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中小学校园景观工程初步设计说明
XX中小学校园景观工程初步设计说明

第十章室外工程一、设计依据:1、《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2016);2、《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0420-2007);3、《风景园林图例图示标准》(CJJ67-95);4、《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5、《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T91-2002);6、《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9、《建筑场地园林景观设计深度及图样》(06SJ805);10、《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11、《装饰混凝土砌砖》(JC/T641-2008);12、《环境景观—绿化种植设计》(03J010-2);1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0180-93)14、《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 ( CJJ83-99)15、《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16、《城市绿化和园林绿地用植物材料-木本苗》(CJ/T34)17、《环境景观—室外工程细部构造》(03J012-2);18、其它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二、项目概况项目为XX实验学校新校区项目,设计内容为校园区内道路及硬地铺装,小品,绿化种植,以及位于地块东面的室外运动场地;其中设有一8道400米长环形跑道,8道100米长直跑道,环形跑道内设有1个足球场,铅球,跳远,铁饼,升旗台等项目设施。
三、项目内容:1.土方工程:场地平缓无需填挖方。
2.道路工程:沥青路面2132.28㎡。
3.硬地铺装工程:硬地铺装面积7931.76㎡,灰色系花岗岩石材搭配,简洁、现代、严谨的铺装风格。
4.绿化种植:面积6655.0㎡。
(1)、设计原则本次绿化设计以营造绿色、美观大方、经济适用的校园环境为指导原则,设计充分结合场地现状条件,因地制宜,尊重自然,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2)、总体设计构思本次绿化设计主导思想以绿色、健康、大方、美化环境、与建筑设计风格相协调为主要构思,使绿化和建筑相互融合,相辅相成,尊重场地,改善场地,针对不同场地适地种植,其设计特点有:a.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利用植物绿化设计,营造生态平衡、环境优美的校园空间。
小学景观设计说明书

小学景观设计说明书景观设计说明一、项目概况二、设计依据1.设计任务书2.甲方提供的总体规划图,以及建筑规划图3.现场勘查资料三、景观设计思想基于对儿童行为发展的教育目的,学校在景观设计中引入了学校“绿色教育”的教学思想,提出了“新绿色、新校园”的设计指导思想,即以学校建设国家级绿色校园为契机,在校园规划中充分展现绿色教育的特色,注重校园景观的科技教育、生态教育及环境教育的作用。
通过规划后的校园环境景观激发儿童游戏、认知的兴趣,使校园环境真正达到趣味性、美观性、生态性、科技性和息性的结合统一,做到“一草一木参与教育”、“一景一物引导教育”,使环境景观给学生以引导、教育和启发的作用,建设富有凝聚力、自豪感和进取心的校园环境场所。
“新绿色、新校园”的景观设想思想主要包孕五个方面的内容,即:新看法、新形式、新内容、新认知、新教育。
新观念。
校园景观环境设计不再是美化和装饰的附属物,而是和环境教育充分融合的场所,环境的参与者要树立全新的、科学的、精确的环境意识,通过儿童的游戏本能和空间场所中的设计元素充分调动儿童参与环境的积极性,增加思考和提问的景观设置。
新形式。
设计中采用现代景观设计手法,通过几何元素,强调“形式”概念,充分利用有效空间,做到小空间趣味化、新形式教育化。
如,校园环境中抽象的动物、人物剪影,既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又培养儿童的想象力;与游戏场地、铺装图案结合的种植园,培养儿童的实践与动手能力。
新内容。
以“中国文明”为主线,从空间形态、生态植被的选择等角度凸现校园的地域性与特色性,培养儿童的文明观,让儿童以多样的方式了解可延续发展的理念。
如,庭院中利用生态环保材料设计的休息坐椅,给儿童以新的体验与认知。
新认知。
儿童对空间的认知与体验,是在生活经验中及与事物的不断接触中感知的,他们常常需求空间告诉他们该如何行动。
在校园景观设想中充分利用空间的形状、大小、色彩、远近等空间特儿童的视觉、触觉、动觉等感官机能,让儿童通过知觉感知环境,认知事物,即用眼睛观察天下、用触摸认识天下、用鼻子感知世界、让声音点亮心灵。
校园景观设计说明书[优秀范文5篇]
![校园景观设计说明书[优秀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bf76cdf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5b.png)
校园景观设计说明书[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校园景观设计说明书一、项目概况。
由于此项目位于本校东校区食堂和六号寝室楼之间,为了满足学校师生及工作人员的交通,娱乐,休闲的需要,故将整块地分为供人们休息、交流、锻炼、夏日纳凉及进行一些小型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
二、基地现状。
场地分为三块,东侧的长方形地块用作停车场,西侧的五边形地块设计为小游园,六号楼南边的宅旁绿地做了种植设计。
场地地势南高北低,有接近一米的高差。
基地内无保留建筑。
三、设计主导思想。
本次设计主导思想以简洁、大方、自然;美化环境;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使得绿化和周围建筑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建筑周围的绿化形式与建筑相协调,为方便师生通行,采取规则式布置。
在建筑物的四周,考虑到室内的通风、采光的需要,靠近建筑物栽植了低矮灌木或宿根花卉,乔木远离建筑物,不遮挡建筑物采光,在建筑物的背阴面选用耐荫植物。
园内树种丰富,并挂牌标明树种的名称、特性、原产地等,使整个校园成为普及生物学知识的园地。
本设计利用高差设计了挡土墙景观,上边为自然式的草坡景观,下面是规则式的园林景观,别有一番风味。
本设计中设计理念主要突出以“人”为本,体现了校园文化特色和时代特色。
以“人”为本,突出绿化服务功能:校园的绿化本着为师生服务为主的原则,力求创造景色宜人、愉悦舒适的环境,为师生以及其他职工提供学习知识、交流思想、启发智力、表达感情、休闲娱乐的人性化空间。
充分挖掘校园环境特色和文化内涵,体现校园景观的文化特色,起到寓教于游的作用,来陶冶师生的情操,培养其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其设计特点有:1.充分发挥绿地效益,满足师生及工作人员的不同要求创造一个优雅自然的环境,美化环境、陶冶情操,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游园的设计思想。
2.植物配置以乡土树种为主,疏密适当,高低错落,形成一定的层次感;色彩丰富,主要以常绿树种作为“背景”,四季不同花色的花灌木进行搭配。
做到四季有景3.绿地中道路力求通顺、流畅、方便、自然、实用。
校园设计说明

校园设计说明一、背景介绍本校是一所位于城市中心的综合性大学,拥有优美的校园环境和丰富的教育资源。
为了进一步提升校园的美观度和功能性,我们计划进行校园设计的改造和提升工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校园设计的目标、要求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案。
二、设计目标1. 提升校园的美观度:通过合理的景观设计和植被布局,打造一个宜人、舒适的校园环境,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
2. 提高校园的功能性:优化校园的交通流线和空间布局,提供便捷的交通设施和舒适的活动场所,满足师生的各种需求。
3. 提升校园的可持续发展性:注重环保理念,采用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和材料,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三、设计要求1. 景观设计:校园内的绿化要充分考虑季节变化和植物的生长特点,选择具有欣赏价值和适应性强的植物种类,合理布局花坛、草坪和树木,打造出四季有景的校园。
2. 交通规划:校园内的交通流线要合理规划,确保师生的出行便利和安全。
设置步行道、自行车道和汽车通道,合理规划停车场和公共交通站点,提供多样化的交通方式供师生选择。
3. 功能区划: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将校园划分为教学区、学生活动区、图书馆区、体育区等,合理布局各个区域的建造和设施,提供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4. 设施设备:校园内的设施设备要满足师生的各种需求。
包括但不限于教室、实验室、图书馆、运动场、食堂、宿舍等。
设施的设计要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提供良好的使用体验。
5. 环保设计:在校园设计中注重环保理念,采用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和材料。
例如,利用太阳能和雨水采集系统,降低能源消耗和水资源浪费。
四、实施方案1. 制定详细的校园设计规划:根据校园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校园设计规划,明确各个区域的功能和布局,确定景观、交通、设施等方面的设计要求。
2. 寻觅合适的设计团队:通过公开招标或者邀请设计团队参预,选择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能力的设计团队,确保设计方案的质量和实施效果。
3. 进行设计方案的论证和修改:设计团队根据校方的要求,制定初步的设计方案,并进行论证和修改,确保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某中学建设项目建筑初步设计说明 推荐

第一章建筑初步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XX开发区中学位于浙江省XX县,学校规模为60班中学,由一栋综合楼、一栋实验楼、一栋食堂、一栋体育馆、三栋教学楼、两栋宿舍楼组成。
总用地面积72478.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0457平方米。
二、设计依据1、工程设计合同SH1000042、XX开发区中学地形图1:500(电子版)3、由中国建筑XX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的经业主认可的设计方案。
设计遵照下列有关国家规范进行:1、《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 99—86)2、《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 31-2003)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5、《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6、现行的其他相关国家政策标准规范及浙江省地方基本建设规定三、设计目标设计力求充分满足现代化中学的功能要求,且充分考虑其基地特征。
为了提供一所美观新颖的现代化中学,设计提出了以下目标:1)21世纪现代化中学的标准:在此特定的基地上提出最佳的现代化中学的设计方案。
采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建筑系统和信息管理技术,综合建造成本、运营成本、技术成本,注重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
2)以人为本的人文学校:以学生为中心,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相结合,学习空间与公共空间并重。
突出“环境--心理—学习”的教学模式的建筑创意及环境对人的心理感应作用。
合理组织公共空间,提供轻松舒适的学习环境。
注重人性化的细节设计,完善各种体育活动设施,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3)阳光、朝向:教学用房有尽可能多的日照和自然通风。
教学楼均为南北方向布置,教学用房均采用天然采光。
4)园林生态学校:将学校有机地融合在整个基地的园林风格的自然绿化环境中,最大限度的扩大景观环境空间。
5)学校功能分区明确、流线顺畅:功能区域模块化;功能结构灵活化;单元流程体系化,各类人流、车流明确;主要出入口能够方便地识别,明确区分公共走道、教师人员及学生的流线。
中小学方案设计说明

第一篇概述一、项目概况1、基地位置项目地块位于,总用地面积平方米(约亩),其中规划建设用地平方米(约亩),代征防护绿地及规划道路用地面积47平方米。
2、工程内容及规模本项目包括中学、小学、幼儿园各一所,其中初级中学办学规模为30班、40人/班;高级中学办学规模为36班、平均35人/班;小学办学规模为84班、30人/班;幼儿园办学规模为15班、20人/班;合计班级数165班,在校生人数5280人。
在本设计中,主要建筑物包括一栋三层幼儿园综合楼;两栋教学楼,分别为五层和六层;两栋行政综合楼,分别为四层和五层;两栋学生宿舍,各六层;两栋学生食堂,各三层;一栋教职工宿舍十四层;一栋礼堂二层;一栋体育馆二层。
总建筑面积75平方米。
二、设计依据1、()学校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2、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资料。
3、国家、广东省、广州市现行标准、规范、规程。
三、经济技术指标第二篇总体规划设计说明在设计中着重强调校园的开放性、自然性、人文性、历史性。
在这里我们采用三个走势截然不同的元素:线形步行广场、集中式运动区、开放式连廊形成的教学综合体结合在一起,创造出巨大的张力,加强整体上的向心感。
一、功能分区学校布局按照“分区规划,资源共享”的原则,分别以小学部、中学部、幼儿园和教工宿舍作为四个相对独立的功能管理分区,体育馆、礼堂(多功能教室)等设为共享区域。
小学部设置于地块的西侧,由生活区、运动区、教学区和综合办公区组成。
组团以运动区为中心,教学区、生活区采用首层架空,建筑之间通过开放式连廊连接,使各建筑及连廊形成围合空间,供师生在课间活动使用。
主入口设置于南侧次要规划路上,位于小学部组团的中间部位,紧挨运动区,人行及景观视野开阔。
中学部紧邻小学部,位于小学部东侧。
以教学区为起点自南向北布置综合办公区、生活区、运动区。
各功能组块通过开放式线形步行广场相互联系起来,形成稳重而又不完全对称,围合而又相互渗透的空间特色。
校园场地设计说明

校园场地设计说明(一)、项目简介;( 1)、基地概况:广场位于XXXXXX学院XXXX中学内,占地面积约50m',是一个长29m,宽19%m左右的长方形平地。
广场有XX民族中学教学楼围合。
设计范围是整个有教学楼国合的园子。
(2)、设计要求r1、要体现现代大学的人文精神和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2、满足中心广场的基本功能要求。
集会、休闲、通勤等。
3、与周围整体环境,在空间、比例、风格、色彩上的统一与协调。
4、与周围环境在交通组织上的协调与统一。
步行系统等。
5、景观多样性。
创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广场空间,强调亲水、绿化、小品的利用。
6、力求最经济的投入,达到最佳的观赏效果。
(二)设计理念:将校园景观的特色、人文气息及现代化的有机结合,对植物的合理配置,建筑及其与校园特色的有机结合,营选具有特色、优美、和谐、宁静、舒适的良好校园生态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与其他学生、教师、艺术作品、书本及非常规活动的即兴交..…..因园规划的功能不仅仅是为教学活动提供物质环境,只有当校园规划具备激发好奇心,促进随意交流谈话的特质时..…….所营造的校园氛围才具有真正最广泛意义上的教育内涵,"《人性场所》》以营造文化氛围为指导思想,创造最适孩子们学习、游戏和进行体育锻炼的学习生活空间。
(三)设计原则注重“以人为本",强调环境的整体和谐,使景观的观赏性与功能性得到最大限度的相互统一。
1.生态原则:生态原则是设计的首要原则。
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于绿地的生态的理解,也在一步步地加深起来。
生态是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协调关系,是景观的灵魂。
设计中采用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多物种生态原则,尽可能多的布置多物种的植物群落,从而达到最佳的滞尘、降温、增加湿度、净化空气、吸收噪音、美化环境的作用。
学校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说明范例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说明1.总述园林位于景德镇陶瓷艺术学院图书馆前,总面积约110200m2左右,,道路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5~20%,景观面积约占10~15%,绿化面积约占65~75%左右.主要包括入口处的大门小雕塑、主广场、假山喷泉、花架、还有小游园的亭子一处、广场与喷泉、主楼后花园中的亭子……2.主体规划思想与设计理念该设计以为广大师生服务为宗旨,目的在于为学生、老师提供一个防暑、防寒、防风、防尘、防噪的、生活、休息、活动场所。
该设计主要以规整式布局为主,在游园以及林区采用自然式布局,做到规整与自然式相结合,在山水之间为学生提良好的学习环境。
主体建筑周围的绿化突出安静、清洁的特点,形成具有良好环境的教学区。
其布局形式与建筑相协调,为方便师生通行,多采取规则式布置。
在建筑物的四周,考虑到室内的通风、采光的需要,靠近建筑物栽植了低矮灌木或宿根花卉,离建筑物八米以外栽植乔木,在建筑物的背阴面选用耐荫植物。
园内树种丰富,并挂牌标明树种的名称、特性、原产地等,使整个校园成为普及生物学知识的园地。
本设计中设计理念主要突出以“人”为本,体现了校园文化特色和时代特色。
2.1以“人”为本,突出绿化服务功能:校园的绿化本着为师生服务为主的原则,力求创造景色宜人、愉悦舒适的环境,为师生以及其他职工提供学习知识、交流思想、启发智力、表达感情、休闲娱乐的人性化空间。
2.2体现校园文化特色,突出“教书育人”的气氛:充分挖掘校园环境特色和文化内涵,体现校园景观的文化特色,起到寓教于游的作用,来陶冶师生的情操,培养其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2.3体现时代特色,突出时代精神:通过建筑、小品等现代材料的应用,建筑造型等的现代化设计,体现时代特色;在景观营造上,以植物造景为主,坚持乔、灌、草多层次复式绿化,坚持环境建设和功能建设同步,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理想的读书治学环境,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时代要求。
3.道路设计主干道设计宽度为8米,次要道路设计路宽为4~6米,路边人行道的宽度为1.5米,园路的宽度为1.5~2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室外工程
一、设计依据:
1、《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2016);
2、《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0420-2007);
3、《风景园林图例图示标准》(CJJ67-95);
4、《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
5、《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T91-2002);
6、《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
9、《建筑场地园林景观设计深度及图样》(06SJ805);
10、《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11、《装饰混凝土砌砖》(JC/T641-2008);
12、《环境景观—绿化种植设计》(03J010-2);
1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0180-93)
14、《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 ( CJJ83-99)
15、《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16、《城市绿化和园林绿地用植物材料-木本苗》(CJ/T34)
17、《环境景观—室外工程细部构造》(03J012-2);
18、其它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二、项目概况
项目为XX实验学校新校区项目,设计内容为校园区内道路及硬地铺装,小品,绿化种植,以及位于地块东面的室外运动场地;其中设有一8道400米长环形跑道,8道100米长直跑道,环形跑道内设有1个足球场,铅球,跳远,铁饼,升旗台等项目设施。
三、项目内容:
1.土方工程:场地平缓无需填挖方。
2.道路工程:沥青路面2132.28㎡。
3.硬地铺装工程:硬地铺装面积7931.76㎡,灰色系花岗岩石材搭配,简洁、现代、严谨的铺装风格。
4.绿化种植:面积665
5.0㎡。
(1)、设计原则
本次绿化设计以营造绿色、美观大方、经济适用的校园环境为指导原则,设计充分结合场地现状条件,因地制宜,尊重自然,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2)、总体设计构思
本次绿化设计主导思想以绿色、健康、大方、美化环境、与建筑设计风格相协调为主要构思,
使绿化和建筑相互融合,相辅相成,尊重场地,改善场地,针对不同场地适地种植,其设计特点有:
a.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利用植物绿化设计,营造生态平衡、环境优美的校园空间。
b.地域特色:种植北海当地乡土植物为主,体现当地地域特征,保证植物成活率。
c.经济适用性:考虑易成活、耐修剪、成活率高的树种,有效降低绿化种植的成本。
同时兼顾
物种的多样性,创造丰富的景观群落。
d.安全性:忌用有毒、有刺、过敏性植物,选择安全、绿色植物。
营造健康的校园环境。
(3)、详细设计
通过丰富的植物栽植设计,合理的景观空间规划,综合运用园林植物,讲究平面整齐有序,力
求立面层次丰富,反映四季的季相变化,整体景观与周围自然环境相结合,创造一个绿色、安全、
欢乐的校园景观环境。
针对校园景观特色,上乔选用扁桃、麻楝洋紫荆、白玉兰、菩提榕、老人葵、鸡蛋花、多花风铃木、木芙蓉、小花紫薇等,下灌采用非洲茉莉、大花栀子、泰国朱瑾、红花
继木、黄素梅、鹅掌柴等,地被选用沿阶草、马尼拉草等,营造丰富简洁大气的校园景观环境。
5.运动场地: 400米环形跑道及内部运动场14162.8㎡)
6.室外停车场:面积1509.66㎡(生态停车场采用植草格铺装)
7.小品附属设施:主入口石材墙、成品景观座椅、垃圾桶。
四、室外电工程
(一).设计依据:
1.项目概况:本项目为项目为XX实验学校新校区内工程的景观配电设计。
2.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任务及设计要求;;
3.景观设计提供的平. 立剖面图;;
4.水暖专业提供的设计要求;;
5.国家现行有关设计规程、规范及标准,主要包括:
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BJ16-2008;;
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
3)<<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其它有关国家及地方的现行规程规范及标准.
(二).设计内容:1.景观照明平面及配电系统的设计;
2.停车场配电设计。
3.运动拓展场配电设计。
(三).用电设备见下表:
(四)电源及配电方式:
本工程采用 380/220V配电, 电源由建筑主体低压配电系统提供。
(五)、导线选择及敷设方式:
照明系统室外回路的导线均选用 WDZ-BYJ(F) 耐火型导线,穿镀锌钢管(δ≥2.5mm). 供电回路选用 WDZ-YJE电缆,埋地敷设.电杆距路边0.5M。
(六)、景观设计所选灯具需做接地保护,具体由产品供应商负责。
(七)、其它:
1、本工程所选设备.材料。
必须经具有国家极检测中心的检测合格证书(3C认证).必须满足与产品相关的国家标准,应具有入网许可证。
2. 设计文件需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施工图审图部门审查批准
后,方可使用.
3. 未尽事宜严格按国家相关电气施工规范及电业局批示执行.
五、室外给排水工程.
1、设计依据
1.1《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1.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6年版)
1.3《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GB 500289-2016
1.4《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1.5《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
1.6《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
1.7建设单位提供的本工程用地红线附近的市政管道实况资料和图纸
2、绿化给水
2.1水源:本工程绿化给水水源取自园区内雨水蓄积装置。
当雨水回收系统干涸和特殊时候由人工
开启阀门,引入市政自来水补水。
2.2绿化用水量用水标准 1.5~2.0 L/m2?次,浇洒次数按每日上午、下午各一次计算。
2.3室外绿化场地采用人工浇洒系统,按不超30m间距布置快速取水器,400米运动场采用自动喷灌系统,详细安装图纸以后期厂家设计图纸为准。
2.4绿化给水管采用钢丝网骨架PE100给水管,热熔连接,管顶覆土深度为0.70米,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调整。
2.5 水表井做法详见国标05S502,位置可根据现场做相应调整。
阀门井做法详见国标05S502。
其中为了防止倒流现象发生,在绿化给水水表后安装倒流防止器,倒流防止器的具体安装方法请参照厂
家提供的产品安装指导。
2.6本项目的建筑机电工程必须进行抗震设计.本项目的抗震设计按《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第4.2.1条~4.2.6条要求:绿化给水管采用钢丝网骨架PE100。
管道均避免敷设在高坎、深坑、崩塌、滑坡地段,给水管成环状布置,并在环管上合理设置阀门.排水管采用分段布置,就近处理和分散排出。
本项目的抗震设计同时需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水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的有关规定。
2.7图中标高及管长以米计,其余尺寸以毫米计。
3、雨水
5.1 室外场地设置雨水管,排水沟收集雨水。
考虑海绵城市,雨水经校区雨水系统收集后排入校区
雨水蓄水池经简单处理后用于道路绿地等景观灌溉.当蓄水池水位达到设计水位,经弃流井排入市
政雨水管网。
5.2本工程雨水管≤DN400采用HDPE双壁波纹管,橡胶圈接口,环刚度S8系列(8KN/m2);雨水管>DN400采用II级钢筋混凝土承插口管,橡胶圈接口。
5.3采用北海市的暴雨强度公式480
.0
)
322
.5
(
0.464lgP)
1
1298.671(
t
q,径流系数取0.6,暴雨重现期3年,集水时间10分钟进行雨水水力计算。
5.4排水管管外壁距乔木中心的距离不得小于 1.5米。
5.5人行道下和绿化带下的阀门井和检查井井盖应采用轻型高分子复合材料,根据《检查井盖》(GB23858-2009)要求,承载能力按B125等级设计。
5.6在路面上的井盖,上表面应同路面相平,无路面井盖应高出室外设计标高50mm,并应在井口周围以0.02的坡度向外做护坡。
5.7本工程所采用的管道,阀门及附件等,均应符合国家现行行业标准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