空拔款惊心动魄屏息敛声C.签订钞票振耳欲聋白手起家D.风彩酷似从容不迫空空荡荡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D )(2分)A.在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的攻势面前,没有不能攻克的堡垒。
B.警察将误入传销组织的大学生解救出来,这些大学生才如梦初醒....。
C.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国高铁发展锐不可当....。
D.老师在课堂上讲得惊心动魄....,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
4.(安顺中考)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2分)A.由于团省委的一系列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
B.我们只要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C.青年人应当把自己的梦想与民族的梦想紧密相连,刻苦学习,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为中国梦的实现而贡献力量。
D.在旅游旺季到来之际,我市推广并通过了“美丽乡村游”的休闲旅游政策。
【点拨】A项缺少主语;B项“只要……才能”关联词错用;D项“推广并通过”语序不当。
5.(黄冈中考)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C )(2分)A.针对一切善良的人,都应该做到真和忍:真者,真诚相待,不虚情假意。
忍者,宽容忍让,不针锋相对。
B.“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
部编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班级姓名学号一、积累与运用(30分)1. 根据拼音写汉字。
(5分)①国民党官兵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但听到南京拒绝和平,都很xiè()气。
②鬼子们追上老头儿,他有些张huáng()失措。
③老妇人没有说话,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jū()躬。
④圆明园,宛如是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piē( )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⑤孩子们对未来的chōng()憬,对生命的喜悦……响遍山谷。
2. 古诗文默写。
(18分)①少壮不努力,。
(汉乐府《长歌行》)②树树皆春色,。
(王绩《野望》)③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桃花源记》)④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
(《桃花源记》)3. 名著阅读。
(4分)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两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
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①这里的“会”指的是。
②父亲要我背的书是。
4. 综合性学习。
(3分)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文字的主要内容。
(25字以内)新华社北京5月9日电对部分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中小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的制度自2001年试行至今,我国累计约有1700万人次的贫困生活的免费提供的教科书。
据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2001年,中央财政安排1亿元,为部分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中小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
这一款项到2002年增加2亿元,2003年进一步增加到4亿元。
但所资助面只占中西部地区贫困生的30%左右。
为此,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将继续设立并逐渐加大资助力度,努力做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
二、现代文阅读。
(24分)生死狙击余显斌他是神枪手,换种说法,也就是狙击手。
和日军的狙击手相遇,是在一个黄昏。
首长说,你的任务是埋伏在去盐城的山林中,零打碎敲,干掉过往的日军。
他点头,拿着他的枪,走了。
在通往盐城的这条路的丛林里,他的枪下倒下了三十多个日本鬼子的生命。
在每一声枪响后,他都有一种快意:因为,这是一种行善,绝非作恶。
饿吃干粮,渴饮生水,他如一条蛇,在这片丛林繁茂的地方蛰伏下来,一呆就是五天。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

第一单元检测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题序,一,二,三,总分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凛.冽(lǐng) 要塞.(sài) 轻盈.(yínɡ) 锐不可当.(dǎng) B.颁.发(bān) 仲.裁(zhòng) 履.行(lǚ) 屏息敛.声(liǎn) C.悄.然(qiāo) 翘.首(qiáo) 湛.蓝(zhàn) 摧枯拉朽.(xiǔ) D.凌.波(lín) 镌.刻(juān) 督.战(dū) 一丝不苟.(gǒu)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潇洒凌空凛冽眼花潦乱B.监视操纵桅杆阵耳欲聋C.馈退坠毁紧绷惮精竭虑D.浩瀚遗嘱吞食白手起家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军乐团奏响《检阅进行曲》,万众瞩目....的阅兵分列式开始了。
B.舆论的力量就像排山倒海....一般,令人无法抵挡。
C.中国人每年“舌尖上浪费”锐不可当....,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D.一位市民收到中奖短信,喜冲冲跑去银行汇钱,却在见到银行前一道防诈骗横幅后如梦初醒....。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新春佳节,万家团圆,你们却依然坚守在祖国最北端的边防线上,你们的钢铁之躯为万家和乐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B.一首首诗,一段段合唱,一幕幕短歌剧,在两小时之内,将半个多世纪的残酷历史出现在我们眼前。
C.战争的历史与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从远古战争中走来的现代人,依然没有走出战争的阴影。
D.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写的基本要求。
5.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2分)A.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在海上起伏行进。
(比喻)B.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借代、夸张)C.发动机的咆哮声越来越大,舰载机越来越近了。
(夸张、拟人)D.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精品试卷附答案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精品试卷附答案(全卷共三大题,满分120分,90分钟完卷)班级学号姓名成绩一、语言的积累及运用(34分)1.下列词语字形及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咀嚼(jué ) 眼眸(móu) 模(mú)样恪(kè)尽职守B.稻穗(suì)啜泣(chuò) 雏(zhòu)形装模作样(mó) C.畸形(jī)慵懒(yōng)归省(shěnɡ) 茅塞顿开(shè)D.撺掇(duō)硕(shuò)大颤抖(zhàn)拈轻怕重(zhān) 2.下面加点字或词语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3分)A.将信将疑:准备瘦骨嶙峋:形容瘦削啜泣:抽噎,抽抽嗒嗒地哭B.具体而微:微妙旷野:时间长。
斟满:往杯或碗里倒(茶、酒等)C.魂不守舍:灵魂归省:审查凫水:游水D.玲珑剔透:精巧细致瞩望:期待;期望向午:临近3.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3分)A.宣闹家眷魂不守舍烟销云散B.姊妹礼数迷迷糊糊语无伦次C.待慢衰老将信将疑疲惫不堪D.恢心疲乏心神不定鞠躬尽瘁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我们只要领会了书中的精华,才能体会到读书的乐趣。
B.如何防止驻伊美军免遭汽车炸弹的袭击,这是美国政府头痛的问题。
C.“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兄弟一家亲”道出了我们海峡两岸人民共同的心声。
D.救援物资迟迟未到,他们很难克服粮食紧张,淡水缺乏。
5.语文课上,老师出示两则以小草为题材的哲理短语,要求学生模仿这种写法,自己创作两则以小草为题材的哲理短语。
(4分)①沉默的小草,往往被春雨滋润得多。
②小草若长得像树那样高,还会叫人怜爱吗?①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6.阅读下面文字,你通过探究,得出一个怎么样的结论?(4分)美丽的背后在非洲的戈壁滩上,有一种叫依米的小花,它的花期很短,仅仅两天的工夫,便随母株一起香消玉陨。
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附答案)

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浩瀚hàn 泄气xiè翘首qiào 一丝不苟gǒuB.舰艉wěi 遗嘱zhǔ娴熟xiá眼花缭乱liáoC.悄然qiāo 仲裁zhòng 溃退kuì屏息敛声bǐngD.要塞sài 镌刻juān 着陆zháo 殚精竭虑dān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A.建树督战由衷惊心动魄B.业已浩翰墨契如梦初醒C.酷似箫洒桅竿白手起家D.紧绷仲材轻盈迎风招展3.下面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整个游泳馆都沸腾了,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
B.他一生从事教育事业,在教育理论方面卓有成就....。
C.皓月当空....,风平浪静,船在月光和水波织成的羽纱中飘荡。
我倾听着那微风细浪的絮语,心情无比舒畅。
D.这段话生动地描写出了总理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的精神。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所以人们说,羚羊峡谷是“被上帝抚摸过的地方。
”B.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都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C.牧人们听着,有的啧啧称,有的不以为然……老牧人脸色一灰,就赶着羊群走远了。
D.我不知道他今天为什么没有来?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一首首诗,一段段合唱,一幕幕短歌剧,将半个多世纪的残酷历史出现在我们眼前。
B.新建的儿童公园为小朋友提供了观鱼池、转盘、滑梯、迷宫、超市等游乐设施。
C.战争的历史与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从远古战争中走来的现代人,依然没有走出战争的阴影。
D.中学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广泛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原卷版)

第一单元综合测试(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30分)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6分)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
74年的历史就如同一幅画卷:1949年的长江前线英勇善战的人民解放军所向披靡,锐不可当();1982年,新德里亚运赛场上,中国姑娘吕伟的凌空一跳博得观众由zhōng()的赞赏;为了那惊天一着,中国科研人员dān()精竭虑,多少人黑发变白发;他们的历史功绩必将镌()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
同时,我们也要铭记那悲惨到了极点的南京大屠杀。
①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4分)锐不可当.( ) 镌.( )刻由zhōng( ) dān( )精竭虑②根据划横线句子的意思写出一个成语。
(2分)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第九届亚运会上,我国运动员吕伟夺得女子10米高台跳水冠军的精彩瞬间,让观众们赞叹不已....。
B.中国经济发展了,国力强大了,许多外交难题自然就会山穷水尽....了。
C.每次逛街都收到很多传单,好多都是宣传儿童早教的,看得眼花缭乱....都不知道怎么选了。
D.工匠精神既是一种一丝不苟....的职业态度,也是一种没有最好的极致追求。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一部小说的优劣或是高下,不在于它是否塑造了典型环境、典型人物,而在于它构筑了独特的心灵世界。
B.淄博烧烤火爆出圈,并非偶然。
其爆火的原因,是淄博多年耕耘与积淀的结果,是久久为功的厚积薄发。
C.畅想未来需要有开阔的视野,需要把自己的爱好和需求与国家的发展、世界的繁荣、人类的梦想紧密结合。
D.随着歼20、歼10C等新型战机在电影《长空之王》中震撼亮相,让观众感受到了国家主力武器的姿态。
4.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2分)A.滔滔铁流,如春天大河开融,如熔炉钢水倾泻,如黄河壶口瀑布夺路而下,如钱塘大潮滚滚而来.……(排比)B.看到今天盛世中国的现代化国防装备,真让人忍不住像爸爸当年那样大喊一声:我是中国人!(比喻)C.“快点儿!快点儿!”有人向飞行甲板冲去。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一单元测试卷(分值120分)一、积累与运用。
(3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3分)A.溃.退(kuì)要塞.(sài)遗嘱.(zhǔ)B.颁.发(pān)轻盈.(yínɡ)默契.(qì)C.桅.杆(wéi)仲.裁(zhōnɡ)咆.哮(páo)D.由衷.(zhōnɡ)翘.首(qiào)镌.刻(juān)2.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有误的一项是()(3分)A.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之后,海外华人华侨纷纷对此予以严厉谴责,揭露一些国外媒体的荒谬..言论。
(荒谬:极端错误的,不合情理的。
)B.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
(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C.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锐不可当:尖锐得不可抵挡。
)D.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
(白手起家:比喻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
)3.下面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由4个机构(瑞典3个,挪威1个)颁发。
B.苏东坡写过这样的诗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C.“现在请皇上脱下衣服,”两个骗子说:“好让我们在这个大镜子面前为您换上新衣。
”D.“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4.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正因如此,这一传播手段迅速被社会各界广泛运用。
②微博之所以如此受公众关注和追逐,是因为“沉默的大多数”在微博上找到了展示自己的舞台。
③任何受过教育的人,都能抒发自己的喜怒哀乐,表达自己的酸甜苦辣,展示自己的“名言警句”。
④微博没有任何门槛,无需任何包装,只要想说,就可以通过微博说出来。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语文 第一单元测试卷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第一单元测试卷(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积累(20分)1.根据拼音书写词语,并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3分)《中国诗词大会》掀起诗词学习的热潮。
新学期开学典礼上,玩“飞花令”也成为一种潮流。
天长小学的楼朝辉校长借此契.(A.qiè B.qì)机,分别以“天”“长”“小”“学”四字,抛出一道“飞花令”。
“以天为关键词,请小朋友们来接诗句,你们敢接招吗?”齐聚在天长小学操场的孩子们耳边响起了楼校长hóng liàng 的“挑战宣言”。
此次开学典礼的名字就是“沐浴中国文化、行走西湖山水”。
不出所料,“飞花令”成为现场最精彩的环节。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天若有情天亦老”“天高云淡,望断南飞燕”……显然,这个问题难不倒孩子们,回答一个接一个。
孩子们的表现令学校校长老师们guā mù-xiāng kàn 。
2.古诗文名句默写。
(7分)(《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2) ,不见曦月。
(郦道元《三峡》)(3)刘桢的《赠从弟》中赞美松柏经严寒而不凋的品性,勉励从弟在恶劣环境中要正气凛然的语句是:?。
(4)伴随着战争,产生了丰富的战争文化。
请你写出描写战争的古诗词句子(写出连续的两句)。
,。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6分)(1)略无阙.处()(2)自.非亭午夜分()(3)沿溯阻绝.()(4)或.王命急宣()(5)不以疾.也()(6)每至晴初霜旦.()4.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新闻的结构有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
其中,标题、导语、主体是最主要的三个部分。
B.新闻的基本特征是用事实说话,有时也可以在叙事的过程中插入简要的议论。
C.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它必须独立成段。
D.新闻和通讯都是报道最近发生的新鲜而重要的信息,要求真实、及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第一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5分)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3)题。
(5分)学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我们领略了战士们冲破敌人重重阻è( ),歼.( )灭和击溃.( )一切抵抗之敌的气势,那气势只能用“锐不可挡”来形容;学习《芦花荡》,我们结识了鱼鹰一般的老英雄,他手拿竹篙.( )撑着船,剥着莲蓬,转瞬便让小鬼子张皇失措;朗读《蜡烛》,我们感受了一位南斯拉夫老母亲跨越国界的情谊,这份情谊在炮火烧zhuó( )的战场上,在高高耸立的瓦lì( )之间闪烁,如烛光般让人温暖;朗读《亲爱的爸爸妈妈》,健忘的人们又怎能不忆起那充满荒谬.( )与杀lù( )的场面?(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2分)歼.灭(jiān) 击溃.(kuì) 竹篙.(ɡāo) 荒谬.(miù)(2)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汉字,书写要规范、工整。
(2分)阻è(遏) 烧zhuó(灼) 瓦lì(砾) 杀lù(戮)(3)文段中有一个错别字,请你改正。
(1分)挡改为当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A.老师张皇失措地走进教室,有条不紊地引导我们学习《亲爱的爸爸妈妈》这篇课文。
....了。
B.“万园之园”圆明园,经过英法联军的抢夺、焚烧,珠宝、字画等已经荡然无存....C.张畅同学学习优秀,乐于助人,尊老爱幼,是名副其实的“最美少年”。
....D.我几次拐弯抹角地向妈妈提出想买一辆变速自行车的要求,妈妈都以旧的自行车还....能用为由,毫不留情地拒绝了我。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D )(2分)A.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B.依法治国的核心要义就在于通过法律规范公权力边界,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实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要问责,违法要追究”。
C.从主人公老头子身上,我们可以感知,中国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D.我东路军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
4.(2014,济南)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作答。
(4分)冰雪融化,浅草萌发,昭示了早春的来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高云淡,黄叶满地,点染出秋天的色彩;雾凇沆砀,寒梅怒放,凝成了严冬的风骨。
从大自然的一幅幅画卷中,让我们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A.仿照文段中画横线部分,在下面画横线处仿写一个句子,形成排比。
(2分)冰雪融化,浅草萌发,昭示了早春的来临;骄阳似火,绿树成荫,书写着盛夏的热烈;天高云淡,黄叶满地,点染出秋天的色彩……每个分句,内容上写的是每个季节的特色,那么,仿写当然要抓住夏天的一些重要特色来写。
最后要注意仿写的句子与前后要构成排比句。
B.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2分)删掉“从”“中”。
(画波浪线的句子属于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删掉“从”和“中”) 5.(2014,岳阳)把下列句子填入语段的横线上,组成前后衔接的一段话,最恰当的排列顺序是( B )(2分)①它不但剥夺你对前途的希望,割断你和别人之间的友谊,②它使你以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气,③实际上它所给你的是无聊、是倦怠、是消沉。
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________而且使你心胸狭窄,对人生越来越怀疑。
A.③①②B.②③①C.③②①D.②①③6.根据提示默写。
(4分)(1)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2)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3)《长歌行》中比喻光阴一去不复返的诗句是: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7.(原创题)综合性学习。
(6分)当今世界,战争并未远去,和平仍需精心呵护。
请阅读下列材料,然后答题。
中国维和警察:为世界和平出征(一)军报快讯2014年12月22日上午,中国首支维和步兵营赴南苏丹维和出征誓师大会在济南军区某摩步旅举行。
据悉,该营出国后部署在南苏丹首都朱巴地区。
主要承担维和任务区保护平民、联合国和人道主义工作人员,以及巡逻警戒、防卫护卫等任务。
步兵营中还出现13名女兵的身影。
(二)中国维和部队被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誉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使者,中国的骄傲”。
他们为世界和平出征,用职业表现承担大国责任;他们在复杂恶劣的环境里,冒着战场的硝烟,顶着各种流行病的威胁,用青春诠释着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用热血浇灌着美丽的和平之花。
(三)1992年4月中国第一支“蓝盔”部队——军事工程大队赴柬埔寨执行任务,截至2014年年底,中国“蓝盔”部队已参加了联合国近20项维和行动,共派出维和士兵近万名,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官兵最多的国家之一。
在长达二十多年的维和过程中,11名军(警)官和5名士兵在执行维和任务中牺牲。
(1)给材料(一)拟写一个标题。
(2分)示例:中国首次向海外派遣维和步兵营。
或:中国举行首支维和步兵营出征誓师大会。
(2)综合三则材料,请从一个角度写出探究结论。
(2分)示例:中国维和英雄用职业军人的杰出表现承担大国责任,用汗水和生命践行了联合国维和使命,履行了中国政府对于维护世界和平的庄严承诺,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3)看了三则材料后,许多网友纷纷留言赞颂中国维和军警,请你也以网友小白兔的身份留言,要求留言传递正能量。
(2分)网友小苹果:中国“蓝盔”部队不仅是和平的守护人,更是友谊和文明的传播者。
网友熊出没:中国维和军警有一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令人敬佩。
网友小白兔:中国维和官兵展示出中国军队“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的良好形象,我们应该珍惜和平,向他们学习。
二、阅读理解(45分)(一)残缺的馒头(20分)血色黄昏,硝烟滚滚。
日军56师长驱直入,已彻底切断滇缅国际通道,进占怒江西岸,在惠通桥沿岸同我军交火,中日双方几十万部队摆开了决战架势。
怒江不保,昆明危在旦夕,整个大后方即将燃起战火。
距惠通桥不到50公里的泥泞公路上,开来5辆重型卡车。
第一辆车上,坐着一个身着少校军服的大胡子。
两小时前,他接到集团军总部的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将子弹及食品送上惠通桥南高地。
这里,我军雄风师已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一个师打到不足一个团的兵力了,全体官兵已4天没有进食,士兵们连枪都端不稳了,而他们接到的命令是必须再坚守24小时,不惜一兵一卒!若惠通桥不保,怒江防线必毁于一旦,后果不堪设想。
卡车在公路上疯狂地弹跳着向前冲去。
大胡子少校手提一挺轻机枪,两眼血红,作为带队首长,他明白迟到一个小时的后果是什么。
不该发生的事发生了——第一辆卡车冲进炮弹坑里,熄了火。
随后的4辆卡车也被迫停了下来。
前面的路面布满了炮弹坑。
押车官兵全部下车,奔跑着搬石头填平炮弹坑,推车,累得气喘吁吁。
就在这时,四野里聚来不少饿得皮包骨头的饥民,他们怯生生地围着卡车转,不知是谁喊了一声:“车上有白馍!”顿时,饥民们像打了强心针般振奋起来,呼啦啦冲上车去,抢吃馒头!大胡子少校手提轻机枪冲到被抢的车前,嘴角抽搐着,双眼滴血,一咬牙将机枪端起来对准饥民,一片哗啦的枪栓声响过,全体押车官兵持枪围住了饥民。
这时,大胡子少校的双眼直直地盯着车尾,痛苦地闭上了双眼。
在车尾,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饿得双眼深陷,浑身瘦骨骇人地撑着肉皮,一双脏兮兮的手抓住一个馒头,嘴里还咬着一个馒头,在嘴边啃着的馒头遮住了半张瘦脸,双眼惊骇而哀怜地望着大胡子少校。
大胡子少校浑身颤栗着,两幅画面在眼前交替晃过:一边,是饿着肚子同鬼子拼命的我军弟兄;一边,是手无寸铁饿得只剩一口气的小女孩!他丢下机枪,面对饥民跪了下去,一拳砸在头上:“乡亲们啊,前边死守怒江的弟兄们已经4天没有进食了,他们空着肚子在和鬼子拼刺刀啊!你们……”四野霎时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如石雕一般站着不动了。
小女孩怯生生地挪到大胡子少校面前,将手里的馒头递到大胡子少校手上,然后取下嘴里的馒头也递上去:“叔叔,我不知道这些馍馍是送到那里去的,这个馍馍我咬了一口,请他们别嫌弃,请他们吃饱了多杀鬼子……”大胡子少校一下抱起小女孩,一个劲地点头。
他将脸贴着小女孩的脸:“你叫什么名字?”小女孩有气无力地答:“我叫尤小翠。
”大胡子少校颤声说:“好妹妹,等我们打败了鬼子,我一定要让你吃上白馍,一定让你吃得饱饱的,好吗?”小女孩吃力地点点头,脸上露出稚气的笑。
所有饥民都将抓在手里的馒头默默地送回车上,用最后一点力气抱起一块块填弹坑的石头。
车队终于怒吼着向怒江方向冲去……一周后,大胡子少校一手提着一袋馒头,一手握着一个馒头,一个发黄的有一个缺口的白馍。
他要找一个叫尤小翠的女孩。
一位老大娘将他引到了一座新坟前,老大娘说:“她家7口人,她是最后一个死去的,都是饿死的!”大胡子少校和耿师长咚地跪在新坟前。
凄厉的枪声伴了一声嚎叫:“小翠妹,所有的中国军人会为你报仇!——小日本,中国人是不会死绝的!”34年后,一位国军将军临死前拿出一个有缺口且发黄的干馒头,说:“把这馒头的故事……讲给……小青年们……听。
”8.将情节补充完整。
(4分)(1)少校临危受命,押送补给车到惠通桥南高地。
(2)车陷途中,饥民抢吃馒头,少校下跪诉说缘由。
(3)小女孩和众饥民还粮补路,车队继续前行。
(4)尤小翠饿死,少校和师长跪拜坟前。
9.品味语言,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妙处。
(4分)(1)小女孩怯生生地挪.到大胡子少校面前,将手里的馒头递到大胡子少校手上。
“挪”字既表现了小女孩因挨饿走路时有气无力的样子,又突出了她的害怕心理。
(2)大胡子少校和耿师长咚地跪.在新坟前。
“跪”字有力地表现了大胡子少校和耿师长对小女孩被饿死的悲愤、沉痛的心情和对她的深明大义的敬佩之情。
10.说说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并说说其作用。
(4分)(1)血色黄昏,硝烟滚滚。
文章开头惊心动魄的环境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渲染了战争的残酷,如此开篇,扣人心弦。
(2)在车尾,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饿得双眼深陷,浑身瘦骨骇人地撑着肉皮,一双脏兮兮的手抓住一个馒头,嘴里还咬着一个馒头,在嘴边啃着的馒头遮住了半张瘦脸,双眼惊恐而哀怜地望着大胡子少校。
肖像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表明小女孩十分饥饿、极其衰弱、贫困无助的现状。
11.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2分)对于饥民来说,这个比喻句,形象地描绘出他们在了解内情后,无比震惊意外而又默默无语、无所适从的情状。
12.文章结尾将军临死时说:“把这馒头的故事……讲给……小青年们……听。
”请结合将军话中深意,谈谈你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