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防火_规范新旧对比
新版防火规范讲解

新版防火规范讲解汇报人:2023-12-24•新版防火规范概述•新版防火规范主要内容•新版防火规范与旧版对比目录•新版防火规范实施影响•新版防火规范实施建议01新版防火规范概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规模和人口密度不断增加,火灾风险也随之提高。
社会经济发展旧版规范不足国际经验借鉴原有防火规范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难以满足当前消防安全的需求。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做法,提高防火规范的水平和实用性。
030201规范背景规范目的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更加严格的防火规范,降低火灾风险,减少火灾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促进消防科技进步推动消防科技的发展和应用,提高消防工作的科技含量和效率。
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完善消防安全制度,提高消防安全意识。
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防火设计、施工及验收。
建筑领域适用于各类公共场所的防火设计、施工及验收,如商场、酒店、医院等。
公共场所适用于各类工业企业的防火设计、施工及验收,如石油化工、电力、冶金等。
工业领域规范适用范围02新版防火规范主要内容防火分区与安全出口规定建筑物内应设置合理的防火分区和安全出口,确保火灾发生时人员能够安全疏散。
防火门与防火墙要求建筑物内部应安装防火门和防火墙,以阻止火势蔓延。
建筑耐火等级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使用性质和火灾危险性,确定不同的建筑耐火等级,如一、二、三级耐火等级。
建筑防火设计根据场所的危险等级和火灾种类,合理配置不同类型的灭火器。
灭火器配置建筑物内部应设置消火栓系统,包括消防水箱、消防泵和消火栓等设备。
消火栓系统对于高火灾危险性的场所,应配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实现早期灭火。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03消防安全宣传与培训开展消防安全宣传和培训,提高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01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建筑物产权方、使用方和管理方的消防安全责任,建立消防安全责任制。
02消防安全检查定期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包括消防设施、器材的维护保养和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示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示最新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示今天,《<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示》(2018版)发布更正说明,共计8处修改,下面将18J811-1版图示更正内容进行对比如下,供大家研究交流。
更正内容如下:1、3-33页:修改平面图中尺寸标注线的位置。
更正前:更正后:修改原因:原图示标注线位置有误。
2、3-35页:修改3.6.10图示的注释。
更正前:更正后:修改原因:原图示中的注释与规范正文的原则不一致,规范并没有要求隔墙具有抗爆功能。
3、5-64页:修改5.5.17图示2中a的标注位置;增加注释(3)。
更正前:更正后:修改原因:原图示a的标注位置有误;增加注释(3)对高层建筑做了进一步说明完善。
4、5-66页:增加注释4。
更正前:更正后:修改原因:增加注释4,明确楼梯方式应根据实际工程情况肯定,解决了前述图示的误解和争议。
5、5-67页:修改5.5.17图示7续中室内任一点至最近疏散门或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的标注及该图示的注释。
更正前:更正后:修改原因:更改后的图示数据和标准正文表5.5.17的数据进行匹配。
6、5-78页:修改防烟楼梯灾遁迹层同层错位平面示企图的注释。
更正前:更正后:修改原因:调解了“防烟楼梯在遁迹层(间)的做法平面示企图”的注释,解决了原注释的毛病和冲突。
7、5-79页:修改5.5.24图示1中避难间的入口处应设置明显的指示标志索引线的位置。
更正前:更正后:修改原因:修正了原图示的小BUG,非原则问题。
8、5-88页:删除共用前室平面示企图中前室宽度的标注。
更正前:。
倪照鹏新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火灾事故教训
技术进步
随着消防科技的发展,新型的消防设 备和材料不断涌现,为提高建筑防火 性能提供了有力支持。
近年来,国内外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火 灾事故,暴露出建筑防火设计方面存 在诸多问题,亟需完善相关规范。
规范目的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通过提高建筑设计防火标准,降低火灾风险,减少火灾事故造成 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安全疏散
新规范对安全疏散距离、宽度和出口数量等进行 了更为严格的规定,以确保人员能够快速、安全 地撤离。
消防设施与器材
新规范对消防设施和器材的配置和使用进行了更 为明确的规定,以提高灭火效率和减少火灾损失 。
修改原因与影响分析
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建筑安全和消防安全的要求 越来越高,需要更加严格和细致的规范来保障人民生命财 产安全。
分隔设施
建筑的内部和外部应设置有效的分隔设施,如防火墙、防火门、防火窗等,以 阻隔火势的蔓延。
安全疏散与避难设计
安全疏散
建筑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应满足规范要求,保证人员在火灾时能够快速、安 全地疏散。
避难设计
对于一些高层建筑或大空间建筑,应设置避难层或避难间,为人员提供暂时的安 全避难场所。
建筑构造与消防设施
VS
详细描述
工业园区内工厂众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 材料和设备易燃易爆,火灾风险较高。新 版防火规范对工业园区的生产车间、仓库 、危险品存放场所等进行了严格的防火规 定,提高了工业园区的火灾防范能力,减 少了火灾事故的发生。
案例四:公共设施设计
总结词
新版防火规范在公共设施设计中注重提高建 筑的火灾防控能力和应急疏散能力,保障公 众的安全。
倪照鹏新版建筑 设计防火规范
建筑装修内部设计防火规范新旧对比

的房间,当设有自动灭火系统,并采用耐火等级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甲级防火门、窗与其他部位分隔时,顶棚、
墙面、地面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可在本规范表5.2.1的规定的基础上降低一级。 5.2.3 除本规范第4章规定的场所和本规范5.2.1中序号为10-12规定的部位外,以及大于400m²的观众厅和100m以上的 高层民用建筑外,当设有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和自动灭火系统时,除顶棚外,其内部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可在本规范 表5.2.1的规定的基础上降低一级。
地面为架空地板时,万一失火,沿架空地板蔓延较快,受到的损失也大。而在现代化的工业厂房中,大量存在架空地板的形式,因此明确
对架空地板的规定。
新增:对附在工业建筑内的办公、研发、餐厅等辅助用用房装修材料燃烧性等级的规定。 主要是考虑到一是办公、研发等辅助用房的装修失火不要波及厂房仓库,二是保障室内人员的生命安全,三是考虑《规范》的可执行性, 所以要求厂房、仓库附设的办公、研发等辅助用房,其内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可按民用建筑的规 定执行。
5
主要修订内容概述
增加了对高层民用建筑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的规定。 除特殊部位以及大于400㎡的观众厅、会议厅和100m以上的高层民用建筑外,当设自喷和报警时, 除顶棚外,可在规定的基础上降低一级(原规范表述为大于800座位)。
地下民用建筑
对地下民用建筑物及场所进行重新分类整合。 删除原地下商场、地下展览厅的售货柜台、固定货架、展览台等,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 厂房仓库 增加设置自动消防实施的放宽条件。除规定的部位,设自喷和报警时,装修材料燃烧性能可降一 级。 装修材料划分举例(以下表为准)
17
修订内容举例
工业建筑篇
参照2017版规范,1995版规范民用建筑章节变动内容如下: 新增:仓库内部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的规定
新旧消防规范对比

新旧消防规范对比篇一:火灾报警新旧规范比较2014年5月1号,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开始实施,对比原来旧规有些内容改变不小,现总结几个改动较大的地方如下:一、地址容量减少。
现任一台火灾报警控制器所连接的设备总数和地址总数均不应超过3200点;每一总线回路连接设备总数,即地址总数不应超过200点。
任一台消防联动控制器地址总数不应超过1600点(正好一半),每一联动总线回路连接设备总数不宜超过100点(也正好一半)。
如果是选用联动型火灾控制器来控制消防联动的话,则这台联动型火灾控制器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所控制的模块总数不超过1600点,2、所连接的设备+模块总数不超过3200点;当然,每一总线回路需预留10%的余量,这是为了保证系统稳定性和灵活应对建筑相应的修改。
值得提醒的是:新《火规》实施后,不再允许采用一个编址中继器接多个非编址探测器,即多个探测器占用一个回路地址,现必须一个回路地址点对应一个独立的设备。
二、增加总线短路隔离器的设置要求。
系统总线上应设置总线短路隔离器,每只隔离器保护的总数不应超过32点。
总线穿越防火分区时,应在穿越处设置总线短路隔离器。
下面是老杨画的系统图,保证了每只短路隔离器保护的设备数量都小于32点。
三、车库由感温探测器改为感烟探测器。
估计是早年中国贫困,汽车真乃高大上产品,那个年代再冒农烟的车都是宝贝,旧规是迫于国情和社会现实而规定车库选用感温探测器。
可是现代不一样了,汽车不再是那么的珍稀,冒浓烟就差不多要报废了,因此新《火规》要求车库选用感烟探测器。
反正不管怎么样,这是好事!因为感烟探测器保护面积比感温探测器保护面积大,所以制图时探测器布置点数减少了,连线变少了,工作量也会有所减少。
四、增加住宅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据公安部消防局的数据统计,住宅火灾起数占总火灾起数的40%左右,但死亡人数却占总死亡人数的近70%。
可以看出住宅火灾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火灾死亡人数多的最大元凶祸首,住宅建筑的火灾提前预警设施理应要被重视起来。
新旧消防设计规范比较

新旧消防设计规范比较旧规范:) GB50016-2006(2006.12.1起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修订版(GB50045-95)200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新规范:) 起执行 GB 50016-2014(2015.5.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4.10.1起执行) GB50974-2014(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 2014.5.1起执行) GB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0建筑防排烟系统技术规范.3L/S*0.6)m(室内水量室内消火栓水量(l/s)及屋顶消防水箱一、1、厂房3水箱 m 1)消火栓旧建新水)自动灭火2 旧建:新建:消防水箱说明:3)旧建:新水:库房2 、1)消火栓旧建新水)自动灭火2 旧建:新建:室外消火栓水量二、旧建:新水:延续时间旧建:新水:相同消防水池三、由室内外水量之和(消火栓和喷淋)与火灾延续时间之积Q=(室内消火栓l/s+室外消火栓l/s)*3.6*延续时间1+室内自喷l/s*3.6*延续时间2四、消防水泵旧建:新消:充实水柱:旧建:新消:例一:新旧规范水量及压力对比表(以建筑物类别:丙类,建筑高度3为15000m3.5m,仓库危险等级Ⅱ级,储物高度小于8m,建筑体积例)名称总防水量消3高位水箱容积)室外消防水室内消火栓水量((mL/S)自动喷水量3)(m (L/S)MPa量(L/S)/栓口压力()新规旧规旧规新规旧规旧规新规新规旧规新规486378 6 12无无厂房25 25 10/0.22 20/0.35378640,持续20/0.35库房无252510/0.2270212+24 1.5h:新旧规范水量及压力对比表(以建筑物类别:丙类,建筑高度例二3储物高度小于5m为例),仓库危险等级Ⅱ级,8m,建筑体积32000m,2即4000m名称消防总水量)高位水箱容自动喷水量(L/S室外消防水室内消火栓水量(L/S)/33)(m 积(栓口压力(L/S量()MPa)m)新规旧规新规新规新规旧规旧规旧规新规旧规432 30 30 厂房540 10/0.22 20/0.35 无无12 6936486无615+235库房35持续25/0.3510/0.2240,2h4水泵扬程:二层厂房:5m+5m层高,如下+5+1.1+17+3=31.1m;室外5旧规:。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新版国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以下简称《规范》)被批准发布,自年5月1日起实施。
这是我国第一部统一的建筑防火设计通用规范。
记者从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了解到,根据该规范编制的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示》(13j-1)(以下简称《图示》)日前已经面市。
新旧规范差异大据介绍,新版《规范》分拆了《建筑设计防雷规范》gb-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雷规范》gb -95(年版),调整了两项标准间不协同的建议,将住宅建筑的高、多层分类统一按照建筑高度分割。
首先,新版《规范》增加了灭火救援设施和木结构建筑两章,完善了有关灭火救援的要求,系统规定了木结构建筑的防火要求,补充了建筑保温系统的防火要求。
其次,将消防设施的设置单一制成章并健全了有关内容;中止了消防排灌系统、室内外消火栓系统和防烟排烟系统设计的建议,这些系统的设计建议分别由适当的国家标准作出规定;适度提升了高层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米的高层民用建筑的防雷技术建议。
再次,补充了有顶商业步行街两侧的建筑利用该步行街进行安全疏散时的防火要求;调整、补充了建材、家具、灯饰商店营业厅和展览厅的设计疏散人员密度;补充了地下仓库、物流建筑、大型可燃气体储罐(区)、液氨储罐、液化天然气储罐的防火要求,调整了液氧储罐等的防火间距。
此外,新规还健全了避免建筑火灾横向或水平扩散的有关建议。
《图示》率先面世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郭景了解,针对《规范》的这些关键变化,标准院非政府基本建设了《〈建筑设计防雷规范〉图示》(13j-1),将规范的主要条文通过图示、表格等形式则表示出,力求通俗易懂、精确地充分反映规范的原意,以便于使用者更好地认知和继续执行。
《图示》不仅可以使全国建设单位、规划和建筑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相关人员及消防监督人员配合规范使用,还可以作为建筑设计相关专业的教师和学生教学参考。
《图示》上市后,将替换、合并原有的旧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示》(05sj)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示》(06sj)。
《建筑防火通用规范》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比解析研究

《建筑防火通用规范》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比解析研究【摘要】:住建部近期颁布的《建筑防火通用规范》,为一项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与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有较大差异,本文通过综合分析研究对比在建筑专业方面的差异,从颁布背景、基本原则、主要特点、部分重点条文对比、执行方式等相关方面对新时代条件下规范编制及执行提出新的思考。
【关键词】:防火规范;建筑专业;对比分析;建筑防火;1、《建筑防火通用规范》颁布的背景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国务院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该文件要求对新时代下标准化工作进行深化改革,本次改革需紧紧围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更大主导作用,并发挥政府服务审批监督作用。
本规范制定着力和国际先进的标准对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基本原则与主要特点(1)基本原则原则一,坚持简政放权、优化营商环境。
从国家、地方、行业标准多层级体系进行构建,逐步形成国家级制定基本标准,地方与行业制定推荐性标准。
原则二,对标国际,结合国情。
本标准借鉴发达国家标准化管理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发展实际,建立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体系。
(2)主要特点特点一,是将原32本现行防火规范及其中的781条强制性条文,进行整合简化为241条强制性规范,极大的精简了防火相关规范的强制性要求。
特点二,着重对目标要求、功能要求、性能要求等进行要求,与之配合的推荐性国家标准的修订,在相关的技术措施和参数上进行补充鼓励创新方式解决防火问题。
3、《建筑防火通用规范》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比(1)总体区别一、适用范围:包括各类地上和地下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等各类房屋建筑,新增轨道交通、公路隧道、人民防空工程、加油加气加氢站、管廊管沟及构筑物等的防火要求;不含储罐区、堆场、核电、军事、矿山工程等的防火要求;二、通用规范规定火灾预防、控制、人员疏散避难、救援设施等,新增消防通信指挥系统、施工现场和使用的要求,未规定消防安全管理的要求;后续推荐性标准作为补充:建筑分类、耐火等级、火灾危险性、耐火性能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新旧对比(本次新旧规范对比说明仅基于于TEN项目,未涉及到部分未做说明)建筑篇世源科技工程有限公司简介按照陕西省消防总队指示,TEN项目各个单体、总平面、综合管沟等各个单项的消防报审和后期消防验收在建筑专业中均按照新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201*。
新版规范为《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201*,为征求意见稿,编写日期:2010年7月5日,此本规范预计于规范正式发布时间为1-2个月,本规范将替代《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即:我们通常说的《建规》和《高规》合二为一。
陕西省消防总队建议替换规范的情况背景:封装厂房的办公区为高度>24m,且存在民用建筑类型,应属于《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的范畴(SYC正是如此设计);核心区高度>24m,且为生产类型,应属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的范畴(SYC正是如此设计)。
最终陕西省消防总队说法:TEN-PJT消防审查及验收均按最新消防规范执行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201*。
由于更替规范,将会引起一些其他问题的产生,本次说明将阐述在TEN项目中新旧规范之间的新问题。
注:以下说明中将用简写形式,其中《建规》为《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高规》为《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新建规》为新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201*。
1、总则中规范适用范围1.1、《新建规》:所有生产类厂房和存储类仓库;民用建筑等等。
1.2、《建规》:所有生产类厂房和存储类仓库;9层及9层以下的居住建筑(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居住建筑);建筑高度小于等于24m的公共建筑;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地下、半地下建筑(包括建筑附属的地下室、半地下室)等等。
《高规》:新建、扩建和改建的高层建筑及其裙房;十层及十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筑高度超过24m 的公共建筑等等。
TEN项目中需要调整相关设计说明2、总则其他说明2.1、《新建规》:1.0.4、当同一建筑物内设置有多种使用功能场所时,不同使用功能场所之间应进行防火分隔,其他防火设计应根据本规范的相关规定确定。
2.2、《建规》、《高规》中均无此要求。
TEN项目中均符合要求3、术语3.1、《新建规》:2.0.18 封闭楼梯间:在楼梯间入口处设有防火分隔设施,以防止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
2.0.19 防烟楼梯间:在楼梯间入口处设有防烟前室,或设有专供排烟用的阳台、凹廊等,且通向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为乙级防火门的楼梯间。
2.0.20 避难走道:走道两侧采用实体防火墙分隔,并设置有防烟设施等,用于人员安全通行的走道。
3.2、《建规》中2.0.18 封闭楼梯间:用建筑构配件分隔,能防止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2.0.19 防烟楼梯间:在楼梯间入口处设有防烟前室,或设有专供排烟用的阳台、凹廊等,且通向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为乙级防火门的楼梯间。
TEN项目中均符合要求,《新建规》的避难走道为民用建筑新增加的,本次封装厂房性能化设计的避难走道为生产区,故此性能化设计还是有必要的。
4、厂房和仓库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4.1、《新建规》:表3.2.1注2:各类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可按本规范附录C确定。
4.2、《建规》无此要求。
TEN项目中均符合要求。
根据此条关于具有耐火极限要求的构件,后期选用附录C中的做法将有依据可循。
5、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构件可采用无防火保护的金属结构5.1、《新建规》:3.2.4下列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构件可采用无防火保护的金属结构,其中能受到甲、乙、丙类液体或可燃气体火焰影响的部位,应采取外包敷不燃材料或其他防火隔热保护措施:1、设置有自动灭火系统的单层丙类厂房的梁、柱、屋顶承重构件;2、设置有自动灭火系统的多层丙类厂房的屋顶承重构件;3、丁、戊类厂房(仓库)的梁、柱、屋顶承重构件。
5.2、《建规》:3.2.4 下列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梁、柱可采用无防火保护的金属结构,其中能受到甲、乙、丙类液体或可燃气体火焰影响的部位,应采取外包敷不燃材料或其它防火隔热保护措施:1 设置自动灭火系统的单层丙类厂房;2 丁、戊类厂房(仓库)。
TEN项目中均符合要求。
根据此条关于具有耐火极限要求的构件,后期选用附录C中的做法将有依据可循。
6、厂房内含有丙类液体储罐6.1、《新建规》:3.3.7、厂房中的丙类液体中间储罐应设置在单独房间内,其容量不应大于5m3。
设置该中间储罐的房间,其围护构件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相应要求,房间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6.2、《建规》:3.3.11 厂房中的丙类液体中间储罐应设置在单独房间内,其容积不应大于1m3。
设置该中间储罐的房间,其围护构件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相应要求,房间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TEN项目中均符合要求。
本次新规范对储量有所放宽7、丙、丁、戊类厂房与非厂房、仓库类建筑的耐火等级均为一、二级时防火间距要求7.1、《新建规》:3.4.5 当丙、丁、戊类厂房与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均为一、二级时,其防火间距可按下列规定执行:1、当较高一面外墙为不开设门窗洞口的防火墙,或比相邻较低一座建筑屋面高15m及以下范围内的外墙为不开设门窗洞口的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可不限;7.2、《建规》:3.4.5 当丙、丁、戊类厂房与公共建筑的耐火等级均为一、二级时,其防火间距可按下列规定执行:1 当较高一面外墙为不开设门窗洞口的防火墙,或比相邻较低一座建筑屋面高15m 及以下范围内的外墙为不开设门窗洞口的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可不限;TEN项目中均符合要求。
本次新规范对贴临工业建筑的公共建筑调整为民用建筑8、厂房的防爆8.1、《新建规》:3.6.2:有爆炸危险的厂房或厂房中有爆炸危险的部位应设置泄压设施。
8.2、《建规》:3.6.2 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应设置泄压设施。
1#封装厂房内一层和二层的集尘室为有爆炸危险的部位,需要做泄压措施。
9、有爆炸危险区域要求9.1、《新建规》:3.6.10、有爆炸危险区域内的楼梯间、室外楼梯或与相邻区域连通处,应设置门斗等防护措施。
门斗的隔墙应为耐火极限不应低于 2.00h的实体墙,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并应错位设置。
9.2、《建规》中无此要求。
TEN项目中23#废弃物仓库不符合此要求,集尘室向外空间开门应设置门斗;1#封装厂房内一层和二层的集尘室为有爆炸危险的部位,通向其他部位空间的门洞应设置门斗。
10、仓库内有爆炸危险要求10.1、《新建规》:3.6.14、有爆炸危险的仓库或仓库中有爆炸危险的部位,宜按本节规定采取防爆措施、设置泄压设施。
10.2、《建规》3.6.13 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仓库,宜按本节规定采取防爆措施、设置泄压设施。
TEN项目中均符合要求。
11、民用建筑耐火等级11.1、《新建规》:5.1.3、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应根据建筑的火灾危险性和重要性等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地下、半地下建筑(室),一类高层建筑及其裙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一级.11.2、《高规》3.0.4 一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二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裙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高层建筑地下室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建规》5.1.8、地下、半地下建筑(室)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重要公共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TEN项目中均符合要求。
封装厂房三个区域均为一级耐火等级,动力站和WWT管理栋地下室均为一级耐火等级,其余均为二级耐火等级。
12、民用建筑建筑构件耐火等级12.1、《新建规》表5.1.2 楼梯间、前室的墙电梯井的墙,一级耐火等级的建筑为2.0h不燃烧体材料,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为2.0h 不燃烧体材料12.2、《高规》表3.0.2无前室隔墙的要求;《建规》表5.1.1无前室隔墙的要求。
TEN项目中均符合要求。
13、民用建筑门厅吊顶要求13.1、《新建规》5.1.7二、三级耐火等级建筑中的门厅、走道的吊顶应采用不燃烧体。
13.2、《建规》5.1.6 三级耐火等级的下列建筑或部位的吊顶,应采用不燃烧体或耐火极限不低于0.25h 的难燃烧体;《高规》无要求。
TEN项目动力站、材料仓库、物流栋和WWT管理栋中均不符合要求。
14、民用建筑外墙保温和外墙装饰14.1、《新建规》5.1.9、民用建筑外保温和外墙装饰的防火设计应符合本规范附录D的要求,或经权威试验机构通过实体火灾试验确定。
14.2、《建规》无要求;《高规》无要求TEN项目中各个单体屋面保温层如采用挤塑聚苯板保温层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级,且屋顶与外墙交界处、屋顶开口部位四周的保温层,应采用宽度不小于500mm的A级保温材料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15、地下、半地下室防火分区要求15.1、《新建规》表5.3.1地下、半地下室建筑层数不宜超过3层,地下、半地下室内设备用房的防火分区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1000m215.2、《建规》无要求;《建规》无要求TEN项目中均符合要求。
16、建筑内设置中庭的防火要求16.1、《新建规》5.3.3、建筑物内设置中庭时,中庭与每层之间应进行防火分隔,防火分隔物的耐火极限不应小于3.00h。
必须设置的门或窗,应采用火灾时可自行关闭的甲级防火门或甲级防火窗。
16.2、《建规》5.1.10 建筑物内设置中庭时,其防火分区面积应按上下层相连通的面积叠加计算;当超过一个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房间与中庭相通的开口部位应设置能自行关闭的甲级防火门窗;2、与中庭相通的过厅、通道等处应设置甲级防火门或防火卷帘;防火门或防火卷帘应能在火灾时自动关闭或降落。
防火卷帘的设置应符合本规范第7.5.3 条的规定;3、中庭应按本规范第9 章的规定设置排烟设施;《高规》5.1.4 高层建筑内设有上下层相连通的走廊、敞开楼梯、自动扶梯、传送带等开口部位时,应按上下连通层作为一个防火分区,其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之和不应超过本规范第5.1.1条的规定。
当上下开口部位设有耐火极限大于3.00h 的防火卷帘或水幕等分隔设施时,其面积可不叠加计算。
TEN项目中均符合要求。
17、民用建筑平面布置17.1、《新建规》5.4.1 民用建筑的平面布置,应结合不同场所的实际用途及其火灾危险性、安全疏散要求等因素合理布置。
建筑中火灾危险性较大的场所应采取防火分隔措施与其他部位分隔。
17.2、《建规》无要求;《高规》无要求TEN项目中均符合要求。
18、高层建筑内观众厅、会议厅、多功能厅设置层数要求18.1、《新建规》5.4.6 高层建筑内的观众厅、会议厅、多功能厅等人员密集的场所,应设在首层或二、三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