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数控机床润滑系统的自动控制毕业论文设计

合集下载

浅议润滑系统控制在数控机床中的应用与改进

浅议润滑系统控制在数控机床中的应用与改进

6 数控机床润滑系统控制的故障分析及其改善措施
( 1 ) 由于机床采 用的是定期、 定量 的供油方 式, 若系统 中出
3 数控机床润滑泵的供油时间
堵塞等情况会引起 系统中的压力变化 。 通过安装压 力 由于 数控机床 运 动副只需少量 的润滑 油就能满足 正常 的 现漏 油、 当压力异常出现 时, 机床停止工作。 工作, 采 用连续供 油的方式不但会产生 附加 热量 , 而且也会 造 开关 , 成 资源 的浪费。因此 , 润滑系统 采用定期 、 定量 的周期 工作 方 ( 2 ) 机床 工作一段 时间后, 若无及 时补充润滑 油, 直接 影响 通 过安装液位开 关,以提醒工作人 员及时补 式。 其 中集 中润滑系统 自身配 有微 处理器 , 可 以白行 设定润滑 机 床 的正常运行, 充润滑油 。 泵停止、 供油 的时间, 以调整润滑泵间隙工作的时间。
故 障也会造 成润滑系统的供油不足 , 为了避免 机床 因缺油影响
其 正常工作 , 提高机床 的使用寿 命, 在润滑系统 中设置了以下 检测装 置:
( 3 ) 暂停阶段。 待工件加工完后, 机床暂停工作 , 此时润滑油
需要用P M C 程 序 中的T M R B ¥  ̄ 令延长润滑泵停止 ( 1 ) 过载检测。 通过在润滑泵的供 电回路中安装过载保护元 的需要量减 少, 的工作时间, 以减 少工作频率 , 降低油耗。 件进行检测 , 其原理是 把热 过载触 点作为F A N u c P M C 系统 的输
分别设定各 阶段 润滑泵的工作频 系统 。 将润滑油输 送到各 个润滑点。 ( 4 ) 滤 油器 。 用于滤掉润滑 工运行及暂停三种不 同阶段 , 具体情况如下所示: 油中的杂质 , 确保 向系统提供清洁 的润滑油。 ( 5 ) 电子程 控器 、 液 率和时间。 位开关、 压力开关 。 控制润滑泵按预期 的周期工作, 同时对系统

数控机床润滑系统的PLC控制

数控机床润滑系统的PLC控制

沈阳城市学院《数控机床电气控制与PLC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班级:机自二班姓名:xxxxx学号:111001204指导教师:xxxxxxx2013年12月10日课程设计任务书要求完成以下工作:1.课题相关任务及PLC的描述;2.PLC的型号选择摘要机床润滑系统的设计、调试和维修保养,对于提高机床加工精度、延长机床使用寿命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润滑系统的电气控制方面,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润滑系统工作状态的监控。

数控机床控制系统中一般仅设油箱油面监控,以防供油不足,而对润滑系统易出现的漏油、油路堵塞等现象,不能及时做出反应。

二是设置的润滑循环和给油时间单一,容易造成浪费。

数控机床在不同的工作状态下,需要的润滑剂量是不一样的,如在机床暂停阶段就比加工阶段所需要的润滑油量要少。

针对上述情况,在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中,对润滑控制部分进行了改进设计,时刻监控润滑系统的工作状况,以保证机床机械部件得到良好润滑,并且还可以根据机床的工作状态,自动调整供油、循环时间,以节约润滑油。

关键字:数控机床,润滑系统,PLC,故障分析引言众所周知,要使运动副的磨损减小,必须在运动副表面保持适当的清洁的润滑油膜,即维持磨擦副表面之间恒量供油以形成油膜。

这通常是连续供油的最佳特性(恒流量),然而,有些小型轴承需油量仅为每小时1-2滴,一般润滑设备按此要求连续供油是非常困难的。

此外,很多事实表明,过量供油与供油不足是同样有害的。

例如:对一些轴承在过量供油时会产生附加热量、污染和浪费。

大量实验证明,周期定量供油,既可使油膜不被损坏又不会产生污染和浪费,是一种非常好的润滑方式。

因此当连续供油成为不合适时可采用经济的周期供油系统来实现。

该系统使定量的润滑油按预定的周期时间对各润滑点供油,使运动副均适合采用周期润滑系统来润滑机床润滑系统在机床整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其设计、调试和维修保养,对于提高机床加工精度、延长机床使用寿命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数控机床自动润滑系统毕业设计

数控机床自动润滑系统毕业设计

江西城市职业学院2011届毕业设计题目:数控机床自动润滑系统设计分院:机电工程学院班级:数控08—1班学号: 080744080104学生姓名: XXXX起讫日期:指导教师:职称:教研室主任:审核日期:数控机床自动润滑系统摘要机床润滑系统的设计、调试和维修保养,对于提高机床加工精度、延长机床使用寿命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润滑系统的电气控制方面,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润滑系统工作状态的监控。

数控机床控制系统中一般仅设邮箱釉面监控,以防供油不足,而对润滑系统易出现的漏油、油路堵塞等现象,不能及时做出反应。

二是设置的润滑循环和给油时间单一,容易造成浪费。

数控机床在不同的工作状态下,需要的润滑剂量是不一样的,如在机床暂停阶段就比加工阶段所需要的润滑油量要少。

针对上述情况,在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中,对润滑控制部分进行了改进设计,时刻监控润滑系统的工作状况,以保证机床机械部件得到良好的润滑,并且还可以根据机床的工作状态,自动调整供油、循环时间,以节约润滑油。

数控机床中润滑系统为间歇供油工作方式。

因此,润滑系统中的压力采用定期检查方式,即在润滑泵每次工作以后检查。

如果出现故障,如漏油、油泵失效、油路堵塞,润滑系统内的压力就会突然下降或升高,此时应立即强制机床停止运行,进行检查,以免事态扩大。

油面过低以往习惯的处理方法是将“油面过低”信号与“压力异常”报警信号归为一类,作为紧急停止信号。

一旦PMC系统接收到上述信号,机床立即进入紧急停止状态,同时让伺服系统断电。

但是,与润滑系统因油路堵塞或漏油现象而造成“压力异常”的情况不同,如果润滑泵油箱内油不够,短时间不至于影响机床的性能,无需立即使机床停止工作。

但是,出现此现象后,控制系统应及时显示相应的信息,提醒操作人员及时添加润滑油。

如果操作人员没有在规定时间内予以补充,系统就会控制机床立即进入暂停状态。

只有及时补给润滑油后,才允许操作人员运行机床,继续中断的工作。

数控机床润滑系统的自动控制

数控机床润滑系统的自动控制

数控机床润滑系统的自动控制机床的控制系统在整个机床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现代机械制造系统内零件的平均公差,每十年大约少一个数量级。

目前,精密和超精密机械零件的制造公差都可以被控制在粗糙度范围内。

机床的润滑系统运行稳定性由于精度提高,运行更稳定。

系统的自动控制更使得发现问题能够及时发现。

以提高机械的使用寿命。

现在机械的润滑都是采用的是集中润滑系统,通过分流器来控制所需的油量。

1、润滑系统对机床温度的自动控制当机床开始运行时,齿轮泵由主机带动进行运转将润滑油箱的油输入机床的各个需要润滑的部位,循环一周后经回油孔进而进入润滑油箱。

此过程中假如实际油箱的温度值与设定值不符的时候自动控制系统就会启动润滑油箱温度测控电路。

通过加热或降温使油箱温度一直保持设定温度值。

润滑油过多过少都不行,会产生浪费和产生过多的热量,这样既不合理也不经济。

因此,润滑系统均采用定期、定量的工作方式。

保证系统的油量能够均匀供给。

机床周围的现场环境比较复杂,对机床产生相应干扰是不可避免的。

例如线路和电源上的输入、输出都会对机床进行干扰,AT89S52单片机控制系统能够通过安装抗干扰抑制器(低通滤波)及在一些I /o线路上采用光电隔离技术来解决。

在软件上由于可重复可釆取设置陷阱和设置软件Watchdog 的方法来避免程序的跳飞,使得程序能够正常运行。

其原理图如图一所示,可直接在线编程,调试修改程序非常方便。

使机床温度不受外界影响,更加稳定。

2、润滑系统对机床油量的自动控制假如润滑循环和给油时间单一,就会造成浪费。

数控机床在不同的工作状态下,所需的润滑剂量是不一样的,如在机床暂停阶段就比加工阶段所需要的润滑油量要少。

只有在机械的表面有足够的润滑油,才能形成完整的油膜,这时才能保证机床运动副的磨损减小,也就是维持摩擦表面之间恒量供油以形成油膜。

机床导轨需要的润滑油量我们常用的计算公式是:(长度+移动行程)X 宽度X Ko润滑油量与该导轨上的轴的移动距离是紧密联系的。

数控机床润滑系统温度自动控制的研究

数控机床润滑系统温度自动控制的研究
拨盘设置 .通过 A 8 S 2的 P T95 1口输入 。 可 控硅所需 的控 制信 号由 AT 9 5 8 S 2的 P . 输 31 出 ,产生 P M 信号 ,经电路 控制双 向可 控硅。 W 因而只 要检 测 得热敏 电阻两端 的电压便 可 测得 由两片 7 L 2 3和两位公阴极 L D构成 的显示 电 润滑 系统 的温 度 。 4S 7 E
R T Ur — = — Vrf RT — e - R + Po T , UR 0 — V。 U f-
路主要用来显示 C U检测到的 当前润滑系统温度 .以 P
便监视系统运 行状 态。 因显示位数 比较 少 ,故 选择静 态显示方式 .以方便调试 和编程 。只要 不改变显 示数
继 电器 J 1用 以控制 润滑 油的进 、出 阀和泵 ,控 址分 别为 B O H~B O H,如启动 通道 0,则只需执 OO O3 制信号由 P . 提供 ,由 7 0 提供 继电器 的驱动电流 。 行指令 : 33 44
件 的制造公差 .大都 已被控 制在粗糙 度范围 内。这类 检 测和 控制 润滑 油箱 的温 度 。 零 件加 工 系统 与常见 制造 系统 相 比较 .一般 工 艺系 统 变形 等 主要误 差 的影 响几 乎全部 被 排除 .而 工艺

系 统 概 述
系统 的热 变形 和振动 则成 为 影响 加工 精度 的主 要 因 如 图一 所示 .本 系统 主 要 由四大 部分 组成 .即 素。针 对系统 的加工要求 .为减少 工艺系统振动的影 数控机床 润滑油箱温 度测控 电路 .AT S5 8 9 2单片机 响 ,则要保 证足够 的系统 刚度 、合理选择 切削参数 、 控 制系统 .可 控硅 控制 电路 .被 控对象 和执行机 构。

新版数控技术毕业论文(精品多篇)

新版数控技术毕业论文(精品多篇)

新版数控技术毕业论文(精品多篇)数控技术毕业论文篇一数控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计算机的智能集成能力,智能科技的集成成为了数控技术的核心和关键点。

随着计算机数控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数控的相关标准也在不断地更新。

数控关键技术的运用能够提升数控机床的生产效率,实现数控机床的自动化、智能化作业,从而优化生产工艺,不断提升生产质量。

在数控机床中,智能集成数控关键技术的运用能够有效地提升零部件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提升零部件生产工艺的水准。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的数控机床技术已经难以适应生产的需要,智能集成计算机数控关键技术成为发展的趋势,并逐步运用在实际的数控机床的零部件加工和生产中。

1 新型数控关键技术中的智能要素在新型数控系统中,现有的数控关键技术突破了传统的数控技术的弊端和不足之处,增加了很多智能化的要素,进一步提升了数控机床的生产效率,优化了数控机床的生产工艺。

例如特征技术,图形用户接口以及高级的语言概念和数据库结构都应该包含于此。

任务规划的智能化任务智能化是指数控机床将接受的任务,变为数控机床随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的目标任务。

这样一来在数控机床加工零部件时,可以根据自身的相关性能而随时做出改变,以有效地提升零部件的生产工艺,减少不合格率,综合提升其生产性能。

自适应的人机界面在数控机床中,利用智能集成化的数控关键技术能够极大地提升其自动性和自主性,从而优化其管理模式及生产模式,提升数控机床的运作效率,提升数控机床的运作水平,不断提升其运作能力。

特别是在智能化的主导因素下,利用数控关键技术能够提升机床作业的人机互动性,便于数控机床可以自动化识别不同的人员,根据不同人员的使用习惯及方法来进行一定的自我适应,提升数控机床运作的整体实力和水平。

加工环节的智能控制提升了数控机床的智能化运转,最明显的体现在于,在数控机床的运转过程中,利用智能化的因素能够有效地提升数控机床加工环节中的质量和效率。

数控机床润滑系统的设计毕业论

数控机床润滑系统的设计毕业论

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数控机床润滑系统的设计任务与要求:掌握数控机床润滑系统控制的改进和了解汽油发动机润滑系统故障的处理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注意事项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谢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数控机床毕业设计论文【范本模板】

数控机床毕业设计论文【范本模板】

题目数控机床的组成加工原理与工艺系部:机电工程系专业:机电一体化指导老师:班级:学生姓名:目录绪论。

.。

.。

....。

.。

.。

......。

.。

..。

.。

....。

...。

.。

.。

.。

.。

.。

....。

.(1) 第一章数控车床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

.......。

.。

..。

. (4)1.1 任务准备...。

...。

....。

..。

...。

..。

.。

..。

.。

.。

..。

.。

.。

...。

(4)1。

1.1 机床结构.。

..。

.。

..。

.。

.。

..。

.。

.....。

.。

.。

...。

.。

.。

.。

..。

(4)1。

2 工作原理。

..。

......。

.。

....。

.。

..。

.。

.。

.。

...。

..。

(6)1.3 数控车床的分类.....。

...。

......。

.。

.。

.。

...。

.。

.。

.。

.。

.。

..(6) 1。

4 数控车床的性能指标...。

...。

.。

.。

.。

..。

....。

.。

...。

.。

.。

.。

. (7)1。

5 数控车床的特点.。

.。

.。

.。

.。

.。

..。

.。

..。

.。

.。

..。

.。

(8)第二章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

.。

... .。

...。

.。

..。

...。

...。

...。

(10)2.1 数控车床概述。

.。

..。

.。

.。

..。

..。

.。

...。

.。

...。

.。

.。

.。

..。

.。

(10)2.1.1数控车床的组...。

.。

.......。

...。

...。

........。

...。

.。

.(10)2.1。

2数控车床的机械构成.。

.。

...。

......。

.....。

..。

.。

.。

....(11)2.1。

3数控系统。

..。

....。

.。

...。

.。

......。

.。

.。

.。

.。

.。

.。

.(11)2.1.4数控车床的特点。

.。

.。

.。

....。

..。

.....。

....。

.。

..(12) 2。

1.5数控车床的分类。

.。

...。

.。

..。

..........。

......。

. (13)2.1.6数控车床(CJK6153)的主要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绩: 江西城市职业学二0—二年三月摘要机床润滑系统的设计、调试和维修保养,对于提高机床加工精度、延长机床使用寿命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润滑系统的电气控制方面,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润滑系统工作状态的监控。

数控机床控制系统中一般仅设油箱油面监控,以防供油不足,而对润滑系统易出现的漏油、油路堵塞等现象,不能及时做出反应。

二是设置的润滑循环和给油时间单一,容易造成浪费。

数控机床在不同的工作状态下,需要的润滑剂量是不一样的,如在机床暂停阶段就比加工阶段所需要的润滑油量要少。

针对上述情况,在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中,对润滑控制部分进行了改进设计,时刻监控润滑系统的工作状况,以保证机床机械部件得到良好润滑,并且还可以根据机床的工作状态,自动调整供油、循环时间,以节约润滑油。

关键字:数控机床,润滑系统,PLC故障分析目录第1章引言 (1)第2章数控机床的系统构成 (2)第3章润滑的分类 (3)3.1单线阻尼式润滑系统......................................... 3.3.2递进式润滑系............................................... 3.3.3容积式润滑系统.............................................4.第4章润滑系统的控制原理...............................................5.4.1电气控制原理..............................................5.4.2自动控制原理............................................... 6.第5章数控机床润滑系统的PLC控制 (7)5.1润滑PLC控制原理.......................................... 7.5.2润滑系统10地址分配........................................ 9.第6章润滑系统故障分析. (10)6.1润滑系统工作状态的监控 (10)6.2润滑时间及润滑次数的控制 (10)6.3润滑报警信号的处理 (12)结语 (13)致谢 (14)主要资料 (15)附录 (16)引言众所周知,要使运动副的磨损减小,必须在运动副表面保持适当的清洁的润滑油膜,即维持磨擦副表面之间恒量供油以形成油膜。

这通常是连续供油的最佳特性(恒流量),然而,有些小型轴承需油量仅为每小时1-2 滴,一般润滑设备按此要求连续供油是非常困难的。

此外,很多事实表明,过量供油与供油不足是同样有害的。

例如:对一些轴承在过量供油时会产生附加热量、污染和浪费。

大量实验证明,周期定量供油,既可使油膜不被损坏又不会产生污染和浪费,是一种非常好的润滑方式。

因此当连续供油成为不合适时可采用经济的周期供油系统来实现。

该系统使定量的润滑油按预定的周期时间对各润滑点供油,使运动副均适合采用周期润滑系统来润滑机床润滑系统在机床整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其设计、调试和维修保养,对于提高机床加工精度、延长机床使用寿命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现代机床导轨、丝杆等滑动副的润滑,基本上都是采用集中润滑系统。

集中润滑系统是由一个液压泵提供一定排量、一定压力的润滑油,为系统中所有的主、次油路上的分流器供油,而由分流器将油按所需油量分配到各润滑点:同时,由控制器完成润滑时间、次数的监控和故障报警以及停机等功能,以实现自动润滑的目的。

集中润滑系统的特点是定时、定量、准确、效率高,使用方便可靠,有利于提高机器寿命,保障使用性第2 章数控机床的系统构成数控机床一般是由数控装置(CNC、数控辅助部件、输入输出设备、伺服单元、驱动装置(或称执行机构)、可编程控制器(PLC及电气控制装置、机床本体及测量装置组成的,如图2-1 所示图2-1 数控机床的硬件构成第3 章润滑的分类集中润滑系统按使用的润滑元件可分为阻尼式润滑系统、递进式润滑系统和容积式润滑系统。

3.1 单线阻尼式润滑系统此系统适合于机床润滑点需油量相对较少,并需周期供油的场合。

它是利用阻尼式分配器,把泵打出的油按一定比例分配到润滑点。

一般用于循环系统,也可以用于开放系统,可通过时间的控制,以控制润滑点的油量。

该润滑系统非常灵活,多一个润滑点或少一个都可以,并可由用户安装,且当某一点发生阻塞时,不影响其他点的使用,故应用十分广泛。

图3-1所示为单线阻尼式润滑系统3.2递进式润滑系递进式润滑系统主要由泵站、递进片式分流器组成,并可附有控制装置加以监控。

其特点是能对任一润滑点的堵塞进行报警并终止运行,以保护设备;定量准确、压力高,不但可以使用稀油,而且还适用于使用油脂润滑的情况。

润滑点可达100个,压力可达21MPa递进式分流器由一块底板、一块端板及最少三块中间板组成。

一组阀最多可有8块中间板,可润滑18个点。

其工作原理是由中间板中的柱塞从一定位置起依次动作供油,若某一点产生堵塞,则下一个出油口就不会动作,因而整个分流器停止供油。

堵塞指示器可以指示堵塞位置,便于维修。

图3-2所示为递进式润滑系统3.3容积式润滑系统该系统以定量阀为分配器向润滑点供油,在系统中配有压力继电器,使得系统油压达到预定值后发讯,使电动机延时停止,润滑油从定量分配器供给,系统通过换向阀卸荷,并保持一个最低压力,使定量阀分配器补充润滑油,电动机再次起动,重复这一过程,直至达到规定润滑时间。

该系统压力一般在50MPa以下,润滑点可达几百个,其应用范围广、性能可靠,但不能作为连续润滑系统。

:tn■竝图3-3容积式润滑系统第4章润滑系统的控制原理机床润滑系统的控制分为两部分:电器控制和PLC自动控制。

4.1电气控制原理润滑系统电器控制图如图4-1,通过控制交流接触器KM俅控制润滑电机主电源。

经过PLC的自动控制来实现自动控制。

图4-1润滑系统电器控制原理图4.2自动控制原理如图4-2,为润滑系统自动控制流程图。

当系统准备好之后,CNC发出信号,使得润滑系统开始工作,首次润滑15s后,电机停止工作图4-2 ,为润滑系统自动控制流程图当压力开关SP2因压力降低而接通时,开始计时30min,计时完成后,当压力开关SP2断开,润滑电动机再次工作20S,并循环工作。

QF4为电动机过载保护开关,SL为润滑油检测开关,当电动机过载或润滑油不足时则使系统发出报警信号。

第5 章数控机床润滑系统的PLC 控制在数控系统中,大部分的自动控制都是通过PLC来实现的,润滑系统的控制也一样,通过PLC程序控制电机的工作。

本节以F21V-14为例,讲述一下润滑系统PLC的控制。

5.1 润滑PLC 控制原理如图5-1,首先通过两个相互作用的时间继电器(T),实现润滑工作时的间隙工作;再使用PLC 准备好信号,使XO 为1,开始首次润滑;首次润滑结束后,当SP开关闭合时,中间继电器M1开始工作,使得润滑系统再次工作;20s后使得时间继电器T2为1,当SP开关断开时,中间继电器M0开始工作,使得时间继电器T3工作,延时30min后时间继电器T3为1,中间继电器M1停止工作,所有的延时器都复位,当SP开关再次闭合时,中间继电器M1 再次工作,由此实现了润滑系统的周期动作。

然后再通过SL,QF4 开关实现润滑系统的报警。

并且使用X3 实现润滑系统的手动控制。

图5-1润滑系统PLC控制梯形图5.2 润滑系统IO 地址分配如图5-2 , X0为PLC准备好信号,X1为SP压力检测信号开关,X2为液面检测信号开关,X3为FR电动机过载报警信号开关。

丫1为正常运行信号,丫2为润滑油管道泄漏报警信号.Y3润滑油管道堵塞报警信号,丫4为润滑油油量不足信号。

图5-2润滑系统PLC外部接线图第6 章润滑系统故障分析6.1润滑系统工作状态的监控润滑系统中除了因油料消耗,油箱油过少而使润滑系统供油不足外,常见的故障还有油泵失效、供油管路堵塞、分流器工作不正常、漏油严重等。

因此,在润滑系统中设置了下述检测装置,用于对润滑泵的工作状态实施监控,避免机床在缺油状态下工作,影响机床性能和使用寿命。

6.1.1过载检测在润滑泵的供电回路中使用过载保护元件,并将其热过载触点作为PLC系统的输入信号,一旦润滑泵出现过载,PLC系统即可检测到并加以处理,使机床立即停止运行。

6.1.2油面检测润滑油为消耗品,因此机床工作一段时间后,润滑泵油箱内润滑油会逐渐减少。

如果操作人员没有及时添加,当油箱内润滑油到达最低油位,油面检测开关随即动作,并将此信号传送给PLC系统进行处理。

6.1.3压力检测机床采用递进式集中润滑系统,只要系统工作正常,每个润滑点都能保证得到预定的润滑剂。

一旦润滑泵本身工作不正常、失效,或者是供油回路中有一处出现供油管路堵塞、漏油等情况,系统中的压力就会显现异常。

根据这个特点,设计时在润滑泵出口处安装压力检测开关,并将此开关信号输入PLC系统,在每次润滑泵工作后,检查系统内的压力,一旦发现异常则立即停止机床工作,并产生报警信号。

6.2 润滑时间及润滑次数的控制为了要使机床运动副的磨损减小,必须在运动副表面保持适当的清洁的润滑油膜,即维持摩擦表面之间恒量供油以形成油膜。

但是数控机床运动副需要的润滑油量不是太多时,采用连续供油方式既不经济也不合理。

因为过量供油与供油不足同样是有害的、会产生附加热量、污染和浪费。

因此,润滑系统均采用定期、定量的周期工作方式。

集中润滑系统本身可以配置微处理器,专门用于设定润滑泵停止的时间和每次供油时间,以控制润滑泵间隙工作,设计人员往往也借此来简化自己的PLC程序。

但机床在不同的工作状态下,如刚刚通电初始工作阶段、加工运行和因调整、检测工件而使机床暂停运行时,机床对润滑油的需求量各不相同。

在配置FANU(数控系统的机床中,通常通过控制润滑泵工作的时间来调节提供的润滑油量,但是,习惯考虑的是润滑系统在机床加工运行状态下的供油方式,而没有顾及其它工作状态,这样,当机床处于其它工作状态时,润滑系统所提供的润滑油量要么不够,要么过多。

机床导轨需要的润滑油量近似可用下面公式计算:( 长度+移动行程)X宽度X K。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机床导轨需要的润滑油量与该导轨上的轴的移动距离有关。

欧美生产的数控系统大多以行程量作为依据,来控制润滑泵工作,间隙供油,并在系统中提供了相应的参数,便于机床制造商通过PLC程序对润滑泵进行电气控制。

而在FANUC Oi系统中没有类似的控制方法,为了能在配置FANUC Oi的数控机床上,采用近似的供油方式控制润滑泵工作,我们改进了润滑控制部分的电气设计,让控制系统能根据机床的具体工作情况自动调整润滑泵工作频率和每次的工作时间,在机床暂停时适当减少供油量,而机床初始工作时适当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