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分析ppt
合集下载
第二次世界大战pptPPT课件

❖2、1945年2月,莫洛托夫向哈里曼递交一份“斯大林 元帅关于苏联参加对日作战政治条件草案”,经罗斯福 和斯大林修改后,即成为邀请丘吉尔共同签字的协定文 本。其条件为“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 维持;库页岛南部及邻近的一切岛屿须交还苏联;大连 商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 之租旅顺为海军基地须予恢复。
(1)都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1分)
(2)为了使苏联承认“满洲国”,避免苏 联对日本进行军事牵制,以便集中力量侵 略中国和发动夺取东南亚的战争。(3分)
(3)材料1中,由于苏联对日中立,助长了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为日本发动太 平洋战争减少了后顾之忧,致使二战进一 步扩大;由于材料2中苏联同意对日作战, 加速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投降和世界反法西 斯战争的胜利。(4分)
(2)军事上
A欧洲战场: 南线:西西里岛登陆,意降。(P49) 西线:诺曼底登陆,开辟欧二战场(原因?) 东线:苏占柏林,德降。
思考: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的背景?原因? 影响?
背景:
①战争形势根本好转 ②德黑兰会议决定开辟……
诺曼底
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 柏林
早在苏德战争爆发时,苏联就向英国提出开辟 第二战场的要求,但直到1944年才成为现实。对此 有人认为是英美等国希望看到德国和苏联互相消耗 而故意推延开辟第二战场,也有人认为是由于客观 条件的不具备而无法开辟。
②有效地防止了战后苏联对西欧的控制和统治。
太平洋战场:
美国放弹 俄罗斯出兵东北 中国全面反攻 日本投降
❖苏德战争开始后,日本6次召开政府和大本 营的联席会,就北进还是南进的问题展开讨论。 大多数人否决了外相松冈的北进主张,理由是 日本大部分兵力用于中国,无法北进。苏联得 此情报后,便从远东调兵到西部,在莫斯科保 卫战和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关键时刻发挥了作用。
(1)都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1分)
(2)为了使苏联承认“满洲国”,避免苏 联对日本进行军事牵制,以便集中力量侵 略中国和发动夺取东南亚的战争。(3分)
(3)材料1中,由于苏联对日中立,助长了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为日本发动太 平洋战争减少了后顾之忧,致使二战进一 步扩大;由于材料2中苏联同意对日作战, 加速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投降和世界反法西 斯战争的胜利。(4分)
(2)军事上
A欧洲战场: 南线:西西里岛登陆,意降。(P49) 西线:诺曼底登陆,开辟欧二战场(原因?) 东线:苏占柏林,德降。
思考: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的背景?原因? 影响?
背景:
①战争形势根本好转 ②德黑兰会议决定开辟……
诺曼底
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 柏林
早在苏德战争爆发时,苏联就向英国提出开辟 第二战场的要求,但直到1944年才成为现实。对此 有人认为是英美等国希望看到德国和苏联互相消耗 而故意推延开辟第二战场,也有人认为是由于客观 条件的不具备而无法开辟。
②有效地防止了战后苏联对西欧的控制和统治。
太平洋战场:
美国放弹 俄罗斯出兵东北 中国全面反攻 日本投降
❖苏德战争开始后,日本6次召开政府和大本 营的联席会,就北进还是南进的问题展开讨论。 大多数人否决了外相松冈的北进主张,理由是 日本大部分兵力用于中国,无法北进。苏联得 此情报后,便从远东调兵到西部,在莫斯科保 卫战和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关键时刻发挥了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PPT

这次战争给人类造成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 战争历时六年多,遍及世界各地,损耗了大量财富, 夷平了许多城市和村庄,无数生灵涂炭。在当今世 界上,各国人民之间只有加强友好合作,团结互助, 才能有力地遏制霸权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有效地遏 制住恐怖主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促进世界经 济的共同繁荣,促进人类文明的共同进步,这样才 能最终避免战争。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
1、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1937年“七七事变”
2、二战全面爆发: 3、主要战场:
1939年 9月1日,德国以“闪电 战”方式突袭波兰,波兰的盟国 英、法被迫宣战,第二次世界大 战全面爆发。
出现了欧洲西线战场、北非战场、 欧洲东线战场及太平洋战场等主 要战场。
遭到轰炸的珍珠港美军机场
日本偷袭珍珠港
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
1、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1942年美、英、苏、中等26个 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 署 《联合国家宣言》 ,正式建
2、战争形势的转折: 立起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1942年7月----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是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1943年7月,墨索里尼 政府垮台,不久,意大利宣布无条件投降。1944年 6月,美英盟军在法国 诺曼底 登陆,开辟了欧洲第 二战场。
美国投于日本长崎的那颗原子弹(代号叫“胖子”)
原子弹爆炸后
9月2日密苏里舰受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日本向国民政府投降油画图片
3.影响:
①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世界上大部分地区和 人口卷入其中。 ②二战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通过 战争称霸世界的野心,彻底结束了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 瓜分世界的历史,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③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 影响。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
1、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1937年“七七事变”
2、二战全面爆发: 3、主要战场:
1939年 9月1日,德国以“闪电 战”方式突袭波兰,波兰的盟国 英、法被迫宣战,第二次世界大 战全面爆发。
出现了欧洲西线战场、北非战场、 欧洲东线战场及太平洋战场等主 要战场。
遭到轰炸的珍珠港美军机场
日本偷袭珍珠港
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
1、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1942年美、英、苏、中等26个 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 署 《联合国家宣言》 ,正式建
2、战争形势的转折: 立起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1942年7月----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是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1943年7月,墨索里尼 政府垮台,不久,意大利宣布无条件投降。1944年 6月,美英盟军在法国 诺曼底 登陆,开辟了欧洲第 二战场。
美国投于日本长崎的那颗原子弹(代号叫“胖子”)
原子弹爆炸后
9月2日密苏里舰受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日本向国民政府投降油画图片
3.影响:
①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世界上大部分地区和 人口卷入其中。 ②二战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通过 战争称霸世界的野心,彻底结束了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 瓜分世界的历史,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③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 影响。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课件(共24张PPT)

太平洋战争形势
二、 反法西斯联盟与二战的转折
1 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
1942年1月1日,美、英、苏、 中等26国在华盛顿发表宣言。决心 共同战败德、意、日法西斯侵略, 决不和敌国单独议和。宣言标志着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二、 反法西斯联盟与二战的转折
2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与诺曼底登陆
1942年7月-1943年2月,苏德战场上爆发了 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国为避免两线作战, 决定集中力量先打败苏联,苏军誓死防守, 最终,苏联获得胜利,此次战役成为二战 中的重要转折点,苏联开始战略反攻。
英国首相丘吉尔
一、 二战的全面爆发与扩大
3 德国入侵苏联
1941年6月,德国集结550多万大 军,用闪电战突袭苏联。短时 间内,苏联丧失大片国土,但 是在莫斯科保卫战当中,取得 胜利,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 神话。
苏德战场形势
一、 二战的全面爆发与扩大
4 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了美 国太平洋海军基地珍珠港,美 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日本还趁机向东南亚等地区发 动进攻,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随堂练习
1.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以下历史事件是( B )
①日军偷袭珍珠港 ②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③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④诺曼底登陆 ⑤百团大战 A.②③⑤④① B. ②⑤①③④ C. ②⑤③①④ D. ②③①⑤④
随堂练习
2.1942年,26国签署的《联合国家宣言》规定:“每一(签字国)政 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
以占领澳洲、打下印度…………罗斯福的话主要说明( C )
A. 美国应该支持中国抗战 B. 美国对中国的抗战抱有同情心 C. 中国抗战有力支援了其它国家的反法西斯战争 D. 美国对中国抗战持观望态度
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课件(共31张PPT)

相关事实
东北抗日联军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英雄 部队。“九一八”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以后,由部 分原东北军、中共抗日游击队、农民暴动武装、 义勇军等组成。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 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达十四年的艰苦斗争,牵制 七十六万日军,消灭十八万日伪军,表现了中华 民族不畏强暴,英勇不屈的精神,有力地支援了 全国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 省人民组织游击队,联合东北抗日义勇军,对抗 日军。1932年春,满洲省委先后派共产党员杨君 武与省委军委书记杨林,到吉林省磐石县发展武 装力量,进行反日游击战争。在那里创建了磐石 工农义勇军,后来又派杨靖宇去领导这支队伍, 发展成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
德国根科学本技原术因仍:然高帝度国发主展,义其国经家济政潜力治仍经然济巨不大。平衡
——姚丽《二战全史》
材料二:大萧条……(使得)为裁军所做的种种尝试逐渐停止,让位于各
种大规模地重整军备的计划……因为军火制造不仅提供了想象中的安全,
还提直供了接就原业因机会:…经…济这大时正危在机积激聚化起来了的法武西器装斯备国迟家早的会得对到外使侵用,略但
问题导入
1945年,在反法西斯联盟的强大 攻势下,日本裕仁天皇通过广播 发表《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 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在 美国战舰密苏里号的甲板上签署 无条件投降书,至此,三个法西 斯轴心国中的最后一个国家日本 正式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法 西斯轴心国的失败和反法西斯同 盟国的胜利而告结束。曾经气焰 嚣张的法西斯是怎么一步步走向 灭亡的呢?从这次正义的反法西 斯战争中,我们又能学到什么呢?
第13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熟知目标
教育目标 课标要求
核心素养
培养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目标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共54张PPT)

具体原因:
1、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导致欧亚战争策源 地的形成,及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2、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 加速了战争的爆发。
二、二战的爆发及主要战场
1.全面爆发标志:
1939年9月1日德军闪击波兰,英 法对德宣战
3日,英国和法国 被迫对德宣战
1939年9月1日, 德国闪击波兰
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
1、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1)背景: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世 界各国人民的愤怒, 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开 始逐渐走向_联__合_ 。 (2)标志:《__联__合__国__家__宣__言__》__的__发_ 表 ①签署:__1_9_4_2___年1月(时间),美、英、 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__华__盛__顿_ (地点)签署。 ②意义: 《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
诺曼底登陆战; 目标3:知道雅尔塔会议以及德日法西斯投降等史实;认识
法西斯走向灭亡和世界反法西斯联盟走向胜利的发展过程, 探究雅尔塔会议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影响。
一、二战爆发的原因
墨索里尼:意大利要重现罗马帝国昔日荣耀。 日本首相田中将军:在日本,粮食供应和原料同人口相比在减 少。如果我们只希望发展贸易,最终必将被打败。……最后,我们 将一无所获。……最好的政策在于采取积极措施,去获得日本在满 洲和蒙古的权利和特权。 德国希特勒:如今,不能靠强烈的抗议,而是靠一把巨大的剑, 使被蹂躏的地区回到共同的德意志帝国的怀抱。
绥靖政策
英法为什么要对希特勒的侵略采取绥靖政策?
1、根本原因:英法两国企图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来 维护本国利益。 2、祸水东引:仇视苏联。 3、谈战色变:一战中受削弱,遭受经济危机;受一战 影响,各国反战情绪高涨
高考历史总复习【28】《第二次世界大战》ppt课件

(2)内容。 ①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惩办战犯。 ②战后德国由盟国军队分区占领,实现德国民主化。 ③战后成立联合国。 ④会上苏联答应有条件地参加对日作战。 (3)作用:会议实际上划分了战后世界的势力范围。战后出
现的两极格局,主要是通过雅尔塔会议确立的。
3.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1)柏林战役:1945年开始,苏军把红旗插上德国国会大厦,
定》,史称“慕尼黑阴谋”。
3.影响:把绥靖政策推到了顶点,德国法西斯的侵略受到鼓励, 助长了希特勒发动侵略战争的野心,加速了战争的爆发。
考点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扩大和转折
【课程标准】简述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导 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和逐步扩大的主要事件,通过《联 合国家宣言》,了解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及其作用;简述 斯大林格勒战役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1.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 宣战。
(2)作用: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 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4.斯大林格勒保卫战:1942年7月—1943年2月,是苏德战争的
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它极大地鼓舞了 苏联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
考点三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课程标准】简述诺曼底登陆、雅尔塔会议和攻克柏林战役在 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
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会 战(转折点)、诺曼底登陆 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世界人民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 的胜利
性质
结果
【拓展归纳】(1)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都是帝国主
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中又 有经济危机的影响和法西斯势力的扩张。 (2)二者最根本的不同点是性质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 国主义的掠夺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战 争。 (3)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德国都是战败国,第一次世界大战
现的两极格局,主要是通过雅尔塔会议确立的。
3.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1)柏林战役:1945年开始,苏军把红旗插上德国国会大厦,
定》,史称“慕尼黑阴谋”。
3.影响:把绥靖政策推到了顶点,德国法西斯的侵略受到鼓励, 助长了希特勒发动侵略战争的野心,加速了战争的爆发。
考点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扩大和转折
【课程标准】简述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导 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和逐步扩大的主要事件,通过《联 合国家宣言》,了解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及其作用;简述 斯大林格勒战役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1.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 宣战。
(2)作用: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 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4.斯大林格勒保卫战:1942年7月—1943年2月,是苏德战争的
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它极大地鼓舞了 苏联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
考点三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课程标准】简述诺曼底登陆、雅尔塔会议和攻克柏林战役在 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
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会 战(转折点)、诺曼底登陆 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世界人民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 的胜利
性质
结果
【拓展归纳】(1)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都是帝国主
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中又 有经济危机的影响和法西斯势力的扩张。 (2)二者最根本的不同点是性质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 国主义的掠夺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战 争。 (3)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德国都是战败国,第一次世界大战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三: 专题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 23PPT

• 2.新三民主义的背景、提出、内容、与三大 政策的关系、评价、实践活动
• 3.新旧三民主义的异同
• 3.2-3.3
• 1.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时间、性质、背景、兴 起的标志、代表人物、活动中心、主要阵 地、内容、影响
• 2.文学革命的标志、核心、意义 • 3.新文化运动后期的时间、性质、内容 • 4.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过程、原因 •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意义
目的、实质、特点、影响 • 4.汉代的教育体制、太学建立的影响 • 5.选官制度的演变特点、科举制的影响
• 1.1 • 1.百家争鸣的原因、本质、意义 • 2.孔子代表的阶级及其主张、评价其主张 • 3.仁的目的、礼的实质、两者关系、如何看待 • 4.孟子、荀子各自代表的阶级、思想主张、评价 • 5.早期儒家思想的特点 • 6.老子代表的阶级、思想主张 • 7.庄子代表的阶级、思想主张、影响 • 8.韩非子的理论来源、思想主张、发展趋势、影
• 1.文艺复兴最早发生于意大利的原因、评价
• 2.文艺复兴的时间、旗帜、矛头、前期的特点、 地区、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后期的特点、代表人 物、代表作
• 3.宗教改革的时间、兴起的标志、原因、形式、 目的、性质、影响
• 4.马丁路德的主要观点及作用
• 5.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异同
• 6.1 • 1.智者运动兴起的时间、原因、探讨问题、性质、主张、
• 1.3 • 1.宋代理学兴起的社会条件、特点、影响 • 2.朱熹的时代、地位、主要思想及影响 • 3.陆九渊的时代、地位、主要思想及影响 • 4.王守仁的时代、主要思想、意义 • 5.陆王心学的影响 • 6.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
• 1.2 • 1.焚书坑儒的评价 • 2.黄老之学的背景、目的、影响 • 3.董仲舒新儒学的背景、主张及各自的评价、
• 3.新旧三民主义的异同
• 3.2-3.3
• 1.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时间、性质、背景、兴 起的标志、代表人物、活动中心、主要阵 地、内容、影响
• 2.文学革命的标志、核心、意义 • 3.新文化运动后期的时间、性质、内容 • 4.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过程、原因 •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意义
目的、实质、特点、影响 • 4.汉代的教育体制、太学建立的影响 • 5.选官制度的演变特点、科举制的影响
• 1.1 • 1.百家争鸣的原因、本质、意义 • 2.孔子代表的阶级及其主张、评价其主张 • 3.仁的目的、礼的实质、两者关系、如何看待 • 4.孟子、荀子各自代表的阶级、思想主张、评价 • 5.早期儒家思想的特点 • 6.老子代表的阶级、思想主张 • 7.庄子代表的阶级、思想主张、影响 • 8.韩非子的理论来源、思想主张、发展趋势、影
• 1.文艺复兴最早发生于意大利的原因、评价
• 2.文艺复兴的时间、旗帜、矛头、前期的特点、 地区、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后期的特点、代表人 物、代表作
• 3.宗教改革的时间、兴起的标志、原因、形式、 目的、性质、影响
• 4.马丁路德的主要观点及作用
• 5.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异同
• 6.1 • 1.智者运动兴起的时间、原因、探讨问题、性质、主张、
• 1.3 • 1.宋代理学兴起的社会条件、特点、影响 • 2.朱熹的时代、地位、主要思想及影响 • 3.陆九渊的时代、地位、主要思想及影响 • 4.王守仁的时代、主要思想、意义 • 5.陆王心学的影响 • 6.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
• 1.2 • 1.焚书坑儒的评价 • 2.黄老之学的背景、目的、影响 • 3.董仲舒新儒学的背景、主张及各自的评价、
《第二次世界大战》PPT教学课件

1939.9.1 德国突袭波兰 1939.9.3 英法对德宣战 1940.4 德国占领丹麦、挪威 1940.5 卢森堡、荷兰、比利时 1940.5 敦刻尔克大撤退 1940.6 法国战败投降 1940.7 不列颠之战 1941.6 德国突袭苏联 1941.9-1942初 莫斯科战役
闪电战
(1)欧洲西线战场:1940年4月,德国进攻丹麦、挪威。不久,荷兰、 比利时投降。1940年5月,德军突入法国北部,法国在6个星期内就被 打败。接着,德军对英国实施猛烈的轰炸,英国军民坚持战斗。
内容 国作战,相互合作,决不单独同敌人停战议和
意义 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
1942—1943年,苏军和德军之 间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1942年 夏,希特勒命令德军进攻斯大林格 勒。9月,德军进入斯大林格勒市 区。苏联军民殊死抵抗。11月,苏 军将德军主力紧紧围住。1943年2 月,被围德军投降,元帅保罗斯被 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一般被认为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 朱建国《世界上下五千年 》
都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 都重新确立了战后亚欧政治版图; 都有关于处理德国问题的内容; 都有损害中国主权的做法。
进一步协调了盟国在反法 西斯战争中的行动,加速 了战胜法西斯国家的步伐。
出卖弱小国家的利益,体现 了大国强权意志,依据雅尔 塔会议的基本原则,二战后 美苏重新划分世界,逐步形 成美苏争霸的新格局。
1945年1月底2月初,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三国首脑雅尔塔 会议顺利召开。这次会议主要讨论的重点问题是:如何早日赢得反 法西斯的胜利,处置战败国,以及战后建立和平的世界秩序的问题。 会议中签署了很多协议,这些协议构成了新的国际关系的形式。会 议中,斯大林表示他可以出兵,但条件是要苏联要控制中欧、亚洲 的许多国家。会前只有苏、美、英三方知道会议的内容,其他国家 并不知情,因此也有人称这次会议为“雅尔塔密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教学设想:
层层设问引导学生探究: 1、阅读第1课引言思考:1928年美国总统柯立芝还洋洋得 意地说“我国未来之前途,实很乐观”,但一年后,美国 人民却乐观不起来,这是为什么?请指出该年发生的重大 事件。(由此导入新课)
2、这一事件发生的原因有哪些?(复习必修二专题六相关 内容)
2、战争经过
第4课:爆发和西线战事:一方面德国的节 节胜利;一方面戴高乐、丘吉尔的坚决抵 抗。 第5课:扩大:一方面德国突袭苏联、日本 挑起太平洋战争;一方面国际反法西斯同 盟形成。 第6课:转折:一方面在各大战场法西斯的 惨败;一方面人民看到胜利曙光。 第7课:胜利:一方面是盟军的反攻,一方 面是法西斯的覆亡。
4、单元目标表述
分课设计之背景篇
第1、2、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简述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社会根源;认识经济危机 的主要影响;了解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的经过;比较德、日两国 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异同。 (2)了解中华民族全面抗战、埃塞俄比亚军民抗意斗争;简述西 班牙内战的经过;了解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形成
(3)战争影响
第8课:这是人类空前的浩劫(人、物、财; 大屠杀;破坏文化遗产); 政治格局、政治版图的变化;战后科技革 命 人类从战争中汲取经验、教训,增长了智 慧
四、单元教学目标
1、课标内容
2、指导意见
3、学情
4、单元目标表述
1、课标内容
• (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 景,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怎样从局部战 争走向全面战争的。 • (2)了解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各 大战场重要战役等史实,认识反法西斯国 家是怎样通向胜利之门的。 • (3)简述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汲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教训。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德、日走上法西斯专政道路的原因;30年代 亚、非、欧局部反法西斯战争的特点;慕尼黑阴谋 2、难点:大危机爆发的原因;埃塞俄比亚抗击侵略意 大利战争失败的原因,西班牙内战的性质;绥靖政策,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影响 三、教学建议 1、教学时要注意3课内容的联系与整合,要注意与第一、 二单元的联系,要注意与必修Ⅱ专题六、必修Ⅰ专题二 第三课的联系,从而全面准确地理解二战爆发的历史背 景。 2、部分内容理论性较强,教学时建议采用问题探究法、 问题比较法,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历史思维 能力。 3、3课内容讲完后,可叫学生归纳二战爆发了解英、法、美绥靖政策及其主要表现,分析其影响,认识 其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教训;知道《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内容及后 果;概述二战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的过程,分析原因。
2、过程与方法:部分内容理论性较强,可采用问题探究法、问题 比较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面前,主要资本主义国 家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其中的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 他们对内独裁、对外侵略扩张,世界大战的欧亚两个 战争策源地形成,他们是挑起世界大战的元凶,在今 天的和平年代我们仍要对有法西斯倾向的言论、行为 保持高度的警惕性。 (2)感受中国、埃塞俄比亚和西班牙等国人民为抵抗 法西斯侵略所作的不懈努力和英勇斗争精神。 (3)认识绥靖政策是一项以损人开始,以害己告终的 典型的帝国主义政策,它是促成和加速二战爆发的重 要因素。探讨二战未能避免的原因,从中总结“防微 杜渐”这一深刻历史教训。
二、教材变化
1、具体内容上:
(1)把老教材《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中的《第三节: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第四节:法西斯国家 的扩张和反法西斯斗争的开始》两节内容整合进二战中 (2)增加:日本军部内部由于对于对外扩张目标存在分歧出现的 “北进派”和“南进派”;集体安全的落空;20世纪30年代局部战 争未能被制止为全面战争的原因分析;战争爆发初期北非战场的激 战;盟军在北非战场的反攻;德国屠杀犹太人,日本制造南京大屠 杀、使用生化武器的法西斯罪行;增加对二战经验教训的分析 2、编写思想上: 在模块、专题结构下 (1)更注重对二战爆发的历史背景的全面分析。 (2)更突出二战是从局部走向全面的。
2、指导意见(略) 3、学情
知识与能力: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战争的基本脉络,进程中重大事件。分析战争进程 中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概述反法西斯国家是怎样 通向胜利之门的,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各种历史资料,使学生初步 掌握 “论从史出”“史由证来” 的基本方法;通 过问题探究、问题比较,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法西斯所犯下的罪行,坚定 与反人类罪行作斗争的信念;认识西方大国所犯下 的过错,坚定对反人类罪行决不姑息的信念;认识 人类用智慧赢得的胜利,坚定维护世界和平的信念。
人教版选修3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分析
“自从野兽不再对人类生活 构成危险后,暴力的使用就转向 了人类自己,成为解决重大争端 的一个主要手段,人类历史上因 而充满了战争。”
—B· 艾伦莱希 著《血的仪式》
教材整体感知
一、概述
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世界最 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都卷入其中,战火波及 了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是一场空前的浩 劫。其影响至今不衰,表现在 (1)这场战争充当了历史教员,人类认识了 战争的反人类性; (2)这场战争充当了历史教员,人类不断从 中汲取和平发展的智慧。
(3)更突出对二战的历史反思。
三、知识框架
历史背景(第1、2、3课)
战争经过(第4、5、6、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战争影响(第8课)
1、历史背景(第1、2、3课)
第1课:经济大危机等因素影响下各国的选择, 一方面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一方面美国 民主和平力量得到保存和发展。
第2、3课:一方面法西斯的侵略扩张,一方面 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的展开;一方面西方大 国绥靖,助长法西斯侵略,导致集体安全的 落空;一方面最富侵略性的法西斯轴心集团 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