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场工程建设项目初步设计
体育馆初步设计说明书

浙江省绍兴文理学院体育馆初步设计设计说明书第一章设计总说明第一节概述一、工程概况1、本项目位于绍兴文理学院中心区(河西校区)西南角、毗邻104 国道南复线的地块,地势平坦。
位于学校两条规划轴线的交汇处,形成校区新的景观节点,面向景观河方向完全敞开。
利用体育馆和二期建设游泳池之间的起伏地形,将两者有机地连为一体,使整个规划更加大气、完整。
同时将停车空间与人行广场自然分离,并将规划路的噪音和视线于拢有效隔离。
2、功能布置方面,体育馆建筑主要由二部分组成:主比赛馆、训练馆、乓乒球练习房等组成,设计上考虑各部分能够多功能使用灵活分隔与独立运转相结合。
体育馆建筑的建筑面积为16200.56平方米。
体育馆主比赛馆可供手球、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体操、举重、武术等室内竞技比赛之用,主要承担校际体育教学、比赛及训练兼用的场馆,相对于城市级、国家级的体育馆更加注重经济实用、而且还体现学校建筑所物有的文化内涵。
主比赛馆包括竞技场地、公共活动用房、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演职员、贵宾、记者用房、医疗及支持体育馆正常运转的设备用房。
观众席为4956座,其中固定座位4124座,活动座位828座,残疾人座位4座。
二、设计依据1、计划立项批文。
2、规划用地地形图及规划用地红线图。
3、国家及地方现行有关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规范与规定。
第二节设计规模及设计范一、设计等级仁建筑等级根据《体育建筑设计规范》规定,绍兴文理学院体育馆工程为中型体育馆建筑,等级为乙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2、防火等级根据GBJ16-872001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现将本建筑耐火等级定为二级。
3、抗震等级根据国家抗震裂度划分区域表及《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确定该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二、设计规模1、体育馆用地面积:20100平方米。
2、体育馆的设计规模及项目组成:总建筑面积:16200.56平方米,主要包括如下子项:其中:主比赛馆建筑面积:12899. 26平方米篮球训练馆建筑面积:3301.3平方米(包括半地室面积)机动车停车位:小车74辆其中:半地下车库32辆地上42辆大巴10辆自行车停车位:470辆三、设计范根据绍兴文理学院与本院签订的设计合同,由本院承担绍兴文理学院体育馆建筑及周边广场工程的总图、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及通风空调专业的工程设计工作。
体育馆工程设计方案

体育馆工程设计方案一、项目概述体育馆是体育比赛和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也是一个城市的重要标志性建筑。
新建体育馆的设计应该追求其功能的完善和建筑的艺术性,既能满足体育赛事和演出活动的需要,又能充分体现城市形象和文化底蕴。
本设计方案将以此为出发点,对体育馆的功能分区、建筑结构、设备设施和室内外环境等进行详细设计。
二、项目规划本体育馆计划位于市中心区域,占地面积约为10万平方米。
为了充分发挥其综合利用价值,拟规划设施包括主体育场馆(篮球场、羽毛球场、排球场、田径场等)、综合训练馆、健身房和室外运动场地。
同时,还将设立观众席、餐饮休闲区、办公区、停车场等辅助设施,以满足各种活动的需要。
三、功能分区设计1. 主体育场馆:主要包括篮球场、羽毛球场、排球场和田径场等,各个项目之间将采取可调变空气墙隔断,以适应不同赛事的需求。
同时,为了提高观众的观赛体验,还将采用可移动座椅设计,以满足不同比赛和演出的需要。
2. 综合训练馆:设施方面包括健身房、游泳池、乒乓球馆等,为了满足不同人群的运动需求,还将设立健身教室、瑜伽室、舞蹈室等。
3. 辅助设施:包括观众席、餐饮休闲区、办公区、停车场等,以满足各种活动的需要。
四、建筑结构设计1. 建筑形式:本体育馆将采用现代简约风格设计,建筑外墙将采用大面积玻璃幕墙,以提高室内外交流的效果。
同时,建筑整体采用钢结构框架设计,以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和整体稳定性。
2. 室内空间:本体育馆室内空间均采用大跨度自由悬挑结构,以减少柱子与墙壁对运动区域的影响,从而提高了观众的观赛体验。
为了进一步提高视觉冲击力,室内采用天花板和地板采用设计,营造出现代、简约的运动场馆氛围。
五、设备设施设计1. 照明系统:本体育馆照明系统将采用LED灯源,以提高运动员的比赛和演出效果。
同时,还将根据比赛需求设置不同的光照强度,以适应不同性质的比赛和演出。
2. 通风系统:本体育馆通风系统将采用新风系统和排风系统相结合的设计,以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和舒适。
新建体育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新建体育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 项目背景该体育场工程是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旨在满足城市日益增长的体育赛事和娱乐活动的需求。
该项目位于市中心,占地面积约100亩,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
2. 项目目标该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旨在确保施工进度合理、质量可控、安全可靠。
具体目标包括:- 合理调配施工资源,确保施工进度按计划进行;- 采用科学的施工方法,提高施工效率;- 保证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重视安全施工,确保工人和现场人员的安全。
3. 施工组织结构3.1 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是该工程的核心管理团队,负责统筹协调施工工作。
项目经理部的任务包括:- 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明确工期和里程碑节点;- 确保施工进度控制,及时协调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问题;- 监督施工质量,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 组织安全培训和事故预防措施。
3.2 施工队伍施工队伍由合格的建筑工人和技术人员组成,负责具体的施工工作。
施工队伍的主要职责包括:- 按照施工计划进行工序安排和施工操作;- 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符合要求;- 遵守工程施工安全规范,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3.3 供应商和合作单位为保证施工顺利进行,需要与一些供应商和合作单位建立合作关系。
主要包括:- 材料供应商:提供施工所需的各类材料;- 设备租赁公司:提供大型施工设备的租赁服务;- 监理单位: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
4. 施工方案与措施4.1 施工方案施工方案是根据工程设计和施工要求制定的具体施工方案。
主要包括:- 建筑物的施工方法和流程;- 分项工程的施工安排;- 施工机械和设备的使用计划;- 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4.2 安全措施安全是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需要采取以下安全措施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制定施工安全手册和安全操作规程,明确各项安全要求;- 安排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监督;- 为施工人员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 定期组织安全演练,提高施工人员的应急能力。
运动场工程初设方案

运动场工程初设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意识的增强,体育运动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在城市生活中,运动场成为了人们进行体育锻炼、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
因此,建设一个多功能、安全、舒适的运动场成为了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课题。
二、项目目标本运动场工程初设方案的目标在于建设一个符合城市需要、能够满足市民多种体育需求的综合性运动场。
该运动场将包括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和健身器材区域。
同时,考虑到环保和节能的要求,本方案还将着重考虑运动场的绿化和景观设计。
三、项目地点本项目预定选址在城市郊区,占地面积约为10万平方米。
地理位置适中,便于市民到达,并且无污染源及周边噪音干扰。
四、项目规划1. 足球场:建设一个标准的足球场,符合国际赛事标准。
2. 篮球场:设置一个标准的篮球场,同时考虑到普通市民的需求,还将增加一些临时挂篮,以适应更多人进行体育锻炼。
3. 网球场:规划一个标准尺寸的网球场,并且考虑到不同水平的运动员需求,还会增设一些教学场地。
4. 健身器材区:设置一个多功能的健身器材区,配备各种健身器材,如引体向上器、仰卧起坐器等。
五、景观设计1. 绿化:运动场周边将分布种植各种树木和花草,使得运动场环境更加舒适。
2. 休闲区:在运动场内部还将规划一些休闲区,供市民休息、观赏和交流。
六、设计理念1. 多功能性:本运动场将尽可能满足市民多种体育需求,包括足球、篮球、网球和健身锻炼等。
2. 安全性:运动场设施将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保障市民进行运动的安全和健康。
3. 环保节能:在设施选择和建设过程中,将尽量使用符合环保节能标准的材料和设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七、建设规模本运动场项目总建筑面积为5000平方米,包括各种运动场和休闲区。
八、预算估算根据目前的市场行情和建设要求,初步估算本项目的总投资约为1000万元人民币。
九、项目进度计划1. 前期准备:选址、规划、设计等阶段,预计用时6个月。
体育场建设项目施工设计方案

体育场建设项目施工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与需求分析1.1项目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全民健身理念的普及,体育运动在现代社会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育场作为举办大型体育比赛和活动的场地,对于提升城市形象、推动体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2需求分析本项目的主要需求有以下几个方面:(1)容量要求:体育场需要能够容纳大量观众,满足大型体育比赛和活动的需求,同时也要保证观众和运动员的安全。
(2)设施要求:体育场要有完备的设施,包括运动场地、看台、更衣室、卫生间、停车场等,以满足不同层次的体育活动需求。
(3)运动场地要求:运动场地的硬度、弹性和耐久性要满足各类运动项目的需要,并能够适应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比赛和训练。
(4)交通便捷:体育场的位置应选择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方便观众和运动员的到达,并减少交通拥堵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5)环境友好:体育场的建设与运营应注重环境保护,合理利用资源,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建设方案设计2.1建设位置选择在选择体育场建设位置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因素:(1)城市整体规划:体育场的位置应与城市整体规划相协调,不影响周边环境和交通流动,同时也要便于观众和运动员的到达。
(2)土地条件:选择土地条件良好、地势平坦的地方,便于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
(3)交通便捷性:体育场的建设位置应选择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方便观众和运动员的到达,并减少交通拥堵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2设施规划设计(1)场馆容量:根据需求分析确定体育场的容量,设计适当的看台和座位排布,以满足观众的舒适感和安全要求。
(2)运动场地:根据各类体育运动项目的要求,设置多个运动场地,并对场地硬度、弹性和耐久性进行合理设计,以满足不同项目的需求。
(3)附属设施:包括看台、更衣室、卫生间、停车场等附属设施的设计与布置,提供给观众和运动员使用。
2.3环境保护设计(1)建设过程中控制施工噪音、粉尘等污染物的排放,采取有效的环保工程措施。
体育场工程建设项目初步设计

体育运动中心案设计1设计总说明1.1 工程设计依据1.1.1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的批文、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书、案文件:1)规划局《建设用地规划条件附图》2)《建筑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试行)建设部颁;3)相关政策、法规、文件;4)承办单位提供的有关数据、资料。
1.1.2设计所执行的主要法规及标准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3)《建筑设计防火规》GB50016-2014;4)《建筑抗震设计规》GB50011-2010;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2011;6)《砌体结构设计规》GB50003-2011;7)《建筑给排水设计规》GB50015—201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JGJ16-2008;9)《塑胶跑道标准》GB/T14833-93;1.2 工程建设的规模和围1.2.1工程设计规模1)建设300米塑胶标准跑道,塑胶跑道6道,工程面积为13450平米2)4个PU篮球场地3)1个排球场地4)2个网球场5)1个门球场地6)6个乒乓球场地7)1个铅球投掷区,1个跳远沙坑和1个跳高区8)下沉式广场等9)停车场1.2.2设计围1)基地围的总图设计。
2)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专业设计。
1.3 设计指标1)项目总用地:54228.0平米,其中:运动场用地43708.0平米;护坡用地10520.0平米。
2)运动场总用地面积:43708.0平米;3)跑道及球类场地总建筑面积:22971.0平米;4) 建筑密度(按运动场面积计算):52.56%;5) 容积率(按运动场面积计算):0.53;6) 绿地率(按运动场面积计算):13.37%;1.4 设计指导思想和原则1.4.1体育运动场所是现代城市标志性的建筑,重要的基础设施。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参与体育健身的人越来越多,但体育场地和体育设施的普遍不足,却不能满足越来越多的体育健身的人。
体育场初部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设计要求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设计依据(1)项目选址意见书,任选字第130982201600003610号(2)现状地形图和用地红线图(3)任丘市发展改革局关于任丘市体育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任发改审字【2016】80号(4)任丘市国土资源局关于任丘市体育场项目用地预审意见,任国土资预【2016】41号(5)任丘市发展改革局关于任丘市体育场项目节能审查意见,任发改【2016】74号(6)设计任务书2、主要设计法规和主要设计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 31-2003《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2015《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2014《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4-89《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201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国家及地方现行规范、规定3、设计基础资料任丘市为河北省沧州市下辖县级市,位于河北省中部,西临白洋淀,是神医扁鹊故里,华北油田总部所在地。
市域面积1012平方公里,下辖7个街道、9个镇、6个乡、2个开发区(工业园区),413个行政村。
总人口867148人(2013年)。
任丘市地处东经115°56′—116°26′,北纬38°33′—38°57′,位于河北省中部,白洋淀东岸。
东与文安县、大城县相连,南与河间市毗邻,西与安新县、高阳县交界,北与雄县接壤。
北距北京市156公里,距天津市140公里,距石家庄市159公里,距沧州市114公里。
市境东西最大距离42.5公里,南北最大距离41公里。
总面积1012平方公里,其中白洋淀水域面积64.8平方公里。
任丘市属暖温带亚湿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大陆性气候显著,大陆度65.2,干燥度1.33,四季分明。
盐城体育场初步设计结构说明

盐城市体育中心——体育场初步设计说明/2010年2月结构专业1.工程概况及设计依据⏹工程概况盐城体育中心位于盐城市城南新区,北邻南纬路;西邻环道;南临纬十四路;东临解放南路。
主体育场及附属设施位于基地北部。
看台和附属用房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罩棚为钢结构组合双层网壳体系。
⏹盐城体育中心体育场建筑方案平面布置图、剖面图⏹《盐城市体育中心-体育场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初步勘察),盐城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09年12月⏹主要采用的国家规范、规程和标准:《建筑结构设计术语和符号标准》(GB/T50083-97)《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0223-200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138-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修订《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网壳结构技术规程》(JGJ61-2003/J258-2003)《钢筋混凝土用钢筋焊接网》(GB/T1499.3—2002)《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14—2003)《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2006年版)2.工程场地地质概况2.1拟建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盐城市城南新区开发建设指挥部拟在城南新区解放南路与南纬路交汇处西南角新建盐城体育中心体育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运动中心方案设计1设计总说明1.1 工程设计依据1.1.1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的批文、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书、方案文件:1)规划局《建设用地规划条件附图》2)《建筑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试行)建设部颁;3)国家相关政策、法规、文件;4)承办单位提供的有关数据、资料。
1.1.2设计所执行的主要法规及标准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6)《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7)《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1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9)《塑胶跑道国家标准》GB/T14833-93;1.2 工程建设的规模和范围1.2.1工程设计规模1)建设300米塑胶标准跑道,塑胶跑道6道,工程面积为13450平方米2)4个PU篮球场地3)1个排球场地4)2个网球场5)1个门球场地6)6个乒乓球场地7)1个铅球投掷区,1个跳远沙坑和1个跳高区8)下沉式广场等9)停车场1.2.2设计范围1)基地范围内的总图设计。
2)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专业设计。
1.3 设计指标1)项目总用地:54228.0平方米,其中:运动场用地43708.0平方米;护坡用地10520.0平方米。
2)运动场总用地面积:43708.0平方米;3)跑道及球类场地总建筑面积:22971.0平方米;4) 建筑密度(按运动场面积计算): 52.56%;5) 容积率(按运动场面积计算): 0.53;6) 绿地率(按运动场面积计算):13.37%;1.4 设计指导思想和原则1.4.1体育运动场所是现代城市标志性的建筑,重要的基础设施。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参与体育健身的人越来越多,但体育场地和体育设施的普遍不足,却不能满足越来越多的体育健身的人。
为满足人们生活的需求,在满足城市规划要求的前提下,修建体育文化休闲中心,不仅是全民健身的需要,同时也增强人民身体素质的需要,是适应人民活动的需要。
1.4.2规划设计原则1)方案设计应符合城市规划的原则;2)规划与设计应符合合理、使用、先进的原则;3)建筑形式与使用功能协调的原则;4)经济合理,降低造价的原则;5)崇尚自然、注重环保,营造最佳环境的原则。
2总平面图2.1设计说明书2.1.1 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本区位于吉林省东部长白山区,西北丘陵地带,地势中部较低,侧向侵蚀较重,形成台地前斜坡和以砂卵石为主的冲积河漫滩。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VI度。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国季节冻土标准冻深线图)》,本区标准冻土深度1.70cm。
2.1.2工程建设任务根据建设单位对设计提出的要求,本工程建设任务主要有:(1)运动中心地场区平整;(2)运动中心场地及环境建设。
2.2总平面布置项目总平面图的布置根据地形的现状情况,合理布局,充分利用现状,合理进行绿化,把各各运动场地利用道路合理分隔。
各运动场地之间联系方便、互不干扰。
适当预留建筑用地,保证运动中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工程的建设规划及建筑物及构筑物的使用功能、建筑防火、安全卫生、交通便利等相关规范的要求,结合场地情况以及周围环境情况,公共体育场的房屋建筑和集散场地、绿化用地的总体布局,要体现辉南县的文化特征,又要自然和谐。
2.3竖向设计1)场地标高场地入口处的标高,均高出附近的道路标高,场地内采用自然排水。
场地分两个台地设置。
一个为球类运动场地,另一个为300米跑道场地。
(1)球类场地标高按350.2~350.4控制。
球类运动场地道路及场地,南北坡度按0.5%设计,南北高差最大高度差为0.7米,东西坡度按0.3%设计,东西最大高差为0.45米。
(2)跑道中心标高按300.765控制。
300米跑道场地,在跑到周边设置环形排水沟,跑到坡度按照标准的田径运动场设计。
进入场地采用四部疏散楼和两个坡道。
300米跑到和进场道路最大高差为4.35米。
2)土方填筑根据项目方案设计,场地填土采用现状基础上填高,共分两个台地填筑。
○1运动场地范围内,原场地标高为297.08~296.98米左右,填筑后标高为300.765米左右。
平均填筑高度为3.5米左右。
由于填筑后的场地标高300.765米与周边原有道路和堤顶路面有较大的高差(相差6米左右),因此,在场地内设置地上高度为2米高浆砌石挡土墙,余下高度采用六棱体护坡,坡度按照1.5~2%控制,与现状场地相接。
○2球类场地范围内,原场地标高为296.76~297.1米左右,填筑后标高为304.1~305.5米左右。
平均填筑高度为8.5米左右。
填筑后的场地304.1~305.5标高均比周边原有道路和堤顶路面高出0.3米左右,因此,不用处理边坡等事宜,采用自然坡与其相连接。
3)填方量计算根据场地地势高差变化的情况, 场地的土方计算,采用方格网计算方法,方格间距按20 m计算。
场地平整范围按5.4228ha计算。
由于场地全部为填方区域,与原地面高差较大,为保证建筑物稳定,避免场地出现不均匀沉降,在填方区域,均采用砂砾料回填并达到一定的压实度。
根据土方工程量计算,场地填方最大高度为8.5米左右。
场地土方工程量及表层土工程量分别见下表。
土方平衡表表层土平衡表2.4交通组织场地设置出入口四处,位置分别在北侧两个入口,南侧两个入口,北侧设置电动伸缩门,南侧设置不锈钢门。
场地内设置环形通道,通至各各场地及附属用房。
2.5技术经济指标1)总建设用地总建设用地面积包括运动场地及场地护坡,指标见下表。
总建设用地面积指标2)运动场建设用地运动场建设用地地面积包括跑道、球类运动场、道路、绿化及其它用地,指标见下表。
运动场地面积指标3)运动场技术指标运动场技术指标见下表。
运动场技术经济指标2.6 设计图纸见初步设计图纸部分附图。
3 建设方案3.1 项目组成建设项目包括300米标准跑道及看台,标准篮球场、标准排球场、标准网球场、标准门球场、标准乒乓球练习场,修建2处休闲广场和儿童游戏场地、景观休息区等。
3.2 建设方案1)300m塑胶跑道在场地内设置300m跑道,共为6道,直道可进行100m项目,每道宽1.22m,内跑道转弯半径26m。
跑道做法为见图纸。
塑胶跑道采用传统混合型聚氨酯塑胶面层,标准13mm厚,跑道及附近区塑胶面层厚度为13 mm 厚,跑道局部加厚区塑胶面层厚度为20 mm厚。
跑道外西侧设置3根旗杆,可悬挂会旗及进行运动员颁奖的升旗仪式。
2)100m直跑道直跑道共6条每道宽1.22m,局部位于300m跑道中,塑胶跑道采用传统混合型聚氨酯塑胶面层,标准13mm 厚,基层做法同主跑道。
3)跳远场地跳远场地为训练用的跳远及三级跳远跑到,位于运动场的左侧半圆区内,助跑道宽1.22m,跑道做法同主跑道,沙坑由200厚块石和60厚红砖砌筑,内填100厚细石层、100厚砂砾和300厚细砂层。
4)铅球区铅球区位于运动场的左侧半圆区内,基层做法同主跑道,千秋投掷区的塑胶面层为53 mm厚,抵趾板为木质抵趾板,漆白色,投掷圈垫层为100厚C15素混凝土垫层及150厚C25混凝土基层,面层为可移动的塑胶面层20厚。
5)跳高区跳高场地位于运动场的右侧半圆区内,基层做法同主跑道,跳高区的塑胶面层为13 mm厚,局部加厚为20 mm厚。
6)人工草皮足球场足球场位于环形跑到的中间,设置为70m×50m七人制足球场地,设有二副球门,球门为可移动式球门,足球场其端线预留有2m缓冲区。
足球场采用50mm进口人造草丝,草丝分为双色。
7)排水沟运动场四周设置排水暗沟,排水沟采用混凝土砌筑,混凝土厚度为20厚,沟底采用150厚素混凝土垫层。
沟底排水坡度为0.5%。
8)看台体育场看台共分三个区域,即左右两个普通看台,中间为主席台,贵宾看台,看台总人数为2000人。
看台为砖砌体结构,看台最高点高度为4.35米,比赛场地南北长约70米,东西向最宽处145米,看台上覆盖了看台平面形状相似的完整的轻钢结构罩棚,罩棚最高点高度7.95米。
看台设置2000席位。
其中:左右两个看台设置为1820个普通坐席,中间看台设置180个贵宾坐席(含4个无障碍坐席)。
另外设置无障碍坐席4位(座位总数的0.2%的国家标准)。
,每个无障碍座席尺寸为1100mm ×800mm,满足无障碍设计要求。
位置集中便于寻找,出入方便。
两侧看台坐席尺寸:宽480mm,排距8900mm.比赛时媒体席可根据需要临时搭台。
主席台座椅尺寸:宽550mm,排距900mm。
9)门球运动场门球运动场地,场地标高比附近场地低0.45米,四周采用砖砌挡墙维护,场地设置盲沟。
场地面层采用砂黏土层。
场地做法见详图。
10)其它球类运动场其它球类场地,场地标高均比附近场地高0.2~0.4米左右,场地四周采用高纤维防护围栏维护,防止球类遗失。
场地做法见详图。
11)道路广场道路采用沥青混过凝土路面,路面设置路边石。
路面做法见详图。
12)场区硬地面场区除了道路及绿化等功能用地外,均为硬化地面,地面采用花岗岩地面,保证场区内洁净明亮。
做法见详图。
13)停车场由于场地面积有限,机动停车场设于下沉式广场的两端,共设置停车泊位36个。
停车场除考虑到少量的专用车进入停车处外,其它车辆可充分利用附近的社会停车场存放。
非机动停车场设置在机动停车场的后侧,共设置停车泊位40个。
非机动车辆未知不足时,可充分利用附近的社会停车场存放。
14)围墙沿着占地范围内设置铁艺围墙,高度设置为2.1米。
每间隔3.6米设置砖砌垛一个,并采用毛石基础砌筑,每个砖垛间采用0.3米高钢筋混凝土梁相连接。
15)管理房在场地南侧,设置管理房一处,建筑面积为180平方米。
砌体结构总高度4.5米,采用毛石基础。
平面功能为管理室、休息室、配电室、卫生间等。
16)其它附属设施项目属于公益性建设项目,为使项目能够正常的运转,在土建项目完成后需采购大量其它设备。
为方便市民及时丢弃垃圾,保持场地内的卫生环境,场地内共设置垃圾箱10 个。
为方便游客和市民休闲健身,设立了较为完善的公园导示系统;为保持公园环境和保护公园内绿化植被,设立了多处文化牌。
场地内共设置了 8 个文化牌。
场区内设置有普通座椅、混凝土小座椅 20 处,设置不规则树池座椅2 处,座椅均由水泥混凝土和防腐木组合而成。
厕所作为公园形象的一个重要窗口,也是地方发展旅游产业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营造出卫生、舒适、文明的公厕环境是对人的尊重,更是对人性化更深层次的关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