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南宫一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周测语文试题
2016届高三第二次段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6届高三第二次段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姓氏绝不仅仅是一种名号,它所反映的社会内容相当宏富。
从姓氏入手,能让我们对整个中国历史文化的观察更清晰、更深入。
中国人的姓氏,最早可追溯到母系氏族时代。
当时出于族际间识别的需要,每个民族都会有一个本民族的专用名称,这个名称事实上就是全体氏族成员共同的姓,如姬、姜、姒、妫、姚、好等。
这些姓皆从“女”字旁,从一个方面表明姓最初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
与现今的观念不同,在先秦时期,姓、氏是互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姓是氏族组织的名称,氏是氏族内部家族组织的名号。
出现姓、氏上下两级结构,是因为当一个氏族由于世代久远、人口增殖而规模越来越大时,氏族内一些成员间的血缘关系就会越来越淡,有些成员甚至可能已经找不到与另一些成员间的血缘联系了。
这时,民族内一部分血缘关系较近的人便会结成次一级的血缘组织,而次一级的血缘组织也会有相互识别的符号,这就是“氏”。
姓与氏作为不同级别血缘组织的名号,在先秦时代的区分很明显。
首先,在对始祖的追溯上,姓所代表的氏族组织历史悠远,世系模糊,因而其真实的始祖已无法明确地追溯,每个姓的祖先只能出自想象;而氏由于所代表的家族组织历史较晚,世系清晰,其始祖多数可以确切地知晓。
比如春秋时鲁桓公的三个儿子所建立的家族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孟孙氏的始祖可以追溯到庆父,叔孙氏的始祖可以追溯到叔牙,季孙氏的始祖可以追溯到季友,而三家共同领有的“姬”姓的始祖,却只能想象为传说中的人物黄帝。
其次,在姓氏应用规则上,先秦时代是男子称氏,女子称姓。
现今的一些姓氏书为先秦男子也冠上了姓,如称周文王为“姬昌”,武王为“姬发”,周公为“姬旦”,其实都是不符合先秦实际的错误称谓。
河北南宫中学高一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

河北省南宫中学2009-2010学年高一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一、选择(20×2分=40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壬(rén)戌窈窕(tiǎo)桂棹(zhào)冯(féng)虚御风B.嫠(lí)妇愀(qiǎo)然舳(yóu)舻山川相缪(liáo)C.酾(shī)酒横槊(shuò)江渚(zhǔ)正襟(jīn)危坐D.匏(páo)樽枕藉(jí)蜉(fú)蝣一叶扁(piān)舟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蜕变(tuì)粗糙(zào)琐屑(xiè)游目骋怀(chěng)B.佝偻(lǚ)长篙(hāo)踱步(dù) 凝神屏息(bǐng)C.翌日(yì)霎时(shà)气馁(něi)浅尝辄止(zhé)D.羞涩(shè)隽永(juàn)侥幸(jiǎo)脉脉含情(mài)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卓尔不群出其不意兵荒马乱名副其实B.毕恭毕敬垂拱而治世外桃源题纲挈领C.挥洒自如剽窃成果耳懦目染揠苗助长D.未竟事业名门旺族积重难返座无虚席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斑驳真谛杀一儆百丰华正茂B.漫溯恪守光彩夺目骇人听闻C.熨帖袅娜不可思义义奋填膺D. 慰籍宁谧相形见拙安之若诉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但有朝一日,那里的黑人男孩和女孩将能与白人男孩和女孩相敬如宾....,携手并进。
B.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C.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D.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
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
河北南宫中学高三5月第三次模拟考试(石家庄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石家庄市2016年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参考答案】第Ⅰ卷1.A(理解不当。
萧何修建的未央宫,未必是在兴乐宫的基础上修建的;建造的具体位置原文未明示。
)2.B(理解错误,敦煌作为驿站兼接待站是根据遗址推断的。
)3.C(偷换概念,说的不是未央宫,而是未央宫的前殿)4.B(懿德皇后没有在澶渊,从后面的“忌日”看,她已经去世,所以必须在“忌日”后断开,而不能在“忌日”前断开。
“镐先还备仪仗”的“先”是事先,表明时间在前,所以“时”字不能放在前面,使“疑军中鼓吹之礼”成为时间状语,应译为“当时”,置于“镐”前。
“以…为对”是谓语,它前面应该有主语,所以不应在“镐”的后面断开,而应在它前面断开。
“木主”是牌位,是名词,不能断开成为两个词。
“纣”是“伐”的宾语,所以应在“纣”的后面断开。
“前歌后舞”动作的发出者是武王,不是“纣”。
)5.D(信息混乱。
将《春秋》和《左传》的相关信息混淆。
)6.B(理解错误。
原文说的是“宰相赵普召镐问之”,而非太宗询问杜镐。
)7.(1)事情完成后,杜镐被赏赐金鱼袋和紫衣,改任在秘阁当值。
正赶上编修《太祖实录》,(皇帝)命杜镐搜集整理太祖以往的事迹,以备查访询问。
(得分点:①直,当值;②会,恰逢、正赶上;③检讨,整理、查核;④故事,旧例,以往的事迹;⑤访问,查访询问。
每点1分,共5分。
)(2)杜镐一定亲自写奏章说明前前后后的情况来上报皇帝,得到的赏识和待遇特别优厚。
即使是晚辈、官职低的人来请教,杜镐也耐心应答而不厌烦。
(得分点:①闻,使……知道,禀告;②顾遇,被赏识对待;③虽,即使;④请益,请教;⑤倦,厌烦。
每点1分,共5分。
)8.①直抒胸臆。
如“老尽英雄”“人生长恨”等直写年老而功名未立的悲伤。
②借古抒怀(或触景生情或借景抒情)。
词人行走于北邙山下,想到这里多有王侯公卿,对比自己的不得志,写出了悲伤之情。
③化用。
“人生长恨水长东”,化用李煜诗句,以东逝的江水无休无止永无尽头,比喻人生憾事之多。
2016学河北定州中学新高三上学期周练二语文试卷

2016学河北定州中学新高三上学期周练二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学的趣味孔子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仿佛以为知、好、乐是三层事,一层深一层;其实在文艺方面,第一难关是知,能知就能好,能好就能乐。
知、好、乐三种心理活动融为一体,就是欣赏,而欣赏所凭的就是趣味。
许多人在文艺趣味上有欠缺,大半由于在知上有欠缺。
有些人根本不知,当然不会深感到趣味,看到任何好的作品都如牛听琴,不起作用。
这是精神上的残废。
犯这种毛病的人失去大部分生命的意味。
有些人知得不正确,于是趣味低劣,缺乏鉴别力,只需要刺激或麻醉,取恶劣作品疗饥过瘾,以为这就是欣赏文学。
这是精神上的中毒,可以使整个的精神受腐化。
有些人知得不周全,趣味就难免窄,狭,被囿于某一派别的传统习尚,不能自拔。
这是精神上的短视,“坐井观天,诬天藐小”。
要诊治这三种流行的毛病,唯一的方剂是扩大眼界,加深知解。
一切价值都由比较得来,生长在平原,你说一个小山坡最高,你可以受原谅,但是你错误了。
“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那“天下”也只是孔子所能见到的天下。
要把山估计得准确,你必须把世界名山都游历过,测量过:研究文学也是如此,你玩索的作品愈多,种类愈复杂,风格愈分歧,你的比较资料愈丰富,透视愈正确,你的鉴别力(这就是趣味)也就愈可靠。
人类心理都有几分惰性,常以先入为主,想获得一种新趣味,往往须战胜一种很顽强的抵抗力。
许多旧文学家不能欣赏新文学作品,就因为这个道理。
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起初习文言文,后来改习语体文,颇费过一番冲突与挣扎。
在才置信语体文时,对文言文颇有些反感,后来多经摸索,觉得文言文仍有它的不可磨灭的价值。
专就学文言文说,我起初学“桐城派”古文,跟着古文家们骂六朝文的绮靡,后来稍致力于六朝人的著作,才觉得六朝文也有为唐宋所不可及处。
台市南宫一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9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测试

河北邢台市南宫一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9月模拟测试语文试题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13年8月,国际权威检测机构美国贝塔放射性碳测年实验室( Beta Analytic Inc.)时取自蓟县东营坊遗址发掘区地层内的动物骨骼样本采用加速器质谱碳- 14测年法(AMS)进行了分析检测,明确了东营坊遗址的绝对年代,从而将天津市域内的人文史提早到距今4万多年以前,这是天津市人文史年代上的又一重大突破。
2005年3月,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蓟县北部地区开展了旧石器考古专题调查,发现石器地点27处,分布范围涵盖蓟县6个乡镇,采集到大量石制品。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考古学家对这次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蓟县这次考古调查发现方法科学,最后消灭了以省、直辖市为区域单位的旧石器考古空白区,是天津考古学史上重彩浓墨的一笔,是极为重要的发现,无论对于天津考古还是中国考古学,都具有重要意义。
2007年,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联合组队,对2005年调查时所发现的旧石器地点之一——东营坊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200平米,共出土石制品90余件,石器埋藏层位清楚。
对东营坊遗址的考古发掘是天津市考古史土第一次进行的旧石器遗址发掘,通过该项工作,进一步确认天津旧石器遗存的存在,同时也为中国北方旧石器主工业增加了新的材料,对于研究晚更新世末期华北地区人类活动与交流具有重要价值。
蓟县旧石器地点的发现与东营坊遗址的发掘,是半个世纪以来天津考古的重大发现,其在填补了天津地区旧石器考古空白的同时,也将天津市域的人文史提前到距今l万年以上。
2008年,文保中心联合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对蓟县考古调查与发掘旧石器材料进行分析整理与综合研究,将取自东营坊遗址地层堆积内的14C、孢粉和光释光(OSL)样本送往国内、外权成分析检测机构进行检测,为研究以东营坊为代表的蓟县旧石器地点群的绝对年代、古植被、古气候与古地理环境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河北南宫一中2016届高三复习班上学期第十次周测语文试题

南宫一中2016届高四(上)语文第十次周测试题命题人:董芳审题人:吕蔚山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代文艺的媚俗媚世化,是人类社会进入极度意欲物化的结果,尽管它表面上是一种经济商业化的延伸。
一个不容忽视的时代事实是:在政治与法律的纵容、宗教与道德的妥协、技术与文化的刺激之下,中产阶级大众社会的种种欲望和需求愈来愈膨胀发作和肆无忌惮起来,其历史恶习性和文化劣根性也越来越合情合理合法了。
讨好中产阶级已经构成文艺自身生存下来的唯一法则,而其主动的原始职能和独立的社会价值已不复存在。
艺术家显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超人,他们完全地服从商业机制和大众趣味;但这不仅违反了自身的社会角色与社会职责,同时制造了人类集体堕落的意识可能。
因为,文艺不单纯是娱乐与消遣的社会工具,更是一种意识警戒线,如果它彻底地丧失了独立自为的建设性,那么这把双刃刀将变成导致毁灭的“凶器”。
随着资本主义国家机器对中产阶级的纵容和鼓动,在中产阶级膨胀的物化欲望支配下,凡是不能适应商业社会的效率与利益的原则的事物,就必然消亡。
只要吻合大众的趣味与情调的文艺就能促成流行时尚和商品价值。
因此,文艺也本能地朝向媚世媚俗的潮流方向发展;而独立价值和原始质味将不再,并变相成“投众所好”的文化贩子,大大地刺激了大众的破坏欲。
一个不争的事实,精神对人类幸福程度构成主导的地位已远远超过了物质,尤其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更为突出,因其制度、价值、审美都倾向效益与利益的目的;如富有与成功构成人的智慧、尊贵的审美象征;因此都有理由、有权利去争取成功,而成功的背后就是一种破坏力。
这里必须指出,因生理所需的物质资料相对容易满足和饱和,因精神性驱使所需的奢侈性生活却是一个永无止境的黑洞。
尤其是在高度工业化与商业化的社会,追求效益和效率变成一种普遍的社会原则和异化人性的本能,包括对人文科学被混化渗透,无论科学还是艺术,它变成了一种物欲与功利的延伸物。
河北省南宫一中高三语文上学期第十二次周测试题

南宫一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语文第十二次周测试题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文质论陶东风“文”、“质”作为对举的观念范畴,源自《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本是就其理想人格“君子”发论,后世论者一般认为早在先秦时期,孔子便已注意到了文章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
孔子所说的“文”,指的是外观形式的文采。
孔子所说的“质”,有人认为指内在实质,即内容;有人认为仍然是指形式表现的质朴无文;也有人认为这两者其实是相通的,表现形式的质朴无文,是由内容的质朴所决定的。
“彬彬”,或谓“文质相半之貌”,或谓“文质备也”,或谓“美盛”之义,文质彬彬,即文质并茂。
尽管后人释有歧义,但孔子提倡“文质彬彬”,就是强调文质统一,则无疑义。
文与质的关系,既有统一的一面,也有矛盾的一面。
就统一性而论,必有其质,方有其文,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就矛盾性而言,文可以反作用于质,而对质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这就构成了传统文论中的文质统一论。
先秦诸子百家中也有把“文”与“质”的对立加以绝对化的说法,如道家、墨家和法家的理论实质有所不同,但都表现为重质轻文,甚至持“文灭质”之论。
“文”被看作人为外加的甚至是扭曲本然的虚假饰物,他们要求去文就质。
这一极端化的“文质”说,影响远不及儒家传统文论的“文质”统一说。
汉代的扬雄继承和发挥了孔子文质兼备的思想,认为只有“华”、“实”相副,才能体现君子风范,文质彬彬合乎礼义。
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重文轻质的倾向,特别是六朝的文学创作,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
六朝人把“文质”概念引入文学领域,文与质基本上是指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且强调它们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刘勰还把“文质”的辩证统一关系看作是推动文学创作发展的内在基本因素,因而从理论上努力概括“质文化变”的历史潮流和审美规律,以期文艺创作及其理论批评的健康发展。
魏晋南北朝的文质观念突出了“文”的文学性和审美价值,使中国古代文学自觉的时代终于到来。
河北南宫一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周测语文试题

南宫一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二次周测试题命题高三语文组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现实主义的生命力在现代文艺发展史上,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出现,以及在20世纪形成的世界范围内的文艺主潮,当然不乏积极意义。
同时也必须看到,虽然现代、后现代主义以反叛现实主义“起家”,但在根本上,并未完全挣脱现实主义这一重要创作原则。
现实主义与现代、后现代主义的重要分歧之一,以及基于这种分歧所产生的创作实践上的分野,首先表现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上。
内容与形式是构成文艺作品的两个核心要素。
19世纪以前,尤其是在现实主义那里,内容居于主导地位,“内容论”是文艺史的主流。
在现代、后现代主义出现以后,形式获取了至高无上的权威。
几乎所有的现代、后现代主义作家都有一种“形式主义”偏嗜症。
他们对“怎样写”的关注和探索冲动,远超过对“写什么”的热情。
纵观文学史,现代、后现代主义的每次形式创新,最后之所以被认可并得以保留,无一不是因为这种形式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有意味的形式”是指这种形式所蕴含的内容寓意。
没有任何一部作品仅仅是因为形式本身的华丽或奇特而被归入经典之列。
如《等待戈多》,它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完整清晰的故事,也没有紧张的冲突和丰满典型的人物。
贝克特之所以采用这种古怪的艺术形式,就是因为它巧妙地呼应了作品的主题,表现了现代人孤独绝望、无所归依的精神状态。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贝克特们”与现实主义大师殊途同归,共同抵达了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终点。
可见,现代、后现代主义处心积虑、挖空心思地开创的种种花样翻新的形式,最终达到和收获的,仍然是现实主义的目的和结果。
现代、后现代主义的异军突起,在一定程度上对现实主义潮流形成遮蔽之势。
有人将此视为现实主义衰朽的表征,认为未来的文艺必将是现代、后现代主义的天下。
其实,现代、后现代主义大势之成,主要倚仗的是方法上的优势,而并未在根本上颠覆和取代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和精神立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宫一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二次周测试题命题高三语文组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现实主义的生命力在现代文艺发展史上,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出现,以及在20世纪形成的世界范围内的文艺主潮,当然不乏积极意义。
同时也必须看到,虽然现代、后现代主义以反叛现实主义“起家”,但在根本上,并未完全挣脱现实主义这一重要创作原则。
现实主义与现代、后现代主义的重要分歧之一,以及基于这种分歧所产生的创作实践上的分野,首先表现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上。
内容与形式是构成文艺作品的两个核心要素。
19世纪以前,尤其是在现实主义那里,内容居于主导地位,“内容论”是文艺史的主流。
在现代、后现代主义出现以后,形式获取了至高无上的权威。
几乎所有的现代、后现代主义作家都有一种“形式主义”偏嗜症。
他们对“怎样写”的关注和探索冲动,远超过对“写什么”的热情。
纵观文学史,现代、后现代主义的每次形式创新,最后之所以被认可并得以保留,无一不是因为这种形式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有意味的形式”是指这种形式所蕴含的内容寓意。
没有任何一部作品仅仅是因为形式本身的华丽或奇特而被归入经典之列。
如《等待戈多》,它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完整清晰的故事,也没有紧张的冲突和丰满典型的人物。
贝克特之所以采用这种古怪的艺术形式,就是因为它巧妙地呼应了作品的主题,表现了现代人孤独绝望、无所归依的精神状态。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贝克特们”与现实主义大师殊途同归,共同抵达了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终点。
可见,现代、后现代主义处心积虑、挖空心思地开创的种种花样翻新的形式,最终达到和收获的,仍然是现实主义的目的和结果。
现代、后现代主义的异军突起,在一定程度上对现实主义潮流形成遮蔽之势。
有人将此视为现实主义衰朽的表征,认为未来的文艺必将是现代、后现代主义的天下。
其实,现代、后现代主义大势之成,主要倚仗的是方法上的优势,而并未在根本上颠覆和取代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和精神立场。
现代、后现代主义开创的象征、隐喻、意识流等创作手法,与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相比,有它利于表现人的内心世界的一面。
这些新的技法,真正形成的效果,不是背离现实,而是更加全面、生动、有冲击力地反映现实。
与现实主义瞩目于客观存在的现实生活不同,现代主义往往着眼于人的主观世界。
问题的关键在于,任何一种主观情绪、心理体验,都绝非凭空而至,实质乃是客观现实的派生物和折射品。
从创作意图来看,所有现代主义作家艺术家,其创作的主观目的,绝不止于为表现而表现、为心理而心理,最终指向无一不是社会现实。
同样,后现代主义对现存秩序、权威、中心的解构,说到底,本身仍然是对现实的一种立场表达。
无论它的内容有多荒诞,形式有多离奇,其逻辑起点和根本归依仍在现实,仍在生活。
列宁曾把托尔斯泰的现实主义作品称为镜子,那么,后现代主义也是一面镜子,只不过它们不是现实主义那样的平面镜,而是哈哈镜或凹凸镜,将真实的现实镜像通过扭曲、变形,夸张地呈现出来,达到另外一种艺术效果。
现代、后现代主义的创作理路,仍然是一定程度地围绕现实、观照现实、介入现实,只不过与传统的现实主义相比,调整了观照点和切入点。
(选自《人民日报》2012年02月21日24 版,有删改)1.下列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现代、后现代主义的出现对20世纪形成世界范围内的文艺主潮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B.现代、后现代主义尽管反叛现实主义,但其创作实践并未在根本上颠覆和取代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和精神立场。
C.现代、后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分歧,就是如何看待文学作品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
D.在几乎所有现代、后现代主义作家看来,形式大于内容,他们只是关注“怎样写”,忽略“写什么”。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19世纪以前,“内容论”是文艺史的主流,现代、后现代主义出现后,“形式论”居于主导地位。
B.作品的形式创新能否得到认可,关键还在于这种形式是否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即这种形式是否蕴含有内容寓意。
C.没有一部作品是因为形式的原因而被奉为经典的,所以现代、后现代主义对形式的追求是误入歧途。
D.现代、后现代主义开创的种种创作手法,其真正效果,不是背离现实,而是以一种类似于哈哈镜或凹凸镜的方式来来折射现实。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贝克特的作品《等待戈多》虽然有着古怪的艺术形式,但作品主题的精神内核反映的是现实,B.现代、后现代主义“反叛现实”,想尽办法创新形式,是为了达到现实主义的目的和结果。
C.在表现人的内心世界,展现人丰富的心理情绪、主观感受时,传统的现实主义要弱于现代、后现代主义。
D.现实主义作家往往关注客观的现实生活,现代主义作家更钟爱直觉、梦幻、潜意识、想象等人的主观世界。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赵立,徐州张益村人。
以敢勇隶兵籍。
靖康初,金人大入,盗贼群起,立数有战功,为武卫都虞候。
建炎三年,金人攻徐,王复拒守,命立督战,中六矢,战益厉。
城始破,立巷战,夺门以出,金人击之死,夜半得微雨而苏,乃杀守者,阴结乡民为收复计。
金人北还,立率残兵邀击,断其归路,夺舟船金帛以千计,军声复振。
乃尽结乡民为兵,遂复徐州。
时山东诸郡莽为盗区,立介居其间,威名流闻。
会金左将军昌围楚州急,通守贾敦诗欲以城降,宣抚使杜充命立将所部兵往赴之。
且战且行,连七战胜而后能达楚。
两颊中流矢,不能言,以手指麾,既入城休士,而后拔镞。
诏以立守楚州。
明年正月,金人攻城,立命撤废屋,城下然火池,壮士持长矛以待。
金人登城,钩取投火中。
金人选死士突入,又搏杀之,乃稍引退。
五月,兀术北归,筑高台六合,以辎重假道于楚,立斩其使。
兀术怒,乃设南北两屯,绝楚饷道。
承、楚间有樊梁、新开、白马三湖,贼张敌万①窟穴其间,立绝不与通,故楚粮道愈梗。
始受围,菽麦野生,泽有凫茨可采,后皆尽,至屑榆皮食之。
立遣人诣朝廷告急。
签书枢密院事赵鼎欲遣张俊救之,俊不肯行。
乃命刘光世督淮南诸镇救楚。
高宗览立奏,叹曰:“立坚守孤城,虽古名将无以逾之。
”以书趣光世会兵者五,光世讫不行。
金知外救绝,围益急。
九月,攻东城,立登磴道以观,飞炮中其首,左右驰救之,立曰:“我终不能为国殄贼矣。
”言讫而绝,年三十有七。
众巷哭。
金人疑立诈死,不敢动。
越旬余,城始陷。
立家先残于徐,以单骑入楚。
为人木强,不知书,忠义出天性。
善骑射,不喜声色财利,与士卒均廪给。
每战擐②甲胄先登,有退却者,捽而斩之。
仇视金人,言之必嚼齿而怒,所俘获磔以示众。
忠义之声远近皆倾下之,金人不敢斥其名。
讣闻,辍朝,谥忠烈。
(节选自《宋史·赵立传》)[注]①张敌万:盗贼首领。
②擐(huàn):穿。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六矢,战益厉.厉:激烈。
B、立率残兵邀.击邀:阻截。
C、立介居其间,威名流.闻流:传布。
D、忠义之声远近皆倾.下之倾:钦佩。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赵立“敢勇”的一组是:()(3分)①城始破,立巷战②两颊中流矢,不能言,以手指麾③金人登城,钩取投火中④立斩其使⑤立家先残于徐,以单骑入楚⑥每战擐甲胄先登A、①②⑥B、①③⑤C、②④⑤D、③④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赵立军事才能突出。
在徐州保卫战中,他临危受命,抗击金军;绝地血战后及时整合乡民和残部的力量,击溃撤退中的敌军,收复徐州。
B.赵立为人正直,治军严明。
在孤守楚州期间,虽然被金军重重围困,粮草、野菜全部吃光,但他和部下宁愿吃磨碎的榆树皮,也不扰民。
C.赵立屡建战功,威名显赫。
皇帝看到他的奏章后,为他坚守孤城而感叹,认为即使是古代的名将也无法超越他。
金人甚至不敢直呼其名。
D.赵立一生都怀有忠义报国之心。
他痛恨金人,临终前还为自己不能继续为国杀敌而悲愤叹息。
对于他的忠义,朝廷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贼张敌万窟穴其间,立绝不与通,故楚粮道愈梗。
(5分)(2)以书趣光世会兵者五,光世讫不行。
(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11分)夏日三首(其一)长夏江村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舞,蛛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樵渔过此生。
8. 这首诗运用了反衬手法表现环境的“清”,请简要说明。
(5分)9. 颈联中“邀”“纳”二字极为传神,请简要分析。
(6分)(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10.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2)在《逍遥游》中描绘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
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 , 。
(3)李白在《行路难》中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的两句诗句是:, 。
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并填图该题标记;未填图标记的按11题评改计分。
该题各为25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回家朱道能日暮时分,他终于赶回了家乡。
村口的小商店早早亮起了灯光。
有几个乡邻在说着闲话。
见了他,都一脸热情地招呼着。
他立即放下大包小包,连连回应,一一敬烟。
刚唠了几句,爹来了。
“回了。
”爹的话,永远是那么简明。
然后就去提地上的行李。
有人对他说:“你爹都来瞄几趟了。
”也有人对他爹说:“养儿不要多,一个顶十个呀——老哥好福气哟。
”爹拿眼去瞅儿子,嘿嘿地笑。
回到家,把脸一洗,娘已经把七大碟八大碗摆上了桌子。
爹悄无声息地从柜子里拿出一瓶酒来。
一看这酒,他愣了一下。
去年春节前,妻子冰在单位分了八瓶抵债的高档白酒。
初一给领导拜年拎去了两瓶,可一看领导家的酒柜,就又悄悄拎了回来。
后来这酒,就送了岳父两瓶,客户四瓶,朋友来家喝了一瓶,余下这一瓶,回老家时塞进了提包,他想让一辈子只喝两块五一斤土烧的父亲,也尝尝这百元佳酿的滋味。
娘说:“这酒你爹稀罕着哩,过生日时都舍不得拿出来喝一口。
”爹打开酒盖,先给他倒满,然后给自己满上端起来,和儿子轻轻一碰,仰起脖子,一饮而尽。
他心头一热,为不苟言笑的父亲和儿子这尽在不言中的一碰。
于是,他也一饮而尽。
娘嗔怪道:“瞧你爷俩,慢点喝,跟谁抢呀?吃菜,吃菜……”就这样杯来盏去,一瓶酒很快去了大半。
他说:“爹,你少喝点。
”娘说:“老头子,身体不好,别逞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